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都挺喜欢的,苏有朋和蔡玲合作过情定爱情海,cp感还是比较足的,古装扮相也挺美。
但还是觉得韩国演员出演中国古装剧台词方面会有一点违和感。
胡静的造型让人感到非常惊艳,虽然在剧里的角色不讨喜,但是造型妆容是可以吹一波的。
剧情方面,可能和看过的同类型电视剧,有点不一样,先入为主的观念吧,有的地方可能不是太能认可,但是能接受。
也算是当年能回看多遍的剧了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久困沙滩……我有心回宋营见母一面怎奈我身在番远隔天边思老母不由我肝肠寸断想老娘泪珠儿洒在胸前你生在天波府,名叫杨延朗,或杨延辉,外人统一称你杨四郎。
身为杨家将的一员,注定要过不寻常的一生,就注定在金刀杨无敌的光环下活着,视荣耀为生命。
杨家精忠报国,为百姓爱戴,但你知道,他们对你们杨家抱有更高的期待。
金沙滩之惨烈超出了你的想象,辽人设计埋伏,杨家军被冲散,大哥替皇帝挨了长枪,二哥被万马践踏如泥。
残兵的杨家军被辽兵围困在李陵庙,三哥,七弟去搬救兵,可是那是潘仁美,老令公知此去凶多吉少,但总有一点希望,哪怕一点。
过了几天,不见援兵。
辽兵包围圈日渐缩小,你父授意你诈降,六弟延昭突围,他自知投降不可能,活着杀出去更是天方夜谭,况且大郎二郎战死,三郎七郎生死不明,已辜负了对你母亲保证众孩儿平安归来的誓言,只留下了“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遗言,一头撞死在李陵碑。
死很容易,活却很难。
卧底的生活不好过,辽邦众人都对你心生疑忌,这些都还没有什么,最难受的是自己人的恨意,你很快就会感受到这恨意。
不久,果然你母亲佘赛花亲自挂帅,两军对垒之际,辽王命你出阵,趁你母亲震惊之余,明姬暗箭伤人。
你虽心如刀绞,泪花在眼眶打转儿,恨不得立马跑到母亲跟前,但还得装作无动于衷,因为你知道辽人时时刻刻观察你的一举一动,一丝丝细微的表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为了看望母亲,千磨万难终于得以返回宋营。
你带好金疮药,快马加鞭,奔赴宋营。
面对亲人的责骂,你重新定义了忍辱负重。
你深知任务没有完成,又恐隔墙有耳,辽军奸细无处不在,只能含糊不清,闪烁其词。
你有苦衷,你欲言又止,你有口难辩,你心在滴血。
这时,你耳边想起父亲的话语,“活着比死了更痛苦,天下人都会恨你,骂你,暗无天日,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你能承受吗?
”你承受不住也得承受,你没得选择,毕竟当时你是最佳卧底人选,如果是六弟,那么现在充满正义,言之凿凿的就该是你了。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你答应父亲要挺过去,面对至亲咬牙切齿的辱骂,你泪雨不止,就让这重击来吧,直奔你的面部,让它见识一下你的坚韧,坚忍,究竟有多强大。
最后你被逐出宋营。
虽如此,你终究见到了母亲,和她谈话,只是不那么温馨罢了,经此一事,你已经过渡了,如果说其他弟兄是优秀的话,那么你已经从优秀过渡到卓越了。
后来,你完成任务,站在长城上,回想过往,感慨良多,历经艰难险阻,生命真的变得辽阔了?
如果可能,你宁愿不要这些,不要这些痛苦,难堪,好好的当一个杨家四少爷不好吗?
不好!
因为那不是你的使命!
电视剧《杨门虎将》取材于世俗民众耳熟能详的杨门七虎将的故事,突出爱国情操、男儿情怀,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引人入胜也催人泪下。
杨家将故事中的精忠报国、民族大义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灵魂,因此,所有的杨家将故事都离不开歌颂抵御外族入侵的爱国主题;在影视剧中,观众见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在忠与奸、爱国与卖国的冲突中塑造出来的杨家将群像。
而《杨门虎将》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切入点,从情感入手重新构造故事脉络,首次让有争议的杨四郎成为故事主角,展示了以往杨家将故事未曾触及的情与仇、家与国等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从而使这个流传近千年的故事找到了与当代观众的共鸣点。
原谅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让我给你数数雷点。
杨业被刺杀,杀手们那个火箭射得哦,跟手榴弹效果是差不多得。
牛逼!
