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很想你》前8集,故事是讲得还算可以的。
但女主的人设就是工具人,如同“李小丢”网友说的那样:《现偶女主人设迭代,贝微微们不吃香了》。
看女主是不是工具人,很简单。
换个人剧情依旧成立,那女主就是工具人。
前些日子被骂得狗血剧情的《无所畏惧》,抛开剧情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至少里面的女主是推动剧情走向的关键人物,她的每一次的选择对剧情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以爱为营》虽然油腻,但女主起码是有业务能力且优秀的。
同样是周也的《为有暗香来》,女主的选择虽然也是依据剧情而选择,但起码有选了的感受。
反观《很想很想你》,目前到更新到了12集,有哪一次是她主动选择后影响剧情的吗?
没有,一次也没有。
编剧没有给她选的机会。
声声慢是顾声也好,是庚晓幸也好,甚至你换成郑书意,只要让男主喜欢她,后面的剧情没有任何差别。
前几集女主这样的人设,我期待着改变,我总以为编剧会有考虑。
结果12集完了,三分之一的剧播完了,女主依旧没有任何进步,至次,可以弃剧了。
当然,国产剧10集弃的毛病,似乎我们也习惯了。
但这种习惯还要延续下去吗?
今天有人私信问为剧作的节奏是什么?
作为非专业人士,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理解。
节奏就是镜头语言的运用。
通常应该是尽可能以少的镜头来描述更多的内容,你要相信观众能看懂。
举个例子:有次打开某剧,看了几分钟,当有段戏导演先拍了个来电的特写,电话上显示“陆编剧”接着主角就伸手,拿电话,接电话,说“陆编剧。。。。。。
”,然后我就弃剧了,很明显镜头冗长。
比这个好一点的,可以不要特写“陆编剧”的镜头,可以电话响,拿电话,接听,说“陆编剧。。。
”,更简洁的话,应该直接开拍手拿电话在耳边说“陆编剧。。
” 以《狂飙》为例,前12集镜头运用很有效,到第二个故事,第15集结尾,安欣和小陆关于多嘴的对话,从第41分56秒开始,到第42分30秒,半分多钟的时间一点意义都没有,和前12集的差距就出来了。
再看一下以前TVB时代经典的电视。
《创世纪》里汪明荃去商店买衣服遇小三找自己的老公来求场的片段,很少的时间交代了很多内容。
再比如TVB罗嘉良宣萱的《流金岁月》中有这样一段戏。
这段戏很值得现在的很多烂剧编剧学习一下。
总共52秒的戏,配合演员的表演,将一家人相互之间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述得明白的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
记录下:茵茵的母亲丁母:茵茵啊,你今天好像没练琴啊?
茵茵的父亲丁荣邦:哎呀好了,小女孩子给她这么多压力干什么?
茵茵的母亲丁母:哦,哦。
我相信我女儿可以承受任何压力。
因为我怀她的时候不知道吃了多少惊风散呢。
茵茵的父亲丁荣邦:你是不是气还没消呀?
茵茵的母亲丁母:不生气,有什么好生气的,男人做大事,女人无权过问。
茵茵的父亲丁荣邦:嘿嘿,你怕我在外面乱来(鬼混)呀?
茵茵的母亲丁母:我是想提醒你,一把年纪了,也怕你自不量力,还以为自己很年轻。
茵茵的父亲丁荣邦:行了行了,怕了你了。
转头对茵茵说:我陪你练琴,好吗?
茵茵的哥哥善本对丁母:阿姨,我会照顾爸爸的。
茵茵的母亲丁母:你们男人啊,最拿手的就是同流合污了。
茵茵的哥哥善本:哦,那我陪爸爸陪茵茵弹琴了。
茵茵的母亲丁母:好,个个都去陪茵茵了,那谁陪我呢?
茵茵:啊,我陪你呀,妈咪。
影视先得是娱乐的产物,先有娱乐性,让人能看下去,否则剧节奏不好,吸引不了人看,即使多高深多甜多好又能怎样?
