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犯了一个错,伤害了一个人,也许你心存愧疚,试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弥补他,本片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但问题来了,你到底能否弥补什么,你是为谁去做这件事,也许你并没有想清楚。
本片透过一个科幻题材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过去的无法弥补,你只是为了你自己。
过去的事情无法弥补,罗达以为为教授打扫房间就能让他高兴,但最后仍无法让教授走出生活阴影。
罗达以为把票送给教授,就能让他跟死去的妻儿团圆,但最后证明也是徒劳的。
那么罗达错了吗?
是的她错了,她本以为是在赎罪,但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她本以为是帮助他人,最后证明只是在解脱自己。
当地球2号的罗达出现在面前时,一切都绝望地失败了。
教授没有找回家人,罗达也没有赎罪,一切都回到零点。
不要通过赎罪来美化自己,过去的无法挽回。
能做的只有勇敢地面向明天。
FORGIVE。
当女主角用手指轻轻在自己毁掉双眼和双耳的老人手心写下大写FORGIVE时,我身心都在颤抖。
肉体的痛苦解脱不了心灵,只有宽恕了自我,你才不会费心去寻找另一个星球。
当影片结尾处的天空中不再有第二颗地球时,女主角在最后一个画面遇见了从another earth回归的自己,一切都已平静。
这部电影是面镜子,每个人看见的都是已知的自己。
影片一开始是女主的一段自白,他对木星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也揭示了女主人公是一个对未知的宇宙有着探索精神和深深热爱的人,同时这里也对女主之后前往‘地球2’做了小小铺垫!
而故事是发生在‘第二地球’首次出现在第一视角世界,在这里也即‘地球1’的夜晚!
跳过故事过程,相信对于情节大家都看得懂,想法也自然一致,我就不再多说,直接进入细节解析!
首先讲的是,在某天夜晚电视新闻中女科学家乔恩·塔里斯与地球2的联络中发现,地球2中也有同样一个乔恩·塔里斯在与地球1进行连线,而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地球有着完全一致的同步率,从两‘乔恩·塔里斯’的出生年月,做过相同的事,而且在同一个地方买了相同的食品草莓来看,两个地球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平行世界。
而不同的是两个人在今晚的对话中说出了不一样的对话,也就是后来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在发现地球2的同时,这种完美的同步已经被打破,但同步并非完全打破,只是某些事情上有了略微变动,这从四年后两个科学家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与对方连线可以看出,同步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有了细节上的变化!
女主从网上发现一个前往地球2的活动,用一段征稿讲述自己要去的理由,被选中才有机会!
在这里要深度说明一下,去地球2是充满着未知与危险的,很有可能要付出生命,普通人有家有朋友一般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先驱的牺牲品,而女主恰好是一个对未知星球有着探索欲望且喜爱神秘色彩的人(片头自白铺垫,以及女主仰望天空深深不能自拔而导致悲惨车祸也是原因之一,其二才是酒驾),并且女主出狱后也一直对自己撞死男主妻儿的事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让她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了朋友的往来和正常社交,这也是他想去另一个地球的重要原因。
女主因为奇特而感人的经历自述被选中去地球2,而也因她最后的坦诚相告而导致她与男主的奇异恋情崩裂,后来因为科学家的‘同步打破理论’女主把去地球2的机会让给了男主,希望则寄托在地球2上他的家人也许没死,结局出现时女主看见了自己,也就是地球2过来的另一个她。
在这里我要批判一下导演和编剧,一部好片的拍摄要精益求精,尽量不要留人于把柄,可对于影片故事细节的环环相扣和情节的伏笔明显略有不足,尤其是最后女主衣服换镜头时竟然出现穿帮,结局最后女主回头之前打底衫是个蓝格子衬衣,转头后打底衫是个白色T恤,而地球2来的女主打底衫与我们都女主是一样的白色T恤(展示两人的同步率,当然外套不同无话可说,总不能让地球2的女主跨越星空还穿着清洁工服装一副狼狈样来见另一个自己吧!
)。
至此,我对影片的结局得出结论:地球2也同样发生了车祸,但死的不是男主的妻儿,也许是男主自己,所以地球2的女主出狱后遭遇一样,怀着深深的愧疚投出感人至深的一片稿件,并同样获得资格向着地球1前进,但因为男主在地球2是死亡的所以少了奇异恋情这一环节,所以女主没有转让她的机会,一个人只身来到地球1见另一个自己,而男主则去地球2与另一个自己的家庭重新完美组合,从此来看这个结局对男女主角来说都是不错的归宿!
