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救志明

春嬌救志明,志明与春娇3,Love off the cuff

主演:余文乐,杨千嬅,蒋梦婕,曾国祥,秦沛,邵音音,王晓晨,司徒慧焯,谷德昭,谷祖琳,陈逸宁,闫汶渲,林兆霞,李程彬,欧铠淳,林海峰,森美,吴岱融,陈意岚,邹凯光,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春娇救志明》剧照

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2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3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4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5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6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3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4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5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6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7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8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19春娇救志明 剧照 NO.20

《春娇救志明》剧情介绍

春娇救志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9年,春娇志明后巷邂逅,演绎烟火世界中的极致浪漫。 2017年,饮食男女分分合合,志明仍未长大,春娇急需爱情救火。 相恋多年的春娇与志明,渐渐从“可遇不可求”的惊涛骇浪变成了普通的情侣。面临“中女危机”的春娇,深感颜值危机,可志明却还如同孩子一般无法长大。不仅两人平日生活磕磕绊绊不断,让春娇更为担心的是,家里的神秘来访者Flora不仅年轻漂亮,神经大条,还要跟志明借精生子。 想要修补二人关系的春娇策划了一场“重燃爱火”的台湾行,在台湾,两人的矛盾才刚刚开始…… 八年爱情紧急SOS!世间红男绿女,且看春娇志明。 “志明与春娇”系列第三部温暖回归,好久不见,好救不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眼之壁美国草根:库尔特·华纳的故事恶魔App人生双行线4inLove十三号仓库第四季蝙蝠侠无极限:动物本能为全人类第一季阿卡普高第二季白乌鸦蛇蝎美人吹响悠风号合奏比赛篇城迷为爱叛逆3颤栗汪洋巴哈姆特之怒VIRGINSOUL龙门驿站之蝴蝶飞平原上的夏洛克降灵安达卢西亚:女神的报复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季意学研究怒战我是大明星我叫赵吴狄酒店危机反恐特警组第一季关键人物召唤之物氧气危机

《春娇救志明》长篇影评

 1 ) 男人屡试不爽的那一套

我认识一个女孩儿,结婚一年多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她整日里琢磨着怎么让自己的爱情回春,有一天她跟朋友们讲,她决定策划一次“海上漂流一个月”的活动,理由是老公在船上实在没别的事情可干那只能干她了。

40岁的余春娇和36岁的张志明在一起已经八年了,距离上一次在银幕上见到他们也已经有五年。

两人过得不错,工作没丢,恋情稳定,攒首付买房ing,志明烫了头发大概是有了脱发烦恼,春娇发现自己“那里”也长了“白发”苦恼不已。

标准中年人的三大烦恼:发际线、房贷、小孩,他们除了最后一项都已经集齐。

既然步入中年,那当然要有中年危机啦。

危机主要来自春娇,已经加入四十岁军团,男友却还是那么不靠谱:总是花钱买没用的东西、对待事物还是五分钟热度、身边依旧围绕着一群吊儿郎当的狐朋狗友、见到漂亮妹子虽然最终拒绝了但还是要先“十分心动”一下。

最关键的是,八年了,张志明仍然没有要娶她的意思,对未来两个人的生活还是没有长远的打算。

闺蜜们打趣她“你这个中年妇女呀,要好好改变一下了”。

后面的剧情其实挺老套,春娇很努力地想要给爱情保鲜,但张志明仍然是个不愿长大的小男孩。

春娇感到无奈和失望,提出分手。

此时志明使出男人的老三样:1.扮无辜扮可怜,一副“人潮之中我最落寞”的样子2.制造回忆杀,强行在春娇的头脑小剧场里上映“八年不易,求不放弃”的爱情罗曼史 3.煽动围观群众来一场别出心裁的求婚,打造一个余春娇专属求婚现场。

余春娇虽然比一般女生酷一点儿,但也终究是个平凡人,哪里招架得住张志明的“三步走”计划,恨不得在对方刚实施第一步的时候就立刻缴械投降。

志明一低头认错,春娇就立刻忘记了他那些令人咬牙切齿的混蛋行径。

就像志明自己唱的“志明虽然不靠谱,但始终帅过黄晓明”。

实际点儿吧,道歉了认错了,也求婚了,毕竟他还那么帅,毕竟也一起走过了八年。

那就继续在一起吧,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也还是有很多优点啊。

整体说确实少了点儿惊喜,但好在真实,比起张某人的“我愿找到一个如你一般的人”这种令人发指的台词,春娇志明系列的台词从不会令人起鸡皮疙瘩,因为他们的故事里也有我们的故事,只不过我们的“张志明”可能没有余文乐那么帅:P

 2 ) 审美疲劳 出第三部

2009年,春娇志明后巷邂逅,演绎烟火世界中的极致浪漫。

  2017年,饮食男女分分合合,志明仍未长大,春娇急需爱情救火。

  相恋多年的春娇与志明,渐渐从“可遇不可求”的惊涛骇浪变成了普通的情侣。

面临“中女危机”的春娇,深感颜值危机,可志明却还如同孩子一般无法长大。

不仅两人平日生活磕磕绊绊不断,让春娇更为担心的是,家里的神秘来访者Flora不仅年轻漂亮,神经大条,还要跟志明借精生子。

  想要修补二人关系的春娇策划了一场“重燃爱火”的台湾行,在台湾,两人的矛盾才刚刚开始……   八年爱情紧急SOS!

世间红男绿女,且看春娇志明。

  “志明与春娇”系列第三部温暖回归,好久不见,好救不贱!

 3 ) 你看,这对又作又渣的志明春娇,真的好像我们啊!

花痴女王|文“为什么志明与春娇这个系列还在演啊?

他们就是渣男渣女配一对,别去祸害别人了。

”看到《春娇救志明》在豆瓣上的第一条热门评论,我忍不住笑了出声。

笑,一方面,是觉得这个网友说得很对。

志明与春娇的故事,确实就是渣男对作女,姣婆遇上脂粉客。

第一部,春娇在有男友的情况,还和志明搞暧昧。

第二部,两人光明正大地偷情。

第三部,好了好了,性生活是检点了,没有第三者了,但他们又因为有了“中年危机”,每天都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爆粗,一点都不sweet。

七年三部看下来,志明与春娇,可以算得上是史上最俗最丧的爱情电影主角。

(电影里的时间跨度是2009年-2017年,但第一部正式上映是2010年,所以应该是看了七年)

但另一方面呢,我也笑,这句话实在太玛丽苏了吧。

难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矢志不渝、海誓山盟的才叫爱情?

我们普通人,充满屎尿屁的日常,就一点意思都没有吗?

