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是真的舍得一身剐,熬了一个大夜把《金鸡》看完了。
我完全不能否决我的心,尽管这部电影在制作水准上比及不了《岁月神偷》这样的优秀作品,但我还是掩饰不了自己对它有些偏爱。
我似乎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我终究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港片情结会如此繁重,就好像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长在我的骨头上面,割舍不掉。
和其同类型的香港电影有很多,比如《老港正传》、《岁月神偷》之类,都是借小人物的遭境去映射一段香港的历史风貌,港人也对这种类型的影片乐此不疲。
从直观上而言,《金鸡》确实没有《老》、《岁》做的精明,甚至是有些低俗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我觉得它取胜的关键是在于它更为广泛的观众认同吧。
谈这部电影,就很难绕开吴君如这个人物。
我擅作主张,给吴君如带上表演才女的帽子。
在影片中,吴君如的表演大胆出位,就像她的大腿一样,张合有度。
最为香港的金牌女配,在挑大梁时也能闲庭信步确实不多。
或许我们太过熟悉她在《鹿鼎记》、《92”家有喜事》以及《花田喜事》中的无厘头式的表演风格,当然,我也不否认她在《金鸡》里面也带有传统无厘头风格,但是,我们也可以在《爱君如梦》、《朱丽叶与梁山伯》和《岁月神偷》当中的倾情演出。
吴君如的确是个全面的影人,她自己本身的奋斗轨迹,就像是大多数的香港普通百姓一样,历经挫折而百折不挠。
《金鸡》从始至终都是在讲故事,故事性的开始,故事性的发展,以及故事性的结尾,似乎都带有一丝传奇色彩,这本身也极像香港本身的发展轨迹。
《金》明晰地只为表述其一个主题,那就是香港精神!
我们都不能否认,香港人本身是富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精神状态的,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总会是一种精神支撑着香港人去拼搏奋斗,这种精神集合了乐观、上进、豁达、真诚的优秀品质。
导演用了一种隐喻的方式,将香港人以及香港本身全都喻涵到了阿金(吴君如饰)身上。
阿金在片中讲着自己三十年来的风雨,一个故事一个年代,导演截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时代见证了香港风雨般的三十个春秋。
片中的阿金替李察(黄日华饰)怀下儿子后,却又不敢接纳,像是在隐喻香港本身的处境,香港作为儿子被母亲抛弃,被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抚养长大成人,这一个艰深的隐含,包藏了多少港人多少年的迷茫啊!
在这部影片中,也暗藏了香港人对于当下以及将来电影产业发展的隐忧。
而这部片子恰恰是诞生于2002年(同年还有《无间道》这样的救市之片),在此年份之前,尚可追溯到1995年,香港电影一直处于徘徊阶段,许多香港电影人同样在迷茫着回归后香港的样子。
好在是在喜剧片当中诞生出《金鸡》,在警匪片中诞生出《无间道》这两部神作,都在票房上着实大赚一笔,挽救了香港的电影市场,让这些迷茫的香港人重拾了信心。
《金鸡》这部电影,是恰到好处的对香港电影业过去的回顾、现在的坚持和未来的信心的表达,这种“金鸡精神”更是一种引领和象征。
香港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精神风貌,恰如像阿金这样一大批草根性十足的香港普通人,聚集在狮子山下,一起努力打拼,在香江畔留下千古绝唱的诗句。
共同期盼,香港的明天会更好,香港电影也会更上一层楼。
阿金是鸡。
从15岁胸部像鱼丸的鱼丸妹开始就做鸡了。
她大概是传说中的开心鸡,她每天都哈哈哈,18岁她要当大鱼,她就哈哈哈跳着说要当舞小姐。
但是长得丑,所以她只能跳奇怪的醉拳舞。
别的舞小姐说要LV包,她就顺着话说老板我看中一个红白蓝的大尼龙袋;别的舞小姐说老板昨天我看到一颗三克拉的钻石,阿金说哈哈哈老板昨天我发现自己有一颗三克拉的胆结石。
然后继续哈哈哈。
阿金怀孕啦,怀孕了她还是哈哈哈唱着我是茶壶肥又矮,肚子里有了孩子还学叫床。
别人跟她说,你别笑啦傻妞快点给他找个爸爸。
阿金找到了Richard.车震 Richard说要带孩子去美国给他最好的一切。
阿金说好啊好啊。
