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空》出洞+流星《战争》小千和游吃口粮最后一块,就是不一致吧,(枪上栓了)吃雪2.《洗澡》在管子里洗第4次澡《日记》小千说记忆会模糊所以要记日记,尤把“河童”烧了《洗衣》吃鱼,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呢3.《遭遇》遇到金泽《都市》《街灯》地图洒落一地……就算活着没有意义,好事也会发生的,即使在这样的世界里,金泽给了照相机4.《照片》开车拍照撞柱子,照片是能一直流下来的《寺院》灯灭了,一个人的无助。
神明是石像,到头来只是假象吗?
希望那个世界不黑,所以有灯。
识相让人安心放心而已。
5.《住所》在空房子里畅想床,书桌《午睡》尤要吃了小千(狂人)《雨声》大自然创造的音乐小学作业(以后要找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小学,这样比较适合自己,这个也可以放到面试当中)6.《故障》《技术》《起飞》和绝望好好相处,石井根据图纸造飞机,最后却失败了7.《迷路》《烹饪》系绳是为了防止跌落。
闪闪发光的烤饼,吃甜的很幸福。
8.《记忆》看到一大堆东西,尤收藏起来了,尤不记得金泽是谁,不会再见的人跟不在的差不多,总有一天会忘了他们。
他们路过墓地,为了让别人记住他们留下遗物,可是世界空无一人,谁来记住他们。
如此石像!!!
小千让尤放回去,有些物品不在原处便没意义了[落下的雪](留下重要的东西,纪念自己与他们永远不灭)《螺旋》小千怕高,尤:怕死还怎么活着呀小千:睡醒,吃饭。
移动。
仔细想想,每天都在转圈圈啊尤:人活着就是螺旋啊千:到底到哪里呢《月光》喝酒在月下跳舞,尤:以后一直往上爬,然后到月亮上去吧9.我还以为他们要都来一遍反的,那就太无聊了《生命》遇到机器人和他养的鱼。
机器人:地球是个巨大的生命体,可人类要独立。
错误是进化的源头,即破坏。
(“同感”什么东西可以让人不顾外表爱上人工智能。
尤为了救鱼把大机器终结了,破坏而不创造,那就只是终结了)10.《电车》时钟,时间。
尤不理解。
小千说:也许口粮就是他们的时间了。
小千:在火车上开车急也没用。
《波长》音乐是波,光也是波,听音乐是开心,所以看到光也开心,一起看日落。
(收音机放着悲伤的音乐)《捕获》遇到了新的生物,能通过收音机发出声音。
11.《文化》对不了解的东西,害怕才会产生分歧。
Nuko可以吃子弹。
《破坏》尤通过Nuko开启的机器扫描城市,破坏之后竟然笑了,小千打了他一拳,人类好可怕。
《过去》要了解各种事,人的寿命太短了。
12.照片传到了空中机器(巧克力的味道也是一种怀念)云存储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时期的不同人想哭大的Kuko把尤吃了,而吃的是无机物武器。
大Nuko们发现世界上的人类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而Nuko还有伙伴(曾经的我们25亿人口)
访谈地址:http://nlab.itmedia.co.jp/nl/articles/1507/24/news016.html去掉各种废话简单概括一下▲从高三开始画画,大二开始画漫画,大学毕业加入一个同人志社团,开始往网上发图,被新潮社发掘,本作是最初的原创作品▲从小就喜欢看小说,但最终选择了画画,大学时曾以美术教师为志向▲对《少女终末旅行》影响最大的小说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舞舞舞》、江国香织的《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世界观不用说,是受《BLAME!》影响▲载具是Sdkfz 2是因为当时正好热衷于战争电影,在《拯救大兵瑞恩》里看到了这个▲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及构思《少女终末旅行》,原点是第3话《洗澡》,这一话浓缩了整部作品的魅力▲自己最喜欢的是第13话《雨声》▲大部分时候是全部想好再画,不过也有的时候是边画边想▲一话的草稿要花10天左右,画建筑的时候会尽量不与现实中或其他作品中的建筑物相似,第16话的跨页都市废墟花了20个小时▲否认千或者优是自己的化身,只是让这两个人代替自己提出各种问题▲金泽和石井还要更像自己一点,因为这两个人的行动有明确目的,而千和优是在漫无目的地旅行▲千和优会做一些记录,但并不是想让她们成为世界的记录者,整个作品直到最后的基调都是没有任何意义▲喜欢做GIF动画,作画方式是铅笔稿扫描之后用CLIP STUDIO PAINT,正在往纯纸上作画努力▲作画的时候会有意识地画出线在抖的效果,这是受动画师大平晋也的影响
我的评价主要有两点:1.后劲不小,2.留白是精华。
这里没有悲伤,世界不会思考自己。
这里没有死亡,因为人类已被更替; 这里没有绝望,因为遗忘胜过一切; 这里没有目的,有的只是念想恐惧。
让我怎么记住主角呢…他们没有特点…一个恐高又傲娇,一个天真到缺根筋…她们漫无目的,走走停停…她们对于生存还没什么具体的想法,只有吃东西,看东西,想像东西和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是她们生存的全部。
对,全部。