看到第10集,每集都看得挺开心,没有审判,非常放松,治愈了我暑假期间追另一部国产剧的创伤。
有些人觉得声控难理解,但是因何而起的动心,都一样是动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可以因为声音,有人可以因为刚好一缕光打在某人身上,有人可以因为游戏里几分钟的陪伴,只是一个契机而已,不过是那一瞬间神给你们开了一扇门,走不走,怎么走,那是后来你们自己要搞定的事情。
在狗血的偶像剧里审判三观,到了正常三观的偶像剧里又嫌平淡,某些人你们是会双标的。
这就是生活中你们会遇到的最美好的爱情真实的样子的,没有什么撒狗血要命的误会,没有什么霸总爱你毁天灭地,有的只是两个互生好感的人笨拙又真诚地靠近,互相尊重互相支撑,爱情,本来就应该是这种动人心弦又温暖的东西。
好的爱情,不需要恶毒女二和深情男二的衬托。
小姑娘们,别再爱慕霸总了,用心感受一下“良家”男主的魅力吧,也别在爱情里把自己放低了,懂得赞美你尊重你的男生,才是稀缺资源。
这部剧给我啥感觉呢,剧情是有点平,但是胜在轻松,受众面有点窄,喜欢的说不定会很喜欢,不喜欢的可能也会比较排斥。
有点像小时候看的少女漫画,可爱温暖轻松搞笑又美好,主创团队很用心,尤其是ost。
当我在每集恰到好处的结尾处,闪回小时候追tvb迫切想看下一集那一瞬间时,我觉得作为观众我被尊重了,天知道我有多恨内娱对观众的糊弄敷衍不尊重。
老子平时打分真的很严格,这部剧是不是真的这么完美,当然不见得,目前给五星除了确实满意分,鼓励分,还有对粉圈打一星行为的反抗分,如果后面剧集质量能保持住,这个分我就不改了。
作为一名标准的天蝎座,平时最爱看各种杀杀杀电影电视剧,连做梦最常梦见的也是悬疑惊悚恐怖追杀,浸淫欧美剧20年,自我感觉挺雄鹰的,这部剧,我压根就不是受众,追这部剧是个什么样的契机呢?
当然是因为檀老师,可能这就是粉圈说的什么“剧粉盘”吧,能给剧扩充额外的受众面,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人能变受众。
吐槽两句吧,本来轻松追剧就完了,也没想写什么观后感,但是发现短评里大量一星评论都是人身攻击和辱骂,感觉有点恶心注册豆瓣这么多年,一直很满意它记录书影音的功能,刚有豆瓣那几年,用豆瓣还自认为挺文青又装逼,对豆瓣这个app我是有情怀的,因为不接触粉圈,不知道这些年为什么郫县风评变差,经过暑假某剧之后,懂了,有点yue,如果做不好app,只能靠造谣和利用粉圈维持热度,你们瓣儿的娱乐小组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繁花》完結後正處於一種看什麼都難以入眼的狀態,連看2部美劇都覺得悶的情況下便索性繼續補去年的陸劇,本來去年被《以愛為營》傷到短時間內不想再看對岸產的小甜劇了,奈何口碑不俗且正需要一部輕鬆的劇緩緩,跟《以愛為營》同月份播出,但好看度狠甩《以愛為營》好幾條街。
以配音演員的圈子開啟的愛情故事,第4集男女主角正式相認前純以聲音勾人,前4集觀感在油膩與勾魂之間搖擺,觀感會比較見仁見智,第8集火速在一起,但是第20集才正式接吻,中間14~19集搞桂林團建,在桂林美景的催化下無可救藥地喜歡上這部劇每個灑糖的瞬間。
整部劇綜觀下來沒有奇奇怪怪的誤會、勾心鬥角,只有滿到不能再滿的美食、愛情、志同道合朋友們的惺惺相惜,配音演員們的專業,以及古風曲的魅力在本劇的襯托下一覽無遺,OST極其用心,全劇有一半曲目都是古風曲,檀健次本人還親自演唱好幾首,不愧是用聲音勾人的九命相柳🥹,檀健次對莫青成一角所下的苦心有目共睹。
不過全劇OST聽下來最喜歡的是《一起》,這首營造出元氣滿滿的朝氣,在桂林美景的催化下搭上這首插曲,會讓人無法自拔地喜歡這部劇營造出的純然烏托邦氛圍,糖精甜度是繼《愛情而已》後之最,周也又純又慾大學生形象,與之前在《少年的你》演壞學生大相逕庭,多年後再看她沒想到演學生妹依舊無違和感,但是看這部劇最大的驚喜就是發現楊肸子這樣的寶藏新人,比周也更清新脫俗、更有穩妥妥大學生的感覺。
《很想很想你》以小甜劇來說雖然還存在多種瑕疵,但是有幾集單獨拉出來看,那股純然美好的友誼以及浪漫氛圍是不輸《愛情而已》的,在小甜劇範疇中,沒有奇怪的狗血誤會、勾心鬥角已是難能可貴,整部劇看下來是非常舒服又歡愉的,感謝這部劇帶給我短暫的美好時光,初入墨寶非寶編劇宇宙看到了下一部《在暴雪時分》小說出鏡的接檔暗示,所以吳磊主演的《在暴雪時分》要定檔了沒啊!!
