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的观影计划中其实并没有这一部,只是由于某种机遇之类的才让我决定看这部《我的男人》,结果却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直说,电影真的很出色。
我实在是搞不清楚豆瓣上这部电影为什么分这么低,虽然主题比较边缘,但无疑是年度佳作。
在我看来,电影至少有三幕足以打动我。
第一幕就是小花因为在人群中看到淳悟而追上去和男主交谈,而就在几秒之后,当同事问还有哪个亲戚在时,淳悟几乎是决然地抱起了小花,说道:“这是我的孩子。
”那场灾难之后,丧失了所有亲人的小花在刚刚出场时就像孤魂一般从冷海中爬上岸,穿过满是死人和废墟的海滩才上的岸。
然后抱着那个硕大的矿泉水瓶,面无表情地游荡在那个陌生的地方。
无助、无望,就形如行尸走肉。
而就是这样状态的小花,第一次碰见淳悟的时候却是第一眼就认出了他,然后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电影后面也提到过,淳悟只是在小花刚出生时才见过小花一面,那么小花究竟是如何认出他的呢。
这恐怕没人知道,但结果是小花追了上去,而淳悟听说小花的亲人全都死于灾难之后,则是在同事面前决然地抱起小花,并决心领养了她。
这恐怕不得不说是一段孽缘吧。
第二幕则是小花和淳悟在血雨中交合的那一段。
随着两人情欲的浓烈、交合的深入,血滴刚开始是几滴,而后慢慢变大最后竟成了弥漫整个屋子的鲜红的血。
如此魔幻的场景,真的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想象,也实在是美极。
两人的这种关系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到此为止,一切才是真正地朝无法挽回的方向发展了。
有人说是小花的占有欲最终吞没了淳悟,小花在灾难之后丧失了全部亲人,而正是这种经历给小花的心灵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小花其实是迷失在了对周围一切的疯狂占有欲之中。
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这段禁断之恋是相互的。
不仅仅是小花的经历导致了她疯狂地想要拥有这个男人,而且淳悟本身也是在渴求这样的一种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小花将淳悟绑在了她的身边,而是命运将他们两人无奈地绑在了一起。
应该注意到淳悟他本身也缺少家人,在小花到来之前他一直是独住。
而且电影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他说想要家人,当然同样电影中也提到过他不知道怎么做家人。
而小花则更不用说了,经历过如此重大的心理创伤,想想她是怎么从这样的海中游上来的罢,极度的不安全感,想要抓住身边的一切。
淳悟想要家人一般不会被背叛的爱和情欲,小花满足了他;小花想要的是一整个淳悟,于是淳悟最后像一只虫子一般寄生在小花那。
所以与其说是小花控制住了淳悟,倒不如说是他们两人被双方俘获并紧紧地缠在了一起。
证据就是小花以后所做的都只是为了留住淳悟,设计杀死大盐先生是为了继续给淳悟她所谓的“心”,而那个高良健吾饰演的高富帅的角色她也并没有“表现”地“尽力争取”(跟《白夜行》完全不同),她的世界里从来只有淳悟……第三幕则是边踢开载着大盐先生的浮冰,一边喊着:“我和他身上流着相同的血。
”当然,后面有一句更加直白的话(“不管怎么样 那个是我的全部”),但我觉得这一句话最有冲击力。
小花到底是不是淳悟亲生的呢?
这个好像无法证明,不过是亲生的概率极小。
小花这样说的原因与其说是“她觉得”不如说是“她相信”。
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淳悟,给这个看见她的第一面就称她“我的孩子”的男人,为了这个男人她可以做出任何难以想象的事。
小花自己究竟是不是淳悟亲生的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淳悟想要这样的关系,淳悟想要小花成为他的孩子,这就够了。
这种愿望在小花的心中早已超越血缘,足以让小花相信“我们的血缘相互牵绊着,以绝非虚假的感情联结在一起。
”于是小花头也不回地跳进了海水里,不惜重演十几年前的那场悲剧……小花设计杀死大盐先生是小花第一次为了他们而杀人,而相同性质的淳悟杀死那个警官则带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后果,甚至可以说是两人第一次分裂。
小花可以为了他毫无怨言地去杀人,而淳悟杀死警官后的反应却是抱着头,极度的混乱和“快要后悔死了”。
这叫小花又如何能忍受,自己托付的又怎么会是这样的男人。
因此小花跑到房子外面,只是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没有错,我什么都没有做错。
”到这里,观众们能做的怕是只有叹息、再叹息了……而最后一幕表达的则更为明显(虽然我觉得最后一幕略显诡异):全世界都暗了下来,只剩小花和淳悟两人。
而两人用着只有对方能懂得表达,仿佛世界上已无其他人。
他们的世界中从来就没有其他人,从来没有过!
