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完爆人民名义,但是我感觉这种评价有些不太客观,网络上貌似流行对旧作品给予更高的评价,个人认为是有点矫枉过正。
剧里面人物个人认为有点黑白分明的太清晰了,人物挺饱满但是有点简单。
前半段还比较真实,但龙、马的设定有时候手腕吃相都有点难看低级(看不出来是个老谋深算的权力人物),另外后半段理想化的有点过分,搭配上叶眉的设定有点小英雄带光环普渡众生的感觉了,这些设定我觉得真不如人民名义,另外有一个就是结尾有点仓促,有的地方有点强行煽情推动(尤其是叶眉的戏份),显得有点不自然。
不过结尾常委会拍桌那段,以及后面抢险前后各方唱戏的剧情还是非常精彩,很有看头,总体还是很喜欢。
🌹学习罗市长努力坚强有原则的作风,也希望我们党内多一些这样能做事敢做事为民做事的领导干部。
接近神剧!
已经过去两周了,我再来写影评依旧记忆如新。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最佳角色龙福海书记,一颦一笑都值得深度揣摩和模仿,堪比《岁月》里的闻庆臣局长,真实、严谨、有深度。
只4星原因是影视剧的前半段还可以,后半段剧本有问题,情节脱离了现实,另外罗市长这个角色也脱离了现实,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都应该比较清楚,真正想办实事,要到一定高度,在抵达的路上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过刚则折。
另外,这个影视剧的罗市长也有一些现实中清官的影子,比如陈行甲的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我当时看到了罗市长,就浮现出了陈行甲书记,感觉世间还是有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官的。
陈行甲的自传很真实,里面讲他英语好,所以被调为县/市的对外招商局工作,这个情节在曹德旺的《心若菩提》中有写到,当时那个年代,各个地方都要对外招商引资,需要英语好的人,发展机会更大。
无意间看到了这部剧的几个片段,感觉很精彩,一个周内紧锣密鼓的追完了,引发了几点感受。
1、罗成是最为理想的干部,一心一意为人民,是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做到极致的干部,在大部分群众拥护的同时,却遭到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诬告、诋毁,巴不得他马上滚蛋,这说明什么?
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阶层的稳定,让很多人思想观念变了,既得利益者可以漠视任何人的代价维护自己的利益,包括别人的生命,这是反应的社会价值观问题。
2、龙福海本人并不贪污受贿,也不草菅人命,说懒政堕政也并未有充分的体现,很多人讨厌他把他列为反派,更多的是因为他维护自身权力权威的时候,不顾正义和事实为了反对而反对,他看不惯罗成过于标新立异、过于优秀突出,他认为罗成是异类所以要扳倒他。
而如果事实是这样呢?
当太子县县委书记被查到违法乱纪的时候,他赞同罗成的观点罢免万汉山;当黑山角发生事故前他同意关停煤窑;当他的儿子和罗成的女儿互换角色,那又是怎样的发展呢?
事实中如我假设的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完全可能存在,书记在很多时候就是可以决定很多人的命运,那对权力监督的问题谁来解决呢?
3、副市长魏国因贪图100万给了两个浙江商人便利,甚至越权干预,使得房地产商更方便更快推动业务,最后被查处。
但是事实情况如果是这样呢?
魏市长并未收取100万存折,也并未越权给予便利,只是正常行使了自己的职责,让对方顺利的通过了手续。
开发商为了回报市长,在房子销售过程中,故意留那种超级划算的房子给市长,比如房子100平方额外赠送200平的花园,仍然按普通100平的价格卖给市长;或者在顶楼修6米+的层高实际是跃层的房子,仍然按普通价格卖给市长,虽然开发商并未向市长送钱送礼,但是他让市长通过买他的房子获利,而且还价值还不少,那这种形式的腐败怎么杜绝?
4、本剧最为精彩的角色之一,绝对少不了马立凤。
细想下来,她做过的违法违纪的事情有两点,一是派公安局去查洗浴城使得对方无法经营,二是说假话诋毁罗成。
黑枪案她并未参与,她与龙也不是情人关系。
但是如果事实是:她并无两个累赘弟弟,也没有动力急着赶罗成走,就不会说假话损罗成,就只是什么事都附和一把手,什么事都对着罗成干,罗成做这样或那样的提议都被拒绝,又该怎么办呢?