潘仁美和杨业在大殿上针锋相对那个台词哦,拼凑四字词装古文,狗屁不通,但凡小说写成这样的就要被我归为小白类。
亏得这些演员还要背这种台词。
你看大殿上皇帝脚下那些地毯,话说宋代种么也有我妈舞蹈培训班十几年前用的劣质红地毯啊(现在她们已经木地板了)。
就这国力,还打毛仗啊。
好不容易等到赵雅芝出场了!
一颦一笑还是白娘子啊!
可惜一出声那个配音哦,还我白娘子!
然后杨家七帅出场了四帅。
六还行。
苏有朋我就不说啥了,宝剑峰可列我最讨厌的大陆男星之首(到底他呢还是邓超呢?
还是他吧!
),我必须等他没出场前赶紧关了。
再想想我期待的忠烈杨家将的七帅阵容:杨大郎郑伊健、二郎于波、三郎周渝民、四郎李晨、五郎林峰、六郎吴尊、七郎付辛博。
这片我看还是算了吧!
关迅雷看看之前又演到了潘豹跟杨几郎在大街上对话,配乐突然就古怪了,害我以为是有弹窗!
配乐还弄那样,咳,彻底失望了。
总之,此片太无诚意,制作太粗糙了。
本来对历史就比较感兴趣,看了《杨门虎将》之后,觉得只能当电视剧来看了,很多和史实有出入:比如潘仁美的奸诈,但是历史上潘仁美的贡献是很大的,这部剧中,为了凸显杨家军的英勇和刚正,把潘仁美描绘的很卑劣。
固然是奸臣,但是有失偏颇。
而且几个儿子的名字有的也改了,呵呵就演员演的来说,我觉得不错。
狄龙演的很英勇,几个儿子各有特点各有长处,再加上缠绵的爱情,当偶像的历史剧,随便看看,还是可以的
杨门虎将》引人注目的是:它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切入点,从情感入手重新构造故事脉络,首次让杨四郎成为故事主角,展示了以往杨家将故事未曾触及的情与仇、家与国等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从而使这个流传近千年的故事找到了与当代观众的共鸣点。
全剧不仅生动演绎了“血战金沙滩”、“四郎探母”等经典名段,而且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杨四郎与仇家之女潘语嫣青梅竹马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为了这段得不到两家祝福和接纳的爱情,杨四郎强咽悲酸,在难以忍受的孤寂和期待中煎熬。
而在逃避奸臣潘仁美的围剿中,杨四郎重伤不支,被辽国公主明姬所救,以后又无奈地成了辽国的驸马。
杨四郎背负着国仇家恨而报国无门,思念亲人却又不被家容,牵挂远方恋人却又不忍离弃曾救自己一命的妻子。
坎坷的人生历程,使杨四郎这个人物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形成了四郎悲剧性的命运,而正是这种命运的降临,该剧让观众看到杨四郎对国、对家、对爱、对义的真实世界。
杨四郎和家里其他兄弟不大交流说话,喜欢独来独往,老父亲对他的态度也是很严格的,属于外冷内热的关心,不过母亲对四郎是实实在在的好,家里三郎和七郎的感情最好,而且还喜欢了同一个姑娘楚楚,四郎和潘语嫣的相识一场美好的爱情,但是因为两家的关系两个人被迫分开,被迫做了很多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感觉家里爱情最顺利的是杨六郎和柴郡主的感情几乎是一帆风顺的,而杨五郎下个山还被一个姑娘上当了,在最后的大战中老父亲让四郎去当卧底,和他说了这条路跟辛苦也很困难,会被所有人不理解,但是四郎还是答应父亲并且把这条艰难路走完也做到了,很了不起,在这期间被自己的母亲爱人兄弟所不理解真的很厉害不容易啊
在中国,杨家将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满门忠烈英魂,人人敬仰。
赵雅芝在《杨门虎将》中扮演了佘赛花这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她让传说中这位伟大的女性具体化了,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某位妻子,某位母亲,亲切而真实。
佘赛花在杨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把七个儿子培养成人,又把他们一一送上战场,她深深的爱自己的儿子,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但绝不是溺爱,赵雅芝在展现母子亲情时拿捏得恰到好处,非常自然,是成功母亲的表率。
此剧中对杨佘的爱情也有重墨描写,杨业威严固执,正气凛然,外刚而内柔。
而佘赛花温柔娴淑,高贵典雅,外柔而内刚。
两人性格互补混然天成,两人的爱细腻而热烈,狄龙与赵雅芝虽然是首次合作,却合作的天衣无缝,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演技的高超。
然而佘赛花毕竟是一个女人,有血有肉有感情,坚强中也有脆弱的时候。
如果说之前对她教子有方充满敬佩,那么当六郎一身缟素的出现在她面前,痛哭撕声的说“能回来的都回来了”的时候,她难以支撑晕厥了过去,此时,真让人心痛。
她不是神,她也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哪!
