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班底

All the King's Men,国王人马(台),当代奸雄

主演:西恩·潘,裘德·洛,安东尼·霍普金斯,凯特·温斯莱特,马克·鲁法洛,派翠西娅·克拉克森,詹姆斯·甘多菲尼,杰基·厄尔·哈利,凯西·贝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国王班底》剧照

国王班底 剧照 NO.1国王班底 剧照 NO.2国王班底 剧照 NO.3国王班底 剧照 NO.4国王班底 剧照 NO.5国王班底 剧照 NO.6国王班底 剧照 NO.13国王班底 剧照 NO.14国王班底 剧照 NO.15国王班底 剧照 NO.16国王班底 剧照 NO.17国王班底 剧照 NO.18国王班底 剧照 NO.19国王班底 剧照 NO.20

《国王班底》剧情介绍

国王班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威利(西恩·潘 Sean Penn 饰)是生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政治家,对于自己的仕途,威利有着非常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长久以来,在南方种植园里工作的农民们都遭受着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威利亲力亲为的为他们谋求福利和权益,久而久之,威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农民们在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也极力的拥护着威利,将他视为他们的领导人。 在选举中,因为得到了农民们的大力支持,威利最终顺利的被选为了议员,可是,在他手握的权利越来越大的同时,威利也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为了向上爬,他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来打压竞争对手,玩弄权谋手段。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印度往事毁灭之路穿靴子的猫:萌猫三剑客夜间女妖携父同游第二季秩序信条魔力之夜十二夜亚当斯一家岁月神偷龙胆荡两个月亮强风吹拂哈达克一家我喜欢的女子某日某月夺命代码陆家嘴风暴:不眠之夜大西洋帝国第三季朽木第二季养老庄园台城1923火龙对决明天会更好封锁欢乐饭米粒儿破魔剑和你一起飞犯罪心理第二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国王班底》长篇影评

 1 ) 大牌之影

尽管不太赞同西恩潘的说辞,但还是得承认,他的激情的演讲是成功.与之相对的是裘德洛的冷静与沉默.与大牌在一起,自然只有大牌才能与之抗衡.然后还有凯特的出色表演.说实话,不是西恩潘一个人构成了这部影片,还有裘德和凯特.

 2 ) 一生很快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两种人,穷人和富人。

他们之前的矛盾从人类社会开始至今没有改变过,穷人想变成富人,富人想变的更富,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折腾。

Stark站出来,想改变这些,为大多数穷人弱势群体着想,老子《道德经》里有段话: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想必Stark是以此为筹码竞选州长,演讲很成功,虽然我看着很夸张,在美国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政客,演讲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从政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都很强。

只是从政的路也并不容易,以对手的污点作为筹码获取自己所需,很明智。

Jude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自始自终想跳出三界冷眼旁观,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欣赏的,他的性格魅力是我喜欢的。

隐忍是只有圣人才有的境界。

其实整部片子自己不是特别喜欢,源于对时代背景的不了解,对美国思想的不理解。

突然感觉这个片子有点胡弗的感觉 哈哈。

 3 ) 《国王班底》观后

看看电影海报就能知道《国王班底》(All the King' Men)这名字有一本是在说这套人马,西恩·潘(Sean Penn)、 裘德·洛(Jude Law)、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

更别说导演兼编剧斯蒂芬·泽利恩(Steven Zaillian),他的名字后面是《纽约黑帮》、《辛德勒的名单》。

我们知道,美国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几部片子,它们生就一张奥斯卡的脸。

但是从《国王班底》在美国的放映情况来看,影评人普遍给了C的评分。

IMDB有1173名影迷打分,平均分为10分制下的5.7分,未能及格。

它多少让人想起了去年的《飞行家》,一样的豪华阵容,一样的惨败而归。

这是《国王班底》的第二版,1949年11月8日美国就已经拍过一次,当时它获得了7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然而,我们眼前的这张2006版恐怕未必有这个运气。