有再多想法再多干劲得不到组织支持,还会长期坚持下去吗?
这是主角和群众的关系,正如一个个在普通工作岗位上的我们。
人物形象比人民的名义丰满得多,罗成,老龙,贾市长,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马主任,都演的有血有肉,恰到好处,不像《人民》,陆毅林花花陆亦可,都是用力过度,满屏尴尬。
不过龙年也有我不理解的地方,一是叶眉想去哪采访都能去,副书记许怀琴在开着会呢,她都能推门就进去;另外一个是罗成作为市长,自己开着车下乡,太不可思议了,作为市长,工作那么忙,睡眠肯定不足,疲劳状态下驾驶安全吗?
评论仅仅代表一种逻辑推理和猜测,不代表对现实的判断,仅供参考。
所有逻辑推荐仅仅根据剧情设定的格局猜测,如果剧情虚构的成分较多,那么就当我放屁行了。
现实里面有没有罗成这样的干部呢?
说实话,本人从未见过。
过着和尚道士一般清心寡欲的生活,做着高危风险的工作,拿着仅仅比屌丝多那么一点的收入。
一般,不排除有理想主义者或者傻逼会选择做这样的工作。
那么罗成是不是个傻逼呢?
从电视剧反映的内容看来,好像不是。
从头到尾,罗成做着高危风险的工作,但一直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态度。
罗成的图谋是什么?
钱,好像不是。
美女,也好像不是。
貌似从剧中情况推断,唯一可行的解释是罗成的政治野心---不甘心做一个棋子,想往上走做个下棋的人。
这部剧很明显是夏书记的一盘大棋:一箭双雕的大棋。
既让罗成下去打破了龙书记一统江湖的天州格局;又打破了既得利益,推进了改革进程。
那么罗成究竟是否算一个合格的改革者?
很显然,不算。
具体从剧中细节可以考证,做事用力过猛,过犹不及特别在天州黑三角开发区煤矿关闭的决策上,是不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财政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低成本的发展经济搞GDP。
在这个问题上,我倒是非常佩服龙书记的观点,那就是要着重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而不是马上把开发区进行转型当然龙书记也是一个光说不做的典型。
罗成的搞法虽然从底层的观点会得到认同,但同时也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引发了太大的社会动荡,使得改革本身从推进上来说是不稳定的,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天州当时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程度并不符合那么夏书记为何还要派罗成下去呢?
很显然这种猛打猛冲的风格夏书记非常赏识,对于夏书记打破天州格局的目的非常适合。
那又回到开头的观点,罗成可能并非傻逼,大概也猜到了夏书记的意图,随行就市,顺水推舟的就做了下去,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从奴隶变将军对于本剧的结局,罗成一统天州,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结果。
至少从本人的观点看,罗成一统天州,继续贯彻其自身的风格,一是不符合天州实际情况,二是最终这个格局与一开始龙书记的格局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一个比较专制缺乏民主的格局。
以罗成的性格,在某种程度而言,或许还没有龙书记刚到天州那阵对决策的火候把握那么好。
如何在民主与执政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剧没有回答,也给观众留下了比较大的现象空间。
比人民的名义好看多了,这里是市长挑战一把手,而且是单枪匹马,更具挑战性。
而且在那个时代就揭露了一个乱像,一把手虽然不贪,但是为了维护政绩允许下面的人和亲戚贪;很有魄力和前卫性,在当时竟然审批通过了也是很意外;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对手戏跌宕起伏,小县长的贪腐嘴脸演绎的精彩深刻;尚文副市长的剧情也是一绝,根本没想到啊,是很好的反腐题材剧
很显然,这部剧当时就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我看过许多官场小说电视电影,而一直以来这部却没有听闻过。
感谢有关创作人员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优秀的电视剧。
剧中演员无论正面的抑或反面,刻画得都让人信服。
比如马立凤的王静,饰叶眉的潘雨晨,张丰毅的罗成,马小矛的贾尚文,赵立强的关局长,包括罗成的女儿罗小倩都非常出色,像这样的好演员本剧中太多太多。
尤其是饰龙福海的戈治钧老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张显功力。
诚然,国内的官场小说影视剧都有个硬伤,有些话只能到此为止,但这不能说是作者的问题,能够让百姓认识这些能主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人物的背后逻辑关系就已是难能可贵了。
对于一部写实的电视剧,真心难得。
看到最后,我也明白这部戏不能像别的官场电视剧那样有那么大的知名度的原因就在于此罢。
不得不提有是主角罗市长最后能不倒,并不是他的行动感动了某些常委,也不是上面慧眼识英雄,更不是底层人的拥护,而是煤矿灾难来得太是时候,代价可能是几百人的死伤代价,所以说简直是个奇迹,而奇迹只能在影视剧内才会发生。
2003年拍的电视剧,没有在各大卫视播放,却在今天网络见到,只能说来的太晚也来的正好。
最精彩的还是剧情,虽然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张,但毫无违和感,主演的角色也正好比较体现正面阳刚的气质,剧中揭露的事件放在今天,这SC我很担忧是否可以通过,主演的人设正是我们需要的好的leader 形象!
