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唱着

活着唱着,To Live To Sing

主演:赵小利,甘贵丹,严西湖,严黄河,邓秀荣,刘敏,李唐容,苏光金,高成根,万明华,王三云,赵洪琼,赵国相,刘国华,严方忠,唐茂森,陈子豪,唐光权,邹宁,方琼,李银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活着唱着》剧照

活着唱着 剧照 NO.1活着唱着 剧照 NO.2活着唱着 剧照 NO.3活着唱着 剧照 NO.4活着唱着 剧照 NO.5活着唱着 剧照 NO.6活着唱着 剧照 NO.13活着唱着 剧照 NO.14活着唱着 剧照 NO.15活着唱着 剧照 NO.16活着唱着 剧照 NO.17活着唱着 剧照 NO.18活着唱着 剧照 NO.19活着唱着 剧照 NO.20

《活着唱着》剧情介绍

活着唱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团老板娘赵丽面临剧院即将被拆除的窘境,她四处奔波,希望能找到一条出路,让剧团大家庭免于分崩离析的命运。赵丽的侄女丹丹是剧团的台柱子,一心想去大城市打拼的她,也即将离开剧团。 剧团的未来和侄女的前途让赵丽左右为难,逐渐积累的秘密和压力让她喘不过气。面对生活中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赵丽将何去何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普什帕:裁决我如何爱上黑帮成员菲利克斯爱在你的次元钻石女王Byplayers:如果这6名配角共同生活的话致命24小时废柴上路第二季神速侦探我是你的女人钻石王牌第二季巨浪后的阴谋孙神探与黑寡妇的诅咒猫神八百万OVA牡丹花下我就是歌手没有被炉的家倩女幽魂暗影加勒比海盗A.I.C.O.:化身蓝色废墟继承人像雾像雨又像风防水逆联盟英雄时代嗜血法医:杀魔复生第一季追梦狱门岛瀚海神龙

《活着唱着》长篇影评

 1 ) 活着唱着

《唱着活着》在意境和手法上跟陈凯歌早年的《百花深处》有点像,都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但王楠赋予了它更多的魔幻色彩。

在主题上与《百鸟朝凤》类似,都表现了传统文化(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与怀旧。

我认为,这部电影有几个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亮点:第一,突显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王楠给予了那些“失落的老人”以足够的关注,将现代化过程中那些精神世界面临崩塌的老年人的形象塑造了出来,这一点比《百鸟朝凤》更具人文关怀。

王楠让观众不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社会变迁的不可抗力,在传统娱乐项目销声绝迹之后,老年人的生活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他们的精神生活靠什么依托?

社会变迁无法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与体验,这让人感慨,或许社会进化论一直都是这个社会的底色。

第二,隐喻和梦境。

这部片子在拍摄手法上交织了梦境与现实,在梦境部分挺耐人寻味的。

比如,那个土地公,我认为它代表了人们对故土的眷恋。

土地公是传统文化中地仙的代表,他的多次出现其实是在暗喻故土的本体性意义,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导演把画面定格在土地公身上,其实是在给观众一个圆满的交待;再如导演对挖掘机的特写,其实是在隐喻魔爪;再如女主在梦境中化身演员,上演了一出打斗戏,其实是在暗喻女主内心的挣扎与抗争;还有重归故里时母女俩在拆迁的废墟面前唱川剧的场景,其实是在梦境中暗示大团圆。

第三,川剧桥段。

这部电影的打斗场面很有特色,配乐也很精彩,画面色彩也很有意思。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出现的川剧桥段。

比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挂帅”,《民间戏班》里的“天女散花”,《梁祝》里的“祭坟化蝶”,《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片段,等等,各有各的内涵(详见: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794419)。

如果观众不了解这些川剧,可能无法体会到导演这么编排的用意,也没法更细致地体会到女主的心理线索,这就漏了一大半了。

另外,在散伙饭上,二哥对观众哼唱“不晓得等好久,又得团圆”的场景也很有味道。

这部片子也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是运镜、色彩、情节、节奏的问题。

在运镜上不够娴熟,很多镜头都给得不到位,尤其是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部分,做得很不够。

在色彩上虽有很多亮点——尤其是换装部分结合得非常自然,但总体上还是不够。

在情节上问题最大,很多桥段显得突兀,比如,为什么剧团的人会突然撕破脸,这一点很不合理,剧团的翻脸完全打破了“几十年交情”的设定;主人公为何如此执着川剧,仅仅是因为热爱吗,难道与她的人生经历、遭遇没有关系?

