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影片当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基佬父母的洒脱和随性。
他们不追求名利,对儿子没有高要求,所以无碍。
他们不在乎别人甚至亲家的评价,所以无碍,此谓不惧恶名畏。
他们在大众面前能够随性的跳舞,表演,做亲密动作,甚至大谈黄色笑话,豪不顾忌他人感受,神态自然放松,此谓不惧大众威德畏。
當中最令我欣賞的是Greg的父母,他們不像Jack般古板、對子女高要求、拒絕新思維、不信任子女,他們教育子女另有一套。
他們性格開放熱情,會為 Greg在比賽中得第十名而高興、會像朋友般笑Greg的初夜失身給一個中年婦女、會以開放的態度看性、爸爸會以媽媽的成就為驕傲等,他們教育子女自有一套,所以就算Greg的成就不大、樣子不俊也不會小看自己,亦是一位好青年。
如果每一位父母也會以這種開明態度,和像朋友般對待子女,我想,世界會變得更美。
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一天很累,想休闲的时候,这部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我上大三时第一次看,这次又捡了起来,嘿嘿,还是那么好看!
如果想在春节期间开怀大笑、不妨和家人一起看看拜见岳父大人2吧!
但是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了博得众人一笑这么简单。
电影中古怪的男方父母和正经的女方父母俨然代表了美国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两个派别。
岳父大人,美国CIA的退休成员,一辈子的职业就是研究人,调查人。
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喜欢竞争,并且要在竞争中获胜、歧视男护士职业、歧视同性恋、反对婚前性行为、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军队化自我训练,连对孙子的教育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甚至违背孩子的天性。
男方的父母则是剧中最为古怪的人,墙上贴满了儿子的“战功”奖励——其实只是第十名、第六名这样的名次;教育孩子本着顺从天性的原则,鼓励儿子进行性尝试、打乱了岳父大人对于他孙子的教育方法等等。
片中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对于小宝的教育争端,岳父大人坚持孩子哭闹时不要予以理睬,要让小孩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训练;而男方家长则受不了孩子的哭泣,主张给予孩子拥抱和呵护。
这让人想到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这一政策是奥巴马上台后强力推行但依然无功而返的法案,也引起了很大的争端。
奥巴马主张政府要对社会上的弱者进行救济和关爱,而势力强大的保守派却坚持新医改法案违反了美国精神,这种劫富济贫的方法违反了奋斗精神和社会规律。
新医改法案的屡遭枪毙也使得奥巴马十分难堪。
对于美国政治的了解,我还颇为皮毛,但是从《拜见岳父大人2》中还是能略亏一二其中的政治讽刺意味。
美国的搞笑喜剧总想在搞笑之外升华出某些意义而成为影片的主旨,在这点上,1说的是真爱可贵,2说的是做你自己。
搞笑应该是善意的,即便是讽刺也是为了好玩的。
话说大部分人认为2比1强我却没法这么认为1的创意到了2就成了狗尾续貂里面一些黄色笑点我看了有点懵并不太好笑罗伯特·德尼罗和达斯汀·霍夫曼的确有看头就是剧情太无聊 最大的亮点就是小宝宝太可爱了好想将来生一个
本·斯蒂勒说:“看到德尼罗、霍夫曼和史翠珊一同出现在片场真是梦幻般的情景,这几位大腕的光环让人有些望而却步。
不过经过一周的磨合之后,家庭的感觉很快就找到了,达斯汀和芭芭拉的表演很默契,我想能同他们一起同台飚戏是一生中最难得的经历。
” “门当户对”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实际上,思想相对开放的西方人也讲究所谓的“门当户对”,就像影片中的布莱恩夫妇一样。
“门当户对”经常被人看成是封建的思想,但其实也多少有些道理。
影片虽然是虚构的故事,并且有些夸张,但类似的事情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男女双方的家庭在文化、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着这也的确是件难以处理,有时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爱情可以选择恋人,但却不能选择恋人的家庭,有时候为了爱情就必须要接受一些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而作为父母,婚姻毕竟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爱情是至高无上的,但婚姻却要现实的多,有时也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事情。
《拜见岳父大人》中focker为了跟女友pam求婚,去拜见岳父,为了争取岳父大人的好感,连续两天被岳父虐的洋相百出。
