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部剧的先行海报觉得此剧只是普通的都市剧,没什么TVB当红大咖压阵,剧集又短,才18集!
18集能有多少剧情?
感觉肯定故事简单单薄!
但是我错了,在错的同时也替这部剧的遭遇感到深深的不值!
既然替此剧遭遇不值,那我们就替此剧做一个深度剖析,来看看它有哪里精彩之处和不公遭遇!
首先谈题材,TVB这几年的创作力是一年不如一年!
首先是警匪片彻底沦陷!
无间道剧情和狙击系列是回锅又回锅!
回锅到看见就想吐!
最近两年也就《夸世纪》,《降魔的》,《逆缘》题材新颖创新一点!
可是《逆缘》20集以后就开始凑剧情!
这是一件恶心观众的事!
但本剧的心理题材够新颖够创新!
心理题材剧是近年来被欧美剧、韩剧尝试的一种风格,这一次TVB把它搬上了荧屏,算是既《天与地》之后的一次大胆尝试!
女主的三重人格,专业一点的词语就是患有人格分裂!
这种题材在《天与地》的表达是灰暗,悬疑,惊悚!
但本剧却表达出轻松,诙谐,爱情,甚至是一部微喜剧!
这样对题材的表达,怎么让人不新鲜不欣喜!
接下来我们聊聊演员的演技!
黄智雯在我眼中一直有花瓶的嫌疑!
但这一次确实让我大跌眼镜!
黄智雯这次在演技上有很大突破,三个人格都非常鲜明,个性十足,她已经能够拿捏得比较好了,不同人格切换自如,虽然是一部小成本的作品,但我是觉得这部完全可以成为她目前的代表作品了。
男主袁伟豪在这部剧里特别出彩,看过很多他其他的作品,非常有潜力,每一部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演技也不断进步,越发细腻两个人的cp从oc开始到现在,火花满满的,不但cp感超级强,而且很多细节两个演员默契十足,超级有戏。
剧情也被他俩带的全程无尿点!
可就是这样一部佳作却遭遇太多!
剧集被严重删减,集数被剪至18集,这是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
以前觉得这部戏名字捞捞的估计不好看,现在打脸了。
昨天熬夜追完了。
题材很好玩,女主人格分裂成三个人格,然后和其他人格共存的故事。
(我觉得这个题材在TVB剧里面是挺新的)我以前看的有关人格分裂的片子,塑造的感觉都是人格分裂是坏事情,但这部剧里面分裂出来的人格大部分时候都是好的。
(虽然有些情节有点夸张哈)三个人格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主人格,因为主人格工作事业都很强,性格也很好。
黄智雯演技很好哎,真的很好,特别是演主人格和啊愁的时候很有区分度。
也因为是一部比较轻松的喜剧片吧,里面很多情节其实都有点夸张。
但还是很好玩。
我比较可惜的是女主和男二的感情故事bad ending了,女主和男二确实比较配。
但谁让男主是男主呢,男二整体人设没有太大毛病,很喜欢女主,工作能力很强,对于工作上的对手也很包容,除了有点恐惧症(但最后也因为喜欢女主去治好了)。
男主给我的感觉真的是个憨批,人设就是很热情很好心,但工作能力稍微差点。
前期跟女主律师身份还是挂钩的,发展到后面基本上就是谈恋爱了,爱情线发展的太多了。
get到黄智雯的美了,特别是次人格,太美了!
