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人推荐,就看了。
女主很养眼。
画面、音乐,都很有调调,也很暧昧。
男婚女嫁,门当户对,老公很有责任感,在老岳父弥留之际勇敢地挑起家庭的责任,而且,还那么爱她,爱他们的小家。
但是,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她不爱,没有理由的,感情的事是不讲理由的。
自己的妹妹洋子,从小就笃定地爱上自己的姐夫,最终得偿心愿,生活在幸福的婚姻中。
那是洋子想活成的样子。
自己的丈夫,迷恋她,一直付出却始终得不到回报,最终不得已放弃,和洋子一起组成新的家庭,也有了他想要的幸福家庭。
园子呢,她不满足。
但是她到底想要什么?
好像她自己也不知道。
对丈夫,没有激情对崇拜自己的年轻小伙,不过是个过客而已对越智,有过向往,也有过爱有过激情,但是也不过如此所谓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就是这样一样一样排除,在排除中慢慢认识自己吗?
园子最后穿着洋装,踏着步子在细碎的阳光下越走越远,未来会怎么办呢?
管他的,走就是了。
作为一个“传统余孽”,所谓的“自由”对我来说力度还是大了点。
高举的旗帜在飘扬,人,却变了样……这部片子对我来说重要的只有一句话,而这句话居然是自由的男二说出来的:“如果没有爱,不给钱怎么行?
” 一语点醒梦中人,“自由人”举着“自由”的旗干着所谓“自由”的事,原本灰暗的行经在飘扬的旗帜倒影包装下,一切都理直气壮顺理成章了起来……你自由吗?
我不自由那你自由吗?
我也不自由,正经人谁自由啊下贱(碰杯)五星给女主的奉献,告辞
(2021.10.31 因为看到有人陆续给2018年前写的影评点赞,今天回看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点东西,怕几年前自己那种离生活很远,自以为看透人生的态度误导了别人。
老实说经过几年的思考,生活,与他人真正地思考和探讨爱,婚姻和性以后,不得不承认社会有它的规章制度,有它的运转逻辑,你可以活的洒脱,活得不在意社会赋予的任何意义,但对性的超脱,应该是双方认可前提下的超脱,而不是一方觉得性只是欲望,另一方觉得性是枷锁,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否则关系中重视意义的另一方会活在痛苦中。
我们社会讲究一夫一妻,讲究忠诚,这也是我未来会选择婚姻并坚持婚姻的原则,不希望看到以前影评的人误以为我有如此洒脱的婚姻观,或者轻视婚姻中双方忠诚的意义。
总之,在世俗社会里彼此陪伴,彼此温暖有时候比清醒的孤独更让人向往,这也是我现在的生活观,之所以不删掉以前的想法,是觉得万一老了还有个回看以前的窗口)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本来是快进看的。
但因为女主的话和气质,我从头开始看完了。
花芯是花的生殖器官,也特指女性的生殖器官。
在这部电影中始终贯穿的东西就是性。
但在女主园子眼中,她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思考,保持对自我感觉的感受。
和丈夫的性,可以看做女主还不明白自己为谁而活前,按照父权或者国家的意志按部就班的活着。
和美术生的性,可以看做女主自我意识的觉醒。
因为她以前觉得自己不爱丈夫,可是和丈夫做爱又有感觉。
园子以前的观念是做爱有感觉应该就是爱。
可她和实习生发生关系以后发现,和谁做,女人都会觉得有感觉。
她被道德束缚的思想逐步开解。
在和越智发生关系前,园子觉得自己对越智有爱,所以觉得性会不一样。
可是和越智发生关系的当天,她后来回忆说,爱就结束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女主发现无论是和谁做爱,性就是性,和欲望有关,和爱无关。
越智对园子说,像你这样活明白的女人真可怕。
园子笑了一下,兴许园子是觉得她偷窥到了不可偷窥的深渊。
这是深渊也是解放人类道德束缚的道路。
在园子眼中,活着或许都没有意义,所以她从一开始就算混混沌沌。
思想不清晰的时候,就表现得对所有人有距离感。
既然活着被丈夫赋予了奋斗,对家人负责的意义,被越智理解为爱或者欲望。
那女主一开始期望通过恋爱获得不受国家,家庭,伦理束缚的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园子最终图口红为自己而活,倒不如说园子是领悟了无意义,无论是性,爱或者生活。
但世人都喜欢把性包装成爱,把爱包装成希望,或者灵丹妙药,什么问题遇到爱都可以解决,把生活包装成美好。
