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承载的这些凌乱记忆--《家有喜事2009》这是一部没什么值得可回味与讨论的电影,这个没唱罢那个便又抢着登场混乱地闹腾。
象某人无足轻重的故事,被我漫不经心地经过。
眼睛跟随画面的闪动,一部分记忆便自动翻涌上来,一段一片地散落无形,喧宾夺主抢了电影的风头。
吴君如没事的时候就想在网上找点儿这个女人早期的作品来解闷,看她在影片里癫狂,厮叫,卖弄,出丑,自己也傻呵呵地从头乐到尾。
看她的这个时期的作品根本不用带大脑,所以才会在郁闷与年龄成正比增长的今天格外怀念。
好了,我承认,这部《家有喜事2009》就是冲着她吴君如去的。
影片前段她衣冠楚楚的装模作样真的让我不耐烦,直到她陷入情网不能自拔蓬头垢面,框着二个大黑眼圈,我才轻舒一口气:这才是我的吴君如。
可惜好景不长,没二下她又假模假式地游离戏外,不计后果地拼命往矜持路线上靠,忒没劲。
阿SA觉得阿SA很可爱。
要说阿娇比她漂亮,可我喜欢阿SA。
她就是在《老婆未满十八岁》给了我点浮想的空间。
主要是她的可爱,才让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挺漂亮。
我不止一次拿Twins组合的照片向不同的朋友征求对阿娇阿SA的评判,果然多数人都觉得阿SA清纯可爱。
陈淑兰当年的她可是港姐亚军兼最上镜奖。
冠军是谁?
大美人李嘉欣!
92家有喜事中她出演了一个破坏吴君如家庭的小三,婚前的美艳嚣张与婚后的邋遢不甘被她演绎得夸张有味。
想起来她还出演过一部古装搞笑片,她在其中的角色名字就叫“哨牙珍”,跟姚晨在本片中的角色名一样,遭遇也一样,一次意外后暴牙消失,丑人变美。
郑中基很讨厌他在电影里的那副德性。
我只怀念的是与张学友唱《左右为难》的那个年代,他黑衣长发很有性格。
还有一首他的老歌《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喜欢,好听。
古天乐电影里他那个出水芙蓉的镜头很雷,那肤色象足酱肉。
谷德昭这个胖子挺有才,92家有喜事他就有份编剧,09家有喜事他就成了导演。
喏,这电影就这么完了,没啥说的。
女人四十。
单身,出版社畅销书的编辑。
这样的女人,很强悍,强悍到身边没有爱人,大家也公认她不需要爱情,她有这么辉煌的事业,足够一个人绽放,而不需要爱情的滋润。
豌豆说,生活太无聊了。
每天的二点一线之外,单晚上还只有一个人,伴着一盏灯,还有就是一本永远背不完的枯燥理论书,为了将来的打拼,日子单调的让人抓狂。
她说,弄点喜剧来看看,好歹也增加点笑点。
于是《家有喜事》来了。
吴君如一贯疯癫的形象,在片头扮演一个如此精明而事业有成的白领女士,还真的有点不适应。
不过,还好,它是喜剧,她的笑点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谁说她以单身为傲?
谁说她一直渴望单身?
任你再精明能干的女人,都抵不过一个男人的温柔关怀,细心呵护。
对于女人而言,拥有一个家,就是她的世界。
而不是在外面,拥有辉煌的事业。
再风光的外表都抵抗不了她内心的寂寞。
女子多寂寞。
越是外表强悍的女人更是如此。
曲高和寡,一旦有那么个男人对她表达出难得一见的温柔,她温顺地会立刻智商变成零。
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不过是见他时,心中小鹿乱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过是见他,保持美好形象。
惊现河东狮吼,在他尴尬地表扬她可爱后,欢天喜地的说:“我要吃冰棍,我是小女孩-”喜剧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看了之后,却觉得很心酸?
笑过之后,却觉得很心疼?
同事们夸奖她,是无所不能的超级顶梁柱,她的畅销书籍,支撑了杂志社的生存。
父母信任她,她总能把家里照顾得妥妥贴贴。
可是同样意味着,她要忍受羞辱,父母帮她找来类似于老姑娘保险之类的服务员,似乎意味着,她将一辈子不嫁。
我单身,不是我的罪。
她不曾渴望心灵的归属么?
她不曾有拥有一份完整的爱情么?
