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有点音乐剧电影的样子,而且里面出来了好几个童话,有小红帽,灰姑娘,长发公主,杰克魔豆都出来了,电影的前半部分传统套路皆大欢喜,后半部分是反转剧情,童话人物都变成了普通人,还互相指责,善恶一体。
也传递了这部电影传递出来的黑童话的样子,里面的歌舞我觉得看的还挺可以的,灯光不断转换,剧情也还挺完整的
哈哈,我来编个不太顺的顺口溜。。。
灰姑娘赴舞会,迷了王子却逃走;沥青粘住金鞋子,王子取鞋寻主人;割脚趾,切脚踝,庸人纷纷来配鞋。
小红帽变成红斗篷,奶奶爱穿大睡衣。
大灰狼是真俏皮,两撇胡子配礼帽。
男孩卖牛得来豆,小豆闷声长大个;能通天,大宫殿,还有金子竖琴和鸡蛋。
白色奶牛不产奶,无用奶牛已死去;女巫妙计来施法,倒下奶牛站起来。
吞下斗篷鞋子连头发,另外还有玉米穗;月色大变,风起云涌,巫术只在瞬息间。
快挤奶,金杯盛,一口热饮下肚去;女巫变美且年轻,赠个孩子做人情。
看完整部电影以后不禁为编剧的脑洞所折服,不仅在原来的故事上进行了较大的变动,还能够将四个故事穿插在一起而不让观众产生一种混乱的感觉,还将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集中在黑森林里,可以说是极考验编剧的思维能力的,而整部电影的色彩设定也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在服装上面和黑暗的黑森林产生鲜明的对比,也让观众感觉到它的布景是很华美的,而且剧中的女演员的颜值也是很高的,两个王子在剧中的表现也是让人大跌眼镜,颠覆了王子以往的形象,所以这部剧的亮点还是在四个故事的改动上。
先来谈下观感吧。
本片可能是演员咖位最大的黑童话题材电影,本身就是改编自经典舞台剧,但是导演明显没有做好电影化的处理,看完全程都是音乐剧的感觉,但电影和舞台剧本身就是完完全全两种东西。
特别电影的前十五分钟非常的杂乱吵闹,台词全是用歌唱,而且非常难听,不是所有台词都适合唱出来的,各种音乐剧式的歌和人物场景切来切去想想就让人消化不良,这也牵扯出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作为一部黑童话,习惯性都会把很多童话故事糅合在一起,这里面一般是会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如同《故事的故事》直接把电影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之间基本没什么影响,一个部分讲一个故事;第二如同《格林兄弟》,把各种故事的标志性部分提取出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比较贪心,它即不准备抛弃童话的原故事又想编出新的故事,但是电影是有篇幅限制的,可以杂但是不能乱。
于是这部电影整个前半段都在讲述各个童话故事,而且各部分非常完整。
但不同故事不停切换让人有割裂感,面包师夫妇的确是电影的主线人物负责串联起各个故事,但是存在感不够润滑剂也没有给足。
所以整个电影前半段都是崩的,加上台词必唱歌让人极度不适。
于是导演用了整整一半的篇幅终于把主要人物拉来凑一起了,但是人数确实太多了,所以经常还要搞一个分组行动,于是电影的凝聚力又没有了。
这些演员不仅要负责自己的童话故事,还要时不时去电影的主场故事串场,我都替他们累。
好在拖原舞台剧的福,这部电影后半段教育意义非常大。
电影里面的主要角色都有自己的恶,结果导致最后的事故。
面包师夫妻为了得到孩子不惜代价成了骗子;小红帽和男孩成了小偷;王子娶了公主又去偷情;长发公主抛下了王子一个人逃跑;灰姑娘自带婊气欲拒还迎。
主要角色都有自己的人性阴暗面但是也有启示,我挑比较有代表性的扯一下。
王子和灰姑娘。
电影里面的灰姑娘其实是有点婊的,她三次奔赴宫廷的晚宴其实是有嫁入王室的心的,不然也不会一次次去。
但是她明白让人珍惜就要让别人难以得到,于是三次赴宴三次逃跑,最后一次还要给王子留下线索让王子花费精力去寻找她。
只可惜虽然灰姑娘很聪明,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是骗子,所有的女人都会受骗,不同的是,幸福的女人找到了一个大骗子,会骗她一辈子;不幸的女人找到了一个小骗子,会骗她一阵子。
