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失明的女子黄嘉汶用触觉和听觉在感受着自己想象出的一个世界。
于其中,所有美丽都被放大,一切丑恶都被弱化。
只因在看不见的境况之下,意识会引到我们去到一个精神和灵魂都向往而留恋之处。
直到有一天,她能够借助别人捐献的眼角膜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时,一切构想都幻灭,看得见别人看不见的事,承受着别人不需要承受的痛苦。
自是非凡之人所应受之,在困郁和滞碍中渐渐磨去棱角,变得世故而温润。
看得见鬼魂,能预见所有悲剧的发生。
除了要被这样的折磨缠住,还有去承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带来的失落感恐慌感。
嘉汶本来以为可以实现脑海中美好世界的构图,可随之而来却是每夜的失眠每天的惊慌。
正如她的自白那样,原来要想成为非凡的人就是要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事。
这是彭氏兄弟的精魂,讲本质。
在杨德昌的影片之下,同样的道理换变成了:“我帮你拍一张你的后脑勺,因为你看不见。
”这是讲悟性。
作为一部恐怖片,靠电梯那段戏份就能让绝大部分看众的肾上腺素飙升,进了电梯,只有你一人,背后是位双脚离地的半脸老人,他要拍你的肩膀了,你都能闻到他身上的味道了,可是电梯还卡在14楼。
在同一年,港片中还有一部经典的恐怖片《异度空间》,恐怖片的手法,实质上还是在讲人心。
基于太多猜想和谣言,以及张国荣精湛而痛心的演技,观看的时候总是又惊又悲。
如今院线也会上映多部恐怖片,国产恐怖片。
除了海报能像回事以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
连发条张每次都会调侃说接下来就是国产恐怖片海报欣赏环节。
有时候真是无力吐槽制图组的抠图技术了。
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资源和机会拍出的东西却烂的一逼。
文艺片不好搞也别都一股脑扎在这儿啊。
哎,真是心疼,我闲着没事操这么大的心。
我最喜欢的港产鬼片之一,不论是剧情、内涵,还是恐怖的效果都不错!
现在我还不敢一个人乘电梯,就是非得一个人乘的时候,我都是紧紧贴着电梯的控制面板站着!
见鬼影评:这世界美丽到让人灼伤眼睛在看见鬼之前,我从来不看国产片,但是这部片子改变了我对国产片的偏见,也让我爱上了香港KB片。
故事的剧情一开始很老套,就是一个女生换了眼角膜复明以后不断见鬼的故事,不过凭借灯光和音效把恐怖场面刻画的恰到好处,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由一开始的恐惧到慢慢接受,甚至感谢自己的阴阳眼。
我总是想起女主角说的一句话【这样也挺好的,至少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人。
】在别的片子里我从未见过这种观点,这让我觉得很新奇,也很感动,这也算的上是比较新颖的恐怖元素了。
如果说前面一部分是恐怖的登峰造极的话,那么后面就是故事性的强大了。
当时女主角照镜子看到不是自己的脸的那一幕让我记忆犹新,见鬼总是有因,在中国香港KB片里,总是会有为了寻找“因”而来到某个破旧的小山村的场景,这部片子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导演把场景选在了泰国,那里一样的落后,一样的蔽塞,一样有歧视,一样有压迫,其愚昧的本质是一样的。
当我越来越靠近事实的真相,我只能感到难过和哀伤。
如果说知道了却不被人相信,那是不是还不如当个傻子?
出乎我意料的,女鬼冤魂不散的原因不是因为那场大火,而是因为得不到母亲的原谅,当最后母亲将孩子从吊绳上抱下来的时候,她们的灵魂同时得到救赎。
故事至此告一段落,此刻我们的心情和女主一样变得平和无比,车窗外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和女主都感觉到世界的美丽。
然而我们都没有预料到,故事剧情会在最后五分钟峰回路转,当女主看着一个个黑衣人从车窗飘过时,当女主绝望的拍着别人的车窗时,她感受到了和小丽一样的痛苦,那种明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结局撕心裂肺的痛。
所以女主最后双目失明,实属必然,她已经没有办法再承受第二次这样的痛了。
故事的结局无比美好,当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却只是想落泪,我时常想起茵茵说过的话“姐姐,这世界真的好美啊!
