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

The New Pope,新教皇,新生教宗,年轻的教宗续集

主演:裘德·洛,约翰·马尔科维奇,西尔维奥·奥兰多,塞西尔·德·弗朗斯,哈维尔·卡马拉,露德温·塞尼耶,毛里齐奥·隆巴迪,马克·伊瓦涅,安东尼奥·彼得塞利,基

类型:电视地区: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语言: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20

《新教宗》剧照

新教宗 剧照 NO.1新教宗 剧照 NO.2新教宗 剧照 NO.3新教宗 剧照 NO.4新教宗 剧照 NO.5新教宗 剧照 NO.6新教宗 剧照 NO.13新教宗 剧照 NO.14新教宗 剧照 NO.15新教宗 剧照 NO.16新教宗 剧照 NO.17新教宗 剧照 NO.18新教宗 剧照 NO.19新教宗 剧照 NO.20

《新教宗》长篇影评

 1 ) About John

John其实目前就是一个吸血鬼。

他不断输出他的故事和情绪,让别人承接,但举止上没有展示真实具体的爱与信任。

他问黑人修女的时候是“我信任你”(其实没有,但他说是就是),“那你信任我吗”(反向索求)。

还有前面和国务卿讲父母兄弟故事同样是自我输出。

他精于表达,因为他太需要表达了。

也因此他无法回答任何具象化、现实的问题,比如“你对这教廷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你认为教廷接下来要做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有没有去看过昏迷的那位教皇”(他曾说他非常欣赏Lenny,但到了教廷没人提醒他都没想过去看望他)。

他花很多时间自我沉思,但在爱方面还是个襁褓中的幼儿,因为爱是实践,他年纪很大,实践却太少了。

 2 ) 这是一个好的续集,但是它对我来说可能没有这么好

这是一个好的续集,但是它对我来说可能没有这么好第二季和第一季让我惊艳的一样,画面、构图、故事本身都足够让人吹嘘。

从第一季起就觉得导演敢拍编剧敢写,乃至到了第二季的开场修女蹦迪的时候,也让人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我是说,如果不是这个开场,那么又应该是什么开场呢?

之后就是熟悉的开场和熟悉的故事。

第一季的悬念遗留让人不自觉地对第二季抱有厚望。

事实上我最开始的时候,哪怕觉得故事节奏稍缓,也还是能快乐的觉得编剧是真的敢写。

是敢写吗?

是真的。

但是这种敢写又未必不是一种炫技。

虽然我很喜欢他的炫技。

教皇的轮换夹杂着各种权力观政治观的轮番登场,带出了更深的阶级矛盾。

方济各二世的死有权力斗争的一面,但是本质来说依旧是阶级的对立。

人只有在涉及到自身的时候才会反抗,人之本性。

接着就是轮换,约翰爵士真的是个好教宗吗?

他从最开始展露出来的中庸和脆弱以及人性的自私都让人觉得和莱尼是两种人。

极端的权力使人狂热,使人失去自我。

所以在片外我也依旧在期待莱尼。

然后就是很生气很生气很生气气死了!!!!

虽然现在冷静下来能说虽然这个结局让我很生气但是不失为一部好片子,但是还是记得最开始看结局那种气到心塞的感觉。

有种莱尼就是为了出来把事情解决了然后就可以去见上帝了的感觉。

虽然一直开玩笑说莱尼是上帝小号,但是他身上带着的神性在这一段里面反倒让我觉得他变成了一个人了,变成一个偶尔也会自私的人了。

最后上帝回到人间,与众人亲吻,又重归天堂。

是一个轮回,一个循环。

感觉应该是不会再有第三季了

 3 ) 中间之道是爱的唯一方式。请问爱是什么?