被圈粉了。
2020年看的最出彩的TVB电视剧了,值得2刷。
2刷了,看的是20集版本。
感觉前14集剧情满分,后面无论是人物感情、boss处理、剧情都有点加速,如果加长到23集就更加好了。
先说不足:1、18集让愁擘擘伤心是一大败笔,除了推进剧情之外毫无作用。
2、男二退出得太快了,缺少一点铺垫。
3、方以因刚和男二分手,转头就和利东佳好上了,前面剧情已经铺垫得很好了,19集后转变得太快了。
4、boss突然就入狱了,应该加一场利东佳上庭单挑的戏码。
5、菠椰是方以因和利东佳小时候玩的游戏延伸出来的反派,暗恋水果超人。
但这个设定到后面放弃太可惜了。
17集后剧情和出场机会非常少。
应该加上水果超人(利东佳)在现实中保护和回应菠椰的爱,这样方以因后期人格融合后爱上利东佳,就更合理了。
跟HK新一代小网友的审美真的越来越不能同步了。
一个HK朋友一本正经跟我说香港观众觉得李佳芯人美演技好什么的我……明明当年跟他们的前辈老阿姨一起追过武俏君聂宝言的好嘛!
越行越远就是这个意思了!
多年看不进tbb,上一部大爱还是「义海豪情」,「降魔的」后终于被Mandy圈了圈粉(然而HK小网友一直弹弹弹她,我那朋友还在我喜欢Mandy的微博下一个劲儿说不如啤啤什么的简直烦死了)。
Mandy长相正气大气附带英气(鼻子好评),演技细腻又走心不属于那种靠夸张表情眼泪鼻涕一起流的,反正我很buy,又兼同BenCP感爆灯(看了这套发现袁伟豪喜剧感好强,尤其第二集在机场被pina摸脸,一边往后缩一边还挺陶醉的样子真是激萌)。
难得剧情写得十分流畅,前后呼应位很多,细节好评(比如第一集kai仔画的因因旧书包上有“pina colada”字样,第四集kai被阿愁抱住时看到他两脚袜子都破了洞,屋邨仔没跑儿了)。
主人格方以因内心戏动人,渴望阿妈认同却每每被阿妈无理diss的几场戏都让人好心疼她。
其实主人格性格都已经相当复杂,更不要提再加上另外两个人格,确实是「考牌」之作(尤其不给你时间转妆转头转衫,一秒就要变身用跟方以因一模一样的造型去演pina同阿愁),然而Mandy这种老司机还是做得层次分明游刃有余(起码看起来是这样演的时候怎么纠结管不着了),并且另外两个人格都很可爱,感慨一下Mandy这可怜的娃上不受宠于高层下不招待见于HK小网友,多亏监制德哥像个亲爹,这次真是捞到个好角色啊。
搞笑位很多并且完全不觉生硬,看得开心之余又想大骂tbb真是不想好了!!!
这么好看的剧压快两年放炮灰档还周播是几个意思啊。
什么使徒行者2这种尴尬合拍剧能不能别再搞了我那么喜欢宣萱都实在顶不顺了,不伦不类完全体现不出港剧的优势!
……然而话说现在的港剧也没什么优势了,从前那种能鼓励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尤其是女小朋友)独立自强的低成本小制作但不妨碍成为经典的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也许跟大环境有关,也许只是我自己不化,大概看Mandy顺眼也是因为在她身上找到一些tbb鼎盛时期不浮夸不随波逐流你怎么说我自成一派的感觉?
这个周播我追了,还有14集,买少见少。
嘻嘻8集播完越来越精彩 忍不住动图一下
阿愁宝宝女友视角下全世界最帅???
