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最近推出的新剧《镀金时代》第一集观感不错,服化道精致,配乐很能烘托氛围。
19世纪的纽约,非常强调new money和old money,第一集的名利场,正是老钱与新钱的对立。
配乐、布景无一不精,第一集的长度堪比一部电影,一集就将人物架构立了起来,很有史诗感。
纪录片《百万美元贵妇》,应该和《镀金时代》的时代背景是相同的:19世纪的纽约,有一些美国白富美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们自信、博学又美丽,她们的父亲有华尔街大鳄、美国首富,很多都是出身于百万富翁家庭,但在当时的美国上流社会看来,她们的出身都属于暴发户,是new money。
当时美国上流社会那四百人的小圈子联手抵制这些家庭的女孩,无论她们的父母如何努力想融进这个圈子,但美国上流社会抱团抵制,不给她们任何机会。
这些女孩们的父亲大多觉得无所谓,反正自己是华尔街之王,铁路大王,行业大佬,根本没把这些人看在眼里,但是这些女孩的母亲往往看得更为长远,毕竟她们深知,婚姻和阶层是要向上流动的,他们不缺财富,女儿不缺教养和美貌,她们缺的是一张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只有打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才能为女儿们寻得匹配的婚姻。
但没想到,在纽约,上流社交场合对她们这些人紧闭了大门。
而且她们无论如何努力,都被联手抵制。
在同一背景下,HBO的《镀金时代》讲的是在纽约上流社会中,new money和old money之间的各种对立、联手抵制的故事。
而纪录片《百万美元贵妇》讲的是,在美国上流社会中受阻的白富美们,在发现此路不通后,她们当中的有些人开始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法国、英国贵族的故事。
最终,这些曾经被美国上流社会排挤的女孩,自带着百万美元嫁妆和股票,嫁给了英国最声名显赫的贵族阶层,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一员,回到美国时,那些曾将她们排挤在外的美国上流社会,自然会将她们奉为座上宾。
这其中有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千金,有华尔街之王的女儿,她们有的后来成为了女权运动和慈善事业的先锋人物,有的成为了英国政坛有影响力的人,比如丘吉尔的母亲詹妮 杰罗姆。
多乐希 内维尔说过:撼动英国贵族的,只有美国姑娘和股票, 19世纪初期,有几百位出身于美国富豪家庭的年轻的美丽姑娘,在她们父母的授意下,带着她们的百万美元和股票嫁给英国贵族,以求得阶层的提升,成为公爵或者伯爵夫人。
而他们的丈夫欣然接受了她们全部的陪嫁和财产,用她们带来的财富来修缮年久失修的城堡,和自己欠下的巨额税款。
只是这些女孩子们,带着百万嫁妆和股票嫁给英国丈夫后,结局也往往很悲凉,她们怀着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带着丰厚的嫁妆,在生下子女之后,丈夫开始挥霍着她们父母辛苦积累的财富,并且从骨子里看不起她们。
对英国保守的贵族阶层来说,认为美国女人就是印第安人和伴舞女郎生的野种,骨子里看不起她们,认为她们配不上仅次于王室的公爵之家。
虽然这些贵族空有头衔,内里很缺钱。
这些聪明的白富美们也开始反思,难道她们付出种种,就是为了让别人尊称她们一声“夫人?