PS:在劇中演表姐玲瓏剔透的玹子,沒想到是本劇多首OST的演唱者,周也在劇中唱的所有古風曲都是她擔任配音代唱的,戲裡戲外角色都能呼應,果真是深藏不露啊。
PS:這部小甜劇同時也是一部美食劇了,33集無時無刻都在吃吃喝喝,吃的還都是會讓人胃口大開的家常菜,隔著螢幕看都想嚐一口,周也演完這部劇沒胖個幾斤我都不相信。
颜值很高。
剧情记流水账。
且全程华丽丽,就主打一个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梦里啥都有。
明明很接地气的台词,可场景太美了。
尤其还有慢动作,违和感太强了。
直接进梦里,接阴间吧。
价值观很正面,且悬浮。
感觉进入了夸夸群。
个个都是感动中国人物。
但是吧,感动事迹太像摆拍了,单纯地成为了烘托角色的高光背景。
进天堂当圣人去吧,留在人间谈恋爱不值得。
喜爱美食,但对这美食番无感。
吹美食至少得从色香味俱全方面,不是好看的图片就是好吃的。
喜欢配音,但对这配音番无感。
望周知,好听的配音是有一定技术性的,不是说感情越投入就越好听。
就比如“我爱你”,这句话可以是欢快的,但也可以是沉痛的,配音演员内心越欢快说出来的“我爱你”可能是更欢快的,但不会是听感更好听的。
毕竟,“蚂蚁竞走十年了。
”
写在前面的话:超点剧透预警!!!
上个周末连续刷完超点,被锖青磁告别曲《百年梦去》、古风群像舞台《盛世之疆》和剧终时卡斯身份简介轮番冲击,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以莫青成为主体写过两篇关于婚恋择偶的剧评,但《很想很想你》于我而言,真的不仅仅是偶像剧。
想另选一个视角,再为这部剧写一则长评以作告别,就像体面人锖青磁退居幕后时一样。
斟酌再三,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话题。
【一】剧中的告别:锖青磁告别台前的体面学生时代为爱发电的兴趣,逐渐成为副业,甚至自己成为行业翘楚,大概是那个在大学宿舍逼着铁血汉子室友穿高跟鞋协助录音效的莫青成怎么也想不到的。
但兴趣终究是兴趣,它应该是对某件事积极的兴趣和主动的选择。
可是如果有一天兴趣影响到生活,它就可能不再是兴趣而是负累。
工作几年后的莫医生逐渐成为科室中坚力量,工作会越来越忙;恋爱后的莫医生需要时间陪女友,经营感情;已经做到配音行业顶尖的莫青成有无数的工作找上门来,总有不能拒绝却想要拒绝的;身为配音大神一举一动始终备受关注,进而自己的恋情、女友身边种种也会备受关注。
也许可以利用身份提携古风小透明声声慢,但随之也会为对方带来审视和质疑……甚至,作为行业标杆的莫青成还有更高屋建瓴的视角。
与其等自己力不从心时再扶植新人,不如急流勇退。
趁着年轻,利用经验,退居幕后培养新人,是锖青磁的智慧也是莫青成的魄力。
因为他知道锖青磁一代终会老去,推陈出新代代传承才能让一个行业蓬勃发展。
退居幕后的决定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他首先商量的对象不是声声慢,是一路走来的同伴,这里特别好评。
锖青磁是完美配音的头牌,是天字壹号的成员,他获得如今的成就和名望不能说没有同伴的成全,他从台前转幕后自然也关涉到工作室后续的发展。
提前告知,商量口吻,是对同伴的起码尊重。
工作室五人对坐讨论时王可、斐少、绝美、豆豆的轮番表态非常动人。
莫青成的人生这一刻格外圆满,声声慢是他的爱情归属,同时他也有令人艳羡的友情、同志情(志同道合,而非基情啊)。
最后策划一次古风音乐会,联络一路走来的诸多同伴,登场唱一首安可曲,纱帘之后檀健次唱起《百年梦去》时,忍不住和锖青磁的数万粉丝一起泪迫眉睫。
离亭孤山是别,渡头驿关是别,烟水风帆是别,归雁杨柳是别,词中句句是别离,曲中声声是不舍。
然而歌里也唱“一天明月同时看”。
千里皎月当空,映照此间你我。
台前和幕后,线上和线下,屏幕前和屏幕后,锖青磁和粉丝,莫青成和声声慢,檀健次和你我,同在一轮明月下。
这怎么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呢?