王子是个薄情的小骗子,但是不要以为薄情的人很无情,他们只是很快就把感情收回去,他们享受的是追逐的过程。
王子对灰姑娘说:“I thought that if you were mine,I would never wish for more.”其实王子也并没有撒谎,对他这个薄情者来说,追逐别人的时候也许是这么想的,但是追逐到了他又会寻找新的追求。
所以王子最后又说:“I shall always love the maiden who run away.”他爱的始终是那个会从王子身边逃跑的少女而不是相守一生的那个人。
灰姑娘那套让人求而不得的方法本身也用错了人,对于王子来说有什么得不到呢,哪有女人会拒绝,于是灰姑娘才成了珍宝,所以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注定只能到灰姑娘接受为止。
但是灰姑娘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爱王子,要不要继续相信一个背叛过你的情人,重点从来都不是信任,而是你有多爱他。
婚姻与爱情注定是不一样的,灰姑娘并不那么爱王子,王子对灰姑娘的爱也无以为继,这样子的两个人注定不能白头到老。
我很喜欢这组人物,我们只知道王子和公主注定在一起,但是谁会在意婚后生活呢?
那注定也是一地鸡毛。
女巫与长发公主。
这一组其实很贴最后的主题,主要涉及到了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问题。
女巫其实是个很高光的角色,她抢走了长发公主但是却真的当女儿对待。
为了保护长发公主不受外界的伤害,女巫将长发公主锁在了高楼上,这个童话故事的改编倒是非常形象,很多父母过分保护孩子,不也是如同将孩子锁进高塔当公主对待吗?
但是任何过度的做法都是不合适,越保护孩子,孩子反而越容易受伤,从无数跌倒中站起来还可以站得更稳。
很多被坎坷绊倒起不来或者被人轻易就骗去的人不也是因为在“高塔”待久了吗?
长发公主最后还是离开了女巫,孩子终将会离去,你不得不放手。
原舞台剧长发公主的结局要惨的多,与世隔绝的她在看见巨人后发了疯,在到处跑的时候被巨人踩死了。
这多么讽刺,女巫以爱为名圈养了多年的女孩才出去一会儿就死于非命,这也是爱的谋杀。
故事的主线其实也是源于女巫,是她希望重还青春而让面包师夫妇去黑森林寻找四件宝贝引发了后面的事故。
女巫希望重回青春其实有一个重大的缘故,她希望女儿不会觉得丢人,这个原因电影已经多次明示了。
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子女也许未必觉得父母丢人,但是父母经常会有这个想法;而无论子女怎么想父母,父母却很少觉得子女丢人。
这就是水往低处流吧,正常父母的爱肯定是更浓厚的,哪怕表达方式不对。
女巫梅丽尔最后的那首歌是我认为有用且观感不错的三段歌曲之一,这首歌是有必要在电影里面出现的。
女巫对众人的训诫非常合理——每个人都有错,但是每个人都不承认自己有错,都想逃避责任去责怪别人。
但是我们都知道不是一个人的错,再怎么责怪别人也无事于补。
最后同时失去女儿和魔法的女巫生无可恋选择了自爆,我这时才发现也许对于女巫青春美貌并不是太重要的,最重要的子女和自己的职业能力,这也和正常父母一样。
杰克与小红帽 这两个放一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小孩,而电影的主题说的是父母与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最后才体现出来),而这两个孩子和最后的两个大人才形成了父母给孩子说教育故事的场景。
如果没有这两个孩子,那么教育孩子这一主题是不能树立的。
杰克的本质是善良的,生活让他去偷了巨人的东西引发了后来的变故。
杰克最大的教育意义其实是他的勇敢,女巫在失去了魔力后就失去了信念,毕竟女巫一直靠魔力当强者。
但是杰克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并没有放弃,最后合力打败了巨人。
也许,智慧、勇气、合作远远比个人的强大来得重要。
小红帽的问题是过分依赖家人,她一直按照家人的指示做事,等到失去了家人指示也就失去了方向。