曾拍过《绝美之城》《年轻气盛》的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的在HBO的资助下拍的新剧《新教宗》可以是没有情节,无法理解,无厘头,但绝对不会没有趣味。

The Middle Way, 中庸之道或中间之道贯穿整部剧: 这部剧里有最伟大建筑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的演出场景,有西斯廷教堂一整幅的《创世纪》,有反复出现的米开朗琪罗雕刻的“圣母怜子像”; 也有最俗气的修女在霓虹灯下跳艳舞,性感的肉体,令郎满目的比基尼,当然还有从前好莱坞性感女神莎朗斯通诱人的双腿。

剧的主角新教宗 Sir John Brannox(由马尔科维奇演出)是一个富有成就的红衣主教,但他从前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青年,那风骚的眼线,简直不能更好。

当Sir Brannoxz发言时,像海啸一般震撼,但他平时确实如他所说“脆弱的像一个瓷器”。

剧的第一配角教廷的首辅Voiello 红衣主教,一个狂热的那不勒斯球迷。

在工作上,处理问题时用尽最下流的手段,但在私生活里却抚养了一个残疾人,充满了慈悲与爱。

非中间之道,在Sir John Brannox第一次在西斯廷教堂的演讲中提到,“是唯一的问题”,是美国残暴枪击案的本原,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是教廷性丑闻的原因,职业道德危机的最根本,是杀戮的起点。

而这非中间之道,就是偏执的爱。

是歇斯底里,是扭曲,是疯狂,是鬼迷心窍。

是爱的反面,是魔鬼的化身。

所体现的人物是Esther。

她对Lenny偏执的爱,对孩子歇斯底里的爱,让她出卖了身体,谋杀,聚众参与恐怖主义行径;当然也有负责财政的3个官员,对金钱一往情深和鬼迷心窍让他们做了不法的行为走向了不归路;反复在电视里出现的恐怖分子...中间之道是爱的唯一方式。

就像像巴赫的音乐,温润,恬静,优雅。

从表面上看这是本剧的核心之处,但是导演其实一直在追溯更加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爱? 红衣主教Gutierrez给出了我所见过的最准确的回答: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像幸福,像智慧,像上帝。

当我小的时候,一个男人猥亵了我,那个时候男人对我说,“上帝并不存在啊”,但我回答说,“即使他不存在,我们极度的需要相信,他是存在的”。

最后一集里说: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那些冷落我们的男孩,抛弃我们的女孩,忽视我们的陌生人,误解我们的父母,那些决绝我们的老板,那些怀疑我们的导师,那些嘲笑我们的兄妹,那些放弃我们的朋友,那些被拒绝的亲吻,没有人看到这一切。

悲伤没有等级,痛苦不是比赛,没有排名,被粉刺和害羞折磨,被妊辰纹和不适折磨,被谢顶和不安折磨,被厌食和贪食折磨,被肤色羞辱,被性取向羞辱,被贫穷羞辱,被身体残疾羞辱,我们不可安慰的痛哭,我们像深渊般的卑微,我们像深坑般的失去,我们内心的空虚,那反复出现的“结束这一切吧”,无处可躺,无处可站,无处可归,什么都没有!

没有!

没有!

--是的,这就是你和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就是“爱”的起源。

每天都会听到我们要爱学生,爱这个社会,爱是一切答案,What a Cliché。

借用 Sir John Brannox对“什么是爱”的回答:一个学生缩在角落里痛哭,学校会扶起他,他的父母会给他钱,老师会跟他说话,朋友会安慰他,但一个“爱”他的导师会什么都不说,他在为这个学生思考,他将学生放在心上。

这是一部“诗歌般“的剧集,看过一遍后你也许无法抓住什么是The Middle Way, 什么是Love, 但宏伟的大教堂建筑,文艺复兴的画作,圣洁的雕像,性感的舞蹈,五光十色的画面在你眼前快速飞过时,你也许会遇到一个极为陌生,极为奇怪的东西:真相。

