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昆汀是个鬼才。
而所谓“鬼才”,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美国导演,演员及奥斯卡获奖编剧。
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挪克斯维尔。
昆汀这个名字来源于影片《枪之烟火》中的角色。
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为风格独特的导演迅速成名,他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
昆汀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轻导演,以独特的个性和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称。
他两岁时随家迁居洛杉矶,在这座电影气息浓厚的城市长大,童年起就爱上了电影。
18岁中学毕业后,在曼哈顿海滩一家名为“录像档案馆”的录像租赁店工作。
此间,逐渐领会并掌握了众多电影知识和技法。
1991年,他凭出售《致命浪漫》剧本所得的5万美元,决定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三个剧本《落水狗》。
1994年编导的第二部影片《低俗小说》大获全胜,夺得戛纳影展金棕榈奖,次年获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奠定了他的好莱坞地位。
1997年的《危险关系》表现平淡,03、04年连续推出《杀死比尔Ⅰ》和《杀死比尔2 》,再掀昆式暴力美学高潮。
后与好友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合导《刑房》,献出《金刚不坏》,受到影迷追捧。
2009年拍摄了布拉德·皮特领衔主演的《无耻混蛋》。
】出自豆瓣简介
再次重温了杀死比尔,想想第一次下载来看的缘故还是因为科比,因为爱篮球,爱看NBA,所以知道科比有个黑曼巴的称号,后来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科比给自己取这个外号的缘故是因为看了杀死比尔这部片子,其中复仇的女主角杀手的外号就叫黑曼巴蛇,比喻着自己勇猛好斗,杀手天性!
说回电影,再次看完后,第一感觉是联想到了教父2:西西里人这本书,其中写着:对于西西里人来说,最大的公平不是法官的判决而是复仇。
西西里人的这一理念深深的对应着女主剧中复仇的道路。
其复仇的工具和方式非常的耐人寻味,没有一个人是用枪杀死的,不是刀这种冷兵器就是手上的功夫,传统,然后带着大量血腥,暴力的场景和画面。
去日本杀百步蛇,这一章节的复仇,无疑描述的最完整,百步蛇的出生,经历,现状以及身边重要助手、头目的职位,职责交代的非常清楚,选择的武器是武士刀,一把由百步蛇师傅亲自现铸造的,号称神挡杀神的至今为止其个人铸造的最好的一把杀人武器。
交接这把刀时,屋子里3个人的服装令人印象深刻,统一穿着干净洁白的和服来完成这交接仪式,仿佛是对这把武士刀最大的尊敬。
在杀死百步蛇过程中,武士刀,和服,动漫,黑帮,日语对话,独特的日式歌舞厅等等,尽可能的向观众展现日本元素,日本文化。
最后到了复仇的高潮,去杀死比尔,有趣的画面出现了。
推开门,拿着手枪四处戒备的女主看到了这一生中最温馨的画面,比尔正和女儿玩着小游戏,她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女儿没死好好的或者并且已经长大到4岁了,眼泪住不住的留,并且配合着比尔的独白,假装中枪夸张的倒下,没有说一句话直接融入到这个游戏中去,好像3个一家人这4年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样。
随着女儿跑向女主,比尔注视着这一场景露出了微笑,以及后面接替自己陪女儿看电影入睡,给了母女两人第一次独处的时间,画面非常的温馨。
看到这里让人很不解,反差太大,这不最后大BOSS吗,前面一个一个的复仇都如此血腥残暴了,这个理应更上一层楼啊,想象中应该是各种激烈动作的碰撞,兵器,枪械的交手,画面理应如此啊。
但到最后,两人真正交手的场景只那么几个画面,随着武士刀完美封鞘,如此的优雅,如此的绅士,而比尔却身中五指穿心掌,没错,白眉道长的绝学,还是自己亲自送的她去拜师学艺,有趣的是比尔真的走了5步才倒下。