无论是1949版还是2006版,母本都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华伦(Robert Penn Warren)获1946年普利策大奖的同名小说。

而这本小说的背后也有真实的原型,那就是美国前参议员、露易斯安娜州州长Huey Pierce Long(1893-1935)。

http://photo4.yupoo.com/20061208/004129_1213471336_xrycwzfu.jpg他在1933年出版了一本名叫《Every Men a King》的自传,所以作家罗伯特.佩.华伦的小说名叫《All the King' Men》,这种手法就叫影射。

真实的投影造就了史诗一般的小说《国王班底》,小说之上又有电影。

在观看投影的投影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实:Huey Pierce Long生于1893年8月30日,露易斯安娜州的胜地( Winnfield, Louisiana)。

家中11个孩子中,他排行第9。

1914年他进入新奥尔良州Tulane大学学习法律之前,Long在德州和田纳西州做推销员。

三年的课程,他只用了八个月就得以完成。

21岁,他成为了一名律师。

电影和小说里,他叫威利.史塔克(Willie Stark),是一名税务登记员。

Long在胜地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并迅速赢得了名望,被视为大众的斗士。

他自己曾经说过:在法庭上,我总站在小人物一方,那些受压迫者的一方。

他参加了民主党,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

1928年,Long开始谋求露易斯安娜州长这一公职。

竞选活动主题是教育,他指出当时露易斯安娜州的文盲率高达22%,为美国第一。

在竞选过程中,他对大企业和公司的抨击深得民心,最终以92,941对 3,733票的历史性绝对优势当选州长。

在电影里,肖恩.潘以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小说中史塔克的竞选演讲。

在田间地头,在工厂码头,他尖锐犀利、激情四溢而又乡音十足的演讲赢得了普通大众的心。

上台以后,Long就开始指责州政府的权力组成结构并试图安插他的支持者。

他染指各种工程承包,甚至强令政府职员为他分发他自己创建的报纸《露易斯安娜进步报》。

尽管他的反对者声称他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他的确做了很多革新。

包括提供免费的学校教科书,开办免费成人扫盲夜校,增加对大学的投入等等。

在1928年的时候,露易斯安娜州仅有331英里公路。

Long担任州长以后,开展了基础建设工程,准备把露州的公路延长至3000英里。

让每个露州的白人孩子在步行所及的地方都有学校可上。

为了支付修筑公路和学习的费用,Long提高了露易斯安娜州各种公司的税率。

Long还想对露易斯安娜州的石油企业课以新税,但是州立法当局否决了他的议案,并且准备弹劾他。

罪名是:盗用州公款和非法借贷。

然而,州参议院以两票之差未能通过对Long的弹劾案,据说是因为他在表决前重金贿赂了其中几位参议员。

1930年,Long当选为美国参议员。

在参议员的位置上,他高调抨击当时的胡佛总统(Herbert Hoover)和政府处理经济大萧条的举措。

1932年,Long进入民主党核心,并支持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竞选美国总统。

然而,等罗斯福当选以后,Long又开始批评“罗斯福新政”。

认为《紧急银行法令》收效甚微,严厉批评《国家复兴法令》,并准确地预见到针对工资和物价的规定会由大工业家决定。

他说这个法令有社会主义的全部缺点,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优点。

Long要求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引叙“2%的美国人口掌握了60%的美国社会财富”这一论据支持自己。

他提出了新的征税方案,目标是财产在1百万美元以上的富翁。

由于采取累进税的方式,根据他的提案,财产超过8百万美元以上的部分将全部被作为税金,1百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将被政府全部没收。

这笔巨额税金将被美国政府用于普通美国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家庭都将获得价值5000美元的基本不动产和每年2000美金的最低收入。

