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季是在金子里找屎,本季是在屎里找金子。
不是说本季相较上一季有多差,只是从第一集开始看的心态不一样。
love就是一个mess,从她杀candace和delilah的那一刻她就失去了观众的支持了。
比起joe的冷酷和心存善念,love才是真正一言不合大杀四方的人。
最重要的是她已经broken,以及失去了做you的资格了。
抱着这个想法,love也越看越难看。
脱发,腿粗,胸小,个子矮,颧骨低,嘴大。
前季至少大半程她还抱有攻略的滤镜,还有需要help的加持,再加上偶尔编成辫子还挺好看,以及倒追这个turn on,也不会让人在意太多。
但是结尾的疯狂让这一切都离她而去。
delilah和candace确实不至于死,第二季和第三季joe真的没有杀一个多余的人,甚至就没有杀人。
--无趣到连评论都没法一口气写完。
--补充一点,joe真正迷人的不是他的撩妹技巧,而是更general的用对话来控制人心的能力。
他的对话加内心独白会让你觉得非常合理。
这也是本片的精华之处了。
Penn网球在2010年迎来了它卓越的100周年纪念。
1910年,Penn网球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名叫珍妮特的小镇上。
众所周知,Penn长久以来都是网球类产品市场上销量领先的品牌。
即使被head收购之后也是如此男主演员的名字penn就是来源于该网球,男主演员采访里说过,哈哈哈,然后love是网球比赛0分的意思,forty是网球比赛3分的意思,那我猜应该有个叫Wilson的吧,竟然没有!
這對夫婦真的很會玩,繼第二季病態的戀人關係後,第三季結婚來到和諧的中產階級郊區,第一集便直接把第二季結尾埋的梗摧毀掉,後面集數便是看這對不和諧的病態夫妻檔相愛相殺,檯面上和諧,檯面下暗潮洶湧。
第三季把這對病態戀人丟入和諧的中產階級小鎮,簡直是為了讓他們戳破小鎮上街坊鄰居的完美假象而來,一切似乎都再美好不過,一切似乎也再虛假不過。
樂芙一言不合就開幹的機動姐個性跟《紙房子》的東京有得比,甚至比東京還不會動腦思考,一不爽就直接把人爆頭🤣,如此魔鬼的妻子簡直是Joe的剋星,也是屬性唯一與他相符的伴侶,實在是太ㄎㄧㄤ太病態了。
維多莉亞·佩德雷蒂天生帶有病態憂愁的臉蛋特質,演樂芙是不二人選,從《鬼入侵》到《安眠書店》第2季;從《鬼莊園》到《安眠書店》第三季,每年都看的到她主演的網飛劇集,覺得好幸福,但明年可能不會有了,夫妻相愛相殺的結果,仍舊是Joe佔了上風。
喜歡編劇對第三季的設置,透過病態夫妻檔檯面下的暗潮洶湧,以及他們揮之不去的過往,暗諷一切再美好不過的郊區生活背後,婚姻與感情早已名存實亡。
第三季其實比較適合當黑色喜劇看,從Love那一言不合、心情不好就開幹的個性,唐突生硬的劇情轉折,與前2季逐步醞釀殺機的過程成鮮明對比。
Love完全不設想後果便鑄下的殺機,最後惹的她的鴛鴦Joe時不時要幫她擦屁股,簡直可以當作荒誕的黑色喜劇來看。
如此不可預測行動的Love最終還是得死,因為她不死,Joe與觀眾的心便無法有安寧的一天。
還是很佩服編劇怎麼寫都能讓Joe逃離法網,這一季結尾偽造了自己的死亡逃往法國,尋找他最新的心儀對象,但我想Joe這一生,在童年缺乏母愛的情況下,可能都必須在尋找新獵物中不斷循環,最後什麼都沒找著,直到落入法網的一天。
第4季照這公式繼續拍下去也不會太差,但還是求網飛不要拍超過5季,其實到第3季也差不多膩了。
★★★★#安眠書店第三季#You #佩恩拜德雷格#維多莉亞佩德雷蒂 #VictoriaPedretti#Penn Badgley #Netflix
这是变态杀人狂夫妻的婚姻故事。
天生一对,两个都很了解对方的变态杀手居然以为可以负负得正。
love以为杀死第三者男主就会爱她,还说她的变态行为都是男方逼的。
这种人真不少。
男主是坏人毋庸置疑,另一个第三者玛丽安自省了:“是我让他说服了我的。
我以前觉得有毒的男人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是个容易下手的目标,后来我审视自己,发现是我内在的一些东西容易被有毒的人吸引”这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交友风险警告,她还说结婚最糟糕的一点就是对方太了解你,他们会一辈子利用这件事。
从第一季我就是被书店和读书的的场景吸引。
男主的颜不是我的菜男女主去婚姻咨询,咨询师分析得很准,说“你们对被遗弃有深切的恐惧,让人有种你死我活的感觉。
为什么家人就要无条件的爱你呢?