的利东佳……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啦,眼下进入倒数四集的不舍阶段。
编剧真是抵赞,几条线索之间的联系特别扎实,丝毫没犯各自为政的毛病。
比如舞蹈员庄源的case自然引入方以因妈咪年轻时的经历,Theo找小豆医恐惧症令Kai仔成功发现袁振侠一案的线索,白状和利东伶关于袁振侠被害妄想症的一番对话在推进两人CP线的同时又带出方以因为了不打击Kai仔所做的两手准备……等等等等。
对比一下许多剧集为了让主角之间有点联系莫名其妙把男主和男二这俩好朋友各自的女朋友也发展成好朋友的尴尬行为,本剧真是一股清流啊。
方以因和Kai仔的师徒感情线也是难得的清新趣致。
青梅竹马打底,性格南辕北辙,多数时候俩人就像一对小学同桌,傲气学霸小女生和阳光顽皮小男生。
小男生和小女生在“结对子帮帮学”活动中发展了深厚的情谊,小男生天天给小女生带零食,并且学习成绩一路上扬,期末考试考了90分兴奋地抱起小女生转圈圈。
也许是师徒起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随传随到让干嘛就干嘛的条款限制了Kai仔的想象力,明明已经开口师父埋口师父喜爱师父喜爱到出面,自己好像还没发现呢。
不过……其实你那只会动的耳朵早就发现了呀。
方以因这个角色可以说是集编剧与演员功力之大成。
跟Theo分手后码头上带泪强忍的倾诉。
给kai仔掌心写下鼓励字句并宣称“因为我是first”的傲娇小表情。
一边喊着自己生不如死一边叫嚣姐偏不死因为死了就是认输……硬净之中流露一丝软弱,嚣张之余带点另类的萌。
这类性格有硬伤、不那么讨喜的角色不知为何一直容易打动我:假笑小天后。
响指爱好者(打响指通常代表又想到了馊主意,下一个镜头往往是Kai仔内心哀嚎“这样也行”的大白眼)。
童年看卡通片钟意反派。
假跳海还记得穿一身黑防走光(对我是脑补过多但她真干得出来)。
至于菠爺和阿愁宝宝,招人爱却并非能用“狂野烈女”和“天真宅女”简单概括的符号性角色,而是各自拥有完整的人物小传和性格发展。
特别喜欢看Mandy的演技solo:愁mm扮方以因上庭,方以因扮愁mm试探阿Kai,波爺扮方以因大闹机场,方以因和波爺一秒切换……演得过瘾看得过瘾。
最过瘾的是,这部剧让人回想起九零到千禧年代形容港剧女主角的一个词,“气质”。
太不石破天惊了的一个词对不。
然而在流行研究口红色号的今时今日越来越少听见了。
被用这个词形容的女性一般工作至上,思想独立,自强自尊。
比如高婕。
比如程天蓝。
比如方以因。
上年我看电视18集删减版的时候,记得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有太多疑惑,我觉得那是因因。
而时隔一年我重温20集完全版,我第一感觉仍然是因因。
但看到不少朋友说那是愁擘擘,我去回看,也觉得似乎是愁擘擘。
我困惑了,到底那个是因因or愁擘擘?
我想去问一下人,留言给提到此说法的朋友:“是否以前曾有什么权威的途径,有确认过那是愁擘擘?
”,但一来热度已过,二来人家未必能及时看到留言,我暂时未能得到回复。
我反复观看这个片段,我认为“那是愁擘擘”这说法值得商榷。
我在此姑且当之前并没有权威途径确认过,来说一下我的困惑和理解。
觉得那是愁擘擘,会有下面几点理据:1、因因伤心的时候,愁擘擘会出来。
而那时正是因因多重人格被爆出,她被母亲苛责之后,伤心的时候。
2、语气和缓、轻声细语,像愁擘擘。
3、坐在愁擘擘喜欢的跷跷板上,要阿kai陪她在此玩,并要阿kai买愁擘擘喜欢的雪糕吃。
4、说起“不要对愁擘擘好”的约法三章时,她没表示认可,反而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
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似是愁擘擘在为自己说话。
5、20集因因从美国回来,那时是愁擘擘,阿kai买了雪糕给她,但愁擘擘回避并说“你不要再对我这么好了,我没脸接受你好意,我不喜欢自己做坏人,我不喜欢自己嫉妒自己,我不喜欢、我不喜欢...”,这个场景似乎是在回应19集公园这里阿kai的“腐竹一片”,愁擘擘受打击“失恋”而作出的反应。
(当然阿kai是照顾因因的心情而这么说,并不是真的不喜欢愁擘擘)乍看之下,这不就是愁擘擘吗?
