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部奠定的紮實基礎下以熱血又崇高的理想延續首集的傳奇,同時又以溫柔又飽含詩意的筆觸安插回憶的閃光片段,戲裡戲外都跨度了20多年,這20多年老雷的敘事風格早已產生變化,而這變化注定無法回到首集的巔峰,但看的出老雷拿出了十足的誠意在吃老本、延續老本,在同樣的競技場當中尋找著自己巔峰時期的影子,延續著自己巔峰時期的樣貌。
開頭以油畫動畫的方式為觀眾回顧首集的片段,再來便沿用首集的模板為王子的復仇之旅注入血脈傳承,再從血脈傳承中昇華為家國情懷的力量與榮耀,重拾首集的夢走向崇高的理想復興之路。
將首集注入的詩意影像放到續集中延續傳奇,將王子復仇記拍成了光榮與夢想的復興起源,開頭的油畫風手法回顧首集名場面呈現的遠超預期,做到了對首集的朦朧回憶喚起,同時也發揮了老雷美術科班出身的強項,和《小丑2》的開場以動畫片方式回顧首集劇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老雷這些年穩定行貨輸出中最期待的作品,期待了整整三年總算沒有迎來像《拿破崙》那樣空歡喜一場,當然它依舊不完美,若要細挑劇本毛病的話本片能挑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甚至更殘酷點說本片就是老白男的帝國史詩意淫夢,但是老雷用更多富有想像力的競技場面,以及在回憶的閃光片段中安插的父字輩傳承延續,這些元素在首集奠定的強大基礎,以及人聲配樂的不斷烘托下依舊無法抗拒。
老雷此次找了保羅麥斯卡、佩德羅帕斯卡、喬瑟夫昆恩等近期竄紅的明星加盟,甚至繼《美國黑幫》後相隔16年再找丹佐合作,讓黑人出現在一部羅馬帝國史詩電影中,同時還演的是有權有勢的在上位角色,難免少不了質疑聲浪,但老雷相隔多年再找丹佐合作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丹佐也用演技證明了他是如此適合演陰險狡詐,同時又心狠手辣的角色,從眼神到暴力場面,老雷為丹佐的角色寫的權謀曲線,奪權過程的血腥場面令人寒毛直豎,配上丹佐不動聲色的演出,劇情翻轉過程便充分立住了人物的厚度與壓迫感。
佩德羅帕斯卡的角色比預期早退場,但很欣慰地至少他演的不是純然的反派角色,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普通將軍,其犧牲前以投降作為最後的頑強抵抗,既立住了人物,也引領保羅的角色走向與母親重修舊好的道路。
片尾再次聽到首集的人聲主題曲《Now We Are Free》感動萬分,上一代的精神持續引領著下一代,在光榮與夢想中尋求自由的道路,在老雷這幾年的行貨輸出中確實是繼《最後的決鬥》後最佳了,看到了創作者對過往自我寫下的成就以飽含詩意且敬畏的態度延續著、傳承著過往的榮耀。
PS:老雷僅花2部電影就搜集完MCU版《驚奇四超人》的3/4組合,風格多樣的老雷是不是該拍一部超英片解鎖一下新類型成就啊哈哈。
★★★★#神鬼戰士2#GladiatorII #保羅麥斯卡#佩德羅帕斯卡 #丹佐華盛頓#康奈爾尼爾森 #喬瑟夫昆恩#雷利史考特
紧赶慢赶,终于在电影《角斗士2》上映第一天看完了全片,本片于11月22日在中国和美国同步上映,距离2000年上映的《角斗士》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罗马竞技场”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老国王去世十六年后,阿卡修斯(佩德罗·帕斯卡饰)成为了受万人敬仰的将军,当他再次为罗马帝国和国王征战殖民了非洲的努米底亚后,带回了一个名为汉诺(保罗·麦斯卡饰)的奴隶。
当汉诺被选中进入罗马竞技场,为自由、为“勇气和荣耀”而战时,他是罗马帝国王子路奇乌斯的身份被揭开,多年前他因政变流落他乡的真相浮出水面,而如今他又能否推翻bao君、带领人民使罗马成为理想中的帝国呢?
电影《角斗士2》是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回归执导,保罗·麦斯卡、佩德罗·帕斯卡、丹泽尔·华盛顿、康妮·尼尔森、约瑟夫·奎恩、弗莱德·赫钦格等人主演的动作片。
本片片头重现了《角斗士》中主要角色的形象,瞬间唤醒了我对第一部的记忆,《角斗士》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视效、最佳音响、最佳服装等多个奖项和提名。
作为续集,本片带给观众的仍然是让人身临其境的服化道设计、辉煌又宏大的罗马帝国场景、热血又bao力的战争打斗场面、演员们入木三分的演技、精湛的叙事等等。
史诗级巨制“归来”,绝对不能错过。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台词:“bao力,也是一门通用的语言。
”导演将sha伐的血腥场面直接呈现到大银幕,比如,刀刃一次次从脖颈划过,血液喷涌而出;角斗士殊死搏斗中奋力砍下敌人头颅;人兽决斗时鲜红的血液染红沙地、在水里晕开……评级为R级的影片,能一刀未剪的在内地影院上映,真的不多见。
如此大尺度的血腥bao力画面带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肾上腺素飙升,让人观影结束之后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罗马竞技场是宏伟大气的,但在皇权暴政下,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疾病缠身的穷苦百姓成为了它的背景,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贪婪和虚荣,极尽各种手段对百姓进行压迫和剥削,竞技场上残酷的厮sha也成了Zheng治家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人类永远不会汲取教训,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罗马帝国上层权利交替,有过繁华,走过衰落,历史长河不断沉浮,无论多少次举起刀剑抗争,人终究无法逃脱自身命运。
我是11月24号去看的。
因为一年难得进戏院看场电影,所以买了IMAX,看完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这电影又正又硬。
正,说的是它的主题思想。
勇敢、仁慈、团结、友善、真诚等等,这些正向的品德都在影片里得到了强调,而虚伪、残忍、利己、自私等等这些负面的则统统被鞭挞。
善恶的分野如刀削斧凿一般锐利分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回到最纯正的状态,不掺一粒沙子。
我已经很久没看这么正的电影,这才叫正能量满满。
以往我看这么正的电影会膈应,这次没有,看得还挺爽,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片太硬了。
硬指的是影片的矛盾冲突都是非常终极的,灭族之恨,你死我活,生死存亡一线间,让每场戏都充满张力,什么男女情爱之类的不痛不痒的东西,影儿都找不到。
另有一个层次的“硬”,指的是这部电影的视听,非常震撼,那绝对是重工业堆出来的,浓浓的金属风味,不像东亚影片的视觉效果,充斥着塑料感,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箭射入人体的声音,钝钝的感觉,很受用。
IMAX的票价20%在这上面了。
有了正和硬,照理说还有一个词——“燃”,但是没有,为什么?
