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但奇(强)迹(行)存(续)活(命)至今的三大科幻系列中,同属(已故的)20世纪福斯的《异形》和《铁血战士》,在漫长岁月里推出的诸多续集和交叉续集,可以说是眼花缭乱和喜忧参半。
而亲爹不疼的《终结者》,在《终结者2:审判日》后就成了一只喉咙被掐住的鹅,下出的蛋也迅速从金色褪成了屎黄色。
对《终结者》来说,其创作上最大的限制反而是在亲爹詹姆斯·卡梅隆所设定的框架上:对抗来自未来的终极杀手的“狗屁机器人电影”。
与另外两个天外来客相比,这一系列显然被框在了时间旅行这一概念的死循环里:对抗命运的目的就是创造新的命运,但这与制片方所希望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商业模式相悖。
如果未来真的修正了,下集又要讲什么呢?
如果未来没有修正,上集的爆炸追车和瞎折腾,又希望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和答案呢?
由此,《终结者》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系列电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翻拍和原地踏步。
过去的糟糕续集,也并不是在CG和大场面的“现代化”上出了问题,而是无法对钉死的框架实现升级/突破。
唯一的一次突围出现在《终结者2018》,但“无法调和的创作分歧”令其难以成为《异形》系列的《普罗米修斯》。
谁能将《终结者》从怪圈中彻底拯救出来呢?
强而有力、富有创意且接连不断的动作戏,让《黑暗命运》成为了2019年最出色的动作片之一;然而,当《黑暗命运》来自三个编剧和五个故事创意者,口口声声是“直接接续《审判日》”的正统续集,却又拾起前三部电影的“液金骨骼”“改造人”“CG阿诺” ,甚至《十二猴子》 的时候,《终结者》作为一套电影的命运还真是“黑暗”极了。
《终结者》的“终结者”们并非来自天网或者其他的贴牌替代品,而是来自对“黑暗命运”的放弃治疗。
与过去三部《终结者》的导演类似,提姆·米勒也在中等预算电影上有着出色的履历。
而与《黑暗命运》高达1.85亿美元的预算相比,其处女作《死侍》的投资还不到前者的零头。
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黑暗命运》提供了高度密集且极具可看性的动作戏,除了一头一尾的CG感过重,以及麦肯兹·戴维斯生硬而又尴尬的花拳绣腿(车头翻车厢简直毫无视觉说服力),整部电影的动作场面都非常赏心悦目,新终结者REV-9和饰演者加布里埃尔·鲁纳,也轻易成为了电影的最大亮点。
比起开销同样超过1.5亿美元的《双子杀手》,《黑暗命运》的钱显然花的更直接有效。
然而,与优秀的动作戏形成对比的,是时而畅通时而堵塞时而跳跃的情节——这在很大比例上是编剧们的锅——多人多处对白生硬,几条情节线没下文,情绪也没能接续。
更不用提令人窝火的故事主线了:开场就让救了两集的强·康纳领了便当,不仅抹杀345,连12的存在意义也一并抹掉;强化人的存在意义几乎为零,换成也普通人加麦格芬也毫不违和。
更令人无语的,是给莎拉·康纳从被拯救者到自我拯救,再到打破宿命的伟大转变,降格成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接力赛——甚至整部电影都像是一次对《审判日》剧本的重拍。
而这种看似古怪的做法,与迪士尼在新《星球大战》三部曲上的策略是基本一致的:表面上营销的是“原班人马”的怀旧情绪,实际兜售的却是新时代伪女权——经典对位角色的强行性转,到处都是刻板印象和水土不服。
这一点,在挫骨扬灰的T-800金句“I'll be back”的易主上,显得格外明显。
这种从人类命运降格到迎合社会正义的变化,或许体现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在个人心境上的转变,但更重要的,则是体现了整个好莱坞在商业逐利上是愈加地厚颜无耻。
《银翼杀手2049》这样对得起原作地位的续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更加罕见;而《黑暗命运》《侏罗纪世界2》和新《星战》这样在社会议题上敲边鼓的跟风作,也不会轻易偃旗息鼓。
与之相比,尽管落伍却坚守老本行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他的《第一滴血5》,反而像是鹤立鸡群了。
系列门脸担当的阿诺已经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在《黑暗命运》中的表演也可以说是系列最佳和复出后最佳。
但作为詹姆斯·卡梅隆在2019年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一瘸一拐的《黑暗命运》让人不禁思索,这一系列是否真正地该结束了。
《终结者》的明天会来自何处?
是基于科幻理念的大胆创新,还是更加紧凑和连贯的剧情?
