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看了相关书籍,了解得比较浅薄,望方家指正。
1、关于NASA的官僚主义编剧对此应该是相当了解的,无论主角在酒吧里那句“这个机构自从飞行事故(可能是隐喻历史上的几次航天飞机亡人事故)后,就失去了guts,所以我们输了”,还是大家对这个机构的批评,都折射出现实中NASA已经成为如何的庞然大物,以及编剧(事实上也是很多科学家)对阿波罗计划终止的失望。
阿波罗计划最终并未全部完成——原定目标是要在月球设立永久基地,而最主要的放弃原因是实在耗资巨大,失去了美苏争霸这个最大动力后,大家都无力承担。
而巨大的投入,其中不少是官僚主义带来的。
甚至有人指出,投在研发制造以外的钱超出了研发制造本身——这是个参与者众多的庞大计划,而NASA低效又谨慎的合作方式大大增加了成本。
以至于SpaceX早期主要的工作就是与NASA设立的各种基于安全考虑的条条框框作斗争——要更便宜意味着承担更多风险,意味着突破更多规定限制。
2、关于几个关键人物尼克松:剧中尼克松表示决不能让别人认为阿波罗计划烂在了自己手里。
莫大的讽刺,现实中,正是尼克松终结了阿波罗计划。
冯布劳恩:剧中冯布劳恩表示因为美国的失利,他要砍掉阿波罗11号以后的项目。
现实中冯布劳恩远没有这么大的决策权,而且他恰恰是最不可能这么做的。
他写了本书《火星计划》,写出了前往火星所需的材料乃至宇航员生活等细节,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登上火星,他又怎么会取消刚进入正轨的阿波罗计划。
有个盛传的故事,他设计的土星五号火箭体量和推动力惊人,因为本意并非为月球、而是为火星设计的。
(未完待续)
《为全人类》倘若太空竞赛从未结束,我们这个世界又会如何?
我是从killingTV播客听到推荐这部剧的,推荐的播主姐妹说自己论文写的太空能源之类的内容,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感觉这个推荐有专业知识背书,满可靠的样子。
剧情以60年代的NASA登月计划开始,阿波罗10号没有降落,痛失第一。
苏联人抢先登月,且第一个登月的是苏联女性。
只用3、5集的功夫,70年代发射一来到阿波罗25号,苏、美都已经多次登月,女、男、不同种族、肤色的宇航员都出现了(暂时还没有黄种人),在月球找到了冰(水),建立了轮值基地。
冰(水)有可能转换成太空燃料(氢etc.),而且据播主姐妹介绍,火箭的大部分动力是为了挣脱地球引力,如果从月球基地发射能节省绝大部分燃料,大大延长可探索范围。
简称”太空/月球电梯派“。
非常的有趣对吧!
之前的太空背景片大多是灾难故事,比如《太阳浩劫》《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战里的星球毁灭与逃亡等等,这部就完全不一样,讲的是科技探索与发展的故事。
说实话我在看前几集的时候一直担心火箭会炸,苏美间谍互害导致重大挫败退缩等等,但剧情就是没有,或者说至少没有拖住探索与发展的脚步。
似乎胆子也可以稍稍膨胀些了,可以多相信一些人类可以走出地球,人类可以探索宇宙,不再恐惧麻木于人类注定像桶子里的螃蟹互害到灭亡了。
ps60年代故事又出现了麦卡锡主义的反共反同性恋审查剧情。
过去半年看的美剧快给我讲完一轮美国历史了。
摊手。
其实历史,人物乃至技术设定有都有问题。
比如N1火箭对于俄国来说并不是最好的登月火箭方案,最好的无疑是UR700。
科罗廖夫一直以巨毒燃料不适合载人航天为由跟搞发动机的格鲁什科和另外一个火箭设计局的头切洛梅作对。
其实不过是为了资源争夺和大清洗时的个人恩怨(相互告发)而已。
另外N1的发动机NK33按技术方案来说无疑是当时技术水平最高的。
而30发并联并不是永远搞不好的死路,只是当时没有时间和经费做更多结构测试加贫弱的电子技术导致控制成为硬伤。
所以更合理的假设是科更早失宠或者挂掉,格和切上位,把UR700实现。
第10集的海龙出现是个亮点。
这里说一下,海龙一二级都是挤压循环,也就是没泵直接靠燃料箱加压供给燃料——供压等于室压。
所以虽然海龙的室压很低,但是也要很厚的壳子才能承受。
而且要做足够大才能达到足够的干质比,所以海龙是高强度钢打造,直接在船厂造,按潜艇的规格搞。
