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们互相表白了,就差在一起。
本想很浪漫地在久石让的音乐中,各文艺演员的氛围中来个多浪漫的相拥,事实是!!!!
1、从江小姐的淌水过河,再哼哼呵呵地限制声中,我很想砸个狼牙棒过去!
2、月老出来了,有没那么假啊!
还忽大忽小的月老,好怕哦,变形精钢啊!
3、昆虫会说话,这个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虫虫总动员,OK????
以为我们布知道什么是动画片吗?
还是觉得让我们觉得是张票超值,看文艺爱情片送动画片!!!
4、冲着桂纶镁去看,尼玛给个打酱油的角色她,尼玛去吃屎,别祸害我的女神!!
5、环境保护又来了,不是说消毒咩,一下就平息了,那消毒队员的阵容真像深化危机的消毒人员,笑到我抽经 !!
6、去那个地方采花来回要3天,人家一只蝴蝶飞去几秒就到了,坑娘啊,有没那么伟大啊,又来了西游记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好夸张啊!!!
“我翅膀坏了,怎么办”说P话啊,还不是几秒就飞回去了,装无辜7、一个消失3年的人,还说被河水冲走的人,一下子站在他面前竟只是哭几下,有没有那么淡定啊!!
起码摸下她下巴,看是人是鬼吧,淡定哥介结束整个片子。
我晃过神,它真的结束了,我好惊讶。
只记得过程笑了几声,最后我茫然地走出电影院,我们什么心情都没了,就这样88了,这是有多浪漫啊!!
真不该来看这部,宣传也太坑人了!
看了这场后,决定不再和他联系了,我不相信爱情了!!
假如看完《肩上蝶》我有机会采访导演张之亮,我还真有很多问题可以问呢!
1、江一燕为什么从头到尾都要用气声演出?
是你让她这样的么?
用意何在?
2、明明去种花的地方是有木桥的,为什么江一燕去取花不走,而要涉水呢?
3、梁咏琪采访那段为什么不多切点镜头,让我们觉得至少采访了很久,不然那么一会儿工夫,请问回去怎么写那么重要的稿子啊?
4、陈坤为什么不接受梁咏琪?
他怎么知道江一燕一定会来呢?
月老给他托梦了吗?
5、梁咏琪在报纸上登了两张照片就吸引那么多专家来势汹汹消毒?
都不需要先求证事情真相的么?
如此大动干戈了之后发现虚惊一场岛民就又回来了,梁咏琪小姐难道不需要对此负责任?
科学难道是做游戏?
不需要严谨的态度?
6、电影结局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江一燕是回到陈坤身边了,还是继续变作蝴蝶跟梁咏琪走了啊?
7、许绍雄到底出来是干吗的?
比群众演员还群众演员!
请问这,这还需要给他片酬么?
张之亮到底多久没有过性生活了呢?
整个片子连一个高潮都没有呢。
拖拖沓沓加上依依呀呀的呻吟真的可以让导演high起来么?
冲着陈坤看完《肩上蝶》,很多感想,不吐不快。
画面漂亮,风景怡人,让人对大自然心生向往,音乐配合也很好,后来看字幕是久石让配乐,难怪。
三个气质清新的女生和一个执着帅气的科学家的爱情故事,再加上环保的大课题,昆虫动画世界,这种选裁就足以另人佩服,看惯了古装大片,阴谋论,偶尔看看这种浪漫小清新,神清气爽。
那帮国产文艺导演终于有人开始尝试探索这种生态科学环保题材的电影了,就冲这种勇气,值得称赞。
好了,优点说完了,该吐槽了。
导演整个的脱离现实,幻想出了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美丽岛屿,这岛屿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有一个孤独的科学家每日刻苦研究珍稀动植物,电影中男女主角一再强调这个岛的独特性,我可以确信的是这样的岛也只能存在于那帮爱幻想的文艺青年脑海中,供他们YY,既然这样的客观环境不存在,导演还想象力丰富的想要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之类的宏大题材,那就是与现实严重不接轨的痴心妄想。
且不说搞科研是一件多么枯燥乏味烦琐的事,光就说岛上只有一个科学家就已经够离奇了,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科研工作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连一个助手都没有,福尔摩斯那种智商的还有个医生助手,这倒好,陈坤一个人就搞定了。
实验室还兼当主角的家,花花草草好不漂亮,男主角和女朋友腻歪也在这里,那个可以影响世界的科学研究也在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前女友留下的生活气息,就是看不到一点科研气息。
做实验连白大褂也不穿,连显微镜都没看着,就拿着几个培养皿在那里摆弄摆弄,这就是科研?
