投资这件事就好像潘多拉魔盒,你没法不去打开它,但是作为普通人却又无法控制打开它所带来的后果。
这个男主角算是全美国无数投资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个:对投资这件事情懵懵懂懂,只是不想让储蓄浪费掉,只想赚点额外收入,经济并不宽裕,养着家人,又供着房子,勤勤恳恳地打工挣钱就是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你稍微有点理财常识以后,比如读了Poor Dad Rich Dad,你就知道了在这个狗咬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身在工薪阶层象限的人们到底有多么的苦逼——如果你不去对比其他象限的人你还不觉得自己到底是如何被各种压迫剥削掠夺的,当你领悟时,你又没有勇气也不懂得如何逃离这个底层象限。
这就是男主人公的命运。
他的故事同样是无数中国股民的遭遇。
老百姓把钱放进股市、基金、房产,就以为自己成为了投资者。
其实,稍有不慎他们的钱就成为了真正投资者的美餐。
把钱放在理财项目里,并不等于拥有了资产。
如果你的资产不能带给你实际的收益,它就不叫资产,而是负债。
不懂得投资的完整理念,只能叫做投机。
投机需要天赐的运气,还需要可靠的消息,两个都没有,那就是注定给别人送钱。
什么叫经济危机?
如果你没有购买任何投资,除了有可能被裁员,你往往感觉不到危机排山倒海的恐怖。
这个片子让你极致地领略一下金融海啸可能给普通投资人带来的打击。
赶上次信贷危机的男主角不但基金全赔光了,有病乱投医又被律师敲诈了一笔,居住的房产也无法在崩溃的房市出手,还不上房贷(房贷贷款利率在这个时候还因为避险进行了浮动性上调),导致银行催债,失去了工作,继而失去了房子,最糟糕的是患重病的老婆被保险公司以coverage cap为由拒绝承担医疗费用,之后不堪一系列打击割腕自杀,几天之内顶天立地的男主人变成了丧家之犬,失去了他为之奋斗的一切。
这过程中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男主角购买的房地产基金赔到连本带利都没了还多出来6万美金的罚款,而这大额的罚款正是把他逼上绝路的原因(否则他无非是损失全部储蓄,重新找工作,从头开始攒钱还房贷);但是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我们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可能面对的灾难——其实你生活的根基已经建立在极其脆弱的薄冰之上,只要一处破裂,处处瓦解。
为什么?
男主人公的经济基础是工资,有了工资才有存款和信贷的信用,才有了买房的能力,才可能积累下储蓄进行投资。
在这个链条里,决定性的起点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工作是靠别人施舍的。
男主人公的生活基础是家(老婆孩子和房子),家的物化象征即房子的贷款由银行提供而房价则由市场决定,在市场崩溃的时候房价下跌而贷款利率上涨,两边同时损失惨重且进退两难,在这个链条里,生存之本是房子,而房价是由市场操控的。
这也就是说,你以为你拥有的并不是你的而是企业、银行或者说幕后操作者暂时赏给你的。
工薪阶层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换来的生存保障其实却只是一层纸,当任何一样不幸来敲门时:疾病、失业、法律诉讼、经济危机等,你本以为建立好的一切都可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都在忙什么?
忙着打工?
忙着养家?
忙着幻想更美好的明天?
当男主角失去全部时,他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研究明白了之前根本没时间去琢磨的金融黑手,找到了一串责任人的名字、背景、住址、作息时间…… 如果在这之前,他可以停下脚步,用同样的专注力和热情每天研究一下什么是投资,经济危机有什么样的先兆,如何理财最合理,他必然不会沦落至此,甚至连自己的broker买了什么基金都不知道。
事实上,在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患有重病的时候,他就应该卖掉基金,为自己的未来支出提供双重保障,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把身家性命拴在一根绳子上,不管这个绳子是所谓最完美的保险,还是所谓最安全的投资。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危机感,那么危机迟早将会到来。
对我来说,入侵华尔街这后半段是弱者复仇的精彩意淫,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男主人公的遭遇却是真正宝贵的一课,值得所有活在迷梦里的中产阶级警醒。
我们要记住的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弱者最好的反抗便是成为强者,因为弱者永远不可能消灭强者,强者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发笑。
电影前期真的有点压抑,想要认认真真生活的人,为什么连简单活着都这么难。
好像外界的一切都叫嚣着要剥夺你存在的权利。
资本家错了吗?