这部电影对于二阶堂富美无异于《百元之恋》之于安藤樱,白富美恐怕也不再需要被“小宫崎葵”的名号所困扰了,白富美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啊。
原作是樱庭一树,还拿了直木赏。
说实在的,就个人的观感,电影本身一般般,故作意识流,拖沓的大段情绪描写,时间线衔接也比较生硬,不过中间的几段闪回运用地倒是很漂亮。
萝莉是二阶堂富美演的,与麻酱或gakki那种气质不同,带着一丝神经质的妖异,掩藏在清纯女高中生面庞下的欲望和偏执,让人印象深刻,奔跑在北海道的浮冰原上时,画面也是美的绝伦。
养女和养父产生不伦,其实算不上什么新奇之事,也偶见诉诸报端,可这故事看过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对。
花成年之后对淳悟鄙夷的由来不甚自然,少女时对养父的依恋已消失殆尽?
那二人的感情究竟源自何处,单单是发自灵魂的寂寞,疯狂的独占欲望,再无其他吗。
所以花结婚时的心理状态我没法好好的理解,全推给现实带来的改变也实在是太敷衍。
其实他们的生活和白夜行里雪穗与亮司本质上并无二致。
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下场,从背负起不伦的爱恋,到杀人的罪恶,已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正常的生活。
二人都没有获得新生的资格,过往对他们而言是一生都走不出去的魔咒。
我的世界没有白天,只有永远的黑夜,唯一的太阳就是你,一旦躲开,就是无尽的黑暗…电影最后的结局略有开放,或许最后两人发现,真的走不出去吧。
想到一些题外的,表面上看这也属于萝莉有毒的故事,刚好前些时候看了东野的虚无的十字架,相比日本作家对于青少年精神状态的关注,国内那些写写青春文学的作家,层次实在是…主旋律里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过着平静而充实的懵懂生活,然而一旦某天生活出现了异变,面对那些自己无法驾驭和理解的欲念,做出的行为完全不可控,就此改变的,是一生。
比起成年人深思熟虑的犯罪,这种来自原始罪恶的冲动,才是真的纯粹。
每次看二阶堂妹子的电影总是那么地压抑,对于这一点其实我还是蛮佩服二阶堂的,她接拍的每个角色都很有挑战,因为每个角色都富有个性,并且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观。
其实导演在片中想要试探的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那种伦理关系的底线,父亲和女儿之间会不会存在着超越亲情的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
而对于父女之间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片中的女主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当时真的只是太幼稚,现在我完全已经把他当亲人看了”。
这也是一种比较靠谱的解释,因为年轻的小女生总是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她们的心智在叛逆期的过程中会对一些社会中的伦理纲常产生批判性的思维,从而诱导她们去尝试突破那些道德底线,并从这种刺激当中得到属于他们的成就感。
可在最后女主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女主还轻佻地勾引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安排作为结局只能说是导演把所有的观众都戏耍了一遍。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女主的这种做法哪,是她对父亲之间的感情还年年不忘哪,还是由爱生恨,用这种方式来挑衅自己的父亲。。。
这也是导演留给我们所有人来思考的问题。
其实这个片中的女主和渴望里的加奈子有着共同的特性,他们都用自己的方法,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父亲,一个是把自己的父亲变成了一个疯子,还有一个则是把父亲变成了一个消极度日的废物。
这是她们想要的结果吗?
还是导演在片中充当了上帝的角色,因为这些父亲的所作所为而制裁他们,让他们堕入地狱?
