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狂花

摇滚狂花,Rock & Roll, Mad Flower,Rock it, Mom

主演:姚晨,常远,庄达菲,李逸男,赵子琪,代乐乐,李俊墨,李雅男,袁弘,苇青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摇滚狂花》剧照

摇滚狂花 剧照 NO.1摇滚狂花 剧照 NO.2摇滚狂花 剧照 NO.3摇滚狂花 剧照 NO.4摇滚狂花 剧照 NO.5摇滚狂花 剧照 NO.6摇滚狂花 剧照 NO.13摇滚狂花 剧照 NO.14摇滚狂花 剧照 NO.15摇滚狂花 剧照 NO.16摇滚狂花 剧照 NO.17摇滚狂花 剧照 NO.18摇滚狂花 剧照 NO.19摇滚狂花 剧照 NO.20

《摇滚狂花》剧情介绍

摇滚狂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子摇滚乐队“狂花”曾在国内风靡一时,但是主唱彭莱(姚晨 饰)在遭到老公和队友感情背叛后,撇下独生女白天愤而远赴美国发展。此去经年,并没有闯出什么名堂的彭莱收到了前夫去世的消息,于是启程回国寻找女儿。此时白天(庄达菲 饰)已经出落成19岁的大姑娘,出于对母亲的怨恨,她对忽然归来的彭莱充满敌意,处处作对。偏偏彭莱又是个不怕事的主儿,两个女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冲突逐步升级。 许是骨子里对音乐的极致热爱,又让彭莱、白天以及她们各自的好友走到一处,为了心中音乐的梦想,决心与命运再搏一次……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雾都神探之绝情箭尖叫皇后第一季杀人依赖勇闯禁地美洲狮俱乐部整编岁月黑夏第一季七尺男儿小戏骨:包青天之秦香莲与陈世美中国合伙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最强的名医2023新春SP完结篇我最好的朋友死了女神酒店第三季逆时空少女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朱庇特传奇新娘面具1812:枪骑兵之歌生命大跃进恋性世代黑莓传奇环球突击队相棒第18季思维笼无痛杀手薛平贵与王宝钏海上谋杀案第二季我是证人爷爷25岁

《摇滚狂花》长篇影评

 1 ) 出发点很好,设定也很好,故事讲得不太好

糅杂了当下很多狗血情节——大病、失忆、装失忆;我不是不爱你,我是因为我的童年阴影所以我不敢爱你。

啊~其实骨灰也可以当咖啡泡了喝的。

嗯嗯。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父母那辈人都不是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长大的,家里的长辈太忙了,孩子又多,学习都不见得顾得上更不用说关心他们的心理成长了。

说实话,我小时候真没少挨揍,我长大一些以后也觉得自己的存在挺耽误我妈时间和精力的,不然她早培训、考试、最起码再晋升2级。

我初中的时候也叛逆过,大学的时候也自卑过。

但我只要看着我的妈妈,我就觉得我又有了力量。

我妈妈就是我的灯塔,她不完美,但她在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的迸发着她对这个世界来说微不可查的能量。

微光成炬。

如果满分是100分,我想我妈妈做为妈妈差不多是86分吧,做为一个女性,我想她有100分!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女性的力量,特有的、带着女性的柔软、有温度的坚强。

我想这可能是导演最终想呈现出来的一个妈妈,一个女性。

一个因为童年缺爱成年不长嘴,最终陪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再次成长,自我治愈的一位女性、一个妈妈。