如果有如果,那么说的就是这一部电影。
一个意外,两条无辜生命,一个幸福家庭,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都被葬送。
女主后悔至绝望,可是却没有半点能力去对抗这命运,无力感让她低头渺小卑微的活着。
可是上天送她了一剂后悔药。
关于对白,很多人都评价过,也评价的十分好,不赘述。
那我们聊聊结局。
影片用让人窒息的沉默渲染绝望气氛,差一点就让我们忽略了逻辑,悲剧可能很美,不过我却在结局看到了希望。
时间回到4年前,那一场party结束,酒醉的女主因为出神的看向天空导致意外。
那时镜像被打破,那么E2的世界必定比E1晚发现一会会,或者早发现一会会,那么意外就没有发生。
若E2也发生了意外的结局,那么来的也将会是男主。
意外的原因是女主对另一个地球的兴趣,E1导致的是意外,E2导致的是女主4年后来到E1。
好像那句话,要么是罪犯要么是百万富翁。
打破镜像,就是一个救赎自我的机会,无论在哪一个地球。
而无论有没有另一个地球,只有自己可以给自己这个机会。
第一篇影评献给了本片。
一开始怀着科幻片的心态去观看,但是万万没想到,它是一篇探讨自我的文艺片。
片中的设定:存在另外一个和地球一模一样的地球,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另外一部描述平行世界概念的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只不过后者更多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这个概念,最多牵涉到关于人类的就是片尾中关于人性的思考。
但是这部片子几乎从头到尾都在探讨人 ,探讨自我,还有救赎。
披上了科幻的噱头也只不过是给灰暗的片子蒙上一层透着几丝光亮的纱布。
如图片中女主对自我的救赎,正如我题目所言,能去另一个世界寻找希望仅仅是一种窒息的绝望罢了!
关于片尾的结局,我更倾向于“你对自我有怎样的认知,就能看到怎样的结局”这种看法。
乐观的一面:不论John去到另一个地球的结局如何,对女主而言,她已经做出最大程度的弥补了!
而答应去,对'John而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对于两人而言,彼此之间能够得到宽恕!
这就是我看完本片后最大的一种释怀。
悲观的一面:女主放弃了对自我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探讨机会(上太空)继续过着昏昏暗暗的日子。
这里有些影友说她已经从阴影里走出来了。
可是我仍然认为导演给我们呈现的基调是 不可改变的过去 只有不断的宽恕(无论对自我还是他人)所以她最后仍然是走不出来。
而男主的命运其实片中在两人吃饭时已经有暗示(回不来)所以对男主来说,也只有以死的方式能得以解脱,同时能宽恕女主。
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本片,都能察觉片子在窒息的绝望中隐隐透露着一丝希望,至于能不能冲破阴霾 看到阳光,就看你们现时是怎样的心态了!
~华丽丽的分割线~昨晚久久难眠,可能是觉得女主太像自己了😲 虽然没有从优秀大学生沦为罪犯的经历,但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刻吧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无力而悲凉 眼睁睁看着它发生 。
你想自我救赎?
甚至连死亡的权利都没有。
你想得到宽恕?
别人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这个代价有多重。
昨晚刹那间理解了那位可怜老人的自毁举动 那两人相拥而眠的镜头真的催人落泪。
有时候看不到未来的尽头,怀里又揣着悲凉的可笑的希望,人生如同被人噎住喉咙,窒息痛苦却又无法摆脱。
看不见,听不到,一味沉沦,或许很无奈,却又何尝不是一种办法呢?
如果同步性没有消失,一切照旧的话,那么地球2号也会有一个肇事的女孩把太空船票让给痛不欲生的男人。
那么女孩最后遇到的应该就是那个倒霉男人。
所以说同步性消失了。
地球2号的女孩上了麻省,登上飞船考察这边的地球来了。
两个女孩碰面,惊愕而不知所措。
女主细腻的表演完全抓住我的注意力。
不论是恐惧的颤抖还是自责的沉默,以及怯懦的逃避,所有极致的孤独压力追悔善良以及爱都在她黑色的连帽衫下沉默着。
唯干净的外景下她的身影和没有目的的手指清晰表述她的意识。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细腻沉寂的电影了。
很多镜头都狠狠抓紧了我的心脏然后利落地撕裂它。
这是一部唯美的电影。
男主也相当出彩。
深陷的眼睛演绎着麻木,惊讶,喜悦,和愤怒。
结局挺有趣的。
毕竟,当她可以站在身外看见自己的时候,也就是她开始回归自己的时候了。
***有些错误会伤害别人,伤得非常非常深。
使得被伤害的人很难去选择原谅。
一部好电影可以告诉我,被伤害的人唯有选择了原谅才能结束伤害,否则,被伤害人才会是最终那个有意识的罪人。
没有什么不能被原谅的。
没有。
***电影在脑子里又过了几天,突然有个疑问:要是女主不是这么美丽沉默,作为观众的我还能去理解原谅吗?
如果女主用张牙舞爪来保护自己的罪恶感,正好又长了一张痴肥变形的路人脸,我看着电影,还会为她心疼吗?
