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该片讲述了新西兰人伯特-蒙罗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制造一部印第安摩托车的故事。
在他68岁的时候,他将自己的一切作为赌注,带着他的机车来到了尤他州,去打破世界纪录。
1920年,一个21岁的小伙子正搬弄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他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那不大而灵活的引擎,色彩鲜艳的涂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个将陪他渡过一生的“伴侣”,直到1978年12月他去世。
这个男人就是伯特·芒热,这辆车就是印第安牌侦察摩托车,他们将注定创造世界上最快的纪录。
1899年,伯特·芒热出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小镇里,与他同时出生的双胞胎姐姐当时就夭折了,而他也被医生判定绝对活不过两岁。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伯特·芒热不但坚强的活了下来,还成为了屡破世界纪录的传奇性人物。
1915年,伯特买了生平第一辆摩托车--Douglas牌摩托车。
1919年,他又攒了足够的钱买了带侧车的Clyno牌摩托车,开始参加当地的比赛,不过不久后他就用印第安牌侦察摩托车来代替,并不断的进行改装和测试,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剧中人物是新西兰赛车传奇人物,名叫伯特·芒热,在20世界60年代开始骑着摩托车屡破世界纪录。
霍普金斯饰演这个传奇的摩托车手,这位新西兰人在修理和改装了他的1920年印第安牌侦察摩托之后,冒险来到美国犹他州以完成他毕生的愿望:在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驾车狂奔。
他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纪录。
片中的“印第安”和美国的土著居民没有丝毫关系,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摩托车,这种车体积小,需要驾驶者趴在上面操纵,样子有些不雅,但速度奇快,伯特·芒热就是驾驶这种摩托车,在美国犹它州的波耐维创造了世界陆地最快速度。
更为传奇的是,这个纪录是伯特在70岁高龄时创造的。
为了这一刻,他将自己毕生精力都花在一辆1920年代的印第安摩托车上,经过反复改装和测试,才创造了这一创举。
这部又是以人物传记为题材的影片,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获得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肯定。
而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则因为在片中的出色演技成为明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热门人选。
美国著名娱乐杂志《综艺》(Variety)就预测,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因为在电影《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中成功塑造了一名打破纪录的72岁摩托车赛手,非常可能因此而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封帝。
美国著名艺人彼得·哈蒙德(Pete Hammond)也说道:“那天,《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在《综艺》剧院放映时,霍普金斯得到了观众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这是今年奥斯卡季以来,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观众对某部影片最热情的回应。
好象突然间,他成了一名主要演员,大家不要照顾我,把霍普金斯放在最佳男演员名单上吧。
” 本片幕后阵容强大,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导演罗杰·唐纳森了,而这两人的合作并不是因此片而开始,而是要追溯到1984年的《叛舰喋血记》(The Bounty),霍普金斯在该片中饰演舰长威廉·布莱。
当初二人合作时,曾经因意见不同而发生过不少摩擦,但霍普金斯仍然表示罗杰·唐纳森是他合作过的最好的导演之一。
此次二人再次联手,都十分兴奋,罗杰·唐纳森也说道:“我们两人曾经激烈地争吵过,有时我们恨不能杀了对方,但结果却是很好的,我们的影片很不错,这种争吵是非常有益的。
” 而在另一部即将拍摄的新片中,他们将第三次合作,演绎美国伟大的作家海明威。
罗杰·唐纳森表示,这部新片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明威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年轻战地记者德尼·佩蒂克莱克之间相遇的故事。
唐纳森说:“海明威邀请佩蒂克莱克前往哈瓦那共度周末,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他们在哈瓦那发生的事情。
