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以前,《我的野蛮女友》我只看过一遍。
10年了,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剧情,能记住的只有车厢上狠狠的耳光,还有就是后来铺天盖地的野蛮老婆,野蛮老师,野蛮某某……重新打开《我的野蛮女友》,看着看着,发现“野蛮”原来只是末节,而10年后的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故事,于是再看一遍,不小心却是把自己揉碎了看。
全MM的思念思念其实是一件非常自私的事情。
10年前,我会觉得全智贤这个角色虽然痴情,却也实在有点点变态,只许牵牛点咖啡,逼他换鞋穿,逼他在认识的第100天送花到教室,一脚把他踹到湖里差点淹死,都只是为了重复回忆。
痛苦的事,为什么总要特意去想起,搞得自己一直痛苦呢。
10年后,我会觉得自己有些理解她了:记忆这东西,你又能说清楚哪段是甜蜜,哪段痛苦到刻骨?
你总会害怕,想忘记痛苦的,却连甜蜜也想不起来了。
你会执拗地想,还是什么都不要忘记吧。
开始时或许是因为爱情。
但慢慢地,你会像一个守护自己玩具的孩子,只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故事。
你偏执地保存和他的每一条短信,每一件物品,痛恨自己不经意的遗失,这些是你的财宝,也是你的壳,你缩在里面心安理得,就算有另一个人来敲门,也楞住半响,才犹犹豫豫拉开一条门缝。
但是你终究要忘记的。
10年以后,你总会有新的故事,有新的壳,而曾经以为最珍贵的记忆,总会慢慢淡了。
于是你不再记得那些快乐、悲伤、激情、窘迫,它们慢慢变成一个生命中一个tag,偶尔在夜澜人静处回闪。
有些还在你的身边,有些则已经离你而去,即便不是如全MM般阴阳相隔而是同在一个城市,你也不会再有勇气拨一个电话、问候一声,只是思念而已。
遗忘才是常态。
即便专情如全MM,最终也还是要尝试下相亲的。
而这时候,你会更执拗地思念起来,或者是为了安慰自己,或者只是一个习惯,证明有些人、有些事存在过。
所以现实中,我们都很猥琐地想要一台时光机,只为了方便未来的我们偷偷回来,又能偷偷离开,挥一挥衣袖,不用作出任何修改。
那边Eason在唱《十年》,张震岳摇摇头,说思念其实是TMD一种病。
备胎牵牛在全MM停止思念之前,可怜的牵牛一直是一备胎。
我也曾经是某某的备胎。
这没什么可害羞的,每个人,总有机会成为别人的备胎,或是把别人当成备胎。
总会有你爱她,她又爱着他,他或许还爱着另外一个她的故事,这也是一切爱情剧中经常都可以看到的套路。
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电影里那个狗血的结局。
好吧,我承认3、5年后牵牛和她还有结局这让我很嫉妒。
记住又如何,用心又如何,感动又如何,当发现那些你在她的要求下做的种种,其实只是在cosplay那些前男友教她的事,你只有苦笑。
你费劲巴拉总结“野蛮女友相处10法则”,你以为这是你们的故事,后来却发现你丫只是个杯具的反派。
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最杯具的还不是当备胎,而是当了一段记忆的备胎。
如果是现实中的情敌,你或许知难而退了,她或许也就拒绝你了。
可女孩明明是在空窗期,这让你忍不住觉得有希望:“我要治好她的哀伤”。
结果,这哀伤TNND比真人更强大。
到最后你才发现,你在和记忆作战,自己勇敢地像堂吉诃德,可记忆就像影子,全不受力。
你没有放弃,你知道,她只是暂时在自己的壳里走不出去。
你愿意等,哪怕被野蛮对待,被作天作地,提心吊胆地猜今天的她是开始接受你,还是继续把你当你备胎而已。