可这都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生本就无意义,只是被过度包装了而已,个人觉得园子是体验到了这一点所以非常喜欢《花芯》这部电影,是通过性谈讨人解放的问题。
毕竟人生无意义,生活的意义也没什么好探讨的。
既然性无意义,大家通过性不过是解决欲望而已。
无论丈夫是否出轨,是否和妹妹在一起,园子都不介意,发生性,大家不过是在满足欲望而已。
本来就没有爱,哪有什么背叛。
看的应该是删减版,才一个小时左右,不知道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剧情。
刚看完的时候没能理解为什么园子爱上了越智先生(简直毫无道理,抛弃雨宫这样又帅又温柔又能红哄人的老公还想出轨真是脑子有洞),后来仔细想想园子应该不是不爱雨宫先生,只是因为讨厌这段被强迫的姻亲所以迁怒于他。
女主是个冷血到能得不顾自己亲生孩子的人,因为越智而一时情迷,但是却对越智没有什么爱情中不可缺少的独占欲。
——其实也是不爱吧。
——她爱的只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自己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来,女主所扮演的园子,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尽管如此自私,却因为好看而被那么多人爱着,说实话还挺羡慕的哈哈。
更喜欢林遣都饰演的雨宫先生,温柔的有点虚伪,但最后的结局还挺现实的——和一直为他默默付出的园子妹妹在一起了。
剧情一般般吧,空镜还挺好看的。
故事开始,姐姐就和兵哥哥搞了一点暧昧。
这个大概是她的初恋吧,最后兵哥哥也没能回来。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姐姐也是因为家庭压力,必须要“相亲”了。
为了保持最后的“倔强”,姐姐也是当场开火。
当时,岛国还能合理逃避兵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而至于丈夫是不是为了逃避兵役,而选择了和姐姐结婚,故事里头并没有明确的交待。
对于这门亲事,姐姐是不愿意的。
是不是还挂念当初的初恋?
这个问题已经没有答案。
但是,从姐姐和妹妹的吐槽里头,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这是她“唯一”可以做的反抗吧。
很快,老爸死在了“别的女人”身上。
临终时,姐姐还是从了老爸的心愿。
但是,可以看出来,相当的不情愿。
当晚,该做的事儿还是必须要做的。
姐姐虽然是一万个不情愿,但哪怕是“做死鱼”也得履行程序。
接下来,是丈夫“一个人的表演”。
婚后的生活,基本也是和“夜生活”一样的乏味。
身为妹妹,自然是要来看望姐姐的。
看到这个样子,也是毫不避讳的戳穿。
可是,别看妹妹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在辩论这方面,完全不是姐姐的对手。
作为一个“过来人”,姐姐自然有更多的发言权。
这是一个外人眼里“幸福的家庭”,但家庭成员是不是幸福,别人大概是无法知道的。
姐姐的内心,从来都充满了反叛,即便是自己其实没什么能力改变,但至少可以保持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貌似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因为本来这就不是她想要的婚姻。
可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想,既然不愿意,为什么不坚决呢。
姐姐和丈夫搬家了,为了生活。
一次外出,姐姐和隔壁老王都目睹了一场“小情侣游戏”,然后,就这样对眼了。
姐姐忽然发现,这个世界有了光。
老王和姐姐,都是房东太太家的租客。
既然大家都在同一屋檐下,彼此还是一起吃个饭比较好。
不过,这顿饭吃得,吃出了不同的意味。
谈着谈着,竟然谈到了“夜这”,这个专有名词,还是很有意思的。
吃完这顿饭,姐姐貌似变了一个人。
身为丈夫,还是有“切身体会”的,死鱼不死了,比鲤鱼跳龙门还活蹦。
糟糕的丈夫,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这么多年的“耕耘”,总算是得到了老婆的认可。
男人外出打工,女人窝在家中闲聊。
姐姐和房东太太的谈话,内容极其丰富。
但,最终社交神器,还是得落到麻将上。
岛国开发的麻将游戏,规则是最大的障碍,除去这个,还是很“黄油”的。
这次,轮到真人表演。
姐姐的技术并没有达到“赢钱”的地步,但牌搭子有老王,其他的基本无关紧要。
在牌局上,姐姐知道了另外一个隔壁邻居。
