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看了下3星以上评价都是吹的,在家妈妈开的电视上播的 幸好没花钱看 一边在回信息 主要靠听 所以演技没有太注意 我就说说剧情 看的时候就男女主住一起 磨合期 有争吵又甜蜜啥的 但是后面剧情的梗就实在是太老 女主得了癌症 这就算了 她首先告诉的第一个人竟然是男主的前女友 而不是 亲友 还说希望在她死后能帮她照顾她男友 结果变成前女友来照顾得癌的病中女主 这逻辑真是……男二女二也是误会闹矛盾 但分手的原因竟然是 女二的父亲跟男二说 不要耽误我女儿 省略部分剧情 最后让我终于忍受不了的是 男主 男二 女二 突然都参加了同一个电视台同一期相亲节目 这世界还真够小的啊 忘了说男主是女二的上司 节目中还当月老用激将法刺激男二 男二被激一下很快就说 向女二告白 复合了 梗烂到没边就算了 复合找的方法也是莫名其妙 从没见过这么关心下属爱情的上司啊 不惜自己上相亲节目 看到这里 我终于忍不下去换台了 爱情电影不是不能用老梗 怎么用 怎么自然很重要 这剧神奇的逻辑也不知道怎么写出来的 感情变化尤其的突兀 别人说2句 就分手 激2句就复合 你这是小学生的爱情吧 和只见过一次面的男主的前女友 第二次见就说心窝话变闺蜜 也是很强大了 最后再吐槽下cctv电视台 这种破电影就是放电视上播也很恶心人啊
爱情既高贵又廉价,仿佛没有任何进入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并转手丢弃,也有可能辗转其生,终而不得。
茶余饭后观完这部小成本制作传统爱情故事,感受如下:爱情开始的几种方式/原因[1]一见钟情:一定的时间空间下荷尔蒙分泌过多,与主人公曾经的经历、性格与价值观有关[2]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从而相互吸引:主人公一般具有一定的独立人格,性格较为鲜明[3]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养成习惯性陪伴:主人公一般相处较为融洽,彼此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强[4]双方有所求:无外乎门当户对/车子、房子、票子/搭伙过日子/该结婚了….爱情开始后相处的几种模式[1]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弱势方总是为强势方服务,强势方总是爱答不理,爱受不受,姿态较高,弱势方有可能是出于理性忍让,有可能是具有受虐癖好[2]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双方较为自我,总是指望对方多付出,多包容,容易埋怨、指责对方[3]彼此包容、理解、尊重、愿意牺牲:双方一般具有独立人格、理性思维,彼此依赖却不过分[4]井水不犯河水:反正都是搭伙过日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混得了在时间的打磨下,爱情最后的结果[1]由于客观物理因素夭折:1.一方由于身体原因挂掉了:多少韩剧就是这么害死人的2.由于门不当户不对被棒打鸳鸯3.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一方或双方放弃[2]由于主观因素夭折:1.激情退去发现没有那么带劲;2.小三出现更为刺激;3.对方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3]经过长时间的彼此尊重、依赖、相濡以沫从而百年好合:此时就是人们常说的爱情变成了亲情突然发现,凸显一段爱情美好的最佳手段即是“得不到”,更甚者“得到了又失去,追悔莫及”。
无论理由是什么,爱情最吸引人的时刻即是电石火光一瞬间对上眼的那一刻,以及双方曲尽周折之路拼进全力去追逐的那段时光。
一旦步入正轨,进入房子车子洗尿布的画面,美感顿时丧失无疑,除非money大把,各种满足生理需求的俗问题通通都靠边,因为爱情本就是理性之上的感性追求,一旦让公主走进基层,拿起扫把抄起锅铲,一切高贵、神秘、端庄、典雅的美感都会消失。