但是没有人会真的孤单,永远不要害怕身后无人。
自己也应该独立判断,父母可以给你建议,但是孩子也需要自己去取舍。
关于道德这个东西,也许真的没有准确标准,那么还是拿起自己的天平⚖️。
最后关于电影的主旨,其实一直到后面二十分钟才体现出来,而且展示的很明显,这就有点像说教了,是电影剧情设置的问题。
但是这二十分钟的质量很不错,全电影三段有用的歌曲里面这里就有两段,在打败巨人之前和打败巨人之后。
这两段歌曲意义还不一样,第一段是侧重于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的教育;第二段侧重于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能一直依赖父母,也不能以父母的标准来判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需要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去对待这个世界。
但是要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孤单,你身后总有人支持。
而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需要慎重,父母应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以身作则给孩子方向,不能和面包师的爸爸一样去逃避。
父母的教育言行才是最大的魔咒可以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一定得谨慎,让孩子明白愿望都有希望可以实现,但是一定要付出代价。
这种双向性谈教育意义其实很深刻,还是推荐看最后二十分钟,那两段很不错。
不过以我的观点来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父母,每个人总有可为及不可为的事情。
如果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关爱,那么不如先上好为人父母这一门课,如果不能及格,不如想想是不是应该为人父母。
魔咒的设定很有趣,魔咒是有反噬的可能性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失败的问题影响的不光是孩子,也注定会反噬自己,而且如同家族诅咒一样,这种不幸还会继续传递。
所以请确保你自己真的可以过关,有些人注定是经营不来的。
🦋请记得Wishes may not be fake, but at what they take. Careful the tale you tell,that is the spell.
记得当初看《魔法黑森林》的各种宣传的时候,被宣传的最多就是里面扮演女巫的那个人—梅丽尔·斯特里普,人们总是说她的演技多么精湛,在表现对拉普索的爱的时候眼神动作是多么到位。
在看过宣传片之后,我对《魔法黑森林》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好感。
人们说,那是一部融合了各种童话故事的新故事,那时候我以为,那个女巫是里面最邪恶的人。
我很想看这部电影。
但是当我真正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却觉得,女巫是整部影片中最无辜的人。
这是一部融合了各种童话的电影,经典的歌舞表现方式,电影一开始,包括小红帽、面包师和他的妻子、灰姑娘以及小男孩杰克就为着各种理由进入了森林。
森林中,还住着被女巫关起来的长发公主拉普索。
面包师和他的妻子在要在三天内找齐四样东西以解除女巫对他们家庭的诅咒,then 他们才能有孩子。
面包师妻子用她的公公从女巫那里偷来的魔法豆跟杰克交换了一头雪白的奶牛,魔法豆被杰克的母亲摔在地上,长成一株通天藤蔓,杰克顺着藤蔓爬上去,与巨人交换了金币,偷了金蛋。
当他把这段经历分享给在森林中偶然遇见的小红帽时,小红帽却嘲笑他是个骗子。
在小红帽的刺激下,杰克顺着魔藤去偷巨人的竖琴,男巨人发现并顺着魔藤追下来,杰克砍断了魔藤,巨人死了。
被偷来的竖琴随意丢在了地上,杰克没有把它拿去给小红帽看。