整部片子就是这样,矛盾自始至终贯穿在全片当中,仿佛一切都是在道德的底线边缘徘徊,而这些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没有人能够给得出真正的标准答案。
很多人觉得片子后半段不好,我却觉得恰恰相反,它把原著的第一幕调换为影片的最后一幕,举重若轻地调整了片子的重心:不是天地不容的伦理、爱欲、罪孽;也没有天灾、人祸、谴责,一起覆灭;有的只是流水一般的现实、稀释了一切,任是再沉重、深刻的羁绊,最终都会回到应有的轨道。
要的只是一颗真心,想全然的交付?
哦、不,最终,你我都会带上假面,成为那样的人、那样的家人--形而上的孤独。。
而且,大家都在说女孩的占有,我却始终看到的是男人的孤独。。
(也许是我太喜欢浅爷的缘故?
哈哈[偷笑])
这部电影被定义为文艺伦理片,讲述一名地震后幸存的孤女与养父之间的不伦之恋。
比较小众且敏感的题材,而且搞不好还会被很多人骂变态恶心。
讲真,其实我是奔着二阶堂去看的,之前看《脑男》就被她的演技所折服,果然这部里面也很惊艳,感觉二阶堂非常适合这种病态黑暗情欲的角色。
当然男主浅野忠信的演技也是相当精彩的,综上,这是一部很走演技的电影。
孤女小花从地震中逃离被男人腐野淳悟收养,两个孤独的灵魂走在一起,淳悟对于此时的小花来说就像是地震后她仅剩的拿瓶矿泉水,深深地依赖与占有欲。
随着小花的长大,她对淳悟的“女友”小町展现出了莫名的挑衅与敌意,像她暗示着这个叫淳悟的男人只能属于她小花一个人,二阶堂将这种扭曲的带着极强占有欲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弹幕一直说体位很假,哦, 我看不懂的,总之羞羞脸就对了。
小町其实也是一个很和善的女人啦,长相也没有攻击性,只可惜她遇到的是淳悟和小花,她的这种爱是无法跨越那俩人病态的羁绊似的联系的。
不只是她,任何人的爱在淳悟和小花之间大概都是不值一提的吧!
小花将淳悟送的耳环藏在嘴里 给小町阿姨示威。
“他这个人啊,非常孤独,一直在忍耐,他不需要家人以外的人”“所以我跟淳悟说了,你不够格”比起莫名的敌意,小花对小町展现更多的则是不屑和坚信淳悟是属于她的。
腐野花对淳悟的爱偏执到了不可以理喻,难以名状,病态而孤独,决绝而又深刻。
“接吻吧,反正又不讨厌。
”是啊,淳悟不讨厌接吻。
一切都变得理所应当。
爱到极致是完全的占有,互相地占有吧,再完全一些。
导演用血雨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虽然我有点欣赏不来..),代表着罪恶的存在,禁忌之恋。
扭曲的爱情,荒诞的爱情。
But这一幕被大盐爷爷撞见了。
谁让你们大白天办事儿不拉窗帘,被熟人看到了吧!
看到了吧!
估计这个爷爷此时一脸懵逼。
大盐爷爷是个好人。
但是他干涉起了小花,他想让小花离开淳悟,小花觉得受到了威胁。
“全部都是我的!