而且因为壳子坚固,耐高温且结构简单,所以,借助减速气囊一级甚至二级都能回收——掉海面上拖回去就行。
所以海龙很好的体现了“简单就是美”的哲学——最好的流程就是没流程,最好的部件就是没部件——马斯克如是说。
真实的历史走向中,苏联在载人航空上遥遥领先,但在登月时功亏一篑,最终美国人率先登上月球,太空争霸结束,完全转向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人类太空探索几乎止步半个多世纪。
而本片假设的就是苏联赢得了太空竞赛,美国人开始发起第二轮,然后是第三轮,第四轮。
这几乎是全世界所有科幻粉丝,太空迷都会幻想过的事情,假如太空竞赛没有停止,人类现在飞到了哪里?
苏联不过是作为一个背景板提供一个动机而已,全篇就是"领先“”领先“”领先“。
某些走到哪都非要大谈特谈意识形态,屁股一坐就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反抗帝国主义的我只能说简直蛇精病。
冷战,越战,二战,种权,女权,同性恋,也的的确确为了全人类😂一个都不能落人在moon,家在崩,还响应了社会主义主旋律。
女性作为从创世纪起就存在的一个物种,跟种权比更有其特殊性。
怎么就低人一等了呢?
女性觉得自己不行▶️男性觉得女性不行▶️女性觉得我还行▶️男性觉得女性也行?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如上,标题是我对这部剧最大的评价。
看科幻电影和电视剧一定要结合现实人类发展中存在过的历史现象来研究,因为很多科幻作品的设定看似很科幻,貌似未来不会发生,但实际上很多内在设定都是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只是换了个科幻的外壳。
比如沙丘、基地、海伯利安、三体、异星歧途、时间回旋、1984等等的设定都似有似无的脱胎于人类历史上曾出现的文明结构或者现实世界中大国之间的博弈关系。
首先,这部剧一直到第5集末才算是开启它的科幻之旅。
很多人看了一半就急着发评论这不好那不好,我只能说你们太嫩了,要是把你们放到这部剧中去的话,你们连两集都演不完就要被排挤出美国宇航局,就算你只是个洒扫拖地的也幸免不了。
你要理解这部剧,你就得理解现实世界中北约结盟到苏联解体前这段冷战期间各个大国之间作妖反智的言行举止,要知道很多政治笑话都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那是一个为了政治正确就可以罔顾事物科学发展规律的时代,真正的我们撒谎、欺骗,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时代,因为就像剧中说的一样,如果美国无法在航天领域超越苏联,那么一个丧失荣誉和自信心的美国就会陷入动乱、分裂、灭亡的下场,结果是现实世界中确实这样,只不过反过来成了苏联独吞苦果,这可谓是最科幻的世界观设定。
其次,抛开第1集苏联率先于美国登陆月球这点科幻设定外,其他的科幻设定映照现实世界有迹可循。
对于那些连后面5集都没认真看完的人就不要发评论了,因为这部剧一直到第5集末尾都可以说在为之后的5集做铺垫,叙事功底如此稳扎稳打真的是没谁了。
我最喜欢的桥段就是第5集中玛戈从一个热衷于天体物理学计算的“傻白甜”研究员因为过于务实而与飞行主管一职失之交臂后依靠手中掌握的“政治筹码”随机应变同航天局主任进行“政治博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设定简直大呼过瘾。
另外还有个设定就是尼克松的白宫特派员一口咬定苏联每一步在航天领域都抢先美国就是准备要在月球建立导弹基地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不知有没有人发现似曾相识的现实世界画面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最后,作为美国航天局处于第一梯队宇航员序列的男主其实人不错,三观都很正,但就因为有一次在报纸上说航天局的“大实话”被人记恨遭排挤,导致他一直郁郁寡欢,直到后5集重新复出都是因为宇航局的现实需要才让他官复原职挂帅出征的,从这里开始,一个原本是实干型、缺乏政治头脑的男主开始有了朴素的“政治觉悟”,到登月后在危机中快速学会政治博弈手腕的腹黑男主完成了政治转型的设定也是很绝妙。