但是,导演的故事讲的太烂了!

~~~~为了后期升华主题,前期“彭莱”这个角色起的太低了~也有点看不起摇滚人,看不起摇滚精神。

 2 ) 首先声明,这剧我半路弃了

首先声明这剧我没看完,半路弃了感觉姚晨演的不错,这个角色很带感,看的人眼前一亮但我不喜欢女儿,一种无理取闹的感觉,她在屋里放火、扔衣服我都觉得没什么,可是把她妈推到马路上、推到河里却一点愧疚都没有,这点让我感到不适,不是说演员演的不好,而是人设不喜欢,有点太冷血,也许后面母女会很好吧,可是已经看不下去了,可能是踩雷点了吧,我以为的是,她推了之后内心会有一点点挣扎 可是什么都没有,忽然替彭莱感到心寒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捡起来,后面很精彩的话,我再来改星吧

 3 ) 摇滚狂花:边缘行者

一个女人要一路走到黑,虽然要牺牲掉很多东西,忤逆很多标准,但依旧可以活得热烈、帅气、恣意盛放。

彭莱是一个实验性的角色,她不提供任何教科书式的答案,也不告诉你女人该怎么样,她只是自顾自地走着,展现一种生命的可能性。

她是一个很孤独的角色。

她没有成功,她也没有天道酬勤,她有梦想却没钱,有才却无命,但她不妥协,她永远是老样子,疯批女人彭莱,走一个🍺。

音乐部分确实差了点儿,彭莱在音乐上的专业性似乎只通过从前红极一时的名气从侧面佐证了。

另外,看到姚晨在小红书上对妆造设计的分享,很专业,很摇滚,也因此很有质感,我很喜欢。

但一个女人如何摇滚,我想仅仅在妆造上体现是远远不够的。

妆造是表象,手里的活儿才是真本事。

所以如果为彭莱加入更多更专业的关于摇滚的戏份,而不是仅仅扣一个所谓摇滚的光环在她身上,可能人物会更加站得住脚一些。

(或许可参考《波西米亚狂想曲》这种纪录片级别的电影,但说实话成本也是个问题,这个角度来说,小网剧也情有可原,总体质感已经不错。

)我想,欣赏一部影视剧,不应把它看作是教科书式的存在,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它是否成功,在于它是否激起了你的某种不合时宜、却深藏于你心底的念头。

当然,不是指抽烟酗酒。

 4 ) 表面光鲜,内在庸俗不堪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想 难得国产剧有这么好的题材,拍的也不错,五星预定。

看了一半的时候,我想 emmm有点聒噪和浮夸,不过当个喜剧看也行,三星还是有的。

看完了之后我只想给负分,有多负给多负。

不光是因为这是个诈骗剧,更因为这个剧(尤其是后半部)流露出的那种自恋和油腻的爹味气息太强烈了,让人反感到家,引起了生理性的厌恶。

先说说好的方面:导演拍的叙事节奏都很顺畅,很丝滑,没有多余的废话,看的不累,不像有些国产剧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三倍速,这点还是很值得称赞的。

配乐还成,有点好听。

形式上很时髦,很像美剧,包括主演的人设,还有每集开头的回忆杀。

我不知道回忆杀的编剧是不是后面的编剧,有几段写的精妙且深入,让彭莱这个人设丰满立体了不少,刻画的充满情感。

但是这些都后来都被毁掉了。

导演和编剧最大的问题就是 情感缺乏,但是自恋爆棚。

导致这部剧从美剧的气质滑落,变成了一个悬浮,刻奇,苍白,又恶意煽情的春晚小品。

导演只会一个节奏拍戏,比方说有一个回忆杀是彭莱自杀之后叫妈妈。

这么震撼人心的地方导演还是平平淡淡的就拍过去了,需要高光,需要渲染情绪,需要强调的时候完全没有。

导演是不是有点情感隔离,还是觉得表达情绪太不酷了?

这就导致整部剧像一部冗长的流水账,非常让人厌烦。

彭莱这个人设其实很时髦,是个有缺点,但是有个性也有闪光点,与生活的恶意搏斗的小人物,像《鱿鱼游戏》《马男波杰克》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写好的话会相当出彩,很能引起观众共鸣。

但是实际上剧里塑造彭莱非常的浮于表面。

表现个性和不羁就是皮衣大波浪全包眼线加脏话,这些勉强还算刻板印象,最难以忍受的是她总在说一些空洞尴尬的口号,比如“我后悔的事多了不差这一件”,“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不能被战胜”“我的欢乐就是悲伤”,这是中二少年的QQ空间吗?

编剧是不是不知道怎么用事件来塑造人物所以只能用口号给自己立人设?