所以所有的童话都在“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戛然而止,我们在欢呼鼓掌时其实已经被骗了。
不是我们不够勇敢,而是即使我们具备独立人格、理性思维,能包容,愿牺牲,相信美好爱情是不依附物质的纯粹感情,结果也只是换来一个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另一半。
风花雪月只是一个阶段,而不可能成为最终的状态。
充其量是万里长征的高频性点缀。
不论电影、电视剧、小说哪种题材,吸引读者、观众以及创作者前赴后继的都是作品的可塑性,即在一个塑造出来的世界里,完全把握主人公一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和盛衰荣辱,可以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极尽讽刺,也可以是完全梦幻式的幸福美好生活。
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作品都可以帮我们实现。
我们在现实中可以实现的,作品可以帮我们更完美的实现。
我们通过带入作品,从而完成了人生的100种活法。
文/满囤儿才智比较高的人,尤其是理科思维比较强大的人,往往凡事都要弄个科学的算法来解决。
恋爱结婚也不例外。
反正我自己就有一套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结婚的爱人的理论方法。
只是我的算法得出的那个人是否真的是最合适的,得用几十年时间来检验。
电影《0.5的爱情》中的两位主人公也有着自己的算法,并按自己的算法去实践和守候。
不过我们看得出这两套算法也不完全科学。
爱情这个命题伴随了人类文明进化数千年。
至今还没有哪位高人能够提出完美的算法。
也正因如此多变,爱情的答案也远非唯一。
算法不科学并不重要,勇敢的真诚的心态才是决定答案归属的最重要因子。
1+1=1 是很多年轻人渴望的爱情公式。
一个个体(人)和另一个个体(人)以爱情作为维系,组成一个新的个体(家庭),看上去是特别美满的算法。
可惜这条维系的纽带,却在现实中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
有的考验是天灾,比如无情的战争、家族的阻挠、社会的不公;有的考验是人祸,比如对资产的盘查、对身家的考量、对行为的规范。
《0.5的爱情》中有两对代表性的情侣蒲巴甲饰演的陈梓浩和江语晨饰演的叶婷,以及李悦铭饰演的陆一平和龚洁饰演的佟芯雨。
这两对情侣虽然一个是一见钟情,一个是青梅竹马,可是他们都面临着社会带来的天灾,和自身引发的人祸的双重考验。
1+1的过程,何其艰难!
0.5+0.5=1 是《0.5的爱情》中女主人公佟芯雨总在结出的全新算法。
这个算法的新颖之处就是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非完整个体。
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舍得先把自己非完整化时,就能够得出符合数学逻辑的结果。
也就是说,之所以1+1很难等于1,终归于理相悖,不够科学。
两个人都把自己看成了满的,就无法接纳新的0.5的入住。
困难不是一个人的困难,考察也不能只对一方考察。
叶婷和陆一平虽然一女一男,却都在爱情中没能看到自己的折半属性。
两人都把自己的那0.5扩大成了1。
叶婷认为自己的不幸会终结两人的约定,陆一平也认为自己的无能会拖累两人的未来。
这显然都是把自己的问题人为放大了,阻碍了1的形成。
果不其然,过于看重自己的问题的两个人,不仅中断了自己的爱情,也给自己的爱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把自己算做1的两个人失败了,那么维持在0.5水平的陈梓浩和佟芯雨就能够如数学般顺理成章地组成完美的1吗?
《0.5的爱情》在最后给出了答案。
爱情不是数学,不是等式成立就一定会顺理成章的。
尽管两个0.5之间存在着缺口上的吸引,可是他们不一定就可以组成完美。
因为两个0.5都还在等待,等待着1的折半。
爱情真的需要物质来支撑吗?