除此以外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个世界像是突然被搭在她们面前的,是神给予她们的潘多拉魔盒。
就像神给了小孩吃东西,看东西,说些不成逻辑的话的能力,却没有给到她们孤独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样子的。
她们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天真和单纯,我觉得她们很单纯,太单纯了,连单纯都折射出赋予的性质。
明明占大头却故意不说的缺失,是城市的过于细致,景物的过于细致。
这是背景的留白,亦为作者的游戏。
关于神明,宗教(请注意,这不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一切不缺的世界,而是一片死寂的世界里),战争,历史,这都是是无法企及的,有趣的,直入人心的,近乎妄想般的揣测我们最后的存在样貌,从而给我们以思考。
但或许作者一开始就不以思考为主要目的,他以寓言般的方式把背景抛给我们,任我们揣测进自己的深渊。
她们生活不美好,却完美。
她们没有绝望,没有办法思考绝望;凭借一点点的玩笑和一点点的粮食,她们可以走下去…但在她们碎片的生活里,我感到恐惧。
我能思想孤独,我能思想绝望,阴云密布,不见天日;当这个世界陷入休眠,意即瘫痪,最后的死亡也会到来,回忆也会贬值…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寒冷在封锁着这里呀… 当12集的夜曲响起,他人回忆中的快乐和杀戮接次到来,仿佛跟着旋律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闪回,我并没有获得很多呀…我又看到战争和死亡,看到新生的婴儿,看到改变的和无可挽回的…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悲伤,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记忆有些混乱。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走在路上/放声歌唱/上边是无垠的天空”海子所大开大合描绘的这种夜晚,千户和尤莉又看过多少个了呢…。
她们的心里,没有感觉,白茫茫的一片。
她们会走下去的,因为走下去,不是一切的起点,而是一切本身;一切无论如何都是一切,是一个不会妄自增加的循环。
没有什么哲理,有的只是淡淡的感伤。
十分经典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
“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
脑子,天然脱线。
“不高兴”,人很聪明,但就是没什么能让他开心的事。
天生的高冷傲娇。
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的相处之间天然具备强烈的反差和戏剧冲突,能够很轻松地营造出一种喜剧氛围。
没头脑往往是团队中的体力担当,不高兴则往往是团队中的智力担当。
这样,两者之间的功能互补形成了剧情推进的最小基数,能够兼顾到许多单一角色无法完成的障碍。
而两者之间矛盾又和谐的感情关系也同样是一大看点,也就是“CP感”。
“没头脑”能够惹怒“不高兴”,“不高兴”能够牵制“没头脑”,这种相反特质角色之间碰撞出的化学反应,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持续到今天仍然是十分经典的组合配置。
一般来说,没头脑会是团队中更核心位置的角色,因为更单纯的角色会具备更明显的成长性以及更外放的表达方式,同样兼具气氛调节的作用,本作中的尤莉一开始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她会在这样恶劣的某日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极度乐观和天然的个性。
她会“看见洞就想钻”,会碎碎念话痨地和千户聊天,会没头没脑地谈论死亡,但是在第一集后半部分,她为了最后一块压缩饼干而对着千户举起枪时,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角色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在末日环境下出生并成长的没头脑,她的价值观与现代人是不同的——食物即战争。
作为不高兴的千户热衷于看书写日记,她兼着团队向导、百事通、决策者、司机、维修员等职能,可以说在以聪明为特质的不高兴团体中,也是十分万能优秀的存在了。
但我们依然会看到她在驾驶汽车时不小心睡着的样子,然后发现她即便再怎么早熟也只是一个不得不挣扎求生的孩子。
第一集两人在出了洞穴后看到美丽的星空时吃掉了最后一罐汤,这似乎已经是一种末路结局的暗示;第三集她们谈论了死亡与宗教,第四集千说52W张照片不会在食物吃完之前拍完……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找不到食物饿死,于是想象着死后的世界,这两个看似单纯的角色,大概早就已经接受了随时会死去的结局了。
“我们啊,不是到处找吃的,四处徘徊嘛,找到补给又开始移动,我们这么走下去,到底会有什么呢?