这一点应该解释;最后,有多少土著面对拆迁是抱着怀旧和不满的心态的?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抢着要拆迁、闹着要补偿。

所以,本片的设定是否有代表性,很值得推敲。

 2 ) 【活着唱着】没有谁能笑着走出影厅,就像没有谁能对时代的洪流说不。

预料到的难过,但是没想到,这片的后劲竟然这么大。

倒不是对川剧艺术的哀叹,而且觉得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

纪录片节奏的叙事风格我不在意,戏中戏的跳跃我不关心。

只是觉得每个人物都太真实,真实的就像小区旁边的废旧楼里发生的故事那样,让人难过无能为力。

赵丽和丹丹对手戏,每一场都让人难受的不能呼吸赵丽的川剧戏让我无比开心,因为她看起来也很开心。

我认识那个在时代洪流下无能为力还拼命挣扎反抗的中年女人我认识那个在尴尬的环境下活着的狠心又无比柔软的年轻女孩哪怕她听不进去温柔的意见,面对现实冲击时幼稚和偏执的反抗哪怕她不停嚷嚷说着离开剧团,却在所有人攻击赵丽时没头脑的牺牲自己我真的被这两个角色触动到难过的要死这时镜头语言对我来说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纵然它有很多让我碎碎念的缺点,但是都不那么重要了。

我很难过,后悔的要死看了这部片子。

【活着唱着】5星⭐️⭐️⭐️⭐️⭐️我可能短时间内都无法避免赵丽那张脸所带给我的难过。

 3 ) 从《活着唱着》看“历史是由精英和平民共同书写”的偏差

《活着唱着》所关注的题材一直是我尤为感兴趣的——地方剧团在当下社会环境的生存与变迁。

导演马楠将一份对民间剧团的忧思倾注在这样一部花费心血的电影上,从不同角度观看该片,亦有许多思考。

影片大致讲述了经营民营川剧团的老板娘在得知其剧团固定演出场所将被拆迁的事实后,寻找帮助未果,剧场被拆除剧团遭解散,最后在一片废墟上起舞的故事。

是剧情片,更像纪录片一般将镜头对准了以团长为主的一众人,导演的视域里更多的是记录每一种形态,却不进行选择和带有自己态度的评价或批判。

影片中有许多过目难忘的片段,让观影之中的我在现实和超现实困境中徘徊游走,而影片中展示的形形色色的人,更是构成剧团生态的必不可少的每一环。

比如,川剧团里老板娘的养女丹丹,白天在方寸舞台上演出,晚上去夜总会做歌女,被养母发现后的惊愕与怒斥,可以有不同的解构:导演设计这样的人物关系,从容地将中国戏剧当下所处的泥泞与另一边崇尚享乐消费主义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做一番描摹,年轻人都会如何选择早已在心中会意,而这又搭上并非亲生母女的较量,既是老板又是养母,既是授艺的老师又是其拿来养活剧团的学徒,传统戏班的供养之道与当下语境中被操控命运的不满的碰撞,历史和现在的因素交媾,而吊诡的是,带领老板娘赵丽找到丹丹唱歌的地方的是一个丑角形象的小矮人,他在平行的距离带着赵丽往前走一点,再走一点,更迫近“真相”,颇有戏曲舞台上丑角打破“第四度墙”直面观众道出戏里人情的意味。