后来所有的故事都顺着原本的主线发展,面包师夫妇集齐物品解除诅咒,女巫恢复美貌,灰姑娘和拉普索嫁了各自的王子,然后在happy ending 的那一刻,女巨人顺着另一株魔藤下来了。
第二株魔藤是灰姑娘无意中种下的。
女巨人要拿杰克给她丈夫报仇,女巫想把杰克交出去,但其他人拒绝,他们要“保护”这个弱小的男孩纸。
矛盾在面包师的妻子意外坠崖后爆发,所有人都在争吵,最终矛头指向了女巫。
都是女巫的错,如果不是她种了魔法豆,怎么会有后面的事情。
女巫异常冷静地让所有人闭嘴,温柔地抱着面包师出世不久的孩子,冷静温柔地唱:“这是最后的子夜,今夜过后,所有人都将被压扁。
”她所作出的决定,谁都不理解,明明别人犯下的错,她却被当成罪恶之源。
女巫扔下了一把又一把的魔法豆,豆子爆裂张成魔藤,众人纷纷跑去捡,狼狈不堪。
“你们都是一群骗子小偷,而我是女巫;你们是善良的世界,我却是女巫—如果这就是你们想要的,那么长吧,长吧,当另一个巨人从天上下来,你们就可以去找另一个女巫可以怪罪。
”女巫选择了自杀,她宁愿变得驼背佝偻丑陋不堪,也要远离这些伪善的人。
人们依旧为保护杰克而奋斗,于是他们杀死了女巨人,并且“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是一部黑化了的童话。
在最后一切重归平静众人欢笑开心时,我却感受不到温暖。
我只想着女巫,那个被所有人抛弃却让真正善良而真实的人。
或许她某些时候的报复有些过分,但相对于众人逼死他的行为,我也不觉得她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虽然从邻居那里抢来了普拉索,但她从未亏待她,真心爱护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就算后来刺瞎王子驱逐普拉索,她也只是想惩罚她…他的行为过激,是一种爱过了的表现,但如她所言,她一直在试图当一个好母亲。
这部童话被黑化了。
小红帽是一个爱占便宜的姑娘,利用面包师夫妇对孩子的喜爱,免费占走了一篮子面包,杰克是个爱偷东西的孩子,灰姑娘是个心机girl,水晶鞋是她故意留的(这点我可以理解,但不喜欢),说好的真诚友善善良呢?
如果这部片不是在讽刺,那就真的没有什么分析的必要了,我只是去为了看斯特里普,那个真诚善良可爱的女巫。
一开始冲着童话大乱炖来的,看完后发现…炖的好像也不怎么好,后半段似乎糊锅了哈哈哈哈,暂停了好几次才看完。
小红帽这小姑娘眼睛大大的,但是似乎没长到我的审美点上,看上去觉得这孩子挺烦人的…灰姑娘唱歌呼唤来的竟然是一群黑乌鸦(?
)最后还负责啄瞎继姐的眼睛 emmm 挺带感 确实够黑魔法。
乐佩造型漂亮啊!
金发小卷,粉粉嫩嫩的裙子~就是和他的王子打酱油了sad…高塔、长红果子的荆棘、沼泽中央的小巢穴场景也很喜欢!
啊王子瞎了之后双眼的伤痕,虚弱的伏在马背上在森林里游荡嘿嘿嘿灰姑娘的王子出场就反派样,最后果然来了个出轨戏份(妻子缠着问王子那段也算是个伏笔),嗯,最后两人分手那段对话,勉勉强强嗑个be(就是灰姑娘你不是要新生活吗,怎么又去面包师家里干家务啊喂!
)都在吹女巫的演技…也就那样吧。
已经厌倦了观众老是想挖掘女巫和乐佩之间有没有啥母女情以外的东西…我无所谓 不关心。
就是恢复容颜时说了句我终于解开妈妈的诅咒那句,突然还有点萌哈哈哈哈两个王子激情戏水比惨哈哈哈哈哈哈以及 巨人实惨
童话改编年年有,但一个角色一部片似乎不太尽兴,于是就有了这部《魔法黑森林》。
因为这里面不但有灰姑娘,还有小红帽;不但有小红帽,还有长发公主;不但有长发妹,还有“杰克与豆茎”中的杰克。
当然,为了配合这些童话界响当当的大腕,影片里光是王子就有两个,更少不了大灰狼、女巫婆婆和凶恶的巨人。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既豪华,看起来又有点不靠谱的阵容,组成了一部让你难以拒绝的电影。
这年头流行组团作战,美队、钢铁侠们组成了复仇者联盟,超人也忙着去大战蝙蝠侠。
这个风格咱们华语圈其实也有过尝试,北京人艺拍过一部名叫《咸亨酒店》的四幕剧,里面云集了阿Q、孔乙己、狂人、祥林嫂这些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看到这些大有来头的名字站在一个舞台上,你又作何感想呢?