至少在看的时候不会了。
所以导演选了一个最便捷的将观众带入的途径。
而真实是:很多人都有着丑陋,虚伪,刻薄,非常不讨人喜欢的特征,并,在这一点也不美好的外表下,有着孤独,自卑,脆弱的心态。
于是比电影还要悲剧的悲剧真实发生了。
这就是艺术电影为什么叫做艺术电影。
它粉饰了现实中最悲怆无情的那一面,掩盖掉赤裸裸的丑陋,让人回头看见自己身边的甲乙丙丁时,全然忘记想要宽容的心。
我不认为结局女主和另一个自己相遇所代表的是一种宿命式的绝望,正相反,这一幕所表达的是另一种可能性,是全片最温暖的一笔。
全片讲述的全部是在Earth 1上发生的故事(其实两个地球都是Earth 1,不过为了区分,我们把影片里的地球称为Earth 1,另一个地球称为Earth 2)。
在Earth 1上,女主造成了男主妻子和孩子的死亡,为了赎罪,把去Earth 2的名额让给了男主,因为她希望在Earth 2的平行世界里,男主一家还在幸福地生活。
在Earth 2上,女主确实没有杀死男主的家人,所以男主一家幸福地生活,而女主则去了MIT,成了年轻的天文学家。
女主以科研专家的身份成功地申请到了去Earth 1的名额。
有趣的是,Earth 1上负责审核申请者的人说,他的老师曾对他说,你要么进监狱,要么成为百万富翁。
也许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这两种可能,而往往殊途同归,所以Earth 1上的女主(失败者)和Earth 2上的女主(人生赢家)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命运,却最终都申请到了去另一个地球的名额。
不同的是,Earth 1上的女主为了赎罪,把名额让给了Earth 1上的男主。
但是在Earth 2上,男主和女主根本没有任何交集,所以还是女主本人登上了另一个地球,她实现了从小对于太空的梦想。
可怜的是Earth 1上的女主,她因为那次事故,永远和自己梦想的人生无缘了。
我不认为Earth 2上也发生了那起事故,因为如果发生了,那Earth 2上的女主也会做出和Earth 1上的女主完全一样的事情——把名额让给男主,因为她们的思维模式完全是一样的(参考影片中提到的,如果Earth 1上的人想杀掉Earth 2上的人,那么Earth 2上的人就一定也想杀掉Earth 1上的人)。
但去另一个地球的人是Earth 2的女主,说明在Earth 2上事故根本没有发生,不存在让名额这件事。
有人说,有可能在Earth 2上,男主一家全都死在那次事故了,所以女主没有把名额给男主,因为男主已经死了。
这个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最后一幕,Earth 2上的女主看起来完全和Earth 1上的女主不一样。
从穿着打扮来看,Earth 2上的女主过得是另一种人生,她没有被罪孽所折磨,所以她不像Earth 1上的女主一样总是带着一顶毛线帽,想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在Earth 2上,男主也死了,那么女主应该会负罪感更深,更痛苦,甚至没有心愿去申请那个名额,彻底放弃自己的梦想。
Earth 1上的女主是在知道男主还活着以后才去申请的,说明男主活着这件事让她看到了一丝救赎的希望,才使她有勇气重新拾起梦想。
综上所述,结尾应是,Earth 2的女主来到了Earth 1,看到了落魄的自己,心里大概很痛苦。
而Earth 1的女主看到Earth 2上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另一个自己,也许会欣慰?
会释怀?
会看到希望并重新鼓起勇气过好这一生?
可以肯定的是Earth 1上的女主不会杀掉并取代另一个自己,因为她软弱而善良的本性无法使她做出那样的事情。
但男主就不一定了,Earth 1男主来到Earth 2看到另一个自己和家人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很有可能萌生杀意,意图将幸福的自己取而代之。
但是他经历了四年行尸走肉的生活,很有可能已经无法重回光明,无法带给家人幸福,所以对于他来说,无论怎样还是个悲剧,他改变不了,因为痛苦已经将他完全改变了。
细思恐极的地方在于,如果我们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她/他有着比我们更幸福或更不幸的一生,我们到底会作何感想?
我们会不会嫉妒,厌恶,怜悯另一个自己?