每一位伴侣每天都在挑战对方成为最好的自己,你们的关系应该是队友。
要有婚姻外的朋友,没有朋友会让伴侣承担太大压力,一个人不可能满足伴侣所有的需求”。
咨询后两人关系有改善,然而平淡的生活于两人也是过不下去的,男主有二心,女主先出墙。
love喜欢邻居小伙的情话却想听老公说出来。
其实两人都是想掌控对方,若对方真是服服贴贴他/她也就不会喜欢了。
love还提议和朋友互换伴侣也说是为了拯救婚姻。
如果最后她不是被反杀了真不知道她要怎样收拾残局。
但这两人意志力真是强悍,不然从体力上来说本该胜不了邻居夫妇。
所以love也是看不开,不放手,每天和杀手斗智斗勇是不是太自信了。
想起那句歌词,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
只是love啊,你死了你的故事就完了,而男方的故事还有下一季呢
老实说,一开始其实是在机场候机无聊透顶,才点开这部剧。
爱情主题嘛,估计没啥意思,但加上杀人+神经质,那还有点看头。
先说评论,第一季不错,第二季无聊,第三季到后半段真是精彩纷呈。
主角居然是Gossip Girl的Dan(啊,看这部剧都是多年以前了,我的青春!
),在剧中是一个心思缜密喜欢碎碎念和吐槽的病娇男,哈哈太有意思了。
第一季前几集很抓人,可以完全让观众代入Joe的视角,一个永远都在自我感动自我欺骗自我说服动不动就陷入各种粉红幻想的男生,痴情小可怜儿,能够为爱能杀人能牺牲一切,爱护小孩充满正义感(咦?
),但是在爱情里又被屡屡背叛完全是个神经病但又能让人觉得万分疼爱的痴情受害者。
不得不说编剧功力非凡,居然每次杀人都能让我们点头称是。
第二季就重复了,所以没啥亮点,中间一度想弃剧。
剧中还有一条暗线就是Joe的童年,这部剧的厉害在于把他的童年阴影心理缺陷和成年后的行为对应关联起来,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剧的深度。
第三季前面也有点套路,后面走向好玩起来,主要是比较搞笑。。。
这两夫妻简直是绝配(时刻提防老婆杀人哈哈哈),配角也演得不错。
而且Joe最厉害的是,他的言行不一,每句内心精准吐槽旁白紧跟着完全相反的行为让人觉得无比割裂,戏剧张力十足。
这部剧居然已经拍到第五季了,让我接下来继续看他还怎么折腾。。。
在拍下去就要变成五十度灰灰灰灰灰了😂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凑数字
没看完的,就别进了,剧透,只是写写观后感---这季和前几季不太一样:第一季讲纽约,我代入感不强,纽约大城市的设定就是当悬疑剧看。
第二季讲洛杉矶,有钱人的drug and glamping life和咱老百姓关系也不大,也没啥代入感。
重点来了:第三季:背景是北加州硅谷,科技大佬,有钱白人区;全村人都是健身狂魔、无糖、无麦麸、keto、还有部分不打疫苗的人。
白人邻居会表面笑嘻嘻,转脸就和别人gossip说你坏话,这实在太有代入感了!!