古老又先锋的舞台剧从来不缺少冒险精神,《魔法黑森林》这部童话乱炖也出身百老汇,是一部音乐剧。
只不过原剧相比现在的电影版要更加黑暗和成人化,充满了死亡、背叛和复仇的桥段,又始终用优美的歌声娓娓道来;有一种古怪却迷人的魅力。
好几个童话故事揉成一个,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最近的热门美剧《童话镇》,但实际上《魔法黑森林》早在1986年就已经首演,1987年移步百老汇以来一直深受大家的欢迎,堪称乱炖派的前辈。
光会乱炖并不难,但有的人炖出了佛跳墙,有的人却炖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汤”,关键还要看掌勺的师傅,而这次为《魔法黑森林》掌勺的是大名鼎鼎的罗伯·马歇尔。
有些朋友可能说“大名鼎鼎我也没听过”,没关系,幕后的导演经常被他的作品盖过,而这位马歇尔先生和中国还颇为有缘,巩俐、章子怡主演的《艺妓回忆录》就是他的手笔;而凭借《芝加哥》让歌舞片再次问鼎奥斯卡,则是他最得意的事迹。
罗伯·马歇尔在百老汇排舞出身,来到电影圈后的作品也大多是歌舞片,并且从来不缺大腕助阵,而这次他也抓了一手好牌;就举一个例子:“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够不够大牌?
在这片里演的是谁?
《小红帽》里的大灰狼!
有着舞台上的成功打底,又有了巨星名导加盟,按理说应该不会太差劲。
而迪士尼把这部电影安排在去年圣诞节上映,也可谓志在颁奖季,剑指奥斯卡,不过影片最终在重量级的奖项上颗粒无收,仅仅得到些服装设计、艺术指导之类的提名。
这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现在根据结果倒推,当然可以说出好多事后诸葛亮的“高见”,但这么做不厚道,也没什么意思。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迪士尼为了自己合家欢的招牌,漂白了原剧的风格,给一个犀利尖锐的故事磨平棱角,在灰头土脸了大半部分后,终于穿上公主裙,迎来了一个好莱坞式结局。
当然了,就算不能在影史上树碑立传,并不妨碍《魔法黑森林》成为一部很有观赏性的电影,精致的服装、独特的美学风格仍然让这部电影非常有个性。
而作为一部音乐片,影片的重头戏当然是贯穿始终的歌曲,片中的歌曲大部分来自舞台剧,而音乐剧的作者斯蒂芬·桑德海姆也参与了改编。
桑德海姆是“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理发师陶德》,堪称音乐剧界的“瓦格纳”。
而《魔法黑森林》在舞台剧的最高奖项托尼奖上,也有打败《歌剧魅影》的战绩。
这部电影能否传世还未可知,但用来综合下甜腻的《灰姑娘》,似乎也别有一番乐趣。
有点虎头蛇尾…艾米丽布朗特扮演的面包师妻子去世得莫名其妙?
森林变化了之后也只是路不一样了影响他们俩亲亲了吗?
处理的有点草率…莴苣姑娘和二王子也没有后话了,虽然四个故事串起来脑洞很大,但是情节或许过于紧张很多人和线索没有处理好,很多伏笔没有用,两个多小时可能对于四个故事来说真的有点紧张,作为格林童话"黑化版本"?
其实也没有,大概就像是安娜扮演的灰姑娘说的,somewhere between 一样,前半部分是he,后半部分是童话故事接下来的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地方吧。
总体来说感觉还是合格的!