花絮里说檀健次老师演一这段时哭了,有檀丝说代入想到有一天檀健次告别台前,自己也绷不住哭了。
如果有一天我喜欢的演员告别舞台,我喜欢的作家告别文坛,我自然是会难过的。
但如果如锖青磁一般有一个体面的告白,让我留存下珍贵的回忆,大约那份遗憾和不舍会消解许多。
【二】剧终的告别:主角团的身份总结 以往,看剧情紧凑人物众多的历史群像剧时,常常新人物出场会有一行小字注解人物身份。
《很想很想你》却在第33集“青声细语”重回阳朔爱情升华之后依次总结介绍了主角团全员的身份: 【王可——知名DJ、完美配音创始人、古风歌手、词曲作者】【斐少——投资人、完美配音创始人、新晋配音演员、古风歌手】【沐沐——少儿美术老师、喜墨社团cose】【墨白——建筑公司监理、喜墨社团coser】【风雅颂——儿科医生、完美配音创始人、知名配音演员、配音指导】【豆豆豆饼——知名古风歌手、知名配音演员、完美配音创始人】【小幸福——朝朝暮暮音社经纪人、福福app总策划】【绝美沙意——完美配音创始人、知名配音演员、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声声慢——朝朝暮暮音社创始人、知名作曲编曲人】【锖青磁——配音导演、完美配音创始人、知名配音演员、心外科医生】其实我依据前32集剧情早已经了解他们的ID和身份,但剧终作为告别的这段介绍绝不是冗笔,而是精华。
如同文章的最后一段、颂歌的最后一个乐章、史诗的尾声,是一个升华。
首先,每一个ID每一个人物都有多重的身份,他们是一个个立体的人,而不仅仅是男女主爱情的保镖和红娘。
剧是围绕男女主展开,可有些高光安排在配角身上却也恰到好处。
走调儿的本命不是锖青磁而是风雅颂,他因风雅颂和自己相似的家境经历而受到鼓舞;当年创设“完美配音”工作室的计划是由先进入职场并有创业经验的绝美沙意首先提出,锖青磁风雅颂附议;玲珑剔透请声声慢作曲是因为早就欣赏她的才华而不是因为她弟媳的身份;声声慢因为网友对自己作曲能力的审视和质疑神伤时,是绝美用锖青磁和自己的经历安慰了他;声声慢第一次登台,王可斐少鼓励她;走调儿祝贺声声第一次献唱,声声也鼓励走调儿第一次登台。
尤其后面这三幕,每一次莫青成都恰好看着其他男性角色鼓励、开导顾声,欣然默许,只为顾声的情绪豁然开心,从不为顾声与其他男性互动介怀。
女性有除了男友之外的男性友人、同事,他们之间也可以有互相支持帮助的时刻,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
但太多的偶像剧会处理成男女互相误会再和好的桥段。
我看到彼此坚定选择,从不因外人而产生误会的莫青成和顾声,竟有种意外之喜。
莫青成不惧他人对顾声的关心,是信任对方尊重对方,也是对自身魅力的自信吧。
(写着写着又分析起莫青成的人设,打住不展开了……可惜女孩终其一生,也许很难遇到这样温柔坚定的莫青成;男孩终其一生,怕也很难遇到才华横溢又知进退的顾声。
幸好爱情本就不是生命的全部与必需,热爱和梦想才是,友情和陪伴才是。
剧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热爱和追求,并因此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的丰富有趣。
我又一次意识到,心有热爱是多么幸福的事。
读书、工作会让你交到一些朋友,但共同的兴趣爱好才能真正凝聚起一群人。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又曰:“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跨越年龄、圈层、职业、城市,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奔赴热爱、追求乐趣才是一件足以让孤寂的生命变得丰盈充实的事。
就像剧末的总结:“都曾是无名之辈,都曾怀揣着不切实际的梦想,都曾不知重点却奋力向前奔跑。
只为这仅有一次的人生,只为这不曾熄火的热爱。
”剧以此作结,我想早已超脱了爱情剧的内核。
告别这部冬日小甜剧,你可以因“青声细语”CP而憧憬爱情的美好,你更应该因一群勇敢追梦、相互扶持的年轻人而坚定你的热爱、遇见你的知己。
是剧终的告别,也是剧终的唤醒。
【三】剧后的告别:作别昔日和昔日的你我十数年的网龄,我混迹过论坛贴吧,追过中抓古风,渣过剑三,如今首搞内娱追星。
过程中交过许多朋友,有些依旧联络,有些逐渐走散。
很遗憾没有做过正式的告别,但很庆幸那些过往的记忆都以硬盘里的几段音频、好友列表里的灰色ID、唯满侠的90级账号……存在着。
感谢曾经所有的遇见和陪伴。
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点点荧火,汇成我生命里的灿烂星河。
《很想很想里》这个温情又励志的故事里的他们,那一个个ID一张张面孔也是点点荧火,装点彼此的人生。
而这个冬天之后,在我的星河里,莫青成是温暖的一颗,顾声是灵动的一颗,《很想很想你》是甜蜜的一颗,檀健次是耀眼的一颗……又想起一句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不同次元不同世界的我们,彼此挂念,都会安好!
喜欢这部剧的一大原因就是没有那些狗血的剧情,更没有那些迫害妄想症参杂其中,就是普普通通的恋爱。
檀健次把男人恋爱中的那点小心思演绎的淋漓尽致,很生活也很真实,让我想到了自己恋爱时的一些细节,特别能产生共鸣,非常值得推荐!!!