”这是一个真正荒芜充满未知与孤独的末日世界,没有人包括主角会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这两个少女——“这些建筑以前大概能住一千人吧。
”“好多啊。
”这种公路片的模式,使得主角们每次游荡到一个地点,都是一个单集单元剧剧情,都会谈论某一个价值主题,但实际上,《少女终末旅行》还是有基本的主线和主题存在的。
12话的单元剧主题,其实是顺延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讲述的。
从一开始的依靠本能生存,到酒足饭饱后创造意义与艺术,以及文明繁荣道路连接后,战争的爆发与终结。
表面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个少女在末日中行进,找食物、睡觉、洗澡、聊天、听雨……而在轻松且治愈的表象下,作者一直在试图探讨这些宏大的有关人类文明的议题,只是这种探讨的方式十分精巧,没有过多而显得空泛,也没有过少而显得平庸。
个人认为这就是《少女终末旅行》最出色的地方。
应友人之邀看了这部番并被要求写一点想法(虽然拖了很久(滑稽)),虽然全程被督促看完的但其实对于我而言这部番至少也是上乘的,废话不多说现在可是写吧。
1. 首先它的背景是世界大战后人类的消亡,而在番的末尾,也是以人类世界的遗迹彻底消亡为背景,因此这部番不可能仅仅只有废萌倾向。
当然不排除有些番为了让自身显得不那么浅薄会强行创造一些哲学宗教色彩,但本番不属于此类。
2. 尤和小千是地球上最后仅有的人类,而在这部番他们虽然也遇到了两个人但终究只是零星的过客,他们两如何处理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和两人的关系是这部番的一个要点,其中有几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尤半开玩笑式地用枪威胁尤并争抢尤的食物最终被打,这是一种对人类罪行的隐喻--“利益”正是人类罪行的根本原因之一,圣经里面所记载的人类第一起罪行则是“嫉妒”,圣经里面的记载更接近于私人恩怨的根本原因,而番里面的为食物威胁他人更接近是战争起源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人类原罪性质的东西的存在。
3. 第二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在尤和小千在观察到了战争之恐怖之后尤带有恐惧的笑,在此之前他们看了人类还繁荣时的照片以及视频和战争开始后的恐怖,成千上万的人类死亡不过是一个数字,甚至邻国的人死亡甚至可以被当做夸耀的资本。
军人所谓神圣的使命不过是残杀同胞,让人胆颤。
尤恐惧的笑是对人类本身残酷的恐惧和对自身在这一切面前的无能为力,是一种在骨子里面的绝望。
之前看书读过这么一段话:“白起趙兵二十萬を坑す。
この記録のほんとうの怖ろしさは、短い記述にある。
僕らが二十萬のうちの一人でなかったという偶然がかえって僕らを戦慄させ、この人生をかなしましめる。
”人类悲剧的产生让我们对人类自身产生恐惧与厌恶,并深深为命运感到悲伤失去了自身肤浅娱乐的必要性。
而千对尤的打则是一种对不能共情的痛恨,这种恨让千排斥尤(对他者的排斥,到底是不能互相理解的人)4. 最后分解者的存在(要消解世界上的一切)给这个故事最终带来了很多空白不是悲凉而是空白,一种在激烈无意义活动之后地球的寂静。
有人说分解者的存在其实意味着文明复兴的另一种可能,世界正诞生于无之中。
但其实纠结这点已经没用了,无论怎么样这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彻底消亡。
5. 而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尊严又在哪里?