怎能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
但佘赛花就是佘赛花,她很快便从悲伤中恢复过来,来支撑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这些细节赵雅芝都表现相当精彩到位,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感情。
最精彩还是四郎探母这一段,据说赵雅芝就是因为这一段才决定接这个戏的。
如果说几个孩子当中,她有偏爱,那就是四郎。
她对四郎的孤傲倔强、四郎的不羁叛逆有那么一点点的纵容,这纵容里面又包容着巨大的信任。
四郎也对母亲有很大的依赖,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交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四郎,竟然背叛了大宋,背叛了杨家,投靠了敌人,佘赛花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
佘赛花那种又爱又恨的内心挣扎,赵雅芝演的入木三分。
赵雅芝演活了白素贞,又演活了佘赛花。
之所以这两个角色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个人物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都有个模糊的映像,赵雅芝让那个映像越来越清晰,最后与她扮演的人物合为一体。
童年回忆了,在B站上看了楚楚和七郎的小cut,大周六的早上还没起床,被虐哭。
周日从头开始看,依然觉得楚楚和七郎这条线,太好哭了。
她不懂她的心,她被一次次推开后决定放弃,却在他生命垂危之际,牺牲自己换他一命,当二人终于明白彼此心意,一切都太晚了。
青梅竹马的美好爱情,当楚楚在城楼上幸福的笑着说出“我终于要做杨七郎的妻子了”,我以为他们可以重新开始。
但只留下满眼的不舍和一句“你保重”。
不得不说这段真的太绝了。
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只有幸福的笑,和对爱人的一句“你保重”。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传说流传很广,各个版本的戏曲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
因为人物众多,故事立意也好,可改编充实的空间很多。
这个版本也不例外,对这个版本印象很深刻,整体故事蛮精彩的。
不过以四郎为最主线的电视剧其实不多,把杨家男儿和仇敌潘仁美的女儿凑成对的更是没见过。
这个创意够大胆啊。
依稀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看的时候感觉情节不是很连贯,比如辽国公主对四郎的喜欢有点莫名其妙,对情节的好奇让我欲罢不能,于是不死心的到网上找到了很多被删减的片段,才恍然大悟。
按照未删减版,好多情节和感情发展看上去就更通顺了。
整体演员的颜值够高。
苏有朋的四郎,保剑锋的五郎,贾乃亮的六郎,孝庄秘史里顺治扮演者演的七郎,男家几个儿郎站一起看上去真是养眼啊。
记得老三的老婆是王艳,演潘语嫣的蔡琳是韩国演员,这是第一次看她演中国古装剧(之后还看过苏有朋蔡琳的情定爱琴海,两个人还蛮搭的),胡静演的辽国公主,牛萌萌的小郡主。
老一代还有狄龙和赵雅芝还有寇振海镇场。