然而,这里的疑问点也是挺多的:1、阿愁为何要扮因因?
即使是阿kai认错人在先,阿愁没去否认,但依然没能说明为何要继续扮下去,阿愁似乎不是会去扮谁扮谁的人?
表明自己是阿愁,亲近阿kai,貌似才是阿愁的常规?
2、阿kai悔叹了一段他们的遭遇,说早知他来当见证人,因因轻声接上一句“这不关你的事”,似乎是明白来龙去脉而说的安慰性质的话,阿愁能听明白并说出这样的话吗?
3、阿愁自带悲伤,对许多事物都可以伤心,但除了最重大那个秘密,阿愁与因因的伤心事没太多交集,她出来替因因伤心,但好像不能清楚因因为何伤心,或者清楚也并非转移身受的关系,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阿愁反而恋上阿kai,心情截然不同。
当阿kai关切地问“怎么样,easy阿姨有没有骂你?
”,因因悲从中来,差点没忍住哭出,她有明确的因为母亲苛责而伤心的指向,骂的不是阿愁,似乎不是阿愁会有的表现。
4、约法三章时,因因说“愁擘擘怎么会恨你呢?
她对你痴心一片,她真的很喜欢你的”时,语气是干脆利落的,阿愁能够说出来吗?
阿愁的表达状态是有些瑟缩、青涩的。
5、回到家里,遇上theo,因因的表现是沉着的,且还说“我有点累,不如你们俩先走吧”,这是阿愁能做出来的?
包括两人走后趴在沙发哭,悲伤自语“为什么”,这显然更像是因因遭受打击后的痛苦质问,而不是阿愁“失恋”的哭。
当然你可以说,回家这里人格已转到了因因。
那么,除却这点,但也还有上述4点疑问。
其实,总结一句是,阿愁总的来说思维状态是少女模样,言行是偏退缩、战兢的,表达语气是青涩的,她能够做出上述的表现吗?
她能够扮得好因因吗?
我不太认为能够。
那么,那个就该是因因了,但是,那又如何解释“是愁擘擘”的那些理据?
我想谈谈我的一个见解。
纵观全剧,有一条要表现的主线是因因三个人格之间的融合之路。
最开始,因因不接受她们,排斥她们,甚至一度想“杀死”她们。
火爆直率的pina自然是跟她对着干,称其为“八婆”,要反抗,要更多自由(出现时间)。
而愁擘擘脆弱敏感易哭爱吃,不受因因待见,愁擘擘也乐得避开,双方没有话说。
但有了阿kai这个中间人,慢慢地,在阿kai的鼓励和帮助治疗下,三个人格有了沟通、了解。
因因知道了pina的原型是动画反派,是反抗母亲的投射,还与pina有过谈判达成共识。
与愁擘擘,也有了书面交流,通过阿kai侧面了解愁擘擘更多,还在担忧阿kai官司的时候,主动写信问愁擘擘。
因因从开始的抗拒,到交流,到共存,到接纳,与pina、愁擘擘的关系是慢慢在转变和融合。
我觉得,公园里这个似是而非的愁擘擘,正是在体现这个过程里将近终点的阶段——接纳。
那个时候,因因被公开爆出多重人格,还被母亲苛责、冷漠对待,还几近确定了母亲“害死”父亲,因因处于很伤心状态,循例,她哭起来愁擘擘就要出来替她伤心,而她自己就躲起来,作为完美主义、理性、好强的她,从不轻易展露柔弱。
按照以前,公园这个肯定是愁擘擘,但结合融合过程去看,此一刻,我却觉得那是因因接纳了愁擘擘,看上去像愁擘擘,却是愿意表露脆弱和哭泣的因因。
与其说是愁擘擘在“扮”因因,不如说是因因在“扮”愁擘擘——“我都想要吃雪糕”,因因终于可以拥抱愁擘擘,不再死撑。。。
这个情形就如同之前的pina。
theo拒绝因因的辩护和帮忙,而因因为帮前度,“扮”pina去酒吧勾引太子爷。
要是往日的因因,肯定不愿意放下她的姿态,去扮什么奔放自由女,更不愿意去扮pina。
不仅如此,后来在太子爷家里还主动求助pina,而pina也助因因脱险和盘问太子爷,“两人”合作愉快。