这是一部惊险片、一部爱情片,与海明威产生自杀倾向有关,佩蒂克莱克目睹了海明威很多个人的情感经历。
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对这部影片期望很高,如果哪个人可以演好海明威的话,那非安东尼·霍普金斯莫属。
” 安东尼·霍普金斯于1937年12月31日出生于英国的南威尔士。
他是一位影、视、剧三栖演员。
从戏剧学校毕业以后,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剧场里演出戏剧。
扎实的戏剧功底为他从事其他方面的演艺事业提供保证。
1968年,他与明星凯瑟琳赫本合演影片《冬之狮》。
安东尼霍普金斯出色的演技开始受到人们注目。
1992 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其在《沉默的羔羊》一片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
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三位获此荣誉的英国演员。
92年,霍普金斯还在影片《惊情四百年》中出色地饰演了一位研究吸血鬼的专家。
93年霍普金斯又在影片《幻境》中成功地诠释了一位性格沉静的大学教授。
他那感人至深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演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
罗杰·唐纳森于1965年出生在墨尔本的巴拉腊特市 (Ballarat), 之后他移居到新西兰从事电影事业。
1977年,他拍摄了生平第一部电影《睡觉的狗》。
1978年,在新西兰政府帮助下,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办了新西兰影片委员会。
1984年,他执导的影片《叛舰喋血记》(The Bounty)获得了巨大成功,本片由实力派演员梅尔·吉布森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还入围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从那以后,他执导了许多成功的商业电影,包括《血溅黄沙》、《赌命鸳鸯》、《异种Ⅰ》 、《天崩地裂》、《惊爆十三天》、《新兵特工》等等。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可能也没有那一瞬精彩。
我终会死去,我希望我死在疾驰的印第安摩托上,72岁的伯特一生追求的极限最终得以实现,这种极致的热爱和坚持给人莫大的鼓舞。
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怎样的心态,才能促使一个人如此持之以恒的坚持呢?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每天忙碌于工作家庭之中,极致的热爱如星火般微弱,可我还是觉得人如果失去了热情,心中没了那束火把,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真正的动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灰白。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痛苦,我们也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印第安摩托。
梦想无关年龄,只是内心最纯粹的声音。
一个老头子,人老心却不老。
谁说「飙车」「追求速度与激情」只能是年轻人的权利?
只要怀揣梦想,你就永远是十八岁的小伙子。
电影改编自世界著名摩托车手伯特·孟若的生平,截止今天,在豆瓣上观看过的人只有1.9万,不算热门,但评分却很高。
观影过程中,我不停为第一次前往美国的老人捏一把汗,害怕下一秒他就会遇到什么意外。
确实,他遇到了许多突如其来,但每一个善良、怀揣梦想并奋力拼搏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影片最后,当老人超越自我,突破记录,实现梦想后躺在地上说:“成功了,我办到了”;当邻居家的小孩接到老人跨越半个地球打来的电话时,我也忍不住的颤抖了!
心怀梦想并勇于追逐的人,闪闪发光🌟🌟影片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桥段,比如老人的“艳遇”,恩~果然喜欢刺激又风趣幽默的男人,走到哪里都会有小老太太的青睐呀!
最后——谨以此片,送给所有心怀梦想的人,祝我们都能追梦成功!
一个人最让人羡慕的,不是外表,不是财富,不是地位,兴许连健康也未必能算在内,而是来自十足的对生命热爱的活力,对梦想的执着与决不放弃。
《世上最快的印地安摩托》,一部轻口味很放松的影片,电影的核心精神却让人不容轻忽,那就是:不朽的决心与坚持自己的梦想,终将会令你达成自我的实现!
该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头,所有的爱好就是捣鼓他的那辆1920的印第安摩托,想尽办法改良如何可以令该车的速度不断提高再提高,20多年来,他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热情。
小城里的一伙年轻人听说了有关他的一些传闻,慕名找上他要求比试比试,老头上场之后的速度跟那伙年轻的小伙子拉开了望尘莫及的距离。
玩赛车,并且把年轻人远远抛在了后面,快七十岁的人还能干这么酷的事情,真让人不得不有点佩服!