 4 ) 信仰归于世俗

其实这部剧看完之后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小小的明确的表签。

Lenny代表的,就是信仰。

疯狂的善意不能取代信仰,自我救赎畏畏缩缩也无法代替信仰。

信仰,即使没落的纯粹的信仰仍拥有强大力量,但却不能总是让事情变好。

生命来源随着思潮走向威尼斯,而教会的母性力量终归纯粹的慈善。

信仰死亡后,只有善意的世俗主义能够代替他的位置,因为信仰在死前拥抱祝福了每一个信徒。

 5 ) 教宗从来都是与时俱进

大胆,庄重,古老严肃,激进现代。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剧让我们对现在的宗教如此亲近。

这位意大利导演和裘德洛还有约翰马尔科维奇一起联手创作了一件无可厚非的艺术品。

是的,电视剧拍成了艺术品,语言,宗教,爱,秘密,秩序,探索古老与现代之争。

我们怎么去看待爱,当把性本能绑在十字架上时,我们如何去承认它,而使任何一种热爱都不会变的畸形。

只有你否认爱,爱才会变的畸形。

现在是个复杂的社会,我们还是需要宗教,需要圣人,需要信仰。

为什么?

因为在精神的藏污纳垢里我们无处可躲。

钱,我们理解的很多,而,爱,理解的却越来越浅薄。

 6 ) To be or Not to be:天使,魔鬼,基督

写这一部的影评显然比第一部容易。

如果说the young pope的关键词是loss,那么the new pope的关键词是No. Lenny和John都有father issue. Lenny问题在于Loss:他是孤儿,嬉皮士父母为了去梵蒂冈遗弃了他,尽管他们爱他。

John的问题在于No:他是弃子,父母宁可整日守在他双胞胎兄弟的墓前,也不愿看他一眼。

所以,Lenny的终极目标是追溯根源,而John的首要目的是寻求认可。

天使,魔鬼?

谁是天使呢?

我们的Lenny看起来是最接近天使的。

虔诚: all he cares about is church; 神圣:让垂死之人复活;智慧:能够玩转Voiello的,全剧其实只有Lenny了。

当然,还有英俊,就像Voiello恭维的那样:Holy father, you are as handsome as Jesus.

那我们的Lenny怎么回答的呢?

纵观新约旧约,只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比圣子基督更英俊:长天使Lucifer.

Lucifer长天使Lucifer正义完美,因为不能与圣子平起平坐,愤而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坠落。

从此以后有了新的名字:撒旦。

Lenny对Tommaso说:I don't believe God can save me from myself. 这点隐喻就很明显了:Lenny无比自信,乃至于自信到不相信上帝。

Lenny是个彻头彻尾的教旨主义者。

他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

这些刚愎自用的举措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剧:无辜男孩自杀,好友横尸荒野。

基督未完待续,以下是昨天写的:第一集,第二集笑话一样的弗朗西斯二世,或是墓地一样的公爵府邸,都无关紧要。

前两集的内容无非是布景。

唯一重要的信息是,梵蒂冈想复制Lenny的神话,并将其解读为middle way. 于是,英国贵族John便成了这条middle way的最佳人选。

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所以,John Sir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呢?

看起来是的。

请看他对大主教们的演讲,正是middle way的体现:How are we to love? With tenderness, without passion. Christian humility is frugal. love is an abstraction like intelligence. Our judgement is beclouded by the ardent passion that consume us. We give love a dangerous concreteness, which calls pains for ourselves and for others. Replace that concrete love with tenderness. avoid passionBeautiful Words. 但至少于我而言,这有些本末倒置:将目的扭曲为手段。

tenderness,或者说,middle way(中庸),应该是智者的终点,是理智透视的必然结果:“一切都会在透视的眼睛下消融:激情、不懈的执著、狂热,通通都是头脑简单的人所具有的特色,他们对他人和自己都保持着一贯的忠诚。