甚至像《彗星来的那一夜》中那样杀掉自己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确定的是,在了解了另一个自己的存在以后,我们的内心再也无法恢复平静了。
我总是有美好的愿想。
看到结局,然后看到豆瓣上很多人说这是个无奈的结局。
但我还是倾向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关于结尾:就像平行宇宙的概念那样,假设的是earth 2 和 earth一模一样,发生的事情也都一样,那earth 2上的rhoda和earth上的rhoda做的事情也应该一模一样。
那么当earth上的rhoda做出把票给john这件事的时候,earth 2上的rhoda也应该做了一样的事情,那么从earth到earth 2的是john,与此同时,从earth 2到earth的也应该是john,那么earth上的rhoda和earth 2上的rhoda不可能会在earth上相见。
所以,我还是愿意美好的相信,片中提到的两个earth间的synchronicity已经在4年前终止了。
所以earth 2 的rhoda才会到earth来,而earth上的rhoda在这个时候没有出现在earth 2上,不然两个人根本无法相遇。
说明两个世界已经不同步了。
所以在earth 2上四年前的车祸可能没有发生,john去了earth 2可以见到自己的家人和earth 2上的自己,然后在确认那边家人生活很好之后,可能可以回到earth来,最后能和rhoda重聚。
我一厢情愿的美满结局,我总是喜欢把事情想得好一点。
大概是因为导演给影片定的基调就太凄美,我总想着把基调拉回来,但是这只是我的愿想而已。
不剧透了,说说感悟: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能有机会回到从前,跟从前的自己说些事,做些改变。
特别是像我这样十分沉溺于幻想的人。
总是想着回到几年前,为自己犯下的错做一些正确的决定。
然后慢慢的勾勒出往后事情发展的趋向和可能的现在的自己。
但同时我又可以理性的知道,这不可能发生。
就用多维宇宙来解释,假设可以时光旅行,你回到从前,在你做出一个不同决定从而使事情发展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平行宇宙,你改变的只能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的未来,不然就发生了外祖母悖论。
所以你说认为做出的正确的改变,其实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影响。
每个人都是这样,渴望着自己能回到过去做一些改变,但同时又清楚的知道这并不可能,但却还是爱做类似的幻想。
所以我很爱这个片子,更爱这个结局。
为我以往想象的一切不可能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愿景。
虽然片中的镜像地球和我们常有的时间旅行的想象并不一样,但都给人再一次机会,让你做一些改变和弥补。
就比如按我个人推论片中的结局。
对于rhoda和john来说,已经发生的事不会改变,earth上的事情已经成为事实,john没有了家人,而rhoda也总是活在阴影里。
但通过一个earth 2的存在,让rhoda有机会去真正救赎,让john也有机会能再见亲人一面。
即使知道自己本身的一切无法改变,但这也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影片拍得很唯美。
科幻理念是地球镜像+类似于蝴蝶效应。
另一个地球是什么样子,都有可能。
Maybe,maybe not。
所以,结尾出现谁都不重要。
单纯的科幻特效只有视觉冲击,人性的光辉才能给人精神的震撼。
软科幻,甚至伪科幻。孤芳自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典型,典型的反BGM主义。典型的自编自导通病,阴沉,节奏缓慢。沉重也不是用虐观众来表现的。
日,啥子东西哦
美国人在文艺片上虽比不上欧洲~但是这是我觉得很好的了
觉得是可以和《忧郁症》相媲美的片。教授给罗达演奏那段,罗达向教授坦白,都很不错。Brit Marling饰演的女主角太美了。她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做,站在那里就是一场故事。
无论是故事还是感觉,都令我想起村上春树。
牛逼的表演,牛逼的镜头,牛逼的节奏,牛逼的剧情,成就了一部屌爆了的电影。如果电影有原教旨主义,那么这部电影就是21世纪的原教旨主义电影。
结局开开放式
最后她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导演们编剧们,别什么主题都套平行宇宙了,要被弄烂了。作为一部豆瓣文艺小清新们评价颇高的一部片子,罢了
太文艺了,用快进看完
软科幻文艺片,清新的女主角,如细水长流般的婉婉道来,有些镜头异常的美好
这只是一个精心制作的骗局
除了漂亮的女主角,别的一无是处,最烦这种软科幻。一个视觉感比月球还大的多的行星,距离地球这么近,光引力效应会使我们不能正常生活,海啸地震什么的不会断。
本以为是科幻片 原来是部文艺小清新电影 关于救赎
杂志介绍。救贖?喜欢开头星球的静态与动态,看介绍好像片方资金很少
看完彗星来的那一夜,才看的这一部。是因为期望太高吗?总之很失望。这明明就是拍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已,缺少冲突,哪来的震撼力!
其实这个故事真正的结局是,这个女孩因撞车得了精神分裂,所以才有了另一个地球。
没有宽恕,何来解脱?即使从一个地球到另一个地球,也仅是徘徊在没有救赎的轮回之中。
先不说毫无训练的犯罪前科少女为什么被选中【不怕造成2地球间关系破裂吗】和大叔之间的故事也和2地球没什么关系,交叉很生硬。
好无聊的救赎片。片头音乐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