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陆作战

인천상륙작전,仁川上陆作战,代号:铁铬行动(台),Operation Chromite

主演:李政宰,李凡秀,连姆·尼森,郑俊镐,金秉玉,秋成勋,陈世妍,乔恩·格里斯,金宣儿,朴成雄,朴哲民,金英爱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英语年份:2016

《仁川登陆作战》剧照

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2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3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4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5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6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3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4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5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6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7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8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19仁川登陆作战 剧照 NO.20

《仁川登陆作战》长篇影评

 1 ) 冲着俩男主演勉强给个及格分

仁川登陆作战…Sorry,哪怕有李政宰我也很难给高分[凋谢]战争片无非2种模板,一种是客观还原历史,另一种就是战乱中的人物情感,国仇家恨。

哦,还有一种就是失败的案例,刻意丑化一方,无底线抬高另一方,顶着主角光环硬是以一敌百,百折不摧,死而不僵😒很不幸被拍成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李政宰还是演反派比较带感,《观相》和《暗杀》都是很成功的作品,这次的角色嘛英雄形象过分突出,我有点接受不了!

我总觉得,战争持续到一定阶段,支撑人的应该是强烈的求生欲和再看一眼家人的迫切信念,“活着回家”应该比“民族荣誉”更加实际。

因此才说《太极旗飘扬》《高地战》《登陆之日》更接地气,也更真实残酷。

李凡秀难得演反派,眉眼之间尽是演技,老奸巨猾,狠辣独断,演得实在是太棒太棒太棒😘话说,战争片里确实有必要插入一个女性角色,方便切换节奏,带动情感。

But…刻意制造感情线是否不妥?

顶多也就是革命战友关系,怎么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男女之情了?

我有理由怀疑金世妍的经济公司强行要求加戏🤔好吧,完全冲着俩男主演勉强给个及格分吧!

 2 ) 林桂镇是把自己当许世友了么,敢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

作为读初中时还自愿带红领巾读高中时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毕业之后由于年龄问题不得不退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五道杠青年,这次我不谈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争,也不谈对待历史只靠YY的东亚三国对朝鲜战争不同的解读,本篇只谈影片中几个人物设置的问题。

李政宰相比《暗杀》中看似忠良实则奸诈的人设,李政宰在本片中的人设刚好掉了个个:是打入敌军内部的我方人员。

在人物塑造方面,虽然张学秀塑造地没有廉锡镇那么出色,但也没有那么差劲。

毕竟不是所有的电影角色都像洋葱那么有层次感,拨开一层还有一层。

所以在本片中李政宰的表演中规中矩,有血有肉,忠诚、体恤、亲情应有尽有。

但正如老话说的那样:一俊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张学秀这个人设最大的硬伤是他在影片前半部分冒充的敌军身份竟然是中将!

中将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我大天朝1955年400万军队也才授予了175人,编剧们真的认为到了这个层级彼此连面都没见过要靠脖子上的刀疤来确认么?

哎,真是为编剧们的智商捉急!

林桂镇的自白其实做多了反派BOSS,我对编剧的套路已经轻车熟路:那就是无论正面人物行为多反常,智商多堪忧,我都要尽量配合他们。

所以即使我从一开始就怀疑你的身份,但我还要假装相信你;即使你在我眼皮底下夜以继日地传输着情报,可我只能假装睡得像死猪一样;即使我知道你假最高司令官之命想窃取机密,我也不会在最高司令官面前给你穿小鞋汇报你的反常行为。

没办法,谁让你是主角呢?

所以最后无论我兵力多雄厚,依然都会被你单枪匹马消灭殆尽;无论我打你多少枪,都会在即将换完子弹的那一刻被你爆头……但有一点我不能忍受:我有那么不知轻重敢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吗?

即使最高司令官和同僚们不相信我判断的麦克阿瑟会在仁川登陆,但我依然坚信我的判断,并时刻准备着充足的炮弹和坚固的防御工事。

但你要我在最高司令官面前拍桌子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我是很尊敬最高司令官的好不好,即使他那么胖,即使我知道他的后代还会那么胖,谁让他是我们的天赐大将军呢?