你坚持着,卑贱地让心碎掉,想用自虐的憔悴,来等她换新壳的那一天。
只不过,不是每个故事都会有结尾。
即便是对的人,也需要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
回不去了不能不说《我的野蛮女友》有点狗血的结尾。
全MM和牵牛分开3年,本都已有些绝望了,正要试着从壳里走出来,却又在一次相亲中相遇,然后整个故事真相大白,原来全MM的前男友就是牵牛姑妈的儿子,而3年前他们相识的那天,本就是牵牛的姑妈要为他们作介绍的日子。
于是全MM娇躯一震,惊呼,“我遇到了来自未来的人”,广大观众则纷纷表示情绪稳定感叹缘分妙不可言。
小概率事件带来的大团圆结局,只不过让人更为绝望罢了。
同类型的还有《甜蜜蜜》,黎明和张曼玉反复错过后,还是在街头的拐角遇见,橱窗中的电视机,播放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
好多年,隔着大洋的碰面,还是男未婚女未嫁,男女主人公的人品好到了无以复加。
现实生活中更经常发生的情形,应该是他们从此再未相见吧。
即便再见,也该是《半生缘》里的版本,若干年后,世钧与曼祯不期而遇,却只能轻叹,物是人非,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贤迷们一直在说,树下老人,实乃老年牵牛是也,或许在那一刻,导演也曾想过给这电影一个更真实的结局吧。
PS:会重看这部片子,是意外看到新闻,说国内版《我的野蛮女友》已经在韩国杀青了,据说还有熊黛林和何炅参演。
想想熊黛林在《叶问》里面瞪眼的样子,还挺难把她和全智贤的暴力形象联系起来,整天在快乐大本营和谢娜同学合伙搞怪的何老师,又要怎么去演牵牛的憨?
不管,他们自会去讲他们的故事,或许会有人在几年以后,会当成自己的故事来看。
很多时候,人想哭,真的很想哭,可就是哭不出来。
然而又的时候,人根本不想哭,但却有种想哭的冲动,你想憋住,但稍一放松,眼泪就流了出来。
电脑从一开始,就回来就持续的放一首歌。
《海市蜃楼》。
昨晚还给一个朋友发这个歌,但没想到,想着一些事,听着歌词的时候,泪居然要止不住的那么流了出来。
我都装作坚强的打个哈欠的姿势,因为每次打哈欠总是会流很多的泪。
这应该是印象里第二次写这个电影的东西了,每次想起来,总是有很多心酸好像一下都要出来似的。
然后你又不知道怎么倾诉,最后然后想起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曾经让你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应该就是我的野蛮女友,每次别人问起来,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总是会说,我的野蛮女友。
他们甚至会惊讶,一个学电影的人,挚爱的竟是这样一部电影。
这也是看过次数的最多的电影了,经常就翻出来看看,也没有放在移动硬盘上,直接存电脑上,这样能随时看。
一个爱你的人,要如何爱你才能让你知道?
他对你的爱小心到了怕惊动了你的内心,如同牵牛所想我只想让她快乐。
有的人,你喜欢,很大胆的喜欢,明目张胆的喜欢,她知道,她也感受的出来,就算她不喜欢,你们依旧就这么打打闹闹的。
但有的人,你喜欢,你就会很深很深的藏起来,不叫那个人知道,你装着自己是多么的不在意,但实际又是这么的在意。
不在意到那个人忘记了你的存在,但你在意的却希望呼吸的是那个人的呼吸。
牵牛只是做了更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他的喜欢,但却不知道是那么的强烈。
在前面的时候,他们打打闹闹,看着大家都嘻嘻哈哈,看到牵牛掉入汉江的那段,第一次笑的不行,再到后来看,却怎么都笑不出来了。
如果牵牛就这么溺死了呢?
