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在2019年或是2020年,当年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弹舌音那里(本以为很后面,原来就在第二集呀),第二次看觉得没有第一次好看了,所以应该不会再看。
第一次看好像没有看番外,这次补完啦。
前面16集挺好的,就是那种甜甜的师生恋(剧里不是但原设定是),后面从慕承和去俄罗斯就没有前面好看了。
慕承和这个人设本身挺好的,但他因为实验对薛桐发脾气就让我对他的好感大跌,虽然后面解释了,但是人设还是不完美了,偶像剧还是人设完美的好啊。
ps:前十六集我给四星,后面三星。
第一次看时被慕承和这个人设吸引,第二次看一开始也被他吸引,可是后面他的做法让我有一点失望了。
我们女主角薛桐性格好,活泼善良,值得被爱,慕承和娶了薛桐是他赚了。
男二号刘启一开始没在意薛桐,等喜欢她的时候人家又有男朋友了,最后他的人设也立起来了,阳光开朗大男孩哈哈哈,一片真心可惜了,幸好他的结局有了属于自己的女孩。
对于白霖这个角色我觉得她简直是太作了,最后分手真的不怪那个男孩(虽然我不理解两人为什么突然就喜欢上了,而且男的那时候才刚和女朋友分手)。
她和她的前男友之所以没有走到一起,首先因为他们两个都还太幼稚了,不稳重,其次白霖太容易生气了,经常为一些琐事生气,而且还很吵,甚至为了谈恋爱旷课。
所以我觉得李师兄喜欢她很不值得,虽然后面有解释是因为她的善良喜欢上的。
不得不说李师兄真的深情啊!
赵晓棠这个角色清醒又洒脱,可是她居然为了谈恋爱放弃了去读书,我替她觉得不值得。
婚前说好了不干活,婚后还是为爱妥协了,做了一段时间的家庭主妇,而且最后结局居然给我来了离婚,虽然很现实,但请别这么现实,即使最后表明了可能有复合的意思。
(他们剧里的宝宝好可爱啊!
)宋琪琪这个角色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虽然她学习好又用功,但是有点自卑敏感。
前面那段知三当三更是让我大跌眼镜,最后她没有结局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她确实不配。
(不得不说她的妆造真的好合适啊,很有老师范,虽然不太好看…)说实话我不懂她们的感情怎么能这么好,也没什么特别的呀。
这部剧演员妆造都好素(但是滤镜又太重,跟镜头没擦干净一样,看着眼睛累),甚至能看见慕承和的毛孔很粗糙,白霖有一集没化妆也很路人。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们演技都挺好的,但是后来发现薛桐的嘴部表情太用力了。
其他好像还挺自然的,虽然他们的故事和人设在我身边并不存在,但却给了我一种很真实的大学校园的感觉。
ps:我看这部剧的时候张超还没塌,现在看总觉得有点膈应,嗯😐,但是人剧分离吧咱就是说。
配角戏太多,全程一直拉进度条加两倍速,感觉主角都是抽空在演,还有就是,女主为啥要跟男主分手哇?
我真的不理解。
然后刷短评的时候看到有个评论把我拉回现实,说30多的博士怎么都博4博5了吧,都快延毕了,文章发了吗?
怎么还有心情撩妹。
嘿嘿,博3的我一边刷剧一边把毕业论文的结论写了,美滋滋!
我要是也有这么帅的同学就好了,哈哈,可惜大家都秃秃的,互相交流生发偏方!
————分割线,看完了,这剧怕是剧本都是半成品吧……找去把原小说也看了,小说文笔挺一般的,写得也随意,不过感情倒是挺真实,能打动人。
但是吧,这小说剧情和电视剧剧情一样一言难尽,东拉西扯,不明所以,逻辑不通。
小说唯一可取的可能就是女主暗恋的心情描写,电视剧可能就是演员的颜值和张超的低音炮吧。
能不能换个编剧好好写一写啊?