其余的部分将用于教育、养老金、退伍金和政府公共工程。

他的要求引发了广泛关注,Long雇佣了一名叫史密斯(Gerald L. K. Smith)的传教士前往美国南方做宣传,成立“分配我们的财富俱乐部”。

这一举动空前成功,到了1935年,美国有了27000个这样的俱乐部,468万4千会员。

1933年,Long出版了自己的书《Every Men a King》和《American Progress》,每本发售30万册,特别版印刷了150万册。

1934年,Long在露州立法机构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使得他可以操控本州选举,并可以使用国民护卫队和建立属于他自己的秘密警察部门。

1935年,他宣布竞选总统。

长期以来,Long和法官Benjamin Pavy关系不睦,但是他又无法把对方拉下马来。

作为报复,他设法开除了法官两个女儿的教职。

Long警告Pavy法官,如果对方再和自己对着干,那么他就要宣称对方的家族具有“咖啡色血统”,这是因为据说Pavy法官的岳父有个黑人情妇。

1935年9月8日,Pavy法官的女婿Carl Weiss听说有谣言讲自己的妻子是黑人的女儿,狂怒之下,他前往州议会大厦去找Long。

一见之下,Carl Weiss拔出自己的点32口径手枪对着Long的腹部开了一枪。

Long的六名保镳拔枪还击,当场射杀Carl Weiss。

其中一名保镳的子弹从柱子上弹回,打中了Long的腰。

一开始医生判断Long的伤势并不严重,动手术处理了伤口,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一发子弹打入了Long的肾脏。

等他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Long已经太过虚弱以至于无法接受手术。

他死于1935年9月10日,遗言是:“别让我死,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Don't let me die, I have got so much to do.)Long的一生倍受争议,因此在他身后11年,作家罗伯特.佩.华伦写出了《国王班底》。

2006年,故事再一次被搬上了银幕。

以州长幕僚Jack的目光审视一个出身卑贱的小人物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他昔日的理想主义如何在身边聚集起大众,而他自己又如何在政治生涯中一点点变异,逐步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背叛了自己的妻子。

最终和一切政治人物没有任何不同,同样使用卑劣的手段,同样好色荒淫,同样腐败贪婪,同样对权力沉迷不已。

小说的原型在美国历史上的确存在,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看,每个人对Long的判断都不一样。

今天再来看他,我们没有必要去重复“理想主义者的死亡”或是“权力让人腐化”(闾丘露薇语)一类的陈辞滥调。

切不可以忘记一个事实:当时的美国人正在经历经济大萧条,在困苦的生活之下,必然有非常人出现,提出非常的主张。

而1935年的美国也远没有今天的法治水准和思辩水平,因此出现Long这样的人物并不奇怪。

他当年的所做所为,称不上君子,更不符合今天自由经济的标准,但是困苦之中的美国人却觉得在他身上能看到希望,甚至默许他的胡做非为。

在作家的笔下,并没有做简单的道德判断。

而是想通过对人性的描摹,让读者看到一个人在权力场中是如何点滴变化,因此洞见人性的软弱和复杂。

电影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好的表现,显得生硬而直接。

一前一后,史塔克判若两人。

最糟糕的是音乐,影片中居然在一个舞女溜冰的场面配上了《闻香认女人》、《辛德勒的名单》里的探戈经典《只差一步》(Por Una Cabeza ),让人莫名惊诧。

如果说导演斯蒂芬·泽利恩曾经以编剧能力而闻名,那么可以说在《国王班底》中并没有体现出他应有的水准,若不是潘的演出,那么这部片子什么都不是。

过弱的主题,模糊的人物心理塑造,莫名其妙的电影配乐,它什么都不是。

参考资料:关于LONG的资料来源于:http://www.spartacus.schoolnet.co.uk/USAlongH.htm《All The King's Men》英文小说阅读地址:http://www.sparknotes.com/lit/kingsmen/section1.html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看完电影再来读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都会提高很多。

因为小说本身就有很多场景描写,而电影里把它们视觉化了。

回过去看小说,有种很奇异的流畅感。

 4 ) All is oneself 's king!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大爱这部《国王班底》,西恩·潘、裘德·洛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得极为出彩。

昨晚熬夜看完这部片子,因为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不能入睡,干脆起身翻阅了观众和影评家们的评论,试图从中找到共鸣和更深的解读。

细细看来,竟然有很多烂片的评价,真是非常无语。

不喜欢也不至于就一部烂片来否定吧?