过了一会儿阿金突然脸拉了下来,轻声说:那孩子生下来你不可以让他......看到我。
阿金真的不喜欢孩子么。
可她看到家楼下的两个小孩无聊,就教他们玩猜拳,最后三个人在楼梯口哇啦哇啦大小打成一片。
孩子生出来阿金一眼也没见到,她抱着别人的孩子玩了一个多小时,人家妈妈受不了了过来抢回了孩子说要喂奶了最后塞她一句:你去玩你自己的宝宝啊。
阿金抓耳挠腮把头转到另一边,旁白起:这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错误的决定。
可是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后来她的一辈子都没有见到宝宝。
她哭着找教她叫床的妈妈桑,妈妈桑说送子观音送了子,都是命,给她喝了一杯柑橘水,她说真好喝啊。
后来她就回去舞厅赚钱了。
连拉屎都赚200港币。
从前,有一个小岛,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快乐、悲伤、知识、富裕、还有爱情。
可忽然有一天,岛要下沉了。
于是大家纷纷准备船只,离开这个小岛,寻找别的栖息地。
但是只有爱留了下来,因为它不忍心看这片生养它的乐土就这样灭亡。
爱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这个小岛。
可是,它失败了。
小岛依旧慢慢地开始下沉。
此时此刻爱仍然没有放弃,依然在想办法,它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小岛全部沉下去了。
爱只得趴在一根小树枝上,希望有人来帮它。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欣喜若狂,说:“喂!富裕,我在这儿,快点来帮帮我。
”富裕面无表情地答道:“不!我的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没有你的位子。
”爱并没有灰心,这时,它看见了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于是便问:“嗨!虚荣,你能救救我吗?”“不!你全身都湿透了,救你会弄脏我漂亮的小船的,我想我无法救你。
”看到昔日的情感们如今这般冷漠,爱有点失望了!这时,悲伤过来了,爱向它求救:“悲伤,救救我吧。
求你了!”“哦……爱!我实在太悲伤了,想自己一个人独自呆一会儿!你叫快乐救你吧。
”悲伤答道。
这时,快乐从它身边过去,但是它太快乐啦,竟然没有听见爱的呼叫声。
正当爱失望到了极点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过来,孩子!我来救你。
”一位长者和蔼地说。
登上安全的彼岸后,来不及感谢,长者便独自离开了。
爱悲喜交加,跑上去问知识老爷爷:“知识老爷爷,您知道刚才救我的那个人是谁吗?”“它是时间!”知识老爷爷答道。
“时间?”爱问道,“那它为什么要救我呢?”知识老人说:“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往事并不单单是坨屎,它是我们的全部。
金鸡上映的那一年,我在干什么。
有些人的往事是一张照片、一些眼泪、某个人或是一句誓言。
而碰巧赶上,没有照片没有眼泪也没有那个谁并没有誓言的往事。
我们应该给它标志什么,用来今后去回忆。
那一刻,我竟然记不起自己的脸。
真可怕,不是吗。
2009年我再次看《金鸡》,带着不再懵懂的心,还有一点沧桑的脸,学会了隐忍和接受,我们在金鸡里,照出了自己的影子。
然后 像是镜头的对焦,从模糊一点点清晰,阿金就是每个人,看到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部电影没有坏人甲和坏人乙抢劫银行不是错、斤斤计较、太花心太荒淫、太善良、太无耻、太违背道德,全都不是错。
你知道,那不是罪恶。
不是无法宽恕。
唯一缺点暴露最多,最丑化的,其实就是阿金。
但是,我们难以逃避,阿金有着每个人的共性。
你曾经也羡慕过她吧,或者喜欢过,驻足过。
可是你要知道,这个人曾经一无是处。
那样的TA,都曾被人喜欢着。
也曾得到过TA想要的,只是,靠的是自己吧。
也许你不信,再粗鄙不堪的自己,我都不曾嫌弃过。
往事就是一坨屎,我也甘心,今天看到那个时期的自己的照片,我也觉得,那时是美好的。
人生有时并无捷径哪个谁说,我看不起鸡,看不起小姐,哪个香港人说,北姑,大陆佬,哪个外国人说,黄皮肤的不值钱,国外的苦活累活脏活都是中国人做的。
可是,你要如何?
又能如何!