不考虑广电审核那种,师生恋就好好师生恋吧,不要让男主强行留级了,国内现在博6就要被强行爆破了。
就像《亲爱的热爱的》,原作也是个一言难尽的小说,故事单薄,文笔堪忧,但是编剧是真的有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虽然电视剧剧情也说不上多么好,但是真的可以说是编剧拯救了原作。
好吧,就逼逼这么多了,总结一下就是,剧我是不想再看了,但是还愿意再看张超。
第十九集 海&棠的船票 -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
那一段看他们互相“博弈”。
一个不敢留,一个不想走。
晓棠在再遇见慕海开始心底就已经软下来了,投降了,但还是倔强得说着出国是为了报复一些狠话,“我再也不要遇见你了”“我已经努力地忘记你的一切了,结果必须得忘记你的声音...防不胜防啊” 慕海想象着分开后说不定还会在东京,东非,美利坚的某个东海岸,会在某个咖啡店遇见...
下船,出国?
一起离开,留下?
只是因为2颗青春痘,就来了个不告而别,听起来,晓棠都觉得滑稽。
那个不告而别,给了晓棠太大的负面的想象和伤害。
还有原生家庭的伤害,从此她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就封存了,害怕伤害。
“不拍了吧,我长痘了”一阵心酸和苦笑。
“道歉我也不原谅你”最后在停留在船和岸横着的那条缝面前好久,晓棠还是认输了“我无数次发誓,绝不做你这么王八蛋的人,所以我要是走了,我不跟你一样王八蛋了吗”“你每天笑都是王八蛋”海&棠在感情里都是属于比较理智的,势均力敌,倔强的,了解彼此,清楚自己的心,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还好,他们还回得去!
他们的三年让我想起了于佑和&夏青优的“十年”💗
关于独家记忆,看有一些博主推荐,在隔离在家剧荒时,开始看剧。
但是第一集还没看完,就“作弊”一事,我觉得女主很“婊”。
首先,莫名其妙来的纸条,既然不是自己得东西,可以直接忽视掉,继续答题即可。
其次,东张西望后,捡起纸条,这么大幅度得动作,真的很难不让老师误会。
纸条捡起来,直接放到一边就好,为什么还要打开看一眼,女主作为一个好学生,难道不清楚考试得规则?最后,打开纸条看了,还是跟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不管有意无意,都造成了作弊的情况,在考试过程中,只要你看了一眼考试内容,都会有一种瞬时记忆,这就已经对其他同学产生了不公平的情况。
目前只看到了第一集16分钟,仅根据本人求学生涯做片面评论,仅代表本人观点。
后续看到“作弊”全过程后,再做补充。
独家记忆 (2019)7.2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 刘畅 / 张超 李婷婷
如果说冬天“冷”是关键词,那我特别开心追了这部《独家记忆》,暖暖的剧情甜到心里了。
男主慕承和就像一轮小太阳,微微一笑扬起的酒窝里盛满了宠溺与温柔。
个人觉得《独家记忆》的选角很成功,女主可爱得没有攻击性,男主清冷却饱含深情,这就使得代入感很强。
虽然我的青春跟浪漫不搭边,却在刷剧的时候在精神上体验了一把被高智商物理博士暗恋喜欢的感觉。
(哈哈哈说出来有点羞耻,但确实是真的。
)慕承和是个慢热而内敛的人,他的喜欢犹如缓缓清溪,舒服没有负担,在慕承和身上我看到了属于理工男的浪漫。
很喜欢慕承和教薛桐俄语弹音时的情节,淡淡的喜欢像一缕轻烟在两人的唇齿、眉眼间缭绕。
别以为慕承和是很严谨的学者,他搞笑起来也不含糊,误打误撞“解救”被锁在天台的薛桐,在涂鸦墙上对着“I will not change no matter how u change”一本正经地翻译成了“电流永远不会随电压改变”也是很服气了。
而后,慕承和为了感谢薛桐的“拔刀相助”邀请人家女孩去了天文馆、这个跟浪漫不相关的地点却打上了专属于慕承和与薛桐的独家印记。
还有为了向薛桐证明“俩鸡蛋相碰,被撞鸡蛋不会破”,跑去夜宵摊买熟鸡蛋地那股子劲既有理工男的执着,似乎也在暗暗表明薛桐是特别的。
我说慕承和,你这么会制造浪漫可是让最会书写情诗的诗人都要有威胁感了喂……
哈哈,噼里啪啦写了这么多,都怪慕承和太好了,让《独家记忆》成了这个冬天最暖的存在了。
真的有一阵子没看过能让我能思考地如此深刻的电视剧了。
可能因为不是经典电影,没有人一起讨论,也没有看到深刻的剧评。
不知道编剧导演是不是这么想,也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这份体会是真切的。
从故事开始,到结束,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这难以言表的“独家痛苦”,都曾痛彻心扉过。
生离,死别,单相思,相爱却不能相守,每一次他们悲伤,痛苦,落泪的时候,我也会跟着一起伤心。
痛苦,使人蜕变,成长 ,所有观众应该都能看到这点。
所谓蜕变,就如慕承和离开薛桐许久后的顿悟。
人生就像一个永远在重复破茧成蝶的,周而复始的进程,痛苦永远都不会驻足,我们也永远不会迎来那个我们所谓的真正的HE,而是永远的不停蜕变,长大。
而结局是什么呢?