最后还是日本武士刀加中国功夫,为复仇完美的画上了句号。
看完得出一个结论,比尔真的深深的爱着女主,为爱杀人,为背叛杀人,为不明真相杀人,而且是一个优雅,和善,慈爱,风度翩翩的老头。
记得原来数昆汀拍的电影数量的时候,多数了一部,后来才发现杀死比尔1和2是完整的一部,这样一来才刚好够。
于是这一次索性一次性看完了上下部,坐了四个小时,好久没这样长时间看电影了。
不过关于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想说的。
首先apology,一直没get到乌玛瑟曼的颜,直到这部电影,其中有些镜头是真的惊艳到我了,再配合上浴血新娘这个形象,还是挺能打的。
其次,我不该连看两部的,虽然是完整的一部,但怎么感觉就是昆汀就是为了十部电影才把两部拼成一部的/doge,其实就是两部电影。
因为电影风格大相径庭,第一部要我说就是昆汀纯纯的恶趣味,各种滋血、断肢,这不就是B级片吗,不过确实爽到了,主要是bgm发力太狠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放在那没有一点违和感,反而把每个场景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再次,以往看昆汀的电影,都会被他的剧情和叙事方式吸引,而这一步反其道而行,复仇为主线的简单剧本完全是为了画面和台词服务的,真就应了姜文那句话“为了这碗醋包的这顿饺子”,乐。
或者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乌玛瑟曼量身定做的,反正也不需要剧情,给你演个过瘾然后再加点我的私货就完事了。
最后,看到后半部白眉出场的那一段,一下子我就想起来了上世纪的香港武侠片,也是一段经典场景了,甚至连他们用的招数都感觉在老港片里面见到过。
演员刘家辉加上武指袁和平,也算是对上世纪港片的致敬了。
聊到这我又想起了《好莱坞往事》,里面有一段李小龙的戏,我记得当时这部电影被抵制就是因为被认为诋毁李小龙形象。
不过国外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喜欢某个东西就会吐槽它,也可以说是开玩笑。
但你能说昆汀不喜欢李小龙吗,他对中国功夫的热爱在《杀死比尔》中已经可见一斑了。
不过有时候就是这样。
然后就没啥想说的了,Bill真是个迷人的old bastard🤫🤫
我说怎么时间这么长,原来下载的是集合版。
两部连在一起能感觉出来前后风格差异显著但是剧情连贯。
前半段毫无疑问是一场视听盛宴,暴力美学的观赏值在石井尾莲一章达到巅峰,配乐也很用心,看出来昆汀很喜欢那段口哨了。
后半段主要讲导致前半段事件的原因,一些老生常谈的电影主题——“我是谁”,在这部分剧情逐渐显露出来。
而昆汀对于中华武术,或者说是东方武术的美学印象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社会对于东方武术的认知。
我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共同印象,但看到后面主角和白眉学习时的镜头剪辑,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来了功夫熊猫系列和成龙历险记系列的武打镜头,他们甚至一度重合。
不过对于老外来说,或许他们很难理解东方武术的“禅”和以柔化刚的劲儿。
石井尾莲篇其实杀手们大多被女主角一击毙命,两个女孩子和女主角也是几个回合制就毙命了。
经典的雪中对决也就差强人意吧,“禅”意更多表现在了环境里,但是欣赏价值是极高的。
我觉得东方武术意境,李安的《卧虎藏龙》是诠释的最好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一来一回间就完成了一次武学交流。
西方武学还是太直来直去。
BTW,我一直以为这部片子女主角叫比尔,以为是一群人要杀她没杀成,没想到是她要去杀比尔。
本文转自时光网,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177287
看昆汀的作品永远不能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貌似星爷的电影也是这样,除非你欠他一张电影票。。。
该片正确的观影 姿势是这样滴:
受不了B站上一大波弹幕和昆汀的“现饭”(2012版)?
还是在家认真地磨蓝光机吧。
什么?