不快乐么,委屈么,人生啊,原来就是这样安然无事。
这部电影,如果有幸,请容得我几十年后,仍然可以介绍给我的孩子看。
贫穷但也有爱,却无用,因为,请你活得有价值,价值就是粗俗,就是要金钱有地位有名声。
它们要付出代价,代价是人生,唯一的,是不同的心,历经岁月的那个TA,还有永活在我们心中的阿金。
包罗历史、人性、爱情、战争、恐怖、悬疑、搞笑。
谢谢那些真正的好演员,导演,剧本,还有生命的奇迹。
奇迹。
只发生在那些愿意相信它们的人身上。
永远不要自认苍老,自认阅历无数,因为,我们还有学很多。
如果你说,并不喜欢这部电影我只能说,除了你的阅历缺少,看不懂它。
之外。
大概,你是不敢面对自己的人吧。
让阿金继续善良下去,让我们继续善良下去。
一生何求,夫复何求。
陈凉 字于2009年7月20日 炎热 夏
早上考完证券从业考试之后,心情其实是很不错的,回来就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看电影,结果在PPLIVE上翻来翻去一番之后就开始看这部片子。
选中它其实也没什么原因,这部片子很久以前也看过,觉得不错,现在忘得差不多了,再翻出来重新看一看。
我其实蛮喜欢香港人拍的这种片子,比大陆好。
大陆的边缘人群片只看得人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比如小武,比如孔雀,看完后人只觉得生活像个铁棒子一样一下一下地把你的心打成压缩饼干那么大的一块,除了再投胎就再没有第二个想法。
然而香港人拍的就高明多了。
这也许不关他们导演的事,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比我们高,边缘人群的待遇也比我们这边好吧。
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压抑,我也没怎么想太多,就跟着君如这个傻大姐笑啊笑啊,大家都是装疯卖傻一辈子,不过为了“搵到食”而已嘛,那么认真干嘛。
只是在最后看到君如发现她喜欢过而且信任过的那个人终于把钱还给她的时候,她的一生就那么回放一下的时候,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突然就嚎啕大哭起来,我就那样坐在床上,躲在屋子里,我同居的两个同事还正好这时候回来,我就那么无声的(怕吓到他们)痛哭了2分钟才慢慢停下来,我好久都没有哭过了,我的情绪好久都没有崩溃过了,上一次还是两年前读“献给埃尔基侬的花儿”的时候。
我想上一次我是在悲伤我曾经拥有的美好,而这一次我却是在悲伤我曾经拥有的悲伤吧:那么苦的一生阿金都一路笑着,善良地勤劳地走下去,我有什么理由去拥有悲伤?
突然翻出这样一部电影来看,不得不感慨康熙的魅力。
但是有些事情就像看小时候的日记,总和你的预期有一些差距,但总归是感动的。
金鸡不知道为什么让我觉得值得写一篇影评,我是如此懒惰的人啊 可是陈百强的歌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是热泪盈眶,我发现自己竟然被这样一部陈年旧作深深打动,这种感触就是那种装叉的一瞬间觉得我有必要写点什么记录下来此刻我的感受。
香港电影真的算是从小看到大,可是小时候能够看到的世界真的很小,小到我们被构建出的外面的世界吸引到踏出离开家乡的步伐,而现在,我们可以接触的世界很大,却发现自己常常被困在原地无法动弹。
阿金不是一个特别的人,但她永远对遇见的人和生活保持真诚,她够努力,她能够在自己适合的地方去认命的认真。
电影镜头不造作的把香港人对于时代的变化自我感触反映出来。
对于大陆人突然侵扰一切的恐慌,都真实反映。
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香港电影常常有种情结感,对于每一条街道,对于每一种人,他们有市侩的一面,但他们认真起来,也都是面对生活的无奈和执着。
他们不按我们以为的模式去生活,却常常在彼此适应中发展出互相陪伴的情感,或许人心没有可以揣测的余地,但是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慢慢酝酿出芬芳。
在大陆的电影里,已经很难很难看出情怀。
就让我在阿金跑九条街的热忱中,做这样一个迷梦吧。
阿金努力,阿金有饭吃。
我很开心,你开不开心啊。
好傻好天真的女子啊。。。
傻得让人心疼啊。。
你做了鸡,整个人都变漂亮啦竟然是黄日华啊啊!!
华哥!!