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我们真实的人生,只有到死了,才是ending。
但其实我更想说的是,痛苦,是美好的。
当痛苦到无可挽回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忘记。
然而,忘记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在忘记的同时,所有的回忆也会随着消失。
对于鬼怪中的sunny,只留下和阿使有关的美好记忆,却把痛苦的部分剔除,怎么可能做到呢?
与他有关的的所有回忆,就算痛苦,也都美好到无法忘记。
但是,如果选择留下这份记忆,痛苦或许会伴随一生,时不时让人隐隐作痛,痛得措手不及。
那种痛,就像是撕心裂肺的思念一样,是无可挽回却停不下的忏悔,是除了自己以外无人能感知的痛觉;是像着了魔一般无法停止的,是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的,那份再痛也舍不得忘记的,弥足珍贵的情感。
独家记忆的结局里,男女主还是在一起了。
在我看来,他们两个人在剧中吵的那一架,基本可以说是无可挽回的,可能也正因如此,剧中才没有讲他们是怎么和好的吧。
太快的忘怀和原谅,解了我们心头的愁,却不能走到心里面。
假如,他们的结局,并不是幸福美满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分开独自保留着自己的回忆,不敢忘记,总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想起,默默忏悔,痛哭流涕,想必这样才是真正的独家记忆,也才会让人更愿意去感叹爱情吧。
第一次了解到《独家记忆》,是一个同学在朋友圈疯狂安利这部戏。
看了前几集,薛桐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扑面而来的青春感,略带着熟悉的味道。
搜索发现和“振华”系列是同一个导演,于是更放心的追了下去。
然而,我有些失望了。
我没有读过原著,所以没有给这部戏设定什么必须的情节,也没有给人物性格做出任何定义,我最初以为这就是一部大学生打打闹闹,谈谈恋爱,聊聊理想,最后泪洒毕业现场的故事。
前半段也确实是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的,直到薛桐和慕承和感情出了问题——也就是这部戏过半的时候吧,画风突然不对了,这部戏试图给我们传达更多内容了,慕承和从聪明睿智又会说情话的理工男,变成了郁郁不得志甚至借酒浇愁的博士生;白霖成了成天黏在男朋友身边失去自我的小女生;赵晓棠从神仙学姐变成了和慕海来来回回扯不清、为爱放弃出国留学机会的女生;就连原本背景不怎么好的宋琪琪,也惨上加惨的成了被所谓“爱情”冲昏头脑的小三……四面八方的惨状忽然跟核弹爆炸一样,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眼前。
当然,我理解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可是似乎剧中所有人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点陷入了悲惨境地。
可导演显然没能把错综复杂的剧情处理好。
比起带给我悲伤、压抑的情绪,让我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而揪心,我只觉得这段戏只把一个“乱”字呈现在我眼前了。
再后来,这些乱成一团的剧情还没理出头绪的时候,导演快刀斩乱麻的又把很多事放下了,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男主的下线。
我竟然在三四集,甚至更多的集数中,我竟没看到男主一眼?
