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閃光のハサウェイ,Mobile Suit Gundam Hathaway

主演:小野贤章,上田丽奈,诹访部顺一,齐藤壮马,津田健次郎,石川由依,落合福嗣,武内骏辅,早见沙织,松冈美里,泽城千春,宫崎游,天崎滉平,绵贯龙之介,田中光,草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剧照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2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3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4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5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6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3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4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5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6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7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8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19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 剧照 NO.20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艾梅去拿柯西G那个情节紧张到哭?

太棒了,不管是故事背景,人物还是画面,bgm都很优秀,情节很紧凑,没有太多冗余情节,耳机党表示真的很赞,机体战斗环节画面真的太赞。

太棒了,不管是故事背景,人物还是画面,bgm都很优秀,情节很紧凑,没有太多冗余情节,耳机党表示真的很赞,机体战斗环节画面真的太赞。

太棒了,不管是故事背景,人物还是画面,bgm都很优秀,情节很紧凑,没有太多冗余情节,耳机党表示真的很赞,机体战斗环节画面真的太赞。

 2 ) 巴以冲突的一面折射镜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父亲叫本齐翁·内塔尼亚胡,我不知道这个中文翻译是不是故意为之。

按照中东人的姓名习惯,本齐翁就是“齐翁之子”的意思。

没错,齐翁就是吉翁(原本就是写做Zion,后来迫于以色列政府的压力改为Zeon),Zion,更常见的翻译是“锡安”。

内塔尼亚胡家族本不姓内塔尼亚胡,而是“米雷伊科斯基”,这是个波兰名字。

后来为了把姓氏希伯来化,才改成了“内塔尼亚胡”。

牵强附会一下,本齐翁·内塔尼亚胡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上帝赐予锡安之子”。

1940年,本齐翁·内塔尼亚胡到美国担任了著名的修正派锡安主义领袖泽维·贾鲍京斯基的秘书。

该派别主张在巴勒斯坦组建犹太军队,迫使当地人接受大规模的犹太移民,并且坚信要建立大以色列,将疆土扩展到整个巴勒斯坦。

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贝京以及沙龙、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都属于这一思想和组织源流,或者最起码深受其影响。

泽维·贾鲍京斯基与约瑟夫·特朗普尔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军队中共同创立了犹太军团,后来他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几个好战的犹太组织。

可以说为后来以色列武装力量的建立打下了部分基础。

同年,泽维·贾鲍京斯基意外因心脏病去世(0068年,吉翁·兹姆·戴肯死于心脏病便是以此为原型),本齐翁一跃成为该组织的执行董事(正如革命同志迪金·索多·扎比后来成为吉翁公国的公王)。

但是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锡安主义者赞同占领大半个巴勒斯坦,主张全面占领的修正派因为过分极端而被排挤出政坛。

本齐翁·内塔尼亚胡退出政坛后编纂了希伯来百科全书,被以色列和犹太家庭普遍收藏。

此外,两个儿子也靠军功积累了相当的人气(正如德兹鲁·扎比和卡尔马·扎比)。

1973年9月,利库德集团(字面意思是团结)由哈加尔集团、自由中心、拉姆党和国土完整运动、人民党等组成。

这是一个右翼锡安主义政党,与工党分庭抗礼。

该政治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修正派锡安主义”的新政治实体。

该集团长期以来以强硬著称,一直主张吞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主张“以安全换和平”(相对于拉宾的“以土地换和平”)。

实际上代表的是最初的以色列建国者集团,以及拓殖团的利益。

当然,集团内部的分分合合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但本齐翁·内塔尼亚胡作为“修正派”最早期高层干部的资历,通过希伯来百科全书建立的广泛社会威望,以及全家为以色列的贡献(除了参与建国,长子在突袭乌干达机场的战斗中牺牲,被列为战争英雄),几乎可以说是某种精神领袖的存在。

而其子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更可以说是利库德集团的“少东家”。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43岁就能出任利库德集团的主席,46岁担任总理,并在2005年再次担任党魁,2009年再次出任总理至今(长达14年)。

