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时常跟在国外做exchange的朋友联系,差不多就是交流一下那边的生活情况,印象最深就是他给我讲的关于高中生举办的party,目的是各种各样,除了过生日还有庆祝球队胜利,又或者是放假,用他的描述就是"play hard, drink high"不过我没出过国,也就很难想象那会是怎么样的场面。
今次看了这部project X 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主角Thomas为了让自己的生日变得更加地high,让自己藉此变得更cool,同几个朋友策划组织了一场聚会,谁知当晚随着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整个场面变得不受控制,最后就演变成了一场骚乱,而Thomas的家也在混乱被burn off 了。
听我朋友讲美国年轻人很想让自己变得cool,只要有场合他们就会捉住机会去show off,所以这种party就是最适合他们的了。
想想就能明白,在那种灯光缭乱、音乐震耳欲聋、酒精弥漫的环境下,整个人都High到不行,完全唔知自己做嘅咩。
不过最后演变成骚乱就实在有点过分了,这应该也是导演的用意吧,凡是都有度,超过了就麻烦了。
至于性,美国人也相当“威猛”的——至少这部片里传递的就是这个样子。
但我也听到不少观点,开放也好,保守也罢(听说新英格兰十三州就这样),性在美国文化中真的是一个永久不变的big topic。
结尾还蛮有意思的,一切都fucked up了,但Thomas真的变得很cool,片尾的文字还写道同学们都认为他是“most likely to succeed”,你或许会质疑这样的价值取向,但这是文化差异啦,美国佬人人都像变得很cool,就像我们很小的时候人人都想当“三好学生”一样——这不是在贬低什么抬高什么,只是想说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下造就不同的人——我怎么在说这些??
Anyway,这部片很cool,想像我一样见识party文化的朋友肯定可以大开眼界。
看完电影,立即就把勒庞的《乌合之众》翻了出来,继续膜拜这一位大师。
电影的内容不在这多说,剧中夸张的手法来讲述美国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无可厚非,甚至有点如木三分。
美国青年人的“party up”的心态必现无遗,个人主义下的“being cool”也很明显。
主要还是想说说,群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乌合之众》开篇就给出群体这样的两个特性:每个人个性的消失和个体的思想和感情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片中的party无疑给出完美的匹配:一群互相熟悉度很低(每个人认识的人数与总体人数的比例很小)的学生,加上所有人都希望high起来的心理。
片中明显地指出很多参加party的人可能根本不认识party的生日寿星,也就是男主角。
在这里,不存在个人,存在的只有狂欢的群体。
群体还有这很多其他的特性:冲动,易变,急躁,本能的冲动,不承认障碍,没有长远打算,受暗示影响,形象思维。
换句话说,当构成群体时,所有的个人拥有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道德感全部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上述提及的群体的特质。
本能的意思大概可以说成每个人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要做的事情。
弗洛伊德认为两大最主要的本能,是性和暴力(后来修改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片中裸露的身体,亲热的男女,跳楼房的场景,把小矮人投入烤箱...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长远打算:剧中所有的人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这场狂欢要把所有人带往何处。
典型的是一直怂恿男主的男配角,他希望party一直继续下去,至于到什么程度,到了再说吧。
一直说着的“I can fix this”,到了傻眼的时候变成了“I don't know how to fix this”。
邻居的抱怨,父母的担心,警察的来访都是阻力,但是群体是不会承认障碍的。
他们有一个目的(不是长远的),会做出一切来实现它。
所有喧闹的人群躲进后院默不做声,看似弱智不可能的事情也发生了。
思维能力降低,道德感丧失无疑是最主要的两点。
想必看过的人对那写着“naked gilrs only”的标识牌都印象深刻。
任何女生,正常情况下看到这个,都会皱起眉头,骂一句“下流,变态”之类的话,就头而去。
退一万步,也不会立即把衣服脱了,跳进水里。
在陌生人面前做爱,对着睡着的人撒尿,把车开进有人的泳池,在公共场合大小便... 即使再叛逆的人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如此行事。
一部充斥着酒精,大麻,性与暴力的电影,或许是对勒庞《乌合之众》最好的注释吧。
PS:影片的最后,貌似有拍续集的打算。
如果真有的话,希望导演不要用伪记录片的形式,因为既没有fucking新意,又容易fucking闪坏眼。
电影讲述了三个屌丝为庆祝生日,决定在家里开个生日派对,结果不小心来了太多人,引发了暴乱···这部片给人感觉就是只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的电影,这么长的电影就只讲了聚会那晚发生的事情,整部片给人感觉非常无聊···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这么垃圾,为什么我还给三星呢?