但好像玩资本的也是靠自己的手段在致富。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本玩得起资本。
大概有人会觉得,这不公平。
凭什么有人可以西装革履坐办公室指指点点,可我却要靠着廉价劳动力去努力活着,碰上一场病就束手无策,这不公平。
但是,是否想过,可能往上数十八辈,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有人出人头地了,有人还在原地打转。
所以你有什么能力跟人家十八辈的财富积累去抗衡。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不是什么财富、阶级、地位,而是投胎。
电影最后一段,男主和资本家的对话,资本家那一大段话真的太太太太真实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太无可奈何了。
最后男主的兄弟直接带走男主,也有点感动。
只是会想,男主就真的这么逃脱了吗?
一顿乱枪扫射,难道华尔街的人都该死吗?
好像有点过激了。
这部电影是专业老师上课的时候推荐的,说什么外国那些投资公司都贼精了,我们玩不过人家的。
那玩不过怎么办,我们就不玩呗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一直都秉持着这个态度,没想过一夜暴富,但也别想在我这里拿走一分一厘。
看完电影还是想说,别把那些老实人逼急了。
电影感觉还是存在bug,显得那些资本家情商捉急,而且最后男主居然就这么逃脱了!
就当作大爽文来看吧。
再让我花痴说一句,男主真的好帅啊!
双手拿枪,我的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男主好爱他老婆啊,这么深情,太迷人了。
男主的兄弟也很仗义!!!
为了给妻子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家产,保险公司拒赔,唯一指望的积蓄,却被经纪人的投资失误石沉大海,负债累累,连工作也失去,妻子自杀,房子被法院会收回。
朋友的无能为力,世人的冷漠,美剧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在片头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都想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可这些在现今的社会中变成了一种奢侈。
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
冗长的铺垫,让人有一种想要按快进键的冲动。
结局的大快人心,应该是现今国产电影所缺乏的吧。
美国电影一如既往的个人英雄主义,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就自己解决。
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要而没有勇气的。
所以,当看到最后吉姆同时拥有正义和自由时,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吧。
看到剧中的时候,吉姆妻子自杀的时候,感觉略有点忧伤。
失意到了谷底,但吉姆却仍然强打精神收拾心情回家,那是因为他对家庭的那一份责任心,可是,他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也许,是因为内疚,也许,是因为不想再连累吉姆,可是,这样却在另一层面上讲所有问题都丢给吉姆一个人了。
不过,或许这也正是造就了吉姆的英雄主义的原因。
一个人,当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要么低迷不振,要么就站起反抗。
当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碰撞,理想会被现实所吞噬。
当现实给你致命的一击,这个时候,你是选择认输?
还是站起反击?
如果放在20年以前,我看完本不会有什么情绪起伏。
但是20年经历了很多,以至于看着看着就共情流泪了。
不是感动于剧情,是因为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无奈 无助 不甘 愧疚 甚至后悔。
这种感觉让人刻骨铭心,让人记忆深刻。
雖然影片里快意恩仇,但是现实里我们却无能为力,看完久久不能平息。
生活里的苦难都是必然的经历,我们无法选择。
如果把这些苦难消化,汲取经验,那苦难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
活着多难 虽然事出美帝,其实哪里不一样?