基本上每一个角色都有一段故事,一些记忆点,都有感人之处。
开始叛逆不喜欢和父亲交流的四郎,和语嫣之间的爱情因家庭对立而困难重重,受父亲临终前所托为了取得胜利而利用了明镜对自己感情窃取辽国机密……四郎这个角色塑造得很丰满,有太多的无奈和苦衷。
而五郎和漪云,七郎和楚楚和潘豹,潘豹和语嫣之间的兄妹情,虽然戏份不多,不过每个角色都很鲜明,每段感情都很感慨。
苏有朋的四郎前期小别扭,中断逐渐成熟,最后违心做了卧底又多了份邪气,把握得很是不错。
我蛮喜欢他辽国驸马时候那个造型的,很帅保剑锋的五郎慈眉善目,贾乃亮的六郎温和坚定,严锟的七郎冲动顽皮,几个演员都演绎得比较到位。
蔡琳的潘语嫣就差强人意了,她的古装看着比较别扭,口音也不太能对上,导致这段感情并没有那么感人,后期我都偏向了明镜。
胡静演的这个辽国公主人设不错,后期也真是够惨,被心爱的男人利用了自己的感情,从她角度来看我觉得四郎好渣。。。。
女角色中最满意的是王艳和楚楚,王艳的凶悍刁蛮女土匪非常到位,泼辣爽快,敢爱敢恨,可惜戏份少了点,杨府的小丫鬟楚楚真是名如其人,楚楚可怜的,很漂亮的小丫鬟很招人疼。
赵雅芝演佘赛君觉得不够气场,还是有点太温柔了,狄龙我不满意的地方在于面对皇帝表现得有点唯唯诺诺,没有大将军的豪气,反而演潘仁美的寇振海每次面对皇帝说话都理直气壮,看着大义凛然全无私利。
一个反派感觉和英雄一样的姿态,难怪皇上更信潘仁美-_-|| 总体来说,还是过于偶像化了点,不够悲壮。
印象深的还有片头曲《日落金沙滩》。
零点乐队的这歌倒是够大气。
风舞狂沙血溅夕阳战鼓震天敲响梦回故乡泪洒月光别笑我痴狂兄弟情义重儿女情长我们是迎风站立的枪江南烟雨遥大漠狼烟嗥用我的生命换山河永远的笑恩怨若如刀爱恨若难了用我的生命能不能一笔勾销我们挺起胸膛
那时候最喜欢的应该是保剑锋,心疼喜欢七弟的小姑娘,感觉蔡琳演女主配音很出戏。
女主角的脸僵到不能看,还很呆。
为么一定要让韩国女星来演古装,配音别扭。
配音配乐打戏都太差了 就小英的那一段比较加分
当年陪妈妈一起看的,她姓杨,看到最后杨家一门七哥儿郎死伤殆尽的时候她还难过得狠……杨家英勇儿郎那么多,不知道为什么导演非要挑选叛变的四郎做主角,因为历史上对四郎的评价并没有一个定论啊,不能因为历史没有结论就乱编吧,蔡琳的出场更是搞笑,完全没有中国女人的感觉~
可耐看了呢 寇准大爱~~
可以说,从演技到剧情到内核全方位的在水平之下。
很想念当初对电视机的那份执著。
我就是接受不了姜鴻的颜值
我还记得预告是:三郎杨延庆,四郎杨延朗,五郎杨延寿,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
20年补录
七子去六子回
感觉这部剧不太好看的样子。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点点不喜欢。总有一股很寡淡的感觉。
我的楚楚跟七郎啊
这版杨继业符合形象,但是剧情少了点起伏,没有杨继业受军棍,还有作为父亲老是跟儿子较劲,好像杨四郎抢了他的主角一样,有的时候为了较劲明知道四郎的策略可用,就是要口是心非,不知道战场上大局为重吗,还在那里跟小孩子一样闹情绪,这版杨继业跟四郎就像原著的潘仁美与杨继业一样的僵持着,
看过苏有朋的好多作品了,从五阿哥到张无忌、花无缺、杨四郎,很喜欢他。
这阵容一般般,女主是韩国人对口型很尴尬的。
看过。最早的中韩合作?
我要是佘老太君,就一箭射死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牲。
好剧,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