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笔写影评,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特别吸引我,更不是这部电影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相反这部电影更像一杯茶,甚至像一杯白开水,平淡,但却并非无味。
只是这味道必须是有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品出来。
生活是什么?
100个人会有100个答案。
生活就是人间烟火,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聊天,就是发呆,就是看着身边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
有的人的生活精彩纷呈,有的人的生活索然无趣,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时也有挫败日,有的人的生活像惊涛骇浪,彷如过山车,有的人的生活像恬静湖水,好像钟摆周而复始。
年长人的生活,年轻人的生活、城市的生活、乡村的生活、富饶的生活、匮乏的生活……生活就是过日子,熬时间。
自然界的阴晴圆缺,也必然会造物于我们的悲欢离合,因此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实属非偶然,甚至必然。
既然生活是起起伏伏,顺流逆流,那么懂得感悟生活中的逆境悲情,才是真正的懂得品味生活。
此片就是一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治愈良药。
我老婆常说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一次听就像阿Q式的自我慰藉,后来经历多了,听多了,骤然觉得这宛如一碗心灵鸡汤,一只心灵导盲犬。
在陷入无边纠结、苦恼之时,它能熨平内心的波澜起伏、皱褶死结,使之豁达平静,舒畅释怀。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它带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并以这种宁静的力量克服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悲伤。
此片用似水流年式的讲故事方式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这就是生活,难道不是吗?
《贝拉的魔法》,真的好好看,没有太深刻的东西,也不去聚焦生活背后的沉重,轻轻松松地诉述生活,人物的变化,便能用温馨将人们的心理盈满。
摩根·弗里曼,肖申克的主角之一,七宗罪的主角,在这部戏这个角色,完全将其个人魅力发挥出来,让我想起了光影星播客里说过的关于巨星的一句话:“有时候,不知道是巨星的魅力让角色变得深刻了,还是优秀的角色让巨星发出了光芒”,的确,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
除了喜欢摩根·弗里曼,这部戏我更喜欢的是主角这个半身不遂的作家。
喜欢他温和绅士的性格,内心却也充满男子气概和个人原则;喜欢他就算酗酒来面对过去,却也能微笑地提起往事;特别喜欢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像对待一个老朋友,随意地喋喋不休,却永远不会抱怨。
虽然这部戏IMDB评分才6.2,结局也有些迎合观众的味道,但是一些,我都觉得恰到好处,反正我喜欢。
贝拉为什么会有魔法呢,我想一定是源于那碧水蓝天、一栋栋老旧却精致的房子、崎岖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小路、温顺而又执拗的老狗、欢声笑语天真可爱的孩子、还有那热情好客的小镇居民,以及虽被伤害过却依然勇于表达真爱的夏洛特....这些是动则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所缺失的。
这个贝拉小岛的确有不可阻挡的魔力,身居其中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远离了这种自然魔力,就远离的幸福。
生活很简单,一个可以容身之处,一个美丽的星空,一片碧水蓝天,几个奇怪却真实善良的邻居,一条老狗,凭天性喜欢学习的孩子们,一份真爱,足矣,可是我又想了想,对于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我,获得这些却不是那么的简单,是什么阻挡了我们获得幸福的脚步,是谁夺走了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呢?
是傲慢与偏见?
是世俗成功学?
是普世价值观?
还是没有坚持初衷的自己?
我想外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绝对会影响我们的内心,志同道合的影友们咱们一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贝拉小岛吧。
罗伯·莱纳 Rob Reiner熬制“心灵鸡汤”是绝对的一流好手,台词充满小智慧而且幽默连连,演员之间的火花如何建立,最后效果触动你的内心而不致于过度煽情。
当然一切过于美好,对于我这种悲观主义者是不够的,但是一家人看看感动一下还是不错的选择。
很治愈的电影。
男主说一个人的灵魂总是自由的,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另一部弗里德曼演的剧,《肖申克的救赎》。
男主在此剧中完成了两次救赎。
一是出车祸,但是随着媳妇的不离不弃,渐渐地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二,因为妻子的去世,让他再度沦陷,失去生活的方向。
是邻居以及小狗让他再次焕发活力。
外界环境可能会限制住我们的肉体,却永远无法绑住我们的灵魂。
我们不去非要到太空也能写出外星人的小说,看到这一段时感触不深,认为小孩子之前的认知不深。
可仔细一想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如果我有什么样的条件了我就会去做什么等等的话,可是许多事情是不需要非要到那里就能做到。
想象力是多么的美好,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抛弃它。
远离了童年很久的我们,渐渐的失去了我们曾经拥有的最宝贵之物。
想象力是最廉价的,也是最宝贵的。
蒙特(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曾经是个知名作家,他的西部小说很受欢迎,妻子离世、坐着轮椅的蒙特整日与酒为伴。
侄子为他在一个湖畔小镇找了一个免费住所,前提是他要照顾无主的狗、这里风景秀丽。
他的隔壁住着奥尼尔家太太(维吉妮娅•马德森 Virginia Madsen 饰)和三个女儿。
蒙特从一场葬礼进入了小镇的生活。
在葬礼上他认识了奥尼奥家的二女儿芬妮等。
芬妮想象力丰富、对写作很有兴趣,芬妮需要3个新词来拜访他、并表示要与蒙特进行一场交易。
大女儿一直不愿意父母即将离婚,母亲面前很是叛逆。
小女儿还小,特别喜欢听故事。
慢慢地蒙特与奥尼尔家太太家开始了互动、越来越熟悉、而蒙特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又重新开始了写作。
夏天要结束了,蒙特要离开小镇,告别时大家都很惆怅。
……这电影,写的是日常生活的场景,那些细枝末节、动人的温情、遵循孩子天性的人性光辉,演员生动的表演、优美的风景,这一切都超级治愈。
片子没有特别的惊喜,传统的温情治愈套路一个过气身体残疾的老作家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靠着自暴自弃和酗酒麻醉自己然后观众可以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毫无疑问的,他遇到了邻居家的三个小女孩和一个母亲还有一只狗就这样,在与小镇的人们相处以及教授邻居家的小女孩想象力课程的过程中过气作家从这一切中感受到了温情以及治愈的力量最终重新抬起笔杆故事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模式,结局也是皆大欢喜,没有惊喜也没有落差导演 Rob Reiner似乎擅长心灵鸡汤,温情治愈系列《怦然心动》《当哈利遇见莎莉》,都是诸如此类小清新般的感觉后来看到的惊悚片《危情十日》也是出自他之手多种风格都能驾驭 虽没有到匠心独运自成一派但至少也是个跨类型全才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过气作家在教授想象力课程时问小女孩你可以看见什么?