无论如何,仅仅是挂着卡梅隆的大旗并不能起死回生,仅仅是有着抢眼的动作戏也只是应急之需。
或许即将面临无牌可打的派拉蒙,应该好好看看《碟中谍》的生气是从何而来的。
小学三年级暑假的一个晚上,我滚在凉席上看地方台放的外国片。
电视屏幕上,一辆卡车从桥上坠下,撞墙起火爆炸,接着从火焰中走出一个液体组成的人形轮廓,慢慢变成一个警察的模样。
《终结者2》的特效在今天已经不算什么了,但当时的我被这个画面震惊到喘不过气,甚至反复擦了好几次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电影还可以做到这样?
好不可思议!
这个水银泻地的机器人后来多次出现在我的噩梦里,包括他刺穿牛奶杀人和从地板浮现的瞬间。
大学里看书得知,卡梅隆最早创造终结者的灵感,是来自梦里被一个骷髅追杀,于是我自觉荣幸地算是分享过天才的体验。
从1984年诞生至今,35年出过6部终结者电影,期间经历了软重启和硬重启,于是不同的主创,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时间线,让逻辑支离破碎。
所有的观影指南都会告诉你应该怎么把它们分隔开,但我还是固执地把它们视作同一个宇宙中的故事。
它们的因果也许咬合不上,它们的调性也许参差不齐,但它们合在一起,或许可以更清楚地告诉我们,有终结者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些电影的规律之一是,好的终结者几乎原地踏步,坏的终结者总在更新换代,坏人当然要比好人强大才够看,但我们也会问,这样的尽头是什么?
这部《终结者:黑暗命运》开头不久发生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桥段:工作效率低下的小哥被机械自动化抢走了工作。
所以,机器统治人类,真是要以核弹爆炸、网络夺权的方式进行吗?
在人类的默许甚至是促成下,它们不是正在一步步取代人类吗?
这个疑问在T-800出现后得到了更多的回答,那也是全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设定。
我们看到他发展出了自我意识和人性,无微不至、毫无破绽地履行着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职责。
初看也许会觉得温暖或好笑,但细想之下一定还会不寒而栗。
一个仅仅被设计来杀人的机器人,一个外形体重很容易露馅的人工智能,却做得比大多数家庭男人更出色。
从前我们只觉得,机器在战斗力和计算力上胜过人类,但如今他们在情感领域让我们溃不成军。
还有什么是我们擅长的吗?
以至于这个大块头说人类文明有72%的概率崩溃,我都怀疑他是在安抚我们。
所以一代代从天而降的坏终结者,是天网还是军团派来的?
没有区别。
他们都一样是时间的代言人。
不可理论,不可感化,不可阻挡,象征的不过是未来末日的殊途同归。
你当然可以一次次压碎他们,炸烂他们,融化他们,审判日也会随之一次次推迟。
比如要不是1984年的凯尔·里斯和萨拉·康纳,2019年的我们早已活在机器末日中了。
但他们会越来越先进和强大,他们所代表的势力只不过换了名字就卷土重来。
没有完结,没有例外,审判日就在时间长河的不远处等候,这是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至少在那个宇宙里是的。
而出现在每一部电影里的阿诺·施瓦辛格(是的,别跟我说哪部没有),是被困在这个拉锯游戏里的一张悲情脸孔。
我们看着他从年富力强,到须发灰白,从真人出镜,到CG辅助,在刺客和保护者的身份之间不断跳跃,逆着时间和宿命一次次back。
而这一次,他终于放下了那副标志身份的墨镜,也说出了那句我们不曾听过但知道他终有一天会说出的“我不会回来了”。
是伤感,是不舍,还是解脱?