房子从外面看就是一个林间别墅,大落地窗,宽敞明亮,每天工作就跟度假似的,这种氛围能产生影响世界让联合国级别杂志的记者都来采访的科研成果,那才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导演,这就是您对于植物学家的理解吗?
这种科研也就只能存在于您的想象之中了。
陈坤和梁咏淇的对话实在很无聊,本来一个科学家和一个环保记者之间关于环境和人的关系的深度探讨,两个知性的人的深入交流,更何况还有一方暗恋,本应该更有火花,可是台词白痴,无非就是那几句保护环境,消毒会破坏这里的生态之类的台面话,太宏观,太概括,没有一点对于环境与人的关系有新的视角有启发的探讨,这个科学家的成色让人怀疑,再加上他对于前女友离去的深度悲伤奠定了他的忧伤基调,这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调调,不是科学家的调调,尤其是在岛上怀疑有传染病需要撤离,他的科研到了关键时刻的时候,陈坤也有愤怒,也有爆发,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但是这个时候影片节奏仍然很慢,仍然是那种缓缓清新的范儿,电影并没有把观众代入到真正危机的时候的感觉,剧情张力不足,梁的安慰也很无力,“就算是为了为你牺牲的人,你也不能放弃。
”这种话让人无法感动,让人无法不怀疑他搞科研的意义和价值。
只要相信信任对方,总会有奇迹出现的。
每天醒来,我都能够听见宝宝的声音,我会一直等下去,只希望她早日出现。
这类文艺腔的台词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文艺爱情基调,这不过是一部披着科学外衣的文艺电影,要不是陈坤我真看不下去了。
PS:看了看其他影评,吐槽更甚,深感一句话是多么的正确,“观众永远比导演聪明”
之前朋友推荐我去看《肩上蝶》,说“这是一部类似《无极》的电影,一出来就遭人骂的类型”。
想想好歹我也算《无极》的半个拥护者,何况导演还是我一向喜欢的张之亮,便毅然决定去看了。
影片存在很多问题,也难怪豆瓣上各种批评,各种“烂片”之头衔,但我还是想说,这的确是张之亮的一部“诚意之作”。
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梁咏琪饰演的女记者杨霖,在拍摄了一系列昆虫死亡的照片之后,将它们打包发给了编辑。
细心的话,可以很明显的注意到镜头上邮箱地址的前几个字母,是一个人名“Jacob”,这恰恰就是张之亮的英文名。
无论这个细节是否有意为之,在看到这个镜头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张之亮的诚意。
环保一类的主题,常见于日常生活,常见于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但是用在电影中,总显得那么力不从心,要么沦为山寨灾难片,要么沦为主流宣传片。
《肩上蝶》并不算做得很好,片中几段关于生态环境的“点明主旨”的冲突戏都显得太僵硬刻板,依然缺乏震撼人心的东西,但至少并不那么惹人讨厌。
陈坤爱着他生活的小岛,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植被,有他一直在研究的项目,同时女朋友的“离奇消失”也和自己一直在进行的研究、和整个小岛的生态息息相关,因此环境的安危与个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陈坤对环境的爱和坚持算得上有理有据,不至于“假大空”,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能够让这样一个反反复复叨逼叨逼很久了的议题呈现出来的时候,带了一点亲切感。
这是优点之一。
优点之二是故事的情感线,“黑白老鼠”这样一个童话比喻,还算打动人心。
故事一男三女,江一燕饰演的女友宝宝看起来好像是最初的白老鼠,陈坤是那个追寻自己理想的黑老鼠,江一燕为了让陈坤醒来不惜化身蝴蝶等待三年。
而桂纶镁和梁咏琪是接下来的两只白老鼠,都在等待陈坤“重新开始”,在等不到的时候,决定离开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但在整个故事的最后,我们才会看到,其实陈坤才是故事里真正的白老鼠,他会一直等下去,直到江一燕回来,这是他自己的结局。