电影情节早晚有一天成为现实 资本主义的本性终将带人类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先是医院的高额治疗费 然后保险公司的各种拒赔 基金公司的本利皆无 接着是银行强制执行 再然后是律师事务所趁火打劫 最后是基金公司故伎重演 看看吧 金融三巨头银行保险证券是主角 医疗和法务是配角 金融医务法律三大专业人士分别是拿刀的强盗医生 不拿刀的强盗律师 油嘴滑舌的强盗金融产品销售员 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把人活活压死 大家记住 不要相信卖保险的 卖基金的 推贷款的金融产品销售员 也不要相信忽悠你打官司的律师 更不要相信没完没了给你开药和上各种设备和疗法的医生这个世界没人在乎你的得失和死活 更没人关心你的生命财产安全 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所有人都用邪恶的眼神目不转睛滴盯着你的口袋别失望 人类和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一样 在别人眼里都是猎物而已文明和进化都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谎言
第一次是在B站上看到这部电影,完全冲着迈克尔的哥哥林肯去的(不能不说多米尼克培赛尔是近些年涌现的不多见的影坛硬汉)。
前半段剧情平淡无奇,平凡的普通蓝领上班族,妻子患病,透支储蓄,为了还债孤注一掷投资基金,反遭经纪人和法官一票人等愚弄,落得个血本无归,负债累累的下场;妻子绝望割腕自尽,男主生无可恋,报仇无门,终于选择了最直接了当的途径:送这帮坑害自己家破人亡的华尔街吸血鬼们下地狱,于是后半段开启杀手大片模式,一阵痛快淋漓的突突突,一众精英在枪声下纷纷倒地;最后男主对峙金融公司大老板一段,BOSS临死前慷慨镇定的演说才揭示出本片想要揭示的本质问题:美国精英阶级对千万平民百姓的压榨和愚弄才是悲剧发生的缘由;自由贸易的资本主义运行,这就是为何利润总是在最顶层,银行家和产权家be richer and richer,平头百姓always lose in the end的答案。
揭示完毕后还不忘用戏剧性的结尾嘲弄下这些惯常欺骗万千投资者的资本家们:被歹徒用同样的手段借特警的子弹干掉,即是本片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罪恶行径的辛辣讽刺。
本人倒是比较疑虑导演把如此敏感反动的题材搬上银幕是如何过得了审核的,哎闲话不提,总之算是一部对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痛快发泄外加无情控诉的YY式影片。
片头就是低配版的margin call嘛预设严重,最后的解说简直是强词夺理。
话说,这样的深刻内涵,每次危机来,每个人都能说都想说两句,然而让一个人悟到点子上,不容易,比如《纽约黑帮》片尾的炮击终结暴动(民众暴动和黑帮火并),很多人就看不明朗。
结尾还玩儿,套路,相似《这个杀手不太冷》,然而内蕴却相却甚远。
片子结尾搞个开放式的,又预设主题以迎合大众心理,又要加入兄弟情以调和平衡,真是辛苦导演了。
片子节奏没有乱,不燥,主演、一众配角、导演,都起到稳定作用吧。
不看主题,及格是有了
God visits us with many mysteries in life,(上帝总是神秘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unexpected death is the most challenging.(意外死亡是最大的挑战)But when it happens when God leaves us speechless in the face of death,(但当它发生时,主却让我们直面死亡而无言面对)here minds us all we have is forgiveness.(他告诫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宽恕)We must set our anger aside and look to those(我们必须放下心中的怒火,想想失去的亲人)whom we have lost,to found a better life.(然后拥抱更美好的明天)For who is God,except the lord,(因为除了主,又有谁是神?
)and who is a rock besides our God?(除了神,又有谁坚若磐石?