”这世界很美,美到灼伤人的眼睛,所以女主双目失明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她看见了这世界的美好,也看见了这世界的丑陋,她曾经得到过整个世界。
看不见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去爱。
《见鬼》是彭氏兄弟的恐怖片成名作,也是李心洁饰演恐怖片主人公的最成功作品。
香港的恐怖电影比起国内大陆的徒有其表的恐怖片不知道要高出来多少档次,李心洁的演技很好,而《见鬼》中,李心洁和其男医生乘坐地铁时,窗外突兀的出现一个人脸,也经常有人讨论此为“灵异事件”。
不过这个镜头后经笔者采访彭氏兄弟证实,这只是后期导演添加的小彩蛋。
电影后半部的火灾和车祸事件,拍摄的角度宏大而充满了人性美。
最后李心洁恢复了以往的样子,虽可见光明,却满眼黑暗,这样的眼角膜,不要也罢。
别人的东西总该是别人的,有了一双见鬼的眼睛,就会有诸多的责任(莫名想到蜘蛛侠……)。
有时候也可以把这部片子当作指喻一些其他东西的电影,如“97回归如同换眼”(大雾)。
不过,大部分人可能不会想那么多,大家看《见鬼》,只是为了鬼。
在恐怖这一层面,彭氏兄弟要故事有故事,要角色有角色,有里有面,足够称霸华语鬼片界几十年了。
十九年前拍的片子 第一回看。
虽然后面见过这些梗(一直重复生前某件事的鬼、电梯鬼、鬼差带走病患 然后医生宣布病患死亡) 但还是十分恐怖...·...接近结尾时 女主和男主在长途车上 庆幸关于眼角膜主人的一切都被化解了。
此时进度条还有十几分钟 就觉得并不简单,果然...接下来女主像她眼角膜的主人一样 预见了"死神来了"(事故尚未发生 就看见了很多ghost),于是她劝解众人离开。
接下来爆炸发生 男主扑倒女主。
结尾 女主因爆炸伤害而眼盲了...·高光时刻之一。
女主见到达的电梯里有一"人"而监视器里却是无人 于是等下一趟,下一趟电梯到达 女主进入电梯关门按下15层后发现那个"人"也在这里...在密闭的电梯中 ghost逼近女主,女主按下14层 逃出... 之二。
女主在楼道里多次偶遇鬼男孩 男孩一直问"见没见到我的成绩单",最后一次他跳下...之三。
女主和男主在地下铁 女主拿出英英给她的画,发现画的并不是自己...此时地下铁的玻璃上有鬼影...有图片 慎入...
彭氏兄弟说,他们的片子和别的“鬼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别的片子基本上都是见“夜鬼”,他们的“见鬼”却在日间。
他们还说,他们参考别的片子主要是为了做得跟别人不一样。
其实,看过《第六感》的人都知道,这个片子的故事和概念都谈不上“新”字。
特效出身的彭氏兄弟在效果、场面的控制和把握上做到了亚洲电影的极限——这个极限不是所谓的高科技,而是一个准确的程度。
主题浅显易懂:失明者的世界未必不如明眼人的世界,失明者重见天日却未必能找回失去的世界,反而会陷入更大的恐慌中。
这个主题的通俗性令我有点无所适从——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被嘲笑了,因为我们都养成了自以为是、执迷不悟的习惯!
此外,那场为一些影评人所诟病的高速公路大爆炸戏,在我看来却是最完满的结局——尽管残酷,但让剧情、剧力功德完满!
不愧为中国第一鬼片!