听说你有4K的片源。。。
言归正传,昆汀向来以采用二道贩子的方式虐遍故事中的落水狗和场外观众而著称。
开头SB邵氏电影那几个大字把人彻底雷翻。
进入正片画面的第一帧就是新娘倒在血泊中,画面太美不得不拍成黑白的,大boss比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你以为我是施虐狂,其实这是我最受虐的时刻”。
女主还没来得及BB完“这可是你的孩”就惨遭爆头,干净利落干得好。
原来导演你好这一口。
某个辛纳屈的bangbang飘过之后,女主已满血复活为复仇女神,开着淫荡的猫咪小车,路上继续BB,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来到一个宁静的小区住宅门口,友好地按了门铃进去一顿痛揍之后,开来个校车,片子瞬间反转为一本正经:永远不要在小孩面前展示暴力,米国小孩真的都是宝。
之前的仇人秒变闺蜜,捅人的刀子都还藏在背后,伤口都还没来得及打个创可贴。
“小盆友多大了呀”“4岁”“我的宝贝也快4岁了”“妈妈和朋友还有好多话要说,宝贝先上楼去好不好”。
瞬间感动到爆棚,导演心中满满地都是爱,剧情立马缓和,两个妈咪之间开始了闲聊,女主你确定你是来报仇的?
导演表示肯定,瞬间翻转剧情。
我只能吐槽反派你这么近的距离都没打中回去好好玩CS吧。
听到枪声小孩下来了,看见了自己母亲倒地上,记住即使再冷血的复仇小孩永远不能受伤害,女主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如果你不爽长大了来找我报仇”,好有武林大侠风范。
原来一切都为了孩子。
导演又玩起(坏)了章回体环状叙事伎俩,交代一下女主是怎么活过来的。
就是《杀出个黎明》中的警长“穿越”到双松镇案发现场发现女主没死。
从第二部来看比尔的枪法其实神准的,看来比尔心里不想真的杀死新娘。
同样出于真爱,比尔也让独眼女杀手放弃刺杀新娘的计划。
话说这里可是个相当经典的桥段,喜欢制服蕾丝大腿诱惑的同志们千万不要错过,导演不管你是从哪里“致敬”过来的,你真是太有才了,你给了蕾丝大腿一个特写,然后再让独眼杀手妹子哼着小曲来点惊悚,但是人家其实接到比尔的电话还是很吃醋的,你到底是喜欢前任还是喜欢我,但又得像软妹子那样服服帖帖的。
老男人的悲哀就是不懂得珍惜喜欢过你的妹子。
做了5年的睡美人,女主从梦中惊醒,感觉那一枪还是昨天的事,头上那个脑洞还在,一坐起来女主本能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肚子,孩子已经没了,于是嚎啕大哭,那个凄惨,想想朋友圈各种转发丢了娃的吧,就明白女主复仇的那个狠劲了,其实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小孩。
女主还没哭完,“兽”医带着嫖客进来了,原来自己昏迷期间。。。
我只能说导演你够狠。
女主的复仇也就此开始了,顺利干掉2个渣男后,女主坐着轮椅跑了,爬进渣男的猫咪小车呆了13个小时看自己的脚趾头想着刺杀名单上的人名,然后一个大大的脚丫特写5秒。
好吧导演你的足控我懂了。
趁女主活动腿脚的功夫,导演玩个二次元插播一弹又黄又爆力的动漫讲述一号仇人O-Ren,真人露相时原来是《基本演绎法》里面的华生医生,岁月果然是一把杀猪刀。
下面就进入本片的封面故事,“愚蠢的白人女孩是如何玩日本武士刀的“,复仇用机关枪不是更好?