尤其是开头十六分半的神仙和声!
灰姑娘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会思考的,知道自己想法的优秀女性形象?
但是作为…音乐剧吧…歌曲部分风格太单一了 心思都用在串联故事上了吗?
听下来觉得还稍微好听一点的大概就是梅姨被凡人气死部分的solo 还可以加入"我喜欢的列表"其他的歌如出一辙…可能毕竟不是所有歌可以像桑德海姆的陶德一样…不过真的很好看了😂比那个什么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好看的多…不是无脑的翻拍童话故事,歌词写得也不错 德普真他妈的帅
圣诞节的夜晚高高兴兴的和约了很久的男神去看这部电影,看之前啥不知道,觉得迪士尼的童话嘛,肯定很欢脱。
看完感觉瞬间就醉了,三观也被刷新了。
为了更好说话,先把剧中角色列一下:1.女巫:梅姨扮演的女巫因为没有保护好哥哥的魔法豌豆,让它们被偷,被哥哥变成丑陋的样子。
2.想要孩子的夫妻:他们的爱情以一条围巾为羁绊,我们就叫他们围巾男和围巾女好了。
正是围巾男的爸爸偷了女巫的豌豆,女巫为了报复,施魔法让他的家庭不能有孩子。
但是女巫突然出现和他们说可以解除诅咒,条件是集齐小红帽的帽子,金色的发,豌豆杰克的奶牛和灰姑娘的鞋子来解除她自己的诅咒,围巾男女的诅咒也会被解除。
3.小红帽4.豌豆杰克和他妈5.灰姑娘一家6.长发公主,梅姨扮演的女巫是养大她的人。
我发现的道理:1.人们更容易把最不熟悉的人当成坏人在剧中因为杰克偷了款待他的巨人的竖琴还杀了巨人,巨人的妻子到地上找豌豆杰克报仇。
梅姨想把杰克给巨人,挽救村庄和长发公主,但是众童话角色要保护杰克,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啊。
大家关于巨人毁了村庄是谁的错开始争论,红帽,灰姑娘,杰克,和围巾男互相推卸责任,最后大家一起把责任推到了坏角色女巫身上,梅姨捧着睡着的围巾男女的孩子圣母一样的唱到,主角们are not bad, not good, but nice(不算好,不算坏,但是很“和善”),而我not good, not nice, but right(我不好,不和善,但是我是对的)。
她看清了主角们的伪善,主角们的世界观是杰克为了妈妈过上富裕生活所以偷了东西杀了巨人就是对的,女巨人的丈夫被杰克杀死来找杰克报仇却是错的。
女巫的话让主角们也陷入了到底谁对谁错的迷茫之中,但是因为巨人不是人类,和他们更少有交集,所以杀死她是最轻松最人道的解决方式。
在模棱两可的时候,就把责任推卸给最陌生的人,这样就能背负最少的罪恶感了。
2.有些人对你好,其实不是你有多特别,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对别人好而已。
王子谁也不爱,偏爱逃离他三次的灰姑娘,真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在村庄被毁后,王子见到围巾女在森林里游荡,被她一个人的勇敢精神打动,展开攻势。
围巾女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哪里招架的了。
无数已婚孩子责任感等借口被王子一一抵挡,便难以自持的和王子拥吻。
王子俘获芳心的成就达成,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围巾女也给自己想了很多借口来安慰负罪感。
灰姑娘的鸟儿们看到并告诉她了这件事,她质问王子的时候王子说:I was raised to be charming, not sincere(我作为王子就是要迷人,而不是真诚)。
帅哥暖男婊男神婊把姑娘们暖得春心萌动,姑娘们觉得自己是童话公主这是梦寐以求的真爱。