但愿这个角色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上,更要在现实中可以触摸!
实话,剧情是不错。
过程紧凑,不拖泥带水,有一口气看下去的冲动。
三个瑕疵。
第一,结尾太仓促,有点虎头蛇尾。
第二,记者是个败笔,罗市长很多观众喜欢,确实,张丰毅演得好。
但是罗市长这个角色太理想化,太不真实,太假。
最后一节,在常委会通过关于煤矿继续生产的决定之后,竟然在各常委面前大骂书记,不接受决议。
这个确实过了。
按照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
且罗市长的处事方式在现实中很难共事,也很难去协作,这样的性格不单在官场难生存,在任何领域都难有好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瑕疵,人物塑造太脸谱化,好干部完美,龙书记,马主任就邪恶得一无是处。
好人好得明显,坏人坏得无法。
但是看了《我主沉浮》,你才发现哪怕是成绩斐然的省长也有感情倾向,也有自私的一面,哪怕是贪腐干部也有成绩,并非毫无原则。
其实人性很复杂,不是那么绝对的。
像《人民的名义》里面,李达康形象塑造很成功,但李达康做事实在,雷厉风行中也有要表面,做戏的成分。
这你就觉得人物真实,为了自己的仕途,及时切割与自己妻子的关系都是。
哪怕育良书记,也有他的内心挣扎,摇摆,伪装。
但是侯亮平太正气,太理想化,反而人物塑造是失败的。
看到这部电视剧还缘起一个乌龙。
乍见书名一搜索豆瓣,居然是9分以上的佳作,这可不多见,兴冲冲带回家看了几章,感觉名不副实,再度查了一下豆瓣才发现,9分是打给电视剧的,书不过7.8分…虽然不能完全迷信分数,但分数总能借鉴一下。
7.8分差强人意。
阅读时间有限的人,最好不要把时间浪费在8分以下的作品身上……心里一阵失落,但转念一想,既然如此,不如看电视剧吧。
果然,9分的电视剧名副其实,张丰毅将罗成演绎得青出于蓝,入木三分,堪为经典。
热议《人民的名义》的观众可能没发现,十五年前的反腐败电视剧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为观众清晰刻画出了许多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内幕,很多反映潜规则桥段可能当时让普通百姓大开眼界,甚至瞠目结舌……十五年过去了,在习总书记的反腐利剑之下,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被曝光,官场的真实面目被赤裸裸地暴露在普通百姓面前…真实《龙年档案》的揭秘更让人感叹,这么多年了,官场生态依然没有改观。
罗成之后固然有张成李成,但万汉山之后居然一汉三,二汉三,百汉三,千汉三……层出不穷,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真实的万汉山汗牛充栋,而罗成这样的好干部却凤毛麟角。
电视剧还是保守,被罗成感化的干部能让常委会上出现三比五这种略显劣势的局面……而书中一比七的这种残酷的局面我认为更接近真实。
人人都渴望“罗成”式的好干部,观众为他心系百姓击节叫好,为他公而忘私热血沸腾,为他鞠躬尽瘁感动落泪……这都说明,这种共产党员是多么罕见的生物……如果我们身边真有这样的“官”,我们还会这么渴望吗?