反正这部剧可以,有点曼哈顿计划的內味,总之不会搞政治工作的科学工作者一般都走不长,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从为了航天事业隐忍付出的妻子们,到怀揣梦想万里奔赴NASA的贫穷墨西哥父女,到为了不让同事职业生涯终止弄断自己手臂的女航天员,到儿子出事妻子坚强扛下隐瞒滞留月球的丈夫……太太太太太主旋律了,还有一些意识形态上的私货,看得不是很愉快。
看到女宇航员计划那一集的时候还是有惊喜的,特殊事件带来女性地位上升,看似公平到来背后的种种不公平,真实有层次。
越到后面反而越落窠臼了。
FOR ALL HUMANKIND!
对于现在略有浮躁的我来说,它太有魅力了!
主线真的非常清晰,就很容易聚拢观众的焦点,太空议题之中的登月主题,从开始给了一个苏联登月的前提,也是苏联送上了第一位女航天员,然后美国政府的所有举措。
整个平行世界似乎只有这么一个主要的变量,他们就是能把这个变量带来的世界分析透彻。
这显然不像是what if这种试错性质的尝试,倾注了所有人心血的孤注一掷,整个剧组就像是整个NASA团队一样严丝合缝!
穿插了许多议题许多意外,戈登突发的心理疾病、谢恩的意外车祸、老同志的去世、埃德和苏联宇航员的碰面,认定了主线之后从主线看这些事件,就像埃德身临其境面对复杂的环境一样!
至于其中能够饱受讨论的各类议题,我并不太想说,一来我对引发这类对立并不感兴趣,二来其中的讨论在我看来足够含蓄、足够隐蔽、足够完美。
比如女权,我向来不喜欢莫名的对立,但是导演交代了历史背景,苏联先有了女登月者,加上政治形势的需要,美国需要一名或者一批女登月者,这是机遇,而她们中的部分也成功通过了考验,一名黑人的存在也足够合理,这就是时代机遇成功被优秀女性掌握,我并不认为这和女权有什么相关;比如同性恋,他们的讨论和我没什么两样,也反感,也好奇,也认为这属于丑闻,但是这种现象一定会存在,它不应该的是和政治正确绑定,不应该的是成为意识形态武器攻击他国!
这足够被称得上是一部史诗,一部纪录片式的史诗,第一次见,除了魔幻大陆,现实大陆的变化也能如此神奇,如果太空战争没有结束,这首史诗该如何唱响!
一篇没来得及展开的随笔:事先看了《阿波罗13号》,提前让我进入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空竞赛气氛中,熟悉了一些登月常识,个人觉得对提升这部剧的观感有很大作用真的囊括了太多的深度政府有太多暗箱操作,对民众的透明度、任务执行人员的知情权和任务顺利完成的矛盾、月球的领地问题、官官相护的必然、如何在黑暗的制度中坚持自身的清白,如何利用,(像《风骚律师》里的麦克)、儿童教育问题、新闻媒体的失真、民众看到的英雄只是高层想让民众知道的,真正的英雄就算牺牲也不为人知、科学家为科学探索而对工人的死亡熟视无睹、苏联和美国两大对立集团究竟谁的制度更优越、少数族裔是否真的被平等对待,性取向自由、女权、值不值得为了科学探究而牺牲这么多……正片结尾:“确实很危险。
很多人牺牲了。
说实话,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人牺牲。
当我们加入之前,都知道会有危险,我们知道会失去生命,会令爱人伤心,但我们依然加入了,这就是进去的代价,探索宇宙,飞向未知,必然伴随着牺牲,挑战极限,是否会有牺牲呢,肯定的,但任何旅程都将伴随牺牲,高风险,高回收,人类就是如此,记住,我们选择探索月球,不是因为此事很容易,正因为不简单,才值得做”除了深度,我在这部剧中真的体验了太多感情,战友情、爱情、亲情……真的被感动太多次。
女航天员主动骨折,gordo心领神会含泪的一声谢谢,真的太治愈暖的时候是真的暖,剧中的小笑点真的太对我胃口,亦或者任务完成或感情发展,真的能让我在屏幕前咧嘴微笑刀的时候是真的刀,这部剧自己剧透自己,好多明示的镜头,能猜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开始暗暗担心。
但它又没马上发生,于是乎放松了警惕,然后,就无情地发生了,比如主角儿子的死和亚裔宇航员的死演员真实饰演各种顶级颓废、绝望,顶级cast!