再说一说檀健次的演技吧,从相柳入坑,他能通过眼神和语调的细微变化瞬间改变神态,这样的切换很自如,是我特别喜欢的点。
这部剧里不需要大张大合的表演变化,但却很考验表演的真实性,如果神态做作或夸张,就会让人觉得很不适,但是檀健次演的很真实,感觉就是恋爱中的样子,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身在其中的话会怎么样。
总之,檀健次的表演很真实,让人看着舒服,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没有太多表演的痕迹,这是我很认可的点。
还有就是太甜了,嘴角就没下来过,全程都是笑着看完的。
论坛一直说古偶有底盘,现偶没有底盘。
但其实每一种剧都有自己的受众,观众盘再小,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就我自己来说,就是妥妥现偶受众:大爆大火的古偶/古装剧没看过几部,各国精品现偶倒是如数家珍。
按照我个人口味,《很想很想你》前12集,可以算是我看过的现偶中的优质剧。
理由一:设定梦幻,剧情落地。
偶然认识的网友是钦佩已久的CV大神,这位大神长得帅、工作优质、人品好、特别专情还是初恋。
这种人设,放在任何一个论坛,下面的评论应该都是:醒醒吧,别做梦了/别是被小三了/别是遇见骗子了/他一定有其他难言之隐……是的,这样完美的人设只可能会存在于言情小说里:帅气纯情专一的CV大神、不油腻不撩妹不秃顶的胸外医生、爱做饭爱做家务的温柔学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实现的愿望,《很想很想你》的莫青成都可以实现。
别管了,让我做梦吧!
我一直认为,优质的偶像剧,是可以在造梦和现实中达成某种平衡的。
这一点,在《很想很想你》目前更新的前12集中已经可以初显端倪。
顾声家的小院子,非常江南,让我回忆起童年时外公外婆家的小院子,同样质朴的厨房,同样掉漆的家具,傍晚趴在二楼栏杆上等着巷子口看见家人的身影……可惜的,是外公外婆已经作古,小院子也已经拆迁,再也不会有一家亲戚亲亲热热围坐在小院的一楼过新年的场景了。
感谢剧中的场景,让我恍惚间回到了旧日的时光。
男主莫青成的完美工作室和女主顾声的朝朝暮暮音乐社是对理想的落地。
哪怕不了解cv和古风圈,但只要学生时代加入过社团,多少能理解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追梦的意义。
在成长中,我们或多或少丢失了一些年少的激情,看见追梦的他们,仿佛看见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在拷问:你忘记我了吗?
理由二:爱情真实的样子最动人。
现偶就是磕CP的。
这一论调一直以来一直广受推崇。
也因此延伸出身高差、体型差、cp感、颜值夫妇等一系列“磕CP神器”。
无可否认,外形般配的小情侣,现生中路人看见也得高低磕一口。
但是,爱情从来不是做数学题,不能套公式,更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许多现偶被嘲“工业糖精”,就是因为太希望用一些套路来演出爱情。
其实,爱情真实的样子就足以动人。
看《很想很想你》的时候,经常会有“脚趾扣地”的尴尬时刻,不是因为剧情尬,是因为很容易从剧情中联想到自己谈恋爱的样子,简直一个大型公开现场:给crush发语音,声音不自然就夹了起来、不小心发错表情但故意不撤回,想看对方反应的小心试探、不知道聊什么话题,翻遍对方的微博(朋友圈)试图找出共同爱好、暧昧期身边小伙伴们的加油打趣、因为“ta喜欢我吗”辗转不能入睡的忐忑心情、想和喜欢的人时时刻刻在一起压马路也很有意思,送别时的依依不舍……这里一定会有某个瞬间戳中你的心,让人想起初恋的美好心情。
现偶中这么质朴却动人的感情描写真的很难得。
观众已经不仅是磕男女主的CP,更是在剧中回忆自己的某一段曾经。
也可以从剧中的CP相处中,去学习如何健康地爱人与被爱。
莫青成虽然是纯爱战士,但他对待顾声的态度真的堪称“健康恋爱指导师”。
拜托求偶期的男生看看,这才是正确的追女生示范!
也拜托女孩子们看看,真正的对你好,是爱与尊重,是关注照顾你的情绪,是鼓励支持你的选择,是彼此扶持相互成长。
最后想呼吁内娱的编剧与导演,与其试图用什么定律、法则来制造工业糖精,不如踏踏实实讲好真实的爱情故事,毕竟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未完,持续更新)
别误会,不是纯贬义的意思,至少还有弃之可惜的部分。
如果不是这样的一帮演员来演根本就看不下去,编剧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在写史记。
看完9-19集:概括起来有几个事r,见音社朋友,生病,掉马,阳朔游,打渣男。
叙事单调,台词枯燥,人设扁平,本以为1-4集作为开篇平淡了点也是正常,没想到1-4集已经是巅峰了。
可能有反驳说,不会啊,剧里有表白,有拉扯,有吻戏,有感情的推进,有人物在各个方面展现的特点(周全、责任心、人见人爱、见义勇为...)。
没错,编剧耗费了这么多笔墨写他们日常的细节,请问,戏在哪里?