说实话,电影本就是有观影群要求的,没有一部影片可以做到人人喜欢,个个满意。

以“烂片”一言以蔽之的评论,我只能说太偏颇且不负责任了。

裘德·洛对杰克的演绎非常到位,一个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年轻人,为着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和正义,坚定而不懈,非常赞赏杰克对自己梦想的执着和忠诚,即使在面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艰难抉择时,他依然选择了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看到这里,内心特别想为他喝彩。

感人的是裘德·洛对角色的把握和演绎,帅哥洛的气质很吻合这个角色,并且他精准地表达出了杰克的迷惘和坚持,裘德·洛本身就有一种贵族气质,在本片中也很好的展现了这一特色。

西恩·潘是个老戏骨,把一个有着信仰和追求的下层人士追逐梦想的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看到很多影评说不喜欢西恩·潘的表演,理由是他演得太用劲了,以致演过了,事实上,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觉得西恩·潘对威利的演绎也是极到位的,一个有着正义感的小市民,一个对狂热的追寻理想的下层人,他的神经质的癫狂状态也正是他吸引杰克和底层民众的热点,他有着为梦想不懈追求的执着和狂热,他从内心里是想为底层的大众做事,谋求福利,当然,最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他的癫狂正是他吸引注意力的焦点,西恩·潘完美的再现了一个小人物试图跻身政治上层的艰难和努力,当然,你可以不喜欢威利·斯达克这个角色,至少,我是不喜欢威利的,但是不影响我对西恩·潘的喜爱,他没有演过掉,正是他的精准把握和完美演绎,才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有喜憎爱恶,你可以有,但请不要侮辱西恩·潘,他演得非常好,这个一个角色让他来把握和演绎,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不存在演技不足,或者演过头的可能。

威利·斯达克确实是疯狂的,试想他如果不是这样,又怎能吸引杰克成为他的幕僚呢,又怎能从底层一步步走进政治核心圈呢?!

所以,西恩·潘的演技和演绎毋庸置疑了!

现在来说说安妮这个角色,这是一个梦幻般美好和不真实的形象,至少在杰克的心里是,他一直把安妮当女神一样供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当安妮一丝不挂地躺在他的床上时,他竟然无法像想象地那样去完成他们爱情的升华。

他没有把安妮当成一个女人来爱,而是当作一个梦,一个女神去爱了,只能远远地看着,在心底供奉着。

用我们老祖先的话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所以,当安妮沉沦为威利的情人时,他痛苦的眼神和蹒跚的步履击穿屏幕,只刺透我的内心,那是梦想破碎了一地的痛苦,是女神跌落尘埃的沉沦……关于杰克在寻找亚当时,下车前对安妮展开的那个笑容,我也是心下安慰,他已经成功处理好自己内心的跌宕起伏,用一个朋友的微笑和温情来安慰慌乱的安妮,这时,他们不再是爱人,而是朋友,是发小。

关于亚当,我竟然跟一个影友有同感,我是感觉到他对杰克的感情不仅仅是友情那么简单,在我的观影感觉里,他和安妮都是爱杰克的,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发小,一起快乐地长大,慢慢地,(待补)影片在结构处理上也非常完美,开头出现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地板,在结局时,威利·斯达克和亚当的血慢慢地蜿蜒着汇合到一起,这个画面定格为结局,隐喻了什么呢?