导演表示只想默默地拍一部功夫武士片,膜拜一下服部半藏和李小龙,顺便致敬下史努比里面的查理布朗。
接下来在日本会所里面大杀特杀的场景已经是影史里面的经典,连配乐都亮了。
导演也是拼了,特地跑到我天朝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请来著名武术指导袁和平和他的疯狂88人团队(其中多数人在片中领了便当,当然有个未成年人不能杀只能打PP,一切都为了孩子),再搭上个刘家辉友情客串2次。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运用多种视角和呈现方式来展现女主单刷(开挂)团队副本的高端娴熟,服部半藏的神器就是好用呵呵。
推倒几个小boss和几波兵之后,杀到最后boss跟前,像镖客三部曲里面BB一阵子后,弗拉门戈舞的节奏响起,开始拼刀子,导演对着雪地里O-Ren穿着木屐的脚来个特写。。。
总之,女主最终成功将反派斩杀。
看完这一幕之后满脑子里全是血。
至此,复仇的上篇告一段落。
昆汀的所有作品,包括这2部杀死比尔,在各种博人眼球的奇歪三观之下深藏着天然的一本正经,但是他并不刻意渲染,反而让你去欣赏暴力美学。
昆汀心中有个《卑鄙的我》(Despicable Me),星爷也是这样,只是比起无厘头昆汀更喜欢拿来主义。
而下篇杀死比尔2将更能说明昆汀想要念的一本正经。
杀死比尔2完全是个剪辑出来的意外收获。
明显上下两部是1个故事,但是导演得讲4个多小时才觉得爽。
但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耐心。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导演直接剪成两部,米拉麦克斯的老板更乐意,可以圈2(3?)次钱了。
要是第一部烂了咋办?
昆汀是这样操作滴:把最精彩的日本会所大屠杀安排在上部,再用整个故事的起因双松镇那场戏把上下两部串起来,让《低俗小说》里面的那个话唠来打个酱油(这次只BB了一句话就领便当了,不过貌似接着在《姜戈》里面继续BB),比尔戏份全留在下部做悬念,上部的结尾再挖个坑原来小孩还活着。
上部杀人,茶话会就到下部开吧,不过明显不符合昆汀先BB再杀人的痞子风格。
观众已经爽歪了,导演当然自己也想再爽(捞)一把,于是2012年弄了个《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一次性爽个够,其实也没啥区别,就是把剪开的上下两部又无缝地剪在一起,然后再多送点彩蛋就又是一碗现饭啦。
剪辑果然是个技术活,完爆开挖掘机。
传说昆汀准备拍杀死比尔3,正好凑一套三部曲退休。
不过,貌似比尔已经挂了,演比尔的演员也挂了,还有原来那个会圈钱的剪辑师也挂了,女神乌玛瑟曼也年华老去,昆汀也越来越像伍迪艾伦那样话唠。。。
瞬间觉得好凄凉。
矮大紧(高晓松)说这是个大师们集体离席的时代,所以只能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聊以自慰。
罗胖子(罗振宇)说人得能活在当下,脚踩眼前的苟且(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890同学(吴晓波)说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够美好。
在比较了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三观真理之后,我决定重温邪典杀死比尔第二卷,因为那里面的比尔有一头飘逸的白发,喜欢安静地吹箫,在火堆旁讲白眉大侠的传奇故事和他五雷催心掌的绝世武功,杀起人来干净利落,除了新娘。。。
这样有内涵的男人,女主当然死心塌地倒贴。
如果没有后来怀上小孩,女主从此就过上了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杀人白头偕老的辛福生活。
但是本片的正经是一切为了孩子,怀孕后女主瞬间把所有的爱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珍爱生命,远离比尔,无论这个老男人是如何才高八斗,貌若潘安,风情万种。
原来比尔的终极意义只是贡献了一个精子而已。
但是他成就了新娘:父爱一般的爱情,自我超越和孩子。
因此,片子最末,新娘复仇之后,得到的不是巨大的满足而是感恩的泪水。
片子中所有人都和所有人有仇,比如新娘杀死铜头蛇维尼塔,她女儿长大了会找她报仇。
艾尔找白眉报仇,新娘找艾尔报仇。
石井替自己父母报仇,新娘替小孩报仇。
比尔为自己报仇,新娘干翻整个组织。
巴德本来有机会跳出这个循环,但是黑曼巴蛇替新娘报了仇。
最后新娘是唯一走出这个复仇森林的人。
她得到了服部半藏的真传,也得到了白眉的真传。
但是她选择做一个扫地僧,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正常的萌呆童年,比如汽车旅馆里面唐老鸭的童年,而不是华丽别墅中杀手游戏的童年。
所有的复仇者最终都死于执着,因为复仇是个死循环。
比尔看穿了新娘有冷血杀手的基因,复仇是对她极高禀赋和悟性的激发,也是她基因的表达环境。
因此,新娘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个死循环。
整个机制是这样滴:use (服部半藏刀 匕首 手枪 五雷摧心掌)sele (维尼塔 石井尾莲 巴德 艾尔 比尔)do while not eof(比尔) if (杀死维尼塔,杀死石井尾莲,杀死巴德,杀死艾尔)loop endifskip if (杀死比尔)loopendifskip if eof(杀死比尔) exit endifenddo goto (?