”极强的占有欲又开始作祟了。
小花踩碎了爷爷所在的浮冰。
“小花,救命”“你就自己游回来吧 就像当时的我一样”爷爷说情感是能杀人的,一语成谶。
三观正的人可能看到这一幕就已经反感到极致了,不管怎样也不可以杀人啊,还是很好很好的大盐爷爷。
可是在小花狭隘的心理中,阻碍了她与淳悟的人,都要死。
到这里,这种扭曲、变态的心理一览无余。
大家都以为是爷爷的失足,小花与淳悟最后离开了这里。
落魄的男人与少女以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但是不久,被昔日的一名卸职警官寻到了这里,淳悟无法原谅有人插足。
尸体被藏在柜子里,自此,腐烂的气息就一直存在,再也没有散去。
缠绕着小花与淳悟,是一生的羁绊。
二人熟知彼此的气味,深刻到骨子里。
就让我们一起堕落一起腐烂吧。
纵观全片,小花都是以一个很可悲的角色而存在的。
幼小的小花在地震中心灵受到了极大地创伤,无法痊愈。
之后淳悟的出现给了小花希望与依赖,短暂的平静之后是更加强烈的创伤,是不经历巨大灾难而无法感同身受的创伤,没有及时的治愈与开导,导致这样的性格也不为过。
腐野花,腐野,很深刻的诠释了小花与淳悟。
还记得小花对大野爷爷嘶吼的场景“那个人他想要的是一颗心,所以我给了他”“我都知道,他是我的亲生父亲是吧,我的身体告诉了我,我们流着相同的血,这里,这里,这里,所有地方,血脉相连…这有什么不对,那是我的全部。
” So,这是亲生父女之间的伦理片??电影的结局我看的不是很懂,这种文艺片套路太深了,无力再深层次的体会了。
只是一直记得电影开头的场景,淳悟点着蜡穿过漆黑的走廊,小花不自觉的跟着他,淳悟转身,小花看到了他的眼睛,看尽了孤独看尽了灵魂,就这样,沦陷了吧。
冥冥之中的相遇,相爱,只是一个背影,羁绊不断。
十分纯爱,不变态的爱情也配算爱情,不互相伤害,彼此折磨的爱情也配算爱情,扭曲的只是表象,救命稻草般情感寄托,一无所有就想紧紧抓住,即使是坠入深渊,粉身碎骨都是不会放开的,渴望爱与被爱的孤独灵魂,彼此燃烧自己,互相温暖,这是纯粹的情感,有的不只是希望被阳光般照耀而重拾温暖和希望,而是被置于无尽的冰冷深渊中,还可以互相拥抱取暖,不能彼此救赎,那就一起沉沦
1. 不得不提相米慎二的《雪的断章》,应该就是一个故事,近20年后的重新演绎。
那个是无法超越的杰作,这个变成了不能够超越性欲的纠缠的养父与养女关系,中间还杀了两个人。
那个片子非常唯美,两个人也都克制,没有伤害别人也同时尊重自己。
大概是男主角的大学教授身份吧。
这个片子男主角是底层蓝领,生活非常艰难,性大概是非常好的生活慰藉吧。
2. 大师辈出除了需要自身的天赋外,社会环境是怎样的才能够出大师呢?
因为看《电影旬报》100年的200佳片,加上看最近20年电影旬报评出的年度10佳,感觉日本电影的素材是不是被那些高产、高质的数量差不多以几十计的日本电影大师都扫过一遍了?
还是因为日子越来越平淡,大家都在小确幸中幸福生活,不会有特别不一样的电影作品出现?
觉得近年的可以跟那些已经过世的大导演抗衡的作品几乎没有。
3.但日本电影还是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着,传承着,题材广泛,各种事件、人际关系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再次走向高峰只是事件问题了。
一切的开始是一片漆黑。
只有冰块互相摩擦挤压发出的刺耳声音,然后像是突然有了光,映亮了这个惨白的世界。
从冰冷的海水里爬上岸的女孩子抬起头,颤颤巍巍地,露出一个笑来。
Suddenly there is light.电影改编自让樱庭一树拿到直木奖的同名原作,是个从结束开始的故事,但电影的叙事顺序和原作正相反,是从震灾中失去了父母和弟弟的小女孩花被远房亲戚淳悟收养开始,到小女孩长大结婚为止。
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单身男人一起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为她扎头发,为她准备便当,忍住羞耻去买少女喜欢的东西只希望她能开心……不,这并不是这样温馨的故事。