一部十几年前的旧作品,给我们现实反腐斗争有很多“新”的启示,但启示以后又能有怎样的结局呢……由衷地希望,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在无数次学习活动的教育下,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品格会与“罗成”走的越来越近……
冲着九分去看的,结果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没有演技的群众演员。除了市长和书记台词有点演技以外,其余的人简直就是在念台词,没有表情、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情绪变化,看得我太尴尬了。
一部难得的好剧,真实又发人深省!
当代版官场现形记,各级官员形象都入木三分,可惜最后一集太仓促了,看得让人不爽
空降干部怼地头蛇
还没看完(本剧),但已看完(本来)---用心良苦,作家署名
记者长得演的跟记女似的,情节更是幼稚的一塌糊涂
想要有所抱负,必须有正气,也要勇于正面钢,方式一定要巧,舆论,人格魅力缺一不可,学习了。关于常委会上的台词和表情简直和真实的差不多,连续追了两天一本满足。还是那年头的本子打磨的漂亮!哪像现在的拿着低俗犯罪下线当尺度,没有提及真正的核心的反腐剧。
结局差点
看完了这个剧,总体还行吧,但是只能打个2分,因为太多情景都不合理,说下三个我觉得全剧最败笔的3个地方吧,1那个女记者设定真是让人看不懂,哪里都她,政府 公司 监狱等可以随便进,见任何人不用预约,任何事都可以正好到现场,别人还啥都跟她说。 2调查组找罗成谈话,罗成下乡处理事情,半天时间都抽不出来,这在现实是绝对不可能的 3结局太草率了,很多人的结局都没有交代清楚,比如站龙书记那队的人最后怎么处理的,贾市长最后有没有当正市长等等
居然看着掉泪了。人民的心愿其实就那么一点儿。
罗成式干部才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的脊梁。片中官场刻画比较精彩,但收尾比较仓促。面对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任何时代都有敢于挑战的英雄人物。这些名垂千古的伟人背后都有凡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和胆识。
比人民的名义好看太多了,罗成市长现实可能不存在吧!其他官员都是现实中绝对的原型!
尺度挺大的,挺好看
喜欢这类的剧
第二集:省报记者直面地级市市长,如话家常,并拒绝了市长明确提出撤稿的请求,这也就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第五集:政治腐败比道德腐败、经济腐败更可怕,对人民的危害更大。第六集:省报记者都可以向地级市市长发号施令了。第八集:都风调雨顺了,谁不会干。就是在既不风调也不雨顺的条件下去射日去补天。第十一集:万汉山:“把每一份政治余热收光碾尽。”第十六集:魏副市长称呼龙书记农村妻子为白主任。第十八集:天州市市长罗成:“无私才能无畏,廉洁才能奉公。”第二十二集:我们挖煤的就是没埋的活人。最精彩的是敢作敢为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市长与老谋深算一切为了权力蝇营狗苟的市委书记斗智斗勇之龙虎斗,将天朝地方权力运作的内幕及细节
剧情有点狗血,编剧一般,有太多情节不严谨,结局仓促还不足以颠覆这部剧,整体的剧情就是一个大缺陷,看这评分,心里落差极大,其中也没有高深的的较量,都是表面的摔摔打打,木意思极了,对我来说,能坚持看完已经很不容易了,推荐1996《官场现形记》
罗成刚正有余,谋略不足。他那种一心为民、奋不顾身的劲头真的很动人。另外,罗市长真的是艳福不浅、羡煞旁人,哈哈。龙福海这种热爱权势多过为民做事、光说不练的官,对人民危害极大。出了事就喜欢说自己用人失察,其实根本就是失职。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种一心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上司,底下自然会聚集一群谄上欺下的小人。贾尚文、许怀琴、孙大治还算有一定操守。最大笑点:魏国被情妇举报,哈哈。马立凤被马小波出卖。对了,各种bgm很凑合。。
塑造完美形象,会妨碍视角的深度。
今天看来“尺度”不可思议的大,《人民的名义》比这个就是个弟弟。时代难道XX了?
所有配角的戏都好 马立凤造谣张口就来还故作勉强那劲儿大似旧相识 这种剧不能火 看了不会起逃心的都不是正常人 几千年都是靠天降清官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