这么多年,我们看着他不断死去,在液压机,在炼钢炉,在防空洞,在天网基地,在磁力场中,在大坝之底。
而这一次,年迈的西西弗斯终于不用再去推那颗没有终点的石头,他卸走了宿命压下的沉重砝码,可以起身离去。
电影的结尾,幸存者奔向没有假期的远方,新的终结者也会源源登场,危机不会停止到来,世界仿佛没有变过,还需要更多次的拯救,如果不是无数次的话。
但无论再有多少天崩地裂的战役,终于可以放过那个魁梧而疲惫的老人。
就像这个系列的每一部,这个续集再度挖出无数的新坑,但它难能可贵地画了一个动人的句号。
那个钢筋铁骨的老人,他眼中的红光最后一次黯淡,他安然退场。
《终结者》系列第6部《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了,所以借此机会把《终结者》六部曲连起来梳理一下。
《终结者1》(1984年)1997年8月29日,人工智能防御系统“天网”觉醒,将人类视为敌人,发动核战毁灭了30亿人类,幸存者将这一天称为“审判日”。
人类开始反击天网和机器人时,约翰·康纳出现了,他仿佛是一位先知,熟悉天网的一切。
2029年,约翰·康纳带领抵抗军打败了天网。
于是,天网将终结者T-800传送到1984年去杀约翰·康纳的母亲莎拉·康纳,从而将约翰·康纳扼杀在摇篮。
约翰·康纳这边也没闲着,也派了凯尔·里斯穿越到1984年去保护莎拉·康纳。
最终莎拉·康纳和凯尔·里斯打败了T-800,凯尔·里斯也因为伤势过重而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期间莎拉·康纳和凯尔·里斯日久生情,并且产生了性行为。
原来,凯尔·里斯就是约翰·康纳的父亲。
是凯尔·里斯将天网的一切信息告诉了莎拉·康纳,莎拉·康纳再告诉约翰·康纳,从而让约翰·康纳成为先知,打败了天网。
也是莎拉·康纳告诉约翰·康纳:未来一定要将一个叫做凯尔·里斯的人传送到1984年,否则就没有你了。
《终结者2》(1991年)《终结者1》中,2029年的约翰·康纳将凯尔·里斯传送到1984年;凯尔·里斯又和莎拉·康纳生下约翰·康纳。
《终结者2》也有类似的设定:正是因为2029年天网将T-800传送到1984年刺杀莎拉·康纳,才让人类得到了T-800的芯片和机械臂。
迈尔斯·戴森从中得到灵感,发明了天网。
天网又将T-800传送到1984年杀莎拉·康纳,从而留下芯片和机械臂,无限循环……第一部T-800刺杀莎拉·康纳的行动失败后,天网又派更高级的终结者T-1000穿越到1995年去杀小时候的约翰·康纳。
同时,约翰·康纳也改造了一个T-800,把他传送到1995年来保护小时候的自己。
最终莎拉·康纳、约翰·康纳、T-800打败了T-1000,还说服迈尔斯·戴森炸掉了自己的所有实验成果。
这也意味着天网从来没有被发明出来,从而达到真正杀死天网的目的。
由于T-800的头上还有一块芯片,为了防止被人类得到,他选择了走进熔炉,终结自己。
他在熔炉中向约翰·康纳竖起大拇指的一幕也成为影史最震撼瞬间之一。
电影最后,莎拉·康纳、约翰·康纳、T-800拯救了世界。
1997年天下太平,审判日并没有降临。
不得不说《终结者2》还是很反套路的。
比如《终结者1》T-800是反派。
第一次看《终结者2》的时候你就会误以为T-800还是反派,T-1000是来保护约翰·康纳的。
看到后面你才会发现事实是相反的。
再比如《终结者1》中人们都不相信莎拉·康纳,不相信有天网、终结者、审判日……《终结者2》也是如此,人们都不相信她,还把她关进了精神病院。
同样的剧情再拍一遍就没意思了,卡梅隆是不会做这种事的。
果然后面又反转了:人们嘴上说着不相信莎拉·康纳,另一边却派人研究T-800的芯片和机械臂。
他们并不是不相信莎拉·康纳,而是觉得这件事是机密,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要逼她说谎,逼她承认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
太可怕了。
所以真相是美国政府知道天网、终结者、审判日都是真的,但这是国家机密,不能让人们知道。
为了防止莎拉·康纳泄露国家机密,他们才把她关进精神病院,每天给她吃药,还逼她承认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
你目睹了一件事,人们都不相信你。
这是比较简单的拍法。
你目睹了一件事,人们明明相信你,却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撒谎说不相信你,同时还要逼你承认这一切都是你编的。