因为“燃”的根本原因一直在变换,就好像我烤着火,你老给我换最底部的那块木头,我就燃不起来。
这块木头一开始是夫报妻仇,也就是为老婆报仇,但她是被一个好人(阿卡修斯将军)杀死的,这就注定不会打得痛快,后来事实也证明,将军压根就放弃了抵抗;第二根木头是子报父仇,但是这个血缘关系太过遥远,在第一部里甚至都没有明说,第二部纯靠老娘的表演在那儿烘托,力度完全不够,我丝毫不能共情——马克西蒙斯怎么就成你爹了?
喔,原来史料中早有记载啊,那导演先前也没跟我说啊。
好吧,就算那样,你们这父子感情好像也没那么深啊,甚至你们母子俩的感情都有点勉强啊!
总之,别说燃,火星子都快灭了。
第三根木头是杀两个不干正事的皇帝(没有合适的四个字来概括了),但这个事情不是男主角一个人干,而是老黑借刀杀人,所以张力就差了点,因为老黑杀皇帝是为了篡位,主角的复仇……就很勉强,况且复仇这条线的张力已经随着阿卡修斯将军的死而松弛了,加上最后主角射杀皇帝的那一箭,拍得不好,镜头组合太乱,我情绪没上来,所以没燃起来。
仔细想想视觉效果方面,这电影基本没什么创新。
据说开头那几艘战船是真材实料、等大造出来的,砸了大钱了,但效果一般,我就在船头撞城墙的那一刻感受到这船质量真硬实,确实要花点钱。
反倒是角斗场里那些电脑做出来的狒狒,挺有冲击力,可惜战力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就结束了。
我以为这么嚣张的狒狒出来不撕碎几具身体咬烂几个脑袋是不会收场的,结果就把老黑的颈动脉给咬开了,没干死几个人,很没意思。
后面的犀牛震撼力就一般了,因为和动物世界里的犀牛没两样,0创新。
最后的鲨鱼更次,在水底下捡尸体玩,在阻碍主角通关这件事上,它们是半点主线任务都没有参与。
所以视觉效果在我看来非常普通,就是完成任务,没有求新进取的意思。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IMAX厅里看完《角斗士2》,耳朵最受用,眼睛次之,内心有点小波澜,但没有扬起波浪,因为影片的主线不统一、不连贯,导致我没法共情。
如果要我写,我会简化主线,就是王子为了父亲来寻仇,因为主角被送走的时候不是baby,已经是半大不小的少年了,早就记事(现在这个电影拍的就好像小伙子16岁以前的记忆消失了一样),那么用一些细节和段落回应一下第一部,哪怕让拉塞尔克劳补一些父子情深的戏份,这样都好的。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主角就抱着这个目的展开整部电影的情节,什么老婆被杀、阿卡修斯为了帮助他献出生命,这些都削弱重要性,成为点燃他怒火的一根根支线,与主线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这样影片的势能就统一了,观众就更加容易燃得起来。
这样你就可以收获两部佳片(以下涉及剧透)要不是有第一部珠玉在前就打四星了,要是纯重复第一部可能也就打四星了,但实际上这部在大段照搬第一部的同时还多了很多缺点。
新生代演员中难以找到罗素和华金这种天才,保罗·麦斯卡长得像第一部里王子的演员已非常难得,因此导演选择了将昏君的角色拆解成了两个人,但两个人加起来的癫狂仍不及华金的十分之一,更像是地主家的两个傻子,盖塔是后来变成的智障,卡拉卡拉天生就是智障(川普音),因此马克里努斯更多取代了反派的位置,并且丹泽尔出色的表演也成功抢了主角的风头,显得这部戏的主角好像是他和露西拉,而路奇乌斯更多像一个符号化的吉祥物,完全没有拍出王子复仇记的感觉,也没有什么逆袭的爽感,中间也没遇到什么挫折,好像本来就该如此,看了开头便知道了结尾。
此外本片较前作缺少了对主角与其他角斗士之间感情羁绊的刻画,这点在前作中非常重要,但到了这一部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主角以外的角斗士拥有名字,主角也没做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都莫名其妙地开始追随主角,为主角出生入死,这一发展过于生硬,但前作就很令人信服。
唯一与主角产生一些羁绊的是那个医生,但他更多是前作里奴隶主+马克西蒙斯侍卫的角色,更多是主角行动上的辅助,不参与情感上的表达。
除了友情的缺位,导致主角显得扁平的还有一点原因是主角的爱情也表达不足。
两部主角的妻子均在开篇便被杀害,本片中用黑白处理的路奇乌斯有关河流的梦显然是想复刻前作中用大光圈浅景深处理的马克西蒙斯有关麦田的梦,但同样是对逝去妻子的思念,本片的表达就要比前作弱很多,前作中抚摸麦穗的手令每个看过的观众都很难忘,但却无法与本片的主角共情。
几场决斗戏也没啥意思,前作每场决斗都精彩纷呈,但本片中除了创新性地增加了海战外其他的都很短暂且无聊,虽然增加了两场大场面团战,但没有第一部精妙的团体作战技巧和兵法的运用,只是胡乱打斗。
犀牛出场没两分钟就game over了,和前作的老虎相比震撼力差太多。
Could they really restore the "Roman dream"?我很怀疑这一点。
一方面豪强兼并导致城市贫民取代有产者公民,军团兵员构成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另一方面国家内战不断、外战连跪,只有强力军头才能坐稳位置。
在这个背景下,空谈“罗马梦”真的有用吗?