当然,这是电影,我不该代入生活。
但也许有个人说YOU JUMP可能,就真的接着JUMP。
就好像班里一个男生,女生说你把这个硬币吞下去。
他接着吞了下去,然后接着又去了医院。
他们都相爱,只是有的人没那么强烈的感觉。
这当然是不负责任的,你对不起的是你的父母和你的身体。
所以我们承载了很多的压力,而很多的事情不能去做。
这是人的隐忍的表现。
她带着牵牛去家里的时候,她的家长并不多么的喜欢牵牛。
不管什么原因,她去相亲总归有一个是因为她家长的安排。
然后上演了戏中让人最难受的一幕。
牵牛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在另一个人旁边,他一边告诉着自己,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结束了,我自由了,然后心里又那么难受。
她离开后,他说的那些话,他看着她将要拉的男人说她喜欢的东西,好像在回忆着点点滴滴,然后把这些回忆全部想一遍之后,跟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
对面的男人听着津津有味,好像在学习着经验一样。
SO TELL ME TELL ME THE REASON WHYHOW CAN YOU DO THIS TO MEYOU BREAK MY HEART AND YOU MAKE CRY《海市蜃楼》的歌词这样唱的,很多的时候,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伤害了另一个人。
你自己都不曾知道,有个人会如此喜欢一个人。
有个朋友,他喜欢一个人,他把关于那个人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准考证号都清清楚楚的记住。
当他跟他喜欢的人说出的时候,他把每一次其实是故意的不经意,每个相关的日期,包含那个人的日子的记忆,整日度日如年的思念一并吐出的时候。
我相信,那个人从来都知道,也从来没在意。
后来她回来,她听说,她终于明白。
她用自己的方式去真正看见了自己的爱。
也终于明白自己对他的伤害。
她努力的抓回自己的爱,也许有的伤害是为了证明更浓烈的爱,一个人的疼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笑。
但却又是这样的心甘情愿。
但这毕竟是电影,有多少的人会如牵牛一般掩埋自己的爱。
这都是电影,这就是电影而已。
那么多的人说出以后,得到的是什么样下场。
一个朋友跟我讲过什么叫好人卡,最后一张好人卡,匆匆收场。
你会发现,有些东西,自己珍藏着就好,你拿了出来,可能自己认为可乐罐是一个宝物,在别人看来是个垃圾。
昨日一个朋友跟我聊天,他说,我没有爱过一个人,去年有个人我曾以为喜欢,但又害怕我爱上了之后便不能再爱别人,但现在半年过去了,那件事却已经淡忘了。
也许真的可能淡忘,但愿淡忘了。
在电影最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喜剧。
早晨电影史课上,老师说,大家喜欢的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所以很多电影就设置个大团员的结局。
这就是我们喜欢的结局,两个人再次相遇,然后真的在一起。
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当他们形同陌路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匆匆而过,一个也匆匆而过,一个为了的是躲避,另一个就是为了逃避了。
有的时候,生活远比电影戏剧,因为生活更具有巧合和不可捉摸性,人都在努力复制学习电影里的生活。
他们相遇偶然,在一起偶然,分开却为什么是必然呢?
每天我们的生活都在变化着,看着一张张新的脸孔,结识一些新的旧的人,回忆和忘记了一些事情,在牵牛和她走过的路上,有很多新的剧情发生。
曾经看过一个豆评,它的题目很喜欢《从今后我不必那么卑微的去爱你》。
就在想,最后人成全自己的还是自己。
写这个东西仅说的是前一段,到野蛮女友去上厕所那段。
若这是生活,就等于后面的情节还没有发生。
你昂起的头永远看不到我低着头留下的眼泪,也好,也好,从今后我也不必那样卑微的去爱你。
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很有趣。
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是女权主义的象征。
其实野蛮只是外表,我们静下来看看这位野蛮女友都干了什么。
第一次发飙是让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第二次是约会的时候听到旁边座几个大叔和妓女谈论价格直接把她们轰走。