这么多碎片化的小事r怎么串起来的?
或许又有反驳说,生活中哪有这么多戏剧性的事件,贴近生活不好吗?
没错,生活确实没有,所以需要编剧去提炼生活。
一个完整的事件足以体现人物的各种特质,现在左一个小事r体现一下A特质,右一个小事r体现一下B特质,看得人心累。
突然看到有个叫_馬东的网红,剧中的追爱情节让我联想到这位网红拍的段子。
台词废话连篇,啰嗦半天不如一句“相识于微”表达的内容多。
主角人设真是完美而毫无瑕疵啊,不是我不相信有如此完美的人,而是我突然就get到了“神爱世人”。。。
接下来说说弃之可惜的部分,也就是配音和唱歌的部分。
配音剧这种形式之前在《我是特优声》上看到过,头一次看到有coser表演的这种形式,不知道现在线下是已经有这样的现场了还是创新的,感觉会很适合广播剧线下演出。
难点就是跟coser的配合上,coser要怎么做到不出声还能释放情绪。
当然,剧中配音剧的部分是目前各个演员配音质量最高的一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次还不错的尝试,都能没入编剧写的琐碎的日杂中,完全是一次精致的浪费。
没有好看的主线,再多精致的古风歌曲,再多丰富的配音桥段,也只是“配音”而已,甚至不是同期声。
该展开的地方不展开,该略过的地方不略过,我记得上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还是在《长月烬明》,酒肉情侣罢了,如果这样还能称为甜剧的话,那国产剧就只能这样了。。。
—————————————————————————看完5-8集:~配角部分我比较喜欢周政和庚晓幸的剧情,周政是个比较外放但内心很温暖的角色,是个在尴尬时候可以自嘲解围,自己快乐的时候也照顾到别人的感受的人。
他不会撩,或者说,撩得技术不高超,所以感觉他跟庚晓幸有来有回的,两个人是在小心的试探中慢慢互相吸引。
唯一难受的就是,也不知道他俩看上对方啥了,就吸引,愣吸。
比较好奇的是沐沐和墨白,他俩是一对吗?
配角里还有豆豆姐印象比较深刻,她讲话的方式和咬字很舒服,是那种亲和力和领导力于一身的类型,祈祷后面多点镜头。
哦对还有完美配音的那两个猴系搞笑男,忘了叫什么了,就是他俩明明出场多次,每次吃瓜都有他俩,好几个情景都存在,但就是记不住谁是谁。
伟大的工具人,无私的时长填充师,如果看到最后我还记不住你俩的名字,多少给你俩磕一个~主角部分站在檀健次的立场上我觉得他尽力了,站在周也的立场上我觉得她也尽力了。
檀健次用内敛的眼神淡化了莫青成的狐狸尾巴,周也对顾声每一次心动的诠释是合理有效的。
顾声和俩室友在宿舍看直播这一段节奏感有点起来了。
这会莫青成刚表完白,顾声的感性和理性同时上线,一边上头,一边比较舍友的恋爱过程。
这也难怪,莫青成这个时机,地点,很投机取巧,就像是用“我喜欢你”来解释之前对你的各种撩,各种高调,以及,我是真心实意的撩你。
这,我说不上来是一招好棋还是一招昏棋,反正我不这么追人,我倒要看看顾声在第几集对莫青成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欢。
—————————————————————————1-4集:~莫青成部分我是檀健次的剧粉,就他的剧大部分都看过,老实说,莫青成绝对是他演的最不准确的一个角色。
我没看过原著,剧中莫青成给我的感觉就是又满又空。
在医院是乐于助人的好医生,在配音圈是从不露面的王牌,即使如此繁忙,仍旧对美食情有独钟。
满满当当的一个人,他的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非常耗精力的工作量,我却看不到他想要什么。
乐于助人我觉得有的时候不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他回馈给社会的多余的善意,那么录音棚有点相当于支撑莫青成精神世界的家。
但目前为止,他的这些朋友并没有被允许深入他的生活,或者说,莫青成只当他们是一群工具人,而导演也正是这么展现的,那么他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生活在哪里,这是我觉得他空的原因。
我觉得莫青成骨子里透着一股淡漠的气息,他是怎么单身多年突然对女生感兴趣的我很好奇,而且他竟然不被动,他很主动,很闷骚的性格,这样的人从前为什么没谈过恋爱呢?