哪怕纸片人这么做都要被人诟病太苍白了,编剧是不是觉得只要一个人说自己很牛别人就会相信他啊,您也太自信了吧?

类似这种空洞的吹牛皮的话还有很多,编剧可能觉得自己吹还不够,还让配角全员变身为蓬莱的工具人,轮流用旁观视角来吹彭莱。

本来配角们可以各自有自己丰满的支线剧情,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但是在编剧这种 把自己投射为彭莱享受追捧的潜意识作用下,配角的戏份被挤压,被篡改,全体变成彭莱的工具人舔狗,存在的意义就是突出彭莱有多牛多厉害。

大崔,就不用说了,工具人保姆,经常吹嘘彭莱牛X(只存在于话语中的牛X),许多,完全没有个性,声称是彭莱最好的朋友,但是完全看不出来彭莱对她有什么感情,纯纯的跟班。

大崔和许多两口子的剧情,破镜重圆是个很欢乐的支线,但是后期这俩人一聚在一起就说彭莱的事,简直就是为了写彭莱来让他们俩有对话,这实际上可能吗?

白天和李彬彬的支线,很纯真的puppy love,但是为了主线剧情被挤压的只剩两三段镜头了。

之前写李彬彬追白天之后好几集都没出现俩人互动,我还以为编剧忘了,后来为了大团圆加了段很敷衍的在一起成功的剧情。

你哪怕拍俩人同框的时候眉目传情一下也算丰富这条支线了,但是支线哪有尬苏主角重要啊?

于是戏份也被减少了。

本来陈月和许多各自事业都算成功,为了强行让彭莱实现愿望,一个破产一个落魄,就说这真有必要嘛?

为了实现主角的愿望连逻辑都不要啊让配角改变命运?

我是真心觉得编剧自己也知道主角塑造的没什么说服力,才拼了命的,过犹不及地让配角来给主角贴金,甚至不惜损害配角自己的故事线。

这个剧的名字是摇滚狂花,但是摇滚就像个噱头,剧里的原创歌曲既不像摇滚,也不怎么好听。

本质上是讲彭莱这个人,讲她跟他人,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母女关系。

这个设定依然挺不错,但是拍起来依然似是而非,虚假的很。

先说母亲这方面。

在塑造彭莱的时候编剧尚且知道把她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而非一个符号,在塑造彭莱母亲的时候就完全忘掉了,把她完全塑造成了一个刻板印象中的母亲的符号。

没有个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她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主角提供母亲的关爱,还有做饭,这简直是刻板到不能再刻板的母亲形象。

在养老院第一次见彭莱母亲的时候,痴呆的母亲藏吃的给孩子的段子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还非要用这种烂大街的,刻奇到不行的,堪比春晚小品的段子来表现母女之爱,编剧你是不知道母亲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写不出来吗?

我有时候觉得编剧和导演都非常的情感隔离。

一到需要深入刻画情感的时候,要么恶意煽情,要么草草带过,非常的苍白。

然后女儿这方面,彭莱十二年后回家跟女儿的情感应该是很复杂的,愧疚,亲密,喜悦,充满张力,然后编剧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感(确实,如果单纯母女之爱都表达不好的话,这种就太复杂了),就让母女之前不停的使坏,斗法,互相坑。

一次两次的很好笑,一直是这样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和聒噪。

我们真实的成熟的人会表达,会沟通,不会一直像小学生一样扯头花来表达情绪。

而且为了达到最后虚假的和解,编剧又一次释放了彭莱的杰克苏之力,让白天不合逻辑地欣赏到了彭莱不存在的闪光点,尬苏彭莱,还说“我发现她有大多数母亲没有的闪光点”。

就非常的可笑,大多数的母亲也不会抛弃女儿十二年还酗酒打人,要卖掉女儿唯一的容身之所啊?编剧口中的闪光点,可能是这个母亲更加爹味,更像个中国式父亲吧?

可见他的潜意识就是 我爹味我牛皮,子女都会崇拜我的爹味。

所以这两段情感关系里,母亲就是个工具人母亲,为主角提供关爱和饭菜,女儿就是个工具人女儿,强行理解母亲还要崇拜母亲,连最最基本的亲情关系里的人都被编剧弱化成主角的工具人,就说这个关系能是真实的关系吗?

