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前几集还很精彩,紧张又悬疑,后来每旷愈下,忍着看到第八集知道真相之后,判定这是一部脑残剧,剧情Bug多的无法数。
1. 一个高级检察官住的地方跟一个监狱穷光蛋小哥圣圭,住的小区能一样。
这两个人的收入水平不是一个层次的人,能住在同一栋楼?
2.圣圭小哥夜晚潜入男主家,偷偷抱走他女儿没被发现。
这可能吗?
他天赋全点闪避跟幸运是吧,都不用提前勘察地形,记录家里人员活动時間,说掳走就掳走!
3. 检察官一家发生血案,整栋大楼都要约谈的,警方会问街坊邻居询问夫妻感情是否要好,是否经常争吵,检察官或女主平时为人怎样的,而这些竟然都没有,对面兇手小哥还是刚搬来,只有口头问个两句,不用进去看一下吗?
4. 男主角女儿被虏走好长一段期间,她又不是智障或白痴,从头到尾不吵不闹不会想找爸妈,而且当小哥坐牢时,小妹谁来照顾,她能照顾好自己?
5. 血案当晚,杀死挚爱妻子的兇手就在眼前,一般正常男子早就冲上去狠揍他了,管他女儿在哪,把他打完一顿再报警,自然就会找到女儿。
谁知男主角这么智障,乖乖妥协,只會对着对方哭吼,然后自己挖坑自己跳,让自己变成兇手。
拜讬,他是检察官,他能动用的政府资源跟警力有多少,找他女儿会是件难事?
我看他唯一擅长的,就是自己对自己歇斯底里的嘶吼。
6. 检察官杀妻杀女案,应该是震惊当时社会,她女儿迟迟没有找到尸体,生死未卜。
男二检察官口口声声要找她女儿,却没有看到任何动作,警方也没有发布任何照片跟通告,所以任着小哥带着他女儿到处跑,没有路人能认出他女儿来,实在不可思议。
7. 男主角保留兇手杀他妻子的兇器,当他记忆回复时,只要拿着这个证据去找警方投案不就真相大白,一切都结束了。
但是他没有,绕了好大一圈,一直被坏人牵着鼻子走,剧情多演了好几集。
我觉得应该不是男主脑残,是编剧脑残!
其他懒得写了,bug太多了。
不过内容也贡献不少笑点,全都在监狱跟室友剧情的那几集。
评分高了,剧情太多不合理。
身为颜控,我第一次在严基俊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到了演技的真正魅力。
《被告人》的情节其实并不算新奇,个人觉得比较接近去年的《remember-儿子的战争》,案件并没有太多悬念。
在敏浩对着窗户,看着哥哥那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之前,我已经替他想到了李代桃僵。
所以双胞胎这个梗连悬念都算不上。
和《儿子的战争》一样,《被告人》应该讲述的是检察官、律师和财团继承人的斗争。
这个题材很受韩国观众的欢迎,《儿子的战争》收视也破了20%。
这种类型的剧,颜值并不重要,拼的是演技。
池晟和严基俊的演技比拼是《被告人》最大的看点。
池晟我已经很熟悉了,他的演技也通过无数作品得到了证明。
严基俊对我来说是一个大惊喜。
除了身材不错,严基俊的脸和“帅”这个字应该是绝缘的。
但看着他站在那里,或深沉,或不羁,或害怕,或得意,只要他出现在画面里,眼睛就不自觉跟着他转。
不需要台词,就看着他各种细微的神情和动作就能猜到他在想什么,他要做什么。
每次看到严基俊和池晟面对面站着就特期待看两人脸上的表情,池晟哪怕带着怀疑和审视也是善意的,而严基俊的脸上就算带着笑容也是奸邪的。
严基俊和池晟就是棋逢对手,用精湛的演技擦出火花,给整部剧添加了最惊心动魄的一笔。
如果说有什么吸引我继续追这部剧的动力,那必然是两位演技咖飙戏。
严基俊,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從2013年看了池叔的「秘密」後正式加入追韓劇的行列,所以池叔可以算是我對韓劇的啟蒙者。
在進入韓劇甚至韓影的世界後,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於是又繼續追了其他的影視作品,但對池叔始終有種情意結,期待他的演藝事業能長長久久。
大家都知道韓國演藝圈競爭激烈,30代的電視男演員在跨入40代後就會遇上轉型的瓶頸。
因為歐巴已經變成大叔,甚至成家立業,不可能永遠接演愛情劇,勢必要跨入不同領域。
而韓國男演員最高殿堂就是忠武路,但這又是一個比韓劇圈競爭更為殘酷激烈的圈子。
在2014年,池叔接拍「好朋友們」這部電影時可以感受到池叔對電影圈的嚮往和期待,甚至在kill me heal me結束後,空了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在等待好的電影劇本。
無奈事與願違,漫長的等待只等來一部短片,或許池叔也有養家活口的壓力,所以就接演了「戲子」卻慘遭挫敗。
索性「被告人」讓池叔扳回了一城,一掃「戲子」挫敗的陰霾。