《0.5的爱情》讲述了两对青年男女的曲折恋爱,陈梓浩(蒲巴甲饰)与叶婷(江语晨饰),路一平(李悦铭饰)和佟芯雨(龚洁饰)。
这两对青年男女都处于恋爱阶段,但他们因为物质背景的悬殊而造成爱情环境的强烈反差,从而还引发了诸多冲突。
在爱情中,物质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是编导在影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始终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0.5的爱情》中,陈梓浩是高富帅,叶婷是海归女,两人吃穿住行是不用过多考虑的。
他们只会考虑到精神层面的享受,物质已经得到了丰足的保障,钱就不是问题了。
但是,在路一平和佟芯雨就是另一个极端了,两人甚至连普通吃饭和租房都是问题,每一天都在为生计奔波,他们俩是广大“北漂”的代言人。
影片中佟芯雨有一句台词“两个人在一起肯定不是1+1=2,应该是0.5+0.5=1”两个人在一起,确实不是两个人了,而是一个人。
但即使再亲密的情侣,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矛盾。
陈梓浩与叶婷虽然不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担忧烦心,可是陈梓浩没有时间陪女友,这就是很大的矛盾冲突点。
路一平和佟芯雨虽然有时间在一起,可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生活,当面对生活物质的种种难题时,两人也出现了矛盾。
编导用这样的设置是想说明,世界上的爱情都很难是完美的。
有钱不一定就能幸福,没钱也一样。
爱情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而缺少理解是爱情幻灭的首要原因。
爱情中的双方是平等的,但身在爱情中的人很难完全做到平等这一点,往往都是有一方会付出更多,有一方会反应很慢才能理解对方的苦心。
没有理解和沟通的爱情,很难持久。
所以在影片中的两对恋人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和考验,虽然很残酷,但是也很现实。
整体而言,《0.5的爱情》是一部糅合了浪漫与现实两种风格的影片,电影中呈现了很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有展现了很现实的社会环境。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珍惜彼此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爱情观是很难保证不改变的。
随着故事的发展,陈梓浩与叶婷的爱情走向了凄美的路线,路一平和佟芯雨的爱情则向着现实路线发展。
但不管怎么演绎,电影始终在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再富足的物质也换不来长久的真爱,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电影用数字来命名,显的很另类也很个性,《2012》如此,《2046》亦如此。
初次听到《0.5的爱情》很是费解,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
在这个本就是缺爱的时代,为何还出现一半的爱情呢?
通看全片释然了,这样的“半爱宣言”在这个缺爱的时代显得无比珍贵。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肯定不是1加1等于2,应该是0.5加0.5等于1。
”两个不同的个体在相处中必然会遇到分歧和矛盾,只有逐渐将各自锋利的棱角磨平,建立两个人的默契,彼此理解与包容,最后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1”。
这就是影片中佟心雨讲出的“0.5半爱理论”,当爱情面临金钱、地位的诱惑你是否还会紧守那一份最初的感动?
当真爱面临世俗、自尊的挑战,你是否愿意削去自己一半的棱角和爱人融成一个整体?
0.5的爱情,为真情付出,为挚爱守望,一半的邂逅,一半的守候的爱情弥足珍贵《0.5的爱情》讲述了两对不同恋人的爱情故事,一边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梦幻组合,一边是都市奋斗小情侣的心酸爱恋。
因为痴情、执着、守护的小白领佟心雨把两对情侣穿插在影片中,让这两段爱情显得不那么孤立。
当然,这两段爱情都是具代表性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每个女孩都希望邂逅高富帅,然而在笔者心中,都市奋斗小情侣的辛酸爱情更为感动,因为它具普遍性,毕竟高富帅不常有,千千万万的都市普通小情侣都在自己的爱情里奋斗着、打拼着。
《0.5的爱情》一方面用数字命名,显得另类,另一方面它和其他爱情电影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把人们对于爱情的定义具象化到为“0.5的爱情”,这是恋人间相处的最好模式。
浪漫的爱情谁都向往,但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自我牺牲和奉献是不可少的,如果一味的索取不曾付出的话,那爱情和婚姻将不再牢靠,影片从某种程度上是在讲述爱情中的包容和奉献,就如此叶婷的突然离开,也比如佟心雨的甘心奉献。
高富帅的陈梓浩事业有成,却情商不高,好不容易邂逅了爱情,却在最浓时戛然而止;陆一平怀揣着一腔电影梦从最底层做起,饱经打击和磨练终于成了“腕儿”,却放手爱情。
电影的结尾还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们探讨爱情,经历爱情,懂得爱情。
爱情,每一对恋人都有自己的唯一性,因为每个人每段感情的经历都不同。
关于爱情的影片数不胜数,但每一部片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主旨,“半爱理论”让爱情中的双方削掉自己棱角和锋芒,建立起爱人间的默契,从而组成完整的爱情、婚姻、家庭。
缺爱的时代,半爱宣言让恋爱中的情侣审视自己、审视爱情,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
台上人员:主持人(以下简称主),导演刑潇(以下简称刑),制片人李乙平(以下简称李),女二号龚洁(以下简称龚)。
PS:非完整记录,也非每句话都一字不落,大家凑合着看看:)个人观感写在最后。
主: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刑潇导演和制片人李乙平先生还有在片中饰演佟心雨的龚洁小姐,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龚洁小姐。
(掌声)龚:同学们晚上好。
…今天也是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中间有几次我都觉得挺感动的,我觉得演的时候和看成片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电影。
(掌声)主:您在这个电影扮演的角色是个背井离乡的学生,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问您对这个角色是如何理解的呢?