所以我是万万不会在天赐大将军面前拍桌子的!

 3 ) 被低估的电影

2021年,我去看了这部将近5年前的电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韩国人拍的非常克制,比较客观真实,这一点非常难得。

全片节奏紧凑,惊心动魄,没有尿点。

战争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战争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到底谁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已经显而易见。

战争的各位主角们,都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生活的,有父母,有妻儿,看到他们偷偷看望自己母亲孩子那一刻,我的内心一阵抽搐,一下子击中了人最柔软的地方。

麦克阿瑟的形象也非常好,有人说麦克阿瑟怎么突然变成鸡汤大师了,大家都在用功利的目的揣测麦克阿瑟,其实老油条,往往都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很多事情别人看起来很复杂,有时候确出乎意料的简单。

没有那么多计算,老头就是被那个坚强的16岁士兵打动了。

被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毅力打动了。

我们通常对韩国总是看不起的样子,不可否认,韩国人有缺点,哪个国家没有呢?

韩国人的决绝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同样不可小视。

朝鲜战争后,韩国的崛起非常困难,本身条件差,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美国给的帮助非常有限。

对比北方,韩国完全是白手起家。

但是最终能够逆袭,靠的就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几十年前的那天,麦克阿瑟正是看到了韩国的民族精神,看到了韩国未来的希望。

自助者,天助!

一只备受风雨摧残的雏鹰啊,让我来帮你一下,给你一阵风,起飞吧!

 4 ) 影评,仁川登陆作战 인천상륙작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韩朝之战

第一次有幸观看韩国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十分期待。

怎么说呢?

主要还是想与中国的战争电影做一个比对,毕竟二战时期,中韩人们饱受入侵者的残害,感同身受。

而且”棒子“的影片以”拍摄人性“见长,战争的残酷、严峻又最能凸显”人性“这一主题,所以相信很有看头。

”仁川登陆“,个人对于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所以特地借助网络重温这段过去,并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 상륙 작전;代号:烙铁行动(Operation Chromite))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登陆战始于1950年9月15日,终于9月28日。

这次战役的成功被认为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晚年创造的一个足以永载世界军事史的作品(通过联合军队对陷入重围的朝鲜南部发动攻击,进行牵制,自己率领美军奇袭仁川,大胆登陆,一鼓作气,拿下)

写在开篇历史题材改编作品的关键点在于”真实性“,尊重历史,以史为鉴

进入点评影片真实度解析虽然打着”还原历史“的噱头宣传此片,可是,片中的“历史”成色明显不足。

究其原因,两个方向供各位思考1. 作为一个观众(旁观者)的视角。

完全理解韩国导演对于这段历史的刻骨铭心、慷慨激昂,也完全认可影片编辑基于“影片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的考量。

所以并不想过度拷问主创人员为何如此美化南韩与美联军。

这里只想说一个“度”的问题。

对于历史的修饰没有异议,可是不能“过”,正所谓“过犹不及”,作品过分抬举南韩特遣队的才能与胆识,各个以一敌百,”抛头颅,洒热血“,感觉像是一群超人小分队。

相比之下,再看一看影片中的朝鲜军人,各个弱不禁风,胆小、懦弱、虚伪、狡诈?

这个实在太”过“了,明摆着是导演与编剧的”恶趣味“。

2. 作为一个仔细阅览过这段历史文献记载的人来说。

完全不知道影片导演与编剧的常识何在,靠着几个卧底韩国人端掉几万人的朝鲜军事基地?

被机枪扫射中弹后继续毅力不倒,还能开枪掩护队友撤退?

逃跑时从高楼跳下完好无损?

战争难道是儿戏?

这是真实题材!

不是"漫威"!