拆迁前夕,丹丹对着困在笼中的孔雀相顾无言,剧团中已经有人离开了,说去省会的火锅店里表演川剧绝活变脸,挣的钱可比在团里多多了。

丹丹也看到了养母的坚持,她选择先留下来,并改造川剧,做出些新奇的场景,给“留座”的领导看。

在得知拆迁消息后,老板娘去管文化的地方找过几次,遇到常推着父亲看她们演出的男人帮忙递一下材料,以至剧团精心准备的一场演出为领导特“留座”,但最后也没有看到领导出现,剧团只能就此解散。

令人颇感玩味的正是,导演专注地展现了被剧团改造过的川剧片段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改编的呈现让人不忍直视,这是川剧吗,反正我看不出来,群魔乱舞罢,或许,这正是领导没来,或者来了又匆匆离开的原因所在?

先前说过,剧团生态的构成必然离不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在《活着唱着》里看到的,就有剧团老板娘赵丽、台柱子养女丹丹、跑“外交”活动的团长的老公老五,一众在剧团身兼多种乐器和后勤的剧团成员、掌握剧团存亡大全的分管文化的领导、对川剧仍旧眷恋非常的年事已高的观众等。

这里有一个质疑,我看到有的评价说基层民营剧团的老板个个都是人精,在面对此类情况时即使“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会解决,而导演构筑的情境则令我不由得想到,表面上是因为拆迁影响了剧团在此地的存在,实则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在选择一种服务于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选择开发更多的土地挣更多的钱之间,毫无疑问现实选择了后者,尽管这两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决定他们存在与否的原因不是非此即彼,但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这样的选择忽视和另一边的大干快上无法避免。

由此我们看到了剧团的追随者——年事已高的观众在剧团吃散伙饭的时候仍旧坐在观众席间等待开场,他们黢黑的手拂拭眼角的泪水的时候,不知是为自己的娱乐需求被残忍剥夺的无奈、对被时代抛弃的愤怒还是对现今川剧已改的他们再也看不懂的悲哀,眼泪为谁而流?

赵丽的老公则寻到一条发财之路,他在火锅店商量带人来做变脸表演,赵丽闯进店中还认错了人,被店中正在表演变脸的演员拉住为其表演变脸,何其讽刺?

在火锅店表演变脸被视为一种博人眼球的噱头呈现在川剧团支离破碎的团长面前,当不尽能代表川剧艺术的变脸成为一种哗众取宠的存在,令掌握着坚持着传统川剧的剧团团长直面,这是川剧的悲哀,还是传统文化的落魄?

当然,我们虽可以大言不惭地批评变脸遮蔽了川剧宝库中的其他许多耀眼杂技,但基层的民间剧团的演员确实需要一门吃饭的手艺,这就不得不回到刚才所提构成剧团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便是zf的帮助。

在传统与市场可以矫正剧团在自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时候,zf作为保障和坚实的依撑,是可以给剧团自信使其生存的更好。

若说zf领导是代表着相对层面上的精英人群,那么平民阶层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理应成为杠杆去平衡其制定和书写历史中的偏差,然而不容乐观的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偏差,越来越大。

在影片结尾,丹丹载着赵丽夫妻回到剧团原址——现在已是一片废墟所在,你一句,我一声地唱着川剧传统折子戏的片段,是啊,活着唱着,在废墟之上。

不仅让我想起了在贾樟柯《山河故人》的结尾,赵涛亦在一片废墟间跳起属于她们青春时代回忆的迪斯科,画面中的背景是汾阳数百年的文峰古塔。

而在我们的城市中,又有多少在废墟上起舞的例子?