池粉們對池叔在戲中的表現更是推崇有加,滿滿的讚譽聲。
然而,我卻因為看了「被告人」對池叔的前景有了更大憂慮。
之前看完kill me heal me後就有不祥的預感,沒想到這預感就在「戲子」、「被告人」一一實現了。
以下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看完kill me heal me之後,我的感覺是,這個劇本對池叔是個雙面刃,他將池叔的演藝事業推向新的高峰,卻也讓池叔在表演上離生活化演技越來越遠。
首先這個角色就是個有精神疾病的角色,並非正常普通人,在角色人設上已經充滿戲劇性,再來就是導演的詮釋方式也是用比較漫畫式的手法來區隔七個人格,比如在切換人格時讓角色加上眼線、變裝等等跳脫現實的表演方式,目的是要讓觀眾能容易分辨不同人格。
這都是要讓戲能更加通俗,讓觀眾能快速入戲,卻也讓演員在表演方式上脫離生活寫實,往誇張、戲劇性的風格走去。
好處是,這角色很搶戲,很抓人眼球,讓一直以來一直低調默默演戲的池叔一夕之間受到眾人矚目,甚至拿下了MBC的大賞。
但壞處呢?
我必須很一針見血的點出來,這樣的表演方式是更加趨向電視劇化,離電影越來越遠。
由於電視是家庭娛樂,觀眾在看電視時並非全神貫注,常常會分神去做其他事,所以電視劇演員常會有種趨向就是,表演會比較誇張,表情、肢體動作會比較大,才能拉回已經分神的觀眾。
所以會發現通常劇情越狗血,演員情緒起伏越大,吼得越大聲,哭得越聲嘶力竭,就越能吸引住電視觀眾。
於是就會產生一種現象:拍電視劇越久的演員,表演會越來越用力、誇張,尤其是越狗血,戲劇張力越強的劇種,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而我已經在池叔身上看到這種現象了。
在「秘密」那個時候,我對池叔的感覺是,雖然這部戲很狗血,很老套,但池叔對角色的拿捏掌握算恰到好處,各種情緒、哭點都有為了因應電視觀眾精準的表現出來,但不會太過頭。
(當然放在電影裡還是過於外顯的)所以那時候對池叔留下了好印象,佩服他雖然演繹這麼狗血老套的情節,表演上卻不會出現傳統日日劇電視演員的那種套路式演技。
但這個好印象在kill me heal me開始有點動搖了。
因為一次要演出七種人格,拍攝期又被壓縮到那麼短,以致於在詮釋不同人格時,某些人格被迫做出了套路式的演出。
看完之後我有些失望,但能理解,畢竟電視劇作業時間太短,沒辦法讓演員有更多時間慢慢去消化、塑造,在這種情形下,池叔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所以也沒有在任何公開論壇上對這些表演細節提出批評。
但心裡暗暗對池叔的未來有些擔憂,當時第一個直覺就是,池叔拍完這部戲後,應該就會被歸類成純電視劇演員,和忠武路無緣了。
當然,我並沒有貶低電視演員的意思,在我心中,好的電視演員和好的電影演員都是值得尊敬的。
只是池叔今年剛好踏入40代,又已婚了,已經碰上了轉型尷尬期。
而韓劇目前還是以愛情劇為主流,池叔能夠演的角色勢必越來越少,若不能將觸角伸到電影,他未來在電視界能演出的角色和劇本肯定越來越少。
若要延長演員生涯壽命,跨入電影圈是男演員的首選。
但kill me heal me這部戲卻是一刀將池叔劃入電視劇演員的關鍵作品。
而看完「被告人」後,更證實了我之前的預感和推測,池叔在挑選作品,以及表演細節上確實更往戲劇性方向走去。
我認同當一個人醒過來,發現自己竟然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後,情緒是崩潰的,但這崩潰是有層次的,而不是每次都得大吼大叫。
但為什麼池叔會選擇這種表演方式,他絕對是有思考過,而他經過縝密思考後,選擇用最容易抓住電視觀眾眼球的方式來表現。
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把戲劇張力拉到最強,才能留住最多觀眾。
這就是電視劇和電影最大的區別,電視劇是免費娛樂(三大台),如果沒什麼特別爆點,觀眾可以隨時轉台。
電影就不同,觀眾是在買票那個時間點做選擇,一旦付了錢進了戲院,就能心無旁騖,很聚精會神在影院裡把劇情看完。
還有電影的螢幕大,演員做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動作,觀眾在很專心的環境下,馬上就能感受到演員的情緒,所以演員並不需要做太過誇張的表演,很自然、生活化的演出就能表達劇情。
但當池叔選擇要抓住電視觀眾,用比較誇張化、戲劇性的表演來詮釋角色時,這就意味著,他離寫實生活化演技越來越遠了。
而回顧池叔以往的作品,確實,池叔本人在選擇作品都偏向選擇比較戲劇性,情節很重的劇本,意思是池叔在選本上已經把自己定位成戲劇色彩濃厚的演員了。