至于很多人说这个野蛮女友对男主百般蹂躏,其实她只是用她特有的方式去寻找另一个人的影子。
我们可以看到在她信里提到的她失去的前男友,前男友给她送花的桥段,她是如此害羞的一个人。
所以野蛮只是表象,只是一种病态的对情感的依恋。
她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失去的东西。
这个人物生动在,她很执着,敢爱敢恨。
和普通的大众认知的矫情的女孩是不同的。
有些人或许看出来了,野蛮的女孩很可怜,可怜的男孩似乎用满满的爱包围了她。
所以 我个人认为 这还是一部很有趣的笑中含泪的电影 推荐给大家。
第一次看这电影的时候,完全被它与众不同的演绎方式吸引,不再是传统中女人固有的温温柔柔而是很另类的女性 ,在以往强调女人该温柔婉约的或柔弱众多韩片中独树一帜,令人眼前一亮。
同时也反应观众观念的变化。
可以说是一场现象级的变革。
从此,开启了一个野蛮系列了的先河,其实呢,女主是幸运的,遇到一个对她极其包容而且非常细心呵的傻乎乎的男人,而全智贤身材高挑、又气质出众、又长的非常的干净清纯,让人完全没有抵抗力,所以,这部片子当年之所以如此轰动力的原因之一。
全片除了野蛮搞笑,还有纯净的爱情,还有令每个人都无限怀念的青春。
有个人陪自己在懵懂的年纪做些傻傻的事情是多么难得。
我真的能被主角们的情感带进去,和他们一起悲喜,这就够了。
电脑从一开始,就回来就持续的放一首歌:《海市蜃楼》。
昨晚还给一个朋友发这个歌,但没想到,看着全智贤,想着RL,听着《海市蜃楼》的歌词的,泪居然止不住的那么流了出来。
印象里这应该是第二次写这个电影的感受了。
但是,第一次写的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今天看了这部韩国电影,突然觉得好像又想起来点什么,总是那么朦胧模糊,又总是好像有很多心酸一下都要倾泻出来似的,让你想找一个人倾诉,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倾诉。
最后,我还是又回到了这部电影,因为它又一次让我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应该就是《我的野蛮女友》,每次别人问起来,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总是会说:《我的野蛮女友》。
他们开始是惊讶,马上就哈哈大笑,甚至笑弯了腰:你多大岁数了?
土埋半截子了,还女友?
还野蛮女友?
看着他们笑得前仰后合,看着他们消除的眼泪,我开始是吃惊,立即就是冷笑:世俗之人,如何懂得天赐之爱?
天赐之爱,与年龄何干?
重要的就是“野蛮”,我懂得!
一个你爱的人,要如何才能让她知道?
你对她的爱小心到了怕惊动了她的内心,如同牵“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她可以随便摸,打都可以。
有的人,你喜欢,很大胆的喜欢,明目张胆的喜欢,很认真地喜欢,甚至喜欢的有一点痴。
她知道,她也感受的出来,她也喜欢你,你们就这么打打闹闹的、快快乐乐地牵手走着。
但有的人,你喜欢,你就会很深很深的藏起来,不叫那个人知道,你装着自己是多么的不在意,但实际又是那么的在意。
不在意到那个人忘记了你的存在,但你在意的却希望呼吸的是那个人的呼吸。
电影里的牵牛只是做了更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他的喜欢,但却不知道是那么的强烈。
在前面的时候,他们打打闹闹,看着大家都嘻嘻哈哈,看到牵牛掉入汉江的那段,第一次笑的不行,再到后来看,却怎么都笑不出来了。
如果牵牛就这么溺死了呢?
当然,这是电影,我不该代入生活。
但也许有个人说YOU JUMP可能,就真的接着JUMP。
就好像班里一个男生,女生说你把这个硬币吞下去,我就做你女朋友。
这个男生一口吞了下去,接着就被送去了医院急救。
他们都相爱了,为了一个赌,不知道这算不算真爱呢?
我认为,这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愚蠢,你对不起你的父母和你的身体外,也对不起那个让你吞下硬币的女孩子,因为,如果你为此死了而她又是真的爱你,那不就成了现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人的隐忍的表现。
当全智贤带着牵牛去家里的时候,她的家长并不多么的喜欢牵牛。
不管什么原因,她去相亲总归有一个是因为她家长的安排,然后上演了戏中让人最难受的一幕。
牵牛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在另一个人旁边,他一边告诉着自己,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结束了,我自由了,然后独自难过,内心受尽煎熬又有谁知?