这种拍法就更为高级。
《终结者1、2》都是约翰·康纳打败了天网,所以天网要提前杀死约翰·康纳或者他的母亲。
虽然说每一部《终结者》中约翰·康纳和天网都是敌人,但其实他们是相生相克的,谁也离不开谁。
如果没有天网,就不会有时光机,约翰·康纳就不会把凯尔·里斯传送到1984年;如果没有约翰·康纳,天网就不会被约翰·康纳打败,就不会把T-800传送到1984年来杀他的母亲,1984年的人类也就不会得到T-800的芯片和机械臂,也就不会发明天网。
剧透分割线所以《终结者:黑暗命运》中约翰·康纳死了,未来也没有天网了。
约翰·康纳和天网要么一起存在,要么一起消失,谁也无法独自存在。
PS:由于《终结者:黑暗命运》和《终结者35》没什么关联,对《终结者35》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最下面看《终结者:黑暗命运》的部分。
《终结者3》(2003年)《终结者3》推翻了《终结者2》的结局,莎拉·康纳、约翰·康纳、T-800并没有阻止审判日的降临,只是推迟了它降临的时间,从1997年推迟到了2004年。
2032年,约翰·康纳和妻子凯瑟琳已经成为了人类抵抗军领袖。
于是天网派比T-1000更高级的终结者T-X穿越到2004年刺杀约翰·康纳、凯瑟琳,以及约翰·康纳未来的战友。
凯瑟琳也将一个T-850改造,让它穿越到2004年来帮助自己和约翰·康纳。
最终T-850虽然杀死了T-X,但是并没有阻止天网的觉醒,也没有阻止审判日的降临。
2004年7月24日,审判日还是来了。
约翰·康纳和凯瑟琳在地表之下的避难所躲过核战。
《终结者2018》(2009年)《终结者》系列唯一一部不涉及穿越的电影,保留了《终结者3》审判日在2004年降临的设定,故事背景发生在2018年。
天网派机器人抓住了当时才十多岁的凯尔·里斯。
天网的目的不是杀了凯尔·里斯,而是把凯尔·里斯当做诱饵,让约翰·康纳来救他,从而自投罗网。
约翰·康纳来到大本营把凯尔·里斯救了出来,但自己也生命垂危,最终一个叫做马库斯的机器人将心脏捐赠给了他。
《终结者5》(2015年)《终结者5》是《终结者》系列剧情最复杂的一部,也正是这一部把《终结者》系列的时间线搞得太乱了。
影片抛弃了《终结者3》《终结者2018》,审判日仍然是在1997年降临。
凯尔·里斯还小的时候差点被机器人杀死,幸亏约翰·康纳救了他。
后来约翰·康纳把凯尔·里斯训练为了抵抗军的一员。
2029年,天网战败前夕,天网将T-800传送到1984年杀莎拉·康纳。
约翰·康纳也把凯尔·里斯传送到1984年保护莎拉·康纳。
这一切都和《终结者1》一模一样。
然而当T-800和凯尔·里斯来到1984年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T-800一来到1984年就被另一个T-800“老爹”和莎拉·康纳制服了;
凯尔·里斯则是遭到了液态机器人T-1000的追杀。
原本T-1000应该出现在1995年,如今却提前了11年来到这里,专门等待凯尔·里斯的到来。
幸亏莎拉·康纳和老爹及时出现,救了凯尔·里斯。
莎拉·康纳不再是《终结者1》中的服务生,而是经验丰富、战斗力超强。
凯尔·里斯穿越到1984年是为了保护她,实际上却是反过来的,是莎拉·康纳保护了凯尔·里斯。
而且此时的莎拉·康纳什么都知道了,知道凯尔·里斯是约翰·康纳派来的,还知道约翰·康纳是她儿子。
原来,早在1973年,就有一名T-1000穿越而来想杀死当时才9岁的莎拉·康纳。
就在莎拉·康纳束手无策的时候,遇到了从未来穿越过来的T-800老爹。
从那时候开始,莎拉·康纳和老爹就在等待1984年,T800和凯尔·里斯的到来。
所以莎拉·康纳和老爹能及时制服T-800,并且救走凯尔·里斯。
凯尔·里斯从2029年穿越到1984年的过程中产生了另一段记忆,审判日从1997年变为了2017年。
于是莎拉·康纳和凯尔·里斯又从1984年穿越到了2017年。
然而此时约翰·康纳早已被天网改造成了机器人T-3000,成了反派。
最终莎拉·康纳、凯尔·里斯、老爹合力打败了已经黑化的约翰·康纳,并且炸掉了天网的大本营。
片尾彩蛋:天网的本体其实在天网大本营的地下,它并没有被炸掉,反而活得好好的。
《终结者5》前30分钟还是很精彩的,时间、地点、人物、服装、台词、分镜通通都是复刻《终结者1》,但是剧情走向又和《终结者1》完全不同。
后面约翰·康纳、莎拉·康纳、凯尔·里斯、T-800同框更是让老粉热泪盈眶,《终结者1》上映31年后终于看到了这一幕。
可惜电影把时间线搞得太乱了,而且漏洞百出,估计导演自己都无法解释。
烂到什么程度呢?