现实生活中基连·扎比的故事,富野由悠季也不可能想到。

(别问我,我当然也想知道夏亚有没有原型)

 3 ) 一些个人观影心态记录(吐槽向)

①作画太满意了,驾驶舱相较上一部剧场版逆鸭(没错,👴🏻把脑瘫NT给开除高籍了)简直像是从动画走进了现实。

梅萨从高空俯瞰城市时一度让我以为是真实影像,椰树林和遭遇鹅也很喜欢②一直玩葵丝的梗,导演你是不是故意的啊hhhh,全片主要笑点。

憋给哈萨维发刀子了,人家咋说也长了12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小屁孩了。

(话说基本上所有的角色都是刚开始挺不懂事的吧,那是不是小林卡兹再长大一点就没那么讨人嫌了)③战斗场景有点小遗憾。

都是夜景而且给全身的画面没那么多,剧院里很多细节没注意到。

可能和经费也有关系吧,希望下一步战斗场面多一点。

(你就算放个机体不动的飞行画面也行啊,我想多看看柯西∠( ᐛ 」∠)_)④看到宇宙男鬼了很满意.jpg,丢枪算是致敬骡子了,不知道哈萨维是咋学会这招的,说不定是骡子托梦233333场景再现:【(葵丝,哦不对是琪琪和大佐出去蹦迪时,哈萨维的梦里)“射出光束就把枪丢掉的话,死神第一部就不会找上门哟,哈萨维”“(傲娇维震惊了一会儿)你tm这是在给我立flag啊!!!

”结果出动之前还是好好练习了(指丢枪,后来没丢好就是证明。

我真是福尔摩斯本斯.jpg)】⑤夏亚判乱过后12年,在近乎一片死局的情况下,哈萨维仍然坚持做着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事,这份毅力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不过不得不说最好的机会还是0093年,真的太可惜了。

卡疯子为哈萨维点了个赞

 4 ) 富野老东西玩明白了属于是(新人劝退向解谜文)

富野老东西终于把高达玩明白了,拍出来纯粉丝向的高达片子。

先预设观众看过原著小说,否则这里面人物对白全是打哑谜。

看完小说,也就懂一半,不认识绿头发葵丝帕拉雅,所以还得看逆鸭,救世主隆德贝尔咋就横空出世?

时间回推到格里普斯会战,这就算到0087,都到了0087,跟一年战争也没差两年,阿姆罗跟夏亚的恩怨情仇,林有德又是怎么成为一年战争、迪拉兹动乱、第一次新吉翁战争、第二次新吉翁战争等历次战争英雄的?

为什么是他的儿子哈撒韦代表联邦军内改革派被处决?

战争贩子阿纳海姆咋就两头卖高达呢?

所以说,新人真就别看哈撒韦了,要入坑补的东西太多了,动画从0079到Z、ZZ,OVA有the origin和逆鸭以至于0083,小说从0079、AOZ三部曲、贝托蒂嘉的子嗣和高空流光。

富野老东西终于玩明白了,胶佬广告在第四十二个年头上回归UC宇宙纪元本元,大约也预示着日升和B社十年来从AGE开始的低龄化探索就此失败。

AGE、创战者、 Reconguista in G三部曲拍给孩子们看的,虽叫好但卖不出塑料,孩子消费力还是太差。

新世纪以来绝大部分粉色都是偶像剧SEED入坑。

始于颜值终于颜值,真要成为万人唾弃的胶佬可还是差着远呢。

哈撒韦就是宇宙纪元正史的终结,阿姆罗与夏亚早已远去在阿克西斯,吉翁公国在UC0100改成共和体制,联邦军内部改革派实力经过格里普斯战役改编成掀不起大风浪的隆德贝尔,继承人哈撒韦作为马夫蒂被处决,联邦政府外部改革派在0096被镇压在industry7。

至此地球联邦寿数已尽。

接下来的高达Gundam,是继续深耕宇宙世纪小二百年的历史细节,还是再创SEED和OO的外传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看的人多的话再写剧情分析和解谜文)