” 而不是原则。

不应成为清规戒律。

任何清规戒律,都是精神生活衰老的起点。

老贵族John的华服之下,是一颗脆弱的心。

John相信诗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并不了解肮脏的神力。

为此,John任命了功利得毫不掩饰的主教做助手。

Holy spirit 在该主教的嘴里无非是perfume of spirit: 香水的诞生,总是为了掩盖恶臭,但却不能改变任何本质。

可怜的John,真的是尚未长大。

他想取悦所有人,去掩饰自我的缺失(I've missed myself)这一季多次强调family,大概是因为:children can fill that void. 而John本身,当然是优美的。

这种优美在我看来正是来自于fragile. 善良是表象,fragile才可靠的。

John的weakness正是他的强大之处。

他了解,他不行动,他承认接受,一切。

And if you were reading, my dear, my friend, you may understand why I treat your confession, your doubt towards your soul, as treasure, as gift. 一点笑话一位高贵的女士访问John. 提出对教会反对同性婚姻的质疑:can the bible be upgraded?

John回答:no. bible is not a iphone. 但事实上,John本身就是这样的upgrade: a door opened to all possible love. easter生活窘迫,peter离开以后,钟表修理师成了新的可能。

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她希望他是天使,可事实证明,他是毒蛇,他给她带来新的sin:出卖自己的肉体。

对象是富有的卡西莫多。

15000欧元一次。

当easter爱上了卡西莫多,哪怕不再收一分钱,也愿意继续来看他,卡西莫多的母亲却立即制止了她:sex lives and dies at present, but love looks into future. 因为母亲并不想除了自己以外,有别人去爱她的儿子。

easter突然像着了魔一样想掐死卡西莫多的母亲,唯有向Lenny祈祷才能阻止她。

那么,如果Lenny不在了呢?

我是说,当她再也看不见他的时候呢?

第六集到第九集很快,这一幕发生了。

Lenny醒了,但跪在广场上的人群却以为他死了,因为Easter说:They killed him, I can feel it. 又让我想到在费城博物馆看到的那句话: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 for they shall see God. 他没有死,只是她不再能感受到他。

当Easter失去了bless,牧师和孩子遭到了绑架,全世界都以为是穆斯林干的。

但实际上,却是Lenny最忠实的拥护者,包括Easter. 我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几集,没有太多想法。

印象深刻的,是Lenny最后演讲的头两句:Our mouth is filled with word “love”, but I, before anyone else, don’t know how to define it. Our mouth is filled with word “beauty”, but I, before anyone else, don’t know how to receive it. Of course, it is touching. Because they are my words. John终于得到了幸福,作为人。

Lenny终于回到了天堂,作为神。

Where is the middle way, where is the way, for me?To be OR not to be?

 7 ) 看完了有好多困惑(有剧透)

一开始的方济格二世不知道他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他身边的那些护卫感觉很邪恶。

突然出现的和国务卿一模一样的人,除了没有痣,国务卿一直看不懂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说他是一个表面邪恶的好人。

他的同党,那个光头男子,那个独眼神父,似乎能够操纵世界局势,这群团伙是什么人。

最开始以为在有上帝存在的设定中,这群团伙可能是撒旦的人,但看到最后2集,弄不懂了,他们似乎是好人。

雷铁古斯他一开始拒绝上一季的圣职长,很为他高兴,但他后来拒绝不了弗莱德,让人伤心,可以理解,年轻善良的肉体,邪恶苍老的圣职长当然输了上一季金发妹子的堕落,她丈夫抛弃了她,还有他们的孩子。

她很容易爱人(被那个修表工和神父欺骗),也因为不允许爱而愤怒(她爱上了残缺丑陋之人,当她说爱的时候,前面出现那群似乎是被上帝遗弃之人,对比还是很令人惊讶。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而且真的好漂亮啊,特别是怼脸画面,好喜欢),因为生活的不幸转为狂热的行动。