就像老头他自己说,他终身都在速度上做追求。
有一天,他突然决定去美国,去那里比赛,去实现自己二十几年来积累下的梦想。
他隔壁邻居家的小男孩经常去他家,时常帮他干点简易的活,陪他做些机械劳动。
走之前,老头对小孩说:“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还不如做植物。
”我觉得这个性格鲜明的老头对他这个邻居小孩的影响并不亚于这孩子的父母。
小孩跟着老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总像是大哲人身边的小学徒,让人常常看见有智慧在闪烁。
漂洋过海终于抵达美国,老头人生地不熟,逐名追利又市侩,眼里光是钱的美国人让他有点出乎意料,在这种有点现实与势力的国家,老头虽然初初并不太适应,但他抱持的是一种豁朗宽怀的态度,因此不管走到哪里,总会换来人们真诚的款待,人们都很喜欢他,不管在哪,他都是个很受人欢迎的人。
不知道他身上所散发出的那股正能量究竟来自哪里,在外人的眼里,他总是显得一副那么可爱的样子,即使受挫折也没多大所谓,一副很自然的地看得开总要调侃调侃一番但必须要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的原则。
他不喝酒,不抽烟,习惯良好,他说这也许来自他母亲的优质教养。
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木屋里,也无从得知他是否结过婚,有没有儿女。
在他老家新西兰有一个女朋友,他们偶尔相聚互相关怀一下。
他为人温和易相处,因此他也总是很自然的就能赢得女性的好感。
像他这样的人,我觉得很值得人尊敬。
希望我到了他这样的年龄的时候,也能有他这样的年龄的潇洒。
在他到达赛地的时候,参加比赛的都是一些装备高强的财大气粗之来头,而老头开来的却是一辆几经土法改良的老古董,赛场的工作人员不看好他的比赛,并且认定该车不合规矩,因此不予他参赛的资格。
这虽然让老头有点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不过他还是努力争取,向工作人员们表达来意,告诉他们他来此一趟的真情实意。
虽然努力的结果并不怎么理想,甚至让旁观者都觉得有点伤心有点小小的绝望,但是老头仍然坚持没有想过要放弃,身边新认识的朋友也一律支持他,希望帮他争取到比赛的资格。
他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打动了负责赛事的那些人,在做了一次预先上场的速度测试并达到不小的成绩后,老头终于赢得了比赛的机会。
他这种为了自己的目标不言放弃,积极地去想办法改变不利的因素的精神,他的坚持与屈尊,是我觉得这部片子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老头子拖着一辆旧摩托不远万里绕过大半个地球来到美国参加比赛,中途克服种种不曾预料到的困难,即使困难再大也绝不放弃,势必要完成自己的心愿的这一路以来的那种正面的精神,真的很打动人心!
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头子带上他心爱的印第安老古董摩托信心满满的上场,一路上像是披荆斩棘般,乘风破浪地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速度高峰并打破了纪录,速度达到超过200公里/小时的超级成绩,在场的人都为他狂欢起来了。
在赛道上在风中驰骋与速度亲密接触的时候,他忘记了身体的疼痛,抑制住自己身体开始不适的反应,他在速度里,像是希望自己快点快点再快一点,希望可以达到有多快能多快地冲向前方,最后倒地停下来的时候,他靠近排气孔的左腿已鲜血淋淋,像是一块被烤了的肉。
同时,他也为自己争取这次实现梦想的成功的最终结局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和高兴。
一个七十岁的人,有谁能想象得出,能干出这样辉煌的事?
而这也并非老头追逐梦想的最终结果,恰恰相反,只是一个不断逐梦的成功开始。
当你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做为现在的你能事先想象得出那时你在干什么吗?