龚:我觉得可能在座很多同学都是从外地考到北京来的,我想在座很多同学也希望以后在北京有发展,我觉得通过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一些通过自己梦想同时也有自己的爱情也包括城市,他们为了自己梦想和爱情在拼命打拼的一些年轻人。
有时候真的挺不容易的,我觉得应该进入社会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主:那剧中那段剧情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
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场雨戏,就是我和一平分手的那场戏。
(此处在讲11月在河北拍被洒水车淋的雨戏有多么冷,即使穿了防水衣有小太阳照着也非常冷。
)主:那从你的话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做演员的辛苦。
那现实生活中您遇到分手这样的事您怎么看待呢?
龚:我觉得如果是一个真性情的男孩的话我是会去挽留的,其实我是一个很被动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抓住机会,但是遇到真心喜欢的男孩,我应该会拼了吧,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因为不一定在茫茫人海中你就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然后感觉又对的,我觉得真的是大海捞针,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抓住自己的缘分。
主:那您希望您下次主演什么类型的电影呢,有什么期待吗?
龚:嗯…其实我之前演的古装戏比较多吧,古装,年代的,这次接现代戏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突破吧,之后我比较想尝试一些带有喜感的角色,我觉得我可能比较憧憬那样的工作方式,就是大家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中,不时可以笑笑场呀,不用老是演哭戏,真的挺苦的。
主:那我们也在这里衷心的祝愿你希望你达成愿望。
下面让我们有请制片人李乙平先生和刑潇导演上台。
(掌声)李:…那我也是和导演从香港回来,等于我们俩在拿我们的生命狂飚过来(貌似听说导演在赶路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状况)为了能见到我们同学来到咱们师大,我特别特别有感觉,也让我找到了上大学的感觉,所以说谢谢大家!
(掌声)主: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谢谢导演和制片人,用生命来参加我们的首映会,那谢谢。
据我所了解您之前的微电影《最昂贵的婚礼》参加过我们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精品微电影的竞赛单元,那这一次又带着新作品来到了我们大学生之中您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刑:啊,其实大学生电影节是我一直蛮向往的,我回去上海电影节以及很多其他电影节领奖,但我总觉得在大学生电影节差了点东西,我这两年呢不管是拍微电影也好拍院线的电影也好,希望把更多的作品给评委包括这些观众们看到,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斩获吧,其实得奖不得奖是一个方面,主要是希望能让大学生喜欢。
因为像这样的电影,真的实拍给你们看到的。
(掌声)主:那我们也期待您的带更多作品到我们大学生中间来。
我刚才也一起观看了影片,被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感动了,那我现在有一个问题特别想问一下导演,就是片中说爱情不是1+1=2而是0.5+0.5=1,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您能和我们谈谈您的爱情观吗?
