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昊饰演的观相师一心想改变自己和儿子的命运,挽救家族的颓势,利用自己的观相特长在汉阳崭露头角,得到了左相金宗瑞的重用。
进殿面见文宗开始,命运即已不在自己掌控中了,他所希冀的复兴家业从受命于文宗起即成了一纸空谈。
被绑架后明明想要逃离汉阳,却因为仰慕金宗瑞而转身。
他的选择使自己介入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
所以直到最后,聪慧如斯也未跟任何人提过加官进爵的要求,既是已知难逃宿命。
就像韩明浍在最后的自白中承认自己后半生因为忌惮观相之言一语成真,胆战心惊,步步为营,看似寿终正寝,却又遭死后毁尸,他小心翼翼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却没想到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这些人物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结局,即便看透了这种必然,依旧要垂死挣扎,这就是人性,也是人性中既可爱又可悲的的地方。
金乃敬拜见文宗时,文宗问他,“观相只能看出人的过去,是不可能看出人的未来的”,金乃敬回答,“只凭一个人的相貌确实看不出他的未来,但是如果观察他的言行举止,了解他的抱负后,十有八九都能看出这个人的命运”。
这里也在反复印证观相到底是不是迷信?
金乃敬之所以能成为当时朝鲜的第一观相师,必然有其高超之处,他即深谙易经观相之术,又善于拿捏揣摩人的心理,特别是透过人的眼睛看出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所以他在最后对韩明浍说,他早已洞悉首阳大君是豺狼之貌,加上他野心之大,手段之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反观小皇帝羸弱之势,金宗瑞的文人之短,傲骨铮铮,不能够虚以委蛇。
总之,敌人太过强大,失败在所难免。
可是为什么还要抗争呢?
纵观历史,总会有支持正义的一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就是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人性。
小皇帝善良却又多疑,金乃敬小舅子的冲动,他儿子的刚直不阿,加上他们各自的面相都印证了他们的结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无论人的面相如何,一定要善化自己的性格,可是往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妓女通过在鼻尖点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金乃敬称赞她了不起,反观我们自己,很多人明明就了解自己的劣势,却仍然止步不前,不思改变,竟连一个与自己命运抗争的妓女都不如。
“癸酉靖难”不过是历史长河变迁中的一滴海水,局势中的各人也都领教了各自的命运,好人名留青史,坏人遗臭万年。
微不足道的人生其实就是在命运、态度、选择里挣扎。
很多时候,人是因为预言坐实了自己内心的欲念,才反而促成了命运的实现。
在黑泽明的电影《蜘蛛巢城》里,大将军鹫津武时因为听到妖婆预言他会成为蜘蛛巢城的城主,回去果然就按照预言设计杀掉了主上,登上了蜘蛛巢城城主的宝座。
在斯皮尔伯格梦工厂的动画《功夫熊猫2》里,孔雀王子沈王爷发明了火药,期冀以此统治世界,但先知杨婆婆预言他将被熊猫打败,为防范未然,他对熊猫家族展开了大屠杀。
而那只唯一幸免于难的熊猫阿宝,最终打败了沈王爷,为家族报仇雪耻。
这部韩国大钟奖最佳影片《观相》,也不乏类似的构思。
观相师金乃敬看出首阳君具有篡逆之相,千方百计想阻止这场叛乱,甚至按照相谱的标识找人迷晕首阳君,在他额头上点了三颗痣,因为据说这是将要发动叛乱的征兆。
“殊不知,点痣之前的首阳已经放弃夺权了。
正是他的正义之举导致首阳最后的反叛。
”(引自兔斯基爱江湖《观相与算命》) 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没听到那些预言,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历史只有必然,没有假设。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预言实现了预言,但是预言本身并不会凭空而生,在预言背后是一系列因果循环在交织起作用。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正是种下的因,决定了他一定要听到这个预言,而这个预言又最终推动了果报的实现。
世宗的二儿子、文宗的弟弟、端宗的叔父首阳君,对于权力超乎想象的欲望和勇猛刚武的气概,继承的正是世宗的风范;而剧情中多次提到,世宗本身就是篡逆上位的。
文宗早逝,癸酉靖难,完全可以看作是世宗篡逆所给子孙带来的果报。
而首阳君屠杀无辜臣民,虽然继位14年后因恶疾和负罪感皈依佛教,但最终还是暴毙而亡。