后期的她们,几乎到了可随时沟通的地步,可以说,因因已完全接纳了pina,拥抱了pina。
一个展现因因“扮”pina的高光表现是,后来的因因不用借pina之手,终于可以以因因的身份直接向母亲发出愤怒和反抗。
事实上,因因不轻易展露柔弱,也不就是理性好强的缘故,她是不能。
愁擘擘不仅帮因因伤心,还帮因因封存了最重大的秘密,一个非常痛苦的秘密。
若果因因不理性强硬起来,柔弱哭泣会让她有机会触碰到那个秘密,所以,她不能,她必须尽量维持理性好强的面孔,尽量避开愁擘擘。。。
但要治本、要融合就必须要面对,当融合过程到达某程度,因因就要直面愁擘擘,而公园这里就是这样一个节点。
因因终于可以去面对愁擘擘,拥抱愁擘擘。。。
而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因因要碰触到那个真相了,而剧情也正是在公园回家后,因因主动去询问愁擘擘事实真相。。。
所以,基于上述的理由,我认为那个是因因。
这大概比表现因因的嫉妒,阿kai的“忠心”,愁擘擘的“失恋”要有意义得多,而从心理治疗、心理成长,转变融合的角度看,也应该是这样,应该有这样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那个就是因因。
既然是因因“扮”愁擘擘,那上面的那些理据就可以糅合一起看了,是愁擘擘,也是因因。
就像因因第一次不用化身pina来怒怼母亲,她也第一次不用化身愁擘擘来面对伤心,她还一度为愁擘擘说话“她真的很喜欢你的”。
因因就是愁擘擘,因因就是pina,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
至于20集愁擘擘避开,可以理解为,没有最终融合就始终人格有别,但那时融合度很高了,不用说出来愁擘擘都知道因因感情,并表现了出来。
——————————————————————————————————————————这篇文在我写到一半的时候,收到了一位朋友的回复,他说确实有权威确认——黄智雯在ig story放了公园剧照,加了一句话“人家都话要食雪糕,咁都唔认得我”。
言下之意,是愁擘擘了。
好吧,虽然我觉得我那个解读更适合更有意义,但既然因因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这样了。
虽然写了一半知道了相反的结论,但我还是写完了,我想将所想都表达出来,哈。
在此感谢 @zpy1002 朋友的回答!
不过,这么虐愁擘擘我是觉得有点不厚道,本来她都背负重大秘密了,还要来一段失恋。。。
以我对多重人格有限的理解,阿愁是因因将痛苦秘密连同脆弱柔和哭泣的一面分裂了出去,她本身是自己一部分,融合过程越深因因和阿愁的关系就越缓和,越能互相接纳,因因能感受到阿愁的感情就越多,最终融合后因因会拿回柔弱哭泣的那一面,同时感受到阿愁所有的感情,阿愁很喜欢阿kai也几乎等于因因自己很喜欢阿kai,现在这么来一段嫉妒失恋是意欲何为?
也没见对剧情有什么作用?
后来她们还要融合,阿kai还要表白,这是置次人格和阿愁于何地?
而趴在沙发上悲泣的那句“为什么”,最适配的是因因对坎坷遭遇、对母亲对命运的悲语,现在成了一次失恋的追问,这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
还有巧合的是,我那个心理融合的解读,竟然也能无缝接上剧情和镜头,导演编剧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啊啊啊?