男主不止“不配”存在于回忆中,甚至也“不配”存在于各种回忆当中。
(也就薛桐把俄语课课件U盘给学弟时有过短暂出现)即使这样,男主的名字在演员表上还能放在第一位。
莫名其妙下线,只到最后一集才出现,然后最后几分钟,直接跳到几年后,俩人就在一起了,莫名其妙。
或许有人说,我需要去补个番外,看看他们中间又经历了什么。
可番外是如何定义的呢?
番外是主题故事之外的分支部分。
也就是说,这部戏24集,导演需要对主体故事交代完全,可我并不觉得这24集是完整的。
略去了薛桐慕承和之间的很多纠葛,反倒是薛桐刘启之间的感情线,相对完整,他们俩倒是可以有一个番外,讲一讲刘启对薛桐的感情,究竟是怎么从兄弟情变成爱情的。
抛开这些,这部戏也有很多地方要夸奖的。
薛桐这个角色,李婷婷塑造的很好,很多小表情小动作很到位,服化道也都很符合角色个性。
慕老师这个角色也很棒,声音超好听,超级苏!
我看到有评论说他塑造的角色过于“阴郁”,我倒觉得他的性格恰到好处。
剧中的慕老师,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轨迹是父亲因为科研的偏执最终离开了,而他几乎又走上了这条老路,剧中也说他跳了好几级,朋友不多,如此造成他沉默寡言甚至略带偏执的性格,这很正常。
后来他和薛桐在一起之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可以笑得很开朗很阳光,还很会说情话、很会“撩”的慕老师,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把握得刚刚好。
还有慕老师的身份处理得恰到好处啊,是学生,也是老师,满足了各方的要求,太赞了!
剧里还有不少小细节很可爱也很有心,比如ktv里正在放着《最好的我们》。
整体来看,纯校园部分的剧情维持了一贯水准,素颜出镜的演员,低调清新的滤镜,还有社团排练、地球一小时、舍友帮忙答到等等亲切的设定,这都让我们看剧时有着很强的代入感。
刘畅导演这些戏的把控可以得个“炉火纯青”的评价了——就是同样的校园剧情,让他拍出来就是更真实、更好看、更招人喜欢。
可一旦掺杂上“社会”一点的因素,剧情的吸引人力就直线下降,甚至拖累整部戏。
所以刘导从校园跨入社会这一步,也还需要继续修炼呀。
当然,我私心希望刘导还能拍一部校园戏,单纯的大学校园故事,真的好想看!
就像不少评论里说的那样——《独家记忆》是一部合格线以上,却未达优秀的作品。
P.S.最后想聊一个人物,他给我的感觉太好了,就是“男朋友应该找这样”的感觉。
那就是我们的李师兄!
夸爆李师兄好么!
学生会会长,顺利保研,学习好,能力强,一直喜欢这白霖,白霖清晨穿着拖鞋爬山,他不放心拿着外套一直跟着、陪着、安慰着,最后太阳出来了,白霖男朋友也来了。
那一刻觉得李师兄这角色太悲剧了。
可即便这样,李师兄还是会在白霖需要的时候出现,当然,最后他也得偿所愿了。
这种好男人真的要幸福呀。
陷入爱情的慕老师和他的桐桐
KTV里客串的耿耿余淮
与青春电影一样,青春校园剧在经历短暂的爆发之后,也陷入停滞期。
2016年《最好的我们》,2017年的《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春风十里不如你》都成功出圈,播出时引起全民性讨论,名利双收。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的《2018年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网络剧篇)》,2018年上线的青春校园类网络剧多达43部,与2017年持平,但这么多青春校园剧,却没有像《最好的我们》那样引起轰动的作品。
虽然2018年的《一起同过窗2》《忽而今夏》《教室的那一间》《人不彪悍枉少年》等口碑不错,但“高分+中低播放量+低反响”却是它们的共同遭遇,更多的青春校园剧则是“低分+低播放量+无反响”,几乎没有水花。
纵然如此,从2019年“优爱腾”的待播剧目录来看,它们都没有放弃在青春校园剧上的布局,待播的青春校园剧数量加起来至少有30部。
这是因为,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青春校园剧仍是市场盈利率最高的剧集类型之一。
青春校园剧有三大“法宝”——成本低、爆款几率高、圈粉效果好。