在当时这个局面,【谁坐上帝位真的有区别吗?
】雷导在角斗士1的基础上,试图给观众带来更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
尽管海上攻城战让人更容易联想到阿基米德的叙拉古,尽管萨拉米斯海战复演应该出现在战神广场而不是大竞技场(古典时代防水,您值得拥有),但雷导还是通过BGM和闪回让人联想起连他自己都难以逾越的角斗士1,nice try. 然而这个时代的观众,已经看过美剧罗马、看过美剧斯巴达克斯、看过角斗士1;所以除了视觉奇观,【这个电影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更站反派,because he just like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He's more pure than 王子,much more pure than him.P.S. 雷导让努米比亚在古典时代速攀配重式抛石机(Trebuchet),大概是在为他的《天国王朝2:萨拉丁征服》预热吧?
如果他真能讲好这个故事的话,倒也挺值得期待的,就怕他在好莱坞现有的工业体系内没这个能力。
电影《角斗士2》反映的是公元2世纪下半叶的古罗马历史,具体背景如下:皇帝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的统治:影片设定在公元211年,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临终时任命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盖塔共同皇帝,这一历史事件构成了影片故事的重要框架。
权力斗争与内战:影片中提到了卡拉卡拉和盖塔这对兄弟共治的局面,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
历史上,卡拉卡拉最终谋杀了盖塔,成为唯一的皇帝。
影片有意将他们的权力斗争隐藏在表面和平之下,象征着罗马内部的腐化与矛盾。
马克里努斯的统治:影片中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马克里努斯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第一个北非努米底亚行省出身的皇帝。
马克里努斯在卡拉卡拉进行波斯战役之前,暗杀了卡拉卡拉,受到军团拥立为帝。
他在位期间与波斯签订了退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和约,但后来在与埃拉伽巴路斯的军队对抗时,他的士兵纷纷投靠对方,马克里努斯最终被杀,其子迪亚杜门尼安也一同遇害。
古罗马社会与角斗士文化:影片延续了前作对古罗马社会的多重描绘,包括政治层面的权力斗争和底层人民的困苦,以及角斗士文化。
角斗士作为“自由与人性”主题的载体,进一步深化了对权力与道德的探讨。
历史与虚构的结合:虽然影片围绕一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展开,但方式不同且时间跨度更长,许多情节和人物是虚构的。
例如,第一部《角斗士》中的真实路奇乌斯在童年时就去世了,而真实的露西拉甚至没有活过她的哥哥康茂德。
佩德罗·帕斯卡饰演的阿凯修斯将军完全是虚构的,他与露西拉的婚姻,以及他对卡拉卡拉和盖塔的叛乱也是虚构的。
《角斗士》第二部在11月22日上映了,这是11月电影院片单里浓墨重彩的一笔——R级评级、一刀未剪。
第一部佳作在前,史诗级巨制时隔24年回归大荧幕,续写传奇故事,开创全新篇章。
——可以确定的是,《角斗士2》是众盼所归,更是不负期待。
这部电影首先带给我的观影感受是强烈的冲击感。
不论是视效上直击眼球的大场面,还是剧情本身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两个半小时的时长,精彩纷呈,好看到根本停不下来。
不愧是R级无删减版本的优质影片,在影院看角斗士们拼杀,绝对值回票价。
个人推荐选择在IMAX厅观看,更能获得沉浸式观影的体验。
片子里的战斗形式是多样化的,在大师级导演的镜头里,既有技术含量,也有情感补充,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
观影时既会感叹视效精彩,又会被片中的人物精神所触动。
通过一部影片,将罗马帝国的恢宏大气尽收眼底,也见识到在那个时代里战斗厮杀的血腥场面,那些无所畏惧以命相博的角斗士们,他们的愤怒和无所畏惧,在大荧幕呈现得都格外具有张力。
不愧是大师掌镜下史诗巨制,兼具暴力美学与叙事震撼,看得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也头皮发麻。
在角斗士们展开对决的各种搏斗场景中,那些原始的厮杀和对抗,直接将人的思绪拉到那个遥远又辉煌的罗马帝国时代。
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并且结合了历史事实进行创作,这让我被视效震撼的同时,更感慨宏大历史背景下对个体命运的轨迹的影响。
片中关于战斗的戏份很密集,个人认为最出彩的部分是在罗马斗兽场重现“特洛伊海战”。
这个片段看得心跳加速,帝国的辉煌和残酷,在此片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角斗士拼杀的路就是一条遍布血迹的路。
弱肉强食,强者生存,这条带着原始甚至野蛮的法则,是帝国存在的重要原因。
除了暴力美学,《角斗士2》的主创还有对人性的探讨。
个体命运的发展没有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掩盖,这是很难得的。
主创团队一定是希望观众在观看本片满足猎奇心理和获得感官刺激之后,还能引申出一些思考。
男主路奇乌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人物自我认知、重新塑造的过程。
在所爱之人死亡、被打败掳走、解开身份之谜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是对他人格的淬炼和重塑。
在阴谋和厮杀下成长的王子,终于开启属于自己的、有着光明的王国。
不得不说,影片很有一种“权力的游戏”的味道。
隐藏在帝国光辉下的暗流涌动,个人如何重塑信仰,成为真正的英雄,导演通过路奇乌斯,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是一部宏大的史诗,详细介绍了罗马历史第一位奴隶出身的黑人如何奋斗成为罗马皇帝最后被唯血统论出身的罗马遗老们刺杀的经过。
斯巴达克斯教官手下不养闲人!