 5 ) 很庆幸,看的第一部高达,叫《闪光的哈萨维》

很庆幸,看的第一部高达,叫《闪光的哈萨维》第一眼就被风格抓住了,从此进高达圈一去不回头但看了一圈之后,猛回头,才发现,高达动画历史上从未有过闪哈这样的作品,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了闪哈小说成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源于富野对上世纪日共运动历史的反思,所以故事比以往更注重于对政治制度的描写。

联邦政府盘根错节的腐败制度,将普通人驱逐离地球的权力法案,一切都在野心下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这样的背景下,哈撒韦的反抗,继承于夏亚和阿姆罗的思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而最后闪光一般耀眼而短暂地存在于UC105年在前作逆袭的夏亚动画于八十年代上映以及小说版贝托蒂嘉的子嗣出版后,闪光的哈萨维作为直接承续贝托蒂嘉子嗣的小说,却在三十年间从未动画化。

在小说出版后因为剧情过于晦涩且机战部分较少,被认为“不可能被动画化的作品”,得益于时代技术的进步,日升终于可以将这部堪称高达作品中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以其应有规格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而在高达动画频频失利的情况下,将一部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拿出来,无怪乎富野说“你们要知耻啊”看过了“神棍”独角兽,跳过了“不要停下来啊”铁血奥尔芬斯,回望了“人心之光”逆袭的夏亚,来到了“年轻人的第一部高达”水星的魔女,最后又回到了闪光的哈萨维。

反反复复看两三遍,嗯,无愧于认为这是最好的高达动画看懂高达前十年的作品,才明白哈撒韦为什么是uc百年之际的闪光。

看完高达现十年的动画,才明白闪哈何以值得成为高达四十年之际的“闪光”

 6 ) 片子是好片子~我就是不打5星~

看完,画面节奏动作运镜啥的都挺好喜欢女主的刻画仙的类口水。

琪琪确实拨动了哈萨维早已死的心对一个使命感责任信念于一身的男人来说有了,有了一些动摇他的东西,确实更像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了。

满分是不会给的,因为知道是个悲剧我最讨厌套路人物刻画的越丰满对他的感情就越深,和《口袋里的战争》一样都是心痛,愿世界和平

 7 ) 纯粉丝向的剧场电影

从一个完全路人以及非粉丝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大概真的是颇有些浪费了。

并不明白所有的前世今生,不知道人物设定,不知道曾经的梗。

只能说是一部纯粉丝向的剧场版了,哈哈。

一开始就猜到了哈萨维的真实身份。

虽然不明白女主琪琪的意义和人物个性,但从我的观感上而言并不讨喜。

最后的“决战”冲突打斗也没有振奋到,剧情因为不知前因后果所以虽然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想到今年初的鬼灭之刃(是的我知道不同类型不能比较),只能说个人观感上要强很多。

整个故事行云流水,结尾大哥牺牲处还洒下了热泪。

扯远了,重点是我为什么要看这样一部粉丝向的电影呢?

因为是陪老公看的…

 8 ) “思考、等待、抗争”,哈撒韦所给我的答案

已经是到了tb搜rx105的模型情绪就会上来的程度,BD也买了,都准备入胶给万代集资拍哈撒韦了。

没能在影院里看到它始终是我的遗憾,而这种感觉随着一次次的线上观看一次次的感动以后反而愈发的深刻了。

闪哈给我的冲击是强烈而震撼的,从开头到泽野的EARth结束后的这一段就很让人入迷,一边听着EARth,一边字幕缓缓浮现时, “U.C. 0105…… 夏亚反乱后的12年…… 人类向宇宙移民已迈过了1个世纪……” 这时候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0079,是origin,是unicorn,是00,是0080,是雷霆宙域,这些作品里所描绘的另一个世界的虚构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沉淀,具有了某种独特的厚重感。

你会觉得那是人类的昨天,是人类的过去。

经历了上个世纪让世界人口减半的大战以后,世界和人类都在时间中愈合自己,随着千禧年的到来,各种科技的应用和新事物的雨后春笋,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未来好像就在人类的面前。