她难道不曾做过王子与公主的美梦么?
她难道要表现得这么强悍能干么?
女强人是她毕生的梦想么?
鲜少有女人想要这样的梦吧?
就算有,她们的基础也绝对是建立在温馨小家上,也许女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她们的世界其实单纯温暖得多,她要的不是一个世界,建立在世界上的梦想,伴随着完整的孤独,长年的寂寞。
可是王子不是她所能选择的。
她已经一把年纪,她已经人老珠黄,她不再是拥有大把选择权的无敌青春美少女,她就在渐渐退让,退让到现在的地步。
遇见心仪,以为这就是真命天子。
这是电影才会出现的桥段,不过它也告诉你,这是不可能为之的。
你所能拥有的,永远是能和你匹配的。
他也年纪一把,他也那么的不帅,但是同样,他也是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还有一妙龄女儿。
这才是命运。
幸好这是喜剧。
而且是家有喜事。
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
可是那些还奔走在寻找爱情中的女子么,你们的家有喜事呢?
Sololau/文众星云集的港式合家欢喜剧片是每年电影贺岁档的重头戏,在喜气洋洋的节日里,放下平常的烦恼,与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感受电影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在放松的同时也培养了与家人的感情。
中国人重视含蓄委婉,即使对于最亲近的家人也不善于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在节日里叫上家人一起去观看这样一部电影,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
但可惜的是近年来港产喜剧片萎靡,港式喜剧无力,合家欢喜剧片也渐渐丧失了昔日的味道和光泽。
说起港产合家欢喜剧电影,《家有喜事》系列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代表作品,1992年由高志森导演,云集了张国荣、周星驰、黄百鸣、毛舜筠、张曼玉、吴君如等巨星的第一部《家有喜事》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票房大卖而且被评为香港最成功的喜剧片之一。
电影轻松温馨,欢快中透着暖人的滴滴亲情,叫好叫座自是当然。
而本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家有喜事1997》,导演换成了张坚庭,明星阵容靠星爷、黄百鸣、吴镇宇三位配上几个花瓶强撑着,剧作和笑料较第一部而言已经大打折扣,但是电影中星爷为逃债而装疯卖傻是个很好的抒情技巧,这个家庭里面的所有人都把“弱智”的他当成倾诉对象,父亲对他真挚的爱也令人感动,这一剧情设计为电影润色了很多。
作为这个卖座电影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家有喜事2009》可谓是万众期待,本片中不仅有黄百鸣、吴君如等老牌笑星,还有古天乐等实力演员,大陆笑星郭涛、姚晨也加盟其中,虽无星爷和哥哥那样巨星般的人物,但阵容也算强大。
可惜的是,今年的这部重头戏较前两部《家有喜事》而言实在差强人意,笑料乏力、演员做作(其实这么假的故事谁演都做作)倒在其次,最关键的是本片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合家欢的亲情味道,几乎没什么家庭气氛可言。
一部合家欢的贺岁片忽视了亲情元素,而将电影的中心僵硬地安放在了爱情上,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电影以一脸贱相的郑中基倾诉自己悲惨的爱情经历开始,以3对新人美满结合收尾,这整个过程中唯一能体现出“家”这个概念的也就是最后的俩老人与三对新人共同的祝福画面,但这也仅是所有港式贺岁片的套路而已。
全片中真正的“家”只出现了几幕,更多的场景都是在户外、公司等场景拍摄,而且具有符号性意义的父母也成了电影中可多可少的陪衬。
两位老人和女儿的对话很形式,没什么富含感情的话语和交流,和儿子说话也只是些皮笑肉不笑的僵硬笑料。
郑中基之所以为姐姐找爱情医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能够摆脱诅咒般的恋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家”的概念被一再削弱,直至踪迹难寻。
爱情虽然是本片的重心,但电影中的爱情故事让人感觉僵硬做作,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单薄空乏。
吴君如饰演的白领女强人轻而易举便陷入恋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经验丰富的爱情医生面对自己的感情竟然害羞的像个女孩,一举一动令人难以忍受,可惜了古天乐这样的实力级演员了。
黄百鸣求婚的段落令人发冷,很难接受一个53岁的发福男人扮柯南还感情爆发似的求婚,特别是“天旋地转”的噱头差点没让人喷饭,这和星爷当年的那招“天旋地转”简直没法比啊,星爷那招算是个夸张的笑料,但这部电影中的天旋地转居然相当直白地就成了俩人来电的招牌动作,不但不可笑,而且很虚假!