然后是檀健次演绎的问题。
其实一开始我就想,配音演员,也算是演员啊,这剧中都提了是表演的一种,檀健次按自己生活中的状态演就好了啊,真的没必要刻意装饰自己的声线,配音演员也不是全靠声线活着的,就像演员也不是全靠帅活着的。
现在这个声线听着好累,感觉檀健次禁锢在这个角色里了,一点都不自由。
~顾声部分首先人设,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鱿小鱼吗?
真的,这两个夹子我觉得可以pk一下。
感觉她好忙啊,笛子,琵琶,钢琴,唱歌,作曲,学习好,帮父母看超市,竟然还有空追个星,我觉得再安个短睡眠的人设就更完美了。
这种人设就是我的理想目标啊,时间管理大师,卷王,斜杠青年,现实里刘恋那样的事业型女生。
这样的卷王在偶像剧里竟然有点佛?
在古风圈里是小透明?
我嘞个豆,你们都一屋子设备了主创才200个粉丝?
然后周也的演绎,我觉得除了夹了点倒是没什么问题,挺小女生的,很像我一个卷王舍友。
~剧情部分好空洞好无趣,是我真正失望的原因,通篇的小日常,小家常,小闹剧,小错过,交代人设交代背景。
这种交代明明都可以融入到后面的叙事中的,你非要前面交代也可以,能不能快一点简略一点,能不能探讨食物就探讨食物不要背菜谱(意思是没有构成交流,一个唱一个捧,完全是女主在提供情绪价值)。
锖青磁对声声慢撩得,有点太不费吹灰之力了,声声慢就,有点太好拿捏,太顺理成章了。
如果你这是搞事业里的爱情线,那也无所谓,但你这专门一个搞爱情的剧,这样的开端有些无聊。
而且我认为锖青磁一直撩有点不合理,巧合之下人确实想认识彼此,但我认为此阶段只存在好奇,不存在那三个暧昧的“嗯”(这可不是想做朋友的主动)。
毕竟没有见过面,一切都是在赌,赌你青睐的声音符合你想象中的人物。
所以,这个阶段重要的地方应该在于好奇和想象,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勾勒对方的形象。
人都没见过呢,连试探的程度都有点勉强,怎么会有那么多主动和心动?
合作应该是推动二人见面的一个引子,本以为精彩的来了,结果,就这?
你们就这样见面了?
哪怕是声声慢在等待中失望离开,锖青磁赶回来只看到背影,然后在紧张和犹豫中叫住了声声慢的名字,声声慢在一片喧闹中失落的眼睛又亮了起来,再一回头,看到他朝自己走过来.....虽然很俗套,但稍微有了点起伏...现在这样一堆乱七八糟没有意义的工具人铺垫了半天,真的,很像春晚小品,我要是工具人应该已经开始玩手机了。
总之,都是我一人的片面之词,可以讨论,但是先不要结论,毕竟剧还没播完。
我觉得这部剧真的很不错啊,我身边朋友都在追,而且演员演技在线,剧情也不错。
但是刚看了剧评,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怎么恶意这么大,其实不喜欢看可以不看,没必要去对演员进行人身攻击,看到好多人骂檀健次,特别是攻击人家的身高,我就不信难道你们家里人亲戚朋友人均180?
骂人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吧……
很多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假期结束,我从家坐火车回学校。
对面坐了一个男生,一口地道的家乡方言,人看起来很普通,丢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种。
等我快下车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
用普通话跟对方谈事情,一下子音色就变了。
普通话极其标准,对于山东人来说太难得了。
他的发音让我合理怀疑,他是个配音演员,真的是只在屏幕里才能听到的男声。
一把嗓音超级磁性,如果闭眼听,真的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英俊的男人,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那种。
奈何本尊就坐在我对面,面容也谈不上好看,可配上那把神仙嗓音,割裂感太明显了!
所以说单靠嗓音就爱上别人,甚至到了可以一见面基,二见表白,三见定终身的程度,真的不是那么靠谱的事情。
大部分人看的还是脸,男女主爱上对方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不也是因为外形非常不错、且工作(能力)非常不错吗?
整个暑假,一大群人对着长相思的1V4磕生磕死,如果把几位主演的脸换成《鹊刀门传奇》的老几位,大家的反应都是“表哥孤独一生也不心疼了,相柳战死就战死吧,十七爱死不死不想救了……”再说回这本书,女主对男主的爱就是粉丝对偶像的爱,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过渡其实没那么容易。
在知乎上有个讨论,“追星女孩们,如果你的偶像突然来约你,你会怎么办”?
高赞答案是这么说的“月亮如果奔我而来那就不叫月亮了,那叫陨石,跋山涉水来取我狗命的”。
同样的道理,男主对女主的爱,从头到尾我都觉得非常迷惑,一个大神,听到一个萌新哼唱的几句就爱上了,实在是太不接地气了。
可能是我太老了,老到没办法再接受这种完全不现实的脑补YY情节。
给小姑娘看看还凑合,但是请各位小姑娘们不要当真……最后,期待檀老师和周也的演出。
男主略显慈祥,崇应彪略显大灰狼。女性角色还好。
之前还怀疑过檀健次和也子的cp感能不能行,看了两集后果断开追,很8错!