是被美术耽误的音乐家,或者是被音乐耽误的美术家。
反正,人家是个艺术家。
在这里,大概也是可以看出姐姐隐藏的反叛的。
人家都不愿意搭理,但她就喜欢和艺术家凑在一起。
天天打麻将,终于打到老公忍受不了了。
不过,你以为老公是度量不行,那又错了。
原来,老公是知道了隔壁老王和房东太太的那些事儿。
说不说,这老公实在有意思,隔壁老王和房东太太的事儿都能知道,自家太太和隔壁老王的事儿,咋就一点第六感都没有呢。
这鲁莽的让姐姐不要再和房东太太和隔壁老王见面,实在太不人道了。
第二天一早,姐姐看着隔壁老王,哭得稀里哗啦。
说实在的,当年自己老爸死,也没见她流一滴泪。
憋了一天,憋不住了。
晚上,姐姐就和老公摊牌了,我就是喜欢隔壁老王,你爱咋咋滴。
老公差点没被气死。
合着自己为这个家做牛做马这么多年,竟然还是温暖不了这婆娘的心啊。
不过,姐姐还是表面尊重老公的,不让见面就不见面,我可以和艺术家见见面吧。
好么,见着见着,艺术家就要学艺术了。
隔壁老王,也没搞到“第一手资料”。
自从和艺术家搞过艺术后,姐姐也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原来,这么多年“死鱼”,算是白做了。
而老公也是见势不妙,赶紧搬家。
这事儿,原封不动的都反馈给丈母娘家了。
正义感爆棚的妹妹,都看不下去。
在搬家前夕,姐姐还是见缝插针的逮到机会,和隔壁老王来了个拥抱,你一定要来看我啊。
果然,回家之后,隔壁老王也是来了个千里送炮。
至此,姐姐是终于和隔壁老王缠绵上了。
不过,作为丈夫,就是一个死心眼,绝对不愿意离婚。
怎么办?
姐姐其实很有办法,既然妹妹这么喜欢姐夫,那不如你们在一起吧。
再说了,我在睡隔壁老王的时候,你们俩也没耽误啊。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是姐姐和隔壁老王睡了,而且睡了很多次。
但姐姐的内心里头,好像也没有“爱”。
这东西,大概很久以前就死在了“历史”里。
或许,这是姐姐对这个社会的无声控诉。
又或许,这是姐姐身为女性的意识觉醒。
故事的最后,姐姐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然后欣欣然选择了告别。
这个社会,做自我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有时候会很沉重。
最悲哀的是,即便付出了代价,也没有改变什么。
看到很多人说整个片子表现的是女主追求自由女权,但是最后说死后烧剩下的会是她的子宫,她自己都觉得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换句流行的话女主都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腐女了。
个人觉得和女权平等有关系,但是绝不是主要。
我感觉作者实在描写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人把欲望错当成爱的一种现象。
女主到最后也不明白什么是爱,但是她清楚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一切都是欲望的结果。
她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她一直都是被欲望驱使,所以才会自嘲死后烧剩下的会是子宫(欲望)。
从一开始男主对她的那种所谓的爱,很多人说是真爱,但是真的吗?
真爱男女是平等的,男主婚后还是强迫女主和他发生关系,男主和女主也是一种肉欲。
有人说,中间几次女主不愿意,他就没行房,但是后来呢?
是强暴,是家庭暴力。
综上所述,他们婚后从来没有沟通过彼此的真实想法。
最主要的是男主起初只是认识女主,并不了解女主,婚后也一直不了解女主的想法,精神层面上的爱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所以我抱有疑问。
越智和那个老女人就更不用说了,是赤裸裸的欲望。
那个学生对女主也是出于欲望的所谓喜欢,所以他的爱不过是与女主发生关系而已。
而女主第一次与越智鱼水之欢后,猛然发现面前的越智跟其他人并无差别,他对越智也是出于欲望的喜欢。
所以那么一个镜头一直持续了很久,女主发现自己一直追求的爱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点,当她慢慢看清刚才与她欢愉的是越智,也可能之前她做爱时候想到的是她老公,所以她对这一切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都无法确定。
女主说她妹妹和她不同,那是因为她妹妹没有陷入欲望之中。
但是她妹妹喜欢她老公是真爱吗?