情感能是真实的情感吗?

而且两段母女和解都拍的非常之敷衍,彭莱的母亲表达悔意,彭莱就原谅了。

白天想到小时候希望母亲带一箱冰激凌,然后发现一箱冰激凌,也原谅了。

不得不说冰激凌这一段也非常的小学生作文,一看就是编的,非常之悬浮。

编剧是不会写怎么跟年幼的孩子表达爱吗?

既不会写母亲之爱,也不会写女儿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这个题材呢?

我不知道编剧看没看过《马男波杰克》,从人设到片头的回忆杀来说这两个剧还有点像。

真应该把马男第五季第六集看一百遍,看看别的剧里是怎么刻画这种包含了恨意,不甘,爱意和纠缠的亲子之情的。

本剧最大的bug就是,彭莱这个人毫无闪光点,为什么朋友还都支持她愿意给她爱,咱也解释不了,可能是杰克苏之力又一次发动了。

编剧有一种巨婴般的想象,觉得天下皆爹妈,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有无数人供主角吸血。

所谓闪光点——对摇滚的执着,更像是对名利,面子的执着。

她要的不是音乐,是成功,是面子,是自恋。

她的希望,幻想里都是别人的崇拜,自己的钱和名,跟艺术没什么关系。

只要成功,我就倍儿有面子,我的自恋会得到极大满足,彭莱执着的就是这个东西。

就这种庸俗的价值观会吸引到谁啊,哪个人会因为主角削尖了脑袋往往上爬而真心爱她啊,可能只有编剧觉得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性格特质吧,充满了烟味头油味和脚臭味的特质。

最后彭莱所谓的独白,也更像是一种类似自怜的自恋。

“你看,我多可怜啊,虽然我什么都付出不了,但是你要关爱我”。

我倒是觉得,以整个剧的逻辑看,主角付出不了爱主要是因为爱面子,先付出的人会“掉价”,就失去了在关系中的控制权。

所谓爱面子,就是爱权力,爱关系中的权力高位。

无数中国式父亲声称“我是爱子女爱配偶的,只是拉不下脸”,拉不下脸就是爱面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皇帝,我要是付出了爱,岂不是跟你们一个地位了,还怎么当皇帝?

所以他比起家人,更爱自己的面子。

就不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彭莱最后被塑造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式巨婴男人:面子大过天,心里没有爱,还幻想着众星捧月,自己是世界的顶点。

母亲供自己吸血,子女提供崇拜,朋友更是工具人。

什么情感,什么关心,那些都没用,权力和自恋才是自己的一切。

除了主角如此爹味之外,其他的槽点还有很多。

比方说罗医生追求彭莱时候说“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健康管家”,还有李彬彬用假装追求别的女生的方式追白天,都土得掉渣。

现在的三流言情都不这么写了,编剧是在哪找的段子。

所以说一到这种涉及情感的地方,比方说母女之情,还有这种男女之情,编剧写的就特别像春晚小品,捡一些老掉牙的梗对付。

只有彭莱自恋的时候写的非常真实,不得不说潜意识里的气质想藏也藏不住。

姚晨是个好演员,挺多时候导演和编剧不行的时候是她用演技填补了一些剧里的空白。

印象中有一段回忆杀是她抱着刚出生的白天说话,真挚且自然,这才是真实的母亲的样子,不是什么老梗烂梗。

还有戒酒会那段,本来应该是人物的情感高光,导演浮皮潦草的就拍过去了,但是她表现的很好。

无奈一个人carry不了全场,拯救不了这个剧。

我会避雷这个导演和两个编剧,以后他们的剧咱都不看了,实在是欣赏不了,您自恋您的吧。

 5 ) 瑕瑜分明

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很吸引人,女生不应该被定义,母亲也不一定是贤妻良母才是好母亲,她可以追梦,她可以有自己的任性,她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有着与传统不同的相处方式。

这样的洒脱,这样的率性而为给蓬莱这个角色增加了很多色彩,不只是叛逆,不只是摇滚,更多的是一种迎着世俗的无畏绽放。