你会强烈的想象,那时候的人们都是怀着怎样的期许迈入新世纪的呢。

然而现实是,压迫依然存在,困扰着人类上千年的诅咒从来没有散去。

一如电影里哈撒韦在启动rx105时所说的,“这可恶的地球的引力,实在太沉重了”(不记得原文了,大致如此)我当然明白自己没有能力去思考和解决落在整个人类身上的命题。

但是我自己的问题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束缚在我身上的现实的惯性,以及我感受到的那种不自由究竟来源于何处呢,我想着。

这时候,哈撒韦用“思考、等待、抗争”回应了我的问题,一个思考的人是自由的,一个能等待的人是自由的,一个抗争的人是自由的。

他的生命就像一道闪光一样转瞬即逝,而哈撒韦其人却也就像黑暗与矇昧世界中的一道闪光,或者,一个曳光弹。

成为了还在路上的人的希望。

一份迟来了两年的感悟。

看看哈撒韦吧。

 9 ) 闪哈小说主题的个人体会

按:这篇小随笔是看了诸多评论后写就,主要针对个人认为对闪哈的部分误解。

之所以标题是闪哈小说,是因为富野本人批评这作过于拘泥原作,后期有改结局的可能。

关于具体内容欢迎讨论。

闪哈延续了CCA的主题,即富野作为一个学运过来人对于革命的反思。

若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要抓住富野概念中革命的两组矛盾:目的与暴力,英雄与大众。

富野并非共产主义者,因而对革命的反思更多是基于自己的片段式理解而非有明确的意识形态。

对富野来说,革命自然是肯定会到来的,但是革命所带来的暴力及其代价是否值得(就像上个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

对于富野来说革命暴力是值得批判的,这与革命的正当性形成一对矛盾。

另一方面,富野自然是没有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不可能说出“马夫蒂要依靠群众不能脱离群众”这样的话来。

富野所深深感受的是,后学运时代大众沉沦于消费主义与英雄的无力,因此革命英雄与大众的又形成一对矛盾。

这样看就能理解,富野为何会在CCA与闪哈中如此处理一些政治戏份——须知富野的强项从来不在于押井守式的政治写实而在于表意。

夏亚降下的阿克西斯,正是富野式革命的绝佳比喻——暴力而正当;夏亚和阿姆罗作为富野的两个分身,也从两个侧面反应了富野内心的矛盾:明知革命会造成代价却依然降下阿克西斯的夏亚,明知革命无法阻止却依然基于人道主义而去阻止夏亚的阿姆罗。

闪哈小说无非是CCA中旧主题的新发挥,哈萨维依然是像前辈革命者一样矛盾的人,也就是富野本人的代言人:哈萨维明白暴力手段(这一手段的重点在于其暴力性质,富野没有能力上升到哈萨维是不是恐怖分子这种讨论上,他所要表达的就是革命的暴力)的非正当性却依然要依此来改变固化的体制;而质问马夫蒂为何不去惩罚猎人部队的民众与英雄的哈萨维之间的隔阂正如消费主义时代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冲突一样,富野也并没有要表达“马夫蒂脱离群众方法不对”的内涵。

固然,富野在贝子中让阿姆罗以父亲的力量挽回的降下的阿克西斯——这是富野自身对这种无法解决矛盾的一种期许,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互相理解和进步。

但现实是灰暗的,正如联邦在目睹了阿克西斯的奇迹后只知继续苟且偷生,富野在创作CCA之后仍然只能继续为日升制作自己认为已经完结的高达,无法做自己想要的作品。

这样,富野最终在闪哈中给予了自身革命一面更多的肯定——即使哈萨维的行为最终陷入前辈的轮回,但革命的闪光终将会驱散黑暗,这是同阿姆罗推走阿克西斯一样一种对人性的乐观。

ps:本想就琪琪这一角色再作一点伸发,无奈笔力不逮。

富野作品中的女性多是像琪琪式行动任意的角色,由此招致了很多批评,这是他对于女性的一种反思。

但平实而论,剧场版篇幅不大略限制了琪琪这一角色,建议附以小说可以加深对这一角色的体会。

 10 ) 《闪光的哈萨维》:游弋的闪光

几经波折,《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维 剧场版1》(以下简称《闪光的哈萨维》)终于在6月11日上映。