他的谋士韩明浍阴险残暴,因为观相师预言他结局悲惨,会被砍头,晚年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善终之时他以为观相师看错了,算命就是种迷信,结果是死亡17年后被拖出坟墓斩首。
而观相师希求显达,不想苟活,寻找机会靠近官吏,谁知最后也是卷入宫廷斗争,被政治玩弄,连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无法保住。
不过这些可能都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中多次提到明朝,而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是在1402年,癸酉靖难是在1453年。
篡逆之恶,代不乏人。
朱棣也好,首阳君也好,都只是时代风向中的一朵浪花。
“我只是看到了人们的面孔,却没有看到时代的车轮,就像只看到了时刻变化的海浪,其实应该看的却是风向,海浪是因风而起的。
”时代就是风向,洪流就是命运,人则是大大小小的浪花,随时代的风向而动。
但是对于解释学来说,你把风向理解为因果,也是完全讲得通的。
总觉得人其实是很可怜的,跳不出因果,又挣脱不了时代的车轮,到最后就是一个棋子,一种工具。
有趣的是,朱元璋诛杀功臣,自以为这样便子孙无忧,结果换来的也是太子早逝和成祖篡位的果报。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不同的是,《蜘蛛巢城》模仿的是莎剧《麦克白》,《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则完全是国外的产物,相较而言,这部韩国电影《观相》更有东方的宿命色彩,这也是它更技高一筹的地方。
尤其要提出的是,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钟头多一点,而最重量级的主角首阳君的出场,是拍到一个钟头的时候,然后霸气外露秒杀一切。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韩国人的耐心,换了在中国,像李政宰这么国宝级的艺人,不用五分钟都砸出来了,非要等电影拍到一半,观众全走光了。
影片中几次插科打诨的冷幽默,以及剧情的几次惊天大逆转,显示出了导演炉火纯青的超强驾驭能力。
这部电影的获奖,预告了韩国又一个重量级导演诞生了。
这些年来,随着李沧东、金基德、许秦豪、奉俊昊、金知云、姜帝圭、李在荣等等电影大师和天才的崛起,中国电影在历史、政治、哲学、爱情、伦理、恐怖等各种领域全线崩溃,惨不忍睹。
我一年只看三到四部电影,但是中国电影我是坚决不看的。
当沾沾自喜地以为窥探到命运,试图掌握并改变命运之时,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命运刻意营造的假象,所有的努力挣扎反而成了到达既定命运终点推动的助力。
于是镇衡因为父亲前期的压制后期的朝廷立场、自己嫉恶如仇不懂审时度势的性格、舅舅的愚爱最终丧命。
金乃敬为使小皇帝相信首阳大君是谋反之人,为其更改面向反而促成了造反。
韩明浍死后的开棺斩头。
影片结尾,金乃敬望向大海感叹:“我只是看到了人们的面孔,却没看到时代的车轮。
就像只看到了时刻变化的海浪,其实应该看的是风向。
海浪是因为风而起的。
” “你这是在说当时就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吗?
” “你们只是暂时乘上了最高的那个浪罢了,而我们只是搭上了低处被牵着走的小浪。
不过总有一天小浪会变成大浪,如同大浪总有一天会变成无数水滴一样。
” 与时代命运洪流相比个人命运太过渺小,所有的努力不过是螳螂挡车般不自量力的徒劳。
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履行着推动时代车轮的使命。
改变命运的宣言不知是人类的智勇还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剧情:始终是大部分韩国电影及剧集的硬伤,太浮于表面。
演技:因李钟硕观影,却意外发现他是这里唯一的花瓶。
不知该喜该悲。
其他均实力派演员:宋康昊、李政宰气场收放自如人物心理把握到位;白允值老戏骨了眉眼都是戏;惊奇的是曹正锡竟把小舅子的2B品格气质演地出神入化,令我深深怀疑这是不是本色表演。
人物:这是小舅子的天下。
观影期间,总被小舅子所“吸引”。
相比懂得审时度势聪明的坏蛋,冲动愚笨的“烂好人”会造成更大的杀伤力。
前者尚存理智,后者犹如疯子。
金乃敬的妹夫是典型的第二种类型人,以自以为是的最好决定不仅导致丧国还害死了侄子。
这种人特点之一出事后会抱怨所谓的客观因素,但不知自己并未预见的客观问题本就存在,反而颠颠撞向枪口。
此类人是我最恐惧的,由于这是骨子里的秉性毫无改进,办坏事均出于好心,酿成大祸后还无法责备。
如果把韩国近几年的电影都汇聚起来,那一定是亚洲最受瞩目的电影题材库。
本片从一个观相师罹难落魄到被伯乐发掘、到步步为营受得赏识逐渐发迹、到才艺超群被朝廷政治立场不同的各方拉拢、再到深陷权力争夺泥淖最终不得自保的身世历程入手,通过刻画朝鲜史上“癸酉靖难”事件的风起云涌,借此来表述在历史大势汹涌来袭的巨浪面前,个人能力再卓越,也仅仅是渺沧海之一粟,顺势得昌,逆势得亡!