爱情故事里的分别与等待,都是感动人心的主题,无论陈坤选择重新开始还是继续守望,张之亮的情感处理都很温暖,不虐,不悲伤,却很感动。
虽然有点俗套和狗血,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是两个比较明显的优点,但是《肩上蝶》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
首先是人物混乱。
桂纶镁和梁咏琪这两个角色,在电影的前后两个半段占据主导,但实际充当的情感角色是雷同的,重复累赘,完全可以合并。
梁咏琪的角色在后期还有推动情节的作用,但是桂纶镁的作用一直没有显现出来,而且全片到最后也没有解释她两次洒下种子的用意(第一次种在了陈坤和江一燕的花里,第二次洒在了水里),有些莫名其妙。
其次是情节老套。
整个“肩上蝶”的故事,完完全全就是“你肩上有蜻蜓吗”的翻版,而“蜻蜓”版的故事早在十年前就滥大街了,羽泉和苏慧伦唱过一首《还剩下什么》,就是用“蜻蜓”的故事拍的MV。
肩上蝶无非是把男女角色换了换,然后套进一个环保的主题,并且多加了一条“昆虫线”,以展现蝴蝶的内心。
这也就直接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叙事手法含混,故事结构空虚,情节不完整。
可以认为整个电影有三个视角,第一个是男主角陈坤的,第二个是蝴蝶的,第三个是全知全能的。
第三个视角出现的情况很少,只在做必要补充的时候出现,所以可以认为故事主要是陈坤和蝴蝶在叙述和推动的,于是就有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是男主角失去女友之后,如何颓废,又如何振作,最后如何保护小岛的生态,这样一个励志的线索,另一条是女朋友变成蝴蝶之后,如何守望,如何结识朋友,再如何帮助男友的线索。
两条线索的联系是情感线,这本没有问题,但是双线叙事的最后却造成了情节缺失,故事缺乏了完整性,例如:当甲虫和蝴蝶因为过度的接触了人类,而遭到了昆虫界的大举排斥甚至追杀的时候,我以为“昆虫线”会成为一个人类世界的对照系,蝴蝶如何一步步化解昆虫们的信任危机,男主角如何一步步拯救小岛的生态,两者形成一种参照(好吧,我承认当时我好莱坞了一下),但是很显然张之亮没有做,他制造了这个冲突,让其成为蝴蝶脱离昆虫界的原因,从此以后蝴蝶就一直待在男主角的身边,这条线索就断掉了,或者说,两条线索在这里就合并了,蝴蝶只能偶尔出来一两个反打镜头,给点心理,给点反应,这样子。
而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的研究进行到关键时刻,需要去星岛找植物天仙子的时候,蝴蝶线再度出现,她单枪匹马飞去星岛,为爱人做了最后的牺牲,而在这一段,男主角的线索是缺失的,因为他的状态就是“等待”,而且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小蝴蝶在拼命的帮助自己,这不禁让人疑问:你早干嘛去了?
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刻来不及了你才说要找天仙子?
双线的断裂让整个故事支离破碎,存在许多硬伤。
观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考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为什么一定要将两个人的内心都展现出来?
如果只从一个人的角度诠释,留一点悬念,情节可能会虐一点,效果会不会反而更好?
最后来说一下这个特效的问题。
蝴蝶像苍蝇,这是大家的共识。
月岛的风景做得还算凑合,但是缺少中国的感觉啊,怎么看怎么像东南亚。
故事本来就是魔幻,但月老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有看见满神的感觉,所以我很不厚道的笑了。
另外,久石让的配乐啊!!!
太没有存在感了啊!!!
我还是事先就知道是久石让,看电影的时候特意听了听,都没觉得有相得益彰的感觉,说明什么?
不是久石让的音乐有问题,就是电影的情绪有问题……至于哪个有问题,自己去想吧……所以《肩上蝶》尽管是张之亮的诚意之作,但是真的,在他的水准之下。
片子的主题很好,有环保,有爱情,有可持续发展……算得上是一个主旋律。
但是,一个好的东西不代表它一定要杂糅起来就能够升华,放到电影里面用不好就成了一个“rubbish”。
小清新真的已经荼毒到电影里面了嘛?