很小的时候看过,只记得电梯和走廊惊魂,大眼妹李心洁的厉害演技,其他全忘了。
这次重看,等于重新认识一部好片子。
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不记得情节,因为当时对泰国和泰语很抗拒,视觉和听感都很差。
在小孩的认知里,感觉泰国越南都差不多,语言难听,遍地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难民。
现在重看,发现这根本就是熟悉的泰恐:因果,轮回,放下。
《见鬼》监制是陈可辛,彭兄弟其实跟陈可辛一样是港人+泰华,从小在泰国读书长大,泰语流利,诸位明白了吧。
在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陈可辛解散了UFO电影人公司,远赴好莱坞拍摄了《情书》,但影片票房与口碑都不算如意。
返回香港后陈可辛与陈德森、冯意清等合作创办了Applause电影制作公司,并将投资视野放到亚洲本土电影尤其是具备商业头脑的艺术片导演,其中以新崛起的泰国、韩国、日本等为主,由许秦豪导演的《春逝》是其代表作(与韩国的Sidus Pictures、日本的松竹映画联合投资),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随后又制作了泰国情色电影《晚娘》,也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但真正让该公司让人瞩目的还是香港、新加坡、泰国合拍的《见鬼》,以及随后推出的三段式恐怖片《三更》和《三更2》系列,集中了金知云、陈可辛、陈果、三池崇史,朗斯.毕美等知名导演。
陈可辛2005年北上拍摄《如果爱》以后,就专攻大陆市场,放弃之前的“泛亚路线”。
但彭兄弟坚持下来,直到迄今最后一部大制作《逃出生天》都坚持在影片中加入泰国外景和泰国元素。
无他,因为彭对泰国熟悉,也因为泰国浓重的宗教神秘氛围,是天然的恐怖片惊悚片场景。
优秀的恐怖片,必须有完整的世界观和圆满的逻辑,要张驰有度和识惊恐演技的美人,这些都在《见鬼》完全体现,就本片而言,完全担当得了中国恐怖片类型教科书。
李心洁原本是盲人,盲了二十几年,早已习惯。
现代医学却让她得到亡人眼角膜而复明,却带来了附加物:见鬼。
频繁见鬼让李心洁郁闷至极,干脆自闭。
医生男友无计可施,只好动用私权获得亡人资料。
原来是个泰国美眉。
“见鬼并预知死亡”这个本事来自泰妹的眼角膜。
于是李心洁在她医生男友陪伴下去泰国追根溯源。
可怜的泰妹,生前因为这个本事,而被村人视为怪胎,被排斥被辱骂,她的宿命。
最后一次,她“看”到村民即将全被烧死,善良如她挨家挨户去告知一定要撤离,依然被众人拒。
于是不可挽回地全村死于火灾。
惨剧摧毁了泰妹,目睹所有的泰妹在重压之下上吊自尽。
可是爱女心切的母亲,无法原谅女儿的自杀行为。
这让原本就自杀造孽的亡魂,更不得安生。
同样善良的李心洁,只好直播“亡魂吊颈”现身给母亲看,就是要亲耳听到母亲说出原谅才安息。
亡魂安息了,两人要回程。
路上被堵车。
这时李心洁又看到那幕:众鬼。
也就是预知众路人死亡。
泰妹临终那幕又诡异上演……这不都是最熟悉的泰恐元素吗:因果,轮回,放下,安息!
影片好就好在完成度极佳,每一个角色每一条线都完美闭环!
可惜,中国恐怖片大环境太差,市场不允许“见鬼”,彭兄弟昙花一现就后继乏力。
彭《见鬼》23和《鬼域》等鬼片也都不错,最经典还属最早的这部《见鬼》!
如果可以接受这类题材的话,还是推荐看这部.真的很精彩!李心洁摘得金马影后的作品,为华人鬼片中极出色的一部,时时惊心,步步惊魂,尤其片头医院走廊和后来电梯这两段,拍的手法很新奇,着实考验你的心理承受力.
我一向偏爱香港恐怖片,甚于日韩系列,甚至后来崛起的泰国系列。
主要的原因在于,港式恐怖片是个有因有果的故事,不会像日韩恐怖片,例如经典的《咒怨》那样没头没脑的。
这部片设定还是很讨巧的,本是盲人的女主,再接受了视网膜移植手术后,重获光明。
可是随后发现自己好像被诅咒一般,可以看见鬼魂了,甚至在镜子里都看不见自己,而是另外一个女人。
为了挽救自己的生活,女主不得不去查明真相,探寻这双眼睛的的主人到底是谁。
如果说,前面故事还比较普通的话,后面的结局我认为算是亮点,比起鬼,人有时候才更可怕不是吗?