也许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在安享天年了吧,有几个人还会再像这样去为梦想而劳神费力。
因此,我非常佩服这位老人,他实在很了不起。
当日后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希望在那个时候我能想起这位为了梦想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老人,他身上闪耀着的特质,无不深深地感染了我。
体育传记电影,讲述新西兰一位63岁老人伯特,跨越半个地球,来到美国追逐极速驾驶之梦的故事。
人到暮年,依旧壮心不已。
72岁的伯特驾驶着古董级印第安摩托车,赴盐地参加挑战赛,最终凭借执着非凡的勇气和改装机车的聪明头脑,创造了摩托车极速世界纪录。
当他躺在盐地上的那一刻,说“我做到了”,全片达到最高的燃点。
影片可看性强,既有新西兰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国情对比,也有公路电影常见的奇遇、快乐、温情桥段,最后的高潮则是盐地比赛,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一个快乐、充满童心、永不言弃、向梦想进发的可爱老头形象,跃然银幕之上。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让人叹服。
当他把治疗心脏病的硝化甘油投入到发动机的时候,我都以为发动机最后会爆炸了。
老头子摔车的时候,我也以为挂了。
每次我都心头一紧。
这么传奇的老头子,想去网上找图片相关资料,可能年代久远,关于老头子的百度词条介绍寥寥无几。
作者:甄铭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3079114/answer/3201763068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伯特·孟若摩托车手为什么他的纪录50年没人能破,现在科技发达了,是个公升就能跑300码,怎么还没人】如果是300公里/小时的速度,那么早就被打破了,至少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之前的很多量产车都已经可以超过这个速度,比如一些公升级的跑车,如本田黑鸟、铃木隼、川崎忍者等,只不过由于些交通法规的限制,把车速限制在300km/h以下,现在又有些是限制到280km/h以下,量产车都可以达到这个速度,特殊的改装或定制车就更不在话下了。
就像各种体育比赛有公斤或者其他级别一样。
人家这个时速是发动机排量在1000cc级别的。
F1排量在3000cc(不能超过,F1联盟规定),比赛中达到的最快速度也就是375Km/h,当时(60年前)伯特的车是950cc。
现在你知道他多牛b了吧?
如果按换算,f1的车起码要达到1000Km/h才是跟他同等水平,因为车的排量是他的三倍,还各种高科技。
你那个世界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电影就知道了 他为了追求极速,把轮胎上的花纹都切掉了,整个轮胎都是光滑的基本没什么摩擦力了,在那种速度下,稍不注意 就是个死。
真的太屌了。
对了,你说的现在的摩托车上300的,基本起码是1500cc 2000cc的。
他的记录是1000cc排量以下跑到295公里/小时的记录,目前能跑300公里以上的摩托车很多,但是都是1000cc以上的引擎。
首先是1000cc以下级的 然后什么隔热、冷却、减速伞、刹车通通没有,再加全手工打造的轻量化配件。
怎么超越?
除非还有比他更不怕死的 不过说实话 已经没办法再减重了 所以除非有更疯的疯子 要不然这个记录永远破不了了
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姥姥学踩缝纫机,一度想长大了做出最美丽的衣服,以做出的第一个鞋垫引以为傲许久。
稍大些基本上和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愿望一样,就是长大了当一名人民教师,还时常在院里竖起小黑板,教比自己年级低的玩伴功课。
然后就是做连年三好生,保送到最好的初中,其间也练过小提琴,不过是耍把式经历一番而已。
再然后就是继续考最好的高中,连文理分班的时候,都是各科成绩极为平均,随大流选的理科班,的确也有父母常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功劳。
当然,也如常的青春期谈起恋爱,于是也就如常的耽误不少功课,最终抱憾上了个凑合的大学,还是卡着分数和就业热门选的专业。
最后就是毕业了根据专业找对口的工作,工作,工作,直至今日。
从头数一遍,就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感触,那就是:我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把梦想丢了。
而且发现不了,也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弄丢的。
是忙于应付学业时,是沉醉在情窦初开时,还是疲于在办公室爬格子的日积月累时?
总之,我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了,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也曾追过星,喜欢剪报,写写文章,有各种物件三分钟兴头的收集癖,但是这些都是拥有流行基因的小小爱好而已。
让我沉迷,追求一生的梦想,变得很汗颜去提及,究竟嘴里念不出一个来。
执着,对我,现在成了件没有主的奢侈品。
即使可以自我狡辩,追随大多数所谓的成功人士一样,说自己的事业就是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事业发展成什么样,算是实现梦想呢?