这里的角色都太坚强紧张高潮持续时间真的很长,也让最后一集的成功格外的兴奋…然后这激动就被老宇航员的死讯直接浇灭,导演、编剧你太会操纵感情……p.s.看这部剧才知道月球有水,虽然不是液态的p.s.时间跨度是真的大,两年、十年跳的,有点不适应 by Interstellar-Avatar
标题能吐一升
看不下去,太生硬。过于装模作样。
看了一小段,配乐画面质感非常好
历史架空题材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有真实历史支撑的情况下,只要肯砸钱,可以把细节做得很足,整个剧就显得非常精致,尤其是在美剧这种试播集定生死的制度下,首集剧情还没展开,这种历史架空剧很容易被续订。但另一方面,真实的历史限制了剧情的发挥,在条条框框下,剧情很容易无聊,有PKD原著小说支撑的《高堡奇人》尚且无法在剧情上做好,这种原创的本子就更难了
做了不同于历史的设定,但没玩出什么花样
假设了另一条时间线,可是就不告诉你真象,最早的德国分离文明在3040年代有了反重力技术,50年代的回形针计划引进了漂亮国
看标题以为是什么宏大的科幻史诗,故事却集中在讲家长里短。三集劝退,我真不关心你们是男是女离不离婚干什么工作。
有意识形态很正常,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碍这是部好剧!搁咱还拍不知啥时候能不能拍出来呢 ...
看完前两集不想看下去了,如果以后机缘巧合看完,再回来改。评论就是看完如同喝一杯凉白开,没有一点感动、惊喜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就好像慵懒的午后随意打发时间的家庭主妇剧。不拿人,是最致命缺点。
神剧!!!
不好看
不是我的菜
ugh,,,,,,
Sacrifice is a part of any journey when pushing ourselves to the limits of what's possible. 最后一集接住燃料的瞬間真的十分觸動,這就是人類極限突破時刻的感動。雖然科學無國界,但是它真的有。
真的能叫科幻吗?
好蠢
比起如此美国即全人类的主旋律,太空战队也未免太清新了吧,怪不得没有被续订了。美国人就是吃不了细糠。
情节有些浮夸,航天事业有技术灾难不假,但人性灾难是微乎其微的。剧里的宇航员和家属,日子过得太任性,即使在美国,实际情况也不至于如此脱线吧。很理解从人性出发的角度,但宇航员是比F1正赛车手更少的职业人士,如果意志不坚如钢铁,怎样面对一衣之隔的死神和寂寥的太空生活?当然,有了这样的设计,剧集人物的感情非常真实,能把人看出眼泪来。这其实就是一部打着太空光环的家庭剧,为了那些特殊人士、寂寞英雄、和死亡打交道的人而致敬。
以为是架空历史的科幻爽片,没想到科幻只是伪装,实质上还是讲政治,讲伦理,讲人文关怀,讲女性主义,讲勇气。需要沉下心观看,是一部难得的好片。
中段好像跟pilot完全不是一部戏。完全失衡的剧,剧情线冗杂分散,有投资,有cast,却像出力要在太空捉住一把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