”一旦想法改变,这些女人们开始和丈夫分居,甚至离婚,她们开始从事慈善事业,积极为女性发声,建立慈善机构,收留那些遭遇家暴却无处可去的女性和孩子,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
她们当中有的开始成为妇女参政论者,为全英国的女性争取投票权、继承权和子女的抚养权。
用自身的财富和影响力来推进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其实《唐顿庄园》的故事,也是差不多的历史背景,风度翩翩的伯爵去美国淘金,纯粹为拯救家业娶了痴心错付的美国小姐,美国小姐柯拉还在公婆的逼迫下签了把嫁妆全部融入庄园资产的卖身契,还好这对夫妇在婚后是真心相爱的。
这是《镀金时代》的历史背景。
确实有点美版《唐顿庄园》的意味,却没有它的沉淀感与松弛感,爽剧意味明显。
但想想却是合理的,《唐顿庄园》的背景是英国旧贵族没落的时代,确实只能选择优雅老去;而《镀金时代》是美国暴发户崛起的时代,当然朝气勃发。
这是一个新贵镀金,成为大企业家大财阀的时代,也是普通人拥有更宽阔友好的上升通道,从而实现阶层跨越的时代。
它有着最核心典型的美式价值观: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相信钞能力,相信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取巨大成功。
这其实就是当年人人口口相传的“美国梦”的时代。
在当前,贵式微,梦陨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却未曾遥远的辉煌,确实是一剂强心剂。
故事开始,女主玛丽安出身宾西法利亚小城,父亲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于是去投奔在纽约的姑妈。
帮玛利安处理父亲遗产事物的律师瑞克斯,对女主有好感,没有收费帮她。
去往纽约要转车四次,在第一趟出发等车时,玛丽安没有出门经验,被小偷打架转移注意力就被偷走了钱包👛。
仿佛预示着女主天真不经世事,后面她还要继续被忽悠。
没有车票和钱的玛丽安在等车的长椅子上流泪,同座位的黑人女士佩吉于心不忍,出手帮了玛丽安买票,帮她到了纽约,以后两人成为朋友。
Marian 现在有点傻白甜,但女主优点很多。
1. 她很清醒。
她告诉Tom如果她们结婚,这些纸醉灯迷都不会继续。
女主始终知道自己的道路恐怕跟这些有财产的上流社会女士不一样。
2. 女主内在核心很强很稳。
她可以第一次见面就对Agnes姨妈说不要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爸。
面对周围的富贵也没有迷失。
她和这个圈子有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而且继续坚持这个价值观,虽然有点傻白和莽,但是也很宝贵。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身无分文来到纽约最上流的圈子,大有机会使尽手段觅得富贵。
3. 有点天真,但是一直在成长。
主要体现在和Peggy的友谊上。
第四集的莽撞恐怕是必要的。
就像我们现在默认非洲人穷,中东国家都不安全一样,女主也有自己的"偏见"。
但是她内在最本我的地方似乎没有那么多世俗规矩。
听官方播客的时候,听到演员说,女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记得别人的好",无论是Tom律师还是Peggy在她危难的时候伸出的援手她都一直记得。
4. 未来:肯定是成长向的。
女主和Bertha的关系会如何发展我很好奇,她现在一直是圈内难得支持Bertha的人,所以她们关系很友好,编剧也在一点点加深George Russell对女主的好印象。
但如果有一天两者利益不一致,不知如今结下的善缘会有多大作用。
我觉得挺有可能女主和Larry未来会有很多交集,她可能是Russell兄妹独立道路上的重要盟友,由此可能有需要"反抗"Russell夫妇的时候;另一种可能是女主逐渐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无论女主还是Larry,如果有一天遇见Russell在商业上手段冷酷的一面,会发生什么冲突,对人物性格如何塑立很期待。
女主可能谈不止一段恋爱,铁打的女主流水的男配。
和Tom律师的恋情可能不会走到最后,两者的未来目前看来最取决于Tom,这段纽约的经历对他有什么影响,是向上攀爬,还是回归日常,还是另辟蹊径决定了和女主有没有未来。
第一条路肯定会失去女主,后两条还有可能。
这段恋爱女主谈得既冲动又清醒,既期待又忐忑,无论结果怎样,希望以后回首的时候不要说"我当年眼光好差"而是微微一笑"我不后悔"。
我喜欢女主,她的裙子太好看了。
TomTom应该不是坏人,毕竟第一集里他对女主施以援手时没有确定的回报等着他。
他只是有点......情不知所起?
所以这份爱慕显得有点假?