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因为房子可以重建,而传统的断档,失去了其可以被及时留存的年代,便一去再不复返。

 4 ) 深入心底

1、先来说说这部篇子的我得知的由来。

最开始关注到这部片子是因为我是邓婕老师的粉丝,听说邓老师监制(到现在也不知道监制到底干什么)了一部电影,还在国内外大奖中获得很好的成绩,确实挺不可思议的,等到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还去看了看电影票,结果就连重庆这么大的地方都只有文联合作的一两个电影院有播放(这里就是电影界的反垄断把),加上还是晚上场的我就没跑去很远的地方看,慢慢的我就把看这部电影这件事儿忘记了,直到昨天我才想起来,于是跑去看了,接下来就是我的观感。

2、观感。

映入眼帘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哪个黄色的背景很是眨眼啊,一般电影都没看见过的。

我看了一遍电影竟然完全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演的具体的点是什么,大概的意思是看懂的,就是一群人对川剧的坚守,但是我还真没看懂具体的很多细节呢,于是我跑去看了电影的来源也就是赵刚导演的民间戏班,我看了纪录片之后竟然看懂了!

好神奇的感觉,看这个电影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不然真的看不懂的。

总之,很迷幻的电影,还是拍的不错的,没有太多的对白,也没有华丽的情感但是就是真实。

3、感动的点。

剧中赵丽的扮演者也是原剧团的团长赵小利,她一个女性和乐器精通的丈夫以及戏班的其他10来位,坚守传统戏班的故事,也是很不易,其中的苦难可能只有他们懂的。

看电影中遇到的搬迁带来的场地问题,看纪录片遇到的拍戏的各种困难,剧组员工的工钱,夫妻和父母之间的磕磕绊绊等。

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原来我小的时候遇到的民间戏班也是这样的。

川剧最后的倔强。

剧中的丹丹扮演者,也是真实的,赵小利的幺女,据说现实中也是为了生存也离开剧团另谋生路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戏曲是那么的有魅力,我小时候曾经为了看戏跑去剧场和大人们一起看到很晚才回去的哪种。

现在想想也是很疯狂的事情。

剧中哪些很老的,很久的观众也是真实存在的,数十年如一日也是有的,就是两个字:喜欢。

最后说说邓老师让他们本人来演都是正确的决定,不然也不会流露这份真实感以及剧团的整体的力量。

总之,后味无穷。

 5 ) 活着唱着,川剧艺术永不褪色

个人感觉这个电影还是不错的,全片以一个"拆"字贯穿始终,以一个川剧团为缩影凸显了当代条件下川剧艺术发展和传承的不易,电影中很多空境的镜头声音效果处理的非常好,挖掘机的轰鸣,楼房倒塌的破碎声,让观众不由自主的心生哀叹之情。

影片中一部分团长自己想象的武打戏非常出彩且具有象征意义,显示出川剧的综合性之强,之精彩,变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罢了。

另外,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现实,故事是现实的,川剧团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团长和各个团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现实的,影片没能挽救得了川剧团的结局也是现实的,有的人为谋生计走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留下来,团长四处奔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就算在这样艰难的现实条件下她们还是愿意坚持下去,活着唱着,可见其对川剧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坚持,令人感动,且最后虽然川剧团还是解散了,大家各奔东西,但是演员们的川剧梦想是不会散的,就像最后吃饭时二哥唱的那样,只盼再团聚,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能聚在一起再唱川剧,也昭示了未来川剧发展的希望,这也正呼吁着大家去欣赏川剧,去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艺术!

 6 ) 梦幻清新与悲悯动情的川剧题材

没想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能拍出如此梦幻清新与悲悯动情的质感,更没想到这部传统川剧团的故事竟出自一位在海外生活十多年的华裔导演之手,确实令我倍感惊喜。

《活着唱着》是加拿大华裔导演马楠的第二部作品,在处女作《老石》获得好评后,他与国内电视台合作拍摄一部连续剧,素材来自另一部纪录片《民间戏班》。

导演马楠对纪录片里的人物很感兴趣,最终萌生出为他们拍摄一部剧情片的构想。

虽说这是一部虚构剧情片,但是影片中全是素人演员,也就是让剧团演员扮演自己,而在片中出现的剧院就是纪录片里的原型,现实中只是被荒废而没有被拆除。

全赖有导演高超的视听语言,将原本的纪录素材与虚构情节无缝衔接起来,现实与魔幻的画面、悲苦与幽默两种情绪全在流畅的剪辑里自由切换。

没有曲高和寡的实验姿态,却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现实话题。

▲片中的川剧表演影片反映出川剧在新时代没落的命运:年轻人不喜欢看,只剩下老年人捧场;年轻的侄女偷偷背着女团长晚上去酒吧表演,而资深老演员则下饭馆为食客表演变脸赚外快。