合家欢贺岁喜剧电影虽然讲求内容丰富,但是归根结底要把中心放在温暖和睦的亲情上,让观众能在新年的暖人气氛中通过这么一部轻松娱乐的电影增进彼此的感情,渲染喜气的气氛。
但是像《家有喜事2009》这种合家欢喜剧电影已经沦为单纯讨好观众的都市爱情媚俗之作,没有了家庭气氛和亲情元素的合家欢喜剧还叫合家欢吗!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之后怀念起小时候看了不知道几遍的《大富之家》,当年的阵容真是豪华。
哥哥在里面还很年轻,黄百鸣,冯宝宝,梁家辉,毛舜筠,刘青云,还有郑裕玲和袁咏仪。
个个都有戏。
留在记忆里最深刻的是片中浓浓的港味和人情味。
即使现在重看一遍,相信在回味之余,也是经得起审视的。
香港每到贺岁之余,总是会推出类似的片子。
一大堆的明星在一起,演得开心,看者也觉得暖心。
但是印象中看到的此类好片都是在小时候了。
而纵观此片,看到后半段,我已经明显不在状态,勉强结束。
果然不可同日而语。
说实话,这似乎也跟贺岁片没多大联系,除了片尾的道贺。
以现在流行的剩女为话题,加上一些蹩脚的桥段。
甚至为了票房,还找了好几个大陆当红的演员。
连拍摄地都放到了千岛湖,不知道人家赞助了多少。
从黄百鸣的嘴里明目张胆的出现广告词,说实话,这广告植入也太粗暴了。
满眼吴君如,永远不变的八婆形象。
越来越黑的古天乐和她真是擦不出什么火花。
郑中基的喜剧模式总是让我接受不了,只好无奈的接受现实。
那个令人怀念的时代的的确确已经逝去了。
HEY,如果爱情真系哈哈哈哈之后一阵天旋地转甘简单,就好了。
最怕再爱也不觉心甜。
HEY,姑婆有其屋,烂茶都有几斤渣。
又几好喔。
哈哈
与同档期的其他题材影片相比,本片可谓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贺岁片了,至今92版和97版的家有喜事每逢过年还在播呢。
影片沿袭了系列一贯的套路,谈谈情,说说爱,搞搞笑,拜拜年。
这种模式,现在看来有点俗套,不过大概也已经十几年没见了,感觉很亲切。
但也仅仅是亲切而已,在现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人们更愿意去消费那些编的乱七八糟看的眼花缭乱演的稀里糊涂的片子,像这种宣扬亲情可贵爱情美丽的电影,差不多都可以归到主旋律一类里面去了吧。
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只有时间能证明了。
92,97里面的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等,都是一时之选。
这部片子显得有些星光黯淡,除了黄百鸣和吴君如铁打不变外,其余也就是二线了,甚至客串的阿sa和甄子丹还大牌一些。
显然,这种模式的贺岁片已经没有当年的号召力了。
题材没有吸引力,又没有大牌明星,于是,我们看到了本片中大量的植入广告。
在票房没保证的前提下,只能靠广告收回成本了。
这些天,吴君如在上本片导演谷德昭的节目时爆刘翔的粗口,俨然是娱乐版的头条了,至于电影,早就不宣传喽,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现在大众的娱乐取向。
和以前的几部比!
要情节没情节 要意念没意念更别提搞笑!
虽然里面有我曾经惦记的郑中基和好多人惦记的古天乐 不过真不不好看黄百鸣你让我失望了我好赖也是冲着你看的这个;片子
不知是年龄日趋老化,还是香港的喜剧越来越不思进取。
从头到尾,只有闹腾两个字贯穿始终。
喂!
你送我去哪?
你贵姓啊?
又是你啊陈先生,十几年没见了。
君如大姐十几年后的同一句台词,浮现出了在大学宿舍看97家有喜事的温馨场景。
转眼10多年过去了,飘零在各地的兄弟们,你们是否安好?