听第六集播客里Tom的扮演者说,Tom是一个没有想得很长远的人,他想去纽约就去了,想向女主表达爱意就表达了,相对女主"目光短浅"。
但是演员很狡猾地回避了剧透Tom的未来。
我想Tom的未来,Tom本人此刻也是不知道的,他和我们一样随着剧中时间的推进不断走下去,面临新的机会时做出的选择决定未来的命运。
Bertha不知在哪看到,Russell夫妇的原型参考了多对商业大亨,其中有一对似乎就是夫妻前期并肩作战,后期貌合神离分道扬镳。
希望剧中的Russell夫妇不要真的如此。
但他们俩尽管有很合的地方,也有冲突之处。
比如Bertha经常忽略别人的情感,处理关系能控制就控制,多数时候只专注自己的目标达成,甚至会忽略丈夫公司的生死攸关。
她和George如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目标冲突不知道会用什么方式解决。
看完第七集后:Bertha(续)这个人物塑造地也蛮经典/简单的,典型的一体两面的人物。
她的strong/坚定/坚韧/固执/掌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就从夫妻关系讲,好处是她和George一样有面对困难开启战斗的本能,极为相信George的商业能力,想要什么就要得到,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George面临市议员的卖空时,Bertha那句让观众们很感叹的“你曾经赚过一次,你就可以再做到第二次。
”其实……根本就不是共情和鼓励George吧,她就是在陈述她的世界里的a matter of fact而已,只不过这正好是George想要的。
这回火车出轨事件,直到现在Bertha好像都没把它当回事,当她觉得这不是回事的时候她也不去站在George的位置给他需要的支持。
所以Russell的婚姻之所以匹配可能更多来自于两个人性格本质上的一致,不需要刻意或者多做什么,对方的反应就和你需要的一致了。
Bertha对George的信念符合George理想中的自己。
当然了,当你想要对方多做的时候,对方也做不来。
(摊手.jpg)当George真正感到脆弱,自己都觉得hold不住的时候,Bertha仅仅持有这种信念也没啥用。
女仆被开除的当晚跑到男主人房里去挑拨离间,George在女仆离开后叹气多半是因为尽管他根本不喜欢女仆,但是她说的“Mrs. Russell能给你你想要的吗?
”戳中他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Bertha未必真的没有感到火车出轨危机的严重性。
她有可能潜意识里感觉到了,但是一直通过把它压抑下去来防御。
她看似忙忙碌碌、心无旁骛地实践社交大计也许都只是不想切换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第六集里她和George一番争吵后说“Don't be soft.”,再加上之前抱怨自己妈妈活着的时候啥也没有,死了也啥都没有。
也许对Bertha来说,变得柔软是她非常非常厌恶的,她对柔软的定义尚不清楚,但是示弱、表露脆弱、需求呵护、无用等等也许都是她所非常不能接受,非常反感,绝不想在自己心中体会的东西。
那种控制和自我中心,追求繁华的表象,也许都在防御这个部分吧。
这个剧里真的是,大部分人都“口是心非”地太明显了吧。
第七集里Tom也是的,越催Marian结婚越显露出他的动摇,他快坚持不住,就差一步就要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拖过去了。
娶个富家女多轻松呀。
幸好Marian还是清醒的,她感觉到了。
一定程度上,这部剧里的人物实在有点鲜明地太没劲了,她们的双面性都明晃晃地告诉你,上一个镜头里还有个微妙的眼神,下一个镜头几乎就把ta背后在谋划什么都交待了,也不留点暧昧的空间给观众推测一下。
一股速食味儿渐渐飘出来。
当然,就算速食这也是一部速食地非常工整、美观的剧,追着没问题。
第八集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幕太好笑了,Bertha一定气死了。
期待她的报复。
秘书之前一点铺垫都没有,仿佛这一集里被甩出去的炮灰。
一个大寡头的法律案件居然是这么解决的,之前都只能无能狂怒,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Tom律师应该快下线了吧。
第九集绝了!
咔咔嚓嚓几下,所有人物线都交代清楚。
各就各位,回到起点。
Oscar这集印象最深刻,他看Gladys的眼神甚至有骄傲。
仿佛在说"这就是我喜欢的姑娘啊。
"他完蛋了,他要翻车了。
律师Tom在办公室那一幕,是我的错觉吗?