在美国住过10多年了,虽然不能代表所有白人都这样,但如果说是戏剧故意夸张一下stereotype,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亚洲人stereotype是数学+眼镜学霸,那有钱的new money、tech发家的白人社区确实可被大体归类成剧中所看到的社区:看似平常的别墅,处处都被精致的打理过,看似普通的家具,随便一件就是5k-1万,剧中需要巨额deposit才能开的bakery也显示了这点,毕竟在普通区随便开个小店,绝对不会让love这种人担心家中的财政问题。
毕竟戏剧就是夸张,要让人一眼看出编剧想说什么,虽然这么做显得肤浅,但他就是想直击让大家都看懂。
本来我看一半只给了3🌟,今天在读you的英文review,突然有所感触,就想着上来加个星。
当一个社会都崇尚健身、无糖、无麦麸、keto,胖一点就body judge、 body shame,我们的Love在说“你觉得我胖的时候”眼露凶光,感觉下一刻那个说她女人就要被杀了,也算是做了一些普通人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做到的反击。
如果是前2季都是joe在计划杀人,那Love的冲动杀人/打人,真是让人有被莫名爽到。
尤其是得知自己的孩子得重病,是因为邻居不给孩子打疫苗造成的,忍了几分钟,上来就是给他那个棒槌邻居当头一棒,卧槽,太爽了,这简直就是我们在美国敢怒不敢言的事儿:看到美国covid日增20万患者的情况下,那些坚决不打新冠疫苗、不带口罩的人,可能自己已经被感染,然后间接传染、害死了很多无辜的人。
anti-vanciner和所谓的预言家们,坚定的觉得自己没错:“打疫苗是种选择,我不希望我/我的孩子身上注入奇怪的chemical液体“ Love直接说:你没看到我的小孩有多痛苦,其实这句也代表了很多美国covid患者得病的家人。
我也想👍一下这个编剧,高明的指桑骂槐。
包括对崇尚健身狂魔肌肉至上、无糖、无麦麸、keto这种美国社会奇怪的极端崇尚的夸张,我也有被爽到。
真的是有点“俗到极致就是雅,太雅了反而俗“的感觉,当所有人都只崇尚完美的身材,啥啥啥都不能吃,孩子不能吃糖(Sherry孩子在party上吃love做的cupcake,里面甚至都没放糖,都被妈妈骂)。
我早就想说,神经病吧!
请你们正视人性,毕竟过度的twist和节制、就是反人性啊。
反观最后,到了Sherry最后和老公Cary被关在玻璃房子里,俩人身躯残破,老公说我的体质含量已经降到5%(白眼一个硬不起来的健身狂魔),她和老公说:baby,你出去想吃多少汉堡都可以。
我想说:早该如此,人类何必苛责人类,吃糖和淀粉是我们的天性!
你俩这样都半截入土才想通,其实也知道最后自己不过就是两具尸体。
对网红的讨伐也是本剧一大亮点。
Sherry的社交媒体网红达人设定,也是演的入木三分,让人一看就很厌恶。
一个披着黑人皮,内心是个超级白的白人的“成功女性,成功妈妈”,在网络上表现的:“我是圣母白莲花,我是最完美的妈妈“, 然后转头就恶言恶语的gossip张家长李家短,可恨可怕,但得亏编剧把网络乱象集成一个stereotype人物,让大家骂骂咧咧觉得她该死。
这一季很巧妙的画了解恨+该死,两条线。
破坏别人家庭的人,被已婚+已生育的love定罪为“该死”,所以nateli被love杀死的快准狠。
而不给孩子打疫苗的老爸,也因为小Henry最后没死,也被划为了"解恨"这个范畴,杀人狂们本来要放他一马的,奈何他自己寻死。
Sherry and Cary虽然招摇,嘴烂,但也是被划为了"解恨"的范畴,不到该死。
最后编剧也放他们一马,就是“罪不至死,还能自我检讨救赎一把。
这对,做到cp在一起不讨厌,但拎出来一个恶婆娘,一个只有肌肉,合起来就是“婊子配狗天长地久”,让人觉得他俩配一脸。
而小Theo,不属于该死也不属于解恨。
感觉全局他就是个工具人:love本来没想来真的,只是用这只单恋小奶狗来做做弟弟的替代品+sex toy,但当知道了他爸爸在调查,又用他做反调查工具人。
可惜他最后是知道的太多了,才被摔半残。
写的多了没收住,只能说代入感真是个奇怪的东西,这一季最喜欢的角色竟然是但丁,真是个迷。
“你” 的第三季就是“消失的爱人”和“婚姻故事”的结合体,这一季我真的是当喜剧片看的。
这对小夫妻也太可爱了吧?