文艺气息浓郁,喜好这一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个片子。
曾今也看过一系列的这种青春片儿,一贯的帅哥美女,再加上点爱情,加上点儿童画寓言之类的,最好有个生病的男或女主角,然后多个小三情敌,最后配上一个伤感但是还算圆满的结局,整个片子就此告罄。
诚然,在这里几个元素都具备,看到黑白老师的时候也会潸然泪下,但是怎么就觉得这片子有那么点“不伦不类”。
爱情方面,漂亮的女主角像是出来跑龙套的,没几分钟就牺牲掉成为一只白蝶,桂纶镁和GIGI的出现也没有什么扭转,俩人的扮相算不上本色,总觉得都有点儿矫情。
出彩的还是昆虫角色们,但是肩上蝶又比不上虫虫总动员,尽管笑点和看点被一只瓢虫和一只蚂蚱抢走了……环保,可持续发展,再加上点当今热门的各种流感传染病,还有那个记不住名字的巨长的一个什么病理协会,整个东西又有了那么点儿科教片的色彩。
但是陈坤小朋友更喜欢用长焦镜头拍蝴蝶,而GIGI小朋友的佳能单反把重点放到了陈坤身上或者昆虫尸体,当一群跟外星人一样的“清理病毒”小分队上来的时候,恶搞的色彩更加浓重了……奇幻色彩是宣传的一个亮点,但是实际观看失望大于期望。
特技真是做得不行,是因为投资的缺陷嘛?
月老爷爷的出现,祈祷,不知道为什么两颗银杏树出现后让我想到了阿凡达里面的生命之树,但是明显该片又没有那种境界。
但是不能就此否定一切,其中的寓言故事让整个故事还有那么点儿意思,貌似是水彩的画吧,小老鼠和奶酪,这个故事听着有些耳熟,结合着片子的男女主角(老鼠很男女主角有点性别错位,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的还是排到最后发现除了点儿问题),结尾的字幕给上一点儿延续,让片子看到最后才发现点儿对得起银子。
所以,不管你是否坚持得住,还是看完这个片子吧。
其实暑期本不该把你的目标锁定国产片,几个导演轮番轰炸过来,可能都在为及讲接档的进口“续集”档造势吧。
出个题外话,看过武侠,财神客栈,以及今天这个肩上蝶后,我还是觉得继续怀旧好了。
看看当年的金枝玉叶,看看当年的算是烂片的豪情,都觉得好过现在。
本来我还挺文艺小清新,看《巴黎我爱你》,《午夜巴塞罗那》大呼好看,间或着捡一点台湾的《蓝色大门》,《九降风》看看。
直到今天看了《肩上蝶》……喜感了。
之前的剧照透露得好啊,桂纶镁一脸小纯洁站在似锦繁花中,广告女王的脸就这么适合拍平面啊。
名字也取得文艺啊,肩上蝶,没看剧情介绍还以为是纹身呢。
看了才知道,坑爹呢这是。
还好是朋友拿抵用卷换的票,也因为查了整月的档期,几乎没有欧美片,全是国语的。
看着它的海报剧照都这么漂亮,再相信一次国产大陆电影吧。
结果是晚上九点多出的电影院,一起的三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看得一脸倦容,最后,一个姑娘说,我们吃烧烤去吧。
这一句话才让我回到实实在在的有人间烟火的生活中来。
烂片在电脑上放放看到半小时就快进,再看不下去就关机。
但在电影院,绝对会让你有巨大的虚无感,整个人生都不真实了。
《肩上蝶》就是这样。
从男主动手挖花突然四肢僵硬倒地开始,整个片子就处于一种非正常人的思考逻辑中发展。
到女主遇到月老,还被变成蝴蝶,到大规模地运用特效,我还不如去看玩具总动员呢。
起码人家自己也清楚是假的,不像《肩》,大树葱郁茂盛营养过剩一样我忍了,绿得像p过的我也忍了,背后恰好有大小瀑布我忍了,可是,那瀑布半夜居然会发黄绿的荧光!
背景交代得好真实啊,月岛啊,旅游景点啊,还有桂林大榕树一样供情侣许愿的月老树啊。
还有影片后期的直升飞机和消毒小分队,这太魔幻现实主义了吧。
看到发言中记者提问用日语,以及中文版的《每日新闻》,这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啊?