她离开后,他说的那些话,他看着她将要拉的男人说她喜欢的东西,好像在回忆着点点滴滴,然后把这些回忆全部想一遍之后,跟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
对面的男人听着津津有味,好像在学习着经验一样。
告诉我,告诉我为什么?
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
你上了我的心为你哭—— 《海市蜃楼》的歌词这样唱的,很多的时候,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伤害了另一个人。
你自己都不曾知道,有个人会如此喜欢一个人。
有个朋友,他喜欢一个人,他把关于那个人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她身上有几个黑痣都清清楚楚的记住。
当他跟他喜欢的人说出的时候,他把每一次其实是故意的不经意,每个相关的日期,包含那个人的日子的记忆,整日度日如年的思念一并吐出的时候。
我相信,那个人其实早都知道,只是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在意。
后来她说:她终于彻底明白了,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真的好好对待自己的爱,也终于明白自己对他的伤害却依然像继续“伤害”他,因为她真的爱他。
她努力的抓回自己的爱,也许有的伤害是为了证明更浓烈的爱,一个人的疼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笑,但却又是这样的心甘情愿。
但这毕竟是电影,有多少的人会如牵牛一般掩埋自己的爱。
这都是电影,这就是电影而已。
我们不同,我们置身现实生活里,面对的是真是的现实,我们只能自己做男女主角,演自己写的剧本,演绎我们自己的故事。
你会发现,有些东西,自己珍藏着就好。
如果你拿了出来,可能自己认为是一个宝物,在别人看来也就是个摆设。
昨日一个朋友跟我聊天,他说:我从没有真爱过一个人,去年有个人我觉得是真喜欢,但又害怕我爱上了之后便不能再爱别人,于是就没有去爱,如今半年过去了,那件事却已经不知不觉地淡忘了。
蠢货,给我说这些做什么?
真爱可能淡忘吗?
真爱怎么可能会淡忘?
如果你真的淡忘了,只能说明那不是真爱,但愿你是真的淡忘了。
在电影最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喜剧。
大家喜欢的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所以很多电影就设置个大团圆的结局。
这也是我们喜欢的结局,两个人再次出现别扭,然后消除了又快乐地在一起。
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当他们形同陌路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匆匆而过,一个也匆匆而过,一个为了的是躲避,另一个就是为了逃避了。
有的时候,生活远不能与电影戏剧相比,因为生活更具有巧合和不可捉摸性,只不过人都在努力复制学习电影里的生活。
他们相遇偶然,在一起偶然,分开却为什么是必然呢?
每天我们的生活都在变化着,看着一张张新的脸孔,结识一些新的旧的人,回忆和忘记了一些事情,在牵牛和她走过的路上,有很多新的剧情不是一样在发生吗?
曾经看过一个豆评,它的题目很喜欢《从今后我不必那么卑微的去爱你》。
就在想,最后人成全自己的还是自己。
写这个东西仅说的是前两天,跟“野蛮丫头”吃老憨猪蹄的那天。
若这就是生活,那么,我们以后还会再发生什么呢?