青春校园剧大多选用行业新人,片酬低,拍摄场景大多局限于校园,服化道投入少,制作成本低;青春和怀旧是观众的情感“刚需”,只要戳中情绪,就容易引起讨论;青春校园剧是“造星机器”,刘昊然、谭松韵、胡一天、沈月、张新成、李兰迪等一众新人,或因此一炮而红,或在人气上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独家记忆》打响了2019年青春校园剧竞争的“第一枪”。
爱奇艺显然有备而来,《独家记忆》的制作团队曾经打造过两部爆款《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独家记忆》从制作到宣传,都是冲着爆款来的。
《独家记忆》改编自木浮生的同名小说。
小说讲的是A大英语系的大三女生薛桐一次考试作弊未遂,被青年教师慕承和抓到,从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这是一场关于暗恋与反暗恋的纯爱。
剧版《独家记忆》大体延续了小说的设定,但在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等方面也做了调整。
慕承和(张超 饰),东湖大学物理系在读博士生,优雅腹黑的高材生一枚,外冷内热。
薛桐(李婷婷 饰),英语系的大三学生,性格活泼、勇敢、开朗,元气满满,偶尔也神经大条。
剧中李婷婷的扮相和性格,与《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倒有几分相似。
因为一次作弊的误会,两人不打不相识,欢喜冤家久而久之便生情——这些都是偶像剧里的惯用桥段了,目前会员播至第12集,两人就已经告白互诉衷肠了。
那么接下来的一半剧情要讲什么?
剧版《独家记忆》对原作进行了改动和扩充。
除了慕承和、薛桐这一CP主线外,其着重刻画了白霖(张璋 饰)、宋琪琪(邓郁立 饰)、赵晓棠(孙嘉灵 饰)等其他几个宿舍姐妹的情感故事,四个人刚好对应的是不同的情感类型。
白霖是土豪女,不识愁滋味,追星狂人,性格比较鬼马,遇到点事就爱哭哭闹闹,但她单纯善良,她将在“小奶狗”学弟与小暖男学长之间做抉择;宋琪琪来自小地方,家境贫寒,是学霸,性格安静沉稳,可她也暗藏心事,与同乡的书店老板有一段虐恋;赵晓棠,是学校里的女神,理性、高贵、冷艳,在众多追求者中她不免有错的选择……《独家记忆》有点像是剧集扩大版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宿舍四姐妹对应四种爱情模式,每个人都在爱情中获得、受伤并成长;差别仅在于,《致青春》的结局是以爱情的落空、青春的落空讲述人生的虚无,《独家记忆》则是给青春和爱情以圆满的结局。
该剧的宣传语“沉浸式成长练爱”,它希望观众能够把剧中人物的感情当做参照,当做一次情感的“练习”,以便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长,修炼爱情。
以往的青春校园剧多主打“怀旧”(虽然怀旧里也有成长),这回《独家记忆》想凸显“成长”(成长里当然也有怀旧)。
大多数青春校园剧的故事发生在高中阶段,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就像twins歌曲里唱的“同学爱新鲜,恋爱大过天”,除了学习以外,可能整个生活重心都围绕着心仪的人打转。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我未成年,让我肤浅,只知恋爱大过天”。
《独家记忆》是以博士生+大三学生为主角,这正是毕业论文和实习找工作的关键节点,但每个人依旧是“恋爱大过天”。
就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学生上课、做实验、考前冲刺、参加校园活动等,都是作为过渡性叙事存在的,几个镜头便一闪而过,校园生活是“悬浮”的,所谓的校园与社会的冲突也是“悬浮”的。
比如薛桐和她几个舍友,虽然她们性情各异,学习成绩各异,但全都在忙着谈恋爱,或者处理感情上的棘手问题,恋情总是一段接着一段。
比如慕承和博士课题没能得到导师认可,他都成了导师学生里年龄最大的,本该埋头做实验、忙得脚不沾地才是,但恰恰相反,他倒像是闲云野鹤,代代课,谈谈恋爱。
跟现在职场剧里没有职场只有恋爱一样,如果刻薄点说,这部校园剧里的校园也只是背景,剩下的全是恋爱。
这样处理也并非不可,但写实性就大打折扣,格局上也小了许多。
撇开那吓人的柔光滤镜不说,《独家记忆》在细节处理、选角和表演上,还是有不少亮点。