烂到后面的电影都没法拍了,所以《终结者:黑暗命运》直接抛弃了《终结者3》《终结者2018》《终结者5》,直接讲述《终结者2》之后的故事。
原本片方想以《终结者5》为起点打造新三部曲,后来又改为以《终结者:黑暗命运》为起点打造新三部曲。
看来《终结者5》不会有续集了,电影里挖的坑也不会解释了。
《终结者:黑暗命运》(2019年)《终结者3》推翻了《终结者2》的结局;《终结者5》抛弃了《终结者3》《终结者2018》;《终结者:黑暗命运》又抛弃了《终结者3》《终结者2018》《终结者5》,是《终结者2》的直接续集。
1998年,一名T-800杀死了约翰·康纳。
于是从此再也没有约翰·康纳和天网了。
虽然没有了约翰·康纳,但是又出现了丹妮;没有了天网,又出现了军团。
2042年,军团派终结者REV-9穿越到2020年杀丹妮。
另一边,丹妮也派格蕾丝穿越到2020年来保护当年的她……
T-800的结局和之前相同,《终结者2》《终结者3》和敌人同归于尽,《终结者5》差点同归于尽。
不同的是以前都是“我还会回来”,这次是“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终结者:黑暗命运》就是融合了《终结者1-5》,丹妮相当于约翰·康纳,格蕾丝相当于凯尔·里斯。
这在《终结者2018》和《终结者5》中尤为明显。
《终结者5》中小时候的凯尔·里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了约翰·康纳;《终结者2018》中约翰·康纳誓死保护凯尔·里斯,因为凯尔·里斯不能死,未来还需要穿越到1984年和莎拉·康纳生下自己。
《终结者:黑暗命运》也是如此,小时候的格蕾丝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了丹妮,后来丹妮把她训练为了抵抗军战士,然后把她传送到2020年来保护自己。
电影最后丹妮和莎拉·康纳还去看了小时候的格蕾丝。
看来《终结者7》应该是讲终结者穿越到过去抓小时候的格蕾丝了,对应《终结者2018》天网抓凯尔·里斯。
《终结者2018》天网抓凯尔·里斯的目的不是杀他,而是引诱约翰·康纳来自投罗网;《终结者7》终结者也可以去抓格蕾丝,来引诱丹妮自投罗网。
当然,我非常希望下一部不要这样拍,玩玩新花样。
但考虑到《终结者:黑暗命运》的剧情也没有什么新意,下一部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新花样。
导演要是有什么很新颖的想法早在这一部就用了,不会留到下一部再用。
距《终结者2》上映已经28年了,还是没有出现比T-1000更惊艳的终结者。
整整28年了,终结者REV-9和T-1000唯一的区别就是可以分成2个机器人,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全是《终结者2》玩剩下的。
把女主角从“英雄的母亲”变为“英雄本身”,就是导演所能想到的最有创意的想法了。
卡梅隆真是个心机boy,只拍2部,然后就不拍了,等其它人来拍续集。
3、4、5、6上映后,观众发现还是卡梅隆拍的那2部最好。
不是每一部《终结者》都是《终结者2》,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成为卡梅隆。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卡梅隆亲自拍的正统《终结者3》。
0.此系列最让我困惑的一点,不是它比猪大肠还绕的时间线,而是反派都升级换代好几次了,它们还是没研究出时间传送衣物的技术。
1.这次的反派机器人真是个小可爱aww😘...像个小奶狗一样可爱……主角团队里从墨西哥小妹儿到改造人姐姐,所有人看起来都没它可爱。
2.州长,我知道你又双叒长出人性了,但我还是不明白,你也用不着跟活人一样变老吧?
你这一型号的机器人技能点得有点歪啊?
3.铁血真汉子莎拉康纳和州长的重逢,颇有离婚多年失独夫妻的沧桑感。
4.剧情过于predictable. 一是设定老套。
我刚看到未来战场上机器反派的造型,还以为卡梅隆与雷德利斯科特强强联合,终结者和异型两大宇宙要合并了呢——结果还是换汤不换药,skynet没了,但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二是叙事平缓。
对,哪怕是满场“bang bangbang”“biu biu biu”个不停的电影,也可以让人平缓得无聊。
好几处我以为可以twist一下的情节电影直接平推过去了。
比如最后,墨西哥小妹儿对改造人小姐姐深情呼唤——要是小姐姐突然把脸一抹变回反派机器人,那多好玩儿呀。
可惜呀……5.话说最后那个EMP炸弹……是不是就是引发了最终的世界大战那个?
神奇女侠用自己言行证明了漂亮女性一样能担当起事件重任,又被卡梅隆的女人必须丑,必须搓才不是花瓶主义思想给开倒车给开回来了终结者外传里人类和机器人并肩作战,甚至第一次出现女终结者来拯救约翰的剧情,又被脑残的从头到尾无脑突突突的黑暗命运给开倒车了施瓦辛格也是晚节不保,话说那些说卡梅隆电影里那些男主角哪个不是英俊潇洒,终结者1里男主角搓?
终结者2里面反派男演员长得丑?
