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片子,泰国既然佛教比较兴盛,那么鬼片也不足为奇了。
一开始有点扯,作为警察,进门为什么不开灯,又不是贼……不过后来创意还算是可以吧!
看着算是比较吓人了,很多部分是不带耳机看的,这个方法以前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感觉很有效哈,鬼片加上悬疑的剧情,一直认为,鬼片中带镜子的非常吓人,也许是小时候的阴影,有时候想起来,照镜子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啊,O(∩_∩)O哈哈。
有时候想想,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死嘛,有什么好怕的,但是事实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啊。
常用的吓人招数无非日本人用腻了的,诸如镜子里爬出来,背上冒出个鬼爪,另外故事也编不利索,为了罗嗦到足够长度,戏中戏完了,来个梦中梦,情节没有推进,只是为了多塞进去些吓人的老套段子,无意义的重复。
1.那个女鬼生前喜欢梅,最后夺魄成功。
2.那个女鬼生前喜欢梅,在临死的时候念力很强,导致梅的灵魂和她互换,而梅本身一直想要夺回自己的肉体,最后终于成功。
前期就很吓人了,后期还来了个反转,让人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恐怖片大多其实都是讽刺人性吧。
她喜欢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但并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想取代她。
结局虽然成功了,但是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没有任何经验的小白,又能在娱乐圈存活多久呢?
世人只看到明星们收人追捧,优雅迷人的一面;却不知道为了成功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
其实明星只是一部分,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只是觉得,无论好坏,别人的总是别人的;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剧本不错,拍得不怎么样,基本不恐怖!
感觉导演拍的不怎么样,有一些情节处理的过于简单而且很粗糙
泰国真的很喜欢把鬼和音像制品直接挂钩,没了相机没了镜头,不知道鬼会不会也没了。
剧情还说得过去,又是一个关于夺舍的故事,关键信息整容出来的那一刻基本就没有悬念了。
电影本身并不优秀,叙事结构并不能抓住人的眼球,前半段和后半段完全可以拆开看,前半段是支线,后半段为主线,戏中戏、梦中梦的环节过多,属于同一招翻来覆去的用,直接审美疲劳。
结尾花絮故弄玄虚的成分过多,想强行给观众上一波强度,顺便搞点噱头,很遗憾这并不能改变我的评价。
1、这部片子没太看懂。
前半部分,就是戏中戏那部分还容易懂,后半部分云里雾里看出个大概2、女主角长的和舒淇有一拼。
尤其是前半部分戏中戏中戏(没写重复,看过的人都知道我写的是什么)部分,女主角撅着嘴的样子和舒淇神似。
3、有个明显的小BUG,就是女主角在要揭开谜底时候,打开裘克邮箱,就是那个yahoo网页,其实地址栏上写的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
我头次听说保存在本地的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也能进入到邮箱里面,除非yahoo邮箱服务器就是裘克那台电脑。
4、后面的揭秘整容,完完全全搞糊涂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能给我说说。。。
5、这部电影还涉及到les。
6、这部电影还涉及到整容。
7、这部电影还涉及到舞蹈。
8、这部电影导演有点故弄玄虚,戏中戏还没完,还要加上戏中戏中戏。
非要让女主角演出层次感。
女主,你受累了!
泰国恐怖片一直都不会让人太失望 吓死鬼是我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看到的不错的片子 首先恐怖片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要有鬼其次是鬼要够丑。
这个片子都做到了,没有什么太血腥或者太暴力的情节 节奏比较紧凑 该有鬼的地方一定会有鬼出现这一点就点个大大的赞。
就是越到最后有点结尾扯到的感觉 女主角最后被附身之后的那一笑伴随着心里的一句次奥就这么结尾了。
片子想表现类似片中片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片子我想起了见鬼十法里面那些和尚超度女鬼的场面。
泰国的寺庙已经够神的了 再加上女主人公本身长的就有点像鬼。
综合起来就值得推荐最后忠告一句 逝者已矣 没事不要再去招惹。
更不要企图借这个出名,你太红了自然有人想成为你,不确切的说 也不一定是人。
最近迷上了恐怖片,也看了不少此类型的片子。
但是都另我食之无味,后来我就有些自我膨胀了,在朋友面前大放厥词说:“我觉得没有什么恐怖片能吓到我了。
”直到前几天刚刚看了这一部,打脸了。
看完一整部电影,直接的感受就是有些冗长,好几次我都耐着性子看看进度条还有多少(尤其后期);再一个就是觉得这部片子的音乐的确比以往看的恐怖片用心多了——至少我是被吓到几次。
而且不是那种恐怖片常用的jump scare。
尤其后期女鬼每次出现前的跳舞铃铛声;剧中剧的导演死的时候类似于时钟的走表声;女主后期不停惊醒的闹钟响铃等,这些极其单一刺耳的背景音乐在导演的运用中很好的转化成了一种意象,现代人空间内在的不安感被无限放大。
其次再说一下剧情。
我在看之前没有上豆瓣,直接优酷搜了就点开看了,所以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戏中戏的电影。
直到前半段40分钟演完,我看的很过瘾,尤其在女主去浴缸做梦那段,应该算是一个小高潮。
后来剧情发展到男警官英勇的开枪打倒了整容医生菲,然后真实的看到女主被鬼上身吓得大叫时,整个片子的走向突然有点莫名其妙了。
衔接太差,这时候我就有一种被人玩弄忽悠的感觉,心想什么鬼,之前看的都特么是假的?