或者说自己的梦想是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和一个状态呢?
又哑然了,长久的,很安静。
非常羡慕Burt Munro,他的梦想很明确“如果你在阳光下骑车,是一辈子最好的时光,这就是我的梦想。
”他的梦想让他的性格都变得开朗,在得知自己的心脏病会让摩托生涯结束时,也没有大过悲伤,像个小孩子一样听医生的话。
他的梦想,让他不害怕孤单,“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爸爸,他们都走了,我的过去也没有了。
比赛前我会紧张,但是一开始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这很有趣。
”他的梦想赋予他生活的乐趣和勇气,“如果你不追随你的梦想,你的生活一定是呆板的。
当你想去的时候就去,不要当你要去的时候你却死了。
”他的梦想也会成为别人的激励,一路上无论是人妖前台、搭便车的、寄宿的、印第安部落的,是贵人,亦是友人。
他的梦想,让他时常像孩子一样的开心,他扭跳着的样子真是无法形容的可爱。
梦想都源自于一个单纯的动机。
他成功了,刷新纪录的过程我都捏着一把汗紧张到不行,但是最后无疑他成功了!
让我非常羡慕的成功了!
这种羡慕,会成为励志找到自己梦想的动力吧!
另,非常感谢某熊,为我介绍了这么一部雪中送炭的佳片
在新西兰的乡村,一个叫伯特·孟若的善良老头用毕生的经历土法制钢的改装着一辆1920年产的印第安牌摩托,然后一次次的在沙滩上享受速度带来的快乐。
一场和年轻车手们比赛的失利加之心脏病的发作,都让他意识人生有限,终于老头怀揣着信念来到了梦想之地,在美国的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驰骋。
老头的邻家小孩汤姆问他不怕出事嘛?
老头说,你像这样全速开上五分钟,抵得上某些人活一辈子。
要知道危险是生活的调料,你每时每刻都得冒险不是吗?
这样才能让生活过的有意义些,这就是老头的哲学,一个付之于行动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一部描写理想的励志电影,十分的温暖,老头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放在传统类型片里一定是一个激化矛盾的戏剧要素,然而在本片,老头对自身喜好的顽固与执着并没有让村子里的人反感,虽然大家都对他抱有怀疑,却也都默默的尊敬他的选择。
老头要远赴大洋彼岸,临走前邻居提醒他修剪一下杂草丛生的院子,他居然放了一把火烧尽了事,邻居虽然百般无奈,但片尾老头凯旋的时候,这个好心人却早已将他的院子整理的干干净净。
老头从淳朴的新西兰来到纷杂的美国,抄着一口浓郁的口音和不大灵光的耳朵,典型土包子进城的模样,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投来了种种鄙夷的眼光。
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刚刚踏入异乡的写照吗?