包括施瓦辛格在内哪个不是要么帅,要么酷?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女人就必须丑才能迎合所谓女人当自强的刻板印象,一个个嘴上说女人丑才符合女权斗士行为,现实里要是让你娶老婆,你怕打死也不会娶自己嘴里讲的那种吧一群朱熹式的伪君子+叶公好龙者真尼玛可悲三颗星,一颗星给施瓦辛格,两颗星给自己童年时经典致敬还有琳达,我不否认她的年迈,但是她年迈是有原因,其余两位则是刻意政治正确产物,纯属拔苗助长
作为信仰“卡神出品必属精品”信条的我刚看完首映,等待开场时自己一个人被一堆情侣包围着看的,还没开始就感觉到了世界对我的恶意。
emmmm……孤独但开头就被快节奏的叙事过场以及“终结者味儿”的终结目标、穿越出场、大车追小车等等元素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随后新兵老将轮番上阵,这里稍稍说下我认为的新终结者的能力吧,抛开历代杀手终结者都有的换装、骇客技能,这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分身”,电影里格蕾丝介绍以及我观察其实就是相当于两个机器人,一个是“骨架”材料相当坚固的机器人,一个是类似t-1000的液态机器人,两者结合,既可硬杠又可防守,但好像有穿帮,比如合体状态了还可以全身液化,也有可能是液态机器人可以自行修复骨骼机器人,具体设定我也不知道,当然我第一次看可能没记清,希望朋友们指正。
一“软”一“硬”
外层是纳米液态机器人,里面就是硬到不行的骨骼机器人中段说实话为了将老角色情感表达出来节奏拖沓了许多,特别是新角色格蕾丝的回忆片段看得我有点昏昏欲睡……不是说格蕾丝这个角色不讨喜,相反正是因为穿越回现在的格蕾丝犹如神奇女侠一般既够帅又能打导致了在叙述未来还没改造过的格蕾丝片段成为尿点。
眉宇之间有点当年莎拉康纳的影子另外轻轻吐槽一下莎拉康纳真的血太厚了😂怪不得能跑去战争机器5的世界里杀兽人😏总的来说,终结者经典元素一样不少,剧情不会有多大惊喜,我个人觉得反派特效还有点水,但动作场面有机器人改造人那种似人但非人的狠劲所以还是看的让人血脉喷张,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新瓶装旧酒,期待着卡神带来经典系列里的新惊喜的同学应该会失望,但还是一部完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的。
anyway……总算给自己心目中的终结者画一个句号?还有就是卡神终于有一部低于他以往水准的电影了2333
两老炮这次能再带来票房神话吗?
欢迎大家和我讨论图片均来自百度搜索================二刷归来,加一⭐
二刷二刷带着爸妈看,怀着找漏洞的心思来看,带着对卡神的敬意离开,改一下我一刷的观点,关于REV-9的严谨问题,其实是没漏洞的,但凡被切断的画面或者轰碎的画面都是已经两机分离的状态,然后二刷注意到更多细节,诸如所有角色的伤口以及衣物前面有破损后面也会保持,t-800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弹孔穿一件衣服挡着,甚至你跟着主角一起憋气到浮出水面都没问题,要知道一般动作片主角潜水憋气时间可是大大超越普通人能力的哈,因为我从小看电影每次到潜水憋气总会不由自主跟着一起憋,哈哈,卡神在细节上的要求确实对得起卡神的名号,但说实在的,剧情上很多评论也已经指出了问题了,几乎照搬2代,不过对于心中对终结者宇宙还抱有遗憾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算是让终结者系列正传画上一个足够自圆其说的句号,我也希望不要再看到终结者电影出现了,因为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挖掘出吸引人的价值了。
本是冲着施瓦辛格去看的电影 没想到姬眼看百合养成系 还是年上攻 萌翻了 心都化了 施瓦辛格反而没什么看点 男人们都没什么看点嘿嘿😁格蕾丝这款真是太戳萌点了 身高身材 我看的是终结者的未来 反而开篇半小时 太不抓我了 都走神了 大片是末路残喘了嚒……结局貌似又预留了伏笔 见好就收 永远不懂 做不到嘛
当被高科技还原的小约翰康纳挨了同样被高科技还原的年轻州长的枪子儿那一刻,我就感到这片子开始长歪了。
T2里的阿诺之所以翘个大拇指牺牲自己,是因为在那个世界观里自己脑子里的芯片是最后一颗,现在又特么凭空从水里冒出一个(接下来的剧情交代里终结者还是量产的,被莎拉康纳一个人打着玩儿),所以T2里的州长白死了是吧?
于是,天网不存在的,说得过去。
那军团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电影里交代得很模糊,总之就是自然发育天降神兵,观众自己体会。
那怎么避免军团出现呢?