约翰的眼线代表了什么,他在英国画眼线看起来有点鬼魅。

他和那个金发公关主任,看起来他是喜欢她的,那约翰不是gay是straight,那他为什么不解释,似乎很多人对他的性向都不明。

约翰允许神职人员结婚的直播对话被打断了,很好奇约翰的那番话要是说出了,效果会怎么样。

约翰有一个兄弟亚当,亚当热爱天主教神学,写出了很不错的作品。

而约翰他因为吸毒,头脑昏沉,任由亚当滑雪身亡。

他还在亚当死后,把他的遗作,当做自己的作品发表。

约翰很自责,很伤心,很脆弱。

弄不懂约翰,他和那个金发公关部长要结婚吗?

他父母终于放下对他的怨恨了?

不过我喜欢约翰的演讲,特别是他对那些朋克的演讲,让我想到莱尼的父母。

那些嬉皮士前面7集,莱尼处于昏迷之中,出现了大量的女性角色,不知道他们的用意,很多新面孔,上一季没有的。

前面的画面+剧情的感受是邪恶,约翰真的很脆弱,甚至是软弱,拥有权力,却被别人牵着走。

莱尼出现以后,故事画面变得和上一季一样平和安宁,但是剧情变得很快。

约翰和莱尼,莱尼一开始说只是回去,约翰一开始说我是Pope,最后莱尼回到Pope,约翰回家。

莱尼应该是Saint,他为什么要让那个神父牺牲。

还有出现的三次恐怖袭击,最后一次是他的狂热支持者为了验证他的死亡做的,前面几次呢?

不是哈里发做的,那哈里发的出现,在电视里面长久的沉默是为了什么。

最后国务卿当上Pope,莱尼在海边,他去做什么了呢?

这些该不会是为了第三季的伏笔吧。

每一集片头都不一样,刚开始十字架跳舞💃🏻,看起来简直像是钢管舞。

 8 ) 剧中的那些不健全的角色都是真的么

宗教确实应该保持冷静理智又强大,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和平吧,这一季确实更多探讨现实和人性以及人在面对脆弱打击时候怎么走出来吧。

关于莱尼的神性,究竟是好还是坏真的没有绝对的说法,对于少数人,渴望的得救的少数人有用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只会激起狂热引发战争,其实很不能理解,艾斯特有财富了,但是她的心却不能定下来,没有坚定生活的信念,如果剧中反复出现的莱尼的灵魂不是众人的想象的话,那莱尼其实真的无所不知,这样的话,为什么后面还会因为一个孩子被绑架没有调查就想宣战这么冲动呢?

宗教哲学人性原生家庭都是那么的复杂,其中的理解和感悟痛苦不可说。

 9 ) 罗马版的纸牌屋: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

在《纸牌屋》大获成功之后,美剧就开始对“”权利的争夺“”剧狠下投资。

我能想到的有《年轻的教宗》,《家国危机》和这部《黄石》。

就连《黄石》的开场都和《纸牌屋》一模一样:一个是掐狗,另一个是杀马。

但是我还是觉得《黄石》并没有能够做到《纸牌屋》的深度和超越:《纸牌屋》讲到了“开放式婚姻”的问题,还讲到了“可以欺骗别人,但是绝不能对自己不真诚”的问题。

这些都是以前的好莱坞从来没有深入讨论过的。

而《黄石》仅仅靠Kevin Costner的摩羯顽固魅力来吸引观众。

在《纸牌屋》里,很多人对Underwood在教堂里对耶稣像吐了口水表示非常震惊,以为是电视剧制片为了哗众取宠才搞出的情节。

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恰恰就是因为Underwood对耶稣像吐了口水,他才是我们当中最爱神的那个。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耶稣像和耶稣有本质上的不同,就像政府和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样。