夫妻俩都是永远想杀人,永远在出轨,永远怀疑对方是不是想杀了自己,总是鄙视对方的变态人格和行为,又偶尔会被对方的心狠手辣所迷住。
他们俩在婚姻中的内心独白也好好笑,因为被婚姻的无聊无趣勒到窒息,所以Joe的心声是我为了孩子被困在这个郊区家庭的地狱中,我竟然要参与这些庸俗低级的社交活动,真是无聊透顶好想离家出走。
(我完全理解他,我也想象不出除了随时随地都本能想逃以外,人对婚姻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感受。
)Love则是怨气冲天,对母职惩罚和心不在焉的丈夫感到非常愤怒,但也会嫌他烦,会在看婚姻咨询时请心理医生一起催促丈夫多交朋友,不然她就是他唯一的朋友,需要倾听和承受太多。
我终于找到我觉得好看的爱情轻喜剧类型了,就是反社会人格的婚姻故事,非常幽默且富有戏剧张力。
不知不觉这套美剧拍到第三季了,我是19年入坑的这部剧,然后去年年初全球疫情灾难盛行期间又看了第二季。
well,到现在看完第三季,我已经无感了。
Joe,Look at yourself,Et Love,你们俩是永远不可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的,you're sick,both Of you。
You don't Understand。
D'accord?
你们俩就像病毒一样互相伤害,活着还会传染其他的人,打着“爱”的名义到处害人,You know what?
Love,你弟弟Forty上一季说得对,“你要觉得自己能当一个好妈妈那你绝对是疯了。
”这套剧三季唯一不变的是,叙事模式固定会采用Joe的内心独白的模式,god,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者已经看透他们俩本质属性的观众早就不会吃这套了,so,刚入坑这剧又怕被带偏的观众,你直接无视他们的内心独白(看透他们本质后,第三季我都把他们俩的内心独白当成废话直接被我大脑过滤掉)。
不过就有个坏处,你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享受观剧的乐趣了,因为一旦你看透他们本质又不吃他们内心独白这一套的话。
还有结尾,Joe,really?
你居然来巴黎了,All right.Très bien,从纽约跑到洛杉矶还不够,居然还跨国害人,不过巴黎是个好地方啊,这里有着采用“法外之徒”方式办案的警察,还有北非人社区动不动的暴乱,罢工示威游行,你要来巴黎这种恶性死循环的社会来害人,我看下一季怎么玩死你。
一定很有趣。
这套美🇺🇸剧拍到第三季,我已经累了,没有多余的兵力部署在这剧上了,我只希望第四季是最终季,只希望Joe被抓或者die,c'est tout.Nothing else!
年底了,我在忙着对全球各国影视作品收尾,第三季本季终,Allez-y.On bouge!
剧情/犯罪/小说改编,无评分,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观看(分级警告)!
很巧,在看You season 3的前几天,有个问题一直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我们这一生会拥有多少个爱人?
”事实上,这不是个数学问题,求证哪个数字更准确,而是一个概念题,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人?
以及,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爱?