后期在知道自己的女儿假怀孕以后,她的处理方式是在生气以后的开明,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否诞生是女性自己的事情,不一定要和父亲捆绑,他这个母亲没有因为所谓的为了你好,就一定打掉这个孩子。

在一点就是姚晨的扮相和服装真的好戳我心巴,有一种看剧的时候顺便看了一场秀的感觉,赏心悦目的很。

综上是它明显的优点。

但是很明显后期蓬莱这个人设变得逐渐不在讨喜了,酗酒带着堕落,甚至因为喝酒误了正事。

在一个男孩迷恋他的时候,她的选择是为了什么所谓的主动权吻上了那个男孩,那个男孩爱她什么呢?

因为她的个性和个人,还是说因为年纪带来的阅历参差的崇拜。

反正我被人捆着打一顿,这辈子爱不上的。

再者就是最后的行为真的有点迷,她为了胜出做的事情真的好吓人,在所谓的争强心里面一个老牌歌手选了自己的女儿做对手,真的没品。

可能有人说搞艺术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可是吧,要是搞艺术的人都这么疯魔就确实有点吓人了。。。。。。。

 6 ) 高潮迭起,又难免遗憾

人物形象很新颖,与其说是新颖,不如说是因为国内的大部分主角形象太单一、太平庸、太刻板、太伟光正,所以彭莱这种本身就个性鲜明的角色,一出现就显得格外不一般。

整体看,不混滚圈的观众可以看母女情,混滚圈的也可以看个乐呵,剧里有些小细节处理的不是特别好,音乐部分其实还是差了点意思,包括滚圈的一些特征其实可以拿捏得更准确一些,不然圈内人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感。

但总的来说质量是完全ok的。

白天的形象与演绎刚开始看着会有些矛盾,总感觉像火爆性格的乖乖女,看到中间有些理解了这种反差。

小妈一直在白天身边照顾她,所以白天的形象设定会贴近小妈一点,本性善良柔软,但性格又有一点随了妈妈,有一点青春期的叛逆、也有一点对妈妈的恨再加上缺少母爱教育(小妈跟妈妈还是有区别)所以会有些极端,但我认为我感到矛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庄达菲演技比较青涩,如此复杂的角色演绎起来有难度,可能本人也欠缺一些与白天相似的气质。

姚晨不用说了,很多表演都很细节。

彭莱在白天醉酒后在她脑门上放玩具模仿那个玩具摊手的动作,暗示以及掩饰自己内心的纠结、心虚和无奈,好像在说:“是你逼我的哦。

”;假装失忆时的不自然表现也很真实;演出跑调在后台一通发泄后,死死盯着镜子里盛着泪的自己,拿起桌子上的梳子慢慢地梳起刘海,强迫自己冷静,装出很高傲不服输的样子。

拿起梳子是顺手的动作,似乎是想找点事做,可眼睛却告诉观众她想的不是梳头,而是“输了”。

从剧情来看,其实有些遗憾。

故事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很多时候避免了迎合观众的想象(弹幕里观众一直期望着如:xx马上就要来救场了的情节,可惜没能遂了他们的愿哈哈)。

彭莱与白天的矛盾很清晰,深层原因也剖析得很明确,可惜最后是通过台词来表现的。

因为我看到了摇滚狂花的上限,所以对部分只靠台词来描述的情节以及俗套剧情有些无法忍受,明明能做好,但没做到,太可惜了。

另外,作为一个摇滚题材的剧,最重要的除了故事还有音乐,理应把音乐做到极致才能体现出彭莱前后的落差,以及她对白天的情感。

写给白天的歌有些流于表面了,歌词写的都是前几集表现过的内容了,没必要再用歌重复一遍,应该多一些前面没有的细节,不然太唠叨,也太直白,虽然彭莱是在自己的梦中唱出来的这首歌,但是总觉得她就算是面对自己也不会如此坦诚,而且她一定会想象有一天会不会在白天面前唱出这首歌,只要想到这种可能,她一定会在歌词里掩饰自己。

或者换种方式说,她也会直面自己,但绝不会这么直白。

而且这首歌旋律也比较普通单一,既然到最后都没有唱完一整首,那大可在这半首歌里多下点功夫也好。

我忍不住会想象,彭莱在美国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曾经认识的人,她可能会有一些相处起来还算舒服的人,也许她会在老人熟睡时想起自己的妈妈,忍不住念叨:“我那个逃跑的妈这里也长出皱纹了吧……现在我也是妈妈了,不知道我以后也会变这么老吗?

我女儿,我走的时候她扎着小辫子哭,比我还舍不得。

我差点就留下了。

还好,最后我走了。

还好我走了。

她现在应该过得比之前幸福得多吧。