事实上花虽然被淳悟收养,但这个单身男人却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女孩只有自己去买菜做饭做家务看电视……虽然是父女两个人的家庭生活,可花却仍旧孤身一人。
从一开始,淳悟和花关于“家人”的定义就与世人大相径庭。
想要成为家人,却没有找到方法。
无法敞开心扉,就只能寄望于身体能够无限贴近,最好能够融为一体,回到出生以前。
哪怕神明不允许,哪怕整个世界都背弃他们,花也仍然相信着在黑暗的旅途中男人抓住她的手告诉她的那句话。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了。
”所以她对淳悟的女友说,对要分开他们的老者说。
“那个人啊,他一直忍耐着孤独,他只是想要家人,而小町小姐,这一点你是做不到的。
”“我的身体里流着和爸爸相同的血。
”并不是像别人认为的那样因为什么都不懂才放任。
而是因为那是彼此知道的能够拴住对方的唯一方式。
可到头来,每个人都独自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
故事的最后一段是小说的开头,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撑着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大红色雨伞的男人,直直地走向他的目的地,期间他撞上了别的人,踩进了路边的积水,他却浑不在意。
直到女孩子出现在他眼前,他才像是终于回过神来。
他的女儿微笑起来。
灯光暗下去。
整个世界都暗了。
《我的男人》是日本直木赏作家樱庭一树的代表作(简体中文小说已出版),也2014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影片之一,这部电影是去香港时顺道看的,我认为香港译作《养欲之恩》更贴切。
有观众可能会觉得此片略沉闷,在散场时还听见几声“变态”的评价,诚然“变态”这词汇很能代表绝大多数观众的感言,“变态”只是对电影内容一个通俗形容,因为它的确比较小众口味。
首先,故事是不讨好的禁忌话题:父女间不伦之恋;其次,画面拍出来很有胶片质感,沉实又易困倦;再是,对手持摄像晃动的感知会因人而异。
就我个人而言,不在乎题材多么黑暗扭曲,尤其看着那让人寒颤的结局,竟然感觉很赞,也近乎读懂了,说不定是内心暗藏“变态”属性而产生的共鸣。
这部文艺电影非常依赖演技,两位主角:浅野忠信和二阶堂富美的发挥完全没有让观众失望。
二阶堂富美作为新人女优一直被称为:小宫崎葵;她俩相貌确实高度相似,但从演艺道路的特色看,一个走治愈系,另一个算是黑暗版了。
富美在这部影片的表现较之前有突破,大胆演出但没全露,从神情到仪态无可挑剔,她饰演的灾后孤儿小花,样子甜美但无法用“活泼”套入,应该说很high也带狂野气息,随着角色年龄增长,又见成熟中散发妖魅,成年后的化妆也越显漂亮。
另外,饰演花小时候的女孩(小演员:山田望叶)也很出彩,有当年福田麻由子的惊艳身影,低头黯然,沉默不语,挥手一指,黑暗气质油然而生,可惜戏份不多。
大地震的不幸背景,让小花一人坚韧地活了下来,腐野淳悟也在那时失去了一切,就是一对孤独的眼神,两伙寂寞的心连成共识,二人随后相依为命,但奇特的情愫酝酿了腐蚀的欢愉,不惜冲破禁忌甚至都为对方背负上一条人命,又让我联想到《幻夜》的新海美冬与水原雅也,到底一次劫难真会出多少对变态?
北海道的冰与雪很美,镜头反复映入海鸥飞翔、海浪拍打、白雪飘扬,二人自由随性豪不顾忌欲望越界,也烘托秘密被周围察觉危危可及,所以小花主动排除了小町,当淳悟出海时,冰冷反衬渴求父爱的热情。
影片中有两场戏点赞:父女第一次突破禁忌时的场景使用了“血雨”效果,这组镜头视角冲击极其到位与震撼。
小花在浮冰处幻想着游泳,也带了点意识流产生很强的空虚感;两人相互牵引,腐蚀烙印深刻在骨子里,即便小花成年之后,无论分开一年,三年换了多少优质男追求,欲望始终如一。
所谓变态中绽放魅力,也就是我觉得影片亮点的方面了。
(2015.01.22 HK 百老匯-油麻地)
淳悟和花之间有一种隐秘且怪异的亲密感。
淳悟对花过于宠爱,即便是不敏锐的人,可能只会觉得关系真好啊,或者有些别扭,而在敏锐的人来看,会产生“他们不会…”的猜想。
浅野忠信的舌头很能唤起人的欲望。
纹别总是在下雪,及膝的大雪,海边发出怪异声响的浮冰。
淳悟一开始是海员。