西装的质感好像都提升了一个台阶?
他出场地真是干净利索呀。
婚都没结,不过这样也好,Marian可以有新的开始。
Aurora这两集都作为Marian的好友各种帮忙通风报信。
但是两次她发现Tom和别的小姐厮混的时候的表情都不太对。
那个表情仿佛她曾经遇到过类似Marian如今处境的事情似的。
海报干脆不要放姑妈,变成Mrs. Astor算了,反正姑妈也没怎么出场。
Larry和Marian党要开心了,起码从Larry的角度看开始有意思了。
最后一段舞他们旋转地好快啊,简直怕撞到。
另,Larry小可爱跳舞有点akward的样子。
哈哈哈哈,他们比别人慢一点点,确实打到Gladys和表哥那组了。
最后Adams的笑容说明事情没完,表哥下季要倒霉了,耶。
这一集实在速度太快,来了个全线大收尾,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所有人听到大厨的美国口音表情都太一言难尽,哈哈哈,尤以Mrs. Russell的最好笑。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天追吧虚构史诗年代剧《镀金时代》的上线惊艳了观众,截至目前播出3集,它就已经向观众展现出了上流的华丽姿态,刚打开观看,我就好像穿上燕尾服,手持红酒步入了贵族社会。
一向严格的IMBA,也有8.1的表现,说明这部剧没有什么大雷,值得一追。
卡司阵容也非常牛逼,有不少是来自之前的爆款《唐顿庄园》的卡司。
由《唐顿庄园》主创朱利安·费罗斯撰写的剧本。
曾执导过《唐顿庄园》电影版、《欲望都市》的大导演迈克尔·恩格勒,以及执导过《豪斯医生》、《美国众神》的莎莉·理查德森的两位担任本剧导演。
《傲骨之战》的戴安扮演者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拉契特》第78届金球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辛西娅·尼克松 。
除了演技可靠的老戏骨们,剧组中也请来了许多小鲜肉,来做颜值担当。
《镀金时代》背景设定在1882年,讲的是在纽约上流社会中,new money和old money之间的各种对立、联手抵制的故事。
故事围绕着海报中的几位贵妇的一场社会地位战争展开。
一位是已经70岁高龄的克里斯汀·芭伦斯基扮演的凡瑞恩夫人,她在剧中是上流贵族中的一员,家族历史传统悠久,住在纽约东61街,是有名的上流贵族居住区。
凡瑞恩夫人有位姐妹艾达,和凡瑞恩夫人住在一起,她的扮演者是辛西娅·尼克松,也是演技老练的老戏骨,曾在《欲望都市》中出演过,还有《宁静的热情》中艾米莉·狄金森。
另一位则是较年轻的演员凯莉·库恩扮演的罗素夫人,妥妥的御姐范。
罗素家族依靠经营铁路和水上运输发家致富,是当时美国新贵之一。
阔气的罗素一家不仅一掷千金买下了罗素夫人家隔壁的别墅,内部装修更是奢华,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罗素一家一心想要被Astor家族和Vanderbilt家族的交际圈接纳。
不过,凡瑞恩夫人却并不待见他们,作为老牌贵族的她格外看不惯新贵族,并不屑于与这些暴发户们来往。
而我们的女主,是一名南方将军的女儿。
原本是白富美她,在父亲老布鲁克先生去世后,她才意识到父亲早就一贫如洗,留给她的遗产仅有30美金。
无奈之下,她只好奔赴纽约,投奔姑妈凡瑞恩夫人。
而姑妈凡瑞恩夫人本就为罗素一家感到烦恼,如今哥哥去世,那个未曾谋面的侄女却要她来养活,心中自然有气。
而女主玛丽安对于姑姑的顽固,却无法理解,初入社会的她对一切充满着好奇,特别是对面的罗素家。
一个是传统贵族的代表,一个是暴发户家的女主人,一场关乎名誉、财富、权力的战争不可避免。
在Peggy的陪伴下,玛丽安就这样无意间卷入了一场社会地位战争。
从南北战争结束到20世纪初叶的美国历史时期也被定名为"镀金时代"。
该剧的整体质量尚佳,服装道具考究严谨,算得上是HBO近期质量较高的剧集了。
《镀金时代》目前已经放出3集,喜欢这个类型的剧迷可以马上追起来啦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天追吧Get解锁追剧新方法!