尤和千遇到的第一个人热爱摄影与绘制地图,这是对人类遗迹的记录,遇到的第二个人她想着设计飞机,虽然最后凭借着自己力量制造出来的飞机失败了:“终究,还是不行吗?
”但他们都在抵抗这种人类无意义中做出了些许努力。
而尤和千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后的人类,她们虽然也起过很多矛盾(我上面说的那两个),但她们之间更坚定的是在一起旅行所培养起来的深厚友谊以及之间越来越能互相理解的共情能力,尤在危险来临时永远是可靠的,她也保护着千。
而小千也一直影响着尤,尤逐渐可以理解小千的喜欢阅读与记录的习惯和也养成了想要保护除自身之外的生物(那条鱼)的意识,并且尤自己努力去做到了这点。
她们两在这种互补之中共同得到了深层的理解,找到了情感归属并且维护人类最后的尊严。
@(…∵)W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8@5j5:8~75:86:8:86:86:86:86:68:8:86:68:69;∴75:85:85…58…86:86:86:69:6@(∴)W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8@5j5:8~75:86:8:86:86:86:86:68:8:86:68:69;∴75:85:85…58…86:86:86:69:6
千或优并非自己的化身,只是让这两个人代替自己提出各种问题。
——摘自作者访谈《少女终末旅行》中提出了各种问题(语言和文化的消失,工业替代农业等等)。
网上,讨论上述话题的人不少,唯独“蘑菇人”话题少人详述。
看番的时候,弹幕中有说蘑菇人是分解者的,也有说它是未来替代人类统领地位物种的。
我倒觉得这个像猫一样的小生命,就活在我们身边,只是有人像尤一样看见了它,亲近它,而有人如千一般随它去,甚至怀疑它是敌人。
蘑菇人自带能源的能力,以及吞食武器的能力,这些脑洞,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确有其事。
尤在临近水源的管道中发现了nuko,这像是在影射蘑菇可以清洁被污染的地下水。
(随便在网上搜索蘑菇净化地下水,便能查到相关报道)
在尤抱怨超强武器操控室内昏暗的时候,nuko接通了电源,仿佛在暗示生质能(bio-mass),即以微生物(菌)发酵废弃物产生的热,作为能源。
有人说nuko在吃火药,可我觉得这更像是解读微生物(菌)吸收并转化重金属。
这里描述的不稳定状态转换成稳定状态,似乎就是微生物(菌)矿化作用,也就是微生物形成和分解矿物,例如溶磷菌将难以被植物吸收的磷,转化为利于植物吸收的磷。
即将矿物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呃~越说越高大上。
其实你可以在日常中喂菌玩,就像尤用口径不同的子弹喂nuko一样。
以下是我在没有使用化学物质的情况下, 用粗细度、干湿度、新鲜度不同的草和叶子,在土壤里养出的菌根真菌。
它和nuko一样万能,能增强土壤固氮解磷作用,还能产生维生素,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供应植物所需。
真菌菌丝还能吸引球囊毒素,一种含碳超级胶,这种胶能将土壤与菌丝粘合,粘合部位内部保水,外部形成缝隙,这样土壤内部就变得通气、保水又排水——适合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
和nuko一样白这是在养出菌根真菌的地里,没用化肥农药,养大的胡萝卜。
全靠真菌的万能,我种菜种的超轻松。
(不翻耕,不除草,不用化肥农药,还少浇水),喂养真菌同样适用于花盆。
其实菌还能在生活中为你排忧解难,就像千和尤打不开仓盖时,nuko却“nununu......"的做到了。
以下图片摘自《Organic Mushroom Farming and Mycoremediation》(有机蘑菇种植和真菌修复)这是将真菌接种到切菜砧板上,在菌丝钻入木板后,刮除表层菌层,制作的防霉砧板。
据说,保持菜板干净,偶尔水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几年(具体情况根据木板硬度和密度而定)。
用到的原理是菌类的相处模式——占领优势的菌群占据了木板中的养分及生存空间,从而排挤外来细菌和真菌入侵木板。
防霉砧板回到导言中的作者访谈,千和尤与蘑菇人的相遇,是作者提出的什么问题?