刑:我的爱情观,我觉得我的爱情观和大家也差不多因为我也是从大学走过来的,虽然快十年了,我觉得我的爱情观是积淀于我的经验之上的(笑),还一个,就是谈出来的,大家往后走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去说我这个0.5的爱情呢, 我是觉得我经历过了几份感情都还蛮刻苦铭心的,而且这种感情只有可能在大学校园,或者我们上了工作岗位后可能就没有了这种激情,没有了这种纯洁的东西了,所以我是基于这些情感的一些积淀,想要把这种类似的0.5的爱情和一种在社会上的所谓物质之上的爱情给它融合起来做这样一个电影。
主:导演刚才说的对我们还是蛮有启发的,那您有计划今后的创作是延续这个风格还是会有新的尝试呢?
刑:可能十月底十一月初大家还能在电影院里看到我另一部电影,叫《密室》第三部,那会是一个悬疑推理跟这个不一样的风格。
我希望那个大家也会喜欢。
那我们在这里共同期待您的新作品。
主:那影片在十二月就要登陆各大院线了,您有哪些期待呢?
刑:坦白说这个影片不是我特别满意的一部电影,因为拍摄周期和资金等等原因,会让我在剧本本身没有做到特别的精细就去开机,所以里面会有一些硬伤。
因为大学生我们是骗不了的,你们现在看电影很多,尤其像一些好莱坞电影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但是你们尝尝看不起我们国产影片,原因是觉得我们做的不够诚意,不够精细。
但我其实想要说的是,给我们一些时间,给我们八零后九零后导演一些时间与空间,我们都在努力的去创作,努力的想要把中国电影去拍好。
那我对着个电影就希望更多的人给予支持和谅解,给予一些包容去喜欢它,我觉得下一部会更好。
主:让我们共同祝愿电影票房可以大卖!
(掌声)那说道我们制片人李乙平先生,刚刚您也说了您在片中客串了一个电视台的编导,刚刚看到这同学们也都是开怀大笑,特别开心的。
那我这边了解到片中陆一平和佟心雨的爱情是根据您的亲身经历改编的是吗?
李:对,希望大家喜欢这对爱情,其实我和导演之间针对这对情感有很大的想法,因为我们都,刚刚龚洁也说了,我们都是外地来北京上学的也好、创业的也好。
其实我就是那样经历过来,那样住的地下室,我觉得这个片子已经升华了。
里面的陆一平就是我的原型改编的,我本名叫李乙平,所以说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能真正找到属于你的那个0.5.,能愿意跟你一起去奋斗去学习,能愿意真正和你去体验每一天不同的生活情感。
刑:我补一句,他刚刚说一起吃苦幸福嘛,我希望在座的各位男士,我们常常是大学毕业了感情就结束了,尤其是刚刚创业的时候,有很多女孩跟着我们一起吃苦,因为我也有过这种经历,等到我吃完苦之后,我发现身边那个她不在了,这个遗憾是一辈子的。
我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人。
(掌声)主:那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珍惜眼前人。
那我们今天本来还有一位主创可以来到现场,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抱歉,那就是我们片中陆一平的扮演者李悦铭,他给我们大学生录制了一段问候视频,现在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李悦铭和大家问好,给电影加油)主:那下面进入我们的观众互动环节,有哪一位同学想提问我们的主创都可以得到我们一张签名海报。
观众1:这部电影里提到了一个我以往看到所有的电影都没有提到过的一个概念,就是0.5的概念,(说了一堆,大概是问了一个关于结局的问题。
)刑:…其实拍摄出来有两版剪辑,首先是有一个很实在的结果比如说悦铭和龚洁在一起,至于结婚不结婚,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一个结局。
但是我总觉得现实不是这种,我们做电影是在造梦,但是现实的梦不是这样的,…,最后蒲巴甲遇到的那个,也许是同一个时空下的不同的人,…,所以我给他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局,不知道您满不满意这样一个回答。
(掌声)观众2:片中有一段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理性让人更安全,感性让人更幸福。
我想问一下导演怎么得出的这种结论。
灵感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主创们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刑:因为这句话是从龚洁的嘴里说出来的,所以先让龚洁来诠释一下更为贴切。
龚:我只是替导演把这句话给说出来了,因为剧本是导演写的嘛。