)程序猿都纷纷表示do while命令的难点是如何设置出口。
如果没有小孩,女主就没有出口。
新娘感恩的是她最终有机会把这种执着投射到小孩身上,因此她有了希望。
她的后代基因不用再进入这个循环。
对于比尔而言人的最终需求是自我实现。
对于新娘而言人的最终需求是希望,而希望是基因的实现。
貌似新娘比老男人比尔有更高层次的世界观?
是的,但毫无意义。
最开始铜头蛇维尼塔也想做个正常的妈妈,也想看到希望,但是她没有活下来,没有机会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型。
如果你不执著,你第一轮就死了。
所以,没有世界观的高下,只有方法论的优劣。
新娘就很执着,当她埋在六尺之下宝拉舒尔茨孤独的墓穴里时,她闪回到和白眉练功的一段记忆,整个场景中,女主虽发奋习武,但都没能够击穿练习用的木板,反而幽闭在棺材里时,新技能get(五雷拳?
)。
(姜戈里面的牙医也叫舒尔茨,墓穴是他的老婆的,他说他老婆跑了,原因你懂的,作为一个话唠的男人。。。
牙医后来被小李子的保镖干了,所以还是守了寡。
原来昆汀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同样的,独眼妹子和新娘在房车里狭路相逢,拼的都是服部半藏的刀,一场恶战下来,新娘靠白眉的新招(五雷爪?
)挖眼取胜,而不是日本剑术。
话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人家还是软妹子。。。
所以,要想复仇,先成为学霸。
对整个事件最有洞察力的是巴德,作为绝世高手,真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的作风,对新娘的复仇抱着极高的价值认同(也因此没有打算杀死新娘),但是闻风就动,有备无患,成功地活捉新娘。
但是巴德还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屌丝处境,连酒吧三陪女都敢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则去。
所以虽然低声,但咽不下气,虽然深藏,但最后还是露了。
可是为啥偏偏把服部半藏刀卖给独眼妹子,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话说那个打酱油的三陪女,在《姜戈》里面做了小李子的老姐,岁月果然还是一把杀猪刀)最终之战,不代表世界观的高下对决,虽然比尔的那一段关于超人的BB堪称影史上最精彩的话唠。
杀死比尔的是新娘的五雷摧心掌。
比尔也死于执着,但已不是复仇,他已经报过仇了,而是他爹说他2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个金发妹子控,和金发妹子相爱相杀是一种无法节制的快感。。。
比尔有神准的枪法,就是打不中妹子。
片中所有人的疑惑都是那个Enddo 之后的大问号,片中给的唯一解是:救救孩子。
除此以外无其他解。
但是在这之前你得先报仇。
2011美国动作片《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定级R,豆瓣评分8.6,时光网评分8.0,IMDb评分8.8。
本片不是院线电影,是将《杀死比尔》两部曲合二为一,有些像导演剪辑版,两部曲故事更连贯,两部衔接更顺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豆瓣评分高于两部《杀死比尔》。
时隔十八九年以合集的形式重温了这部动作片经典之作,如今重刷仍然感到非常精彩,247分钟时引人入胜,各种精彩绝伦的动作戏在如今看来仍然堪称经典。
《杀死比尔》的重要看点是美女打架,看美女挨打与打人,看美女用各种中日功夫血腥打人,这是娱乐性极强的创意。
年代时代的乌玛·瑟曼太适合女主这个角色了,不仅美艳动人,而且身手了得,不是花瓶花架子,动作戏像模像样,这个角色成为乌玛·瑟曼最为经典的代表角色。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刀剑版的《疾速追杀》,剧情其实很简单,家破人亡的女主的复仇故事。