当然说的不是上图这位。
这是出场就大家非常熟悉的斯巴达使者……哦不对是斯巴达克斯的教官老师。
当时他头上还没有草原,悉心调教着主角,应该在下一盘大棋……但是有多大 呢?
下文再说。
主角长得毫无特点就不放照片了,只知道这个教官教出来的基本都是倮夫…果然主角跟斯巴达克斯一样上来就死了老婆……凶手是多恩红毒蛇,美国末日的老父亲。
然后主角被俘当了奴隶,卖给了黑人奴隶主……用皮鞭抽他们去棉花田……嗯角斗场。
黑人皇帝这才现身人家名字和美国国父一样。
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当一个奴隶主!
相比《斯巴达克斯》系列里那个苦逼的巴里阿提斯(好像这么念)奴隶主,一辈子兢兢业业内卷,培养出三个罗马总冠军,不惜出卖老爹和情人,地方县官来了随便欺负都不敢吭声,到死还是个苦逼奴隶主。
巴里阿提斯,奋斗一辈子都没阶级跃迁跟上图这哥们比,黑人当奴隶主真的厉害太多!
上来就给自己的奴隶画饼(是画饼不是PUA,比上图的家伙强多了),问奴隶想要啥。
主角天真的许愿:罗马大将军脑袋!
丹泽尔华盛顿微微一笑:小意思!
赢得比赛就给你!
(后续剧情发展才知道这哪里是画饼?
画饼怎么能实现?
)
烟熏妆的盖拉大帝俩皇帝是两口子,反正没有皇妃,一个烟熏妆(我知道你在《怪奇物语》里唱过摇滚),一个东北二人转大红脸蛋。
然后多恩红毒蛇去刺杀俩皇帝穿的怎么看都像刺客信条……(有必要么?
你都大将军了,拿着剑进来汇报个军务然后一刀一个不更简单么)果然衣服拉风后果就是被抓送去角斗场。
红毒蛇这辈子决斗没输过嘴炮没赢过!
然后面见主角,又犯了跟魔山决斗时候老毛病,张口就“你听我解释!
”男主角看过琼瑶剧“不听不听!
偏不听!
”一顿打红毒蛇在巨大优势下突然跪下举手一口气表白:“你听我说,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爸爸!
我爱你,你老婆是我杀的……”这一通输出主角感觉信息量太大了……“那你是谁…”还没问出口,皇帝两口子开心叫道“举手那个投降投降了!
快一起给我射!
”瞬间万箭齐发,一百万支箭把红毒蛇射成筛子,近在咫尺的主角毫发无伤……黑人皇帝哦还是奴隶主,跑去给主角邀功:你看你看,大将军脑袋给你了。
还想要啥?
皇帝老儿脑袋你想要我也给你!
(这段有没有不清楚我脑补的,这时候我上厕所去了)后续反正黑人奴隶主靠着挑拨离间杀了烟熏妆的摇滚皇帝留下了二人转皇帝,二人转皇帝倒是先看的开:诺!
我跟我猴子也能二人转。
黑人奴隶主又是一番操作,反正最后大权在握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任黑人皇帝。
包括射死了热评第一那个解读出来的甄嬛。
明明再射一箭解决主角就齐活但他偏不(后续他也很冤,再解释)最终罗马大军齐刷刷拉开,充当观众,看主角和黑人皇帝展开互殴,黑人皇帝把主角摁水里摩擦,刀子扎了一万多下直冒火星子,然而主角毫发无伤站起来就一句:你知道我爸是谁么?
你问问去?
主角说完胸口一指左青龙右白虎的皮夹克,黑人皇帝当时就怂了:你爸爸是宙斯!
是数学家纳什!
是悲惨世界的鲨威!
哦买嘎!
后面不识相的看过《角斗士1》的大喊:他爸是个角斗士,哦,但是他爸爸跟公主有一腿,这孩子虽然是公主的但是他亲爸爸是皇帝他亲父亲是将军但是亲爸爸和干爸爸打架都死了……太乱了……黑人皇帝楞在当场被主角轻易砍死。
全剧终。
但凡严肃的历史剧,都免不了落入家庭伦理剧的俗套,从《冰与火之歌》到《三国演义》甚至科幻片《星球大战》,游戏《老头环》,最终免不了一家子打来打去,本片不落俗套,一出黑人奴隶奋斗实现当皇帝的“罗马梦”,确实励志。
最终被血统至上老贵族刺杀,也是符合了荷马史诗悲剧的结局。
在谈《角斗士2》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它的前作。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对《角斗士》能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表示难以理解:那一年,明明还有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毒品网络》、朱莉娅·罗伯茨的《永不妥协》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至于荣膺当年戛纳金棕榈大奖的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则因“辱美”未能入围,为何奥斯卡评委独独青睐于一部古装动作片,仅仅因为它场面宏大、“好看”和讴歌了古典英雄主义么?