而我個人其實是比較欣賞生活化演技的表演,所以池叔在「秘密」之後的作品,我都是在看劇情,看情節,而不是看演員表演。
這次在看「被告人」前段,池叔在與妻女相處的一些生活化橋段,還是帶著濃濃的表演痕跡,突然很感傷,現在的池叔要他在鏡頭前完全不「演」,已經不太可能了。
因為他已經是個演戲有自己固定方式的成熟演員,很難再大調整、改造。
從kill me heal me看到池叔這個危機,「被告人」印證了這個推測,我心裡有些難過。
當然,這對大部分池叔的粉絲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戲劇性強烈的劇情本來就是電視觀眾喜歡的,這只是我的個人偏好,沒有哪類型比較好,哪類比較不好。
就是個人主觀認為喜歡不喜歡而已。
只是看到池叔選戲以及表演的趨向離我越來越遠,有些感傷,上來這裡抒發一下。
最後小小評論一下「被告人」的劇情,為了維持戲劇張力,越往後越來越誇張,BUG也越來越多,這在看第一次時確實很刺激,讓人維持高度緊張感,但卻不會成為一部可以讓人反覆觀看的經典,因為這部戲有太多細節經不起推敲了。
當你再重看時就會發現這部戲存在太多邏輯上的盲點,從反派為什麼不痛快解決掉男主這個點上就已經是一個最大的BUG,當這個BUG沒給觀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只用反派就是變態,藉著玩弄男主得到快感這種邏輯來解釋時,整部戲就變成了一場鬧劇。
我还以为18集篇幅的韩剧相比以往81集的韩剧进步了,看前两集确实也不错,剧情转折快,很抓人。
但看到第六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主要演员除了男一过于咆哮之外,其他演技都不错,但情节太太太拖沓了。
比如监狱里那个被冤枉进去的黑帮老二申铁植,我真的很想抽他——是,我知道你演技可以,但特么你知道你吞吞吐吐几次,消耗的都是观众的时间吗?
编剧原则的确是要给主角制造磨难,但你老师没教你讲故事不要反复搞时间点闪回吗?
一部电影的剧情密度非搞成一部电视剧,就是这后果。
这种拖剧情的伎俩连RPG游戏都不用了吧。
看完整部剧 我个人感到很扎心与激动 一整晚刷完整部剧 个人觉得剧的背后想表达的应该是社会的黑暗以及对生活所需要抱有的态度 要像检察官那样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勇敢的去面对 坚定自己的信念 做一个正直 善良 不服输 勇敢的人。
突然想起一句话“即使目前的处境不是我们心中所期待 ,我们也要坚信 坚持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任凭风浪起 ,坚持本心赢
该剧主要讲述了被冤枉杀害妻子与女儿的检察官朴正宇为找寻失去的4个月的记忆,为自己洗清嫌疑的故事。
正是由于朴正宇的公正不阿,他才被坏人陷害,家破人亡。
在面临失去妻子和被陷害入狱的双重打击,其间,坏人曾多次威胁与诱导,让他妥协就放了他。
但是,身为一个检察官,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本心和职责,决不向恶势力屈服。
出狱后他竭尽全力寻找证据,最终将坏人绳之以法。
一个方面来看,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
没有一个人一出生就是坏人,一个人变坏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原因,是社会及他人缺少的关爱造就了他的冷漠。
从另一方面来看,金钱和势力往往能歪曲人心,让人违背初心,促使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
金钱和势力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法律的双眼,使法律成为坏人逃脱惩罚的手段。
但是,爱,能唤醒一个坏到骨子里的人。
爱,能让一个人甘愿忍受折磨。
爱,也能人不顾一切。
因为有爱,一个永远败诉的律师能打赢官司。
剧中最后一句台词:‘’这世界不会抛弃我们‘’。
是的,这世界不会抛弃我们,法律也不会抛弃我们。
请相信,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法律不会纵容邪恶,法律会守护我们的“爱”。
本剧前期设足了悬念,给观众带来了兴趣看下去。
结果越往后越逆天,主角光环太强大了,而且经常玩bug,什么越狱,什么韩式怒💢吼,反派角色为了干掉主角,竟然自己去了监狱生活,在本可以干掉主角时,放弃了大好机会。
这智商堪忧啊!