要我说,我反倒是觉得会犯错、犯傻、犯贱的志明和春娇,比起什么三生三世只爱一个人的白莲花之恋,要更真实,更可爱,更接地气呢!

▼先说余春娇,多真实啊。

作为一个30多岁的“中女”,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春娇的焦虑和彷徨。

虽然很多人说,余春娇在第三部的人设崩了。

前两部里,春娇敢爱敢恨,为爱不顾一切。

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张志明,就果断和同居了五年的男友分手。

为了复合,甚至放弃了多金体贴温柔的大叔徐峥。

可是,在这一部里,春娇尼玛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大妈,敏感多疑,还经常为一些小事炸毛,好作啊。

嗯,确实是的。

春娇确实变“作”了。

可是这个变化,才是真实的啊。

八年啦,春娇从32岁变成40岁。

一个40岁的女人,再强大,对待爱情,也不可能像二三十岁那样大无畏了吧。

△朋友说不能理解余春娇为什么每一集都要强调比张志明大,相爱的人,不是不在乎年龄吗?

我只能感慨,小助手真的太年轻了。

就算是真爱,女人始终还是会介意自己比伴侣长得成熟的,这种差距30岁的时候不明显,等到了40岁,那焦虑感简直扑面而来。

我很多谈姐弟恋的朋友,去美容院和健身房的频率都提高了。

而且,余春娇从来就不是那种内心强大的女人啊。

她性格是很小女生的,她一直都很想依赖张志明。

事业上,她说自己是hea霸,没有特别的野心。

家庭呢,就更惨了,她那个不靠谱的老爸,到了70岁还要娶小女生。

性格、年龄还有原生家庭,都造成了余春娇的各种不自信。

△第三部第一次说到春娇的爸爸,他当年为了追求真爱就离家出走了。

这一次回来,居然带了一个20多岁的未婚妻。

在春娇眼里,他爸爸和张志明一样,都是长不大的男人。

电影里,有两个细节,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余春娇跟她的闺蜜抱怨,有一次张志明带她去同学聚会,出门之前,张志明却跟她说:“你还是化一点妆吧。

”最难过的不是这个,而是当时,“我其实已经化了妆了!

还有一个,有点污,但确实很真实。

春娇和她的闺蜜说,她第一次发现,自己下面的耻毛,也开始白了。

啊,这才是最真实,最可怕的年龄恐惧。

看着自己的男友,还是跟八年前一样,受各种小妹妹的欢迎。

可是,自己呢,却是越来越接近更年期,甚至有可能很快就不能生小孩了。

这样的情况下,放到谁身上,都会焦虑不安吧?

如果40岁的春娇还像一个小女生那样大大咧咧,欢天喜地地看着志明撩妹,那才叫人设崩吧。

至于很多人觉得很作的地震事件,我倒觉得很好理解,只要看看《奇葩说》前两期的论题“遇到危险,伴侣选择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他?

”就知道春娇的感受了。

虽然志明没有手刀逃跑那么夸张,可是地震的时候,志明去拉春娇拉不动,就自己一个人钻到桌子底下。

哪怕志明曾经尝试过去救春娇,但最后的放弃,在春娇看来,都是赤裸裸的背叛啊。

△彭浩翔说过,地震这段是他的真实经历。

“我在东京工作的时候,在一个酒店里面发生地震,我旁边有一个日本女生,我躲在桌子下面,我叫她过来,但她害怕,不愿意过来,后来她就写了一封很长的信骂我,说我为什么要躲在桌子下面,而不是去陪着她,我觉得好奇怪,我完全按照逻辑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在生死的问题之前,最能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潜意识。

在地震中,春娇看到的,是和张志明在一起八年了,他最在乎的人,依然还是他自己:“你永远在最紧要的关头,丢下所有东西,牺牲所有东西,成全你自己……”听到这句话,很多人,站在张志明的角度,会觉得一脸懵逼,EXO,难道我们要抱着一起死吗?

但如果你是那时候的余春娇,看着张志明逃跑的背影,就算明知道合理,但一定还是会感到伤心的。

余春娇是作,但她的作,是真实的。

正因为余春娇不再是为爱不顾一切的傻白甜,所以她才会有是不是要继续和张志明在一起的纠结啊。

▼至于张志明,当然也是真实的。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张志明这样的男人。

他们幼稚,害怕负责任,在感情上,总是被动的。

第一部,张志明撩了余春娇,但余春娇说要转和他一样的手机运营商时,他马上就犹豫了。

第二部,不是余春娇逼他,他都不会和尚优优分手。

△重看第二部的时候,突然觉得杨幂当年的演技比现在好第三部,张志明好像变了,不那么渣了,不怎么撩妹了。

但我总觉得,志明的变化背后,不是成熟,而是疲惫。

不要忘了,男人也是会老的,36岁的张志明,也到了那种做爱都有心无力,沟女也意兴阑珊的年纪。

春娇问他:“今天要不要早点去睡觉……”志明的回答是:“你先睡,我今晚还要赶客户的创意。

”累了,忙了,头发也少了。

张志明不是不爱玩了,他只是将贪玩放到其他事情上,比如买各种又贵又没有实用价值的小玩意。

升职加薪,他情愿花9w5买一个达利的艺术品,也不会想着把钱省下来买楼。

以前曾经暗恋他的美女发小要来家里住,志明也只敢跟春娇说,那是他“干妈”。

为什么?

怕麻烦呗,怕春娇生气呗,干脆到时再算啦。

然后,就是在车上求婚那一段,这真的很像大部分直男的行为。

36岁了,突然想要小孩,刚刚和别人家的小孩玩得不错,就说不如我们也生一个咯?

“张生,你这是在跟我求婚吗?

”“你说系米戏咯,还有人怀了才结婚的啊。

”讲真,虽然我觉得仪式感什么的很不重要,可是突然说生小孩,这难道不会太随意了吗?

生小孩不是做个爱就好了啊,我们有钱养吗?

我们有信心教好吗?

张志明肯定完全没想过。

可以看到,志明虽然不花,但他依然还是那个幼稚的男人。

做事没有计划性,想到哪出是哪出,根本就没有想过什么责任,未来。

(一开始张志明和余春娇被判社会服务令,出庭的时候他还躲在余春娇的后面)用春娇闺蜜的话说,张志明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man,没担当。

啊啊啊啊,这句话,简直戳中好多男人的死穴啊。

但你说,这样的人会不会长大呢?