个人认为,好的奇幻故事绝不会因为加入奇幻元素而忽略真实感的营造。
建议看看白饭如霜的奇幻小说,《猎物者》,《三千界》什么的。
非人可以存在,却可以和人在一个锅子里抢烧鸡,撒哈拉之眼可以是虚构的世界,人却一样要吃喝拉撒。
故事是虚构,但最重要的是人啊非人之间的感情,有烟火气所以真实。
结果本片在处理吃喝上非常走偶像剧风格,喝的是个什么茶我忘了,反正不是一般感冒就喝的姜茶。
自己烤饼干,够浪漫。
也够麻烦。
演员全是黄皮肤说中文的,梁咏琪做的饭净是欧式下午茶风格。
那一顿没吃的正餐,一人一份盘子端上来的,红红绿绿抹了酱的。
太太太不像人吃的了。
全片两个多钟头,剧情拖沓,主线不明,男主的感情支线均无尾桂纶镁去读了一个要读七年的植物学,黏男主黏了那么久,突然就自己想通走了,梁咏琪更是莫名其妙,明明是可发展性爱情,却突然被告知我一直等她发了好人卡。
连女主重新变成人的时候男主居然一点惊讶都没有,就是抱着哭啊哭的。
太想念了能理解,这么突突然然地扑出来也太惊悚了一点。
跟诈尸似的。
我们都以为模糊的月老会出来说个话的点个题的。
也没有。
看到快尾声,朋友小声问我,这一会爱情一会还扯到自然和人和谐相处,表现的是啥啊?
我沉思了一下说,学植物学的都是靠谱的好青年两颗星,一颗星给配乐,一颗星给搞笑的昆虫。
本片还有诸多神奇之处。
不一一点出了。
若有好奇心强烈的,可以等网上有了再看,千万不要花钱前往电影院。
下午在下班前趁着老板不在偷偷溜上豆瓣查了查《肩上蝶》的评分——4.7(大部分人只给了两颗或三颗星),瞬间就凌乱了。
当时从百讲过时看到文艺而小清新的电影海报立刻决定买票,让自己接受接受这种文艺味的熏陶,遏制向猥琐大叔发展的趋势,心想说不准我啥时候还能够找到四娘那种一双帆布鞋坐在窗边、抬头仰望天空四十五度角肉牛满面的感觉,谁料最终还是碰上了这狗血的电影,被豆瓣上纯种文艺青年誉为“文艺爱情奇幻环保宣传片”(我擦…)。
狗血电影当然也可以当治愈系,比如看完后吐吐槽神马的,于是,兹决定写点东西悼念我那十元人民币。
关于演员: 据说,很多人是冲着桂纶镁去的,桂纶镁的确很契合小清新风格的电影,有种自然散发的淡雅的青涩感。
但是,当桂纶镁这个角色出现的时候,她那双分齐耳短发头型瞬时让我觉得她似乎经历文革插队回家,但可能这个发型正好传达了这种青涩感吧。
陈坤,演技自然不用说了,不过我真的觉得陈坤已经有些向怪蜀黍发展的趋势了,特别是想到娱乐版中说他儿子已经蛮大了的时候。
至于江一燕,坦诚说,我买票看这部电影有一部分还是她的因素。
其一是《南京南京》首映的时候我参加了,她当时有出场宣传,谈了些自己对角色的看法,不疼不痒。
其二,去年和她一起在重庆拍过一部电影。
一方面,在剧组时,大家似乎对江不太感冒,主要还是江一燕童鞋并不算一线二线明星,也就在三线徘徊,但似乎架子很大,全剧组很多事情都需要围绕她转(她在那之前只拍过《南京南京》算稍有点名气)。
另一方面,与她和她周围的一些朋友接触后也发现这个瘦弱小姑娘也有自己的很多苦楚。
其实,大家都是出来混的,谁都不容易。
有这些渊源,正好也有空,就来看看这部电影了。
大屏幕上,江一燕却是不漂亮,脸蛋并不算精致,平凡得扔到人堆里都不会有人会注意到她那种,加上表演和角色缺乏张力,远没有《南京南京》中那个舞女震撼人心,所以,对她的评价只能是:差强人意,甚至乏善可陈。
另,豆瓣上大家一致认为,“好吧 唯一还有点好感的东北蚂蚱和瓢虫出来了!
这应该是本片演技最好的两位了!
鼓掌!
就派你们俩去飞红毯了!