当然,最后岳父大人还是勉强承认了这个准女婿,于是有了《拜见岳父大人2》,岳父大人一家来拜访focker的父母。
如果说《拜》是岳父大人对focker极度不满意,《拜2》就是岳父大人对focker父母极度不满意。
不过我超喜欢这对活宝夫妇,在我看来,《拜2》整部电影就是focker父母在秀恩爱撒狗粮。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相爱的两个人,比较容易看见对方小孩子的那一部分。
如果你们心里的两个小孩子能彼此做朋友,他们愿意一起玩,彼此相信,彼此依靠,那么你们的成人的部分怎样都能挺好,一起退行,一起成长。
还有另一种特别棒的模式是“互为父母”,如果“两个小朋友”和“互为父母”可以自由切换的话,你们俩的世界里会一马平川。
”《拜2》里的focker父母,就是这段话的真人演绎。
他们的相爱以及他们对儿子的爱,使得儿子虽然名字奇怪(focker与fucker发音很容易混淆)、长相不帅,个子不高,收入不好(男护士),没有拿得出手的爱好…但却一点都不自卑,敢于去追求女神,并且赢得对方芳心。
说下这对夫妻是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相处的。
男主的父母超爱男主,focker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是他的父母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帅的男孩子。
男主从小到大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他的父母会把男主从小到大所有大大(很少)小小(很多)的奖项专门挂在一面墙上,包括比赛第十名的成绩,并且引以为傲,每次有客人来都会专门介绍一番,用自豪的语气。
男主觉得这面成就墙不怎么光鲜,去跟父亲说,让父亲把墙上的东西取下来,父亲说,干嘛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身心健康,这就是最重要的。
晚餐的时候,男主父母跟女方家长谈的话题你们猜是啥?
1.男主的第一次性经验(和家里的女管家)2.男主割包皮的经历 (他们竟然还留下了男主的包皮)这家人就是这么会聊天。
再说说男主父母的相处模式。
他们不会因为有外人在就刻意压抑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在和男主岳父岳母聊天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展现出对另一方的爱,他们爱对方,并不觉得在外人面前真情流露是一件丢脸的事。
所以在电影里你经常会看到这对夫妻前一秒还在聊天,后一秒就抱在一起了。
更赞的是,这对老活宝并不会因为有客人在家,且家里隔音效果不好,就放弃每天的啪啪活动,他们会想着各种花样,每天玩的不亦乐乎。
还会在门口挂个帽子,表示:“我们在啪啪,请勿打扰”他们全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事逻辑:我们相爱,我们坦诚,我们喜欢这样的自己。
这样的人活得很快乐,很真实,他们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他们,他们根本不care. 他们只关心自己爱的人活得开不开心,过得好不好。
顺便说下《拜2》和《拜》一样,故事的发生都是在周末,都是第一天很糟,第二天更糟,但无论如何,在第三天来临之前,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happy ending. 最后说一个很好玩的点,关于社交情商的。
自信的人自带重视框架,重视框架有多厉害,重视框架可以打破任何框架。
人与人相处中,社会地位会影响两个人的交流,这就是框架,社会地位强的人框架会比较强,社会地位弱的人框架会比较弱,强势框架会吃掉弱势框架,框架互吃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场。
男主的父亲没工作,母亲的职业是中老年性治疗师,社会地位可见一斑,女主的父亲退休前是中情局的高层,母亲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电影中虽然没有交代职业,但一看也是身份地位非凡。
按理说岳父一方是强框架,很容易就会吃掉focker一家的弱框架。
但在电影中,你会发现,男主父母丝毫没有因为社会身份地位处于劣势,而去卑躬屈膝,刻意迎合,他们一直在他们自己的框架里,自得其乐,最后,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岳父大人被影响了。
focker的父母很好的展示了一个词“不卑不亢”,在比自己强很多的人面前,把自己当人(不卑),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把对方当人(不亢)。
当我们对他人没有索取和期待,无欲无求,对方的框架再强,也与我们无关,无欲则刚嘛,这就是自信的魅力。
好啦,有点扯远了,记得去看这部电影哈。
相隔四年之后(影片中是两年),Greg和Pam终于可以结婚了,而婚礼前的最后一个障碍是双方父母的见面。
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见面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经历,所谓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这双方父母的见面就是决定这种结合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关。