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也不是重点。
很多人都认为她妹妹和她老公发生了关系,当时她老公眼中有泪,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个人觉得他老公对她的问话很震惊,眼泪是为她留的。
但究竟有没有发生关系,谁也无法断定,这也不重要。
如果一定要说,当时女主一方面觉得她和男主没有感情,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已经配不上男主。
以她的理论男主对她也不是真爱,只是因为只和她发生过关系,如果和别的女人发生过关系就会明白一切只是欲望。
然而发生着一切之后男主还来找她,她心里八成已经知道男主和她妹妹是清白的,他说伤害男主的话时显然在绷着脸不哭出来。
很多人认为结尾男主和女主妹妹在一起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登记。
也没有显示男主和她妹妹发生关系,一个镜头也没有。
所有的所谓剧情都是大神们脑补的。
整部剧看下来,没有两情相悦的爱情。
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欲望编织的网,导演一直在表现的是欲望,跟爱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人说女主最后穿着裙子潇洒地走了,但是我想问她那个是真的潇洒吗?
她只有对着她妹妹挤出两次笑脸,她独自走得时候根本没笑过。
个人认为最后的一句话更是对自身的嘲讽,她儿子不认识她,她老公跟她离婚,他失去了一切,只剩下肮脏的欲望。
这个电影并没有说女性是传统好,还是追求自由评平等好。
导演只是在映射当今社会那些揣着欲望,却打着爱,追求自由等等的幌子的现代人。
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太严重了,片中表现的是肉欲,现实中人的欲望更加复杂。
也是对现代和传统思想的一种思考。
以上都是个人想法,词不达意,很多地方也表达不是很明白,各位谅解。
最近连着看了好几个日本影剧或剧集,虽然《海街日记》的确活色生香,《黄昏的清卫兵》与《暗剑和鬼爪》展现了末层武士的生活困顿但很有人情味,《四重奏》和《黑革日记》却太过取巧很难喜欢上,但最养眼的、最心水的还必须是《花芯》,每一幅画面都可以打印下来,裱起来,贴墙上慢慢欣赏。
最美的就是,园子在原野上散步,穿木屐过小溪那一段。
里面唯一有点儿离题的情节就是日本战败后(昭和20年),园子的父亲哭泣无法释怀,通过逛妓院发泄却差点休克。
其它所有剧情都是和园子息息相关的。
电影一开始,园子就极不情愿听到一个阿兵哥威胁还是祈祷说:一定要为我保守贞洁啊,一定要为我保守贞洁。
到末了,母亲过世的时候,无助的儿子跑到小姨和父亲身边,而不是园子身边的时候,园子自己也是放松和释然的。
所以,从前到后,园子也终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其实就是独居。
里面台词并不多,算是言简意赅,非常典型的日式电影风格(或者叫小津风格/侯孝贤风格)。
美感除了女主非常收敛、内忍的面部表情外,大部分都是来自布景、衣饰以及配套的柔和的日光和灯光。
——细心的肯定能注意到,当园子和越智第一次约会(那时候她已经非常高调地和丈夫分居了),在早春的湖边散步那一景。
那时,两个人都是远镜头,一起散步没有看出来他们之间多么协调,倒是摄影师两次捕捉到了微风吹过嫩黄的树叶,吹翻过来,再吹回过去时亮度的几种变化。
在这样的场景中,两个人也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紧密拥抱,镜头大部分给了那一边林叶,场景十分静穆。
没人去说,但那一幕真的很像李白大叔的一句诗::“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当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也并没有猜到园子和越智最后的结局。
猜到这一结局,倒另有其人,——就是园子的ex。
所以再回看湖边散步这一幕,终究是伤感:平林漠漠烟如织,“湖边”一带伤心碧。
园子被点醒的契机有两个,“碰巧偷窥到别人家的自由恋爱”以及“出乎意料的对越智的无法自拔的单相思”,或者合二为一只有一个,就是越智。
说两个是因为,当去了京都“偷窥”到小年轻亲嘴的场景时候,园子势必想起了在昭和十八年和她一起的那个要上二战战场的阿兵哥,她们之间有过非常相似的墙角私语。
而对越智的单相思引发另外一场愈发不可收拾的“偷窥”,——你竟然是这样的“越智”!