不是的。
表面上看,《角斗士》讲了一个沦为奴隶的将军奋起复仇的故事,可在简单明晰的剧情之下,其实还隐藏了一条暗线:仿特朗普的话说,这是一个“Make RomanGreatAgain”的政治电影。
尤其24年后的今天再看,别有一番滋味。
譬如康茂德对马克西穆斯说的以下这番话,听着就像八年前和今年大部分美国选民的心声。
诚然,雷德利·斯科特没什么未卜先知的本领,这当然不是“现实隐喻”,但的的确确是隐喻。
《银翼杀手》的导演,不可能只满足于一部英雄史诗。
接下来,就让我们捋一下《角斗士》中那些大有深意的台词。
也许你当初并未在意。
在老皇帝马可·奥勒留打算传位给马克西穆斯的当天晚上,二人曾有过一番“何谓罗马”的推心置腹的对话:奥勒留:“你相信什么?
”马克西穆斯:“他们为你和罗马而战。
”奥勒留:“那罗马又是什么呢?
马克西穆斯。
”马克西穆斯:“我见过世界其它很多地方,都是残忍和黑暗的,而罗马是光明。
”奥勒留:“那是因为你还没看见它现在堕落成了什么样......我想让你在我死后成为罗马的保护者,还罗马人民以权利,结束帝国的腐败。
你会接受我给你的伟大荣誉吗?
”马克西穆斯(面露难色):“说实话,不。
”奥勒留:“马克西穆斯,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是你”(意指马克西穆斯不贪恋权力,没被帝国政治腐蚀)
历史上的奥勒留是著名的“哲学家皇帝”(信奉斯多葛主义),大名鼎鼎的《沉思录》就出自其人之手,电影保留了奥勒留的这一形象并将他的人格进一步拔高:他成了怀揣“罗马梦”的大公无私的统治者,欲恢复罗马昔日的共和制(即屋大维称帝前的罗马共和国)。
也就是说电影中的奥勒留之所以选择将帝位传给马克西穆斯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康茂德,不只因为后者昏庸无能,还涉及帝国政治走向的两条路线之争:奥勒留倾心共和,而腐败的帝国高层很多人早已习惯了皇帝专制。
然而,电影中描述的这幕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存在:奥勒留虽被尊为罗马“五贤帝”之一,但还没“贤”到想要复古、“走向共和”的地步。
相反,历史上的奥勒留早早就选定了康茂德作为继承人并大力栽培:康茂德五岁时就获封“凯撒”,十七岁便得到与父亲相同的称号“奥古斯都”。
为增强儿子在军中的威望,能征善战的奥勒留更是主动带他参加了针对日耳曼蛮族的战争(即电影开篇浓墨重彩表现的战役)。
所以康茂德的权力继承是合法的,电影则改为其弑父篡位——这不单单是为铺就马克西穆斯随即家破人亡、卖身为奴、沦落斗兽场并最终手刃仇敌的英雄复仇故事,而是意味着独裁专制的暂时胜利和罗马共和精神的陨落。
当在前线“继承”了皇位的康茂德和其亲姐姐露西拉乘着车舆返回罗马时,遭到了万民抵制。
元老院也对这个不学无术的新皇帝颇为不屑。
这让本就得位不正的康茂德异常恼火,他这才惊觉:原来自己竟是如此的不得民心——没关系,缺什么就提什么,康茂德立刻携“民心”给了元老院一个下马威。
康茂德:“葛瑞初斯,这就是问题所在,不是吗?
我父亲花了一生学习哲学书籍,彻夜苦读参议院的书卷,可人民一直被遗忘了。
”葛瑞初斯元老:“但是参议院就是人民,陛下。
从人民里选出来,为人民说话。
”康茂德:“我怀疑很多人能否吃的像你一样好,葛瑞初斯。
我认为我理解我的人民。
我爱他们,我是他们的父亲,人民是我的孩子们。
我要把他们搂在怀里,紧紧拥抱......”
好一个“挟人民以令元老”,可对国家事务一窍不通的康茂德具体该怎么爱人民呢?
他想出个高招——开展为期一百五十天的全国性决斗大赛。
这乍一听似乎很难理解,只要你把血腥残忍的角斗大赛当作今日世界的巨星演唱会就行——还一开五个月、外加全免费。
角斗不单单能“娱乐大众”、满足并激发群众内心的嗜血欲。
康茂德的姐姐露西拉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一直都爱胜利者,他们在乎罗马的强大”。
规模空前、连天数月的比赛、胜利者的振臂高呼、万众沸腾的呐喊会加剧人们对“罗马强大”的印象,这种身临其境的国家自豪感最终会转化为对统治者——康茂德的崇拜。
是皇帝为他的人民奉上了这样一场视觉盛宴。
一直反对康茂德的葛瑞初斯元老听闻消息不由苦笑道:“他比我想象得要聪明,我想他知道罗马是什么,罗马是乌合之众。
给他们变些戏法,他们的心就乱了。
拿走他们的自由,他们还要怒吼。
罗马跳动的心脏不是参议院的大理石,而是圆形剧场里的沙子。
”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剧情中我们看到:面对角斗场上血肉横飞的杀戮场面和遍地的残肢断臂,人民看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震耳欲聋的喊声响彻云霄:在“Kill Kill Kill”和“Live Live Live”间无缝切换。
作为最终裁决官的康茂德只需顺着民意将大拇指朝上或朝下,就能得到万众的欢呼、人民的拥戴。
在呈现那些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同时,雷德利·斯科特不厌其烦地将镜头对准了台下的观众。
他是想说:民主很脆弱,随时有滑向暴民政治的危险,只要一个心怀不轨的野心家稍微煽动一下,民众那无穷无尽的戾气就会被释放出来,继而变成统治者手捏把玩的工具。
正因为窥破了这点,被迫沦为角斗士的马克西穆斯起初拒绝参加战斗。
但在好心奴隶主的提醒下他很快明白:首先,你得活下去;其次,若想报仇,就必须在角斗场上争取人心——只有当你受到大众欢迎、你的民望甚至高过皇帝康茂德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脱身、有可能复仇。
基于这一信念,马克西穆斯率领其他奴隶从地方上的小型角斗场一路浴血奋战,终于站在了罗马帝国的心脏——能容纳五万人的大竞技场上。
当康茂德看见脱下头盔、直面自己的马克西穆斯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但此时,他已骑虎难下。
因为马克西穆斯才在众目睽睽下打败了皇家的战车,此时的“人气”已达顶峰。
康茂德的卫队刚刚将胜利者包围,就遭到了看台上的巨大嘘声。
马克西穆斯为什么要当众自揭身世,承认自己就是昔日统帅三军的将领?