作为机动战士高达的正统续作,而且与33年前的《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有紧密的联系,就注定了其受众面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闪光的哈萨维》在爱好者群体中仍然有不错的号召力。

一来其原著小说早就流传已久,在坊间甚至称男主角哈萨维为「闪光的不孝子」,二来在一些机战游戏中也可以看到《闪光的哈萨维》中机体的身影。

再者,哈萨维与日本动画两大人气主角阿姆罗和夏亚更有纠缠不清的关系。

诸此种种,奠定了本片的粉丝向底色。

不过在此前提下,加入对商业上的考量,却并未令其成为草草了事的作品,而是反向到达了一种鲜见的高度。

自在的技术首先被我们关注到的是影片精良的制作,手绘与3d的配合异常出色。

近年,不少机体动画也都在向3d制作积极靠拢,可见其明显的成本节约优势。

就如刚在我国上映的扳机社(Trigger)动画《普罗米亚》(PROMARE),这是风格化极其明显的一作。

在这部作品中的某些段落已经难以分辨3d与手绘的差别,以高饱和度和高明度的色块强调体积,基本去除了线条的影响,因此与3d表现非常适配。

正由于缺乏线条的表现,高速的运动与夸张的表现成为重点(也是扳机社一贯作风),产生的运动的轨迹得以重新牵引出对线条的印象。

尽管削弱传统日本动画的线条变化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但在风格上也相对回应了影片的内容:一种对纯粹的火焰与热情的回响。

在TV动画的处理则会相对折衷,刚完结的《SSSS.电光机王》(同样是扳机社的作品)的一话中,首先是由戴拿泽昂甩动古立特骑士(此时均为3D表现),然后古立特骑士被甩出并作飞踢状,镜头一切,变为手绘作画,古立特骑士踢中了怪兽。

古立特骑士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机体,还具有人体的特性,切换手绘的意义在于展现其飞踢时舒展开来的躯体。

相反,合体而来的机器人戴拿泽昂在打斗过程中依然大量采取3d的表现,以保留其本身的机械阻尼感。

让我们回到《闪光的哈萨维》中。

尤其是两台主角机体,佩涅罗佩(或称大白鹅)与柯西高达,皆属于大型机体,结构都较为复杂,亦兼备变形的状态,手绘难度必然不低。

而且机体主要靠大出力飞行器运作,本身肢体灵活度并没有那么高,采取3d制作有其必要。

机体的局部特写则回到手绘表现,还有什么比手绘更能表现细微的变化和线条的控制呢?

除此之外,地景的建模也非常突出,并且赋予了影片某种写实感,甚至可以断言,影片是以立体空间作为思考的出发点的。

那些为人称道的光影变化,产生自空间,就像机场,酒店以及餐厅,都悉数在落地玻璃附近取景,于是人物在走动时光影才得以随之游移(那场精彩的夜间追逐也是同样道理),大概这就是所谓「电影感」的部分由来(镜头运动则是另一部分)。

以上所有的设计似乎都指向故事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配合人物角色的手绘表达,影片风格达到了一种在精确与写意徘徊的水准,成为了一部形式自在的高达动画。

似乎,日系机体动画正成为实践手绘与3D技术结合的最佳场所。

理解的方式诚然,「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的强大存在感对高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人们也热衷于分析作品背后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

把这种对思想的分析推到最远,强调的无非还是重复的历史与相似的错误这种陈词滥调,毕竟这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会太多了。

而我和一些朋友讨论《闪光的哈萨维》时,真的还是只关心影片是如何表述这个故事的。

一个系列的延续,除了商业上的目的,作品的内在与魅力也是其延续的保证。

自1979年高达诞生以来,因其题材相对写实,设定上也伴随了一定的严谨性。

于是到了今天,设定的考究仍然未被穷尽,本片更是透过无数的细节来与过去的作品相互补全。

影片一开场,在一片漆黑中,首先出现的是远处的殖民卫星群,然后才把镜头摇到月球,随即出现豪泽恩号。

在叙事上相对传统的电影中这是惯常手法,先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在本片中表意的内容却更加丰富。