李心洁的表演非常优秀,为她加一星,可以说她撑起了整部影片。
这是一场由于眼角膜移植带来的时空错乱的恐怖片,李心洁饰演的角色因此能够看到刚刚死去的人,虽然逻辑上略有瑕疵,但是我觉得仍然在可以解释的范畴。
恐怖元素和惊悚氛围的设置都相当精彩,李心洁的表情管理也太到位了,那一颦一笑都让人心惊肉跳,剧情上最精彩的应该就是女主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居然不是自己,随后引来后面去泰国的剧情,这一段的设置虽然有点差强人意,这个泰国华侨女子的遗愿居然是想让母亲救自己,有点解释不通,当然了最后的大爆炸让人不寒而栗,结局得之眼角膜,失之眼角膜也在意料之中!
港式恐怖片的余晖!
换眼角膜见鬼的设定不错,可惜视听上的吓人桥段,容易免疫
作为灵异题材的香港鬼片新鲜感不是很大了,但电影的剪辑和音效做的相当出彩,叉烧包店与电梯见鬼的恐惧感,拉小提琴与鬼的拉锯以及瑛瑛被黑影带走时和抢救时的交叉剪辑,而借见鬼的阴阳眼从见鬼神扩展到写人心,悲剧源于人只相信自己眼前的东西,角膜原主人被人们当成异类,对阿汶的刻画也很到位,前半段复明心态的调整到结尾已经见证过最美好的事物,李心洁的表演也很到位,几处情绪的表现和眼神特写非常印象深刻。(8/10)
我真是见鬼了,真看这部片子,这也能叫恐怖片!
女主和医生在诊所对话那段镜头语言感真差,前版部分的惊悚也确实不错,搁在小时候还能吓着好几晚,后面的泰国行就落了俗套,有阴阳眼,看到的鬼魂也基本人畜无害,你怕什么?大不了见面了你问上一句:qu'est-ce que tu fait la?
看到这样一个个不可挽回的灵魂离开,其实这一段很好挖掘,可惜没有挖掘,所以这片子就是俗了。。。
hk真不愧是集结了东西方各种糟粕的混沌地带……就连心理学元素都能整得这么搞笑,哈哈哈。
前面氛围不错,挺吊人胃口,但是后面逻辑不通就罢了,大爆炸!俩人还能好好的???🙃
香港恐怖片经典之作 即使现在看来不那么害怕了 小学印象中的恐怖之最非它莫属
真TM爱学美国人啊,太拙劣了
片头白色幕布印象很深 周俊伟!!
这种片竟然能封后,金马的评审脑子都坏掉了
it terrified me
相比较美版,原版在人物的动机和合理性上都明显更胜一筹。而且最后高潮戏当中安排母亲和女儿的和解,这是让人能够理解的。
眼睛移植手术而看见了原主人的生活。一个温馨的恐怖片。
表演剪辑不错,不向一般恐怖片,没有烂尾,恐怖之外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失明者和明眼人对于世界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但毕竟话题不易展开,又易落窠臼,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明显高于一般烂俗恐怖片
有泰国元素的港恐还真是邪得让人一激灵...!!第一次看此片是从家门口推车卖盗版DVD小摊收的,当时看不明白,会用豆瓣了又看了一遍终于懂了其中含义。李心洁,好看啊!前两年代言sk2她一出现马上脑补了这部片。
李心洁有恐怖片潜质
怎么说呢,感觉这种无法帮到别人,又无法让自己生活过得开心的能力,真的不要也罢……完成度很高的鬼片,不管是鬼怪的表现手法,还是伤患及尸体的表现手法都很棒,完全不像2002年的作品!
“这个是谁啊?”“这个不就是你吗,你还认不得自己的模样啊”。这是全片最恐怖的地方。李心洁在这部电影里面演技可谓炉火纯青啊,我怀疑她天生就是鬼后。
不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