但是我们无知的群众经常就混淆这两个概念。

George Bernard Shaw 说过,“一个爱国者应该随时准备抵抗自己的政府保护自己的国家。

”政府和国家是完全两个概念,政府往往以国家的名义在毒害我们的祖国母亲。

就像耶稣像和上帝也是完全两个概念,魔鬼总是在用上帝的名义来唆使我们背叛上帝。

其实我们的教会,教会里的耶稣像,全都是魔鬼的作为,而真正的上帝在我们的心中。

Underwood却是一个随时准备抵抗魔鬼保护上帝的人。

所以他说,“我只向自己祈祷,为自己祈祷。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爱上帝的人。

就像他在第一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把一只被车严重撞伤的狗掐死一样。

大多数人也会认为这是电视剧在哗众取宠,因为大家都知道让观众喜欢一个主角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Save a cat.”但是这里主人公却“Killa dog.”Underwood说他讨厌没用的东西,而现在这只狗已经奄奄一息,受的罪完全是没用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把这只狗掐死了。

他的这种行为恰恰说明他是我们当中最爱这只狗的人,因为他最关心这只狗的感受。

我们当中很多人会打着爱的名义,不管自己的狗(包括亲人)受多少罪,也要让他们活下来。

这恰恰是最大的自私,把狗当做是自己的财产,而不顾狗的感受。

再如Underwood在第三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在他的父亲坟前撒尿。

这让我爸看了也很是不爽,让他难以置信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但是我却说,他是我们当中最爱他父亲的人。

他的父亲是个酒鬼,给他和母亲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他死了以后没有人管他,最后墓碑的钱还是Underwood从他学校的奖学金里出的。

虽然他在坟前撒了尿,确实说明他恨他父亲,但是这也说明他在乎他父亲。

不像别人,包括他母亲,来都不会来。

爱得有多深,才会恨得有多深。

真正不孝的是那些根本就不在乎的人。

这也说明Underwood是对他父亲最真诚的人。

我前不久还参加过一次隆重的葬礼,看到了太多的坟前的装腔作势,那些根本就不是爱,不是真诚,而是魔鬼在舞蹈。

这又让我想起最近DavidFincher的新作《心灵猎人》(Mindhunters)。

那里面有一个把自己母亲的头割下来的罪犯。

听说了他的罪行的FBI警察都不敢去见他,但是当真正见面的时候,却发现他温文尔雅,根本没法想象眼前的人会作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和他聊了以后才知道,他的母亲每天都对他恶语相加,根本不尊重他的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搞得他生不如死。

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你会不想杀了她么?

至少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当他的正常的意识和他的罪恶的潜意识相冲突的时候,他便成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杀人犯。

但是为什么现在在我们眼前的人如此正常呢?

他说当他杀母亲的时候,是他第一次真诚地对待了自己,实现了他潜意识的愿望。

所以对他来说,杀害母亲是他意识和潜意识的第一次和谐,一旦和谐以后,他的精神病自然也就治好了,他在监狱里其实也就已经正常了。

不仅正常,而且他对自己的理解,对所有罪犯的犯罪心理比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警察都要专业。

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

这是一个魔鬼欺骗手段越来越高明的时代。

这就更需要我们多用脑,去识别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所迷惑。

如果只用心不用脑的话,是最容易被误导被迷惑的。

 10 ) the NEW pope 最后就是导演纠结的幸福二选一

【有剧透!!!!!!!!

】首先我的加粗吐槽:预告片能不能好好拍了,简直是方便面照片,实物根本完全不同!

你们不能因为裘花每集都像阿飘一样在背后晃两下就把他排在演员表第一个好吗!

(虽然我知道他是制片人)要我说这海报国务卿应该站裘花的位置,而裘花只需要一个小头就够了,不带这样骗人的好吗!!

我连续三刷了The Young Pope之后马上紧接着看了这部,这部的E7/E8/E9也连看了两次,为了确保自己没看走眼。

各种各样的宗教隐喻,政/治讨论我就不说了,有很多人都解释的很出色。

我就想问问导演/编剧:最后一集在拍个啥?!?!?!