不知道她小妈会不会欺负她,不知道那些话大崔有没有替我带到…”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彭莱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写下自己的心事,然后团成一团丢在地上,就像妈妈当初丢下她一样。

她也丢下了自己的孩子。

可惜最后有点落于俗套了。

其实剧做的已经不错了,除了母女关系外,还有中年失意的无奈、职场的现实、婚姻的问题、青春的懵懂、朋友的爱与包容,最重要的是带着一点合家欢的天真,让我们在复杂现实中能感受到一点童话般的美好。

虽然这话听着有点阴阳怪气的,但是确实是挺美好。

 7 ) 不好意思,原谅不了

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打两星是因为前期我真情实感喜欢过彭莱,还有罗俊,还有大崔……还有《摇滚狂花》总之除了有点不喜欢女儿白天之外我觉得这个剧怎么都看不赖。

还发了朋友圈安利它。

没想到剧情越往后走越奇怪。

一开始我是迫切希望狂花三位女主重新走在一起的,结果最后走在一起居然是因为得了脑瘤的彭莱装、失、忆……看到这的时候其实我就已经难受了。

因为另外两位女主根本不是真心想回到乐队,只是同情她,可怜她,帮她实现个“遗愿”罢了。

这味道就变了啊。

暂且不提这件事,更奇葩的是女主都已经被大家这么哄着爱着宠着了,还一直都不知道收敛,最后选了白天乐队因为耳朵短暂的听不见了输给女儿之后,还在那个休息室里对所有人破口大骂。

最最最不能忍的,是她在这时候说出自己是装的。

意思就是她一直都知道大家因为她装失忆对她这么好,哄着宠着爱着,陪她上节目,这也让着她那也让着她,她还得寸进尺,又抢女儿乐队的乐手,又为了让自己晋级在二段赛上选了女儿的新手乐队,都这样了,那些话她还能说得出口!

我的天哪。

怎么会一个这样的人还能继续被人爱啊?

我的爱很廉价吗?

我对你好,不指望你给我什么回报,但你至少不能把它放在地下像这样践踏它吧?

其实我们一直都能看出来,和狂花有关的所有人,都是因为彭莱才聚在一起。

所以我觉得最后一集说的什么我不去表达,是因为我怕爱了被拒绝,我不能爱,我一直在原生家庭的伤害中没有走出来……妈呀。

你三十七岁了。

你三十七岁了好吗?

不是十七岁!

李大崔、白泽奇、陈月、许多、白天、罗俊、安哲……这么多人,爱过她,或者正在爱她,还有她那些曾经谈过的男朋友,曾经来往了又掰断的兄弟,还有三十年后又重逢的妈妈,这么多人和你相爱过,这么多关系、这么大个世界打磨下来,你脑子里就他妈剩下原生家庭那点事儿啊?!

你三十七岁了!

你后面二十年都是白活的啊?

你的音乐治愈了失去母亲的人,你穿着军大衣把头挨在白泽奇的肩上,你抱着小小的白天在简陋的屋子里转来转去的哄她……好家伙,这都他妈的是放屁是吧?!

什么狗j8逻辑啊!

诚心给编剧一个建议,不会写建议别写。

别说人物立不立得住了,这个剧的所有主要矛盾和主要戏剧冲突,从头到尾的逻辑就像在放屁。

一切铺垫了几百分钟的重要戏剧冲突(而且全都是女主犯贱作妖干浑事),都能像过山车一样“咚”的就下去了。

马上事情就过去了,马上就被大家原谅了,连一点儿缓冲都没有!

所谓摇滚的精神,难道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就只能顺着我吗?

无论是女儿乐队的比赛成绩,还是女儿的心情,还是身边所有朋友的心情,还是喜欢我的人爱我的人他们的真心,我全都他妈的不在乎是吧。

都可以牺牲,都可以为了我自己的梦想,我自己的意愿改变。

说难听一点儿,他们都是工具人,只有我是人。

我爱怎么爱我的女儿就怎么爱,对她好也不用让她知道,就算在她看来我是个十二年没有回来见过她的妈妈,她也得原谅我,接纳我,还要给我的梦想铺路。

完全不用考虑她的感受。

就更不用说我的兄弟李大崔,我的粉丝罗俊,我的闺蜜许多和陈月了。

还要卖她住的房子搞乐队,给我兄弟李大崔画饼,对我的铁粉呼来喝去,假装失忆骗所有人陪我上节目所有人让着我,想挑我女儿当软柿子捏结果失败了,还要在休息室里对他们破口大骂。

说实话。

如果我身边有彭莱这号人,我只会在她第一次把我的爱像这样践踏的时候就永远的离开她。

我的爱很珍贵,这种人不配。

有个性是好的,有自我也是好的,放飞是好的,疏解欲望也是好的,我都喜欢。

但是底线是,不能把自我建立在对别人肆无忌惮的伤害之上。

编剧让一个女儿来等着她妈成长,凭什么啊?