时势变迁的轨迹终究不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即便是未卜先知的卓越能力,也不能撼动历史车轮轰然向前的大势。
这一点,大陆不少影片也有涉及,远的不说,近的有《血滴子》、《绣春刀》,但凡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无一不惹得人心酸无奈至极,一方面理解并同情小人物在世事轮转风云无状面前的懵懂与无辜,另一方面又被历史悄无声息却使得沧海桑田洪涛巨变的气势所震慑并心悦诚服,内心的感触五味杂陈,最终呼出来的,只是一声叹息。
除影片题材之外,韩国电影奇葩的地方还在于他们能在同一作品里通过人物的夸张既表现出民众市井的庸俗,又展现出人性隽永的宏大!
比如本片里观相师金乃敬,作为父亲他是为全家衣食住行竭尽所能的家长,生计事大,趋利、算计、攀爬都在所难免;但作为朝臣,他忠诚果敢,为避免首阳大君的叛乱肝脑涂地尽显忠贞大义。
导演让一个角色在时代的衬托下既有正人君子的气节又不失小人物徇私的人之常情,细细品味,很有层层未尽的嚼头演员方面,宋康昊是韩国商业大片的宠儿,似乎有他在的电影就不愁票房,《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辩护人》...一路下来他都是市场和质量的保障。
在本片中邂逅李政宰是个意外,再次觉得这个演员可塑性强,《下女》里那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新世界》里将隐忍和暴戾玩到极致的逆袭卧底,本片里又是聪明凶险反叛夺位的皇叔,他能用自己的理解把每个人物都演活,让观众印象深刻到这样的角色真是非他莫属!
拍摄背景绚丽也是韩国古装电影的一大特色。
《霜花店》、《美人图》、《黄真伊》、《王的男人》这些自不必说,视觉冲击强烈,感官刺激到爆;近一些的《逆鳞》、《海盗》、《后宫:帝王之妾》、《尚衣院》更是将天花乱坠的色彩重新把玩,演绎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惊艳画面。
本片也不例外,不论是乡间的沁人心脾、妓院的香艳奢靡、宫廷的压抑肃穆,都让人对这些架构在华丽场景上的故事百看不厌,真是了不起!
电影的题材很吸引人,加上靠谱的阵容,一般有宋康昊的电影,质量不会差。
故事讲的是李氏朝鲜在文宗、端宗到首阳大君夺位的这段历史。
说起来,跟明朝的靖难之役有着雷同的地方,但更多是宫廷内部政变,而非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文宗死前为了消灭夺位的隐患,请相面大师金乃敬帮他查看具有反相的人。
在被韩明浍设计之下,将首阳大君漏过。
直至见到本人,才发现首阳大君的面相是反贼之相。
中间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金乃敬看着朝鲜太宗李芳远的画像,半调侃半认真的说出了反贼之相。
由于金乃敬自身就是乱臣之后,为了洗刷背负的耻辱,决定辅佐新皇帝端宗对抗首阳大君。
但终究还是形势强于人,阴差阳错之下,自己的妹夫反而成了告密者。
观相观人心,却无法阻挡历史的大潮流。
首阳大君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发动了 癸酉政变,杀掉了金宗瑞和皇甫仁,夺得了大权。
看这部片子,戏说的成分较多,不过也引起了对朝鲜历史的兴趣。
特地去翻了下李氏朝鲜的几段历史,从李成桂开始,到李芳远,第一次王子之乱,第二次王子之乱,李朝立国之初就有诸多权力斗争,也难怪子孙有样学样,净做些反叛的勾当。
不过,话说回来,通过政变上台的几任朝鲜国王还是有点贡献的,毕竟权力欲重的人,其胸怀境界是对国家而言的。
只是背负着孝义的负担,要被人咒骂一世。
世祖(即首阳大君)晚年也悔悟,开始信佛。
对了,把曹政奭看成了孔侑,糗
暮沉星落,大地苍茫。
善易者不卜,善观者无言,也许观相师最终体认到了这一点吧。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被命运所绑缚,而是被命运轮转所幻化出的焦灼和恐惧所绑架,当然,说成喜爱也是无妨。
观者为谁?