〔三刷〕上一次重看是 2021 年的上影節,隔間兩年再看還是覺得真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它雖然是一部小妞電影,但從 車太賢 的童年被媽媽打扮成女孩開始就解構了陽剛氣質。
成年後的 車太賢 穿著粉色毛衣、在不同場合下顯露出的柔弱個性、「不求成功」的特質,徹底打破男性性別刻板印象。
全智賢 則徹底顛覆了東亞女性的刻板形象。
莽撞但不魯莽,凶猛但不凶惡,堅強但不堅硬。
他們的浪漫關係同樣打破傳統小妞電影的浪漫愛敘事,不是淺薄、老套的女強男弱來復刻小妞電影,反而是通過球鞋換高跟鞋那場戲來告訴觀眾,這些困境和社會的規訓不是「我給你買一雙球鞋」,資本主義的慣常做法就能解決的。
這個故事裡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於愛情價值觀的傳遞,愛情是神聖的、聖潔的,帶著「在一個人身上找另一人」的心態是不公平、不道德、不應該的。
除了愛情觀值得稱讚之外,它對於年輕人的情緒關懷也非常值得褒獎。
車太賢 的課業一直都不是特別好,他的父母一直都在鼓勵他「你遺傳了我們的聰明,你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靠得更好了。
」但他三年只增長了四分,最後也沒有過得不好。
在做題家遍地的韓國,這樣的情緒關懷是非常溫暖的。
它告訴年輕世代,並非只有學業好才是成功,在你最好的年紀裡有一段好的關係、一個好的人和你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也可以是你的成功。
這次重看最大的感觸還是覺得世界變化得太快了。
千禧年的時候我們對愛情、對未來充滿耐心和想像,我們恪守「有時候真愛是需要等一等」的真理,我們不疾不徐,相信真誠和等待的價值。
對於付出是勇敢的,對於擁有是感激的,對於失去是豁達的。
人生很难遇到一个人,既爱自己,又懂得自己。
”她喜欢写作,要好好鼓励她。
”牵牛是懂得她的,深爱自己的人,就如电视剧里面的男二号,总是有的,但懂得自己的人,有的人一生都遇不上。
全智贤是多么幸运,遇到一个人,愿意为她找到一棵树种上,只是因为,“这棵树死了,有人会不开心。
”这个人为了她,随时有蹲监狱的准备,他觉得没什么,他说“我是无所谓……”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去学游泳学壁球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将这个他们的故事写下来,替她完成梦想。
爱是难得,懂得的爱,便是福分。
这段时间很忙,一大堆想看的电影没有时间看,用一周一次喘息的时间来回顾老片。
2001年的《我的野蛮女友》现在看也是一部很棒的片子,故设悬念首尾呼应的剧本设计,很多画面剪接手法我觉得都超越了许多近年的商业爱情片。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完全是看喜剧的心情看完的,那个时候不懂爱情,很多情节都觉得奇怪不能理解。
十几年过去,深陷现在无法实现的感情中再次看这部电影,我泪流满面。
牵牛说:现在你已经好起来了,我想我该走了。
在出租车里,他抱着依靠在他怀里的她,对司机说:开慢一点吧。
是啊,慢一点吧,目的地到达之前,我只想好好看看你的脸,你安静的样子这么可爱。
也许是最后一次你睡在我怀里了,也许是最后一次感觉你的体温,时间不能永远停在这一刻,那就慢一点吧,好让我牢记我此刻的心跳。
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想象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也许有遗憾,也许会美好。
但毕竟真实世界中的两个人并没有走到一起。
虽然电影里说韩国人是喜欢悲剧的,但是电影还是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感谢导演,感谢编剧... 结局是那么美好,好到给人感觉不真实,但心里踏实了。
我想治愈你的情伤,我要给你所有的溺爱,最后,我想我该走了。
但是,我发现我走不了了。
牵牛面临的是时间的答案:两年后在一起,要么就是永远不见。
但两年后他也一直没有放弃等待。
对,我走不了了,你告诉我我能怎么办?
我相信我,我相信爱,你也爱我,叫我怎么能放下?
长大后,现实的爱情变得好复杂,于是再看到牵牛时,泪流满面。
对比牵牛,懦弱的是我,扭曲的是我。
我写不下去了,这是我第一篇豆瓣影评,抱歉,糟透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有勇气看这么老的电影,某人在南湖边热烈的跟我讨论其中的情节,我幽幽的冒出来一句,其实我没有看过。
他诧异的看了我一眼,然后立马对我说,不行,你得看,那表情的坚定程度,同于我当时闹着要看兽兽视频。
漫不经心的点开,看着这两个非常熟悉的演员演着最初的片段,半个钟后他在qq上问我,有没有在看?
此时正在第31分钟,牵牛蹲在床边看着醉倒后熟睡的野蛮女友,然后他说,我想治好她的哀伤。
我迅速的回复:从这一分钟开始,我喜欢这个小伙儿。
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深刻的爱情,甚至在最初的时候,牵牛应该也并没有多喜欢他的野蛮女友,那种关于命运的机缘巧合的情绪,就像他第一次想把她丢下又不忍心的跑回去背她一样。
可是,当他读懂了她越是悲伤就表现的亢奋和高兴的假装强大之后,他以一种异常强大的耐性纵容着她所有的任性和暴力,然后在每一次她醉倒之后问,你的忧伤,有没有又好了一点?