……吃过饭再来补

 5 ) 人人皆国王,无人冕皇冠:理想与迷梦 主角原型休伊朗的经历以及反思

《国王班底》的Willie Stark,现实生活中的Huey Long,美国与路易斯安娜州的历史无法忘却的男人,The KINGFISH,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政坛之星他们说他是民粹,他们说他是red neck,他们说他乡巴佬,什么都不是他用演讲征服民心,用选票拿下州长席位,用铁腕把蠹虫从利益的餐桌上扫开,邀请民众上来,分享他们应得的那份食物修路,筑桥,建医院学校,全民廉价教育,扫除文盲,实行SHARE THE WEALTH分享社会财富计划:给富人课重税,限制遗产税;建立最低工资和家庭低保——迈出全美福利系统第一步。

他跨过宪法,架空议会,总揽州大权,组建私人卫队,他是个社会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尽管KR里把他做成威权民主),但用肮脏的手去做正确的事,用反民主的手段去达到真正许诺的民主,人民能够接受吗?

人民有权力把他推上去,去打碎精英,建制和一切维护不平等的集团……但万一他,在之后成为了作威作福的他们,那该怎么办?

当指向旧官僚的枪某天指向人民,当旧资本曾乐于用的蝇头小利再次当做饵丢在民众面前时,人民该怎么办?

再推出来一个小Huey Long?

我们需要一个Huey Long,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还政于民的Huey Long;正如我们需要一个先锋队,需要一个能够取的胜利后被人民解散,把gm果实还给人民的先锋队。

当我们开始思考权力与权利,不难发现权力总会腐化人心,我们就会质疑这整个权力体系,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这时候,就迈入了向安那其-共产主义的第一步。

 6 ) 《国王班底》: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这可能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

“你要投票,否则你就什么都不是!

”那一刻,我被西恩潘饰演的平民英雄饱含炙热理想的嘶吼深深打动。

当我以为这是一部炫耀美国民主与自由的励志宣传片的时候,电影后半段画风一变,猝不及防,成了揭秘一个政治巨人是如何坍塌的反思片。

当然,这才更让我感兴趣。

论政治巨人的垮掉――总是离不开金钱地位和女人。

尤其是一个出身平民,并且有政治野心的家伙。

“野心”这个词非常适合用在那时的平民身上,说“理想”可能都太扯了,除非他是个具备哲人王思想的平民。

要知道,提出哲人王概念的柏拉图可是个贵族阶级,受到的思想理念都是苏格拉底的真传,而且人家崇尚的也是精神恋爱,只有这种不愁吃喝住,不好女色且往来均鸿儒的思想家谈理想才更令人信服吧。

而电影里这位政治人物显然思想境界差太远了。

在当时,人们的出身与其所能受到的教育成正比。

正因为他的出身所致,他所受的教育一定是有局限的,所以不免行事鲁莽,缺乏平衡各种势力的智慧和手段。

何况他还骄傲自大,以为拥有人民即拥有正义,缺乏自律,沉迷女色和权势,等等吧,这些性格缺陷和精神局限都是他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

说完思想境界,再来看看他的个人能力。

显然也与“理想”人选的样子差太远。

首先,他的一大能力是善于演讲,非常接地气,说的也都是大白话,是平民能听得懂的话,这使他建立群众信任的基础。

而且,他的演讲具备煽动性,因为他出身平民太知道当时社会中民众的痛点是什么,民众的愿望是什么。

于是他就抓住痛点一个劲煽乎,这让他成功建立百姓威望。

西方民众普遍信教,他就把自己打造成代表GOD的现世耶稣,拯救苦难的人民。

这番演讲太真诚太炙热太震撼了,很难令人不信服,更不要说同时代就只有他这么一颗“救命稻草”,不选他难道还有其他出路吗?

但是,回到上面所说的论点,说得再好,想法再多,思想境界达不到,又怎么去指挥行动呢?