正如前面所说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棒子“这种脱离实际、美化韩式主旋律,”泡菜味“浓郁的洗脑宣传片,哥们欣赏无能。

专业影评网站评分分值不高,原因不必多说,历史题材影片一旦脱离事实,就啥都不是了烂番茄新鲜度:40%(恰如其分)

Metacritic评分:50

影片演员解析三大主人公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连姆·尼森饰演,老牌演技派演员,影片中尽显麦克阿瑟的足智多谋、胆略过人

张学秀,韩国海军大尉(原型是美国海军尤金·奇勒中尉)李政宰饰演, 实力派演员,韩国影帝,片中的表现中规中矩,与李凡秀的对手戏十分精彩

林桂镇,朝鲜军仁川防御司令官林桂镇(虚构人物)李凡秀饰演,完美演绎、诠释朝鲜军人(眼神、发型、方言、肢体动作),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典范本

剧情解析讲述朝鲜战争时期,八名韩国士兵秘密完成X-RAY情报计划和八尾岛作战计划,助推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指挥成功登陆仁川看似宏大的剧情,值得回忆的片段只有两处,至于众所期盼的影片重头戏——仁川登陆,只有几分钟的镜头,不提也罢。

第一处,朝鲜作战部署会议VS美军部署会议。

这个片段很有看点,不仅仅是双方(朝鲜与美国)斗智斗勇,更是两名主角(麦克阿瑟与林桂镇)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成功说服各方主将决战于仁川。

除了情节的紧张、刺激,台词的设计与镜头切换的时机把握更是锦上添花,宛若麦克阿瑟与林桂镇隔空对话、针锋相对(看过影片即可了解其中之妙意)

第二处,张学秀设计谋,约谈林桂镇,使自己的下属可以顺利窃取朝方作战图纸,不料东窗事发,双方最终短兵相接。

看点在于,立场不同的两人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厮杀,没有孰对孰错,只有肝脑涂地,血洒疆场的气概,战争残酷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5毛钱"特效再现江湖随机截屏,体会一下,满眼道具流,航母、飞机做的那个假,不忍直视,比上世纪70年代的奥特曼还差,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写在最后,个人对于韩式英雄主义并不感冒,可是一部历史剧做成这样实在不敢恭维,影片除了演员尽心尽力、可圈可点,其他都是渣渣(尤其是导演与编剧),俗不可耐的开挂剧情,完全不尊重历史,简直就是韩国战争版“漫威”。

本作完全丧失历史剧的底蕴,彻底演变成了单一的韩式爱国主义宣传片,什么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什么联合军队,什么朝鲜人民军,都成了编剧笔下的炮灰。

可惜,可叹,可笑。

编剧☆☆☆☆☆导演★☆☆☆☆演员★★★★★剧情★★☆☆☆推荐人群:韩迷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5 ) 政治没有对错,只有强弱

不管韩国还是朝鲜都是为国而战,都是为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而战,人类生出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经历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洗礼而变得不一样。

不一样就会产生思想冲突,进而想改变对方变成自己的阵营!

战争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政治家的野心和利益,愿世界和平,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的民族特性或同化异族,因为这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是生命!

 6 ) 片名太大

拍得太单薄了,韩国主旋律的片子,太差了。

片名如此大。

很多细节,太牵强了。

麦克阿瑟,被背书得很不情愿。

第一写豆瓣评论,还要140多字,有必要吗?

二句话说完的电影 。

还没有满140字吗,好急人~………拍得太单薄了,韩国主旋律的片子,太差了。

片名如此大。

很多细节,太牵强了。

麦克阿瑟,被背书得很不情愿。

第一写豆瓣评论,还要140多字,有必要吗?

二句话说完的电影 。

还没有满140字吗,好急人~………

 7 ) 战争的表达

#인천상륙작전##仁川登陆作战#一段朝韩尘封的内战历史,距离#抗美援朝#发生的前夕。

不能确定本片呈现历史的真实度,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拿捏的历史题材很成功,中国的战争片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如:角度的立场、煽情的火候及时刻点。

民族爱国心都有,关键是看影片编导怎么调(tiao 和 diao).