是的,有没有好一点,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在问自己?
所以,会在KTV里对唱《拯救》的男生没有抵抗力;所以,会在半夜被回忆折磨得睡不着的时候打电话给一个男生逼他唱《六月的雨》;所以,凶巴巴的张罗着要去土气的动物园和落魄的中山公园;所以,在受了委屈和难过的时候一定要吃剁椒鱼头然后放很多很多的面条吃进肚子里。
就像电影最后揭开的谜底,认识一百天要送花,彼此要交换鞋子,原来,那些都是另外一个人的给予的诚意,可是,你问问自己,在这一刻,是不是还是觉得欢喜。
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是不是。
电影的最后,是一个大结局。
换到以前的我,一定会固执的追究,这三年里难道没有变化吗,真的有人会一直等待嘛。
可是看到最后全智贤在瞧见牵牛那一瞬间留下的眼泪,这就是等待的意义,总有一些你觉得值得的事情,或者说是,能够说明我们内心去相信的理由。
最爱的还是,他们在相识100天的时候,穿着中学的校服嚣张的掏出身份证的那一刻,当我们可以充满默契而又不怕矫情的分享这一刻,是不是说明有一些剧情已然开始。
而你,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在意。
所谓经典的电影具有的共同特性是:当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视角去重新观看的时候,这些电影仍然历久弥新,予你新的启示。
总有一些观众,喜欢用他们当前的单一视角去简单化一部电影,而这无疑是对经典最大的伤害。
一部经典电影,是一个复杂丰富多彩的有机整体,有着超越观众甚至编剧想象力的丰富内涵。
年少时看这部电影,看的是出位的新鲜搞笑情节。
及年渐长,看的是女主角的复杂的性格与内心世界。
年纪再大一点,慢慢开始体会到为什么编剧在一部青春爱情喜剧里无端端地加插两人分开的大量篇幅。
其实车太贤与全智贤的开始阶段的约会确实可以用剧烈的化学反应来形容。
但随着两人感情发展的深入,关系中的冲突、矛盾以及那些激情无法掩盖的不安困惑就开始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明显。
全智贤要面对父母的巨大压力,以及无法放下的那个逝去的前男友;车太贤则慢慢要面对随着全智贤逐渐回复正常的情绪,自己是否是一个“爱情救生圈”(即获救上岸就不需要了)的困惑。
在爱与关系的十字路口,是去是留?
到底应该是慧剑斩情丝?
还是让激情冲破理智?
到底是谁才是真正的MR.RIGHT和MS.RIGHT? 这部电影给出了一个NON-TRIVIAL的答案。
既不掩饰冲突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享受一时之欢娱,也不委屈自己将就着进行一段旁人羡慕自己有苦难诉的relationship。
生命苦短,譬如朝露。
在这短暂的人生之中,没有谁值得谁牺牲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也没有谁值得谁去委屈自己。
爱情是生命中最大的DEAL,婚姻是人最重要的CONTRACT,没有任何理由不慎重选择PARTNER。
所以让冲突展现发生吧,就像全智贤在片中做的那样。
你或许会觉得她很傻,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打铁就得趁热啊。
这么莫名其妙地分开两三年,别人还会等你吗?
等或者不等,爱或者不爱,合适或者不合适,到底是CRUSH还是真爱,是露水情人还是神仙眷侣 ,是贪欢一晌的曾经拥有还是情比金坚的天长地久,这些通通都是当事人一时之间难以判断的。
可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无情地褪去那种种掩饰的光环,还原关系最朴实无华的本来面目。
还记得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山坡上的那棵树吗?