其次,他的另一大才能是挖对手的小道消息。

抓对方把柄,并对其实施威逼利诱和恐吓,这是太惯用的政治伎俩了。

但是这种做法除了让自己陷入斗争陷阱,越陷越深,越来越狭隘,形成内耗等等,除了这些效果以外还有其他实质好处吗?

没有。

我相信,西恩潘演的那位政坛风云人物在历史上一定为民众做过一些事实。

而在这部电影里却对那些功绩忽略不谈,更多篇幅是表现这个政治人物把大量精力花在内耗和女色上了,这样的结构安排,我想也是主创想要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的一个讯息,即这种毫无意义的内耗(也可以叫权力斗争)才是政治本身的绝大部分,而不是所谓的理想。

电影里这位政治人物所宣扬的制度建设其实就是瓜分贵族资产和势力,以求分摊给平民阶级。

为底层人民主张平等权利是没有错的,但电影里面重点呈现的与他对立的人物,是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大法官。

尽管是贵族阶级,安东尼饰演的大法官却显得比西恩潘饰演的草根政客更绅士更有教养,哪怕被恐吓要挟时也不失体面和慈祥。

为什么电影没有选其他贵族代表,而重点呈现他与大法官之间的立场矛盾呢?

在我看来,这更是电影想要提出的问题,即到底谁才是真正代表正义的一方?

如果说人民代表了正义,那么被人民看作对立面的贵族阶级就必然是非正义的吗?

同理,只要是出身贵族阶级,无论是温和派的前州长,或是代表理性和公正的大法官也都必然是非正义的吗?

这样的绝对化正是非理性的表现之一。

托克维尔就曾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其民主也具备缺陷,其中就包括了“多数人的暴政”。

世界是非线性的,有其复杂多面性,你所感触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实的,这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事物的衰退都有其内在原因,这些内在原因才是根本。

那位政治人物如此,其他几个推动剧情线索的人物亦是如此。

比如记者和他的两个发小、前州长的一对儿女,也都是因为没能看清真相而做了鲁莽的举动,并都因此付出了沉痛代价。

说他们是可怜的政治牺牲品,我只同意一半,另一半是归咎于其个人选择。

看到豆瓣一篇影评分析说他们三个年轻人分别代表了真善美,我觉得这种联想太妙了,我完全赞同。

真善美都来自贵族阶级,也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纯粹到不在乎个人利益,尤其是代表了“真”的记者,不贪图女色也不在乎金钱,而代表“善”的不在乎为理想信念牺牲生命,然而他们都成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这样的命运结局,更让人振聋发聩。

不过往好的地方想,这也正是说明了正义之所以为人类千百年来所仰慕和追求,自有其神秘魅力。

如果正义唾手可得,那还能叫正义吗?

同样,这一结局安排也让人反思,正义的本质与真善美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到底是什么。

显然,现实中的真善美可比“理想国”里复杂得多了。

再谈谈电影里西恩潘的演讲片段,从头到尾都是激情澎湃,内容主旨也都差不多,甚至连说话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都一以贯之,看多了不免让人乏倦,毫无新意,但如果就此认定是演员表演懈怠,不在状态的话,我倒觉得有些武断了。

我想这应该不是演员不会表演,也不是导演不会导戏,这应该就是那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本来的样子才对,而西恩潘的表演看似雷同,却正是更贴合历史人物的演绎。

在政坛,演讲就是一场表演,一场个人秀,那个真实的政治人物,用这种办法赢得了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支持,所以这样的演讲方式对他来说是奏效的,对民众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他为什么要改变这种更“安全有效”的演讲方式呢?