我的理解就是说,在感情中如果太理性的话就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那种幸福,应该从心出发,你心所属的可能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说掺杂一些杂念,比如说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子,能不能在一起生活能不能养得起你,能让你吃得好穿得好,可能这都是社会强加给每个人的一些东西。
如果你真心爱一个人,这种幸福因该不是那些物质能满足的。
李:因为太久没有谈恋爱,我也不知道这个感觉到底对不对,但是可以说一点,我认为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谈一场任由自己性子的恋爱。
那样会让我们终身没有遗憾。
当你有或者有过第二次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以理性来判断,但我觉得不管我们的选择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但只要是从内心出发的情感,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谢谢。
(掌声)刑:其实是这样,写剧本的时候,在做应该也有编导系或者文学系的同学,写剧本其实是一个很烦累的工作,如果你没有灵感的话。
我刚也有说过造梦和现实,其实造梦和现实也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区别,我只是把现实说得很大,我把它落实在人物剧情上,台词上让它觉得更真实一些。
(用了一些话来解释在理性和感性中房子、车子、情感的不同排序)。
观众3:你在设计蒲巴甲和江语晨这段感情的时候让我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就是女方是在回国之前就知道自己有癌症了,而不是突然一下知道的。
我想问一下你在剧本上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是先知道自己病了才想去谈一场恋爱。
刑:如果照你说的那样的话,我觉得有点太落俗了,坦白说很多韩国电影包括现在很多爱情电影,都会是动不动就得病。
其实电影从1895年到现在100多年的时间爱情从莎士比亚到现在,其实爱情无非就是讲那么点事儿。
但其实作为电影人,是希望从大众的电影中找到一些亮点,比如0.5的概念,比如她的得病我是想让她再往后走一走。
因为当人们遇上很大的类似天要塌下来的事情的时候,人的价值观是会发生很大的转变的。
这个转变也许就是我想要抓住的东西。
观众4:我想先谢谢主创给我们带来了一部美丽的电影,辛苦你们了,这个片子还是很多亮点的,您要是刚刚看到了我们的观影过程还是很欢乐的。
我有两个问题想问,首先是我记得香港有个导演叫彭浩翔,他说过要拍好一部电影需要很多创作者很多电影的积累,我想请导演各推荐一部华语爱情电影和欧美的爱情电影。
第二是我想问一下导演整个电影中您最喜欢的镜头是哪一个?
刑:先说影片吧,One Day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它是那种没有什么大波大浪但是却很钻心的细腻的情感,我喜欢这样的电影。
国内呢,《0.5》的爱情吧(笑),或者0.6的爱情吧。
因为国内的爱情电影会出现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效仿和模仿,这是一个问题,这或许是前辈,第六代啊,70后导演他们取巧做的一些事情。
那我觉得我们这代导演应该会多一些思考。
因为爱情片拍到现在已经拍烂了,但也许会有一些吸引眼球的出来,但我现在主要看的也是国外的一些电影,但国内的电影我也会去电影院支持。
第二个问题,其实我最喜欢的镜头被剪掉了,就是一开始李总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长镜头,我为那个镜头我专门搭了景,然后做了很多功课,他演了20多遍。
我扛着斯坦尼康,它非常沉,我就这样扛着,20遍30遍,但是真的是想追求完美。
还有就是电影搭配包括演员的台词,走位,演员和摄影机的配合要达到完美。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这个镜头的,后来因为一些别的原因把这个镜头剪掉了。
主:那我们以后也希望导演出一个特辑能把这个镜头展现给我们。
(后面还有问答,因为时间关系提前撤了,没有听到。
)个人观感:十分一般,情节、人设、台词、演技等等,有几个嘈点实在印象深刻,不同意的轻拍。
1、道具组能走点心吗,总经理助理办公室门口那个标牌能多花20块钱上淘宝做一块吗,怎么有一种A4纸打印出来就贴门上的即视感呢?