而这正是大部分韩剧的通病。
你以为是好剧,结果只是叙事结构不错,而剧情是直线下降的,让人无语😒。
演技担当 池叔(一身正气爱女儿检察官) 和严叔(衣冠禽兽斯文败类财阀二代) 同台彪戏剧情开始跌宕起伏,到了后面有些拖拉,成了千方百计寻女记?
,逃狱情节所占篇幅过多,男主女主感情戏少,女主存在感不是很高,反而感觉男主和男三?
更有同生共死....的cp感?
说好的主角光环呢,主角总得有贵人相助吧,但是到了后期感觉男主才觉醒,凡是帮助好人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陆陆续续吃盒饭;坏人命长就算了还聪明,真是到了最后一集都不忘虐,最后的审判法官都被收买了,真是腐烂到根里,差点就以为要有第二季了,还好就算是坏人也有软肋 而他的软肋就是女人,而女人的软肋就是孩子。
像车敏浩说的在大韩民国有什么是钱和权利买不到的呢,真是可怕,还好在这乌烟瘴气的环境里还是有那么一群正直的人存在。
这个剧的笑点被男主的狱友们担当,关在里面的不一定是坏人,在外面的也不一定是好人。
韩国电视剧和韩国电影之间感觉差了一个世纪呀,电视剧怎么就没有电影的针砭时弊和稍微严谨一点的逻辑呢?
依旧只有感情戏和家庭伦理能看啊,满满的肥皂味……我是听了同学安利说喜欢悬疑推理的千万不能错过才来的,依靠主角颜值强忍着槽点看了几集,心中有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能把破案悬疑剧的三要素交待一下吗?
开篇就来个民浩杀鸡,鸡怎么你了,你要杀她?
杀着玩吗?
编剧不管犯罪动机,反正就是告诉我们反派杀了人,并杀了双胞胎哥哥来背锅,然后假扮成哥哥也没人会发现。
excuse me?从小到大你们身边的家人亲属敢情都是分不清你俩兄弟的是吧?
最不能忍的是主角检察官好蠢,又要干警察的活又要干律师的活,发现死者第一时间也不联系家属确认信息,明明发现一大堆致命的疑点(如凶手生前喝酒,死后胃里没酒精;兄弟俩中弟弟有尖端恐惧症;死者临死前喊着弟弟的名字等数不清的超明显能证明兄弟俩互换身份的证据),但就是咽在肚子里不和警察沟通,不向家属求证,等着凶手找上门来灭口,最后弄了个韩剧最老的失忆梗!
而身为反派凶手的民浩,有着和国产破案剧一样的神逻辑,被检察官死抓着怀疑不放,但是他选择杀医生、杀搜证官、杀主角妻子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人就是不选择杀了检察官一了百了,我也是无话可说了……对于这种强行制造曲折剧情的悬疑片豆瓣能给出8.6我也是醉了,近年来韩剧都喜欢在前面几集,尤其是前面两集制造一个极大的、扑朔迷离的、愁断柔肠的大事情,一般这几集节奏极快,信息量极大,一旦快进30s,可能就错过了全世界,然而到后面几集,就会开始发觉剧本格局撑不起整个谜团导致烂尾!
民浩杀死哥哥从阳台往下扔的戏,哥哥竟然反重力地双手抓住阳台,并且摩擦掉了自己的指纹,全程民浩没带手套作案也不会留下指纹真是笑死我了!
左撇子一定会用左手使刀杀人的推论也是笑死我了,这种本格推理的理论尽然会用在现代都市剧中?