比如白霖酒店外疯狂地追星;薛桐抱着手提电脑到处蹭网,可电脑屏幕上几个G的文件提示着还有40多个小时才能下载完;课堂上的代点名、逃课、给讨厌的老师取外号等小细节,过于真实,令过来人哑然失笑。
几个主要演员,演技清新自然,比许多一线流量明星好太多了,一点都不违和。
总体而言,《独家记忆》是一部合格线以上、优秀线未达的作品。
当观众已经在青春校园剧里看过大量同质化的恋爱后,《独家记忆》并没有开辟新视角的迹象(就已上线的12集来看),它要成为爆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发澎湃新闻——
我喜欢你,是我独家的记忆,谁也不行,从我这个身体中拿走你。
——陈小春《独家记忆》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起名时受到陈小春的《独家记忆》的影响,但是看到这部剧时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的确是男女主的独家记忆。
或许不只是“师生恋”,每一个人的每一段恋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家记忆,无论在感情中你是真心的或不走心,但它就在那里,不曾远去。
情人节,男女主人公从花店买了只有万分之一能开花种子,结果真的开了花,在剧中,我看到青春的影子,看到清澈的目光和彼此映在眼中的倒影。
听说剧最后结局的有些仓促,便只看到15集来写影评,只是想一直存有这种美好与纯真。
致慕承和: 我记得你浅浅的笑容,记得你眼里的爱意,记得你温柔的笑意在松松垮垮衬衣下更明媚的样子,记得你穿风衣的帅气,明明是那么普通的衣服,怎么就在你身上那么动人。
你算的出力度、抛物线与告白时车里的温度,一眼看透我的内心,我心里就喜欢着这样的你,无言、温馨、让我心动,你虽不爱说话,但我从你的眼里看到我的倒影,清澈纯洁。
致薛桐: 命中注定我们的相遇,6.18号的期末考是我们的初见,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我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所有时光,我记得你飘扬的齐肩长发,记得你清澈明媚的笑容,记得你可爱动人不做作的天真,我就是喜欢你,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薛桐,我想保护你,请你要接我的电话,让我知道你是安全的,即使我们吵架赌气,你也万不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因为我不知道没有你的日子,我该如何度过。
其实还可以。
我觉得女主好看,很有感觉但是不红。
男主也不错,看太久忘了。
就觉得是很细腻的情感。
甜甜的师生恋,其实不喜欢师生恋,但我觉得这部剧还不错,剧情也不错,人设也不错,情感递进也特别好,颜值也都在线。
可以的五星好评鼓励一下。
怎么办要140字,我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关键是看太久忘记了
看在男主太过温柔份上多给一颗星,受不了这矫情又傻逼的剧情了,跟忽而今夏之间差了三个匆匆那年的水平,想不通那位同学生活全靠补课支撑还要给弟弟买快一千五的球鞋,这是什么社会主义特色贫穷,刷捡到的一卡通五六百块钱还能诞生爱的涟漪了,我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
男主大概是刨了编剧家祖坟了吧
标志着国产青春剧走向正轨???? 为《一起同过窗》鸣不平。又是“师生恋”又是偷钥匙,又是教育保安,这不是青春剧,这是披着大学外衣的玛丽苏小资剧。不仅把观众当傻子,也把目标受众当傻子。还不如找找路子,想办法把原著中师生恋的感觉拍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放飞自我。
我觉得热评二说出了我全部的感受😂😂😂别人都是夸,我是一个劲吐槽这个剧,从第一集男女主相遇,说实话,调个监控,分分钟就能知道女主到底有没有作弊……而且就凭一个飞来的纸团就断定别人作弊,我该说男主傻呢还是笨……以及,按照正常思维,一般不明物砸头上了,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一个纸团,不应该是直接无视或者举手跟监考老师报告吗??????为什么要捡起来还打开看???在这种情况下还打开不明纸团看说是因为好奇那也蠢,这是在考试啊!