所观为何?
能所双亡,是为无我。
喜欢电影里的这几句话:“我看到了浪,却没有看到风,因为有风,才有了浪我看到了千万不同形色各异的面孔,却没有看到时代的车轮可是,小浪终会变为大浪,正如大浪也最终会化为千万水滴一样......"仰望星空,喜欢在众人沉睡时醒来,感觉血管内无数的锋芒在生长,我知道,那也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泡。
都说魔鬼在诱惑世人,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我只是庆幸灵魂的自由,粉碎这一切,拥抱全世界。
其实《列子》中有一段故事,简直就是翻版了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
恶侯使视盗, 千百无遗一焉。
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 为?
”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
”俄而 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
“遂共盗而残之。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 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
然取盗何方?
”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 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 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列子▪说符》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参考南怀瑾先生《列子臆说》上册第七讲对这一节的讲解,综合参会,必有更多收获。
当年,观世音对着还未转世的至尊宝说:“你之所以还没成为托世孙悟空,那是你还没遇见给你三颗痣的人”后来他就遇上了紫霞,这是命,不过这命不是三颗痣给的,是紫霞拿了尊宝儿的月光宝盒给的。
后来,金乃敬给了首阳三颗痣,首阳宰了罩他的大哥和他儿子,这也是命,这命是他会看相想改变生活造成的…抛开对于历史的胡扯,单瞅电影剧情,这片子硬伤还是蛮多的:首阳心腹小弟上来就知道金乃敬这么能扯这么能忽悠这么能蛊惑大王(中国自治县级别,敢称皇帝就大军压境的节奏)这么能影响朝政,想干掉还不想给反对派留证据直接用首阳打算暗杀小王的毒药就好了啊,下个毒,十天半个月自然死翘翘,一切就都圆满了,何必绕那么大圈子被个江湖算命的牵着鼻子走。
看到后面,看见当朝大王and他儿子再and“猛虎”信臣金宗瑞一干人等烧王八壳、求吉卦、按面相挑小弟心智不全的样子,也还真有点理解、甚至心疼首阳——放这一窝子玩意儿治国能好的了?
所以说影片中给出的首阳篡位的动机根本就不是他对权利的欲望,其实就是瞅不惯这俩二货的苗子在朝鲜发扬广大….影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鲜后人对历史上忠臣的看法,跟他大哥——中国——的看法是一样一样的,追捧“悲剧英雄”,“忠臣贤良但杯具”总比“手腕强硬只手遮天”的影响力、可塑性要大,所以就有了“历史要放谁手里就的这个那个样”的论战,不过真是这样的吗?
举个例子,如果说大帅哥大贤大政治远见的扶苏公子真的从他爹那接过老秦家的接力棒,他就一定能治理好天下吗?
秦老爹:“扶苏,老子觉得你直言不讳大有经天纬地之才,老子挂了你就接班,先去历练历练吧!
”然后,扶苏就颠儿颠儿地跟着蒙恬砌长城去了。
然后,小弟胡亥和赵高拉着酱油哥李斯就在扶苏的微博下发帖子催直播自杀,然后呢?
扶苏就自杀了…他..自..杀..了..他真的就萌萌哒的自杀了…扶苏不死能改写历史么?