这些情节尖锐地呈现出川剧日益远离大众,不再是高雅的艺术,逐渐变味甚至沦为娱乐的噱头。

最后只剩下一班垂暮的老人在剧团的最后一天前来捧场,划上哀伤的句号。

除了展示传统艺术在新时代里的尴尬处境,叙事主线中更融入尖锐的城区改造和拆迁话题,这个未必是川剧没落的主要原因,却旁敲侧击地揭示出地方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司空见惯的官僚主义作风。

剧本在讨论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能兼顾到权力和管理的话题,不失现实批判的思考。

影片情节由川剧表演与演员的日常生活组成,再有一部分是纯粹的纪录片(如真实的观众进场观看),这种真假难辨的质感成为了导演进行超现实表达的巨大空间,比如用优雅的歌剧配上硕大的挖掘机拆毁剧团的画面,或者是在马路上淘气现身和逃窜的土地公,充当起极其绝妙的转场手段。

当然,最惊艳的莫过于为领导排演的一场戏混合上剧团团长的幻想情节,这一幕高潮的戏中戏,轻而易举将全剧所有话题汇聚其中(拆迁、侄女离团、权力机关的态度),挑明了传统文化遗产被忽视的本质问题。

这个幻想成分最浓郁的情节体现出导演对题材全局的掌控力,与深思熟虑的创作心态。

▲影片中最惊艳的戏中戏场景最大的问题应出在女团长这个角色身上,以她来核心支撑起整部电影的叙事,展示她一根筋地为剧团卖命付出,这更像是欧美剧情片的创作思路,有点不太适合国内观众的口味。

但导演用西方思维来诠释驾驭这个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时,却不断绽放出意想不到的视听冲击力和感人至深的时刻,恰好也印证了鲁迅的那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7 ) 活着唱着

活着唱着质朴真诚地展现了民间剧团团长赵丽及她的团员们彼此陪伴,一班民间戏班的艺人趣味横生的生活,幽默动人,让人笑中带泪。

影片所传达的乐活与顽强、坚守与热爱的勇气不仅与疫情后的社会复苏形成强烈的精神共振,更令人动容不已。

在现在的社会中,传统戏曲并不是很受欢迎,希望优秀的艺术影片被更多观众看到,更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优秀的传统文化。

 8 ) 地方戏曲的绝境——川剧不止变脸

这部电影写的是地方川剧团的故事,川剧的绝境。

但看《梨园春》长大的我似乎看到了地方戏曲的绝境,豫剧是举全河南省的力量去传承的,每一代河南人即使不听戏也会听到“刘大哥讲话”,即使如此,豫剧的传承创新仍是举步维艰。

时代变了,舞台变了,观众变了。

三星送给监制邓婕,一星送给整个剧组。

她的八年筹备和统筹艺术,看完这部后去看了关于这部电影主创的全部采访,这部电影起源于纪录片《唱着活着》,电影也有点类纪录片了,整部电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尤其最后结尾,结尾是邓婕和马楠争讨三个月她把结尾部分的音乐节奏全部包揽了才让马楠把“梁祝化蝶”的想法给改变成“《别洞观景》的‘哎哟 海阔任遨游’的为川剧呐喊”。

赵丽不让丈夫去火锅店变脸的那段,又何尝不是地方戏曲的难过,但它总是在活着,虽然可悲却是以另一种方式在艰难生存。

最初这部电影开始宣传的时候,我未曾想过邓婕能把这部电影送去提名金鸡奖和去戛纳展映,更未想到她能做到让一个素人第一次演电影提名当年金鸡奖女主,这个连她都未曾提名的奖项。