2、男二貌似在某撕逼大片中也是因为女朋友上司的戒指而分手了。
第二次在大屏幕见到这个男生又是这个桥段,觉得蛮好笑的。
3、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听到女二在喊“陆一平”的时候想到“陆依萍”吗o(╯□╰)o 4、还有一些我不一一说了,比如最后给女主做心外按压的大夫、女二在电影中的造型总让我想到央视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等等…
长】春】华】山】牛】皮】癣】医】院】你生气的温柔,你撇嘴微笑,还有那些凝固的照片,我翻开看了又看,把脑海里所有的记忆都倒的一干二净,心却突然痛了。
我按住心窝,却按不住眼眸涌出的热泉,咸味流入那道刚刚张开的伤口,融入血液。
都怪我太痴情,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你,你转身走了,带走了我的所有,我行尸走肉地在街头徘徊,落寞,悲伤,绝望!
以前听说爱情双方相遇到一起时,会发生1+1>2的奇效,可能是因为彼此的潜能得到了对方最大限度的开发。
可是仔细想想,能得到这种结论的人,想必在恋爱中从来没有受过伤害,才会对爱情如此乐观。
可是这个世界上即使再相爱的情侣,在一起时间久了也会有摩擦,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形容一对情侣的爱情?
《0.5的爱情》给了观众很多似曾相识但却未能总结的如此明了的爱情箴言。
当两个人走到一起,应该做减法而非加法,如果把1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只有当彼此宁愿为了对方放弃自己曾经认为不可更改的原则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包容对方,从而收获一份和谐的爱情。
但是,就如同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一样,爱情也是一种遗憾美的存在,像陈梓浩跟叶婷,也像陆一平跟佟心雨……《0.5的爱情》拍摄地选在石家庄很令我震惊,因为印象中国产都市爱情电影如今都流行国外取景,什么墨尔本、纽约、罗马等等,即使不出国,也选择如大连、青岛等洋气的海滨城市,可是石家庄非但跟洋气够不上边,听名字就知道该是多么充满乡土气息,特别是自从2008年实行三年大变样政策之后,可谓大兴土木,处处施工……然而,《0.5的爱情》里,我居然完全没有认出是石家庄,繁花似锦的街景,也算为庄里扬眉吐气了一回。
电影中讲述了两对情侣的爱情故事,其实片中的两对情侣表现的正是当下最常见的两种爱情模式。
物质充裕,不为经济忧愁的爱情如陈梓浩跟叶婷,一个富二代,一个海归女,年纪轻轻就是公司的老总,他们的爱情是绚丽多彩充满惊喜的,而之所以充满惊喜也是因为陈梓浩工作忙碌总是无暇陪伴叶婷,因此,他们很多时候羡慕一穷二白的爱情,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腻在一起。
可是,真正腻在一起的情侣就很幸福么?
也不尽然,如陆一平跟佟心雨,这对大学情侣,彼此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对方,特别是佟心雨,顶着父亲的反对,依然选择跟陆一平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只为能够长相厮守。
然而,他们憧憬不为物质所限制的爱情,陆一平认为自己不能给佟心雨想要的生活而选择提出分手……时间跟金钱,似乎在爱情里很难和平相处,有了金钱丢了时间,有了时间又遗失了金钱。
或许如今处于陆一平阶段的情侣很多,在毕业即面临失业的现如今,房子车子都是空谈,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剩下的只有陪伴爱人的时间,时间一久,稍微有志气的男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耽误女孩,于是大部分人也会做出如陆一平的选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他般幸运,在一年之后还能再遇到佟心雨。
从此,曾经爱情形同陌路,茫茫人海,相忘于江湖。
其实,佟心雨想要的只是跟陆一平在一起,叶婷想要的也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能有陈梓浩的陪伴。
十全十美的爱情或许有,但是不常见,我们见过最多的都是让人些许遗憾的爱情,遗憾不可怕,因为有遗憾才有念想。
1-2分,可看可不看。
一部烂片需要什么?