动作戏贯穿始终,从头打到尾,动作戏经常变化多样,极具意境,比如日本大厅大战、雪景庭院大战、房车双女大战……年轻时代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真是痴迷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武学,本片可以说是昆汀心中亚洲功夫梦的直接影像化体现,透过本片可以看出来昆汀是李小龙迷,是香港功夫片迷,影片中太多太多的致敬桥段。
《杀死比尔》影片不仅视觉出色,配乐同样出色,不同场景,不同剧情,不同动作戏,搭配的配乐风格各有不同,风格多变,幕后的配乐团队很下功夫,很是了得。
《杀死比尔》的暴力血腥尺度很大,斩首,砍手,砍脚,残肢断臂,血肉横飞,不惜大量血浆运用,很多血腥场景的血浆用量是B级Cult片的程度。
如果说吴宇森的电影是暴力美学,那么昆汀的《杀死比尔》则是血腥美学。
刘家辉饰演的白眉道长很出彩,无论是角色造型还是动作设计,仿佛在看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功夫片,而且有趣的是白眉道长桥段昆汀特意采用了上世纪香港功夫片的远近推拉镜头,可以说从内到外全方位致敬香港功夫片。
刘家辉在片中不仅饰演了白眉道长,还饰演了戴着面具的光头日本打手。
刘玉玲本是华人,可惜在片中饰演了心狠手辣的日本黑帮老大。
刘玉玲是最早在美国火起来的华人演员,她的丹凤眼小眼睛代表了以前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古板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人长这样,所以才有了刘玉玲在好莱坞的星途。
最后一家三口团聚戏,文戏有些太长了,拖慢了结尾高潮戏的节奏,不过最终五指穿心掌的结局真没想到,反转很惊艳,我本以为会是夫妻暴力血腥大战,没想到之前一笔带过铺垫的五指穿心掌在最后时刻派上用场,神乎其神的中国古代武功被昆汀驾驭得炉火纯青,昆汀肯定看过香港功夫片,否则无法运用到这么程度。
在豆瓣电影资料你中可以查到2023年的《杀死比尔3》,不过目前还没什么实在的动静。
又快进了一遍,没看到BILL单挑别人的片段。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88人斩的时候等突然熄灭了,有一个蓝色背景下杀人的片段;白眉大侠教习拳法的时候有一段两人共同起舞的背景是红色的,也很出色;还有独眼女哼的口哨已经和日本黑帮老大决战开始时那欢快的邪乎的BGM;还有BILL在最后的安排以及数次遽然出手都相当秒,有BOSS的气场!
不像很多傻逼电影为了突出正面英雄的威武把BOSS安排的像脑残。
《杀死比尔》:一次血脉偾张的电影体验nn当昆汀·塔伦蒂诺这个名字出现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风格——狂野而张扬的个人印记遍布于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
《杀死比尔》正是这样一部将这种个性发挥到极致的经典之作。
nn这部电影以复仇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名叫布尔的女子在她被神秘组织杀手攻击并沉睡了四年后苏醒过来,发现自己心爱的丈夫惨死。
怀着强烈的报仇心理,布尔开始了寻找凶手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血腥报复行动。
整个故事宛如一首磅礴的诗篇,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感和高潮迭起的片段,让人欲罢不能。
nn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此片中展现了其独树一帜的创作才华。
他精准无误地捕捉到了每个角色的特质和心理活动,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和行为举止将这些人物生动地呈现出来。
同时,他对细节的关注达到了近乎挑剔的程度,不论是画面构图还是色彩运用都尽显大师风范。
除此之外,他还巧妙地将多种类型电影元素融合在一起,比如传统武侠剧中的仇杀复仇和日本剑戟片中的武艺比拼等,创造出一个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世界。
总之,“杀死比尔”堪称是现代电影中的一部杰作!