越智有一句画龙点睛的台词,那是她和他第一次在桌面上闲聊,“这个国家战败了,我们才真正获得了自由。
”园子也有一句画龙点睛的台词,那时她也终于理清楚了她和他的关系,“我偷窥到了不可偷窥的深渊。
”园子的这一句,歧义还是蛮多的,她不仅仅偷窥到了“别人家的自由恋爱”,也偷窥到了越智和房东家的相互利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她午夜梦回,心情难以平复,偷窥到了“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丈夫,也不属于她自己的小孩”,能让她改变主意,或做出某种选择的,只有她自己的意志。
园子,当意识到她其实只是曾经喜欢过(过去时啊!
)越智的时候,她大概已经偷窥到了“她只属于她自己。
” ——这是保存她自己的存在感的最好方式。
而末了,园子那句“当我的一生变成细白的骨灰,应当依旧能保持“呻吟的子宫””却反倒有点无厘头了,因为她并没有沉浸在N多情侣的纠葛中。
后记:没有啪啪啪场景,电影依旧很优秀,也不影响观感。
我原以为姐姐和妹妹之间有更多互动,其实并没有。
跟第一次主动喜欢的越智之间,也没有什么互动。
跟“丈夫”之间的互动就更少的可怜,大部分是丈夫在自作多情,而女主一眼看穿。
——虽然《感官世界》也算惊世骇俗,但里面男主对女主的控制欲,最后转化为女主对男主的控制欲,都是令人鄙夷的。
而《花芯》恰恰相反,就是不断摆脱那种控制:1)来自阿兵哥控制;2)来自父亲控制;3)来自丈夫的控制;4)来自对越智的单相思的控制。
与其说女性成长不如说不安分守己的人生女性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寻与迷失没有责任意识除精神上情欲没有其他事业追求?
理解但不苟同电影呈现的每一帧都很有日本美学的味道也更赏心悦目“我看到了深渊”女主和出轨对象合体之后如是说激情无法维持生活,生活的本质是平淡所有的激情终将退却,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像那个风琴男“我只是懒得自杀,才活着”
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跟处境远比电影要复杂的多,从懵懂少女时遇到的强烈炙热又受到拘束的性爱,到没有互动的爱没有精神交流的婚姻以及男主大男子主义的婚姻观念,婚姻对男主来说最多的就是性的索取以及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并没有更多的跟妻子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妻子的寂寞无处排遣,平淡冷漠的生活着。
偶然的机会一见钟情了丈夫的上司,心里泛起了爱情的涟漪,女主也是未经世事,并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这个她一见钟情的人,他也做着比他大20岁的女人的情人,放纵欲望的情场老手,由于丈夫要搬回老家,女主爆发了,主动向丈夫的上司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对于一个情场老手怎么会拒绝,终于满足了女主的欲望,满足之后,也就平淡无奇,从思念到浓烈的爱到最后爱过,也就这样。
最后女主还是跟这个脚踩两只船的情人分开了。
电影中女主跟4个不同的男人发生了性爱,让女主对性对爱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也许欲望+爱+性+灵魂相投+彼此忠贞,才会有长久的陪伴吧。
啊,其实我也觉察到了,至少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意识到好多次,就是'一个人不孤单吗?
'尤其是对女性,好像潜意识就会加重这一层印象,然后我就反问到,搞得好像你'两个人'在一起之后就不孤单了似的,到底是什么让很多人认为,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这样,比如,'我认为×××她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好吗?
'于是有人会回答'你是没见过人家伤心的时候!'其实这里也先预先假设了,好像如果她伤心的时候,有另外一个人,就可以缓解伤心,这显然太过于荒谬,其实吧,真的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这个社会给男性以及女性越来越多的选择,经济上的,精神上的其实都至少有实现独立的可能性,不过这还是关乎于个人选择,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单身的人恶意的嘲笑或者对所有'二人'的结合,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那他or她不是真正的追求精神独立,或者人格独立者。
同理,那么为什么,你选择跟人'将就'可以对他人随便加以揣测呢?
这其中是否有埋得很深的恶意?
有些偏见固有的认知,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而且会显得异常的艰难,甚至那些遭受压迫的人也会陷入旧有的逻辑,拥护起这不合时宜的旧事物来,这里面显然也是有'恶意'的。
但是,最重要的,为自己而'容',让自己更立体,更多层次,更丰富,总是一件值得追寻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认知越多,也就越自由,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跟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产生共情,这岂不妙哉?