喜欢追剧的都关注了。
#观影笔记# 《镀金时代》第一季,美国版唐家屯,从人物设置到性格配备到职位安排,从骨子里复刻每一处细节。
一查编剧果然是同一人。
熟手出快活,不是快活是快活,不带动脑的。
喜欢唐家屯那调调,喜欢《傲骨贤妻》大女主,喜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基建的资本原始发展时代,喜欢奢金华服,以上任一选项都是我推荐看《镀金时代》的理由,不然就唐顿叨叨的那堆儿破事还是整出个一二三四五六季再加什么IP大电影,真是没太大意思。
剧呢得跟紧时代潮流,讲的就是老钱新钱的阶级更替,对不起不是小红书的什么老钱风,这是工业革命200年后美国建国100年后的19世纪末。
老钱江河已去但得撑着花架子,新钱为了变成老钱费尽心机挤入上流社会,就这么个故事。
人物角色女主毫不出彩,看点是老钱代表的女主姑妈和新钱家庭野心勃勃的夫人。
再提一下我个人喜欢的演员辛西娅尼克松,饰演小姑妈。
当年《欲望都市》作为美剧启蒙进入那代年轻人的文艺生活,四个女性角色我最喜欢的就是辛西娅尼克松饰演的神神叨叨的米兰达。
与《老友记》中脱线的菲比一样成为美剧中个人喜爱的女性形象。
《镀金时代》是在抖音上看的解说全集,这种更像是一种剧情更改或者名著缩编,能让你很短时间内看完全部很多集电视剧,有效率,也有全局观,我有时就是先看解说,然后逐集挨个看,以免坚持不下去。
看完这个《镀金时代》,想起中学历史教材里讲到美国钢铁工业时代的巨富范德比尔特家族,当时上课学起来这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历史与众多知识点,看了剧,更鲜活,原来那个时代的财富新贵想要打入老钱贵族阶层如此之难。
但那个时代的范氏家族如波澜壮阔的创业史,真是了不起,虽然时势造英雄,但他们逐梦的精神和毅力还是很值得我们后代青少年们学习的。
美国HBO参照著名英剧【唐顿庄园】打造了【镀金时代】。
这是部关于19世纪末内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时期,纽约新旧贵族群像图的年代剧。
目前只上映了第一季的九集。
有人吐槽【镀金时代】第一季高开低走。
但个人觉得,剧情虽稍显狗血,但对那个时期新旧贵族的做派,富有资产阶级想方设法融入旧贵族社交圈的渴望和实战的刻画,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更勿说,服装道具的成功年代感。
整个第一季九集最主要的笔墨在两处: 宾州没落贵族之女玛丽安.布克,在父亲破产并死后到纽约第五大道投靠属于旧贵族的两位姑姑(大姑艾格尼丝,二姑艾达。
二姑在寡居的大姑家寄居,大姑拥有话语权),以及她在纽约上流社会的经历和情感失意;大姑家街对面刚搬来的新富豪罗素一家,特别是女主人罗素太太一心想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故事。
当然剧情还涉及很多与这两家人有关的贵族圈内外的其他角色、两家的家仆,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发展和生存状态。
本文的着墨点主要在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上。
纽约旧贵族圈向来不屑与新型资产阶级(实业家、银行家等)为伍,会非常谨慎地与新贵打交道,因为旧贵族最看重的就是有历史渊源的高贵出身和符合圈子礼仪道德的行为。
而被他们怠慢的新资产阶级们,父辈并非贵族,家谱无名,是冒出来的暴发户。
虽然这些资本家有产有业,但还是高级打工人;真正的传统贵族是不用上班的,靠继承的地产租金和投资就可保有贵族生活方式。