四个字概括,相爱相杀。
一句电影概括内容,一个杀手组织的优秀成员,即女主角,和本组织头目相爱,偶然发现她自己怀上头目的孩子,为了给孩子干净正常的生活,偷偷脱离组织,和普通人结婚,后来被头目发现,在女主婚礼上大开杀戒,女主角侥幸没死开始复仇,为了找到头目从杀手组织的其他成员开始杀起。
(这句话有点长)电影风格暴力夸张,东西方音效画风混合,夸张写实结合,故事情节简单,很多细节处理粗糙, 日本后院刀战部分,很真实,个人最为认可,接近日本刀法实战极限,爱好者可以作为案例研习。
总体个人不喜欢这部电影。
如果你是对电影品质要求很高,追求最新电影手法,建议不要看。
如果比喜欢经典电影,情节简单粗暴,打斗暴力血腥充斥画面,可以看看。
杀死比尔有中国元素、日本元素还有西部片元素。
用昆汀风格贯穿了这几种元素。
而日本打斗戏简直就是向日本B级片致敬,或者说照搬。
日本B级片完全就是那个风格,自来水一样喷洒的血、刀切瓜一样的残肢、汹涌不断的敌人、稀奇古怪的武器(流星锤)、可爱却狠毒的少女(gogo)、紧张打斗中的日式幽默(屌丝男的刀子被一刀一刀被削短和被打屁股)、最后的BOSS战……这不正是日本B级片的模子扣出来的吗?
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回忆一下,除了这场打斗戏之外确实在没出现过类似的风格,比如后来开打前立马不装逼了,血也不是自来水喷了,杀戮也回归昆汀式果断了……从日本一回来一切都变得无比写实了。
也许有人喜欢机关枪少女和机器人艺伎之类的日式B级片,也许日本观众喜欢这种的,亦或者这个风格的电影是日本年轻一代成长经历中的一个符号。
但是哥真心不喜欢这风格……看这段时我更愿意相信昆汀拍这段是对日式B级片的讽刺。
当然我不喜欢的仅仅是打斗这一段,服部半藏那段(说句题外话就在今年日本最后一个忍者决定不收徒了,详情百度之。
对了!
突然想起来服部半藏为啥做武士刀啊?
),卡通那段(这段其实也立马变成完全日式卡通片风格了,其实我对日本动画也不是很喜欢)都很不错。
再多说一点的话,其实我个人对一切日本影视作品没什么好感。
记得小时(很小)看过一部日剧是讲述一个去酒店学厨的小伙子的故事,然后他师父整天拉着个脸不理人,但有很多女孩喜欢,觉得他很酷。
那个师父开始老是对他凶巴巴的有时还刁难他,后来随着相处发现这个师父过去的经历很悲惨(忘了咋悲惨了),于是主角慢慢理解他不再顶嘴。
然后有一次主角和一群朋友们偷偷给他了个惊喜(好像是帮助他得厨师奖还是什么的,真心忘了。
),把师父感动的掏心窝说出心里话,就成了好朋友。
还看过一部日本连续剧(连续剧还是电影,忘了),是讲一个被女朋友甩了的高帅富和一个比较平凡的女孩偶然相遇相处了一段时间。
女孩儿比较天真可爱,男孩儿整天就拉着个苦逼脸心里想啥也不说,闹得人家姑娘不知所措,再三追问下这男的冷冷的说(对!