其实事实是有些男生就是大火炉,来多少姑娘暖多少个,结果偏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特别的那一个。
灰姑娘倒是很让人敬佩的姑娘,因为她看清王子的本质就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他。
做一个饱受欺辱的女佣,和找一个梦幻飘渺的王子,她找的是两者之间的东西。
王子也没有过多的挽留就离开了她,他这么charming也不怕找不到下一个。
但是多少姑娘又能这么大河向东流说走咱就走呢。
3.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尤其是穷人和女人豌豆杰克上了天,巨人好生款待他,他可倒好,偷了金币偷金蛋,偷了金蛋偷金鹅,偷了金鹅偷竖琴,因为前几次巨人都没理他,最后最宝贝的竖琴都拿走果断不能再忍,来找他要还被他砍树摔死了。
来找杰克复仇的女巨人也被他一袋子石子砸死。
用金币救心爱的奶牛曾经是杰克唯一的目的,后来他为了富裕偷了金蛋,又为了向小红帽证明自己偷了金竖琴。
真是向着马斯洛需求理论一级级的往上爬,也说明他所作一切确实是有理有据的人类本性。
围巾女也是,和王子偷情之后一边负罪感爆棚,一边又在想,“有个孩子不孤单,有个老公不怕饿,还有个王子for.....whatever”. 有了心爱的老公并且秀了一整部电影的恩爱,有了梦寐以求的孩子,再加个王子好像...更不错。
4.妈妈爱你,所以妈妈永远是对的梅姨因为不想让长发公主受外界伤害,囚禁高垒十多年。
后来王子出现,她不惜怒剪养女长发,把她囚禁在满是毒蛇的孤岛阻止早恋。
到最后养女和情人私奔她也不明白自己的爱哪里有错。
开始她以为是因为长发公主嫌她长得太丑太丢人才这样(长发也确实承认了这一点),后来女巫解除诅咒了变美丽了很骄傲的对养女说这下你不嫌弃我丢人了吧,但是长发公主还是任性的和王子私奔了。
爱她却不尊重她,青春期少年最怕这一套。
5.不是每个故事都有happy ending,就算童话也不是中间有一段故事灰姑娘大大咧咧的说反正咱们童话嘛,最后很定是好结局,梅姨说并没有。
故事的结尾灰姑娘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很享受打扫卫生的,就去给小红帽杰克和围巾男组成的新家庭做家政。
围巾女偷情后就出意外死去了不知在暗示什么,王子也是一去不复返。
其他人都死去了,村庄被毁掉了,于是大家在黑森林里拼凑了一个新的家庭,略有种末日片最后主角们在灾难肆虐过的土地上播种新希望的感觉。
评价:这片节奏很快,但是从大团圆结局到后续突然又发生意外感觉节奏还是变得有点不自然。
不同童话的混搭感觉很新鲜,但是各种美好、黑暗、看似美好实则黑暗、看似黑暗实则很有道理的价值观混在一起快速变换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消化。
感觉导演要说很多东西而且每种东西都包含着很深的意境,不过没有时间把它们都展示出来,只能用饱含情感的歌声来让观众去感觉,但是除了梅姨没有人能把这些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一一展现。
这片基调轻松黑暗,各种角色的死亡都被轻轻带过,灰姑娘的姐姐们断脚趾断脚后跟又被她的鸟儿啄瞎双眼啊更是描写的十分欢快。
感觉刚看完还感觉整个人都醉了不过笑的挺开心,过了一会儿醒了回味着才感到越来越沉重。
黑森林有一个村庄,三个经典童话按照既定脉络展开:饱受压迫的灰姑娘(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想参加国王的舞会,但是坏心眼的继母和姐妹们想尽办法折磨她;杰克(丹尼尔·赫特斯通 Daniel Huttlestone 饰)将那头不再产奶的白色乳牛当做朋友,而妈妈却命令他将牛卖掉;小红帽(莉拉·克劳馥 Lilla Crawford 饰)装满好吃的面包,一蹦一跳朝着外婆所在的黑森林深处走去。