 8 ) 杀父之仇,灭国相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有人的规矩,兽有兽的法则.古训曰"杀人偿命",西洋人说"尊重生命".这就是做人的规矩,底线.破了这个规矩,世道就乱了,人就变成了兽.有些人可以滥杀无辜,有些人只可引颈受戮,坐以待毙.这还有天理吗?长此下去,人不为人,国将不国,这世界也会变成地狱,亿万生灵涂炭,人类也就要灭亡了.幸而有豪杰猛士,奋起反抗.你不给我一个公道,我就还你一个公道.你杀了我的亲爹,我就灭了你的国家!!张学秀就是这么想的.我爹有什么罪??!他不是韩奸,没给日本人做过事,他支持过韩国独立,资助过革命战士.他修过桥,铺过路.他救济过穷苦的百姓,他让穷孩子上学,让他们有前途.我爹有什么罪?!!他熟读孔孟,他教我尊老爱幼,他教我礼义廉耻,他让我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我爹有什么罪!!!他罪在是资本家,是地主,是阶级敌人,是新社会镇压的对象,他不能活!我靠!这是神马道理.资本家就是坏人吗?地主就是坏人吗?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跟他有钱还是没钱,有几毛钱关系?这是神马奇葩逻辑?现在,我爹死了.他活不了,你们谁都别想活!"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违反.害我爹的人,通通去死.甭给我讲大道理,神马主义,神马思想.我爹死了!!他没有罪,却被杀害,所以犯罪的是你们,我要亲手惩罚你们这些罪人.所有支持你们的人,也是罪人,我是绝不会留情面的,挡我者死!!所有支持我的人,都是朋友,大恩必报.这无关爱国主义,我不是为大韩民国而战.国家有罪,可以灭亡.法西斯德国,日本帝国,不都灭亡了吗?如果有一天大韩民国犯了罪,那我就会消灭他,绝不留情.现在朝鲜犯了罪,他杀了我亲爹,我就灭了他的国家.这就是公理,这就是天道,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影片可评8分,对现在5点多的评分不满意,所以打10分.

 9 ) 手把手教你如何把敌人黑出翔——仁川登陆作战

最近有两部战争题材电影进入内地观众视线,《我的战争》与《仁川登陆作战》,非常巧合地涉及到了同一场战争——朝鲜战争。

自2000年以来,该题材一直是大陆影视作品的禁区去年一部工整的《暗杀》让内地观众叹服:抗日片原来可以这样拍!

“主旋律”电影在韩国导演的手中融入了商业大片的种种元素,极具观赏价值和娱乐性。

但到了《仁川登陆作战》,明显又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个”的“神剧”套路。

主角与反派本来同属一个民族,因为历史政治等原因走向了对立面,大韩民族黑起共产同胞来,简直手起刀落,刀刀见翔。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展现了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疯狂进攻与无端扭曲。

2016.9.17两部电影评分去你爸的主义,我是为了我妈李政宰饰演的张学秀参加麦克阿瑟的军队,被问到参战原因时,他回答“我想保护我母亲”,温暖又心酸的理由。

在意识形态的分类中,所谓的“普世价值”也算其中一种,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取向是最强大的意识形态之一。

《仁川登陆》非常巧妙,不,非常鸡贼地把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峙——资本主义VS共产主义,转换成普世价值对共产主义的反抗。

片中,共产主义的拥护者无一不被描绘成淡漠人伦的冷血动物。

大反派朴南哲为了试探张学秀,谈到了偶像米契柯夫,米契柯夫的妹妹因信仰基督教,而被哥哥连开三枪击中头部致死,当时留学的朝鲜学生一齐欢呼。

开场十余分钟,一起涉及宗教、谋杀、伦理的故事就将敌人疯狂、暴力、冷血的形象刻画完整。

电影赋予共产主义者的残暴、冷漠也是推动本片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人公张学秀年轻时是一名忠实的共产主义者,某天,同伴们押着他的父亲——一名资产阶级反动分子,要求张学秀亲自动手处决。