导演彭浩翔给出的答案是:会的。

在电影第三部里,志明的成长感觉明显一点。

他开始学着和春娇的家人相处,和春娇的爸爸一起去兰桂坊,教春娇的妈妈上微博。

△春娇看到志明和妈妈相处得那么好,在台下牵手真的好感人知道春娇不开心,他主动拒绝干妈“借精生子”的要求。

这可是张志明第一次摆明态度拒绝人哦

当然,还有最后那场求复合的大龙凤,张志明的改编五月天那首求婚歌(文章开头那首),真是看得我又好笑又感动。

(“志明份人,可靠过黎明!

”,听到这句真的好想打他)虽然明知道这种行为超低能劲幼稚,可是哪个女人会不吃这套呢?

我朋友说,彭浩翔把张志明写得太好了,现实里,余春娇这么作,年纪也不小了,哪有男人会求复合的?

我说不啊,当一个男人真的长大了,他就会明白,维持一段关系的重要性。

余文乐就说过,是啊,男人是当然会喜欢年龄小的女生,但是前提是,她一定不要长大。

“因为如果长大,她就很麻烦。

”张志明也跟余文乐一样,到了那个知道女人最终都会变得很麻烦的年龄,比起重新找一个肤白貌美的小妹妹,他们现在觉得更舒服的,其实是一段稳定的关系吧。

想要稳定而不是新鲜,这是张志明的成长。

余春娇呢,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也是有成长的。

她的成长,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接受张志明的不成熟,不再纠结,下定决心,好好和他在一起。

我这么说,你们肯定会很奇怪,前两部余春娇不都是这样的吗?

有什么不同吗?

不不不,前两部虽然看起来结局都是余春娇原谅了张志明,但她的心里是抱着希望的,她希望改变张志明,她希望张志明有一天会变成熟。

但是,到了第三部,她看到了地震时的张志明,终于明白,张志明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他永远都给不了她想要的安全感。

尽管是这样,尽管已经把张志明的本质看清楚了,但余春娇还是决定和张志明在一起。

为什么?

因为这一刻,她终于搞清楚了,她想要的不是安全感,而是一个她喜欢的男人——张志明。

啊,虽然是有点无奈,有点纠结,可这就是我们现实中丧丧的爱情啊。

一个作作的余春娇,只能和一个渣渣的张志明在一起。

不够完美。

但也没有办法,谁叫我们就是普通人呢。

我们自己就毛病多多的,又怎么可能要求我们的伴侣完美无缺呢?

有时候成长啊,不一定是指变成更好的人,接受不完美,接受现实,其实也是一种进步啊关于爱情,我喜欢的就是最后余春娇回答张志明那段:“你为什么要跟我复合呢?

”“因为我见到外星人,他和我说,如果我们在一起,就有一半机会成功。

”“我决定搏一把。

”……超级无厘头是不是?

但在我看来,这就是对爱情最精准的定义。

爱情就是赌博,我明知道只有50%成功的机会,但因为对手是你,我依然愿意搏一把啊魂淡!

最后,想说说对这三部曲的观感。

我发现《志明与春娇》放映这七年,我自己就好像跟着电影一起长大一样。

七年前看第一部的时候,我可能正在谈恋爱吧,对彭浩翔当时那种文艺又搞怪的调调,真的爱到不行。

到了第二部,我觉得有点失望。

一来自己分手了,心情不好,二来实在不想看到这对情侣有太多狗血。

但是现在,我看了第三部,感觉又不一样了。

这几年,我越来越明白两个人感情的不容易,看到志明和春娇仍然在努力维系这段关系,各自成长、各自变化,就觉得好感动。

虽然很多人说,最后的结尾太童话太不现实了,但我却觉得,这样很好。

生活中总有像志明与春娇这样,明知道自己不够好,但依然希望努力迎来happy end的人。

尽管他们未必都会成功,但爱情就是50%嘛,我们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结果呢?

志明和春娇,要好好在一起哦

花痴女王|文喜欢文章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4 ) 人能有多不正经,就能有多深情。

我觉得不论如何,我都必须给这部片子写个影评。

时间倒回到上周五,我在出租车上,突然收到一条豆邮,是制片方的工作人员,说在豆瓣看到了我之前给第二部写的影评,,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第三部的提前观影。

然后,我他妈的当天整个晚上笑的跟傻逼一样。

朋友说,剧组真的好走心啊。

真的对这个系列蛮有感情的。

很少能有把爱情拍出烟火气的片子,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堕胎。

充满了情侣相处琐碎的小桥段,逗趣而又暖心,就像你我相处的日常。

有小聪明。

一个词,一个梗,一包干冰,相视一笑的默契与亲密。

有折磨。

挣扎,纠缠,冲动,失望,想要改变一个人,却发现他怎么也长不大。

有同化。

开始讲鬼故事,开始变得有趣。

我努力的想摆脱张志明,可是在不知不觉见,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了。

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自己了,或多或少都看到遗憾了,或多或少都看到期许了,然后都记住了这部片子。

于是,它火了。

今天在上海影城看了提前场,提前场看到了余文乐和杨千嬅,以及,导演你真的没什么存在感。

电影笑点很足,整场都不乏笑声,作为一部喜剧来说,应该能算成功的了。

中间玩了很多一二部里的老梗,这样的设计也让各路老粉们觉得十分亲切。

不过作为一部感情片来说,总觉得感情线上还是显得有些铺垫不足,而过于零敲碎打的片段的堆砌,也让整个故事主线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蒋梦婕最后的解释,就显得很生硬和勉强。

不过这并不影响片子的可看性,聊一聊剧情。

故事到了这个阶段,恋爱谈久了,新鲜感消磨干净,只剩下日常琐碎中的摩擦与争吵。

我们总是自以为了解对方,总以为卧槽都处了这么久了,他下面几根毛,喜欢什么姿势我都一清二楚,他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

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也是自身固执的偏见。

春娇最后在台北爆发,觉得志明总是逃避,觉得志明总想着自己,觉得志明总是心血来潮。

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摩擦,磕磕碰碰形成了心结,形成了偏见,让她会忽视张志明的改变,会放大他的不足,会不停去找实例印证并加深自己的偏见。

讲真很多分手都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就分了,春娇也是,她忍不了了,她逃了。

要知道在生活中,男人跟女人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

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女人倾向于表达情感。

“亲爱的,我又怎么了”“你没怎么啊”。

“我真的没有XXX,你想多了”。

男人们很容易惹女人生气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加上不善言辞,无非是越描越黑的状态。

我觉得地震那段拍的真的非常好,志明真的没有不管春娇。

我们来抽象一下,春娇遇到了困难,志明做了什么呢,给了鼓励,给了解决方法,反复尝试都无效。

春娇始终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自己突破。

然后志明选择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春娇。

最后,事后,春娇一句责问,你为什么不管我!