更何况Pam的父亲又是一个古板、多疑的人,而Greg的父母又是有点儿不那么着调的人。
两种家庭风格相互碰撞,笑料自然就产生了。
尤其是两个家庭的男人,再加上主人公Greg,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铁三角。
都说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定的,是这样,不过前提是它要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先。
影片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的迥异风格展开,还穿插着小baby和小狗小猫的笑料。
因为后面的这些笑料,这部影片比它的前部更有趣一些,不过其中有些包袱是需要结合前部才能理解的。
当然,它们的主要的内容还是一脉相承的。
说起来,中国人的父母更像Pam的父亲,虽然心中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要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要么总是采用自以为是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只是一点小摩擦,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当遇到重要的事情时,就有可能导致父母与子女的矛盾,甚至发展到决裂。
这种事情,于丹曾经称其为“非爱行为”,还有一个听起来不那么理论化的叫法“爱的绑架”。
不论叫什么,都是对付出爱的人和接受爱的人的一种伤害。
倒是Greg的父母更加亲切自然,虽然有点儿不着调,但是他们不吝惜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骄傲。
当然,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表达,也会给子女带来尴尬和困扰。
也许,两种风格的父母中和一下会更加完美。
第二部的确比第一部好看多了,达斯叮.霍夫曼,及芭芭拉.斯翠珊的加入明显是这一部显得更生动!
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一天很累,想休闲的时候,这部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我上大三时第一次看,这次又捡了起来,嘿嘿,还是那么好看!
要说跟me and you and everybody we know相比,人家可是比这个严肃深刻多了,可是我打分还是要给这个4分,那个3分。
原因就是,这部片子就为搞笑的,搞笑的很不错。
比使劲要深刻结果没深刻好的要强。
另外,我比较怕那种似乎是搞笑,其实是恶心的片子。
原先看过一个一上来就是男主角滑滑板受伤,鲜血淋淋,竟然也号称是搞笑的,让我很不能接受。
搞笑应该是善意的,即便是讽刺也是为了好玩的,不是要进行恶意刺激。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个片子还是很有分寸的。
最恶不过是狗掉马桶,以及男主角被打针之类。
娱乐就要专心娱乐,娱乐到底,不要以搞笑的名义搞什么恐怖什么深刻,对谁都好。
即便是德尼罗这样的老牌影帝,老了老了也要在这样的娱乐小片儿里面配戏,看得我哭笑不得。
还要带上假乳,扮演这样一个里外受气的老顽固,哦,看惯了从里到外都那么cool的德尼罗,我还真不适应。
倒是达斯汀霍夫曼,可爱的小老头,这是一个自己开心,又能让别人开心的老顽童,天才的感觉。
不过让霍夫曼和德尼罗一起演戏,实在看着别扭。。。
佩服这些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们哈哈),就算曾经叱咤影坛,也不会有什么架子,心甘情愿的为后起之秀们配戏,钦佩你们的职业素养。
只记得asshole
家庭喜剧上品~~
比第一部差多了。小孩是亮点,当然两大老影帝上场同台也是难得,但总得来说还是一部不知所谓的二流美国喜剧
众巨星啊巨星!!觉得比第一部好笑些。那个小孩子真心萌。@-@
嗯,做个普通人很好呀
德尼罗似笑非笑的表情感觉憋得很难受。
Dustin Hoffman和Robert De Niro两大老活宝配合实在默契。笑料从头至尾。
一般,有点无厘头,与岳父、妻子、女儿之间最后莫名其妙和好。
没有1好看,小孩儿挺可爱,迈阿密好热浪
一帮老戏骨卖萌。
女方的老爹真是有病。。男主角也有病,为什么老是反对自己家人
大四 听说课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的结合,电影中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但现实中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了
走流程的感觉
乱哄哄
三个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值得尊敬,但确实比第一部差很多,笑料低俗.
好想大笑一场。
莫名其妙啊
VCD
继续上一集的搞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