别逗了,前脚跟你说要你接班,建储非你莫属,后脚让你去死,然后你就去了…秦老爹是你亲老爹啊,人有旦夕祸福,脸有说变就变,那也不至于分分钟下诏让你上天入地逗你玩儿啊。
所以这孩子的智商和性格肯定有一个很捉鸡的,就这样还能当个好皇帝?
玻璃心就是没法谈感情,全听老子话的也未必真好种儿…要么说历史没有如果呢,能发生这些逆天的剧情都是必然,也都是命,没别的。
首阳接了老哥的班儿,手段虽说强硬一点但真就很擅于治国,所以历史的车轮子一路碾压到了今天,首阳斯坦森•李VS宗瑞瓦星格•金的世纪大战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再看电影的拍摄,简直就是一部“如何把三线小城市拍成现代化都市”的教科书,韩国思密达对自己国家地域局限性了解的简直不能再了解了,心知肚明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也就能进行个村落战争,顶多是村东头的村长压迫村西头的老王,两两不高兴还得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导演极少拍摄大远景,只是偶尔PS俩宫殿适当的缓解下荧幕外大韩民族的自尊心,除此之外尽是中近景的兵马交戈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人感觉到近景格杀带来的压迫感,刀刀见肉,主演气场十足,坏处是连带众多龙套还是显不出来人数众多,丝毫没有朝局变动天下大乱随之而来的动荡不安。
韩国电影的情感细腻也源于地界的制约,小嘛,拍个大场面还得去国外找个大点的地方,审批、出国拍摄外景还得走流程去申请,怪麻烦的,还不如在自家拍点市井街角反映一下挣扎在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所以,但凡韩国那些老戏骨,无一不是出自这种知微见著的“大电影”。
1.观相师是如何取得皇帝的信任,以至于皇帝几乎是把托孤的重任交给了他?
2.李钟硕明明知道他父亲和左相是一派的,为什么还贸然在朝堂上举报左相,都不事先和父亲商量一下?
3.李钟硕眼睛被灼伤后,他舅舅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父亲(男主),怎么就这么冲动直接向首阳大君通风报信?
在美剧/电影越来越中国范(男主正义,好人好报;男配长得帅做坏事,随便一个小善就收获无数少女芳心)后,韩国电影的整个走向越来越另辟蹊径。
【不合常理的反转剧情】最初配乐明明定下了整个电影轻喜剧的格调(音乐配合开场男人的动作,很传神),之后一路轻松,老板娘去相面、相面师进程统统欢快,后面相面师破案炫技,频换东家,平步青云。
一直看到2/3我都不肯相信后面会是一个BE。
这电影根本就是个反转剧!!
不过事实上人家前面都是铺垫好的,比如开场和结尾的呼应,比如首阳大君在召集相面师杀女相面师的时候就已经交代了首阳的反复无常,给后面突然莫名其妙地杀了全片最帅最年轻的男人做好了铺垫。
当然这些呼应都是小伎俩,完全不能弥补编剧杀害最帅男人对我的伤害!!
【不正的三观】如果在朝廷,这电影恐怕审核不过吧……里面有一些宿命论的东西,根本是在宣扬命运不可抗争。
比如相面师的儿子,相面师对他知命却不能改命。
比如开场男人,一辈子小心翼翼,四朝元老,寿终正寝,却死后还被掘坟斩首——因为相面师说他是砍头的命。
如果只有这么个主旋律当然烦人,烦死人。
所以里面夹杂了即便知道命运也要干吧得的节奏,相面师目送儿子离家出走,在面试场见到儿子要他继续努力什么的看面相判断人的过去未来,这本来就是个传统的东西,说不出好坏。
(信则有不信则无)文艺作品搞出来就会带些悲情or浓烈的感情,再加上抗争什么的,尤其去抗争的还是一个帅哥哥,啧啧。
【无节操的见缝插针的流行元素】不卖腐会死吗??
父亲和舅舅不住在一起滚床带会死吗??
试想一下,把舅舅换成母亲,毫无违和感!!!
其实,舅舅很美貌的。。。
真的。。。
【除了男一都美貌的演员们】除了相面大叔外其他人都很好看!!