在很多高达的作品中,战争矛盾正是源于宇宙殖民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而接续出现的一半陷入阴影中的月球,其上正是阿纳海姆公司的总部,那一体两面的光与暗似乎正是源于此地。

就这样,联邦与马夫蒂的同质性被带出,双方使用的古斯塔夫与梅萨,佩涅罗佩与柯西高达皆同出一脉,对战争的看法被寓于其中。

当然也可从小到奥恩贝里马夫蒂使用的老旧机体加布兰,大到双方在对战时使用的战斗策略来继续感受此系列完整的细节设定。

而透过驾驶员的视点,我们亦能看到全周天驾驶舱屏幕观察到被修正的实景以及辅助操纵的各种标记,就像从佩涅罗佩驾驶舱中可以看到由火箭产生的高空羽流被着色了。

如果对物理学的敏感度没有很高,那么之后一段宇宙中的微操对接应该也会产生不少的困惑。

凡此种种,更是加深了其粉丝向属性。

普通观众观看,极有可能连爽快感都无法得到,毕竟战斗场面的篇幅不长且相对克制,几位主角的对话也充满电波感(与设定有关),唯有其精良的制作能留给人短暂的好感。

回过头再看对设定的交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多使用影像去传达信息,而这大概还是要归功于导演村濑修功和被拉来做分镜的渡边信一郎对于电影的理解。

闪光的意念最后回到片名「闪光的哈萨维」中。

闪光,除了有光的特性,同时兼具短暂与间歇的性质,而带着对原著小说的认知,可知日后哈萨维更为激进的举动将会带来何种悲剧性的收场,无论是生命还是他的理念,始终都如闪光一般,频闪后戛然而止。

然而我们的闪光,在影片中间的那场夜袭战中,始终在奔逃。

即使在公园这样相对开阔的地形,受制于机体的混战的骚乱,公园变成某种巨大的迷宫,使得空间的坐标不再明晰。

那四溅的火星终于让我们看到无处可逃的哈萨维眼中的闪光。

随着上校的到来,旋即回归黑暗,琪琪的举动让他想起了《逆袭的夏亚》中的葵司。

影片开场那段CG不也是回应此处吗?

从《闪光的哈萨维》倒叙至《逆袭的夏亚》,那也正是哈萨维陷入长年郁结的原因,也是一切的原点。

同时,也与哈萨维初登上柯西时的走马灯回溯形成了呼应。

而哈萨维终于在这个夜晚游弋于海面之上,击退了佩涅罗佩。

影片到此已将近结束,这也是本作三部曲的第一部,或许应该以更加沉重的心情面对之后的故事(如果仍按着小说脉络进行改编),因为我们早已明了这闪光早逝的必然。

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哈萨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走到船上狭窄的甲板边上,镜头慢慢上移,远处的阴云慢慢变化成高空的白云,在这个过程中,从未看到天空的辽阔。

感谢阿留申、阿宁、奥奥、非非和肖恩对本文的帮助。

《机动战士高达闪光的哈萨维》短评

这作画这bgm这演出效果,不能在影院看真的太遗憾了,国内院线啥时候引进啊……

5分钟前
  • Anything Goes!
  • 推荐

人类多拍点闪哈这样的动画,世界会和平很多。

10分钟前
  • Sid
  • 力荐

剧情无聊;过于厌女、无法忍受,女性角色🎭宛若最强刻板印象,刻板到有点搞笑了,不禁狂笑

11分钟前
  • 屁味渗透垫下👑
  • 很差

不愧是电影级制作,中间悉尼夜袭那段拍的很有真人片的感觉。不过高达里面不怎么说人话的问题也太严重了,这片一大半台词我都没看懂,当然也有我从来没看过高达的缘故,不了解对话的背景,但是有些对话感觉上句和下句根本没有联系起来的逻辑啊,有时候甚至这个词和那个词是怎么组成一句话的。

13分钟前
  • zxc9668
  • 还行

完全get不到重点,一直快进看的,完全沉浸不进去。

14分钟前
  • 夏日
  • 很差

过于侧重于哈萨维与琪琪&凯奈斯三人之间的情感戏与间谍戏让这部精彩的剧场版看起来没有十足的“高达”味儿,但这种改编让哈萨维产生的个人魅力提高很多,也让这个角色的维度和层次都丰富起来,让我禁不住的想,他会不会是下一部高达的男主,能和阿姆罗甚至夏亚比肩的“人物”呢?