真的没有丢下你啊。

当我伸出手的时候,你也要试着突破下自己看看?

如果能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很好的话,那又为何要以爱作为束缚,强迫两人都深陷于困境中?

然而,他俩就这么分手了。

很可惜呀?

志明错了吗?

春娇错了吗?

他俩都输了,生活赢了。

我觉得可惜,却很正常。

讲真,我都以为这次圆不回来了。

比起第三者,比起新欢,生活才是感情最可怕的敌人。

铁杵磨成针啊兄弟们,情比金坚都能给你磨成金粉。。

然而,他还是做到了,因为他是她的张志明。

张志明,有颜(遛狗被妹子搭讪),有钱(开路虎,买达利),有才(广告公司高管),有趣。

活好不好不知道,但占足前面四点已然是极品男人了啊,各位哥哥们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谁做的到啊。

而且这样一个人撩妹套路玩出花来,简直是一本标志性的教科书。

有趣的最难境界是如何将枯燥的生活玩出花来,就好像即兴魔术一样,你不知道你能拿到素材,但你要用这些素材让观众惊呼,amazing ! 达利那一段,春娇明显是生气志明乱花钱的,可是志明,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每一个男人都要有一个达利),然后开始跟春娇调情(把首饰放在雕塑上),中间夹杂着插科打诨 ,随机应变。

能在做了一件女人嫌弃你的事情上,把女人哄开心,真的非常考验撩妹的综合素养。

最后求复合的那一段,志明在ktv里先是一言不发(忍耐力惊人),随后突然消失(了解女朋友性格),再后找朋友演戏(肯为女朋友花心思),尬歌(脸皮厚,行动力强,心思巧)。

套路之深,手笔之大,真的是撩妹教科书,并且这些套路,没有一定心性的人,根本执行不了,肯定在ktv里就痛哭流涕:我求你留下来好不好TAT,我不能没有你TAT。

然后GG。

我还真不相信,这等风格,是处女座。

我觉得张志明象征的是,我们每个人念念不忘的那段热恋,好玩,有趣,好像被带进了新世界,好像对方整个人都发着光,并且,跟之后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而这感情,炙热耀眼而又短暂。

关键词是喜欢。

春娇穿小护士装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变得越来越像张志明了,第一部的时候,她还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

第二部的时候,她只是重复着张志明的习惯。

到这一步,她终于把他的有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小护士装也好,还有前半段跟志明拌嘴的回复方式。

两个人相处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像的。

总觉得春娇象征的是,成熟了之后,包容的爱,不是阳光那样强烈,更像夜晚路边的路灯,不炙热,温暖,却又经久不息。

她愿意去陪志明玩干冰,愿意对志明扔小球作弊这件事情详装不知,她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对志明忍让,包容,陪伴。

很多人到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感情观,不追求感情上过度的冲动,细水长流。

这里的关键词是合适。

庆幸的是,两类感情,最后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

喜欢的感情,开始变得慢慢合适。

合适的感情,又慢慢多出了几分有趣。

结局不能更完满了。

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感慨两句。

男人真的挺难长大的,要失去一些东西,被很多事情,很多人打磨,才能变得成熟稳重,老练世故,却又不丢失灼灼真心。

然而完美的人谁不爱啊。

风情万种的老司机当然知道这一点,平心而论,又有谁不希望,另一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够包容并善待,而不是冷眼厌恶,自己心底的那个躲在角落里懵懂幼稚的赤诚少年。

这个系列不希望有4了,到此结束我觉得蛮好的,千万不要为了吸金而烂尾了,不值得。

真的。

========================4月30日分割线=====================================早晨起来刷到了昨晚五月天在大连请志明与春娇当演唱会嘉宾合唱的视频。

喜欢五月天超过15年,喜欢志明与春娇5年,突然发现,人生中那些喜欢过的各自为战的事情,就这么突然的,串在一起了,还真是蛮神奇的。

生命里的那些不可替代呀,都只不过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恰好的故事,恰好的感动。

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

“偶尔想起来,还真的会嘴角带笑呢。

 5 ) 爱情的模样

记得曾经有一种说法,在一起很久的情侣大多会有两个结局:结婚,或是分手。

八年,我想这段爱情跑的足够久了,久到好像已经忘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

春娇已是过了35岁的“中女”,而小她四岁的志明却正是遛个狗都能“沟到女”的大好年华。

于是春娇变得敏感多疑,从发现志明手机上有陌生女人的短信,到主动求欢被拒,再到跟闺蜜抱怨自己下面毛都白了,一场“中女危机”正式来临。

志明不太懂,他还是会一次性花掉所有的bonus再加刷卡去买一个九万的达利;春娇也不太懂,为什么在一起这么多年,志明还是个只会把事情推给别人的少年。

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

每个人,大概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拉着几个闺蜜数落男朋友,但当别人说他不好的时候又拼命维护的那个余春娇;跟死党一起看美女泡酒吧但又时刻记挂着要回去陪女朋友的那个张志明;想安定下来又怕对方不够成熟给不了自己安全感的那个余春娇;看到可爱的小孩子突然有冲动想自己生一个来玩但明明什么都还没准备好的那个张志明;是我,也是你。

其实影片的中心是成熟的春娇“救”了长不大的志明。

然而在我看来,让春娇那么喜欢他,跟他在一起那么开心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志明的那份“长不大”。

每天想着怎么挣钱买楼的男人是不会想到把首饰挂在一个装饰品上的;尽管英雄救美的苦肉计用多了让人觉得幼稚,但若是两个人的日子只剩柴米油盐,估计最后的的结局会是分手而不是结婚。

私以为,生活是需要一点“幼稚”来调剂的。

况且志明也会陪春娇的妈妈买菜,耐心教她用微博,陪她爸爸泡吧,给他找婚纱摄影师。

当然,要做到该浪漫的时候保持童真,该现实的时候又理性睿智,我想……此男只应天上有吧。

这世界上的男人啊,很多还不如张志明呢。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剧情从未经历过跌宕起伏,就是这个世代,最平凡的爱情的模样。

会有误会,会有争吵,会有猜忌,但你忘不了,也戒不掉。

那些小插曲,只是为了让你看清楚爱情最初的模样。

关于电影本身惊喜颇多,尤其开篇就给观众一个大悬念,现场大家都直呼“真的不是恐怖片?