曾经不明白她的选择,现在想来,她热爱川剧,一如既往,初心不改,那是一种时代的信念。

活着唱着,地方戏曲生存不易,传统文化继续弘扬。

 9 ) 【活着唱着】没有谁能笑着走出影厅,就像没有谁能对时代的洪流说不。

预料到的难过,但是没想到,这片的后劲竟然这么大。

倒不是对川剧艺术的哀叹,而且觉得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

纪录片节奏的叙事风格我不在意,戏中戏的跳跃我不关心。

只是觉得每个人物都太真实,真实的就像小区旁边的废旧楼里发生的故事那样,让人难过无能为力。

赵丽和丹丹对手戏,每一场都让人难受的不能呼吸赵丽的川剧戏让我无比开心,因为她看起来也很开心。

我认识那个在时代洪流下无能为力还拼命挣扎反抗的中年女人我认识那个在尴尬的环境下活着的狠心又无比柔软的年轻女孩哪怕她听不进去温柔的意见,面对现实冲击时幼稚和偏执的反抗哪怕她不挺嚷嚷说着离开剧团,却在所有人攻击赵丽时没头脑的牺牲自己我真的被这两个角色触动到难过的要死这时镜头语言对我来说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纵然它有很多让我碎碎念的缺点,但是都不那么重要了。

我很难过,后悔的要死看了这部片子。

【活着唱着】5星⭐️⭐️⭐️⭐️⭐️我可能短时间内都无法避免赵丽那张脸所带给我的难过。

 10 )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有幸抢到了《活着唱着》的亚洲首映票,狭隘的想法是冲着监制邓婕老师去看的,宽泛的想法是我更想了解川剧。

这是一部我认为上乘的伦理片。

在理想和现实中的碰撞似乎更有悬念。

青年川剧团团长赵丽在听闻剧院宜即将拆迁的消息,在剧团挣扎在温饱边缘的时候,毅然选择了保住剧院,一次次奔波在各个部门之间,费尽口舌。

剧院的收入撑不起员工家庭的时候,有员工选择去餐厅表演变脸,这一幕幕生活底层的心酸让我对坚守舞台的演员肃然起敬。

当巨大的挖掘机和大大的拆字让我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文化局领导最后踏进剧院的时候,忽然我觉得应该豁然开朗,最后的一串武打戏结束了剧情,我依旧觉得意犹未尽。

社会的进步不能让传统剧种消失,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的支撑轴依旧还是传统文化。

《活着唱着》短评

@2020-09-06 20:30:55

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6/10。故事确实有些俗套,家庭对个人的限制为主题,但是借用了川剧的外壳,此外还探讨了传统艺术文化生存的窘境,这一点值得赞赏。不过,总感觉影片整体偏乱,某些场景过于嘈杂,而且某些配乐也与川剧这一主题不搭。

10分钟前
  • 小钻风
  • 还行

配不上活着唱着这样一个名字,缺乏对抗性,缺乏力度,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稍显稚嫩。但是心理段落是好的。结尾就十分差强人意,突然大团圆,又来一个对比。就比较困惑。我觉得结尾,应该在那个移镜头之后顺着那个感觉拍,不要让整个剧团都上来,让母女在废墟上场戏,镜头感觉跟着这个移(动效音),按舞台拍,废墟做舞台。一如赵涛在雪地起舞。结果导演直接就切开了。《活着唱着》这个从语义上强调的是一种对抗,结果最后一个镜头,移来移去移到一片废墟,稍微困惑。

11分钟前
  • 醒着
  • 还行

很惊喜了,超现实内外都挺好看的,所有过度段落的配乐(无论是阿卡贝拉还是川剧元素)氛围营造得都很好、特别好听。但就觉得每种情绪仿佛都过于急切地到达了观众面前,再沉稳点就好了。

16分钟前
  • 盆满钵满赵➕
  • 还行

其实觉得还好,就是超现实主义那段之后,有点崩坏。

20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题材老了,拍的也缺乏新意,煽情过多,有时候为了推进故事,铺垫不足,就容易陷入人物脸谱化的套路中。