——他可不是“作死”,而是因为眼看瞒不住,索性讲给身后的奴隶和看台的观众听。
他要将自己的悲惨故事传遍天下,博取同情,好让康茂德无法对自己下手。
面对万众一心、众口一词、整齐划一的“live!
Live!
Live!
”,康茂德深知民心不可违,他挣扎良久,终于将大拇指朝上竖了起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作法自毙的这一设计我很喜欢。
民粹一旦被煽火起来,就连点燃它的人都控制不了。
很快康茂德又心生一计,他找来退役五年、保持不败的前角斗士冠军底格里斯挑战马克西穆斯,并提前在赛场上动了手脚:有几只老虎被关在地下,每当马克西穆斯靠近时,侍卫就放出老虎扑杀他;而当底格里斯靠近,侍卫就拼命拽住缰绳。
可惜即便如此,骁勇善战的马克西穆斯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面对暴民“Kill!
Kill!
Kill!
”的呼声,康茂德虽心有不甘,却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大拇指朝下指去。
孰料,马克西穆斯扔下斧头,转身离去。
短暂的静默过后,“仁慈的马克西穆斯!
”,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惊呼,继而掌声雷动,万众沸腾。
马克西穆斯成了罗马人的英雄、阿喀琉斯的化身。
对此局面,康茂德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
他来到角斗场上二度“接见”马克西穆斯,并用语言刺激他,想促使马克西穆斯攻击他。
这样一来,他就能以袭击皇帝的罪名处死马克西穆斯,但马克西穆斯并未上当。
他向皇帝鞠躬后离去。
杀又杀不得,放更不可能,处心积虑搞的决斗赛,非但没使人民爱上自己,反使人民爱上了自己的敌人,康茂德几乎抓狂。
马克西穆斯有着自己的算盘,他通过露西拉的引荐,找到被康茂德疏远的元老葛瑞初斯,请求后者助他逃走。
他承诺回到军营率领五千精兵夜袭罗马,杀掉独裁者,还政于元老院,实现奥勒留“再造共和”的愿望。
可葛瑞初斯却对马克西穆斯的主意产生了疑虑:“这简直疯了,100年来没有罗马军队进到首都里的,我不想用一个专政去换来另外一个,你光荣的政变后,要怎么样?
你会带着你的五千人离开吗?
”很明显,葛瑞初斯觉得此计就算成功,马克西穆斯也会成为第二个渡过卢比孔河的凯撒。
这一段比较关键,它解释了政变的消息为何会泄露、马克西穆斯的计划为什么失败——电影给出的直接原因是露西拉的儿子卢修斯说漏了嘴,致使康茂德起疑,从而发现了露西拉、葛瑞初斯等人的叛变。
深层原因是,雷德利·斯科特就不能那么拍:如果马克西穆斯是靠军队完成了复仇,那这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历史现实主义。
此外葛瑞初斯的话还表达出另一层含义:作为“民主”象征的元老院十分无能,他们眼见康茂德倒行逆施却无计可施,只是一味等待。
面对切实可行的选项,“民主”瞻前顾后、坐失良机,正是“民主”的极低效率,才使马克西穆斯的计划功败垂成。
事情败露后,康茂德抓了葛瑞初斯,威胁并软禁了露西拉,他要彻底解决同马克西穆斯之间的恩怨:既然人民爱戴角斗场上的英雄,那假如我——他们的皇帝在战场上打败了他,那英雄不就换成我了吗?
马克西穆斯汇聚的民心便尽归我有。
顺便提一句:历史上的康茂德,的确酷爱角斗运动,他宣称自己是赫拉克勒斯之子,经常亲临竞技场与角斗士和野兽搏斗。
于是康茂德向马克西穆斯发出了单打独斗的邀约。
临上场前,他将马克西穆斯捅成了重伤。
然而,康茂德又想错了:实力大损、神情恍惚的马克西穆斯依然凭借最后一口气打败了他,将匕首缓缓插进了他的脖子。
或许有观众想问:皇帝身旁的近卫军干什么吃的?
——其实影片早有铺垫:康茂德先前因马克西穆斯未死而怪罪前去搜查的士兵,近侍长昆塔斯迫于皇帝的淫威不情愿地射杀了自己的手下,内心早对皇帝怨恨无比。
而且,他和马克西穆斯毕竟是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投身新皇只是自保。
所以他坐视马克西穆斯杀了康茂德。
事实上,露西拉、近卫队乃至整个元老院都恨康茂德,恨这个让所有人活在恐惧中的男人,可是没人敢行动,“民主”只会等待——等一个最底层的角斗士来手刃暴君,恢复罗马的荣光。
马克西穆斯倒下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是:“昆塔斯,放了我的人,葛瑞初斯元老该复职,有个关于罗马的梦,它将要被实现,这也是马可·奥勒留的愿望。
”
这,才是《角斗士》真正要讲的故事:一个英雄凭一己之力结束专制,引领罗马重返“共和”的故事。
要我说,这就是部宣扬共和理念、重申美国立国之基的电影,只不过套了张古罗马的皮。
这下知道它为何能荣膺奥斯卡最佳影片了吧?