小红帽刚刚离开,邪恶的女巫(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突然出现,她对面包师(詹姆斯·柯登 James Corden 饰)施以可怕的诅咒,除非他在三天后能准备好四样东西:白色乳牛、红色斗篷、金黄色头发以及黄金鞋。
在命运的驱使下,童话人物聚首黑森林……
剧情不停神转但就是没想到在复仇的巨人出现后竟然还更加狂放的OOC起来…两小时的片简直用完了两天的表情quota…得童年多孤独缺爱才会对童话这么大仇?!!!ps.女巫目送女儿和情人离去时的那段唱出大王心声无误QUQ 最近很流行扔石头以小秒灭大嘛!囧尼大灰狼也太酱油了OTZ
电影院又不是酒吧,你搞啥串烧呀……
巨人出来前hhhhh 巨人出来后……ewwwww
6/10 補個標記。我記得當年看完就標了呀為什麼謎の消失了…… 其實挺喜歡傳達的東西,尤其那種反諷的幽默感,只是有點虎頭蛇尾;觀感還是挺不錯的,女主角們演技都很不錯。(看挺多人說醜的……呵呵,說不定眼瞎了呢~)
《灰姑娘》《杰克与豆茎》《小红帽》《长发公主》四个童话故事杂糅串烧的迪斯尼音乐剧,剧情太混乱,歌曲冗长无聊,约翰尼德普打酱油。这样的剧情舞台剧还可以电影就糟糕了
事实证明一锅杂揉的故事果然讲得不怎么样,虽然明星众多,左不过也是为了噱头。意外的是梅姨的唱腔简直太惊艳,颇有点歌剧的范儿!
一直对奇幻剧和音乐剧特别宽容。可是这部黑童话黑王子实在是黑的不太够,本来格林原版本就是比较暗黑的,这个改编的实在是过于节制。不过场景、音乐、演员都实在没话说。德普爱老虎油!!给小孩子讲故事要非常小心哦,因为他们在仔细聆听。
为长发公主/莴苣姑娘Rapunzel乐佩而来!!!看到乐佩把大麻花一样的长头发从高高的塔尖放下去的那个片段,周围是暗乎乎潮乎乎荆棘遍布的黑森林,天哪!这也太符合我对这个童话故事的想象了吧!!就像突然唤醒小时候看那些格林童话故事时所想象的画面,对对,就是这样的!!而不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找了很久才找到是这部《魔法黑森林》!!里面还唤醒我尘封童年记忆的是“杰克与豆茎”,看到生病的奶牛和贫穷的杰克小男孩和妈妈还没想起什么,看到第二天他家门口长起入云端的豆藤,突然瞬间回到童年记忆!!这画面又和小时候看那篇故事时想象的画面一模一样啊!!除开这是迪士尼有史以来第一次改编百老汇舞台剧变成音乐剧电影不说,总之画面真的很还原很还原童年看过的格林童话!!
本片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提名。跟据著名同名音乐剧改编,将格林童话里的每个经典故事都黑了一遍。故事还挺不错的,但是到了王子婚礼之后就急转直下。此后每段情节都既敷衍也匆忙,突然王子跟灰姑娘就分手了,忽然王子就移情别恋了,然后这个王子就消失不见了?巨人被绊倒就这样报销了?
好棒啊 但据说91的要赞很多
好多伟大的面孔混合灰色童话故事,但,剧情太糟
不太记得了,不过印象中没那么烂啊
虽然电影版有很多了大名鼎鼎的演员和超舞台千百倍的布景,但是电影版相比舞台剧版Into the Woods笑点少了很多。整场电影下来电影院里唯一的笑声是在俩王子秀胸肌的那段。不得不说电影版这一段虽然夸张但还是完全抓住了精髓的。
看了才发现是音乐剧,但歌好难听…。
期待落空
阵容很好啊,最后剧情崩了
为什么要把我的童年全毁掉?
恶搞之森
尚可一看,开头的歌曲串烧的不错,后半段稍微混乱,四个故事分布不均。后半段的Your Fault歌曲印象深刻。梅姨真是随便演演就能刷个提名,可见去年女配的水平有多弱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难听。的。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