”汗==b 关于剧情 剧情之狗血让这部片子文艺得搞笑,搞笑得有些小无聊,倒是其中穿插的各种动物的卖萌可能对小盆友的胃口,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把真人的部分剪掉,留下昆虫的部分,改名《昆虫总动员》,再重现以儿童电影的姿态上映,票房肯定更好。
在电影开始前,二妈发短信说这部电影“据说是苦逼爱情片”,爱情片是一定的,至于是否苦逼,当时我就在心里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苦逼杯具到最后到变成了洗具,演员在拼命煽情流泪而屏幕下观众们各种欢乐。
故事开始了,讲述了一男一女的爱情故事,然后忽大忽小、变形精钢似得月老恐怖地出现了,然后小三(桂纶镁)出现了,然后小四(梁咏琪)出现了。
小三的定位是一个青涩少女,可惜青涩少女最后去读七年的学位去了,当时瞬间感觉她向世界上第三种人——女博士发展了。
小四的定位时成熟知性女,可惜因为后面太无聊了,完全没注意最后小四的下场是怎样的。
小三和小四分别是两种类型诱惑着陈坤,分别承担着黑白老鼠的上下两个部分的故事,而最不给力的是不懂为什么男主还是选择了没有特质的江一燕。
总的说来,三位女主都像是来打酱油的…没多久就闪掉了。
故事情节奇幻而狗血,更关键是故事本没有高潮,而编剧故意要塞上一个环保主义、爱情还有学术研究交相辉映的高潮。
不得不说这个高潮装得有点假。
另外,剧中有大量大量的不合逻辑之处,让人雷得里嫩外焦。
比如明明有桥江一燕何必要趟水而过,她是为了告诉大家“亲们我又拍电影为你们湿身哦”还是怎样?
又比如请来的警察为神马是西方白人怪蜀黍?
再比如故事情节后期逻辑的混乱。
等等不一而足。
我想知道,是不是编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还是我们高估了编剧的智商?
关于音乐、台词和声音 据说音乐是出自久石让之手,在我有限的记忆中久石让做过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善于把握大场面的音乐。
而在电影中,当身穿隔离服的医生们进入小岛,瞬时响起了大片式音乐。
我想咆哮:你可以不用管乐吗亲?!
你可以不用弦乐吗亲?!
你可以不要把一个很不大片的画面配上史诗般壮美的交响乐吗亲?!
当时我觉得我瞬时被音乐抽离出这个所谓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而看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的斯巴达将要远征出战,太穿越了!
梁咏琪成功用台词塑造了一个怀春熟女的形象。
当梁咏琪春心荡漾满脸YY地吟诵出“其实我也很欣赏他”,全场的观众哄笑,都被她雷得整个人都思密达了。
当然,不必用台词,用声音就征服了观众的还要数江一燕。
当江一燕化身成蝶,在窗外累得只能发出且不断发出“呃呃”的声音的时候,我分明听见周遭一阵又一阵YD的笑声,是大家都XE和重口了呢,还是淫民群众的力量又增大了,我不好说。
关于画面和特效 对于这部神奇的电影,我只能用神奇来形容。
毫不否认,特效做得不错,真实而精细,but,背景做得忒假了点,缺少了些质感。
导演没有做好预算平衡啊。
另外,光线做得太次了,也有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吧。
很多场景看起来就是在室内搭景速成的。
大致就这些了吧,总之,这部奇幻电影真的是极品,供大家轻松轻松吐吐槽也就差不多了
看完了此部充满治愈风格疑似文艺片的动画片后,我有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1,陈坤摘了花,晕倒了,这告诉我们什么?
我一直不明白。
我以为导演有隐喻。
看到最后我顿悟了,老一辈歌唱家早告诉我们了:路边的野花,你!
不!
要!
采!
啊!
采完了自己晕倒女盆友消失你还疑似爱上一只昆虫。。。
伤不起。。。
2、当月老告诉女主救命的代价时,我就在想陈坤会不会等。。。
想着想着就内流满面了。。
能不等么?
能不等么?
不等怎么符合此片积极向上乐观正义的精神?
只是导演你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居然让我猜中了开头又猜中了结局。。。
3、剧中所有演员是炮灰。
动物才是主角。
最拉风的是瓢虫而白蝴蝶是蝴蝶中的战斗机(详见最后找花的那一段,目测飞行速度超越神舟一号了。。。
额滴神啊。。。
)4、对演员接下此剧本表示不理解。。。
陈坤可以理解是爱上了独角戏的感脚(其实我一直怀疑他在拍与昆虫对话的时候看着空空的手指就不会看对眼么。。。
),那么三位女主是为哪般啊?