边做爱,边唱歌,真是难为他们了哈哈。。
又好笑又心酸。
拉钩那一幕真的很打动人啊。。
能不能别让我看到他的脸?
我怕我舍不得。
那真是我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但是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唉呀让我撞墙死了算了。
下冰雹的时候响起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我被剧情强奸到含泪高潮!
胡军的肌肉真性感!!
其实,男人女人都犯贱。
扎成这样,恐怕你没得干了。。。
笑喷了不管真鸡假鸡,都死的很惨。
别走了,欠钱而已,又不是死全家。
一家人一起撑得过去的。
她说,往事不要再提,往事就像臭屎,冲下去就没事。
还是回味比较好,因为不用花钱。
华仔演华仔,爽!
听到日华哥有病的时候,瞬间泪奔崩。
一辈子那么长,怎么讲得完?
请叫我英文名!
James bong JAMES BONG啊!!
你以为你007啊!!
励志,就应该这样嘛。
不用苦大仇深,不用涕泪横流,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只有结结实实的人间。
没有牺牲,也没有放纵,只有老老实实的忍受。
背过身去的一刹那眉眼下斜,转过头来就能立刻绽开笑靥。
励志的主题不是“成功”,而是“好好活”。
成功并不能意味着可以就此好好活着,活得很好的人通常并不成功,而是活出自己的味道。
2008前半年,我的女主角是吴君如。
《朱丽叶与梁山伯》凉丝丝的,《金鸡》又是热乎乎的,底子却是一样的温情,释然,坚忍。
不管有没有意义,都要好好活。
草一样的女人。
所有的男星都被丑化了。
除了胡军。
好拉风啊。
吴君如演的正经爱情戏,怎么都那么迷人。
不想谈太多大义,社会,只想说阿金好可爱。
阿金的可爱总是让人觉得像吃了秀逗糖,刚入嘴是甜的但是含着含着就变酸了,好酸,好像牙都要掉了,眼泪都要出来了。
用傻人有傻福不太对,阿金只是善良。
这个善良也着实可爱。
在阿金的身上看不到心计,城府。
唯一的一次是为了儿子,可是实在是让人不忍心说是心计,只能说是作为母亲的善良的一部分,盼望儿子好。
那个做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阿金的这个善良中带了一份坚决和坚强。
阿金的可爱还表现在对自己爱情的执着(个人观点),当胡军扮演的叶先生第一次帮重感冒的阿金做莫萨志时,一种暧昧的气氛慢慢靠拢,并开始向爱情转化,当阿金抚摸叶先生的大腿内侧时,我想阿金是爱上了叶先生。
当两人真的发生关系时,只是将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加固了,也许对于阿金和叶先生来说他们都知道他们并不能拥有对方,并不能和对方一直在一起,但那时的温暖真的够了,因为阿金不贪婪,只知道去爱,去给与。
这又是阿金可爱的一面,不贪婪。
对钱,对爱,对人亦如此。
阿金的可爱又在于对人的信赖,当叶先生开口借十五万的时候,阿金相信了他,把自己的继续借给了他;当“要人帮”需要借五万时,即使他刚刚是一个抢劫犯,阿金依然追了九条街去帮他,这个阿金当真是可爱到没话说。
阿金的可爱还表现在对自己信念的执着。
她永远相信只要努力,就能食到饭;对人要诚恳。
阿金虽然只是一个特殊行业的服务者,但阿金从没丧失自己的信念。
正是凭着这份信念,阿金身上总有种让人永远快乐的气质,让人忍不住从心里面说,阿金,好棒。
毕竟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时代,阿金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让我们感到多么的不易啊。
阿金,你真的很可爱。