我见过这样的人,我也想变成这样自由的人 [月亮][月亮][月亮][月亮]
自my boss my hreo之后一直默默无闻的村川绘梨,终于单挑大梁主演。这是一个战乱时代女人一生,压抑相爱之人的未来以被爱继续浪费青春,最好的时代遇到最爱的人,可惜在最坏的时候得到真正的爱欲,可悲至极。
事务所能不能思考一下再给Kento接戏???戏路宽也不能来者不拒吧???戏路再宽也要有个发展路线吧???Kento的目标是大物俳优啊。
村川绘梨全程献身艺术,风头甚至盖过了2位男主的颜,本来是个很好的婚外恋和揭露传统习俗的题材,而大部分日影导演也都擅长处理这类题材,可惜本片导演不好好讲故事,只顾用胴体充当噱头
…导演回去多修几个学分吧……
抑郁症 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按时服药
4星是原作的分数,讲的是情欲,但是电影拍情欲的部分确实不好,也没有爱情和恋情的部分,真不知道他在拍什么,但是女主的独白和经历都能反映出作品的核心和世界观,女主演的非常好了,作品也是非常深邃的作品。又他妈伤害我小林子我记仇了:)
一开始女主就不应该听从家里安排的婚姻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在遇到爱情后一碰就碎。女主长得不够美呢,看得是删减版的,所以有些画面真得有点莫名其妙,删太多了!
园子身上自然有女子学习的点她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爱敢说出 我可不是因为爱才有感觉的 这种话也不因为孩子所妥协园子是缺少感动的 所以不会在这种生活里感到幸福同样不被世俗束缚她独立于世 反抗精神好像浑然天成 有别于后天习得的严谨细腻 她的性情更加纯粹天然不讲理可广大女子清醒点吧 我们大多是老舍离婚笔下的太太们 离开男人我们活不成呀…ps:男子少一点自我感动吧就算是一个好丈夫 好父亲尽职尽责有担当不爱你的人还是不爱你4.3
1080p 中文字幕 腾讯视频的版本居然删减了17分钟。。。
看不懂SD对林遣都的规划
女主:去特么的爱情吧,老娘要纵欲!
普通电影的时长最好不要裹挟太多东西,安腾寻完美把握女性主义-性解放的论点。面对男性/女性的逃避与虚伪,它无可挑剔。
B站有个这部电影的解说,题目就是“当老实人娶了不安分的妻子,绿帽子一顶接一顶”,而置顶评论是“男主太老实了,小姨子不香吗”,大部分中国男人还是更适合看《娘道》,看文艺片太为难他们了。
一部女性瘾者长成记。
去情欲化的情欲片。原子弹炸开了日本传统女人的自由之爱,当然她们还实属异类。
“花芯”在我们对女性身体形容里应该叫“子宫”,据说女性高潮时,那里会绽开… 而电影🎦两次用女主的表白道出了电影的主题,女人的花芯为谁而开,和最后当化成骨灰时剩下的是不是就是子宫呢。影片从昭和18年到28年的10年期间的感情纠葛把女主从日本战败开始的婚姻生活到感觉少女时对婚姻憧憬的破灭总感觉和自己想当然而不一样了,当儿子降生,夫妻之间有的没的义务与责任的性生活已经开始敷衍和形式,妻子的没有激情,丈夫的工作压力,而环境的更迭让她见识了生活里的不同的人和诱惑,家庭的爱开始敷衍了事,情人的感觉又让她没有安逸感,而当她目睹(偷窥)看见她心爱的男人在老女人的口爱下也是沉醉享受,她知道属于自己的爱永远不可能归属她独占了。影片最后,母亲去世,葬礼上她看着自己曾经的丈夫与妹妹一起恩爱如初她释然一笑步下楼去
没啥意思
世俗之人当为肌肤所看,女性意识当自我反省。
“我窥视了不可窥视的深渊”因为人注定孤独,所以一切情感终会逝去,婚姻会乏味,爱情会消磨,亲情亦疏远,孑然一身可怜吗?不,我只是比你们更早看到终点并靠近终点罢了。
正视自身的欲望,追寻也好,发现也罢,尚能理解。但是,这么拍出来的影片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空虚,未及要害。P.S.大叔的爱sp的长谷川,绿了TV版的牧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