电影中有很多很多很多奶子哈哈哈
一个预期会很清冷的高中生生日派对,演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骚乱,我想以中国人的思维来说都会觉得好不可思议,中国的文化讲究克制,喜怒不形于色,所以美国人那种注重自我、注重表达的生活态度让我很是惊讶,而且Thoms本来也是一副优等生模样,不嗑药、腼腆、安分守己、没有太多朋友,甚至父亲都认为,他一定不会制造什么麻烦,局促不安的等待变成了一场让他扬名立万的super party,各种疯狂、各种痛快,我本以为他会亲自报警来结束这场灾难,但是他反而乐在其中,虽然说有点忐忑,天亮后,一切结束,每个人都回到现实开始面对自己惹下的麻烦,Thoms一生也许都不会再这么疯狂了,他会回到原来的轨道,平静生活,但是他一定不会忘记这一个生日party,这是一生的谈资,可以对孩子炫耀,也让父亲骄傲了一把,尽管他父母面临破产,而他也会被其他的同学所铭记。
一生当中,这么彻底的疯狂一次,挺好
YSS STRONGLY RECOMMEND看到我和Ken目瞪口呆!
还可以再疯狂点吗?
还可以再美国点吗?
还可以再2B点吗?
够极端,也就够正点!
导演年纪轻轻(1977年生人),果然胆色过人!
超越Hangover,羞死American Pie!
交了这么个拉丁屌男做朋友,小清新男主人公站着果然中枪了!
眼看着儿子和这么个朋友混也不指点一下江山,中产老爸倒着果然中枪了!
无辜的父子都倒下去了,拉丁屌男和眼镜小胖赚了一辈子的谈资,还释放了自己雪藏已久的小弟弟!
交友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惹毛了邻居和毒贩,惹来了条子和火焰。
酒精、摇头丸加天生过剩的荷尔蒙,把在场所有的青春期动物包括专攻下体的侏儒和一把年纪的大叔,都赶尽杀绝变成了核导弹级别的破坏力,整洁的屋子是早就不保了,每个角落都被多少不同主人的体液浸泡了,窗子必须被砸坏,豪车必须被拖下水,蹦蹦床迟早要爆破,卫生间的呕吐物让人呕吐…… 这幢别墅就是不被烧毁也是没法儿再住人了,两位尽职尽责的派对 “保安” 面对熊熊大火成全了整个街道,终于明白了失控才是高中派对的正经事。
在堕落的阿姆斯特丹那会儿,我一直相当纠结自己无法自甘堕落到荷兰人及类荷兰人的欧洲人的尺度,吃喝玩乐到不知天昏地暗,以至没法融入腐男腐女的腐烂主流社会…… 看了X计划,我深信这一众有羞耻之心的荷兰人及类荷兰人都可以有自知之明地麻利儿着剖腹自杀了。
我们中国人啊,不是扯的啊,真没他们这种毁灭世界的天赋…… 我认了。
话说回来,你真觉得弱弱的Thomas能像学校里学生推选的一样,是最有前途成功的小盆友吗?
我真的相信他终究能够还债成功…… 他是个nerd,但不是所有的nerd都能做出Facebook好吗?
他是被逼疯的,但不是所有的疯子和天才一步之遥。
十个疯子里总会有一个基因突变成天才,剩下就只能心甘情愿地在疯过以后老老实实地做宅男屌丝凤凰男。
然而美国的文化是制造疯子的热土,你看Thomas的父母,他亲生父母啊!
背着Thomas说他是个loser!
你看Thomas的同学们,他没招他们没惹他们啊!
当着Thomas的面笑他是个loser!
怎么这么乖的好孩子就是loser了?
在我们中国可能还是三好生加班长呢!
可是他一旦发飙了,虽然是被迫发飙的──有点像绿巨人的状况,他就被父母暗叹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孩子,被学校奉为了传说中神一样的人物!
你有没有像我一样神经错乱并难以置信地坐在沙发上,暗想,搞个着火的千人party有很酷没?
没有拉丁屌男他搞不到千人,没有疯子毒贩他搞不到大火,请问他到底做了什么?
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他那提供了豪宅、游泳池、超级跑车和零花钱的老爸,还有不惜出动直升飞机的新闻电台!
请问弱弱的Thomas做了什么?
连爱都没做成!