故事一开始就雷到我了,一个帅气硬气和高大的男主角,为什么要架上一副眼镜,弄得不伦不类,造型应该拉出去枪毙。
编剧也应该被判终身监禁。
一个俗气的不能再俗气的故事,拍成电视剧或许还好点,要让两个人在90分钟里从认识开始,慢慢熟悉恋爱再分手,导演太累,故事太长,还影响故事的叙述。
一个高富帅爱上一个绝症女,或许没有土豪就不能完成故事。
最感动人的或许就是平凡人的爱情,所以在故事结束,影院灯光亮起,大伙纷纷离场的时候,我还在座位上,回味作为饭后甜点的拍摄,一些路人的爱情点滴,让人感动,这或许是全片最大的亮点。
爱情是什么?
当初带着10多年的满腔期待去看将爱情进行到底,完全没有了当初看电视时的激情,也没有脑海中的期待,唯一的亮点应该就是故事中穿插的平凡人的爱情和那首经典歌曲。
或是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吧,有感触;再有歌曲没有具象,可以去畅想。
一样的一部爱情片,确实没有亮点。
从拍摄手法和美学角度或许还有些期待,个人感觉这应该是一部拍给90后的电影。
第二亮点或者是副线的平凡爱情,或许是平凡的我们多多少少感同身受吧,可是女二号的成功有点太容易了。
故事可以源自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但不要扯淡。
拍一部片子的成本或许很低,但是不要挑战全民的审美底线。
一个一头雾水的电影名字最失败的是,导演要借助女二号的嘴来说明0.5的爱情的深意,没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必说的太直白。
而且导演这么着急的要说明深意,是嫌观众智商太低还是实在拍摄手法无法把主题表达出来呢?
这个主旨真的有些TOO YONG TOO NAIVE,是不是一个80后或者90后写的本子,16-17岁的爱情梦想,何必搬上荧屏。
借用富春山居图的一条评论吧,如果导演有意把电影拍成这样,真是太有才了。
好评不吝啬,差评不留情,一家之言,愿与诸君互品鉴。
反正我是醉了,我居然坚持看完了这部电影。
觉得最近真的好多这种据说小清新的电影,都是因为某句话好像还不错的样子,然后就由一句话发展出来一个故事,我也就不吐槽编剧的创新能力了!
电影虽然是在讲爱情观,但我能接受陆一平和佟心雨那对,但是我真心接受不了蒲巴甲那对呀,已经无力吐槽了,有点冒失的灰姑娘和有点古板的钻石单身汉的爱情故事,在一起就算了,然后还绝症了,然后还死了!
这是多少年前韩剧的剧情呀!!!
简直无力吐槽!!!
负分滚粗!
对了,这对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灰姑娘因为脸很美,所以即使是这么冒失的姑娘,蒲巴甲也会和他继续交流和生活甚至之后还爱上了彼此!
只要脸好看,就够了!
难道叶婷不觉得自己死了会给陈梓浩心理多大的阴影吗?!
死了还不安分····这个时候小清新就去环游世界呀!
电影里唯一喜欢的是龚洁,务实而努力虽然觉得有点傻,只是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很多虽然我不能理解他的爱情观,但是我表示支持!
不好看
你的优乐美?还是我的优乐美?
最近爱看感情戏。。。
骗子 我还以为是gay片
如果真的相爱,就会为对方改变些什么。
支持国片
某个寂静的夜晚 和我的两位堂妹躺在奶奶家的沙发上看了这部片子 躺着真舒服 江语晨真漂亮
不好看
奶茶,我只要优乐美。
令人尴尬的电影……
电视上播的,瞎看
我一直相信一见钟情💘
我竟然被片尾现实生活中的情侣对话所感动了 是的 0.5+0.5=1...
想看江语晨来着 东平西凑的电影
相爱容易守爱难
真的不知道在讲什么
1、爱情不是1+1,而是0.5+0.5。2、理性让人更安全,感性让人更幸福。3、感性给你,理性留给我,幸福给你,悲伤留给自己。
我是有错过1和0的爱情这2部么
发现没有,活泼的女孩儿运气都不会太差
这片名就指这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