我想或许是“人类应该用什么态度面对微生物(菌)?
微生物如此万能,是否是人类生存的希望?
”毕竟最后的最后,蘑菇人上天了,仅存的千与尤也去了上层。
上层的蘑菇人歌声是否依旧凄美?
不少人说这是蒲公英既视感,个人觉得是天使Ps:我发起了一个与蘑菇人做伙伴的项目:【共享微生物观察室】让你换双眼睛遇见未来。
如果你也想像尤一样拥有一个万能的蘑菇人宠物,欢迎以项目作为入口,项目大门关闭倒计时ing。
参考文献:Organic Mushroom Farming and Mycoremediation(《有机蘑菇种植与真菌修复》)Teaming with Microbes(《与微生物合作:有机园丁的优化土壤微生物网指南》)工作大未来(环保工作)
这部两个少女世界末日后的生存旅行动漫,是如此的简单或是无聊,但又如此吸引我们,甚至比许多宏大的影视作品或故事都要精彩,或许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虽然理智告诉我们一切终有尽头,但人类心里却还是充满着对那些过往成就和辉煌岁月,却最终不可避免烟消云散,不留任何痕迹的伤感和留念。
动漫里借两个少女在高大却逐渐腐朽的超大规模的空寂的城市寻找生存的物资的故事,展现高度发展后人类世界走向末路的无可奈何和孤寂,对于千户来说世界充满了未知,她想知道更多了解更多发现更多,但她生存在一个不属于她的时代,因为人类的历史已经走向终结,那些希望已经燃烧殆尽,无法挽回,而对于尤莉来说她不去思考,只追求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想找到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物资,为一些小事而开心,单纯的想和千户一直走下去,尽管他们心里都知道终有一天会因为食物,车辆等原因而无法旅行下去,消失在旅途中,但他们只是想尽力的活下去。
他们在旅途中发现了无数先进的技术,产品,武器,机器,但却没有了支撑极少数人类生存的物资,甚至生物,植物,有的只是文明的残存记忆。
虽然手里和身边有无数威力巨大的武器,可是再也没有了可以使用这些武器的意义和敌人,甚至同类,有的只是空空如也的世界。
他们已经无法理解过去人类社会形成的体制,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甚至无法理解和熟练使用人类铸造的无数科技产品和物品。
他们不明白一代代同类用无数时间,智慧以及巨量工作后制造的城市和机械,为何只剩下空荡的街道,腐朽的武器,唯独没有人类。
旅途中他们发现威力巨大的战争机器,荒废的建筑,幸存的同类,遗留的神庙,黑夜的灯光,拍照的相机,雨中的音乐,无人的公寓,月下的啤酒,最后的人类飞行员,枯萎的食品工厂,衰败的智能机器,最后养殖的鱼儿,过去的影像,废弃的潜艇,伤感的电波音乐,无人祭奠的墓地等等一切,都显示人类在走向终结。
就看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然后第11集,觉得很无聊,前面五集我有很多疑问,然后看到第11集的标题里有个过去,我以为是讲小千和尤的过去,就跳着去看了,这一集还蛮有趣的,这一集才是要讲故事的态度嘛!
其他集在干嘛啊?
因为跳着看的,实在不想这样一集一集看下去浪费时间了,所以也不知道我弃的集数里有没有我想知道的东西。
首先我想知道小千和尤的过去,她们第一集里回忆,有很多人在打仗,然后她们两人坐车走了,应该是那群人要求她们走的。
所以为什么就人类突然不见了,生物突然没有了,就几个存活了下来。
那小千和尤看起来年龄没长多少,世界废土过去了几年了?
为什么打仗?
是废土前打仗还是废土后打仗?
内容简介说人类文明末日已经迎来漫长岁月,所以小千和尤的回忆里的打仗是废土后吗?
有啥值得废土的时候打仗的,毕竟人类也不剩多少了,地广人稀,到处都是机械文明和残留的食物,如果为了食物,那打仗都死了吗?
(人都没了还食物呢),小千和尤出来几年了?
还有一集中她们和那个送她们相机的男人在半空中被吊着,一句话说那个吊什么好的就上去了,我真的好不爽啊,我要过程啊!