整个E9的剧情就如同导演/编剧拿不定的主意,幸福二选一迟迟选不出来,这个试一试那个试一试。

充满了各种OOC,看得我真的很想哭……我看到一半的时候给这剧打得4星,后来E7E8我觉得值5星,看完E9我……先说我觉得最后一集不错的地方:- 最后Lenny的演讲非常的棒,超越了The Young Pope的威尼斯演讲,他真正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宗,懂得爱和接受。

光看这个演讲,他从一开始的极/端原教旨主义慢慢懂得了当教宗的正确方式, 他学会了爱世人。

- 国务卿大人真的是非常的可爱。

最后的画面算是完美的点题了本季的名字“The New Pope“再说最后一集我?!?!

的地方:- 不管是E7还是E8从对话中都看得出来Lenny还是很在乎自己的Pope之位的,他在知道有新教宗之后明显表现出了失落感。

但E8里他和国务卿在房间里的对话lenny强调了他们的目的是“ we need to lend a hand to the church“,这个是他行动的基本目的。

其次The Young Pope里面花了整整11集来讲Lenny的个人成长史,结果最后一朝回到解放前??

我指的是他非常独断的让John去发表讲话declare war那里,这里的lenny和上一季第一集那个独断专制的lenny有什么差别?

- 18分左右Lenny和John第一次会面,一开始进程都很正常,最后突然Lenny和John表明了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份,几乎是“恐吓“John要求他尊从自己……第一季和E7/E8我觉得Lenny这个人物塑造的很成功的一点是不管别人觉得他是不是Saint,他都一直以凡人的定位生活着,就算他之前再傲慢,也从未拿自己的“神迹”宣扬过,所以这里是个啥???

OOC??

- 27分左右,Lenny才吼完国务卿,话里话外都是把John当成一个傀儡的意思,结果38分钟时,两个教宗见面,毫无预警的,John的腰杆突然挺直了,Lenny直接就跪下吻他手了……我??????

这是人格分裂吗还是啥??

还一次性俩人格分裂???

(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John把手伸出来了Lenny并没有靠近去行礼) 虽然前篇一直有在暗示John心理的成长和改变,但这变的是不是太快了点,前一秒还在被威胁好吗,简直像花样滑冰燕式旋转……- 接着讲John,这一季可以说是这个老头子新教宗的成长史,E9开篇他的演讲也很感人肺腑,终于算是没有在借用他兄弟的理论,而是迈开步开始展现自己。

下一秒,被Lenny一威胁就怂了……后来他又不怕Lenny了,要求Lenny服从自己,结果刚刚宣誓完主权,下一句就跑路了……我???

E9的整个plot可以简化为:“他站了起来,他怂了,然后他站了起来,然后他怂了,然后他又站了起来……” 这个“他”可以随便带入这俩教宗。

反正就是疯狂OOC和人格分裂。

最后,结局,我完全能接受国务卿上位的结果,我觉得他早该上位了,他是一个合格的把教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领导者。

- 我知道导演最后可能是为了凸显这季【新】教宗的主题,所以John走了,Lenny死了(他到底死没死大家看法不一样)但是不管他死没死,我都想吐槽!!

如果他没死,我的理解是,因为他也意识到自己被神化过度。

“Idolary is dangerous, Idolary is prelude to war",这是本季第一集就在强调的问题。

所以假死,然后离开,去海边当真正的裘德洛放飞自我(……)这个选择不是没可能,但是,他作为一个从小就信教,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圣人”,我并不觉得他能做到啥都不管就跑了。

如果他死了,我的理解是,这个角色就像是救世主一样的,在危机的时候来就教廷&民众于危难,然后任务完成,回上面报道去了。

我知道这个导演是个艺术型,也因为他的艺术心这两季画面都非常精致,但是能不能不要最后直接变成抽象派????

