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这种节奏的戏不是我的菜,看惯了TVB的刑侦剧,乐于找些另类电影,变态杀人狂、性剥削、铅黄电影似乎更适合我,这些才是我的低级趣味。
最近有些闲,以至于晚上能够一集不落的把《打狗棍》看下去,不理解打一星的高人,你们是品味只停留在高端,还是只追你们的呕像,还是看到国产剧就反感。
我感觉《打狗棍》绝对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剧,70集的电视剧拍成这样应该算得上成功了,抗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融入其中。
别纠结戴天理为何死也死不了,他应该是一种象征,哪部戏,哪部书里面的主角不是历尽磨难,却就是死不了。
这应该是一部爷们戏,你会发现每个人物性格都有很“硬”的一面,如果你是个唯唯诺诺的娘娘腔自然不喜欢,当然,“二丫头”除外。
《大宅门》与《打狗棍》算是我今年最迷的两部经典电视剧作了。
豪放、正义的北方汉子,白景琦、戴天理,被演绎得那么真实、酣畅。
然而,最最打动我的,是剧作中的两位伟大、光辉的女性。
斯琴高娃所演绎的白二奶奶,在白老太爷在世时,就显示出了她特有的智慧、成熟与笃定。
用现在的话说,她能够hold住所有人。
她是无比执着与自信的。
当所有人都不相信百草厅能在短时间内被盘回来时,她大胆地花血本拉拢当红太监,行事智勇双全,伶俐果断,愣是让百草厅重归百家门下。
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她思考周全,总能想到最坏的结果,使得自己总能从容不迫。
她的冒险精神、自信气度、有备无患,至今仍是一个成功企业掌门人的必备素养。
精彩的那一段摘匾、以匾入股、送宅、重回百草厅是我的最爱。
如此大气的女人,有太多的养分可以供观众吸取了。
另一位女性,是让我无比怜惜的戴天理夫人——秀儿。
她一出场,便是清丽可人的俏皮一笑,作为一个少女,在面对热河大英雄戴天理时,她没有丝毫害羞。
她还热情招待戴天理喝米汤,那份贤惠在点滴之中吸引着戴天理。
温婉的外形丝毫掩盖不住她的大气。
她代替媒婆母亲,带领戴天理上格格家五礼合一之时,语言之乖巧伶俐,远远让格格黯然失色。
当她的花轿被砸之时,她的那一抹甜甜的微笑,是一个女人最强大的姿态。
她也是自信的,曾几次三番搭救夫君。
虽说在六月怀胎之时,她不顾自身安危出远门救戴天理,以至于险些滑胎,但是在所有人都对体重三斤,且没有人形的早产孩子不报希望之时,她誓死捍卫儿子的生命,并以她坚强的毅力,让自己和孩子都挺过了生死关头。
虽然最后,她仍是在生第二胎(女儿)时失去了生命,让人扼腕,并且我也不赞同为了生儿子不顾自己安慰硬要同房的做法,但是,她是为了自己所认定的使命,而献出了生命的。
她的坚毅、不折不挠的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学习之处。
这两位女子,是尽职的妻子、伟大的母亲,更是我心中“大女人”的典范。
理想之中,女人,就应有这种大气、自信风度。
第一次看到《打狗棍》的预告,妈呀,六七十集,我哭了:这下可能看个过瘾了,打鬼子打六七十集呢!
看到十几集,我一脸懵逼:说好的打鬼子呢,怎么除了宅斗就是世仇啊?
看完了整部剧我算懂了,这部剧就是旧时代女人们裹脚的布,又臭又长,有用的没几个。
情怀可不是这么拍的。
打狗棍看着像个木棍,听着也像个木棍,但是打铁铁弯,打砖砖烂,貌似在剧里没有打狗棍打不坏的东西。
还有男主角一家子,个个奇葩,有个前朝遗老的爹就不说了,光是他的事迹就……不说了,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吐起。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最近重温了一下,实在是不喜欢这角色。
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被枪毙了,天天在这狗叫着“戴天理你用阴谋诡计害死我老丈人”。
在他的理念当中,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赚带鲜血的钱完全合理,戴天理你举报我老丈人干坏事就是奸恶小人,要不是你戴天理举报,我老丈人天天卖鸦片害人赚钱过得多舒坦!