正义一方除了保护我方脆皮外还有什么能做的呢?
也没有。
这一集反正逃就是了。
于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个靠磕药打架的草薙素子,一个过气女主播,加上一个已经完全人性化的老款机器大叔利用所有能摸得着的交通工具带着一个西班牙女郎四处奔波。
由于这帮人完全没有一个主要动因,只是被追着逃命,而我们又知道主角肯定是怎么都死不掉的。
因此无论场面多么劲爆4D座椅晃得跟过山车,我也只是心如止水,唯一的悬念就是等着熬到最后看帅哥终结者是怎么死的。
而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只能靠草薙素子身体里的能量棒。
也就是说,未来西班牙女郎是特地让草薙素子千里迢迢跑来自爆,以此来保自己小命的……我特么真的是服了呀!
第一还是要说说画幅。
我一刷看的是提前点映的中国巨幕版,看的时候就在直觉上感觉画幅不完整,构图就是怪怪的,而且晃晃的,很晕。
二刷看的画幅是宽银幕(具体比例多少没有调查),明显感觉舒服很多。
假设中国巨幕没有进行无耻的裁切,且用了IMAX版的画幅,那么说明T6的摄影构图是宽银幕优先的,巨幕构图不够好。
假设中国巨幕真的像传说的那样切掉宽屏的两边装作是巨幕,那我就要一生中国巨幕黑了。
这个需要求证。
第二想说,第一篇影评我写错了。
一刷的时候我误以为REV9可以变成更复杂的手枪,二刷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个镜头是REV9把手枪藏在手里面了。
第三是有一个新发现,丹妮的弟弟其实是被格瑞斯格挡偏出的钢筋杀死的。
这个很尴尬。
第四,T6的配乐的唯一任务,是找出适合放主题曲“当当当当当”的位置,然后贴上去。
第五,之前的液体人都爱装自己是警察,这回REV是装大兵,可见导演希望让大家在潜意识里觉得REV9比T1000更虎。
然而并没有。
还是表演和动作设计上没有更多可供玩味的细节。
最后,想谈谈终结者未来何去何从。
身为T2永远的拥趸,我对所有续集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本不该再出现的东西,资本就是忍不住一遍遍地消费观众的耐心。
当州长都不再参演,当卡神都没办法想出更好的创意而只能自我重复,T7还会出现吗?
答案是一定会的。
从大盘面上看,好莱坞商业片已经基本丧失了原创能力。
这不仅仅是终结者系列的黑暗命运,也是整个好莱坞手中一批宝贝IP的黑暗命运。
那非要拍,拍什么呢?
一刷回来跟朋友Jojo(Max)吃饭聊,Jojo说拍一个类似《小丑》角度的片,就好好说说这集里T800杀了约翰·康纳后,到底是怎么成为现在这个人样的。
我看挺妙,我会买账的。
而对于我来说,我更期待看到真正的未来战争。
类似T4,但绝不纠结于康纳或丹妮或其他的谁。
纯粹看人类的毁灭史。
大家不要忘了,终结者这个图腾背后的核心,不是AI,不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是曾经真实笼罩在所有地球人头顶上的“核恐惧”。
多少年来,真正正面描绘核战争的,除了T2里的惊鸿一瞥,很少有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了。
这是个不错的空白。
在T6里描绘的未来中,还是留下了不少有趣的点。
未来的“军团”到底是什么?
如何定义“黑暗命运”?
为何会有人体改造的技术?
从毁灭的城市废墟中直插云霄的那些柱子是什么?
格瑞斯昏迷时的回忆中,那些REV7为什么这么像《明日边缘》里有触手的外星人?
要我说,T6的所谓R级是失败的,并不是因为没看到果体全身或血腥镜头而说失败,而是因为这片子里的希望的种子太多了,没有让人感到害怕的东西,不够黑暗。
T6全片最恐怖的感觉,反而是最一开头的莎拉的录像。
希望下一部T7,能够复刻出底色为绝望的真正恐怖。
到那时,我们再爱起来吧!