“过去是你现在意识的一部分,它成为你体验现在的透视镜”忧郁、寡言、易碎,一个总出现在窥探视角里的身影。
暗中观察,内心独白,偶尔面对着还未靠近的想象中的“爱人”自慰,慰藉身体,更安抚灵魂。
“过去是你现在意识的一部分,它成为你体验现在的透视镜”,还有一句更通俗的话,“有人靠童年治愈一生,有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Joe的杀人史开始于童年时代,为了拯救母亲脱离不幸婚姻,他杀了继父,保护母亲。
然而,这样的英雄举动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母亲抛弃了这个小小年纪就“变态至极”的孩子,把他丢进孤儿院,一了百了。
在最需要双亲关注的年纪,他被放弃了,很彻底的那种。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俄狄浦斯情结普遍弥漫在许多个原生家庭中的许多对亲子关系里,如果Joe最初的恋母情结是被继父的恶行倒逼出来的,那么这之后,这种情结则像是从瓶子里放出的恶灵,也像是急需找到宿主的寄生虫,四处寻觅,依附而活。
孤儿院的生活是冷色调的,被霸凌,被嘲笑,他选择与书为伴,还依恋上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护士,倾听他的少年心事,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与温暖,直到女护士开始恋爱,另一个人走进他苦心营造的二人世界,Joe的温柔梦破碎了,他怎么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发生,很快,男人消失了,女护士感到了危险,她离开了孤儿院,带着孩子准备远走高飞。
生活好像一部按下循环键的胶卷,因为那些影响过我们的事件从来没有被认真、彻底的面对过,解决过。
在除掉一个障碍的同时,Joe再次被抛弃了,最后一个镜头,Joe来到了她家门前,质问她的离开和背叛,或许,另一个悲剧也悄然发生,那个要和Joe平分她的爱的孩子,那是阻挡他们之间的最后一个敌人。
每一个靠近他挚爱的人,或是阻挡他们幸福的人都会被除掉,包括这个挚爱之人。
这种令人窒息的爱是Joe的爱人之道,也是他安身立命,保护自己的方式。
被抛弃,被拒绝,被阻拦……过去的经历投射在他的人生里,组成了他的全部,构建着他的爱情。
他用想象填满自己,用温和的爱人形象靠近对方,爱上对方,占有对方。
当发现对方没有给予自己想要的回应或打破了他满心期待的二人世界时,他省去了沟通、安抚等等人们惯用的方式,他激进、强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爱情,干掉对方,简单干脆,将爱人永远留在了自己的世界里,然后再去寻找另一位爱人。
“万事皆灭,选项互斥”。
如果Joe在第一次犯下“罪行”时,没有被放弃,没有被丢进孤儿院,没有被贴上怪物的标签,如果他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爱的教育,结果会不会更好一点?
或者,至少不会更糟?
但母亲选择了抛弃,Joe选择了偏执而畸形的占有,也许他的梦里时常回到那个被母亲丢进孤儿院的时刻,他哭天喊地,母亲坚定决绝。
梦醒后,他告诉自己,要为了爱不顾一切,他不会被抛弃,永远不会。
“破碎的灵魂,分道扬镳的逃离”逃离,或许是每个人都会一闪而过甚至为之付诸行动的念头。
Joe和love的新生活开始于逃离,也终结于逃离。
因为有了新生命,love得以在Joe的刀下夺回自己的生命。
这对亡命夫妇收拾了烂摊子,带着秘密逃离了熟悉的城市和生活,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共同体。
love想要重新开始,所以她选择逃离,Joe带着对自己亲生骨血的责任感和对love勉强维持的微薄爱意,被迫选择逃离。
曾经不止一次听过这种说法:两个破碎的灵魂相遇,随后互相治愈。
是啊,人们都说不然你就找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爱人,互相补充,负负得正;不然便是在茫茫人海找一个跟自己有相似经历的灵魂,那些不被他人理解的晦暗时刻都能得到理解和安抚。
从这个定义来说,Joe和love是再合适不过的灵魂拍档。
一个是从小惨遭抛弃,脆弱孤独,伤痕累累(于自己也于他人)的lonely boy,一个是和弟弟相依为命,目睹着父母失败婚姻,在阳光开朗的外表下隐藏着秘密的sunny girl。
在平静的生活下,是他们的偏执与残忍,是对爱的迫切向往,是他们都不堪回首的旧事,更棒的是,他们了解彼此,知道对方不为人知的黑色秘密,他们共同抚育着一个孩子,他们爱他,希望给他一个正常人的快乐生活。