所以,刚到纽约的玛丽安,表明自己想自食其力去当家庭教师时,强势、严遵旧贵族作派的大姑艾格尼丝马上就反对,因为贵族家的小姐是不能去打工的,最后只允许玛丽安去参与贵妇圈的‘慈善’活动。
玛丽安在姑姑家安顿好后,开始介入纽约贵妇圈的社交:喝茶、看剧、舞会、赴宴、游玩以及慈善义卖等活动。
与此同时,在玛丽安家乡宾州曾帮她处理父亲身后事的律师-汤姆瑞克先生,也来纽约发展,并找到一份律师所的工作。
在现代人看来,律师工作,是个高级的身份名片,但在19世纪末的纽约旧贵族上流社会,会被认定是穷鬼,是想攀附有家底贵族小姐的投机人士。
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年轻有为的瑞克先生,一到纽约就去拜访心仪的玛丽安,并不掩饰自己来纽约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是玛丽安。
玛丽安对自己的同乡也有好感。
世故、且一开始就看出苗头的大姑警告玛丽安,像瑞克先生这样的投机分子迟早会迷失正在纽约的繁华中,而且他的身份也配不上玛丽安,并说不希望他到家里来拜访。
但二姑艾达却仍相信真爱的存在。
玛丽安和勤奋打拼的瑞克先生也不时借各种机会偷偷会面。
瑞克先生向玛丽安承诺,自己会努力打拼并在纽约立足。
感情和信任逐渐升温的两人,憧憬着未来。
但同时,玛丽安也深知,即便瑞克先生能立足纽约,但因为门第,身为家长的大姑艾格尼丝也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
善良、务实、包容的玛丽安在纽约上流社会很受欢迎;曾当过贵族的情妇再被扶正的钱柏林太太,是不被贵妇圈接纳的人,却也成为玛丽安的朋友。
感恩玛丽安对自己的善意和友情,钱柏林太太让玛丽安和瑞克先生到她家来见面约会。
渐渐的,玛丽安发现和自己恋爱中的瑞克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发达繁荣的城市,而且他也凭自己的学识和外表慢慢打入贵族社交圈,许多场合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甚至还有其他贵族女同他一起同出入。
但瑞克先生对玛丽安的爱是真诚的;玛丽安也深信,瑞克出入上流社交圈同自己出入社交圈的初衷一样: 两人都并不留恋这个圈子,随时可撤离。
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加和感情的升温,两人甚至计划起了私奔和结婚,因为只有这样先斩后奏地确定婚姻关系,玛丽安觉得大姑艾格尼丝才可能被迫接受汤姆瑞克。
瑞克先生看起来急于同玛丽安私奔,两人商定某个周五在钱柏林太太家汇合后远走高飞。
钱柏林太太说,只要确定是真爱,她支持他们。
商定好的私奔日终于到来,二姑艾达猜出玛丽安离家的苗头。
玛丽安不舍地离开了姑妈家前往钱柏林太太处,等情郎一起走。
与此同时,玛丽安的另一贵妇表亲费恩夫人却觉得自己有必要告知玛丽安:她昨晚在看演出的包厢里无意发现,瑞克先生和之前曾成双入对的贵族女举止亲密。
而她知道玛丽安是钟情于瑞克的。
费恩夫人在二姑妈艾达的指示下到钱柏林太太家找到玛丽安,细说原委。
玛丽安不信瑞克的变心,但确实早该来同自己汇合的汤姆瑞克,迟迟未现身。
心事重重的玛丽安到瑞克办公室,果然,他爽约了。
他坦言,他很爱玛丽安,但若两人都不顾一切放弃在纽约的一切,于他而言也是很难的;毕竟自己现在在纽约的发展才刚开始,自己也很享受上流社会的一切。
失落的玛丽安终于明白,为何汤姆瑞克嘴上很着急地想落实他们的私奔计划,因为他其实在另一贵族女的追求下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多金的贵族女能让他在纽约如鱼得水;但他也放不下深爱的玛丽安,于是想以尽快私奔来催促自己了断,来看看自己究竟有无勇气同玛丽安一道走出去,为自己的情感作个交代。