这样的话,那上面的解释就要改了,也还是能改的。
说愁擘擘少女思维状态扮不好因因,可以认为,愁擘擘只是表面上少女,实质上仍然是成人心智,她对许多事情都明白,只要她有心去扮,是能够扮出来。
开始阿kai没认出来,于是她也没有说破。
而说起母亲骂她悲从中来,其他伤心事可能未必有交集,但母亲却不然,愁擘擘一样有深刻过去。
而愁擘擘为自己说的那句“...她真的很喜欢你的”,语气很干脆利落,或许如刚才所说,她能扮出来的,又或者是,黄智雯没演好?
这个可能又比较低。
所以就当愁擘擘有能力去扮,只看她是否有心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疑似“是愁擘擘”的理据。
就是趴在沙发上悲泣后,进入了内心世界,镜头是因因的房间,因因从床上起来,疑似之前在厅的人不是她,在厅的人是目前主导的人格,那结合之前剧情,就是愁擘擘在主导了。。。
然后门亮了起来,意思是厅没人了,愁擘擘回房了。
随后因因会去愁擘擘房间询问真相,而这里愁擘擘排斥地说“我没什么要跟你说,我不想看见你啊,你让我自己一个人”,看来愁擘擘确实受到了失恋的打击。。。
再思索下去,或许融合并不如我想,会接收次人格的感情,相反多重人格融合后,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都要尘封。。。
就如人格互相并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感情也一样互相不能感知,例如因因与theo分手,伤心,阿愁出来,恋上了阿kai,开心。
人格各自的行为记忆,包括行为带来的感情,都不互通,除非共同经历过,例如因因与pina合作搞定太子爷。
如果融合,会将次人格的个性特征拿回来,例如pina的反抗果敢、自由奔放,阿愁的柔和感性、哭泣示弱,但次人格的记忆和感情,却不能存留,即是说,pina、阿愁的人格特征整合到因因处,成为完整方以因,但pina、阿愁之前独自经历的那些事、那些情感,不能保留。。。
pina已了无牵挂,但阿愁还念着阿kai,为了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特意安排她失恋,或许这就是解释了。。。
不过,不管能否保留记忆情感,融合都要双方同意,也即关系良好,现在阿愁和因因心有芥蒂,但阿愁仍愿意融合,意思是她没有计较,这符合阿愁柔和避让的个性,另也或是赎罪的一种表现——不争取阿kai感情以赎罪。。。
但不管阿愁怎么想,若次人格的想法和情感在融合后不保留,那安排阿愁失恋有何意义?
不能让阿愁高兴点而去?
若会保留,那融合后阿愁的想法和情感也即是方以因的,方以因会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去看待,就算她有意识到可能是阿愁的,但大概会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例如她能感到很喜欢阿kai,但分不清是阿愁还是因因的。
而如果能区分,那两人喜欢阿kai的情感也无冲突,因为都是一个人啊,而从赎罪的角度看,因因还应该好好对待阿愁,是阿愁帮她承受了痛苦真相,知道真相后的因因大概不该继续嫉妒。
而这样反而贴合因因的告白“我想经历她们的人生,感受她们的感受,我想知愁擘擘为什么那么喜欢你,我想看看她有没我那么喜欢你”,既如此,那安排阿愁失恋又有何意义?
不能让阿愁和因因的感情融洽共处?
要让她们融合后还在内心纠结打架?