就是为了证明跨种族恋爱天下无敌么。。。
5、看完电影留下来看完了字幕,一是为了看看谁给昆虫配的音,二是为了看看桂纶镁演的角色到底叫啥。。。
6、动画效果我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有些部分确实很不错,但有些部分给了我挂历当背景的错觉。。。
7、电影应该有最高年龄限制或者最底年龄限制,要么给小孩子当动画片看,要么给有阅历上年纪的看,年轻人可能没法理解导演高超而隐讳的表达技巧。
至少我这个笨蛋不懂。。。
8、居然是久石让的音乐。。。。
我内牛满面。。
9、蚂蚱和瓢虫其实是一对好基友。。。
10、国产电影的又一新高度
差了一颗星,是因为的确剧情中有脑残部分的出现。
但这些缺点,不至于把本片的亮点全部掩盖。
更不至于像而今的豆瓣上一片骂声,似乎口水足以将刚上映的影片从各大院线上急急的淹没拉下。
各位豆友们,省省吧,工作的工作,抱孩子的抱孩子,别在这围攻一部起码主题健康向上、画面音乐优良的大陆国产片啦。。。
久石让的配乐什么的倒真没注意,日本大师的致敬略掉。
特效用的有点滥,但实景拍摄也一定足以养眼。
故事的原创性足够吧,摆脱庸俗虚构的小清新小文艺,有着专业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视野不局限于青年们得小情小爱之中,环保的主题被适当的放大,算是升华。
片子剪得还不错吧,没有明显的漏洞和生硬的衔接,动画与手绘的插入算是一大亮点,是当今影片中少见的创新。
黑白老鼠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共鸣,相信这已然是本片的一大成功。
至于每次出场总能引起全场笑声的蚱蜢与瓢虫,为本片增添许多戏剧效果,让原本有些悲情的影片恰如其分的轻松起来。
美轮美奂的叠瀑与花草,相信每个人在荧幕下都会眼前一亮,这美感,我们需要。
对豆瓣上的两极形势的评分与无人看管下无序的叫骂早就有所反感,对这部影片的攻击尤甚。
谨希望指出这些本片的可取之处,留一方净土,还原影片本色,莫让没有素质的骂骂咧咧遮蔽双眼。
一位身为资深豆友的同学安慰我说:豆瓣上扎堆的愤青,已经把骂当成了习惯。
其实她不说我也早已发现,所谓的专业观影人就是骂的最凶的,似乎找茬再加上扎眼的污言秽语就会成为热门影评。
如果豆瓣只是大家发泄的地方,那它的存在便不再那么有意义了吧。
原声啊。。。
冲着GIG去的,越来越有味道了,黑白老鼠很感人,只有认真看,才能看出意味。I
爱情童话需要互相信任
每一个场景都好美的说 几条线索也都很清晰 也还算有一定的笑点 久石让果然是配乐大师哇 不过桂纶镁居然演一个高中生 叹气. 江一燕的演技也真是受不了 演得很像杜拉拉里面的王珞丹 呕吐. 月老那段等桥段真是郁闷死了。最后最后 另外两只蝴蝶的对话,再久石让的音乐响起,我盈眶了都...
为什么不喜欢它呢?只要是温暖的,打动人心的,不就是好的么?
最开始以为是爱情片,没想到是环保宣传片。想表达的太多反倒削弱了主题,故事支离破碎,人物几乎不可信,情感缺乏打动人的地方。特效的使用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
靈魂愛戀。
风景不错,合成效果也不错。。。对国产的要求别太高
我就觉得还不错~有什么道理比幸福额度的分数底呢!
中国自然爱情主旋律奇幻动画剧= =
剧情比较一般甚至略脑残,动画还蛮可爱,但是我竟然在公交车上被那两只老鼠的故事感动了然后涕泪横流这种事情我好意思公开拿出来说吗!!!!!!= =
故事实在一般得不能再一般
多一颗星给陈坤和美丽的画面
太乱了 太烂了 烂到我就没看完!
人兽激情无码巨制 拍成3d效果更好哦亲
音乐很优美,久石让的音乐总能让人平静而感动……
无语。。。
两只老鼠的故事到桂纶镁离开的时候就要结束了,后面再提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觉得江一燕演这个角色不适合,喜欢梁咏琪,陈坤虽然不出彩但也还行。
我愣是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是玄幻片么……
影片的主題其實只有兩個字,等待,如果只抓個這個主題也許還能算及格。但張之亮卻不安於此,還要加入環保主題,結果是兩邊不靠。而劇本,苛刻點說,基本如同90後腦殘的練筆之作。影片大篇幅的特效很令人失望,場景太假。三位女主角氣質接近,和陳坤之間的火花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