但他最后退缩了。
虽然汤姆瑞克很爱玛丽安,但玛丽安只是投奔姑母的没落贵族之女,本身无财力,即便玛丽安的姑母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有嫁妆的她,也不能助攻他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发展。
瑞克也痛苦无奈也挣扎,于他而言,他和玛丽安的爱情,不得不让位于纽约繁华生活的呼唤。
以为真爱可以打败一切的玛丽安也好像瞬间长大了,汤姆瑞克或许正像大姑艾格尼丝说的那样,是个投机分子,已经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所俘获。
玛丽安只好马上收拾情绪,回到姑妈家。
还好,大姑还不知道自己私奔失败的事,一切可以照旧,还能赶上对面新贵罗素家彰显成功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舞会。
舞会上,玛丽安碰到瑞克和贵族女友。
玛丽安和罗素家很绅士的公子莱瑞,本来就以朋友相称;舞会上得知玛丽安情感经历的莱瑞,善解人意,百般安慰。
经此一劫,相信善良的玛丽安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更加成熟自立。
期待下一季【镀金年代】的波澜和其中人与人、圈与圈的互动与碰撞,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发展。
-END-(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铁稻米’,敬请关注!
)
如果《镀金时代》是一部90年代,00年代甚至10年代的电视剧,是值得5星的,也会值得艾美金球。
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一部无论是剧本还是视听语言都如此保守,如此结构主义的电视剧,就显得落后时代了。
《唐顿庄园》很好,作为一部传统的电视剧来说无可指摘。
但是唐顿庄园也是10年前的东西了。
在这十年间,电视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化,流媒体化等等。
这也催生出了许多非常进步性的电视剧,如同属hbo的《亢奋》、《继承之战》,如解构主义的《伦敦生活》,如网飞的《性爱自修室》。
这些电视剧在剧本和视听语言上都对电视剧这一门类有很大开创性。
如果观众看过上述这些电视剧就会明白,这才是当代。
相比之下,《镀金时代》仿佛是上个时代的产物。
一切都很好,但一切都太旧。
我明白,《镀金时代》拍的是19世纪,不能和时装剧比较。
但《凯瑟琳大帝》呢?
《名姝》呢?
不也都是历史剧吗。
但这些作品却很“新”,从剧本到台词再到剪辑,都是“新”的感觉。
我觉得剧本和视听是可以分开的。
《亢奋》的剧本完全可以拍出《13个理由》的风格,一种苦大仇深的风格。
但它没有,而是依靠花里胡哨的画面,动次打次的音乐,剪辑出了一个迷幻的世界。
《继承之战》粗言秽语虽多,但也不是不能拍成《黄石》的风格。
但它也没有,而是依靠大导演亚当麦凯所建立的纪录片风格,拍出了一个荒诞而真实的家庭。
也许Julian Fellowes大人很老了,也不适合写解构主义的剧本。
但是导演可以来点作用吗?
腊肉也能做成分子料理呢。
求求了,来点新东西吧!
我就说,Ms Van Rhijn有点像谢耳朵他妈…果不其然!!!
看来我的识脸能力还是一如既往的高超w|HBO牛逼!!!