)The god who girdles me with strength(神与我们同在,赐予我们力量)and made my way safe.(令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He made my feet like the feet of a deer(他让我的脚步飞快轻盈)and set me secure on the heights.(又使我在高处安之若素)He trains my hands for war(他锻炼我们的双手去战斗)so that my arms can bend a bow of bronze,(我能手挽强弓)you have given me the shield of your salvation(你给了我救命的盾牌)and your right hand has supported me.(还一直保护着我)Your help has made me great,you gave me a wide place(你的援手助我壮大,你给我广阔的世界)for my steps under me and my feet did not slip.(让我去闯,让我不再踉跄前行)I pursued my enemies and overtook them,(我追赶敌人,超越他们)and did not turn back until they were consumed.(不毁灭他们就绝不回头)I struck them down so that they were not able to rise,(我打到他们再无还手之力)they fell under my feet(让他们臣服在我脚下)for you girdled me with strength for the battle.(你赐予我战斗的力量)You made my assailants sink under me,(你让我的敌人臣服)you made my enemies turn their backs to me(你让我的敌人不敢忤逆)and those who hated me,I destroyed.(那些恨我的人,终将被我毁灭)
记不住演员名,就知道是越狱里的scofield的哥哥这个人了。
我想这个电影不管情节值得推敲与否,应该让那些金融大鳄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为自己吸血鬼般的压榨忏悔过。
还有就是关于枪支的平民化。
之前看上帝之城就说过这个,姑且引用过来:“关于枪支的使用,双刃剑。
美国等开放枪支等的管理固然是看来比较好的一种自由,可是这种自由下的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遇到某种特殊情况,比如说由世界末日谣言者的煽动而产生的某种组织,很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控制的伤亡或损失。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我们不能排除它的存在。
这就需要由高效率的国家机器来保障,所以国家才有各种制度法规,各种监狱法庭警察。
在中国,如果放开这些管制,我不多想,只说说很浅的几方面变化:治安在某一阶段肯定会乱一点,案子肯定会多一点。
可是,各种权势人群的态度会有一种克制,因为如果你欺人太甚,说不准哪里就有一个黑枪对着你了。
这个对于一些地方势力无法无天的情形应该会有一个抑制作用,也许有利于国家体制建设。
只要你知道害怕,那么你就不会坏的那么离谱。
”电影末尾的交代不就是这样代替上帝“审判”么?
好像豆瓣不喜欢剧透,所以我很少提及剧情。
应该让中国广大股民和股市高管都好好看看这部电影。
虽说戏剧,但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投资有风险,不为投资人负责的公司企业更是罪恶。
吉姆说如果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就让我来解决吧,典型的美国片中英雄主义的再现,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杀了好多华尔街的人,这样的罪行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在中国都不可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吧,最后居然射杀现场美国警察直接一句主犯已被控制,哈哈看了觉得这也许是主编为了发泄不满自己撰写了这么个结局,好让自己及平民大快人心?
小百姓,小演员,小故事,社会太现实。
鲍尔瓒~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金融界这个规则更是至理!结局很主旋律,但是解气。
什么JB玩意儿 这导演的片子平均分就没过4 看评论很多人说后半段好劲爆还在期待后半段有什么好剧情呢 结果就是噩耗连连的男主最后拿起了屠刀biubiubiubiubiu……
Shity Crap
开始的一大篇铺垫,可惜我不是美国人,没有深受其害,但最近也了解了一些美国医疗制度,确实很悲剧。差不多4分3的时间铺垫到最后通过枪击手榴弹爆炸等,释放情绪,让观众大爽,但我真的没太大感觉。只是妻子的离世部分使我很有感触,再次体现亲人去世的伤痛
气氛营造不错,结局的西服和光头会暴露在摄像头中吧,自由也是一时的。主演大概适合演这种憋屈英雄。快进了一些是为了看结局,总体上是个现实的电影。其实动作场面渲染的多了一些,不如用东木电影的一贯处理方法,淡化枪击过程。
看过乌宝的电影,人生无憾啦.
毫无看点
爱德华就打了个酱油,这也能把名字写在林肯布朗前?
题材给加了1星,其实电影本身手法还是有点拙劣,只值2星。不过这可是宝哥的片子,能拍成这样估计也是费大力气了。
电影三观有问题
这算不算是乌维鲍尔最好的作品了。。。
好好的一部反映现实问题的低成本独立制作被结局毁了!
从一个受次贷危机破裂的家庭和一个在金融风暴中牺牲了客户的投资而存活的投资公司的角度展开的故事。因为内容相似的主题已经有不少了,所以影片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都不强。最后部分的暴力枪击比较醒目,逃脱的“凶手”完成了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的转变。生存还是幸存,这不是个问题。
下辈子记得找个没心没肺的老婆
中国的基金也学得差不多了 千万别买 经济公司一定挣钱 你一定赔钱
结局才是亮点
从1小时14分开始看
让我忍不住一直快进,建议此片国内上映,用了控诉万恶的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