还有看十一集那个猫,她们叫它猫,弹幕说什么机械生物,智能生物,还蛮有趣的,那个生物怎么来的等,毕竟那个生物和神明那一集的满大街神明雕像是一样的。
还有小千捡到书的时候说不知道爷爷看不看得懂,所以爷爷是活着还是死了。
这个不知道十二集有没有,反正我不太想接着看了,所以就随便写吧。
总之我看的时候不得劲,因为我的好多疑问没有答案,我以为后面会有,但接着看了这么久,没有,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什么在废墟上开花,对我来说,没有故事来支撑,一切都很无聊。
疑惑没有任何解答,就是末日旅行,讲这种“温馨”故事的话,我不能接受,还不如不要把她们有什么回忆画出来,直接说她们在旅行就好了呢。
我希望故事是完整的。
看了五集我都没耐心了。
所以我对这部番不太感兴趣,如果可能的话我有时间可能每次看上一点点会把它看完,但如果想不起来,我就只会看到这里了。
只想打8分,可能因为故事不对我胃口,但废土时间观可探讨的意义可以。
【E01战争】【E02书/鱼】“因为容易忘记,所以才要记录。
” “记忆只会让人活的不自在。
” “好歹该记住自己吃过饭没啊!
”“只要不停地写下去,日记和书也没区别。
”【E03地图】“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
你看我们不是为了找吃的而四处游荡吗,找到了补给之后还要继续游荡,到头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好久没流这么多汗了,这就是活着的感觉吧。
”“就算没有意义,有时候也会觉得活着挺好的。
”【E04拍照/石像】“会不会那个世界也是一片漆黑呢,就是不希望那样,所以才造了石像,投下光明吧,为了让自己安心。
” “安心吗,我倒是找到小千的时候更加安心,在黑暗中。
难道说…小千才是神。
”【E05家/音乐】“你说,家是做什么用的啊?
” “如果人们没有家,不就没法生活了吗。
” “但现在的我们不就没有家嘛。
” “那倒是。
”“到头来,还是要不断地移动和补给啊,所以,这趟旅途就是我们的家了。
” “天花板都没有,真好的家啊”“就像声音的洪水一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音乐”“雨停了,原来平时的世界是这么…” “嗯…” “再休息一下吧。
” “好啊。
”【E06飞行员】“如果被人看到的话,就一定能成为历史啊。
” “耗费了那么久的时间,一个人努力过来了。
但是,彻底失败之后,心里倒也蛮轻松的啊。
”(😿直接哭了)“她笑了,大概是产生了感情吧,对绝望。
”【E07番薯】“你想,反正我们一直在迷路。
” “要是平时路上也有这样的箭头就好了。
”【E08物品坟墓】“只要有这相机在就不会把他忘了。
但是,不管是生是死,应该都不会再见面了吧。
那也许总有一天会忘了他们的吧。
”“这里是坟墓。
肯定是以这些遗物和名字作为标记希望别人能够记住自己吧。
但是像我们这样路过的人也渐渐消失后,人类从世界上绝迹后,还有谁会记得呢?
” “所以才要建石像啊!
”“到底是在上升吗,会不会其实在下降。
” “肯定是在上升,但是一直都在同样的地方打转,都让我怀念平时无聊的生活了。
”“睡完了起,起了吃饭,然后移动,之后再睡,这么想来,也是螺旋一样的生活啊。
” “原来人生就是螺旋啊!
” “不停地打转,究竟终点在哪里呢。
”【E09会说话的机器人和鱼】“进化的根源——破坏所创造的东西。
”“人,机器,鱼,都市都还活着,而且总会遇到结束的一天。
” “生命,是不是指能够结束的东西的啊?
” “如果破坏之后没有创造,就只能结束了啊。
”【E10列车和四脚小可爱】“在转动的地球上,着急也没意义嘛。
”“会伤感,会开心,也许音乐本来就有这样的力量吧。
” “是因为有节奏吗?
” “嗯…音波确实原本就是有节奏的波动。
” “电波也是一种波动,光似乎也是电波的同类。
” “那看着光会不会也觉得开心呢?