女儿不可怜吗?

女儿才十九岁,妈已经三十八岁了。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这种情况叫做,“做自己父母的父母。

”明明是儿女的人,却比做父母的人更成熟更明事理,还要去包容父母理解父母甚至“等待父母成长”,像李大崔最后劝白天那样,“你再给她一点时间。

”其实我已经给她很多时间了,大崔叔叔。

不是吗。

十二年了,整整十二年了。

她活了三十八岁,还是活在16岁留下的对爱的恐惧里。

……我还不如买一支股票,没事看看仓。

 8 ) 论此剧的另一个角度

大家讨论的此剧很多的角度,包括从摇滚乐,从大女主,从女权和原生家庭等。

但好像没有真正讨论过在中国儒家文化下,要去突破女性这种固定的身份桎梏会带来的后果。

摇滚是想要打破固有形象,其实面对的不就是女性要打破自己固有的形象嘛。

为什么女性不能摇滚?

为什么女性摇滚乐队会那么受欢迎?

其所有的原因不都是我们文化中对女性的固有印象造成的?

而且生活经历,家庭状况造成了彭莱的困难,同时彭莱对于自己的认知又造成了他女儿的悲剧。

不敢表答爱不敢说出爱不是彭莱一个人的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此句还有面临的就是市场上现在没有同类型的电视剧出现过,哪怕同类型的电影也没有出现过。

它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包括他的缺点,它的优点都是可供后人去借鉴的。

而且还要在广电的审核,像带着镣铐跳舞,我其实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9 ) 不装在套子里的女人

这部剧在我眼里,算的上国产剧里有血有肉的,觉醒意识很强的新型女性题材剧,它的意义远超大女主剧。

大女主剧是老旧穿新衣,其实就是符合了当下潮流价值观的口味,和过去的傻白甜一样,是市场的产物。

可是现实意义上的导向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太过完美,不切实际。

女性,滋当是努力拼搏,活出自我,哪怕她的自我价值就如蝼蚁般,也一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而蓬莱就很好的诠释了这样的女性。

她抽烟酗酒玩摇滚,没有教育陪伴孩子,爱吹牛皮耍混蛋,可她同时又具备了什么特质呢,她热爱摇滚,并且玩的出色,哪怕时不我待时过境迁,仍然愿意付出一切只为最后一次翻身。

她享受成功,也愿意不择手段的成功。

她是自己领土里的花木兰,不是替父只替己,但不妨碍她所向披靡。

我认为女性,不该被道德绑架,自由的灵魂不应该被封印在口口相传的舆论里,或成为怨妇,或成为泼妇,唯独没有成为蓬莱,成为自己。

 10 ) 狂花,一场悬浮的闹剧。

第6集给我整得泪目了一阵,本来前5集当荒诞笑话看得来着。

果然这喜剧的内核就得是悲剧才够味儿。

荒诞自嘲的风格也从第9集后变化。

彭莱那句“我认命了”开始emo。

第11集压抑氛围烘托到高峰。

真的恨这种背叛别人信任的人,一滩烂泥、不知悔改。

凭什么只有你彭莱有权利活在过去。

12集俗套的洗白。

凭什么只有你彭莱到最后都没长嘴。

为be而be,为和解而和解。

画面质感再好都没用,这剧本令人膈应作呕。

最后两集太烂了,不用二倍速看不下去。

口口声声摇滚梦,背叛大崔的期盼、背叛许多和陈月被唤起的摇滚梦、背叛罗俊十几年的迷恋。

彭莱你到底对得起谁?

如果最后只为了强行拍和解,那为什么不第一集就解释呢?

就算你彭莱没长嘴,那大崔他总有嘴吧。

一部悬浮的烂剧罢了。

《摇滚狂花》短评

结尾有点太常规了 保持有点母爱但不多下去就好 shameless那种 刚感动就反转刚感动就反转 我喜欢看这个

6分钟前
  • 晨微光
  • 推荐

刻板的摇滚,刻板的叛逆,刻板的男权女权……不是请个joyside,脑浊,各位摇滚老炮来演自己,也不是去school更不是穿的大皮衣大长发说脏字天天喝大酒就是摇滚。要感谢“乐夏”成功让这些underground摇滚人走到了大众视线但这娱乐至死的做法只能搞出这种悬浮的剧集和盲目崇拜摇滚的人,姚晨常远已努力了但距离真正摇滚人还是太远完全成拿摇滚当幌子了

7分钟前
  • oh la la
  • 还行