这是对最好的爱情的比喻,如树一般生长,经历过时间的洗礼,才能长久地立于山崖。
现实生活中全智贤不一定能等到那么充满信心耐心希望地等待的车太贤;可是,不是这样的车太贤,不要也罢。
所谓“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耐心与希望本身就是爱情存活的最好证明。
这两者若然缺失,暗示的信息,就是两人并不适合吧。
---2014 update:此文写于2011年。
我对认同这部电影的好孩子们有以下忠告。
传统中国爱情观指向婚姻、指向厮守终身、指向白头偕老。
包办婚姻的残余观念使得年轻人中尤其是80后的乖孩子们缺乏了对约会(注意不是恋爱)的必要性认知,使得他们过多地在充分认识对方前付出和强迫对方付出。
对于这个问题,请看此文。
http://www.douban.com/note/366981206/如果你没有耐性看的话,那么记住:Date often,slowly,and casuallyDate towards interest,not marriage。
最后我不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你们不需要强迫自己成为眷属。
我希望每个读过此文的人开心,快乐,享受愉快的dating与健康的relationship。
结尾真是太木乱了。戏中戏挺有意思。
车太贤当年居然有一丝正太的气息……
虽然没有摆脱狗血巧合多的老套剧情但爱情故事确实感人比暮光之城好看多了,影片不乏笑点
真正爱一个人,是带给她快乐。
一场sm的故事 有韩剧特有的不真实 又美好的冒泡 全智贤真是女神
前面还让人诚心诚意的笑,因为那些精巧的笑料;但是到后面开始ORZ,在听各种恋爱讲座,真心觉得无聊了,可到最后又被感动了。歌确实很好听~
不能说很喜欢,不过电影有些部分的确很感动,比如全女神听完十条规则后跑出去的那一段,然后就是在山上呼唤的那一段。看完后,觉得逃兵那一段有点多余,然后从那一点开始似乎全片就开始拖沓了,而且各种不合逻辑,不过好在节奏没乱,不然整片就是一锅汤。另外,全智贤那时候好水嫩好漂亮,歌也很好听。
更喜欢美版04-17-2010
女神年轻时候真的太美丽动人了
哇塞,韩国编剧真能整也真敢整。男女主角演技都好,全智贤真好看。最后尾声的大转折让我服了。不过充其量也就三星的水准,完全没有《八月照相馆》的扎实劲儿。
还没有看到任何亚洲文化内的青春爱情商业喜剧能超越这部
那时候的全智贤真漂亮啊。
剧情好好哦,但是觉得拍得挫了点。。。
果然是做作的韩国片
说实话,我觉得女主彪悍有气场是可以的,但这电影里的就不叫彪悍了,叫神经病。
#SIFF24#2011年8月22日第一次标记,2021年6月14日电影节大银幕重看导演剪辑4K修复版,剧情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当时也不觉得多么好看,但重温就真的想要鼓掌,果然经过了时间就可以成为经典。实在是太年轻的车太贤和全智贤,女友虽然野蛮,但他们的爱情完全是青涩得一塌糊涂。太喜欢了。
NOT MY STYLE !不经意间发现此片进了250了,卒找出来看看,看完再刷发现又OUT了。。。
这部开始认识全女神的
这个男的不是个表子是什么?!
现实中地铁里车太贤会当不认识全智贤,走到别的车厢,不会去拿衣擦,赔钱赔礼道歉接二连三的鞠躬,还是电影化失真人家酒桌上谈“旅馆生意”全智贤去横插一脚,失真,太电影戏剧化很多情节失真,建立在虚假基础之上的内容没有可信度此片前面扯犊子,但收尾让只看表象的人评了高分,韩国人喜欢爱情片,更喜欢爱情悲剧,在悲剧爱情中添加柳暗花明枯木逢春击中了绝大多数人的痛点,男女主角最后的圆满让观众内心得到释放轻松,内心希望得到了满足,只看全智贤的外表 加只看表象的人会糊里糊涂的情绪化认为是高分片情节过于失真戏剧化,2001年时这样的失真 类奇幻爱情就不真实,而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童话。 三年?三年男女朋友都换了一打了,孩子都会走路了,用宝贵的时间长河去对抗全社会的快餐式恋爱, 就是因为现实没有,所以往往就搬上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