好歹来个人急救一下行不行????

我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宗教隐喻,但他最后死亡这画面真的象征主义过分了啊。

我给第一季的别名是“圣人传”,心脏病+昏迷这个设定是为了给这季留伏笔,而这季最后把Lenny搞死是为了啥?

为了告诉大家彻底的不拍了了???

Esther的故事/设定,我真的槽都不想吐。

【以上为个人观点,每个人看剧理解不同,欢迎讨论拒绝撕逼】

《新教宗》短评

宗教的意义是什么

5分钟前
  • thankyou
  • 较差

依然不在乎剧情,就看镜头画面,片头分了两个阶段,乱舞和裘德洛回归,五六集已经觉得没有新意跳不下去了,果然第七集就换画风了

10分钟前
  • 八八八爪鱼
  • 还行

珠玉在前,狗尾续貂,啥也不是。

12分钟前
  • Zach
  • 较差

虚假宣传!裘花是躺了6集还是7集?怎么就是一番了!

17分钟前
  • cassie
  • 还行

我裘花的戏份呢

20分钟前
  • 夏洛澀
  • 还行

导演你拍这么个玩意儿到底图个啥呢?

24分钟前
  • 算我一个吧
  • 很差

非常精美,剧情台词深度也够,比第一季表现稳定。尽管发福发际线后退罗圈腿恋爱人品渣,仇花的颜值和演技还是能打

29分钟前
  • 玛玛玛法达
  • 推荐

片头RGB十字架实在是太骚了,请给我来一个谢谢

33分钟前
  • ERIC
  • 力荐

拿波里 还是respect

37分钟前
  • saturdaylou
  • 力荐

新教宗刚即位就死了,而新新教宗是个压抑又活在表演中的浮夸颓废英国贵族,梵蒂冈的故事不再以信仰为中心,而是充满了阴谋与权斗,“国务卿”戏份更多,风格更加讽刺。教廷之外,历史还在重演,圣人和妓女一线之隔。新新教宗相见的人,包括了莎朗斯通、曼丽莲曼森等,两人演自己非常出色。

40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没有裘大爷,S3看个球

43分钟前
  • D E S E
  • 力荐

本来觉得这一季非常刻意,加上最后一集pious突然又那样躺在神台,把最后一集的好感都给作没了。但是片尾又可爱了起来,最终就3星吧

47分钟前
  • lost me in
  • 还行

其实我们都被预告蒙蔽了,原来“新教宗”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主角从离经叛道的年轻教宗换到恪守中庸的新教宗,影像风格也不再剑走偏锋,但更加鲜亮华贵,直播打呼这段设计和拍摄也是可以载入史册了,最后一集的两段演讲一次人浪更是惊掉下巴。

49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the middle way

52分钟前
  • kidultcc
  • 力荐

第二季节奏不行,一多半没有我裘花很无聊

53分钟前
  • 睡不醒的小花
  • 还行

索伦蒂诺复古守旧的过分,却又现代摩登到过分。

57分钟前
  • MR.Charles
  • 力荐

虽然是HBO,但真的受够对女演员无休止的性剥削。无意义性场景滚粗啊啊啊啊啊/谁能想到我是靠着没多少剧情的圣职部部长拖完这一季进度条, Assente 真是有种徐娘半老的风情/没了裘德洛那个恶心角色,剧情可算是稍微像贵教正常扯头花一点了,但新教宗的心理阴影是父母我真的???

1小时前
  • 硫代硫酸钠
  • 较差

老了的帅哥老帅。基督教被欧洲人遗弃了,也什么呢?

1小时前
  • 言明明
  • 较差

美术的部分不错,演员也都挺有样儿,剧本就还差口气

1小时前
  • 谁是玛格烈特
  • 还行

索伦蒂诺花样越来越少了

1小时前
  • 这妮子不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