酷酷的。
跟火影里头的佐助似的):“对不起,我刚分手觉得空虚才跟你交往。
”,大体就是姑娘哭着走了以后这男的发现他原来已经爱上了这个姑娘的意思……看出共同点没?
总有个被渲染的很有魅力的人是个不爱说话整天拉着个苦逼脸的人。
做饭的师父、失恋的高帅富、佐助、刘玉玲演那个女黑老大都是这种……这就是日本类型片的模子。
从小看到大早已审美疲劳了,一看到日剧里类似场景都觉得巨讨厌!
亏我还从小学他们装深沉装酷,结果刚上了社会没少吃亏……
昆丁炒冷饭任然不会腻……
炒冷饭,不给力
1.武侠片、剑士片、西部片、B级片最大的缺点就是单调,而这部电影杂烩而不杂糅,每一段打斗每一种死法都不重复且各有特色,有种看一部电影赚了好几部的感觉。影迷出身的导演可能最懂影迷。2.职员表里看到很多国内电影人的名字,尤其是感觉很难会跟昆汀有交集的人的名字,还是挺神奇的。不过他们还把曹久平的名字打错了哈哈哈哈。3.想起来昆汀也好多年没拍电影了,今天看完这个影迷拼接版的时候听到昆汀这些奇奇怪怪又颇带感的配乐,感觉看他这些奇奇怪怪的片子是件挺享受的事情。4.片尾字幕会有那么一刻是乌玛瑟曼的影像和哈维韦恩斯坦的名字同框。也是历史的一种见证吧。
这么再看的确不错了~但是昆汀你什么时候出新片啊。
不喜欢昆汀。
就是打架
没看过一和二。四个小时一直在震惊!!!
谁能一口气把这电影看完,我做的了
杀死比尔I和II在我心中都是满分的片子,但这个版本却不是满分,因为杀死比尔本身就应该是两部片子,相互风格变化太大;况且这炒冷饭还不加料有点不实在。
深觉没有分开两部看好看了,虽然剧情毫无改动的拼在一起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坚持看完了。
非常不好看,不合理之处甚多,故事逻辑不够。昆丁的片子被吹的太过头了。远远没有那么神。
影片由一连串小情节串联而成 结构不如低俗小说那般巧妙 剪辑很凌厉 通过打乱时空顺序来摆脱LIST剧情的死板和僵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剧情设计上 窃以为只有杀黑人女杀手那一章节足够出彩 动画那段也算亮点 杀死比尔那段最乏味 但也可能是我抱着看全程邪典片的态度错怪了这部爱情片 配乐摄像都是大师级
为了我大半夜花这么久的时间看完也要打满分,费那么大劲结果看了个烂片子也太说不过去了,14年上映的3木有包含在内么~不知道,反正2我也没看过,但看过这个也算看过吧,不是情节几乎没差别嘛。嗯~没那么讨厌女主了
文化是一种思想上的习惯,这部影片只是之前的1+2,重看感觉整部影片充满着昆汀对东亚文化以及中国功夫的喜爱,当然喜欢是一方面,刻板印象也还是有的,刘亚玲演的眯眯眼和后来电影中的好莱坞往事证明,昆汀就是一个捧女人臭脚的,不故意拉踩根本不会拍电影,这部电影充满着女性YY色彩,足以让绝大部分女性在昆汀的暴力复仇推翻自己老大兼男人的权力当中感到高潮。
故事很无聊,人物很扯淡,打斗很混乱,简直看不下去。
第一遍看时觉得不怎么样,后来发现有很多场景可以一看再看
整部电影用了将四个小时来讲中国武术是世界上最强的 是这样吧? 这部电影要说的其实是这个吧?【不好意思我看了一个多小时血如泉涌之后实在受不了了后面都是跳着看的。 对 里面那个17岁的妹子不错 换个武器会更好看【我才不告诉你我没跳过那个妹子
昆汀的东西,不解释。。
他妈想骂人
配乐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