”“夕阳的红色含有伤感的节奏。
”【E11燃烧城市/遇到飞艇】【E12结局】“味道也是情报的一种,可惜不能记录。
”“虽然我们一直都是两人在生活,在知道了人们曾经这样生活以后…突然就觉得没那么寂寞了”“它们一定是和绝望做了朋友,所以听起来才让人悲伤,因为是灭亡的歌啊。
”“现在要去哪啊?
” “当然是上面啊。
” “是啊,不管上面有什么。
” “也许什么也没有吧,但既然有上层,就要往上走。
” “如果到了最上面的话,之后就去月亮上面吧。
”
声音设计过于外观。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氛围片,实际上氛围营造时常被一些过度演出无奈冲垮,更多令人共感的段落并非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而是高度依赖于设定。最终话勉强提了一下神。
废萌新境界
不喜欢其中恶趣味,aka还是废萌片啊其实
不复暴烈,不复狂热,绝望中诞生了一种万物的疲乏,一种和睦,那就是残酷的无名性,再没什么被担当,没什么在承负,世界像一个纯粹的伤口那样仅仅是失眠了……这部番有一种丝毫无涉任何竞争性的绝对视域,甚至连苦涩一词都是在卑化它所抵达的那种纯洁。
感觉是恋童癖会喜欢的
啊 像这样探索文明社会的遗迹 简直是终极理想 可惜关于战争啊 科学啊 音乐啊 片里发人深省的小细节啊 全部都思考过 算不得新颖 这个番如果定位给青少年可以打五分
看了几集没看完,题材很好,也爱看末日废墟,就是节奏太慢很无聊,废萌接受不能
除了废萌设定对不上电波之外都还行。喜欢的章节有寺院、雨音、离陆和生命,EP05雨音结尾时从罐子声到ED的衔接太灵了,雨だれの歌好听。
【1080P】少女终末旅行【台配国语】【1-12话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b411E7ga——第11集:-千户:……城市会被破坏成这样,也许是因为这些过于强大的武器吧?-尤莉:什么?是这家伙的错吧?不可原谅。混蛋!混蛋!-千户:不对,错的不是武器,而是使用武器的人类。这东西应该也需要人坐在里面操纵。-尤莉:真的吗?人类太混蛋了,竟然把城市毁了。-千户:是你做的。你刚才毫不犹豫就动手了吧?-尤莉:你说得对,我是混蛋,把城市毁了。-千户:你对自己倒是很宽容。第12集:-尤莉:小千,地球要灭亡了吗?-千户:但是,就算世界要灭亡了,那也无所谓,只要我和尤还在一起 就足够了。——2025.04.03:又重看了一遍。
看本作像在吃维生素片,你知道它有点营养,但嚼着实在没滋没味。说是末世废土,世界观搭建很随意也很零散,想到什么编什么,无聊啊……
不会再相信任何高分新番hh(17年的新番也是新番)末世废土公路➕种田文既视感,请问这个废是废萌的废吗?总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了,回头看以前的番剧怎么这么多口水废话台词,感觉特别浪费时间,也不能让我感到平静。(以及日本女声优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夹着嗓子配音)面团子画风其实很萌的,想要表达的主题也挺好的,未成年的我可能会觉得哇塞好厉害,但现在看只觉得好尴尬……
看了一集,不明白讲了什么鬼·········我的错
结果还是反战主题,没什么意思
一部成人童话,一部现代寓言。对卖萌和哲学高度进行调和的一次尝试。节奏虽然偏慢,但揭露和启示许多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本应该把所有空间让给缓慢的环境氛围打造的,却被通篇各种过度的表现手法给稀释打散了那种应有的浸入感,少掉了原作有的空旷感,但好在总体改编上没有散掉,加上做的非常好的音效设计成功提升了整部剧的效果,第九话做的特别棒 7.8分★★★★
看不下去。。。
看似世界末日,但其实也就是两个废萌的公路片而已。稍微看看还可以,就是怀疑往后是不是都有情节,纯粹卖萌就没意思了。
电波没对上
啊,今年这几部新番看的我又离掉进二次元的漩涡不远了,制作水准真的牛批,完全就是在炫技,我已经开始疯狂安利了,然而身边的朋友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你特么都多大了,还看这个?
没有哪个小章感到惊艳 设定上也就废墟探险和BDOer会更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