杀男主妻子的时候不带走他女儿做威胁,而让一个刚死了妹妹的毛头小子去杀害他可爱的女儿,这神逻辑我也是佩服的。
越来越深信韩国肥皂剧看多可能智商真的会降低吧,为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和正常的逻辑思维,我还是重新去拜读一下东野圭吾的《恶意》找回一点正常的智商吧!
哎呀,最近看完kmhm被池叔迷得不要不要的,遂又来追了被告人。
客观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太爱池叔,这部剧我不会完整看完的,太虐了。
虐演员也虐观众,池叔拍完这个都觉得要奔溃了,其实剧情没什么问题,只是男二设定太厉害,男主从头被虐到尾,最后也没有拿出大反杀。
看完我在想,这也许才是真实的社会,只要剪掉男二悔悟那一段,可能就是真实存在的案例了。
我之前根本不会看这么赤裸现实绝望的剧,一觉醒来,昨晚还在给女儿过生日的自己,沦为杀妻弃子的死刑犯,这个设定太尼玛沉重了,这样一个绝望悲痛的男主,无论后面如何反杀男二,我都感觉不到快感,因为他希望的仅仅是保障女儿的安全,为此不惜把自己弄成杀人犯。
说池叔像马景涛的可能没体会过为人父母的感受吧,一下子又要接受妻子已经去世,而女儿也生死未卜的事实,另一下自己说不定就是杀人犯,没变成精神病已经很好了。
而从第一集可以看出,男主并不是一个心里非常沉着冷静控大局的检查官,他是一个比较胆大,意气风发的检查官,前后性格并不矛盾,谁说检查官必须要沉着冷静,在这种情境下还能保持冷静思考快速接受不知道真相的事实的人,恐怕只有yy剧里面有吧,年轻的时候看电视喜欢看带感的剧,像城市猎人那种,看完被告人,我可以说编剧你他妈是男二亲妈,但我说不出编剧你扯几把蛋,因为这就是现实,老天不一定站在正义这一边,即使最终惩治了反派,男主的妻子,小女孩的妈妈,那个年轻的少年都回不来了。
好一般啊 分数虚高
目前看情节还可以,但是最近这种装神弄鬼的罪案剧实在不少,审美疲劳了。还是觉的池城的表演太用力,都快成马景涛了,希望能看他演个生活剧,看看正常是啥样。
没有烂尾!!其实融合了之前或成功或失败的多部犯罪类型电视作品,比如神礼、wanted、remember等,但是明显大幅度提升,剧情悬疑一个接一个,节奏明快穿插得当,池城真是没的说,这种影片最容易演的太过,池城没有,把握得当又激烈,棒!PS如果能换个女主就好了,演技不至于太烂但是hold不住
20170330 前半部紧凑 后半部主要看严基俊 演技爆炸!
男主被反派欺负的哭唧唧
三星半,池城和严基俊的演技非常精彩,两人的正邪对决令人叫绝。每集开头追叙式叙事手法新颖独特。
从2021的角度看 节奏慢 剧情稍微老套 而且简单…
一眼看穿的套路,演技也过于用力,细节不严谨,没有说服力。
演技在线,只是略拖沓,铺垫循环反复就难免乏味了。
在设定有点扯的前提下走写实风格…
又臭又长。
蛮好看的诶,节奏很好,各种铺垫,但是反派时而强时而弱有点虚。特别喜欢越狱那段。太虐了但是知道一定是HE所以坚持下来了。最后几集我一直在哼I love you baby。。。
池城的剧必追~!严基俊这个叔不错~很喜欢科科科~~后续不要跟女主加什么感情戏拜托!
这个剧可能是叙事方式有问题还是啥的,明明应该好看,我却没能看完。
不是我喜欢的剧情。
也是神剧情,中间一度以为自己在看韩版越狱。感觉反派剧情不太给力,略微浪费好演员严基俊了~~最后,池叔竟然真的有种【马景涛】既视感了。。。
剧情稀碎,男主不知道为什么失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冲动,又突然变得睿智,人格分裂吗
挺好看的悬疑剧,男演员演得都挺出彩的。大反派一家感情史还挺狗血哈,大反派居然就是朱丹泰,这里笑起来还比较可观,顶楼里怎么笑得那么毁容啊。池城咆哮、跑步、和家人闹的时候有些娘娘的,也许是受kmhm影响吧😂感觉yuri和舅舅那个角色会有点LoveLine的,可惜不是melo剧。可惜女主人设太单薄了,当然最单薄的还是反派工具人金锡
啰嗦死了
太拖沓了,而且总是感觉跟姜东元那部电影《检察官》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