我们知道,即便是演员在演戏过程中,都难以跳出舒适圈。

那么对于一个政客来说,在面对一次次关乎票选结果的演讲时,他当然也是会选择赢面最大的表现方式。

他不断复制这种演讲方式,也不断获得选民支持,他的张牙舞爪和他疯癫无状的嘶吼,正是迎合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写照,他必须用外在的肢体表现手段帮民众发泄愤怒和欲望,以此博得大众的支持。

因此,我反倒觉得这样看似无新意的表演,更可能是主创们结合历史判断,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你以为西恩潘的表演黔驴技穷,其实未必哦。

恰恰这也倒体现了影片的主旨,你所看到的未必是那样的。

ps:对于该片只看了一遍,对美国的政治历史了解不深,只从影片呈现的角度谈一点观点。

恐有对历史分析不当之处给人误导,特此说明。

 7 ) 权力让人腐化

裘德洛在片尾的一段独白很感人。

Seek out the girl from that past,she was the first one you love like that,and last,you hold on her picture in your mind,day after day, and believe someday will like that again,although it have no element,in church,they call that faith,that's what I call that.

 8 ) Come back to the water

come back to the water. 这句话是Kate说的,在湖边,晚上.在此我要再一次表达我对潘叔的葱白,你得志后的一脸贱笑让我真想大耳瓜子扇你,完全是你的表演,让我难以定义这部电影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是谁战胜了谁.你成功的模糊了正义和邪恶,只剩下了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其实这也是本片的一个核心,拥有者面对挑战者,资产阶级面对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第二代面对无产阶级民主的上位者.你说人的心性,都是由环境扭曲的,我不同意.我说你属于哪个阶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死心塌地地属于你生来就属于的阶级.如果裘德洛知道,他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在一个色鬼手下当个小受了.那天晚上,KATE还想游泳,于是她说,come back to the water.那些资本家的第二代们,为了自己的好,回到了父辈的泥潭,只不过,他们选择和叛逆者在一起,作为助手,合作伙伴,情人.死路一条.那不再是你家的湖,闪着月光的,泛着涟漪的,温度刚好的,岸上有你兄长篝火的.那是他们的湖,充满泥泞的,鳄鱼遍地的,泛着腥臭的.在生命的某一点,我们都要必须强迫自己come back to the water,但请不要被他们迷惑,那些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说话却带着黄土味道的,那些永远深深陷在家乡的臭水沟里的人,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你身后的涟漪,却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曾拥有的月光和他曾拥有的烂泥.

 9 ) 真实非常难,愚弄是常态

很真实的世界,轻易就被愚弄的州长儿子,因为一开始就是心存怀疑开始。

而想干事也能干事的,有原则的史派克,死在了对女人的爱好上,虽然本身没有因此而影响政治,但就这一点就让亚当愤怒了,以致轻易被骗。

只有杰克,自始至终了解,支持史派克,虽然也很愤怒,也能平静的了解人性,接受人性。

而凯特,为什么会上史派克的床,其中一个根本原因还是杰克的辜负,因为爱而辜负,年轻时的自以为事。

裘德洛年轻时是标准美男,反而不利深刻,演作家和这部反而好了,终于成为了自己。

凯特年纪大却可以演出年轻时的美与光芒,非常好。

西恩潘的小镇人也不假,还有司机的摄人,面容身材都变形了的霍普金斯,一样有样。

魅力十足的老女秘书,副州长,杰克母亲, ……没有一个弱的。

关键是那么真实,政治,选民,当好人一切都对了时,却栽在了那微不足道的事情上。

还是玩熟了游戏规则的政客,不倒翁。

真实非常难,愚弄是常态,总是要求好人没有缺点,只能是让坏人大行其道。

 10 ) 力学问题

完全可以里理解人们对此片大大不如原版的抱怨,很简单,就像你走错了影院发现——这是完全另一部片子。

Jude Law一如既往的帅,可以说几乎要毁了本片,我第一次意识到演员过度shining的外表的破坏力:因为他是这部片子的主角,而人们很难从他那漂亮的脸蛋上移开视线稍微理解一下片子要表达的内容。