19分钟前
  • 如意萬重
  • 推荐

四十年后,初代高达终于迎来了它应有的制作水准。

20分钟前
  • デブリ
  • 推荐

画风挺好的

21分钟前
  • 司马宇辉
  • 较差

现代化语境下,对“游勇”的定义和刻画是个挑战,不小心就会塑造成恐怖分子形象。反正我是没看出哈萨维的正义性(手动狗头)。

26分钟前
  • 江户川歌磨
  • 还行

一脸懵

30分钟前
  • yaki-kaya
  • 还行

画质以外一无是处

34分钟前
  • 很差

73/100

36分钟前
  • ⓷ 𝐏𝐀𝐏𝐄𝐑𝐒
  • 还行

没看过小说,对半路人真的不友好。驴唇不对马嘴的台词,故弄玄虚,老是在夜里打架,机甲设计这么精良却什么也看不清,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38分钟前
  • 哈总丢了金箍棒
  • 还行

情节有点少啊。有几张背景几乎跟照片一样。

39分钟前
  • 風來
  • 推荐

如此残酷的普通人视角,第一次展现高达作为战争机器的真正恐怖之处。还有两部,路途漫长,我们足够见证悲剧的力量

40分钟前
  • 王玦
  • 推荐

上影节任务完成。制作非常精良。有好几个cca的回忆镜头,总帅演讲和推石头,并且还有两位cca的声优惊喜客串。剧情有一些小调整,高潮在柯西vs佩涅罗佩,唯一不足的是战斗场景都是夜景,很多镜头看不清,甚至新设的古斯塔夫完全没看清全貌。小野贤章的哈撒韦挺好的,以及海马濑人社长来uc宇宙开梅萨了,津田叔声音太好听了(笑)cg效果超好,3+2战斗场景真的挺不错的。另外泽野弘之的音乐还是很棒。

41分钟前
  • 你是不是镖啊
  • 力荐

最大亮点还是中间部分的城市夜袭戏,那种普通人在黑暗中面对突发灾祸的慌张与恐惧,在全篇仿实拍过分的镜头运用下反而很贴切,尤其是声光影运用使得巨大MS肆意破坏的体积震撼感极具压迫力。这一回平民视角的选取让人终于回忆起20米高的巨大机器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也给那些被富野节和村濑特色沉闷给折磨不行的观众,久违地上了道大菜。至于片里的高达战斗戏……算了我们还是继续辱古斯塔夫吧。突出空战和夜战本身都不是问题,但是作为观众,重要画面看都看不清楚,那这份罪谁该受着呢?

44分钟前
  • 老白
  • 推荐

战斗场面太少太黑,机体不认识只能凭光束剑勉强分清谁是谁,对本路人非常不友好😢

49分钟前
  • 橘桥
  • 还行

【B+】万分克制的序曲,从泽野弘之的配乐到村濑修功的分镜,已经捕捉到许多特意而为之的戛然。整个第一部的推进也是围绕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韧性来下功夫的。视听上为了之后的迸发明显选择采用了很保守的方式,这个在剪辑上非常明显,从哈萨维连接机舱的片段到琪琪调整时钟的独白,剪辑中本来蕴含的波澜起伏被特意压平,希望这种韧性能在下一部迸发的时候带来更大的张力

50分钟前
  • 柠檬甜粽
  • 推荐

琪琪换装秀,插播中二青年哈萨维的“革命大业”,明知道这帮恐怖分子闹成了就要被赶出地球,地球人还支持他们干嘛?灰暗阴沉的故事配上一首闹哄哄的主题歌,真有你的。

51分钟前
  • 苏斯洛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