所以,没有意义,这么分析下来,不管何种状态,愁擘擘失恋都没有意义,单纯虐了愁擘擘糟心了观众。。。
或许就只剩下上面说的,让阿愁了断、安心上路一个解释了。
而看结局方以因的表现,也比较符合个性特征整合了,但记忆感情都尘封了的状态,不过貌似偶然间有机会出来一下,不知是融合后的无意识次人格行为,还是以独立人格意识出现,但既然失恋,还是别独立人格意识出现好了,让愁擘擘“安息”吧。。。
好了,不管如何,尘埃落定,我的探讨也到此结束了,谢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欢迎来聊。
黄智雯算近几年来TVB小花当中演技比较好,长相也不差的其中一个了吧。
初次见她已不记得是哪部剧了,但是她和罗仲谦一起演《巴不得妈妈》让我惊讶了一把。
剧里的她相貌平平,比起我喜欢的香香公主差了好远。
然而演技却把香香公主甩了好几条街。
在《巴不得妈妈》里被她和罗仲谦的爱情萌到鼻血直流。
之后只要他俩同在一部剧里都希望可以再续前缘,然而后来的他们即便在一部剧里也没有了翟有声和夔懿曦的感觉,那段爱情已经被尘封在记忆里,贴上完美的符号。
就像陈松伶和郑伊健的包文龙与林贞烈、石生与余英男;就像邵美琪与温兆伦的石伊明和齐浩男一样成为了依稀往事。
之后开始留意起黄智雯和罗仲谦,黄智雯没有让我失望,罗仲谦却演技平平,除了耍帅和秀身材外真的已没有可取之处。
着实令人难过。
反倒是后来冒出的袁伟豪填补了空缺。
好演员没有遇上好剧本是件特别糟心的事,但好演员有时候也能撑起烂剧。
黄智雯也算是可以撑起烂剧的好演员。
只可惜似乎每一部剧都像和她有仇一样,明明说好是女一,戏份总是少的可怜。
在这部剧里终于过了一把女主的瘾了。
一人饰三个角色。
可惜剧本太差,都是玩烂的梗了。
并且这三个角色黄智雯都没有突破,都算是之前演过的角色的重复吧,着实令人叹息。
尤其是和之前的《律政强人》里的方宁一比,差距明显就出来了。
可能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外放式的表演,喜欢内收式的表演,才有了苛刻的要求。
但不管怎样,我都希望黄智雯的演技不要固化,可以像邓萃雯看齐。
当然这要求有点困难。
不过仍然有所期待。
没想到2021年了才看到这部剧,所幸没有错过。
袁伟豪居然可以演得丝毫不油腻,这种人设蛮难演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让人反感,但他演出了可爱,很讨喜。
黄智雯也一改往日我对她的刻板印象(总是演那种拽拽的,不太喜欢),出奇得好评,尤其喜欢弱萌可爱的阿愁。
剧情也紧凑有料,欲罢不能,过瘾,追得停不下来。
老太太耐心教导孙女那一段话彻底洞穿世间百态,“如果因为我是你的孙女才做到资深大律师,你会开心吗?
”“你不会因为是我的孙女而做到资深大律师,但是你会因为是我的孙女而得到公平的甄选。
”老太太人间清醒啊!
这一片段将这部剧的水准拉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将成为以后影视史上的一个经典。
人类未来的文艺创作,如果引经据典的话。
这部剧会因为这段话而被人们熟知。
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为啥这部剧在豆瓣上了8。
首先不能忍的是黄智雯的演技。
我忍了她到14集实在忍不了了。
她的演技是真的不行,而且是退步的。
印象中她很出彩的几个角色,有搜下留情的鹌鹑妹(和这部剧里第三人格好像),有巴不得妈妈里的kui yi xi,缺宅男女的二嫂,再加上拆局专家和on call 36 小时。
其实说实话,她这次的三个人格以前她都演过。
但是这次不知道为啥,每个都演的用力过猛。
主人格方以因,装b到家,不标准的英语分分钟出戏,说话的声音故作端庄。
第二人格菠耶,躁狂症多动症晚期,面目狰狞不会好好说话,英语更烂。
第三人格明明是胆小却演的像个弱智,就会缩脖子缩肩膀。
除了黄智雯,袁伟豪的搞笑实在是过犹不及,夸张到油腻。
扮女人那里算什么演技好啊?
靠妆发去扮还需要演什么啦!