23分钟前
  • 白颜料4块8
  • 还行

怎么说呢…能感觉到有努力想讲好故事,但是,故事本身太弱,全程没有代入感,没有共情…结局处理有点粗暴,的确有点没完没了…现在国内影片都喜欢讲所谓底层小人物的故事吗?但剧本还是要好好打磨啊……即使是平淡的故事,也要让人记住才行啊…

28分钟前
  • Singa
  • 还行

会想到百鸟朝凤 但表达和摄影都特别好 非现实的元素轻盈地投射进了许多亮点 有很多的镜头安排都放入了思考 素人演员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 想说片子停在黑屏那里就真的是我心里的完美电影了 整个剧本看下来突然想到我社 传统艺术要在现代留存永续革新就是必然 旧的再好也就留在博物馆和历史里吧 映后会才知道片子出来挺不容易的 小电影也要加油呀

31分钟前
  • 迷某
  • 力荐

2019.11.9HIFF

34分钟前
  • I’m Jo
  • 还行

20.09.03 深影直到留座之前的戏份,都可以给出四星,无论是从打光、配乐、情节亦或是小矮人的设置都十分的工整,一个处女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很是不易。在看出了导演的企图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让观众去体会并接受,这其实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但从留座以后的那场幻想开始,剪辑开始变得一塌糊涂,私以为停留在老二唱完戏的那一段就已经足够完整,废墟的戏份简直就是灾难级别,奇幻感半点没有看出,只觉得可怕。既没有看出沧海桑田,而且还显得画蛇添足,可以说最后的这几段基本把对前面段落的好感都磨尽了。导演是不是想参考人鬼情,所以搞出了这么多幻想段落…

38分钟前
  • mr.left
  • 还行

补标,夏天时候看的,戏院里幻境的戏很震撼

41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2024.11.23 啥玩意都能拍电影

42分钟前
  • 李姓游客
  • 很差

背后是张国立和邓婕老师的格局。“你们走了,我们没得戏看了,不好耍了,干脆跟倒走。”

43分钟前
  • 🐘
  • 推荐

无意中看到这片,有想法,但是表达过于刻意了。反倒是虚幻意识流的部分比较吸引我

45分钟前
  • 萍子
  • 还行

剧作不行,但导演还挺有想法。

50分钟前
  • sorrynotsorry
  • 还行

那么多一星是咋打出来的?片子还没上呢。26号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的首映,比想象的好很多。尤其是中间很费里尼的戏,必须得在大屏幕上看,那个味儿才足。认为真实的人的演出状态一定要比演员好,这个作为卖点可以,作为观点是值得争论的。我觉得片子有意思的地方还是在更多的细节和影像+音乐风格上。如果张国立和邓婕来演,也有可能更能放大这些有趣之处。他俩没去挑战,光是摇旗呐喊,有点遗憾。演员什么时候都不该失了刀口上舔血的战斗冲动

54分钟前
  • Deng Hanbin
  • 推荐

聚焦戏曲年轻观众越来越少这一问题,老生常谈了,剧本也没多大心意,非常平庸。剪辑上也有些小瑕疵,感觉整体是想营造出文艺的感觉,但不知怎么的就是缺了点味儿。不过接近末尾超现实的川剧以及贯穿全片的慢镜头拆卸镜头挺有意思的。BTW,看完这部和《变脸》,川剧真的比想象中好听很多。

56分钟前
  • 兰陵王谦墨
  • 还行

之前想在影院看,但无奈拍片太少,终于在网上看到了

57分钟前
  • Aaaaaabyt
  • 还行

#72ndCannes#双周第十五场。以为是个体现川剧之美的片子,看了发现是川剧传播人的困境。强拆、演员放弃、观众流失,故事苦大仇深,川剧元素反而不重要了,换成别的地方戏曲和文化也能这么拍,这就太套路太无聊了,也根本不尊重川剧。给个辛苦星吧,导演演员都挺努力的,跟里面为了川剧而努力的女主角一样努力,虽然我都睡着了……

1小时前
  • 蓝詹
  • 还行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1小时前
  • 山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