一个凶狠的没男人要的老女强人(吴君如),有一个不能爱的傻弟弟(郑中基),给老女人找了个爱情治疗师(古天乐)希望让姐姐相信爱情,老女人顿时爱得傻得五体投地。。。
没谈过恋爱的爱情治疗师被一个小美眉迷得天旋地转,老女人的弟弟和爆牙珍(姚晨)打得火热,跟踪自己"男朋友"的老女人碰上了同党(黄百鸣),开始一起跟踪,一对冤家,偶尔擦出点火花。。。
结局当然是够贺岁,出现几对就有几对在一起,雷炯交加:1:古天乐的数字碎碎念催眠术。
出现了好几遍,是嫌小古演得还不够傻么?
2:天旋地转。。。
当看到第一个扫地阿嘛转的时候我就有隔着显示器把导演砸了的冲动,而且。。。
每个主角都转了。。。
小白菜命的吴君如还转了两次,编剧和导演都觉得很好笑?
还是这就是香港电影已经很久没出鞘的无厘头?
著名烂片"女人不坏"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家有喜事2009",它不是一个人在恶搞,也不是在恶搞一个人,他妈的在恶搞所有人。
他没在战斗的时候他也不是一个人...演员表现不错,几个段子也把我逗乐了,不过不能改变烂片这个事实,芙蓉姐姐脸上插上林志玲的小嘴安吉莉娜朱莉的鼻子她也漂亮不了。
可能是编剧差,可能是导演差,最可能的是国语配音差。
事实上国语配音确实差得五体投地,脱离了本地化的粤语,傻得让我鸡皮疙瘩掉满地。
石斑鱼的配音成就了周星驰,一群傻蛋的配音毁了经典的家有囍事。
结束语:想体验雷囧交加的大年夜吗?
请拖儿带女的看“家有囍事2009”(国语版)吧突然好怀念92年,97年的家有囍事,而且,必须粤语
乐乐还是很搞笑哦O(∩_∩)O哈哈本来这部生硬的搞笑没什么好笑的,不过乐乐演得特别有杀伤力。
小制作电影,在春节前夕瞄准的是中小市场,上次和同学去没选择看这部,觉得就改下下来看就可以了。
简直就是一部大型广告片-_-||| 20090205 新港 with 非、圆圆、壮仔
有贺岁片的壳,没有贺岁片的肉,只是几个荒诞而温暖的爱情故事串联,表演太夸张,情节多超现实,偏偏内在逻辑又是写实的,弄成了一个叫人啼笑皆非的四不像,好在黄百鸣的剧本仍维持了港片辉煌期的节奏感,关闭脑细胞后观看,不至于有冷场,“两个男友”一场戏水准最高,大陆元素融合的很不协调
吴君如,我的偶像!!!
蛮搞的,至少比国产的好看些
其实每年都在等着看《家有喜事》。感觉像等待春晚。
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任何情节了
= =其实我还比较能接受烂片。。。
哈哈~期待很久啦~还是最怀念92版本的。就一片子而言,家有喜事2009还是不错的。也许是之前几个版本的家有喜事在观众心中占有一定地位,难免看这部的时候进行对比。
support it always!!!I like comedy!!!
评价较92、97喜事乃黔驴技穷也
古天乐有点黑过头了吧- -。
挺无聊的,也就看看古天乐吧。片子怎么样不重要,新年嘛,开心就好。这么多年过去,还有什么是不变味儿的。毕竟2009已不再是1992。
那年回国过的春节在电影院看了两边 再也不想见了!可是!吴君如我爱你!!!
国语对白太太太sb了
面对这么个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电影为什么没有两星半的选项
在浏览烂片榜时,我发现我看过了,难道看完我就很想忘记?实在无力打分。
郑中基 是不是配音 还是如何和以前的声音不一样,听起来不搞笑
或许你说没什么内涵,但是我真的看到很开心啊
哈哈哈,经典的家有喜事又来了!自然少不了 吴君如!知道她还是主角,不管什么内容已经先笑三分了!总体觉得很不错!反正轻松幽默!笑点老套里有新意!郑中基,明明以前还是个偶像派歌手,现在确~~~只能说是个天生喜胚!先生贵姓?还是陈先生?十多年不见了~~~哈哈人民的币!哈哈~~~... ...剩女们是需要去看看,估计笑点更共鸣!哈哈~~~
高二的时候考完期末试,还没放寒假,全级那个夜晚在课室里狂欢,咱21班在看电锯惊魂,隔壁20班看这个,我还记得当时捧着杯很暖很烫的优乐美溜到20班把这剧看完了。(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