正在张学秀犹豫之间,他的挚友开枪杀死了其父,并说“主义是重于亲情的”。

张学秀自此逃到南韩,加入了反抗北朝鲜的阵营,于是有了本片这段往事,是他在女主角反抗时讲述的,紧接着,女主的间谍叔叔被朝鲜官兵抓住并处死。

因为没有及时“划清界限”,女主遭到同伴们的轻视和侮辱,痛不欲生的她顺势协助了张学秀等人的行动。

叔叔被处决后,遭到同事吐口水的女主角电影在此时释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残忍、冷酷的敌人终将遭到所有人的背弃。

共产不共产,资产不资产影片中,张学秀参加接风酒宴,在进入餐厅时,有一个小镜头,门口椅子上坐着一位朝鲜官兵,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为其擦鞋。

这个看似跟剧情毫无关系的短镜头,相当张狂地讽刺了共产主义的“不共产”。

而在韩国小队中,也有一对搭档恰如其分地呼应了这一点。

少爷与仆人,当这对人物身份表明时,必死的flag在风中飘扬,同时也展现了资产阶级队伍中互相尊重、消灭阶层的正义氛围。

影片过半,flag发挥作用,曾经的少爷与仆人,现在并肩作战的两位热血男性被朝军俘虏,即将处决。

在悲伤的曲调中,满脸是血的少爷笑着说:如果有来生,我会让你当大哥,泰忠哥。

这时的仆人也终于突破了阶层的枷锁,哭着喊出少爷的名字,然后子弹穿头,两人牺牲。

与这种共生死,无上下的美好情谊相比,朝军简直禽兽不如,朴南哲随意处死失职下属,作战过程中,不但不营救自己的对手,甚至随手抓平民为自己挡枪。

导演特意为挡枪身体拍了特写电影在此时释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残忍、冷酷的敌人不但会迫害反对者,更会加害拥护者,因为拥护者离得更近!

通过种种设定,电影将北朝共产者刻画成自私自利、泯灭人性、冷血残暴的杀人机器,由内而外,焕然一黑。

奥斯托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电影中,主角张学秀死之前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他甚至因为为祖国牺牲了自己而对母亲感到抱歉。

而影片最煽动感情的部分,也是展现亲情的部分:小队成员偷偷地在墙边卡车上见自己的孩子;张学秀偷偷遥望自己的母亲;在迎军队伍中,母亲以为看到了自己儿子的笑脸。

电影无数次放大主角们的温情、悲伤、平等、友爱、坚韧,也一次次强调反派们的冷酷、残暴,这种单一的设定在普通类型片中也难称上佳,更何况正反两方分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

为黑而黑,削减价值。

但不可否认,对于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来说,哪怕这确实是部烂片,也真的黑到了信仰。

一个人死亡是悲剧,一百万人死亡是数据补充:关于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突然向大韩民国(韩国)发起进攻,三天之内长驱直入,攻下韩国首都汉城。

战事当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高票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朝鲜此举为侵略,并敦促其立即停火。

第82号决议投票情况,当时“中华民国”代表中国投了赞成票。

图然而,这场战争依旧在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支持下进行了三年,战火绵延至整个朝鲜半岛,数十万平民被屠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3千1百零8人,中国为此战役从苏联方面负债15年,联合国军死亡人数接近63万。

其中,仁川登陆作战作为转折点,彻底扭转了韩国的败局,麦克阿瑟带领的联合国军给朝鲜人民军带来沉重打击,直到中国志愿军加入,才逐渐缓和其压力。

1971年,叛变的684部队同样从仁川登陆,杀往青瓦台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

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三八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

2013年3月5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宣布,朝鲜将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

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板门店,朝韩官兵同框时至今日,韩国已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强大的经济活跃度与文化输出为世界瞩目。

而志愿军为其挥洒热血的土地,却在另一个维度上遥遥领先,90年代陷入经济崩溃的朝鲜,依旧是全球最神秘、最专制、最闭塞、最贫穷的国度。

“抗美援朝”宣传海报(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MovieBase,转载请寻求巴塞电影授权。