那些看不见的,就是想象力
摩根·弗里曼虽年迈,表演非常精彩。
1、片中人物的对话,温情又充满智慧。
弗里曼去参加邻居的葬礼,碰到了一位爱幻想小女孩。
他们的对话:弗里曼:你的妈妈怎么让你一个过来?
小女孩:因为我不小了。
弗里曼:说的不错。
小女孩:我知道。
我妈妈都同意我随身带小刀了。
弗里曼:你才没有什么小刀。
小女孩子很自信的展示了一把小刀给弗里曼看。
弗里曼:这肯定是我见过最好的小刀。
你知道吗,从一个小刀身上可以看出很多他的事。
比如说,你说很勇敢。
2、小镇上的生活象世外桃源,人们生活很自在,互相关爱。
女主角在邻居不在时,经常帮他照料狗。
爱打篮球的邻居过世后,大家会随意从家里带些吃的,记忆他。
悼词写的很精彩。
3、亲子关系融洽,女主角的父母离婚,自己离婚,带着三个女孩,生活却积极,有乐趣。
4、弗里曼作为小说家在电影中对想象力的阐述经典:想象力是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正如爱因斯坦:想象就是一切,它就是生命的预览。
一个有想象力,即使他的腿不能行走,也能写出令人感动的小说。
如片中的小说家(弗里曼饰)。
喜欢这种老人与孩子的故事情节,一杯老酒和一个糖果的交融,演化成了百感交集的生活点滴,最让我瞬间融进去的环节是孩子妈妈弹钢琴,老爷爷的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爱是欢喜,也是一直以来藏于心中渴望。
人愿意改变或做一件事,其实非常简单,也许是人,也许是物,但一定是心中那把能打开心扉的钥匙,而那首悲怆第二乐章,或许就是老爷爷的一直寻找的钥匙吧。
不知道是不是天朝烂片看多了的缘故,反正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
摩根的表演真是太出神入化了,没有一丝的做作。
电影设计上他是一名颓废的失去写作灵感的作家,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反而让他看起来是一名生活上的哲者,尤其后来他拒绝出售版权时说的话。
不过遗憾也还是有的,电影名称中既然有“魔法(Magic)"一词,我原本以为会有一些魔幻的情景出现的(就像《仙境之桥)里面一样,尽管这只是人物的想像),特别是当摩根叫小女孩看着大路,小女孩看到什么或者看不到什么时,镜头放在空荡荡的大路时,我以为真小女孩真的会应用想像力看到什么的,结果什么也没有。。
电影确实很温馨 老摩根的演技依然很出色 但我实在受不了这样平淡到几乎毫无高潮的剧情啊。。。
太假了
还行,有几句台词非常美。。。
不喜欢这个完美结局。。。
比较喜欢小女孩的个性。
还不错吧。
我觉得很治愈啊
三星半。集结一堆老熟人,拍这样一部老套的温情电影,看上去是绝对的安全牌,却有一种落后时代二十年的错觉,好在这是温情喜剧,还不至于多让人失望。演员本色,演技、爱情喜剧也没想让我大吃一惊,却成了很温情很动人的心灵鸡汤。
两星半。看不下去。
小温馨..等吾老了...也装成过气作家找个风景大好的湖边去谈个恋爱....
摩根弗里曼演这种戏真的是信手拈来啊
小温馨!!不知为何会想起Morgan Freeman另一部作品10件或更少
这种爱情。。。年龄差太多了吧。。。
对这种片子没有抵抗力
Morgan Freeman演这种片子简直已经炉火纯青俱臻化境,压根儿就不是在演戏。。。不过片子本身很很一般啦,没啥惊喜,非要让老作家和单身妈谈恋爱实在太牵强了,然后我实在不喜欢Madeline Carroll,从Flipped开始就不喜欢,很不喜欢...
1个小时49分钟 对于这个片子有点冗长了
永远不要放弃追求那些不存在的东西
关于夏天的电影怎么就都这么暖暖的淡淡的清清凉凉的呢,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没什么意思
罗伯莱纳也就那一套心灵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