Sean Penn的表演完全是优异的,同样,Hopkins、Kate和Mark Ruffalo的个人表现都不失水准,于是整部片子就像一部偏坠的车子,而剧情安排和剪辑就像坑坑洼洼的路段,整部片子在缓慢的加速后开始过山车般的左冲右突,谁都无法驾驭,导演的每次奥斯卡野心级别的蒙太奇运用都像在过山车上上演的急停急走,而每位演员愈爆发,愈使得车子偏离重心,领航的Jude Law从头到尾一脸茫然的放电,于是车子最后轻飘飘的飞上了天。

这完全是力学问题。

我们还是从本片原来可以什么样子讲起吧,一个很浅显的故事,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看着另外一个理想主义者堕落的过程中回忆和经历自己从单纯到麻木到燃起希望到再次麻木的人生。

嘿,这类故事我们听了太多了不是么,不仅故事老套、角色设置老套、戏剧冲突老套,连倒叙、插叙的手法都老套到不行,一尊填满了一身经典标签的花瓶。

当然,对于不介意这些cliche的话,片子里的演技都够养眼的了。

《国王班底》短评

摄影真讲究,情节很跳跃,辛潘的演技让我觉得他直接把“我是sam”给搬过来用了一次,也许政治家在辛潘心目中就是一更夸张的sam吧。

10分钟前
  • 灰狗
  • 还行

豪华的阵容 精致的画面 无趣的故事

15分钟前
  • Ivan
  • 较差

即使有这么多大牌也撑不起这糟糕的情节。本可以是个好故事啊。。

18分钟前
  • 火星山大王
  • 较差

2009/07/14

21分钟前
  • ASH
  • 还行

稍微有点乱,还好吧

22分钟前
  • 阿圆的好吃好玩
  • 还行

好多大牌 ironman的前後任飆戲啊

27分钟前
  • 人生觀察家
  • 还行

卡司阵容就真的是国王班底,剧情就是相反的,乏味无比,直接睡者了

30分钟前
  • Jarion
  • 较差

我才知道是根据1949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翻拍的。。。卡司很强,政治风云。几位主演的演技自然是好,但算不得最精彩。多少觉得裘德·洛有点抢掉了西恩·潘的风采~最后州长被枪杀的一场戏甚是喜欢。

33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推荐

对不起,还没撑到凯特温丝莱特出场就看不下去了,如此强大的卡司合拍了这么无聊透顶的破片子,这导演是脑残吗?!

37分钟前
  • 布拉德痞特儿
  • 还行

看不懂,好压抑。。

42分钟前
  • 还行

不知所云

44分钟前
  • amadeus
  • 较差

天阿,好枯燥阿!

49分钟前
  • B-B-B
  • 较差

sean penn演讲的时候感觉像个痴呆患者,就像他曾经演的sam……

53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还行

美国人拍的《王的男人》,政治剧情片,跟韩国版完全不一样,呵呵,质感极好,演员都是俺稀饭的英国风、实力派,可惜盘瞧到最后竟走不动了……

57分钟前
  • 五柒柒
  • 推荐

大牌这么多,本来以为是讲什么的呢~谁知是政治~还是独裁政治。挣扎了两个星期死活看完了。虽然和原来的想象不同,但还是比之后的想象好很多。Sean Penn很出彩,Jude Law让人失望。

1小时前
  • 一"一
  • 还行

2012.11.30 还是裘德洛帅啊!!!!凯特演这个角色年龄有点过于成熟了!

1小时前
  • 纳穆卓可
  • 推荐

实在是讨厌西恩潘。。

1小时前
  • 炑玉
  • 还行

my treasure

1小时前
  • 超人
  • 力荐

又名《当代奸雄》,很贴切。继承了政治片死气沉沉的叙述风格,镜头和台词都磨得比较细。“国王”的形象更像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掌握了农民就掌握了权力”,在那里和当年的我们这里,都一样。P.S.阵容强得太可怕。

1小时前
  • 陈囿
  • 推荐

5

1小时前
  • 空中花园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