每个人都很喜欢唯独女主和律师,Ms Russell可真美啊啊啊啊啊,又干练,我喜欢她为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那种拼劲儿;Mr Russell真实好男人啊,男德典范,而且生意场上雷厉风行绝不手软;Larry帅气,Gladys笑起来真甜,而且性格纯良;Ms Van Rhijn刚开始不喜欢,后来会觉得她真的是很温柔善良的人,从对待Miss Scott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而且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律师就是图钱,她也只是想让女主幸福;Aunt Ada温柔又可爱,Aurora也是,最后一集里面大家的礼服都好美啊啊啊啊,喜欢Aurora和Ms Astor的那套w关于女主,越来越无感,以为自己是茜茜公主呢,被姨妈接济还不分时宜地说话,演员本身也没有眼缘,脸型叭……还恋爱脑,真是不觉得有什么魅力。
星二代滚粗客
五星观望,被第二集罗素先生拿钱砸场子给帅到了,希望不要来个出轨,罗素先生真的很爱她妻子
片如其名,确实很像小时代第四部!但没有说小时代不好看的意思(HBO是不是没钱了?钱都只能花在不大且好吹的地方,演员班底和服装,真正要花大价钱的造景直接放弃了。
可能先前抱有太高的期望,结果就这么失望。我喜欢的人(Diane)戏份并不算多,女一的演技可真是一言难尽,事实上我觉得Russel两口子的演技都不怎么样。而整部戏里演技欠佳的可不止这两个。节奏就是一直快。音乐助攻,这方面跟唐顿庄园可以媲美。但是整部戏第一大问题我二刷才想明白:太过浅白。第二大问题就是太装,虽然是号称唐顿庄园的什么什么,但是真比不了,唐顿那是真范儿,镀金年代是庄雅婷。以及这一季其实情节没怎么铺开,基本上都是在铺垫,等等看第二季铺开了戏剧冲突以后会怎么样吧。
造景太假了,整个剧透着一股悬浮感。女主把没礼貌当个性。如果想看old money new money还不如去看隔壁亿万前几季。蹭唐顿能蹭出8.7分,以后美剧不播个十集分数全部不可信。
感谢互联网和当代生活,让我这样的无产阶级观众也能看看资产阶级新钱换旧钱时的抓马故事,并且不断提醒,这也不过是一百多年前。
没事的时候的一种选择。可以看但看过后也不会留下什么。
除了服饰这个剧真的没什么亮点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剧本呆呆台词也了无神采,拜托这可是gilded age的纽约欸,远没有期待中的new money和old money耳鬓厮磨欲拒还休才回过神来,唐顿庄园不是英剧嘛,这剧本,那见怪不怪了
也太太太太好看了吧!!啊啊啊啊尖叫!!!刚刚看完第三集,这个走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越来越好看了!台词真的太赞了吧
食之无味
过家家加点时代背景就有一堆中国人尬吹“格局真大”,商战政斗就和过家家本身一样浅层又搞笑。
剧情&服化远不如唐顿
我不在意故事搞成美版傲慢与偏见,但我觉得落魄将军女儿和暴发户儿子这种组合,有必要那么琼瑶么,简奥斯汀也是有桑迪屯那个类型的作品的,可以更加……势利点。
开篇很大气 这个素材弃
上至大老爷,下至门童,领结都是同一个同一个质地同一个系发,就这?我要是HBO,可真没脸把台标印在海报上
终于开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战+欲望都市,还有梅姨最小的女儿。//节奏好快,我喜欢。
? 为什么我觉得剧情很一般
不喜歡Mrs Russell. E9 對Raikes並非fans所猜虎視眈眈M父親的錢(他收起了而不告訴Marian)及毫無高潮地結束這條線感到失望(但認真從未感覺到 Raikes 對她的「愛」,一直只感到莫名奇妙不懷好意,兩人實在毫無 chemistry ) Mrs Russell’s ‘win’ against Astor 並非真正her doing but her sweet daughter’s (兩人是自然成為朋友,而沒這段友誼Mrs Russell 也不會贏) Larry and Marian 的character setting 從開頭就很明顯會走在一起。華麗盛宴但除Russell 兩夫婦及Peggy 外寫人物劇情寫得實在太差。有很多 good ideas 但不到五星。
服道化我是无可指摘,但总觉得差点什么。节奏属实不算快,情节属实不算精妙,人物只顾换着场景巴拉巴拉念角色该说的台词,一再强化已经扁平无趣的形象。搞得整部剧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观感。ps.Marian这个角色属实不太讨喜且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