通过这样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故事,我能看到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对“民主”的深深忧思:千万别忘了美国的立国精神啊!
千万要警惕康茂德这类打着“为了人民”旗号煽动民粹的人物啊!
所以我觉得吧......这片儿简直就像2024年好莱坞会拍出的电影。
别误会,我对特朗普、大选都没意见。
对政治,我没兴趣像好莱坞那样站队。
我只是说:这部电影传达的内容,就是如此。
马克西穆斯指着角斗场说到奥勒留的“罗马梦”,他口中简直不是奥勒留,而是华盛顿最后,为防有的观众不知道,还是补充点额外信息作为本文的佐证。
罗马,是好莱坞电影电视剧中最常出现的古代国家,如库布里克的《斯巴达克斯》、威廉·惠勒的《宾虚》、索菲亚·罗兰的《罗马帝国沦亡录》和美剧《斯巴达克斯》等。
罗马帝国在西方存在了两千年,它的共和理念与希腊的人文精神共同构成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基石。
上:《宾虚》,下:《角斗士》美国有“新罗马”之称由来已久,熟悉美国史的人都知道,美国自建国起就充斥着“罗马”精神。
无论美国国徽上的秃鹰、鹰嘴衔着的拉丁格言“E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据说来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国会大厦的罗马石柱还是美国国父们在制定宪法时受到西塞罗的启发,都诉说着这个国家与古罗马的深刻渊源。
具体说来,美国和罗马有以下几点相似。
1、政治体制:三权分立和罗马的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的设置颇为形似。
(注意这种混合体制只是“形似”而非“一样”)2、文化影响:美国是清教徒建立的国家,而基督教是罗马的国教——正是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罗马法的普及,罗马的影响力才辐射整个欧洲,罗马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和今日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畅行全球又颇为相似。
3、军事实力:罗马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著称,罗马方阵独步天下。
而美国也在冷战后成为全球军事力量的霸主,军费开销常年超过排在其后的军事强国之和。
4、对外扩张:片中角斗士模仿的是布匿战争,罗马在消灭北非霸主迦太基(今突尼斯)后,称霸地中海世界,并收纳无数小国成为自己的保护国;而美国在二战后崛起,亦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
以上四点只是提纲挈领地概述,本文是影评而非论文,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思索并查阅吧。
附录:《角斗士》中的历史穿帮1、影片中可以看到许多马匹安装了马镫,事实上马镫直到公元800年才得以应用。
2、在公元二世纪,马是非常昂贵的财产,奴隶主们不可能给奴隶配备。
马克西穆斯等人坐着马车去罗马不合情理。
3、片中大多数角斗士所配戴的头盔样式大约要在700年后才会出现。
8/10 优秀 看的是真的爽,这次真的是一刀未剪,各种血腥场面。
不过虽然看得很爽,但还是有无法忽视的问题。
首先就说出本片的缺点。
我个人认为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叙事节奏。
与第一部相比,这一部又增加进了更多的势力,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再单纯是一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更像是一场权利的纠葛。
但是这种多线叙事容易带来的问题就是节拍表出问题,而这一部影片就犯了这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上1秒还在进行令人血脉膨胀的厮杀,下1秒突然就变成了安静的权力斗争,这个真的是有一些破坏影片的气氛。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就是竞技场海战那一段,上1秒还是竞技场混战,男主将弓弩射到了将军旁边的椅子上,下1秒突然战斗就结束了,男主就下场了,这里我觉得真的是节奏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失误。
其他还有一些这样打破叙事节奏的地方就不多说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地方省略了不该被省略的东西。
其中一个点就是人物如果知道了某件事情,你应该给让观众信服他是合情合理的知道这件事的。
但是本片在某些地方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说露西拉刚找完路奇乌斯,并确认他就是自己的儿子,然后他告诉阿卡修斯说角斗士是他的儿子,这里阿卡修斯应该是稍微思考一下才能反应过来她说的她的儿子是哪一位角斗士,但他却立马知道了谁是路奇乌斯,而缺少这方面的铺垫。
当然,本片更多的还是优点,甚至可以说瑕不掩瑜。
首先就是本片的剧本很扎实,虽然谈不上有多么牛逼,但至少戏剧冲突给的足够多、足够强,里面有很多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转折,并且剧情推进也并没有四平八稳,而是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来使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我最喜欢的一个高潮部分就是路奇乌斯与阿卡修斯在竞技场上对决那一段,真的是戏剧性拉满。
本片结尾也完成了第一部里面马克西蒙斯没有完成的事情,这一点就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子承父业。
最后路奇乌斯拿起马克西蒙斯的装备,站上竞技场时可以说看得我热血沸腾。
本片的人物塑造也很好,虽说谈不上有多么新颖,但是人物形象足够丰满,人物动机足够合理,这些就够了。
其中我个人最喜欢的除了主角以外,就是马克里努斯。
虽然说他是一个反派角色,但是这部电影把这个反派塑造的相当出彩,从他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展示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眼光与思维,而这也就导致了他后面的夺权。
后面他夺权那块真的可以说是超展开,虽说能够预料到但真到那里的时候也有些始料未及。
而最后他也毫无意外的被主角杀死在河里,那一段做得我觉得也是很不错,更不用说还有砍手这样的直观暴力场面,真的是看爽啊。
皇帝兄弟的塑造也不错,一个是傻子哥哥,一个是聪明弟弟,而发生的他们两个身上的权利争斗也很有看点,马克里努斯砍头的那一段也是给我看的一楞一楞的。
本片的制作同样很出彩,不管是优秀的特效,与第一部相当的配乐,抑或是摄影构图的优秀,这些都使本片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不错的史诗片。
并且本片的动作设计也并没有含糊,每一次打午都可以说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这里也感谢国内上映的时候没有删减,能看到原汁原味, 总体来说真的是瑕不掩瑜,在经历了老雷拿破仑给我带来的失望之后,这一部又证明了老雷还是宝刀未老,拍史诗片还是很有一手的,只能说舒适区终归还是舒适区,只要他好好拍还是很有水平的。
不过我还是更希望看到异性前传3口牙!