 10 )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影片从内容看,主要是一部谍战戏。

历史上是不是有这些人物,也不得而知。

但从影片的情节看还是不错的,仁川登陆是韩朝战争的转折点,以往我们都是以中国的视角来宣传这场战争的,但对韩朝战争的起因和过程知之甚少。

以中国的社会制度,也不可能告诉你,这部电影很好的给我们补上了一课。

影片的评分这么低,究竟是影片的内容还是出于政治原因,不得而知。

其实,从韩朝两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就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由于国内审查制度中国电影与韩国电影的距离越来越大了,已经没法看了。

而那些脑残的愤青们,却还是执迷不悟。

《仁川登陆作战》短评

笑死宝宝了,简直就是浪费我的时间,小家子气就算了,把手撕鬼子那套拿出来用,连国产电视剧都不用了好吗,难得一部戏烂的我连喜欢的演员都不想看了。

4分钟前
  • 杯子是玻璃的
  • 很差

打斗很精彩,就是夸大了历史

9分钟前
  • Kinghert
  • 还行

这一个星星给李政宰吧……我和老公都觉得如果南朝鲜人都这么牛叉,派两百个完全就足够了,要什么美国大兵塞……

13分钟前
  • 小呆
  • 很差

虽然电影太过放大了个人英雄主义,但是不得为这些,为了打击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战士点赞。也对我国当初不越过38线一步的决策,感到自豪。

18分钟前
  • 润昕
  • 推荐

尴尬,恶心

22分钟前
  • 大白汐
  • 较差

虽然没有交党费,但是凹造型还是免不了,辛德勒怎么给拉来的?

24分钟前
  • V0ID0
  • 较差

意淫之作,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会把希望寄托于一个韩军特战分队?呵呵

28分钟前
  • 飞翔的番茄
  • 较差

过于强调个人的作用了吧

30分钟前
  • 下雨天去越野
  • 还行

神剧

34分钟前
  • 曼特宁
  • 较差

还是挺好看,为什么分那么低

35分钟前
  • 安南秀
  • 推荐

尴尬……两位主演各自演技都挺好怎么烩在一锅里味儿都变了……

3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较差

只是为了看李政宰。

39分钟前
  • 马克西米利安
  • 较差

7分,7.93G,保存18

40分钟前
  • tiger
  • 还行

人民军城防司令随时阅读,敢和最高长官拍桌,屡次遭遇险恶却冲锋在前,劈头一枪,率性至极。逃出酒吧枪战刺激。美军机直接稍走了俘虏开玩笑吧。真地下党遍布。麦帅很看重大尉啊。阵地由你肃清,联合国军登陆多没成就感。

45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脑中橡皮擦,第三种爱情,仁川撕同胞,记住这个导演:李宰汗,拍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大烂片!

46分钟前
  • 紅王爺
  • 很差

6分。看题目原本以为会是一场围绕着仁川登陆的攻防战,结果却变成了谍战戏码。这本来倒也不是不行,但能不能别立场那么鲜明?朝鲜被黑得那个叫狠啊,也不想想如果南韩当年真那么厉害怎么会被人赶到海边去的。拍这种片子,还是学学《暗杀》的好。起码正反派智商要在线才行啊。

5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较差

综合来讲这个片子倒也不至于像那么差的样子,当然也不至于几个间谍的所作所为就能最终影响到一场事先计划准备充分的军事行动。

53分钟前
  • 壞壞噠貓先森
  • 还行

就是国内任何一部抗战片套路,伟大战争背后渺小的牺牲者,但,“敌我”双方对调了一下。共产主义只是种意识形态,是具有残忍的一面,就看以哪种立场看待它,善恶总是相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一波三折的叙述架构始终使故事充满紧张感,最后冲刺热血部分真像抗战片啊,小隐喻给的很温暖。

56分钟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还行

。。。

59分钟前
  • aprilfool
  • 还行

韩国人的自信全靠麦克阿瑟撑腰啊

1小时前
  • 墨玉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