”尽管明知道不是梦境就是传说,但能把这段呈现的如此完整细致,看得出是颇费工夫的。

(个人非常喜欢开篇“趷趷刚”这段和ET那段)整部片子基本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且笑点不断,作为一部爱情喜剧,完全对得起它的名字。

比之前看过的某些电影里面让人猛犯尴尬癌的段子强太多。

当然,笑点有不少是靠白话粗口带出来的(我尤其喜欢春娇那几个闺蜜,说起粗口简直一气呵成毫不做作),不知道国语版会被改成什么样,希望不会让原版的精髓丢失太多。

p.s.据说片尾有四个彩蛋,但是因为今天片方要放ID所以提前掐掉了,我想我不介意为了彩蛋再去二刷一下。

关于音乐五月天的国语版《志明与春娇》昨天就已经释出了,主唱偶像黄伟文填的词,之前大家期待颇高。

然而……怎么说呢,这首歌只在影片最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段,配合经典的"i miss u"带出整个故事,还是蛮自然的。

但个人觉得,既然片子有一段台湾行,为什么在春娇与志明大吵后坐上出租车,背景音乐不是闽南语原版的《志明与春娇》?

多符合台湾的小黄和夜景啊虽然那英的《梦一场》也非常切题……也许导演是为了让电影多一个卖点吧。

说真的,对比下来,我更喜欢片子结尾张志明唱的那首粤语版的《志明与春娇》,虽然押韵什么的并不专业,但却是最呼应这系列片名的点睛之笔。

关于演员余文乐就是张志明,杨千嬅就是余春娇,END。

关于自己那天收到片方的豆油,说看了我写的这系列之前两部的影评,想邀请我作为豆瓣粉丝提前观看第三部。

于是翻了翻之前那两篇影评。

第一篇是2010年3月27日,7年前。

志明与春娇爱了这么多年,而我,经历了从香港搬回内地,结婚生子,在哄睡了两岁的女儿之后,敲下这些字。

好久没写东西了。

最早会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五月天。

让我习惯于用文字去表达一些东西的,还是五月天。

也正是这些,让我今天有机会跟院线和媒体一起提前看了这场电影,回忆满满,感动满满。

我想,因为喜欢一些人和事而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p.s.真的不太希望这系列就这么结束,如果继续拍生娃带娃的故事我也还是会去贡献票房的:)

 6 ) 她成功了他没有

我其实很喜欢看香港八卦,多有人间烟火之气啊。

别人都在头版头条正儿八经的细说某某某出轨的蛛丝马迹的时候,它却偏偏讲起了别人喝了多少碗猪脚汤猛补胶原蛋白。

善于煽风点火,专拍明星素颜照来满足读者猎奇的港媒,却好似总是偏爱一个女明星,她就是杨千嬅。

但是我永远爱你。

——《杨千嬅》 出道的时候曾被誉为是小郑秀文,现在已经不用在任何人的光环下享受余光。

前男友的列表里有两个醒目的加粗加下划线的重点:陈奕迅,郑中基。

闺蜜是香港音乐界的鬼才黄伟文。

据说黄伟文当时是零报酬参演「新扎师妹」,还倒贴了两首电影原声带歌。

香港乐坛的另一位翘楚林夕也不能输啊。

随手点开一首杨千嬅的歌,10首里有7首是林夕填词。

这还不算,人家量身定做了一首「杨千嬅」就知道有多偏心了。

林夕曾说过:「我当她不是女儿,因为年纪上我生不出她。

我当她是我一块肉,好紧张她也疼爱她。

」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块肉宣言”。

她从影以来,几乎囊括了香港电影的顶级颜值配置,从吴彦祖(新扎师妹&千杯不醉)、古天乐(可爱的你)、郑伊健(安娜与武林),再到林峰(完美嫁衣)、梁朝伟(行运超人)、梁家辉(三更&饺子)。

咬着唇边,穿起婚纱上路,余生请你指教。

——《咬唇》林夕说 写《再见二丁目》不知道杨千嬅是谁。

不过他觉得那首歌很好,就把自己的经历写了进去。

她唱了之后,觉得唱得很好。

从此林夕就立定心志,决定对这个人要很偏心。

因为他为人出名偏心。

这种偏心太强大,以至于或许那么多唱过林夕的女子,都不及她嫁得美丽。

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为爱情喝得断片儿的水瓶座女孩了。

明知爱这种男孩子,也许只能如此但我会成为你最牵挂的一个女子。

——《野孩子》关于杨千嬅,可以说的实在太多,但是今天我应该更要说一说余春娇。

首先,余春娇为什么是余春娇?

「志明与春娇 」来自台湾的俗语,象征爱情中的善男信女。

他们在台湾就像古代内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广为人知。

这个名字来源是台湾的一个节目《龙兄虎弟》里的一个固定短剧,男女主人公就叫志明与春娇。

「志明」、「春娇」也是台湾常见的名字,具有当地特色。

彭浩翔是香港人,用台湾的灵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彭浩翔早年还在学前阶段的时候曾被母亲怀疑是轻度智障,差点进了特殊小学。

后来智力测试证明,彭浩翔的IQ有135分,绝对的资优儿童。

1993年 20岁的彭浩翔赴台湾入读侨生先修班,在台湾短暂的待过几个月之后辍学回香港。

然后开始写书拍电影,从资优儿童变成了资优导演。

要是环游全宇宙总有个更加好,但你令我超级快乐。

——《MR》就像第二部的「春娇与志明」没有叫「志明与春娇2」一样。

第三部也很巧妙的用了「春娇救志明」,这是我觉得很聪明的地方。

不管第四部会不会叫「志明怼春娇」,反正不是「志明与春娇4」就好。

和前两部一样,喜欢用鬼故事来吓人。

这对CP的故事拍了八年,从2009一直到2017。

第一部里,他们逃开各自厌倦的聚会,在街头抽烟。

在路边的栏杆上逗蜗牛的时候,顺手丢了烟蒂被巡警逮到,然后假装听不懂粤语的日本人。

张志明的电话铃声穿帮之后,两个人落荒而逃的画面,不管看了多少次都会觉得既好气又好笑。

为了防止走味,我甚至不惜在电影院等了一个小时,就是为了买一场粤语原版配音。

第一部的国语配音打折了多少港味,你是知道的。

我以为彭浩翔很有诚意。

我对他所有的好感都在「破事儿」的时候爆发完了,在那之后就开始消耗耐心,耐心消耗完了 就开始消耗爱。

第一部暧昧和恋爱,第二部勉为其难讲第三者,而第三部就只剩作了。

暧昧时讲感觉,不如第一部。

互相相处讲哲学,比如这一部。

这一次的故事讲得很碎。

热恋过后,就是相处的哲学、家人的沟通、疲惫的挣扎。

开场的时候用了第一部的经典梗:n 55!w !可是这一次春娇在miss些什么呢?