里面的机器人反抗军是一大亮点,天网在地球上控制领土与日俱增,但是随着范围增大,需要维护和保养的地方也就越多,人类反抗军时不时的偷袭让天网顾头不顾腚然后就出现对一些偏远地带的终结者军团掌握变弱的情况,就像魔兽世界里,阿尔萨斯力量衰弱以后,希尔瓦娜斯叛乱一样这些机器人不想再和人类打了,于是偷偷和人类进行秘密和谈,这是外传里面的故事,理论上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创世纪里认可了平行世界的理论,也就是无数个宇宙里,每个宇宙都有一个你,但是每个人在每个宇宙里的角色都不一样,这点可以参考电影,宇宙追击令和三重命中我感觉外传编剧借鉴了魔兽争霸里面的这一点,但是卡梅隆却陷入了固定思维里面走不出来了,不允许任何变革,结果黑暗命运扑街了如果他还不改变自己刻板思维,那么下一部乃至再下一部的扑街都是有可能,虽然卡梅隆是原创,但是如果有更具创新力的新导演上来,他仍然要被淘汰的黑暗命运
如果你是《终结者》粉丝,除非你认为系列中止在《终结者2》“阳光结局”已足够完美,否则《黑暗命运》就是继续下去的最佳选择,它是你期待多年的《真.终结者3》。本作单是秉承一二两部场面逐步升级并用无喘息追杀造成强压迫感就完胜《终结者3》《终结者2018》《终结者创世纪》了。虽否定以上三部续集,却保留延伸部分创意,集大成于一身,比如Rev-9分明是嘲笑当年T-X“皮骨不能分离”的弱点而做的升级,格蕾斯的赛博格强化人设定像“2018”的马库斯,老年T-800延续“创世纪”的做法等等...从1984年的冷酷杀人机器到1991年有温度的机器人,再到2019年更像人的机器人,完成对T-800的三部诠释后“I won’t be back”是意料中的必然,谢幕之作戏份也不多挺遗憾的。
料猛份足。
《新终结者3》。所以片商觉得这系列落寞是因为3的结局没法续?那你这改的也没比3强到哪里啊!三女主电影,最后还是靠男机器人的自我救赎才得以存活,打到高潮索性都懒得逃跑了,反正有仨人替我卖命。卡梅隆制片+编剧,琳达回归做配,麦肯兹真高啊。上部亚裔终结者,这部墨西哥裔女主(REV9是不也是墨西哥裔?)。印象深刻的运输机追逐,动作设计最好的一部。还好赶上疫情前上映的,不然更赔!
居然很好看?中段疲软但开头结尾爽翻天,特别结尾,以为高潮了结果上天下水又爆了一轮,全女版加墨西哥如此政治正确却还能这么硬核很意外。州长的年轻版居然有点可以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太久未见?
反派宛如梁朝伟 琳达当年宛如布拉德皮特 如今宛如本杰明巴顿 墨西哥女主宛如一个智障
再见州长
正统T-800三部曲完结篇,一句“I won’t be back”完美谢幕,而《终结者》迎来了新世纪的新系列。女性终于不再是因为要生个救世主儿子而被保护,而是自己就是救世主。。
前半部分剪辑混乱而冗长,剧情进展很慢。总体来说,反派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不建议观看
讲道理,好莱坞female empowerment运动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更多的制片厂花钱邀请可爱的女演员们演百合姐妹情迎合女观众。这在以前还是挺难想象的。以前这样的情谊在商业片中只属于男性,观众只在乎bromance,如今的转变是个进步。其他就没什么惊喜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7.0/10 分。初看,蓝光。终结者2的动作加强版。。。剧情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套。。。满满的都是政治正确性,女性拯救者,救世主是女人,还是个墨西哥裔。。。州长大人还玩了几把冷幽默,不再戴的墨镜,“我不会再回来了”。。。这片适合在电影院里看,情节紧凑,动作流畅。纯粹的爆米花作品。
还是在收割情怀韭菜……但Mackenzie短发背心牛仔裤大长腿的战损look简直不要太帅噢(Gabriel演的反派也很帅!
如果这一部再拍砸,那就只剩一个解释——导演不是卡神。20208218:还是砸了。
完全没失望,轮番轰炸的特效场景让人隐隐闻到了烧钱的味道,希望票房能爆!
這集又再度證明了第二集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
平平
从“他们最大的敌人是你的子宫”变为“你就是the one”,不得不说是一种PC啊。但琳达·汉密尔顿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帅,手动真香。
不是很懂到底在干嘛...
太吵啦!
我有个哥们,当年都是做乐队的,没事会切磋下吉他。极度喜欢终结者2,标准行头就是机车皮夹克,紧身牛仔裤+短靴,哈雷也是必须的。每次有人去找他切磋完琴,都会被他拖着看一遍《终结者2》。人生几大标配:施瓦辛格,酒精,哈雷,摇滚乐。今年初我回家,想喊他出来喝酒,共同的朋友淡淡地说:人没啦,去年底喝酒喝死了。如果在的话,肯定会看这部片,为施瓦辛格闪着红光的左眼珠而激动。
这是一个讲述富士康工厂的流水线小妹,由于机械自动化,不幸下岗,而带领全人类反抗现代文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