最后,我想站在孤儿摄像师的立场上总结一句:让他们cool去吧,在我眼里他们始终是一群傻B………
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啤酒电影,在如今爆米花电影横行的年代,《Project X》的横空出世绝对令每一个人膛目结舌又津津乐道。
在当今驱魔等惊悚科幻题材伪纪录片横行的时代,托德·菲利普斯用1200万美元成本华丽丽的跨越了无数人的底线。
在一系列的轰炸耳膜和视觉干扰下,居然一点不感觉疲惫,作为一部R级cult片,它惊艳到将《宿醉》的低级趣味及重口味延续下去,并且击穿每个人的心里防线。
由于场景和剧情的设定,影片并没有《宿醉》般曲折的悬疑剧情,仅仅是一栋房子和一群疯狂的年轻人,但是part2的180度转型绝对不比《宿醉》保守,将一切疯狂进行到底。
如果在《妇联》《超级战舰》《黑人3》等等科幻大制作的狂轰乱炸下感觉到视觉疲劳的话,《Project X》绝对会令人眼前一亮,这也让我更加对托德·菲利普斯充满了期待。
有人說這是一部低級趣味、暴露、髒話、腦殘的R級垃圾片。
那麼,這正是這部偽紀錄片風格電影的成功之處。
導演把本是一場中小型派對演繹到千人以上的騷亂的故事通過“DV”的鏡頭(當然還有其他鏡頭)記錄在案,整部電影中的淫亂、暴力、粗口等正是這後續高潮的推動力。
偽紀錄片不只會“記錄”靈異現象,當然還有這些“青春暴動”。
混雜的派對,將暴躁的青春做出了這個高潮跌宕的夜晚,這個混亂,的確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部讓人厭煩的電影,卻也有諷刺教育意義的“惡俗”電影。
有人說這是一部低級趣味、暴露、髒話、腦殘的R級垃圾片。
那麼,這正是這部偽紀錄片風格電影的成功之處。
導演把本是一場中小型派對演繹到千人以上的騷亂的故事通過“DV”的鏡頭(當然還有其他鏡頭)記錄在案,整部電影中的淫亂、暴力、粗口等正是這後續高潮的推動力。
偽紀錄片不只會“記錄”靈異現象,當然還有這些“青春暴動”。
混雜的派對,將暴躁的青春做出了這個高潮跌宕的夜晚,這個混亂,的確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部讓人厭煩的電影,卻也有諷刺教育意義的“惡俗”電影。
high完了又跑来讲什么深度,谈什么责任感,最看不起这些嫖完了又心疼钱的douche bag。
还有那些嫌奶露少了的麻烦你们去看A片。
youth本来就是一场riot,这部电影只不过把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曾经意淫过的东西展现了出来。
青春期的我一样会有暴力、淫乱、极端的想法,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成为一个正常人。
不愿意面对人性阴暗面的人才更可怕,就像那些整天宣扬伪成功学的hypocrite一样。
我大概能想象到这样的场景:圣母婊们看完了这部电影,先来豆瓣当键盘侠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然后狂拖进度条默默的回味了一下各种tits的镜头,最后点开了一部A片,把手伸进了裤裆。
你们一定是在真实世界里遭遇了太多的不如意才需要来网络上标榜自己,就像电影里的侏儒一样令人厌恶。
这种发泄的行为,其实与电影里的party animal无异。
回到电影,为男主睡女神未遂感到可惜,反正已经被女主捉奸在床了,是我就先干完这票再说。
不在loser中逆袭,就在loser中变态。
they just try to be cool,give them a chance。
最后说一句,摇头丸真可怕。
先声明一点我是做派对的,在中国魔都上海,大大小小的派对组织不小百场,我现在非常的理解这种行为及文化哦,如果你不理解,那么你太老了,或者你现在还是一个屌丝;这话也许虚伪,但无论哪样,如果我来邀请你参加,我说真的,我可以邀请你参加,上海的别墅派对,整栋别墅供我们派对,这里还有其他各个年龄、阶层的美女帅哥,你会来吗?
无论你是20、30或者40?
你会来吗?
看这个电影是为了寻找我自己派对的游戏打造,偶尔看到了大家的评论今天晚上先不说了,后天晚上补充我见到的中国派对崛起和独有的模式,大家可以先关注一个微信号:ihomelike,友家别墅派对里面有我每个月免费举办的 别墅派对和酒吧派对sorry for party rock! sleep
这“史诗”般的狂欢趴,这屎一样的剧情,high你妹!!!这是燥!!半夜看的我头疼!!我一度很想拍死考斯特啊!!青春很扯淡,狂欢需谨慎!!!
以为是20世纪的 。
太极吧HIGH了。好久没看这么欢乐的PARTY电影了:)
真心不能睡觉之前看这电影儿。。。一宿乱梦= =
太疯狂太狂野,“你原本应该会有更多的歉意,你愿意道歉吗”???
我是受不了。= =
不太喜欢这种伪纪录片DV风格式拍摄手法;三个屌丝开始没想玩那么大,奈何形势比人强,最后搞出超级疯狂的派对……
巨写实好不好。。。
what's the point?
好欢腾啊好欢腾~
文化差异
擦!国外小孩都拽成这样了? 史诗级派对倒没觉得,就认出拿DV跟拍的是海扁王里的小反派...
绝逼夸大了好么
什么时候我也能喝成马一样
谁人年轻不曾2
总感觉摄像君才是最终boss...
来点真正的hardcore好不好
Party自古谁无敌?一片废墟照汗青!
ecstasy
let's have one before i l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