根本就是出来一个喜欢一个看到最后最喜欢的竟然变成了首阳大君MUA
本片作为电影来讲不能称之为上乘之作,但其有优秀的故事背景和历史视角让其变得非常有趣。
对于历史的研究,随着时代的推移,大量文献搜索便利性,加上跨学科技术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历史中微妙的细节,例如环境、气候、技术、小人物、风俗、工具等等史书中没有体现,甚至史书编写者都未能察觉的影响历史进程的元素慢慢呈现在现代人的眼中。
故事是以朝鲜世祖李瑈在景泰四年(1453年)发动的“癸酉靖难”为故事背景,这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历史事件,但故事的主角并非首阳大君,而是一个相面先生和文人小官。
显然他们是代表了一个历史中政治斗争的重要角色的。
那就是文人与义士的元素。
影片最后光化门前的父子跪哭剧情极具讽刺意味,一个嫉恶如仇、满怀抱负,一心想读书为国家做贡献的书生,在毒瞎双眼后唯一会做的就是哭着喊爸爸,甚至首阳大君在说挖掉其父双眼时也无只言片语,有的只有恐惧,政治抱负和公平正义早已烟消云散。
而相面先生金乃敬见了首阳大君后并无谩骂,而是下跪阿谀。
他们没有对错,只是作为国家政治斗争中一枚棋子的无奈与悲惨。
最后的仰头痛苦,正是文人对这种无奈的哭喊。
正如片尾首阳的谋士韩明浍雍容华贵的出现在金乃敬面前,两者状态悬殊行程强烈对比。
但正如金乃敬说“我们无非就是有人看对了风向,站上了更高的海浪。
”这并不是不服输的斗气之言,而是对他们两者作为斗争棋子的客观认识。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海浪一样,潮起潮落,永不休止。
你总不能指着一个海浪说,看啊那个海浪是小人,另一个海浪是君子。
从这点看,影片对于左相金宗瑞的“黄票政事”的加入就尤为显得成熟的历史观。
普通群众就像相面先生之子和小舅子一样善恶之分,他们急于区分善恶,然后追求善恶。
殊不知在历史的车轮中毫无意义切引起灾祸。
倒不是说善恶之分并不重要,翻读史书,我们大可以对人对事做出善恶正义之分,但是在车轮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真的能分得清吗?
电影里首阳大君面似豺狼,心地狠毒。
这是导演秉承了嫡长子继承历史观的正义性而做的形象加工。
但你去翻翻史书看看,还不是写着“生性豪迈,文武双全“等溢美之词。
甚至如李世民更成了千秋明君的代表。
最后,作为迷信方术,算命观相一直是古代特别是儒家文化圈中政治斗争的重要话题,也常常为君王政客所供养的谋士,当然结果一般都是因言得祸下场悲惨。
导演使用民间观相这一视角戏说历史事件,也为相对枯燥的历史题材增添了一些新的视角。
为历史研究也提供了有趣的启发。
整体衔接还是太差了,而且李钟硕演技也太差了吧!
电影电视剧系列
有点儿戏了
呵呵 棒子每次都把自己弄的自己好像全世界文明的中心。
不疼不痒的
结局没有落入俗套,反派赢了但是过程俗套扯淡,小人物竟然起了关键作用
谁推荐我看的来着?剧本还行,导演太烂。
四星给男主还有李政宰。。。胡子贴成那样都那么帅= =
「我只是看到了人們的面孔, 卻沒看到時代的車輪. 就像只看到了時刻變化的海浪, 其實應該看得卻是風向.」
这节奏,这情节,白瞎了这么强大的卡司
如果殴打导演可以把浪费我的时间还回来,我会这么做的。
戏骨们飚戏好好看啊 人生是变幻莫测的 明天会如何谁也没有把握
呃,与期待相差甚远,看了一半就聊想到了结局,观相的部分也太少。
珍爱生命,远离不靠谱,最佳影片...是文化差异吗
朝鲜世祖谋朝篡位的历史
不懂改面相可否改命运呢?如果可以的话,那整容不只可以有机会变美,还可以逆天改命呢
这片子太好了,后半程的处理真棒。故事古典意味之醇厚令人惊叹,没有花哨的娱乐因素,算是韩国古装片中的经典之作。被严重低估。
他儿子一看就是命薄的面相。
朝代更迭可没大汉威武的 人数车轮战。知道太多不是好事,祸从口出被利用成棍
三星半,首阳大君萌,李政宰的第二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