(书上是海上保卫局,小花称之为海上的警察)我很喜欢他们之间那种隐秘且怪异的亲密感,花无聊的时候躺在地上,从淳悟的手臂和大腿之间穿过,躺在他的大腿上,用口交般的方式吮吸父亲的手指,打发时间。
尤其是被父亲的女友撞破也没有停止,女友畏惧又惊讶地叫淳悟出来一下,淳悟拒绝了(我第一次在日系作品里看到有人这么不礼貌地拒绝)。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并不想听别人的意见。
当花在雪中等淳悟从海上回来,我想他绝对不是第一次亲吻花。
或许花第一次邀请他时,或者更晚一些时候,他们就建立起了这种没有边界和底线的亲密关系。
完全可以理解这种想法,想和父亲变得亲密,更加亲密,超越血缘的亲密,亲吻,在室外接吻,像吮吸乳/头和一阴/茎样吮吸父亲的手指,平时叫他的名字,欢爱时叫他“父さん”。
只是因为很寂寞,想要变得亲密,想要融为一体,只是因为这种心情太强烈了。
诱惑交织亲情,情色与深情交错。疑似乱伦的戏不好拍,稍不留神就会滑向庸俗。
艺术片。欣赏不了。
刻意和討好,超級低配版老男孩。亂倫的問題不在於dna,而在於代際之間的親緣中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以及面對著人體變化,發育的恐懼感。如果沒有這點,兩人的關係分明就只是老少戀。老男孩尚且嘗試用情節糊弄回去,這個片子簡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將一種偽造的矛盾呈現在你面前——少女的心理早熟和體貼,男性的性魅力和難以言喻的孤獨,都導致這兩者之間根本未出現過任何類似於父女的關係,而更像是同居多年的,早已經認清所謂戀愛關係虛偽性的砲友,而後期的那些設定,比如男人的後悔,則缺乏任何情緒基礎(難道就是因為殺了人害怕了嗎),充斥著為了產生悲劇感而(由於不倫之戀)出現的悲劇性,但這種悲劇性本來就基於一個pseudo-trouble ,導致它如同笑談般毫無效力。
1. 不得不提相米甚二的《雪的断章》,应该就是一个故事,近20年后的重新演绎。那个是无法超越的杰作,这个变成了不能够超越性欲的纠缠的养父与养女关系,中间还杀了两个人。那个片子非常唯美,两个人也都克制,没有伤害别人也同时尊重自己。大概是男主角的大学教授身份吧。这个片子男主角是底层蓝领,
因为血脉相连,所以永远信任你、照顾你、爱护你,于此同时又是完美切合的情人。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找到亲缘和爱情,真就不容于世嚒?P.S.也想吮浅野忠信的手指
我死了。我羡慕死二阶了。
两个重大改动:1原著用的倒叙改成了正叙;2去掉原著悲剧结局,在两人重逢处结束;抽掉成年小花(代入作者无意识的伦理意识)全篇回忆视角之后,从少女小花视角描述两人因亲生爱又因亲情分手再因欲复合的过程虽然更纯粹,但也少了不伦与伦理两者对立的张力所催生的无可奈何的哀伤基调,内核则由一个爱情故事变成了一个女性成长故事。
我应该是看了有4次左右吧。因为原著小说那一句,“化成白骨也不会离开你的……淳悟”。我不认为这是日版洛丽塔,甚至我觉得这两个人的感情早就已经超越了情欲本身,不,应该说情欲是他们之间命定要走向的道路吧,即使道路尽头的风景早已狼狈不堪。而电影的遗憾和超越皆有之,比如恰到好处响起的德沃夏克第二乐章,那一刻的高光,两个人之间爱意炽热得可以融化冰雪。
节奏太慢,但是剧情是我喜欢的类型
女主角和染谷将太莫名很配,我真的分不清她和宫崎葵...畸恋不是重点,你有没有见过雪窝,听过浮冰碰撞的声音?
乱~
+.5
剧情衔接太生硬,chua一下就开始干,chua一下就嫁人了
‘淳悟,能出来一下吗’‘不了’‘我有话想跟你说’‘不了吧,没什么好说的’-真是残忍的一刻啊//
白富美演技一星
北海道的冬天,抱住浮冰的红唇少女,开场就很吸睛了。导演的镜头下记录了血欲祭奠下的不伦之恋。极致邪魅的感觉,演员都好拼,眼角眉梢,爱欲都要溢出屏幕似得。孤独、阴暗、潮湿、粘黏…这些都是滋生畸形的爱恋的土壤,沉溺其中注定是伤痛。
几个时间段没一段顺眼的 浅野忠信啥时候这么空洞过 还把富美拍的超级丑
节奏太慢啦,困死我了
2.5分
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