最好的我们原剧组,再加罪案心理小组的教授,我觉得应该会很不错吧,希望不要失望
女主太素了,毫无看头。剧情索然无味,即便很想看张超也算了。浪费时间。弃了。
有一种傲娇叫《最好的我们》,有一种青涩叫《你好旧时光》,有一种暧昧叫《独家记忆》!小糖人,从来没有让人后悔过的青春
暧昧和刚恋爱那会儿多甜啊,最后和刘启那段看得我尴尬死了,直接跳到慕承和回国不行吗?番外篇被白霖李师兄这对给感动了
虽然没看。但是张超终于当主角了,好开心,喜欢了10+年的人啦
前面14集校园谈恋爱,后面10集情侣热恋后的各种争吵和分手,最后各种和解成长。这句话是我想的:恋爱都是首先天堂的美好,然后地狱的痛苦,最后归于人间的平凡。薛桐和慕承和、刘启,结尾一塌糊涂,薛放弃了保研不知道她选择了什么路子,慕承和放弃了追求了这么久的科研,刘启舔狗一无所有。白霖和小奶狗钟强分手,父亲病重,突然成长了,和李师兄在一起。宋琪琪爱上有妇之夫肖正,真渣男,工作、房子都是岳父整的。最后分开了,做了老师。跟便利店的叶飞也没一起。赵晓棠和慕海这一对,我觉得赵是更爱的那个。陈妍打个酱油,给女主一个打击。编辑和作者绝对是个文艺青年。女主黑眼圈好重,这剧打光差了点,有时候看着慕老师都好丑。
张超,啊张超!我要还是高三生,看完这部剧后,今年高考完第一志愿铁定是要报俄语了(有这个想法的女高中生一定要冷静一下,全中国俄语系都没有这种老师的)!虽然我一直都挺喜欢张超,但以前对他的印象还是花瓶大帅哥,感觉也就适合演演纨绔公子哥,从没想过他能演出这么细腻温柔的角色。这部里的张超完全就是福山雅治+陈坤+阿部宽,在漫不经心中散发着出身自优渥家庭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好气质,太迷人了真的。最后这部剧在我心中只有16集,后面8集我拒绝承认其存在……
这是什么做精的诞生吗 女主一会偷卡用一会又作妖 还是喜欢赵小棠两星给她 三观正情商高
我总结一下吧,这个剧大概是讲了一个phd因为课题方向选到雷了一直被导师各种刁难然后从一路跳级周围同学都比他大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一直延毕的大龄男青年,好不容易遇到了互相喜欢的女主结果因为实验做不出来把女主的好心当做驴肝肺最后耽误了谈恋爱的故事。btw赵晓棠真美我爱上!
小慕真的太可爱lia!! 薛桐面前是温柔师长,背后却偷偷握紧拳头,像18岁少女给自己加油打气,今天也要加油鸭! 好一个两副面孔的男人阿
前一半纯校园戏很现实,也很多共鸣,因为不喜欢任何一对cp(只喜欢323四个人的羁绊),所以中间纯恋爱那几集看的我有点想睡
看了前五集,非常讨厌女主,这不是活泼可爱机灵,这是刁蛮任性强词夺理不识好歹。1.偷钥匙看监控,在我们学院是犯法的。2.在图书馆强占他人座位,素质低下。3.捡到别人校园卡,而且知道是谁的,不归还反而去疯狂购物,属于偷盗行为。 如此三观不正的剧也不怕教坏小朋友。
真励志剧女主了,追男手段主要是帮做翻译帮做海报帮做PPT,还要帮男主申报课题,牛批,值得学习!(张超真挺苏的,十二年前没担他真是错过一个亿)
慕承和简直太帅了,张超演的太好了,尤其是嗓音,和笑起来的酒窝。而且他就像我遇到的一个博士师兄一样,不过女生们都有点早熟。
年轻演员演技都挺自然的。3.5/5
4到17集可看 其他不评价 慕老师太温柔了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