太烂了 冲着相柳看的檀健次 但是这剧太尴尬了 现代剧全方位水平差 起码学学韩剧也行啊 看不下去了 弃剧 拍片的人你们自己知道尴尬不
四集看完了甜死我了我真的喜欢,本来就喜欢古风配音这些一想到后面还有cos我就激动。
原文很短,要拍成33集电视剧,原文作者墨宝非宝作为编剧,一定加了很多观众爱看的小甜饼。这就在原文的基础上更添了一层乌托邦式的高纯度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浑然一体,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配音圈和古风圈谁能不被吸引啊,书粉剧粉或者男女主粉丝,哪怕是个纯路人,都值得看一看这部剧。毕竟制作用不用心、导演和编剧有多少东西、演员贴不贴合角色,观众看得一清二楚。另外,莫青成配音大佬这个角色都是檀健次的原声啊。我觉得他对自己是严苛的,正因如此才能一次又一次地给人惊喜。在檀健次对自身的要求中,如果无法表达出角色的灵魂,那么这个演员和垃圾没有如何区别。他真的是这个烂时代的一点惊喜(超大声)!
真的不懂那些人五星是怎么看下去的,我真的不太懂这个剧情,氛围我也磕不起来,怎么会有人因为声音就爱上另一个人,而且正常如果一开始是崇拜偶像的情感,女主舍友的反映是不是太八卦了,感觉就是那种要谈恋爱的八卦而不是对女主偶像的好奇,男主那边也是,所有人感觉都是为了给男女主烘托那个暧昧的气氛,感觉檀健次应该挺会选剧本的啊,这次真的选的不怎么样,不会是为了那好多首OST吧。
沉浸在广播剧世界里、有时恍若和声音相爱的人才会嗑得很香啊,有时觉得古风曲仿佛将自己前世今生都唱就的人才会磕得很香啊。不论配音圈、古风圈到底分不分家,这部剧将这两个偏边缘一点的梦幻世界放一起,将其拍的清新轻快灵动,还是很可爱的!也察觉到剧有意扩大受众,所以还水了很多贴近现实世界烟火气的内容,也依然瑕不掩瑜,里面还有好多插曲可以循环听一整天。
哎呀作为一枚小炭火,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剧情有点太过于平淡了…甜也甜的有些牵强,真实感受其实不到三星🥹🥹🥹希望健次多演一些层次丰富的角色吧,这种一味凹甜的剧除了造福梦女,确实不太讨喜…拜托健次请走演技派的路线,不要走流量啊阿啊阿啊阿啊!
哎!本来早就想评分了,但是又抱着万一出现一些打动我的高光情节我说不定能给四星的奢望,但我再不打分,估计要给两分了。真的是对檀健次的爱支撑着我还花了18块钱点映看完,不然这剧没有机会让我给打分的,不会看就!看完了真的就只想吐槽!可能花18块钱就是为了吐槽得硬气吧!七成是剧本的锅,小说就不行,编剧还不带改,凑33集加的剧情没有加成反而雪上加霜。救命啊!没有cp感的男女主全程尬亲,救命啊!
平淡,但不折腾。周也超漂亮。
这是也子的舒适区
好温柔的莫青成啊🥺好会爱人的一双眼睛 高中听古风歌 当初那么火的古风圈 学生时代那些挂yy 听5sing的日子 感慨…所以一首盛世之疆出来 绷不住了 很多人说小众圈看的尴尬 但对我来说不仅代入还特别感动…剧组很用心 谢谢 是这些声音陪伴了我的学生时代啊/总是时不时想念莫老师 温柔的让我想哭的一个角色。
完美诠释了狗粮文的无逻辑撒糖,喜欢狗粮文的,且对剧情合理性要求不太高的,建议入坑了。
檀健次台词好绝,剧里状态真好,果然好演员正片里才是最好看的!
非常平静的一部剧
10-1
矮子别碰偶像剧 一不小心就成了母女恋
老土的剧情和男主的油腻让我尬到头皮发麻,现在是2023不是2013
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时代变了,十年前觉得甜啊撩啊的情节,现在看只感到不适。这里女生似乎唯一的功能和愿望就是被男生喜欢,男主经意不经意间的一些语言和肢体上的撩(骚扰),都让人想问:大哥你没事吧?!xx大神也不行,业务能力不等于人品多少小姑娘就是这样被骗的对吧。。讲真,这两张脸是真养眼,这剧情是真看不下去
时代怎么了?这种无聊乖乖女人设实在是大倒退。因为檀健次看了开头最终还是劝退。这样的恋爱太假惺惺了,古代都没这么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