8集以前好看的!后面有点垮,其实可以再打磨一下…感觉部分设定和nana很像…不过大嘴演技真的顶

8分钟前
  • 🐶
  • 还行

第一场第一镜就注定导演编剧没做任何背调,别为了摇而滚(补充一下,吃饭的时候看了二十分钟,到朋克那里突然吐意汹涌直接吐了,不知道是饭的原因还是剧的原因

10分钟前
  • 无籽草莓
  • 很差

我真的爱死里面奶罐撒骨灰和大桥下面葬骨灰的情节了,不论是国产剧还是国产电影,太少太少正面讨论死亡,更少见以这样一种戏谑而黑色幽默的方式讨论死亡,很久没有这么一部带劲的国产剧了。

13分钟前
  • 冲刺
  • 力荐

剧情太扯,再一品,um (一声),很摇滚。

18分钟前
  • 卡塞尔少年
  • 还行

最后结局莫名其妙

23分钟前
  • Stephen曹曹
  • 还行

这世上没有另外一个你,就你这样的也配叫摇滚?

27分钟前
  • 甜心先生
  • 较差

但凡稍微了解一下滚圈…歌也是够难听的

28分钟前
  • 风流梦
  • 较差

1.求求别再给asshole找理由啦 2.摇滚=酗酒骂人暴力? 3.摇滚和朋克都没搞清楚拍什么电视剧 4.修音修的姚晨声音电流要超过250伏把观众电死了啦!

32分钟前
  • Zugzwang
  • 较差

5天大结局就很摇滚

35分钟前
  • Verta-
  • 力荐

他们对摇滚是不是有点误解?!

38分钟前
  • 杨三疯
  • 较差

既然是个音乐剧,那就让它在结尾走向高潮嘛,那就让摇滚彻底释放嘛,那怕配音也行啊,就像内个谁说的,不是穿一身皮衣,画个浓妆就是摇滚了,最后的结局让人真的失望,摇滚到最后是旁白…

39分钟前
  • 最后一根稻草
  • 还行

除了乐队演奏部分,其它都挺精彩的,姚晨真的好会挑剧本

43分钟前
  • 天气不太好
  • 推荐

怎么说呢,凭摇滚一点打低分挺傻逼的

44分钟前
  • 瘟丧
  • 推荐

姚晨真的不会有点用力过猛吗,片头的设计和电视剧想展现的东西根本是两个世界。弹幕里的女性歧视、传统守旧让我觉得中国影视剧现在这么垃圾和观众完全有关系,自己选择吃屎,自己让制片方以为中国观众就爱看屎,双向奔赴了属于是。只有第九集还是第十集好看,埋葬姥姥骨灰那一幕,彭莱或许不是不靠谱,而是没有感受过没有学习过,所以才这样离谱。和自己的一生和解,和家人朋友表达爱,这本来是很好的角度,不知道为啥拍得七零八碎浅尝辄止。另外国内摇滚乐队是真不行,里面几乎没有一首好听的歌,编剧对摇滚精神的了解也是很表面,摇滚不需要爱?你到底是听哪家摇滚长大的?

47分钟前
  • 奶茶三分甜去冰
  • 推荐

这部剧最大的败笔——套着摇滚的壳说着家庭伦理的事儿,剧名严重跑题,越往后看越不rock。标签应该加上喜剧,这比打着喜剧名号的剧有喜剧氛围。观感有《妈别闹了》摇滚版之感,年近60的妈妈网络寻爱故事,在这里把具象化的东西变成抽象化的追梦故事。直线剧情表述水火不容的母女关系,隐含着对梦想的疯狂。说他不好看,却是这类题材里今年看过不错的国产剧。说他好看,歌也是足够平庸的,剧情也是一集比一集拉胯。姚晨属实把那股子狂拽酒腻子劲儿拿捏了。同龄女演员里,她在电视剧中的突破是有目共睹的。常远照这样演戏不比抱抱强多了?抛开开心麻花给他的配戏,这样的角色也是在他的舒适圈里,却吊打以前演过的角色。结尾如果是以一场告别的形式做一场和解,会比强行煽情上升到亲情的价值更为真实。毕竟彭莱这种人,只适合一个人独行。

52分钟前
  • 离我远点
  • 还行

如何创造一个好的女性角色?不要把她当作母亲,不要把她当作女儿,把她当作她自己。彭莱是个梦一直被打碎的人,她大红后签美国厂牌却不被观众接受,作为乐队主唱却患了听神经瘤,她说“我给不了音乐什么,因为我除了音乐一无所有”,但命运没有因此对她宽容,结局停在了一个最人生常态的地方——求不得。她身上有很多组矛盾,理想和现实,自由和亲情,个性的魅力和伤害,万念俱灰时她也用过吉他弦割脉,垂死之时也念过离开她的母亲,矛盾让这个角色极其丰满。缺点是后期逐渐流于煽情,剧情仓促,但对这样的故事和展示,对屏幕上能出现一个抽烟酗酒讲脏话的中年女性失败者,还是很想鼓励一下,而且彭莱太酷了!

56分钟前
  • Mok
  • 推荐

爱过这世界,没有什么能够永远,破灭的瞬间,才是永恒。

59分钟前
  • 麻油
  • 推荐

好看,感觉有点高开低走了。喜欢白天和彭莱吵吵闹闹

1小时前
  • 期待啦啦啦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