但我们的伯特·芒罗善良而又乐观,他除了会去担忧那辆老爷车外从来不为世间琐事而愁眉,他总能用释然的幽默感去化解别人异样的目光,敞开心扉的和每个人交流,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他都心平气和处之坦然,他的这种品格打破了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隔阂,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无论是变性的黑人,沧桑的老印第安人还是单身的女牛仔到最后盐地的赛车手们都被这个老骑士的锲而不舍所感染。
装备精良的赛车手们看到伯特·芒罗的这台任何方面都不和技术标准的破古董笑掉了大牙,他们奚落着用餐刀休整的轮胎,厨房门板做的外壳以及那个塞着油箱的白兰地木塞,甚至还道出了一个事实,你太老了。
然后老头却认真的告诉他们:也许外表上我老态龙钟,但我内心永远都是十八岁,年轻人,我都可以跟你赛车赌钱。
老爵士安东尼·霍普金斯塑造过的角色可谓千姿百态,无论是高雅的食人魔,英伦的绅士,焦躁孤独的总统还是严厉的尊长,抑或本片潇洒憨厚的老骑士,他总能够把角色凌家于个人之上,人们总记住他诠释过的难以忘怀的人物,却从来无法估量他能给人以多大的惊喜。
片子中这个憨然的老头只有过几次情绪波动,譬如有几次想起他早逝的哥哥,相信这也是能让他坚持不渝的追求生活的动因之一,还有当他听说他的印地安摩托运送到美国时有损坏的那一刹那惊吓,还有得知自己无法参赛的忐忑,到后来所有人都支持他的时候,他豪爽的笑的像个孩子。
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伯特千辛万苦来到了心中的圣地,老爷子望着白茫茫而又平坦的盐地,口述着那些征服过这里的骑士的名字,翻动着热泪,他的梦想近在咫尺,看到这里我对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全身心的演绎所产生的崇敬已经难以言表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老头们的梦想可能没有年轻人那么来的汹涌奔腾,但更好比涓涓的泉水,不息不止,润及到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梦想是驱动人生向前的油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扭动它的激情和勇气。
伙计你一定认为我疯了一把年纪还去追逐风的脚步日子过得真快呀 有梦想就去追不带怕的生命随时会歇火拼尽全力做快乐的事身边有美女相伴就更美了快乐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她不似以往那般热情的吻我人生真是有趣无法预料冒险是生活的调味剂没风险如同存款被稀释世事不尽如人意逆境面前沉住气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是伯特孟若
这部新西兰电影,是一个老人关于追寻梦想的路,而且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这个新西兰固执的小老头,克服前列腺病痛,以及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他都积极乐观的去找寻办法去克服,这个世界不能低估任何人追求梦想的决心,哪怕面对死亡,只要追梦人觉得值都是敢于去尝试突破,这个新西兰的小老头在任何人都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开着他那个老伙计却创造了奇迹,梦想真的不关乎年龄,还有所谓客观条件关键你是否有追寻梦想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动力.成功梦想的实现是在一次次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放弃的前提实现,梦想的实现也许是一瞬间的事,但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绝赞!老头子的纪录保持至今
may be we see things happliy ,the world and life will be happy.
二百零一点八五一Burt never gave up making his bike go faster..
故事讲薄了梦想 讲厚了温情
冲啊!干掉绝大多数的赛车电影,《速度与激情》就是个臭弟弟!
最初只是喜欢摩托车,喜欢量变到一定程度,质变为热爱,热爱量变到一定程度,质变为精神,精神量变到一定程度,质变为生命,最后摩托车就是他的生命。
人见人爱的老头儿,从新西兰到洛杉矶再到波尼维,始终乐观积极地面对一切,还有比这更好的了吗?!真的爱死安东尼·霍普金斯这个老头儿了!“大家都希望老人躲起来等死,但我还不打算退出江湖”
坚持梦想 感受飞翔
他感染着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遇到的人物和路上的波折不太真实,主角和各个人物产生友好关系的过程和细节不够具体,还不如去掉几个次要人物来换取一段关系的良好质量。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曾10次参加摩托车竞速大赛,最后一次是68岁。他的古董印第安摩托设计时速是89km/h,经他一次次改装后达到了305km/h,并且这也是目前的世界纪录。向伟大的追梦者致敬!
公路+体育励志
一股正能量从头顶直灌到脚底,人生真美好。
比较平平无奇
Semester 1 Marketing課上看的,Serious Leisure...
温馨的故事,可爱的老头儿。“人没有理想就像蔬菜一样。”
用生命在破纪录的人••• 无人能超越啊 没想到是改编自真实事件
央视版。有的地方莫名其妙,比如那个寡妇帮他修好车后突然要带他去看死去丈夫的墓地等
虽然影片在人物的刻画上很是薄弱, 但充满人生哲理的语言依然像一支鸡血针。
非常爽文的过程和结局,温馨公路+竞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