想念那个时候陪她在街头假装日本人逃避扔烟蒂处罚的张志明,还是错过了那个时候没有长大的张志明?

顽石哪天变黄金,我可以等。

——《炼金术》他说和女朋友同居之后,不是听话,是尊重。

所以他所有的爱变得更平和,像是一个容器,把爱倒在里面很安全。

他陪她和家人吃饭,在餐桌下偷偷牵手。

电影最生硬的转折发生在台湾旅行地震的时候。

好像情侣们不正式的吵一架,不符合一部爱情电影的三观。

余春娇说张志明不够爱她,他们为了地震的时候应不应该先躲在桌子底下而争吵。

这不是余春娇,这是愚蠢。

后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遇到危险心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心里最对的人。

」她为了想知道自己心里对的人是不是她,甚至尝试溺水来寻求内心的答案。

失败了之后坐在浴缸里哭。

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傻女人。

不然为什么理财软件在打广告的时候也会说:「在这里打理你的资金,恋爱中的智商就够了。

明知爱这种男孩子,也许只能如此但我会成为你最牵挂的一个女子。

——《野孩子》彭浩翔喜欢开黄腔出了名的。

这一次比较卫生,只讲了借精生子。

蒋梦婕说自己不能生育是谎言、借精生子是借口,只是在多伦多和男朋友分手了想要气一气他,最后她说:「我们不能再当小孩儿了,我们要长大了。

」其实他也不想长大,他只是把做孩子的权利留给了她。

太俗套了,两个人在台湾拌嘴的时候用的BGM居然是「夢一場」,感觉不到一丝的伤感,只有接连不断的尴尬。

这部电影啊,还好有杨千嬅,否则它甚至不值得我骂它。

电影台词的金句,并不是用来检验好电影的标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志明和春娇。

但我希望我们停留在第一部就好。

 7 ) 「寂寞是浪漫地断气 我与你与我快枯死」附彩蛋整理。

422点映归来。

第一部《志明与春娇》是在家里电脑上看的,当时觉得好喜欢啊,OST好听得飞起。

(这两天重看发现有些咸湿的梗我当时没懂…)第二部《春娇与志明》上映的时候我高二,上映当天抱着手机偷偷查了市区所有电影院的排片时间,翘了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和第一节晚自习,拖了一个后来毕业前已经和我绝交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坐情侣座看的电影,然后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空档赶回学校。

时间凑的刚刚好,当时觉得我真是天才。

记得2014某天杨千嬅在微博上po了一张紫色的头发,余文乐在ins上po了一张写着「张志明先生收」的酒店便条,我当时挺激动的,想说不会是要拍第三部了吧。

又过去了两年多,我都快忘记了,真的有三啦。

这系列电影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就是英文名。

这次的love off the cuff,导演的官方解释是说一段感情走了好多年到了一个困局,变成一个枷锁把两人绑起来,要往下走必须打破这个枷锁,就是love off the cuff。

个人觉得虽然这部电影里部分人物和桥段还是有点尴尬,但总体上已经比第二部好太多。

在保留彭浩翔的恶趣味和冲击内地院线的基础上能有这样的完成度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

(这个故事和第二部的北京太水土不服了)虽然用了很多老梗,但粉丝看会超级开心的啊。

我这么难笑的人基本上从头笑到尾。

标题这句「寂寞是浪漫地断气 我与你与我快枯死」是《志明与春娇》的OST里的《如烟》如烟,看春娇躺浴缸里体验窒息(预告片里有)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首歌,形容当时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也满恰当的。

连夜复习完前两部去看的点映,不敢说是满分学者的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彩蛋好了。

【剧透预警】1 第一部的表白短信 n 55!w !倒过来是 i miss u

开头慢慢放大的字幕

第一部电影截图2.电影开头的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彭浩翔前作《人间•小团圆》(《香港仔》)里古天乐和梁咏琪的女儿。

曾国祥(本片中饰演春娇的弟弟)导演的《七月与安生》中的苏家明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摄影师。

导演彭浩翔本人也有出镜。

最后唱歌场面人群里那个举提词板还举倒了的。

其实导演在第二部里也有出镜,是志明找同事们帮他做视频的时候桌子右边边上那个。

所以人设还是统一的,就是志明公司的一个同事。

3.系列三部电影的开头都是叙述的恐怖氛围故事。

第一部是空后备箱里的求救声。

第二部是春娇的一个朋友三任男友都意外死亡。

这一部是吃小孩的怪物。

导演说这些都是他听来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彭太小时候听她妈妈讲的。

4.UFO事件是最早第一天认识时张志明问余春娇要电话时的借口,当时说回家查了再告诉你。

这一部里两人真的半夜去等UFO了。

5.然后在看UFO时遇到的那个阿sir是第一部里志明丢烟头被逮到之后装外国人时同个阿sir,很悲剧地被认出来啦。

(所以被扭送警局也是没办法,有前科啊…)6.春娇说他们确认关系的纪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就是第一部里她带志明一起去了KTV庆生那天。

这次过生日的蛋糕和第一部里一样还是胸部,而且切蛋糕也是从中间切的。

(来自评论 连背景音乐放的歌都是同一首《牛郎织女》。

7.第二部里出演过的杨幂、黄晓明、郑伊健还有王馨平在台词里都有提及,串联的还挺好的。

8.张志明最后唱的那首歌原曲是五月天第一张专辑里的闽南语歌《志明与春娇》,据说是导演的灵感来源。

这次也请他们重新唱了国语版,作为电影主题曲。

导演说他早就想用五月天这首歌了,但是没钱,第一部的时候钱都用来买烟了。

志明与春娇9.那一本拍摄每天拉的屎的拍立得相册,是导演本人的杰作(。

)10.张志明买的Supreme的那块砖真的满贵的,是2016年秋冬的产品,售价$40美金(约¥270人民币)。

当时炒的挺火的,不过等升值换楼还是没可能吧233

Supreme红砖还有张志明用牙刷刷的,供在盒子里的那双鞋,查了一下应该是这个Nike Air Mag / Marty McFly’s Sneakers 好像要人民币几万块吧…有没有虎扑直男解答一下2333 (评论有人说80w 看来这个是比达利手办贵多了…