部分人类靠交换秘密维系关系,相互挟持。
Joe和love以爱之名的“重新开始”也带着几分挟持的色彩,这种关系我更愿意称之为“情境式的不确定关系”。
Joe很早就放弃了对眼前这位爱人的爱,不能说放弃,那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不爱了,勉强维持;love迫不及待的想要重新开始,忘记所有的发生:谋杀前夫,瘾君子弟弟的惨死,那座城市里的所有记忆,她还爱着Joe,或者,希望爱着这个眼前可以和她一起逃离,重新开始的Joe。
就这样,两人在一座平静的小镇上重新开始,抚育孩子,处理日常,开始新的工作,love激情杀人,Joe无奈善后,一桩桩凶杀案让小镇不再平静,他们的人生也再度亮起了“逃离”的红灯。
面对着更多的绑架、谋杀以及Joe的婚外情,love无法再忍受这里,她想要逃离,再次。
此时的Joe也要逃离,他有了新的爱人,让他魂不守舍,甚至为了对方故技重施,除掉障碍,准备远走高飞。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照着两人的设计推进着,他们提前为对方设好圈套,预判着对方的预判(Joe显然更胜一筹),结束了这段天生一对的浪漫关系。
过去两季,还没有哪个角色占据着和Joe一样的位置,他们华丽出场,短暂停留,随后被杀掉,被埋葬,被遗忘,而love则留了下来,留了整整一季。
结尾那封伴着熊熊烈火的遗书格外动人,或许love的亲笔不过如此。
很聪明地意识到Joe对YOU的追寻已有三次,于是本季加入比原先更多的时事热点和疯批肥皂剧情,在结局大呼“预告骗”的过瘾。开场反自身套路定下相爱相杀基调,大量恢复首季浅层B格毒舌书籍梗提升好感。爱屋及乌,略显失望S2也可当作无功无过过渡。此后越来越多原生家庭背景挖掘和“天生一对”双生羁绊都在每层扯蛋时抓住“俺们神经病就是人上人”精髓,索性不加吝啬花式作死融入社会思考让这部“三年生”多了些可持续性。这样殊途同归的互文萌生出并不“正确”的共情又会告诉观众,即使在这个节点深入家庭婚姻社群甚至疫情议题,焕然一新面貌下仍旧绵延着本质传承,陈词滥调也在如此背景下足够别致。从首季都市男女到当代嬉皮至本季美左中产郊区,每次旧瓶装新酒的辛辣着墨群像刻画都点到为止颇有见地(居然看到了Sean)。下季巴黎愈发期待!
婚姻会把你最坏的地方召唤出来
男主能不能快死
从第一季的探讨网络隐私、第二季的狗血到了第三季的连环杀人狂为杀而杀...
最终的赢家竟然是假人夫妇吗??????行吧编剧就是笃定了加州人都是傻逼……看男主角对玛丽安的情感让人非常非常不适,这感情突如其来极为违和且毫无道理。
我的脑子跟不上你婚外情的速度。。。
真的很难编
这一季是杀爽了,法国人你们准备好接受制裁了吗
你😅
胡搞,疯球了
Joe的人物弧光在第二季已经完成了,第三季的反复,让这个人物开始失去“魅力”。缺乏内心独白的Love沦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中间又开始水剧情,导致剧集十分割裂,编剧能够在第二季结尾让人共情Joe,也能在第三季让人又讨厌他。
越来越抓马,本质没了
这一季其实还挺虐的,这部剧到了第三季,总算在Joe的人物刻画上有了一些新意。Love真的是Joe的真爱,两个都有着病态心理的人能够走到一起本来是不容易的,但终究两人是不同的。感觉这部剧到这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终点,但也许编剧还有新的故事要说。但Joe为了Marienne离开Love,这着实有些让人费解。
为了勉强写的剧,看的人也非常辛苦。老实说已经很累了,希望他们已经完结了。不要再用任何借口去祸害任何人了,不顺眼的都被KO了……
Love居然死了,多好的一对病娇组合就这样凉了,唉,第四季怎么编呢
看笑了,每次当我觉得剧情无聊(夫妻争吵什么的太没意思了),转折总会让我笑出声。女主乱杀,男主收拾,真是天生一对。还挺遗憾love这么杀青了,你们真的很般配!
第三季突然转头变成凶杀版婚姻故事,奇情之下丧失了锐利性,“YOU”也不咋突出了,倒是历年好莱坞最爱的讽刺富人阶层虚无和庸碌上加了一个砝码。
(第一季)还不错,后面纯扯犊子。他们生活的城市,应该是没有警察👮这个部门的吧。就他俩那个b样儿的,杀那么多人,善后处理的也是各种漏洞,竟然(第三季)还没被抓。编剧纯脑瘫患儿。动不动就从前的不幸经历,导致什么什么的,凡事都有个度,太过了就扯蛋了。(第一季)就还能理解,后面他俩的行为,让人觉得,男女主角这俩傻b,经历多少不幸都tm活该,也就是在脑残编剧的世界里装装b,现实中,早就废掉了。
越来越离谱。这次干脆屠杀整个neighborhood。下一季要干掉整个巴黎么?
没有第一季那么惊艳,但至少比第二季强,我还挺喜欢love的,她死了我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