用风月故事来讲述历史,在香港电影里并不罕见,且不乏佳作。
此前写过夏文汐主演的邵氏老片《花街时代》,讲的是香港经济起飞前的六七十年代。
年轻的男男女女挣扎在丛林时代的香港,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而吴君如主演的《金鸡》上映于香港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的2002年,讲的是70年代经济起飞之后香港人的辗转沉浮。
女主阿金30年的职业生涯史,被放进了香港30年城市兴衰史里。
历史的一粒沙变成个人的一座山,起起落落地改变了每个人一生。
她遇到的每一个男人:刘德华、陈教授、龙哥、姚仁邦,都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的角色。
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里,如此底层平凡小人物艰难揾食的人生故事,用喜剧戏谑的手法,难能可贵地串联起了沉甸甸历史。
1. 阿金揾到食
中年潦倒,银行卡只剩98.2的楼凤阿金在自动提款银行遭遇阿邦(曾志伟饰)打劫,结果突然停电,俩人被困。
为了缓和二人气氛,阿金开始给阿邦讲述自己从15岁开始当「鱼蛋妹」至今30年的趣事。
一个「想当年」的故事,配上一个调解尴尬的叙事场景,顺理成章地就把故事的喜剧定调推演开来。
阿金出生于60年代的香港,70年代少女初长成,她就出道做了“鱼蛋妹”,正好赶上了香港开始经济起飞的阶段。
19岁,抱着「鱼不过塘不大,鸡不过场不卖」的逻辑,阿金转场去了夜总会做舞小姐,见证了80年代香港经济最璀璨繁华的时代。
人不漂亮,活儿也不好,既没有包也没人争。
面试时别的小姐说自己「功夫好」,老板欣然接收。
她也说自己「功夫好」,都没有人信。
但她是「真·功夫」好。
靠着模仿醉拳,充当一群花旦中调节气氛的喜剧丑角,她站稳了脚跟。
在经济腾飞到「守厕所也能发财」的年代里,阿金很快就攒够钱买了房。
她高兴得满床乱蹦,朝气蓬勃地大喊——「阿金努力!
阿金揾到食」!
那个时代的香港人似乎有种特殊的豁达和包容。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即便是当小姐,只要是在靠自己努力「揾食」,就能从头到尾地理直气壮,并不觉得卑贱和羞耻。
从《花街时代》里的水美丽,到《金鸡》里的阿金,一概如此。
随后是87年股灾后的移民潮,紧接着90年代,当舞女的港女们遭遇「北姑」冲击,阿金被迫转场当按摩女,却被一个大陆来的客人「借」走了15万全部家当。
明知他是通缉犯,但阿金一直坚信,这个叫叶子强(胡军饰)的大陆客既然承诺会还钱,就一定会还。
于是她每月15号都去银行查余额,查了整整7年,这才有了片头与阿邦误打误撞的相逢。
然后是97金融风暴,阿金破产,被迫搬出了辛苦挣来的公寓出来租房。
经济最为萎靡的时候,阿金上街偶遇了在劳工处排队找工作的老客户陈教授。
泡沫经济破灭,陈教授这种满口经济学理论,连招妓都盘算着「两只手起码要掌握十二个咪咪,回报率才算高」的老学究,如今连个老师的教职都找不到。
于是阿金靠「积分飞行」骗他做了生意。
陈教授建议她提高家里房子的利用率,在家做「楼凤」。
家中开业后,迟迟没有生意。
偶然地,阿金看到电视里刘德华作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公益广告。
那其实是一段对大众的鼓励,但她似乎看到了刘德华从电视里爬出来对她说:「你一定要真心。
真心自然就会投入,投入自然就有感情,有感情自然就有高潮,有高潮你就会开心。
你开心,你的客人也开心。
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全世界的男人都会来找你,你就会真正成为——一只金鸡!