电影里张志明收藏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导演自己的。

包括九万块的达利。

导演说张志明购物狂这一点是他本人的投射。

11.拍第三部的灵感来源是去年彭导和太太聊起在东京遇到的311地震,觉得可以用在这个电影里,从而开始构思了整个剧本。

【*偷偷加一个bonus彩蛋 424导演知乎live里说到brenda那个角色的演员本来不是演员 被他拉来演了第一部之后一直埋怨他说演了这个角色被人笑 要求补偿 于是导演第二部就给她配了个大帅哥黄晓明hhh】———————————————————————416去了杨千嬅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路演 结果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电影的东西嘛(摔

差不多就是杨千嬅粉丝见面会啦(+情感问题讨论大会) 同学们都很敢啊……感受到了自己的苍老但是听杨千嬅唱了几首歌 非常好听了 (´ε` )♡

 8 ) 春嬌打救志明

其實系粵語入邊,“打救”讀歪啲,就係“打鳩”,所以系電影嘅最後,我聽到果只需要用第一聲唱出嚟嘅歌,我就諗:導演你係咪專登嘅。

然後笑到爆肚。

其實去睇春嬌同志明,只系一個例行儀式,有啲似洗濕咗個頭,咁你無理由唔洗埋落去。

但係居然出乎意料之外,我好buy彭導今次啲gag,可能系好多人眼中,系爛gag,甚至可能系“屌,都唔知你講乜七”,但係我居然好喜歡呢啲系大銀幕打擦邊球,攞正牌講鹹濕嘢嘅gag。

突然覺得好撚真實,就好似系我同我啲損友,永遠系度講對方啲“衰嘢”,但係其實心裡面知道,對方有事,一定會企出嚟撐佢。

本嚟我想講,希望每一個余春嬌都可以搵到佢嘅張志明,但係我系落手(打字)之前,突然醒起,其實呢部只系一部電影,就算佢幾撚真實,都只系電影。

現實中嘅大齡未婚女青年,無一個系余春嬌;而果個“萬千少女心目中嘅白馬王子”張志明,亦都只系一個電影角色而已。

不過都好多謝彭導嘅電影,話我知就算女人去到四十,都有可能遇到果個啱嘅人。

或者講,都有可能系前期遇到果個啱嘅人,然後四十歲先修成正果。

唔緊要啦,單身狗各有各嘅原因,未結婚又總有自己嘅理由,可能都只系因為未遇到外星人,所以未落到決心而已。

 9 ) 靠抖机灵活下来的彭胖,越来越僵硬

彭浩翔的小聪明,都是抖机灵。

这话可能很多彭胖的影迷不爱听,但事实如此。

彭浩翔少有走心的时候,《志明与春娇》走了一回,之后的两部《春娇与志明》+《春娇救志明》,完全是硬站在台前梗着脖子尬聊。

这种尬聊如同没什么手艺的人抻面,想抻长一点,却刚一使劲,面条就断了。

但不得不说,杨千嬅越来越有韵味了。

与之相比,余文乐还是演技堪忧。

几位配角的演出也越来越敷衍了事,陈逸宁还频繁笑场。

就连电影开场标志性的恐怖电影桥段,也显得那么无趣,整部电影架子都搭得摇摇欲坠,更别提内核能有多大能量了。

外星人的俗套笑料,看得人一阵阵有快进的冲动。

什么时候彭浩翔连这样三流的笑话都讲得神采奕奕了?

还是开场那头发被文明链夹住的桥段更有彭胖本初的咸湿风,也表现得更为放松。

整部电影里唯一值得夸耀的小聪明,除此之外,就是狗狗的“一言不合就强交”。

它应该能带出更复杂和更有趣的情节,彭胖的注意力却使劲往假模假样的蒋梦婕身上集中——然而他却又不敢拿蒋梦婕制造更下流的看点,这就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了,更别提蒋梦婕和杨幂一样,和余文乐之间毫无火花,就像电影里志明不知为何买来的达利雕塑。

 10 ) 那些长不大的“中年人”

我生于八七年,按照简单粗暴的年龄歧视链分类,我曾经是歧视链顶端的八五后。

曾经的八五后,看着史无前例的丰富的国内外漫画卡通,一些尊为经典的影视剧,以及辉煌时期的港台流行文化长大,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优越的条件而长大。

那个时候,没有苹果音乐商店,没有各种在线及下载的音乐app,连Mp3播放机、MD播放器、CD播放器这些现今基本都绝迹了的高逼格娱乐设备,都是比较后来的事情了。

那时候零用钱也并不多,红火的歌手就那么几个,每出一盘新的卡带,都可以从第一首听到最后一首,A面B面翻来覆去的听,一听就是几个月。

没有现在的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信息爆炸,那时候还不是把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当作所有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及信息来源的一代。

没有现在的各种社交网站及app,没有各种手到擒来的约炮软件。

认识的人,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最多从论坛社区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聊友,可以彼此不知样貌的聊几个月甚至几年。

然而好像一夜之间,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最直观的创伤,就是朋友圈“八八年生中年妇女刺杀金三胖兄弟”的段子(我真的相信是个段子)。

几年时间,从歧视链顶端,几乎跌到谷底。

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嗅到浓重的商业气息。

虽然不全是坏事。

影视、音乐,经历了从盗版泛滥整个网络,到网络版权发行逐渐正规化;百家争鸣,喜欢的作品,你可以在刚刚知晓的分分钟内就可以找到。

人际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廉价,你可以在这一秒钟认识一个人,也可以在下一秒删除一个人,因为你总能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认识到其他人。

而与此同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长皱纹;熬夜后第二天很难恢复过来,身体逐渐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论是工作劳损还是小时候自己作(zuo一声)出来的;体检的时候,很难再出现五年十年前所有项目悉数绿灯通过的情况。

身边的朋友,要么成了事业型,在职场上风生水起,要么就突然间都结婚生子,迅速转型成为晒娃狂魔。

然后你在这样的两拨人之中,如果不属于任何一类,就会变成第三类人——那些长不大的,不论是有意识的抗拒长大的、还是无意识但就是无法长大的。

长不大,不代表自己和现在的(小)年轻人一样可以接受所有的新生事物,追捧各种不知名的韩国明星,为鹿晗吴亦凡TFBOYS而疯狂,跟随那些网红,追逐“最流行”的那些东西。

你其实也看不懂,也不想看懂。

你会怀念所有小时候的那些东西。

少年时的歌手和唱片,小时候的卡通,一遍遍地看《千与千寻》和《玩具总动员》,保留幼时的一些乐趣和习惯,比如说,拿干冰往马桶里倒,然后看着从马桶里冒出的烟雾,兴奋的像个孩子。

无意要走进上面所说的两个主流人群,拒绝负过多的责任,拒绝尝试过于辛苦的挑战。

“孩子多难养,我自己都还养不活自己呢。

”我们的张志明,就是一名三十六岁的“大孩子”。

对生活里遇到的困难,不敢冲上前去;对一些界限,不知道怎样去把持,而在无法把持越界的时候,可以把责任或选择推给任何人;对生活没有五年十年、甚至三年后的规划,主动为自己贴标签为“享乐主义”;在三十岁之后,对于结婚生子,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特别的动力;偶尔自我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太多。

而余春娇正在经历“中年危机”,要知道,她比张志明还要大四岁。

女人的衰老似乎来势更为凶猛,也更让人惊恐。

镜子前面每天都要数一遍新增的小细纹,最怕的事情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一条脸上一条大粗印子,久久消不下去。

幼年的家庭经历,更让一个中年女性觉得没有安全感。

“是不是该settle down(定下来)了?