热血沸腾,电影中的罗马,比电视剧精致太多
把做马喽特效的钱给编剧他不香吗?谁说王子复仇?谁说甄嬛宫斗?谁说比沙丘还精彩?简直是罗马和智障高层们可以不说的故事,一群智力缺陷的人在罗马要宫斗就是这种效果。
第一部的低配复刻版——个人认为这算是对这部电影的客观描述。有第一部的模板打底,它当然不会难看到哪里去,但也没法好看到哪里去……至此,我只想对这部给第一部的老角色和这一部的新角色几乎送遍了盒饭的续集问一句,拍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该不会是在这个空飘飘的“罗马梦”里,寄托某些导演虚幻而没有底气的幻想吧?
这个电影不至于评分这么低吧,感觉跟第一部唯一的联系就是手摸麦子那一个镜头,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干就完了。电视剧漂白那么血腥都一堆人看呢,我看一集都看不下去,这个电影的血腥程度很环保了。题外话,男主体能训练真的很刻苦,除了健身房力量拳击摔跤还专门去找日本老师体验学习了居合,这个人采访也很随和穿搭主要走复古风千禧年复兴绝对值得粉,不比那些长得像男公关的东亚弱鸡小明星强啊,都有女粉健身房训练视频打的标题就是为了跟保罗麦卡尔一夜情干一发。
Paul的选角还是有点偏文艺了 没有Russell第一部那种喷出银幕的雄性荷尔蒙 在一群巨人同伴之中显得矮小不经打 大胸倒是看起来挺好rua的样子 反而是Danzel这个邪性的角色不张扬但很难不被记住 两兄弟组合的乖张有点太想复刻第一部的意思 总的来说几场斗兽场戏份拍得还是有意思 但弑君、弑兄的戏份反而显得太容易了…
和第一部比减一星,老雷保留了角斗士复仇记和罗马梦想的主要部分,然后把第一部里的部分元素由正到反进行改动,所以大体是差不太多的。加上老雷的动作场面依然保持水准,斗兽场得到场面升级,还有斯巴达克斯式的角斗士起义,对我个人而要还是满意的。不过,看完该片我更坚持特效技术的进步毁了一些电影的质感,真实感和第一部比真是差远了。然后,保罗·麦斯卡的表现其实不尽如人意,罗素·克劳的阴郁英雄也不是这么好演的。
所以鐵甲利刃不及翡翠戒指,智謀權術不及公眾演講。
老雷 make 罗马 great again 一刚。
“政治追随权力,而战争是男人最大的的春药。”实在是,一些很陈旧的主题,也厌倦了这类直男叙事,永远的阴谋、争夺、复仇和牺牲,制作华美掩盖不了剧情的无趣和思想的空洞。
竟然比《拿破仑》还差?雷德利斯科特大概是老糊涂了。角斗士2是一部畸形的影片,在出生之时就被史诗的脐带缠住了脖子,借助历史的手术刀苟延残喘。倘若抽离掉影片的历史背景,便能轻易看出影片幼稚和丑陋。雷德利用史诗电影的调性主导整个故事,企图上升到某种历史叙事和悲剧叙述的轨道上,但他却用最简单的白描压缩信息,粗暴地将理解与共情的重担丢给观众,仿佛我们都是缺乏观察力和认知力的低能儿,只能以如此廉价的方式一遍又一遍接受剧情的洗脑。影片的历史背景和悲剧元素始终缺乏一个释放点,因此观众很难获得星战中“我是你爸爸”的震撼,更无法感受到斯巴达克斯中“为自由”的悲壮,影片中所有的情绪都是被强行演绎出来的,与任何场景或情节都无关,只与演员的职业素养有关。影片结尾向我们展示了史诗电影的下限—千军万马沦为二人决斗的背景板
糟糕的续作。沿袭第一部剧情框架的保守策略如果只是为了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那我并不会过多苛责。但它最糟糕的地方在于,那些处处显露着的狭隘与浅陋,被“罗马梦”包装成了一种“伪宏大”,颇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以至于当男主站在两军阵前大声呼喊着LOVE&PEACE的时候,实属难绷
战争场面还是拍得可以的
跟山寨的似的
Gladiator.II.2024.1080p.WEB.h264-ETHEL
三星半。其实论服化道水准以及古典主义史诗气象都还是在线的,在如今也算难得。故事和主题层面就有点弱了。本来第一部我也不算特别喜欢,但比较之下,克罗和菲尼克斯比这部的主角和反派都出彩。倒是这部里两位罗马皇帝塑造得挺有趣。男主老妈的饰演者真是十多年不见老啊!
@ Regal Majestic镜头语言和动作场景都挺不错的,老雷子果然还是能打。唯一的 irk 是 Odyssey 后遗症,没有上色的古罗马雕塑看起来也太不真实啦!
综评7.8 成片其实只有6.8 丹泽尔华盛顿出色演技 把这部本平庸的作品抬高了一个八度 娱乐性高于艺术性 设计的那几个梗是挺好笑的哈哈哈哈哈哈
一切都很草率
视觉冲击感和无聊程度都比24年前的第一部要上了一个台阶,把它当成地摊文学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新版”或三维真人化的“罗马全面战争游戏衍生剧”,要比把它当成第一部的续作,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虽然剧情毫无逻辑可言,但让我们赞美老雷,歌颂老雷,珍惜老雷!除了八十几岁的老雷,现在还有谁拍史诗片给我们看?如果没有老雷,史诗片就要消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