」靠着这点的拼搏精神,阿金又撑过几年,走过了香港回归。
最终,在偶遇一身债务,准备自尽的劫犯阿邦的那个早晨,她等到了叶子强迟来7年的948511.42元还款。
阿金撑过来了,大名谐音「要人帮」的阿邦也有了生路,大家欢喜收场。
2. 狮子山下,香港精神
当人们开始回忆过往的时候,记忆总会给人打上一层色彩斑斓诗意朦胧的滤镜。
站在2002年回看历史的《金鸡》,显然也是如此。
在编剧和导演赵良骏的理念里,「超越痛苦之后的人,依然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明亮的自信心。
」于是,《金鸡》里的所有角色,都有着他们苦中作乐的独特意味。
阿金是当时香港底层大众的缩影。
她性格乐观,朴实敬业,甚至还有着难得的侠义精神——不管是借钱给叶子强,还是片尾追阿邦几条街去帮助阿邦,都让人无比动容。
而刘德华的角色更像是片中阿金和香港人精神信念的映射。
他是所有人心中的巨星,是杰出青年,当他向所有人传递努力奋斗乐观拼搏的精神,就能给人如同注入强心剂一般的信念。
梁家辉饰演的陈教授,是那个年代里中产阶级的代表。
在经历教授到失业的挫折时,他依然能劝阿金「不要再提往事,往事要像臭屎一样在厕所里冲掉」,以及「工作再艰难,也强过游手好闲」。
整个电影里,不管经历多少次的经济困境,香港人乐观奋进的精神都贯穿始终。
唯一的痛苦,是阿金不小心怀孕,阴差阳错地把孩子塞给了美籍华侨Richard。
孩子被带去美国,阿金狠下心没有看一眼,那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亲儿子被「观音送子」给了不育的美国人;大陆客叶子强是个抢劫犯,但最后在香港人支撑不住的时候出手「救市」……这其中蕴含的政治隐喻,其实也不言自明。
有笑有泪的故事里,伴随着70年代郑裕玲和周润发的《网中人》,成龙的《醉拳》,80年代梁朝伟和张曼玉的《新扎师兄》等电影片段,混杂着《偏偏喜欢你》、《摘星》、《一生何求》、《狮子山下》等经典老歌,成功地让观众唤醒时代的记忆,重温「团结奋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狮子山」精神。
在情感和价值观的取舍上,《金鸡》系列显然称得上「非主流的主旋律」电影。
但能把「主旋律」、「历史感」和「怀旧励志」这些宏大命题,用笑中带泪的地道港产喜剧手法,靠一个风尘女子的人生故事来承载,最终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可算是香港电影人的伟大创作。
- THE END -
从电影叙事、拼贴方式都应该借鉴了“阿甘正传”,但是不会令人反感。
吴君如、梁家辉、黄日华都有非常出色的表演。
如果你经常看香港电视节目和新闻,会对剧情的感受更深一些,穿插的历史片段(如李泽楷的记者会、夜总会的顾客等)都会让你会心地微/苦笑。
这无疑是吴君如最好的电影之一,她的演出令人跳出对她的一贯印象。
最终的结果,更让人理解和体会香港人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没看懂,不过听懂一生何求
我居然是約我媽看這種片如果是自己看的話可能會感悟不同
一直以为只是简单的搞笑片,没想到是那么好的一部电影,让我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笑中有泪,好看的港产片!
吴君如那个放得开啊~真的是很人生百态的电影.
这是香港电影里大陆人最讲义气的一次
除了那首When A Child is Born是我一直喜歡的曲目之外,其餘的實在是沒法打高分……節奏拖沓,情節散亂,人物太過臉譜化,表演浮誇,等等一系列問題
垃圾
回忆是什么?
(2)
叙事手法借鉴的《阿甘正传》,采用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金鸡金如的半生,顺便穿插了很多香港70~90年代的历史,比如色情业泛滥,回归大陆,经济危机等等,表现手法有些过于无厘头,再稍微正经一下就好了,这一点比不上4年之后2006年上映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种高对比度胶片下的荒诞,《松子》那种荒诞显得不这么轻浮,而且《松子》的剧本表达又比较集中,就是展现松子的个性,但本片不知道究竟是想表达金如还是想隐喻折射香港,有点不太明确,但如果说《阿甘》也是借人喻国,那么本片也又没有《阿甘》那样的主角人格魅力和超级著名的历史事件作为素材。综合3星。
港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结局很赞。2014.8.4伊尔库茨克
阿金那热情单纯的样子,好像松子
没看下去
看1的时候觉得很搞笑,但基本也是强看,那时候哪懂得看香港电影,基本是还没来就排斥了,但碟片12都收了。
中国版阿甘正传,有感情不过拍摄手法的选择使影片的深度差了点。
吴君如的本色出演,人生就该如此豁达乐观!笑中有泪的生活下去
香港的阿甘正传
把惨剧变成喜剧,把辛酸拍出喜感,玩港式励志和反差。阿金努力,阿金搵到食!吴君如最高。
寄託在失足婦女身上的港人勵志故事,頗有阿金正傳的味道。這麼多明星加盟,可見這段故事是怎樣觸動所有在香港闖蕩過的本土人或移民的心!做一隻金雞,需要敬業、誠心,還有不可少的關懷。無論職業貴賤,獅子山下的汗淚,小小一個辛酸的團圓結局怎能裝滿?
1、前半段缓慢,不知所云,冲突很弱2、片子到底在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