”“但是我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啊,没在怕什么。

”“只是不想再去费心费力照顾另一个人。

”对感情猜疑、计较,付出与回报的尺寸,恨不得用一把尺子来度量。

她害怕、甚至指责对方长不大、没担当,其实怕的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带着自己长大、捡起担当。

其实长大有很多契机,有时候并不是要等到你长大了、准备好了,再去做一些事,而是因为做了一些事,突然长大;有时候,可能还需要推自己一把。

正如生了孩子的风趣闺蜜突然变得稳重,出国深造的朋友朋友圈发的越来越少,忙着创业的同学鲜有时间与你闲聊。

再或者只是,你看一部中年危机的电影,对感情时坚持还是放弃、对婚姻的犹豫、对是否要孩子的态度转变、对人生的迷茫、意义的找寻,你都看懂了。

以及,你对一部电影的评价,越来越私人,衡量标准不再是口碑、阵容、票房,而是这部电影是否与你共情。

那么,我觉得这部《春娇与志明》系列的第三部,很好。

《春娇救志明》短评

电影太刻意讨女生欢心了,不喜欢

7分钟前
  • 王直
  • 还行

自我阉割。零碎化到人物都没了生命力。但是港片就是凋零到除了看看这样表脸导演来赚钱没什么机会听香港人插科打诨了呢。很明显的看到,彭导想拍科幻片了?年纪大了他某些幽默感完全欣赏不来哦。

11分钟前
  • Q这一切的一切
  • 很差

去台 湾以后的剧情真叫人尴尬

15分钟前
  • jeepdream
  • 较差

七年过去了,我们和志明与春娇一样也“七年之痒”了。第一部追求,第二部挽回,果然到了第三部,爱情的稳定乏味期最难拍,又不可能拍成《革命之路》,所以也只能是目前这样了。#应该也不会再拍下去了,毕竟现实中的张志明和余春娇早就分手,换了人,或者一个人了……#

17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3.5星,开头可爱,最后半小时故事快讲不下去了。志明与春娇已不再如八年前那般只是抽烟散步聊天吹风就能充满一整集,如今这集若不安排第三人出场他们就要无聊死了。我恶意揣测最后半小时是PHC自己对于婚姻的态度,没有任何机灵怪趣,全是恶俗而无奈的寻常。

20分钟前
  • 陈乱乱
  • 推荐

彭浩翔往这部戏里面塞了很多小聪明,可惜剧情推进无比生硬,前一秒还说分手,后一秒就答应了求婚。三部看下来,春娇志明的成长其实就是彼此迁就,还是第一部的邂逅拍的最有味道。

25分钟前
  • Simple生
  • 很差

我這輩子參加過的所有映後QA,就屬本片的最有趣:當彭浩翔緩緩說出,片中那數百天份的大便高清照是他親力「製造」、每天紀錄,包括鑲滿玉米粒的那一顆,在場的所有觀眾都沉默了,鼓起的掌聲與其說是讚揚,更像是想消解這一份空氣中的尷尬。真是一場有味道的QA!

26分钟前
  • 焚紙樓
  • 较差

黃段子好無聊,但爛gag還是有幾個有點好笑的。不得不說演员演的真的太太自然了。但是從地震開始崩壞。PHC還是別強行昇華企圖講道理剖析感情了,就打打嘴砲互相調戲一下拉倒得了!

28分钟前
  • 偏时差
  • 还行

感情分。八年了,该有的问题依然存在,最后还是原谅,岂不是没有进步过吗?如此反复这系列还可以拍几十部。承认自己就是喜欢大男孩有那么难吗?

29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今次真係冇嘢好讲

33分钟前
  • 较差

赐他深情,扮王馨平。

3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长大了的志明一定非常无聊,彭浩翔永远没有进步啊,遗憾。

37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还行

⒈一开场就放五月天《春娇与志明》国语版,给听惯台语版的我奠定了好感;⒉彭浩翔真是任性,这序幕,让旁边的哥们赶紧问我他是不是走错影厅了?哈哈~~;⒊前面那些黄色小桥段确实逗到我了,然后剧情有喜有不满,台湾地震之后春娇对志明的言行更是作得让我想竖起中指,不过,最后美好结局多少有点加分。

3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哭了 但是片子不买单

42分钟前
  • PixelGirl
  • 还行

彭胖子你终于找回了自己 让我在笑成傻逼和哭成傻逼间疯狂切换 志明你终于成熟了 激动地流下老母亲的眼泪 志明你比黄晓明帅太多了好吗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续集

44分钟前
  • 库不理你
  • 力荐

三分之一处开始崩,小桥段完全拯救不了。彭胖子看起来像是要努力叙事但讲着讲着又觉得自己讲不好,扔了七七八八一堆线索和情绪后放弃了。片方邀请的第一次看片会,标记一下。未播放粤语版,这点挺遗憾。

49分钟前
  • 暖聲
  • 还行

1.该不该分手连水库边外星人两兆亿次运算后都得不出答案;2.男孩真的会长大,就像马桶里的干冰,很神奇啵;3.哪儿是谁救谁,只是两个爱的人溺水了彼此搀扶走上岸;4.谢谢最后浮夸的求婚,谢谢见面的两句对不起;5.看到倒着的I miss u,不敢问自己,我在想念谁。

51分钟前
  • 皮蛋瘦肉粥
  • 推荐

片尾彩蛋直接被影院cut掉,忿忿。这个系列的彩蛋不才是真正的正片吗...!?(请各位看完后记得回来告诉我彩蛋吧...

55分钟前
  • 推荐

虽然还是春娇 还是志明 但也是套路 但是 这部比上一部要强太多 有点期待第四部的味道 等待春娇嫁志明呗 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归属

60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凯文史密斯+科恩兄弟,彭浩翔的这个系列可能永远达不到林克莱特的高度,但是有些时候吊儿郎当,真的挺好。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