不知道是导演有意为之,故意想要玩一下各位观众还是怎样,这样一来显得前半段很像一个独立的小故事,铺垫和伏笔也几乎没有。
后半段剧情想要展示的东西太多,篇幅又不够长(毕竟前面玩了四十多分钟),还不断有闪回片段来丰富和塑造后半段的故事,令人感觉非常的局促混乱,bug和观众不理解的地方很多。
我是个逻辑感很强的人或者说我姑且这么认为自己是,所以我在看一些逻辑不通的电影时总是觉得压抑。
我所理解的这种逻辑并不是简单的叙事逻辑,而是说一个故事的完整性和想表达出的一种理念是否有一致性。
这部片子虽然有着很多的槽点、bug,但是我可以说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有内涵的恐怖片。
看到最后大家都会知道,原来白黛才是那个想要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她对女主的艳羡之情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普通的小粉丝对大明星的崇拜;她的感情很复杂,夹杂着卑微;夹杂着嫉妒;夹杂着得不到的怒火中烧......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人类都是欲望的奴隶。
于是白黛开始她的疯狂整容之旅,想要完完全全的成为梅,想要替代梅。
白黛在自己疯狂膨胀的欲望里沉沦,最终命丧手术台,还被无良的整容医生抛尸河里。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一方面就有了一些疑问:“白黛是这个整容医生弄死的,按逻辑死了之后也该去找这个整容医生啊,找女主搞毛啊?
”另一方面又松了口气:“女鬼也算是沉冤得雪了吧,估计差不多结束了。
”然而,并非如此——影片结束时女主一抹诡异的笑容揭示了白黛最终替代了梅,成为了自己幻想中的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老牌的恐怖片咒怨,早年很小的时候看过的TV版本,小时候总觉得这个女鬼到处杀人,没理由逻辑的,十分怪诞骇人。
年长一些,和朋友一起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才恍然大悟,死去以后的伽椰子不再是单纯的鬼,是一种执念,是一种怨气,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感情一直让她残存着,一直驱使着她。
同理,我觉得这部片子里白黛死后她对自己想要变成梅的执念,这种强烈的欲望即便是在她已经沉冤得雪后仍旧没有丝毫的削弱,最终欲望实现。
这是一种极其讽刺的结束。
相比较影片前期梅所饰演的婷通过不断的努力演戏去靠近自己的偶像明,而后期血淋淋的现实仿佛一个耳光。
人都是靠欲望堆砌的动物吗?
当我看完片子来看豆瓣发现这片子居然没有上7分。
可能这片子年份较早了,大家当时都比较严格吧。
希望好片不要被埋没,尤其是恐怖片爱好者,虽然大家口味不同,但是希望能够一起探讨探讨。
学生时代看的了,第一次知道是在《看电影》杂志恐怖版的推荐上看到的,第一次看给我吓坏了,细思极恐,而且在恐怖片里剧情算是挺独特的了。
在我记忆中,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恐怖的泰国鬼片,恐怖程度比肩当年在教室投影仪上看《鬼影》《厉鬼将映》《死寂》的感受,恐怖程度远超《恶魔的艺术》系列,远超《死神的十字路口》,远超《鬼乱5》。
这部恐怖片在当年比较冷门,db分数蛮高的。
后来不知道咋地火了,我从一个关注对象的“共同爱好”里看到这部片了,他的观影量是三千多,他对这部恐怖片打的是四星。
我就想来看看这部电影目前在db的分数呢,没想到分数反而变低了。
说实话看到有些人打一星说“没看懂”,我也没看懂他们,更看不懂他们的一星。
这部片子,说实话,需要一些理解能力才能一次性看懂,心思细腻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它的恐怖所在。
把这部泰国经典恐怖片留给真正喜欢恐怖片的朋友打分吧(当然这也不太可能),恐怖片在db要想获得7分以上,实在是太难了……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Cannes2023
#2024北影节第一站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3.5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北影节英嘉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