他比较好的喜剧表演其实是铁马战车里的施马sir。
明明on call里很有感觉的cp, 现在搞到我看到最后他俩在一起显得无比尴尬。
除了两个主演的演技尬得一比以外,孙慧雪演的心理专家也是让人无力吐槽……背台词背的挺流畅,但是一点professional气质没有,谁都能多重人格而且她都信,催眠到最后就是啪啪打响指我也是醉了。。。
最顶唔顺的是那个方以因的挂名老公dominic,带着一身的肌肉和面瘫脸,演技为负数。
还非得要和男主搞基。。。
什么几把玩意儿?
tvb为了捧新人也是一向的不择手段了。
其他的配角,特别是后面那个helen简直没法看。
至于为啥搞出来这样一个支线剧情就更加诡异了。
这个女魔头最后一直被强调被嘲笑是五十岁和整容……真是丝毫没有悬念的跑偏成恶臭的对女性的年龄歧视。
剧情逻辑上有TvB一贯地粗制滥造漏洞百出,还有非常脸谱化的意淫丑化同性恋(我就想说这个没有接到投诉吗?
LGBTQ团体不抗议吗!
)和这些人一比,陈智燊但是一股清流了,他向来不就是演这种精英小白脸形象吗。
而且突然翻白眼吓昏倒的样子反而蛮有趣。
然鹅……最后突然主动退出我也是不懂什么鬼……神经病一样的剧情,越来越乱越来越烂,兜不回来了简直。
导演是看过《24个比利》的。
人格分裂的题材要拍好不容易,很考验演技和剧本,看到最后人格融合的时候还是满感动的。
主题曲杨千嬅的《无双》好好听。
在知乎有个问题:童年阴影是否会伴随人的一生?
我的答案是肯定。
只是每个人成长后呈现的应激反应会不一样。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有爱的环境下长大
挺一般的
爆灯爆灯黄智文太劲啦演技爆灯好中意呢对cp黄智雯在TVB绝对系数一数二葛美人,外形正,气质好,演技棒,绝对为今年的第一惊喜
3.5
半山电梯那段,拍的还蛮搭的。
黄智雯演技还可以。
有句说句,女主演技带起男主戏份
男主英文名出戏,其他都挺好哒
get到黄智雯的美了,特别是次人格,太美了!不过话说陈智燊啊,喜欢你也有几年了,感觉啥啥都在原地踏步啊【姨母愁苦脸.jpg】
黄智雯还是一如既往地很稳,多年之前的ben雪迷表示终于又和袁伟豪合作情侣了,CP感还是这俩人最强
越来越乱的无法收拾的糟糕。为什么不说出来要隐瞒呢?抖了那么大的包袱,最后强行结束。
黄智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部剧,袁伟豪没有什么突破,但依靠着和黄智雯惊人的CP感依然能够hold住,剧情上,各个案子都挺无聊的,特别是欧阳一波的案子...但,看CP和多重人格与女强人之间的矛盾才是重点
跳着看的 中间几集没看 再看的时候看看是否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18
挺甜。编剧肯定是玄彬粉丝。我马上复习秘密花园!剧情本身是挺阴暗的,可惜最后几集光速烂尾。和妈妈一夜和解,但心结却缠了这么多年,不通。多编10集不行吗?🙄但可以算得上是这几年让人很惊喜的剧的。阿Dominic完全掌握近年财富密码
15集开始烂
人格分裂题材的喜剧,有趣。细节粗糙应该是TVB近年通病。只求不会高开低走——坐等往后更多惊喜。
挺好笑的
无语了,怎么可以这么好笑啊,每个角色都可爱。心情不好的朋友快去看,包你快乐一整周。
童年阴影导致的3重人格,题材新颖连剧名都别处心意,加上两位主演的演技都很成熟了,好看
补标,黄智雯演颠一点的很容易过火,不过看得还是很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