最后抗日牺牲确实值得赞赏,但是这种脑残三观属实恶心,和他媳妇一样,自己人作恶当做看不见,别人把他做的坏事举报了就是罪该万死。
《打狗棍》是荧屏上难得的大型年代传奇巨制,该剧题材独特,是一部具有热河地方文化的电视剧,令观众耳目一新。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热河人民奋力抗日为主线、热河两大家族情仇为辅线,讲述了老一辈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以及谱写热河儿女不畏牺牲团结抗战的动人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悬念,人物形象丰满。
既有扣人心弦的家族恩怨,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儿女情长,还有畅快淋漓的革命斗争史,剧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上演了热河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创业史、抗争史和觉醒史,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使该剧区别于一般抗战题材,年代传奇题材的电视剧,从而更富有吸引力及传奇色彩。
再加上该剧演员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荧幕形象,为该剧的成功锦上添花。
很多年前看过,总体来说很不错的一部剧,主演都很不错主角也很辛苦,虽年纪大,但武戏从不用替身。
但总有一些个脑残,硬吧它说成神剧,怀疑他们专门批评各种剧的缺陷,好像以为他们批了就能不播了,强力开发大脑,地毯模式捕捉细节,运用所有知识来批评这部剧,就一句话,不想看滚一边去,又不是没喜欢看的 ,这部剧反应了部分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很精彩的一部剧,要真像你们说的那么烂,也不会获奖。
土匪抗日?
下一部片子,国民党的一个监狱,一群囚犯被关押。
日本人攻过来,国名党撤了,留下了一群罪犯,霸占了监狱,当了地头蛇,一开始是为了生存和地盘,个个囚犯开始反抗日本人,其中有一个连环杀人犯,主武。
一个敲诈犯,主谋,一个小偷,主打敌后工作。
最后被红军感染(一开始的目的是摆脱国民党的惩罚),开始抗日,对还可以树立一个不抗日的典型来制造冲突。
最后被红军收编,成为正规部队。
难得让我不反感的抗日题材剧之一,老戏骨担纲,新人也是实力派,每个人物都很出彩,故事情节合乎逻辑和人性。
一身正气的男主也会生气发火,也知道为亲人朋友报仇;女主也不是圣母光环专坑队友。
最大的亮点是男配二丫头(老二婶),刚出场的时候gay里gey气真没好感,最后才发现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对爱情忠贞不渝,为国仇家恨能抛下个人恩怨,轰轰烈烈一生可歌可泣。
正是因为演的太好了,所以后面那素芝跟男主在一起了让我心里很不爽,觉得辜负了老二婶的一腔深情。
其实很多国产剧都有这样的通病,男主女主就是绝对的中心,所有配角、龙套为他们牺牲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配角挂了以后男女主能象征性的嚎两声挤几滴眼泪就是有情有义了,然后就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寻找幸福去了。
本来只是想写个短评,但是完整的看完了之后真的觉得不错,郭靖宇的片子属于大陆电视剧中不错的。
而且从他的片中总能感受到他对热河那种浓浓的乡情,就像读胡塞尼写阿富汗的小说一样。
那种值得人尊敬的自豪感。
重新看的时候发现前面真的还不错,挺好看,而且于毅太抢戏了,其实他戏份很少,给人印象却深刻,总觉得哪儿都有他。
故事到了民族存亡的时候画面总有一种话剧舞台的气息在,巍子高超的演技是让人知道你在演,可是却被带入情绪中。
很多片段都让人流泪,真的感动。
到了某些时候,人性的恶和美好并存,天使与魔鬼同在。
最后一集,郑重的打出四个字——献给母亲。
只要简单搜一下背景资料,就会知道,剧中戴天理的孙女,杨淑珍,就是导演郭靖宇和杨志刚的妈妈,以作品来完成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足够了。
杨妈妈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为自己和自己的祖辈献上这样的作品,是为了告诉后代,有些历史,不能忘却,忘却历史,等于二次屠杀。
早逝的杨妈妈,您安息,您的家族为中国民族做的一切,就算别人不知道,您的孩子,您的后代,也都会铭记。
没想到这小成本制作的群演剧看得我眼花缭乱,哈哈,冲着范仲淹去的,还不错,主要是摄像太拉跨。
实拍,现场录音,道具极其简朴,摄影好像用的手机一样,演员演技也一般,但拍范公,多给一星。看着看着倒觉得很质朴,哈哈。
拍得比较烂
爸妈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