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出彩的地方根本不是打斗,打斗是很慢的,如果你追求燃的打斗,请看别的萝卜片。
这片真正出彩的地方是细腻的人物描写,把每个人,对,是每个人,并不只是主角们,把他们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起手式美妙如<无限的未知>,谱系连着<十三机兵防卫圈>,老鼠玩偶肥虫当然是像圆神的QB。
以下是一些提示。
Ep.1 作为成人仪式的游戏。
需要注意机甲的昆虫形态,以及毁灭操作核心的严格镜像性。
操作舱中有的不是驾驶座,而是生活世界中围起来的各式各样的椅子。
Ep.7-8 论述了内在性的不可能,在这之后,比起无辜人们的死亡,千鹤的价值更注重罪孽深重的人还未死去,而脚本的价值更注重不能杀人的道德,即使为了到达能够杀死黄毛的地步无数的无辜者已经死亡,而结束这一切只需要干净利落的一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愚蠢,人性的,太人性的。
一个可能的解是力量-沉默的对子,获得巨大机器人力量的千鹤却也不得不沉默,在需要让姐姐知道真相的时候,因为巨大机器人说不了话,姐姐只听得见机器的轰鸣。
Ep.11 末尾吉川正确地道出了少年们作为祭品的事情,在这场成长仪式中被献祭的就是他们自己。
Ep.13 竞技场的设立时为了抑制数量过度膨胀的宇宙,这里似乎理解为Tegmark Level-II Multiverse是最好的,那么动机就是保证宇宙内可利用的能源总量,形式就是战争游戏的最高状态,地球的成人礼,输掉的就被剥夺进入成人状态的机会。
杀死对方的驾驶员,让同伴们别看,自己却要剖开驾驶舱,这也可以是超人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Ep.15 自戕是更强,也病得更重,的权力意志。
Ep.22 能源革新计划同构于无限的未知里vaia舰的建造,作为一种第一次接触的模式还是挺常见的。
Ep.24 战斗哲学:战斗是命运,你与敌人将要付出的是同等的代价,所以不要同情。
与美型绝对无缘的人物造型,机器人大战也是沉闷的史无前例,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预览后将其PASS,但实际上本片却是借由一个空想的世界观,描述了一个极为黑暗的沉重剧情(称之为灰暗系),让人越看越压抑,越看越窒息,却欲罢不能。
主题很简单:一群小孩,拯救地球你就要死,不拯救地球世界就完蛋,反正你是要死- - 但正是这种无论怎样都要死的绝望,才让作品更深刻的解剖人性,发人深省。
大结局更是震撼,与 《舞-HIME》忽悠人的结局可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啊。
为了某些没看过的同志,我就不剧透了。
人们对地球的感情很复杂,因为我们的一切都与地球息息相关—人生、健康、财富、亲人、朋友……但事实上,我们的视界只有小小的一片,即使有电视电脑电话,遥远的存在对于我们认识没有实感。
因此,即使科学家如何一再警告人们地球毁灭的危险,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生活着。
有时搞搞什么环保,也只不过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出新产品吸钱,或是人们天性的爱好新鲜而已。
我们炫耀的只是高科技,而不是保护地球的能力。
所以,想想,如果驾驶Zearth的是我们,我们会怎么想呢?
是坚持杂志课本鼓吹的泛滥的守护地球的高尚情操,还是恐惧发狂?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关心柴米油盐,关心股市升跌,发发白日梦当HERO。
整个地球的命运我们背负不起,“保护地球是我们的义务” 这种话太没有实感,就像课本的空洞可笑的说教。
地球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有着普通人的狭隘与缺陷,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为地球而战太可笑,还是为自己而战吧!
个人觉得这个作品视觉很特别,和以前那些什么拯救地球的脑残不一样,而是更注重人性的描写。
每个人保护地球的理由都不一样,不是人人都会像孝美和吉茂田议员对地球有着深沉的爱,地球太大,我们只是小小的蚂蚱而已,只能相信我们脚下的土地。
不过,这部作品还不够完美啊,还是有很多不够周密的地方,这时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另外,石川智晶的曲子简直就是神曲啊!!!
这是第10集半井摩子说的话。
以及“没有必要总是中规中矩”。
总体感觉是有点沉闷(毕竟一直在死人),不过剧情还是很精彩,尤其是当我们得知不只是一个地球上的少年们在走这样的命运,不同平行宇宙里面的地球上的人们都在渴望着自己的生存(当然未必),多么的残酷、现实,作者的思想真实很独特。
把不得不战斗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不同地球的优胜劣汰吧。
然后是Zearth Meister放弃的那一场,很是戏剧性,驾驶员不满于我们的地球,认为对方活着比我们活着要更有意义,于是决定放弃,但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自杀……(比他更绝!
)这部动漫所揭露的社会、政府和国家的黑暗和看钢炼时的感觉一样,给人沉重的感觉,这是除了死人以外又让我们深思的地方,让人不得不对我们的社会产生质疑。
TV还没看完,总之,虽然画风简单了些,人设没有现在流行的那么美型,但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度都是很值得一赞的!
给我们的感觉有温情,有震撼,有悲伤,有愤怒,更有无奈。
另外,听说世界观的设定与EVA有些雷同,TV的剧情也与漫画有差别,这些现在没时间研究,只能就事论事了。
看到这片点进来,发现99.99%都是好评?为什么?你们看这片全都看的很舒服吗?不是吧..,有不少人表示看的很难受,但也同时一定会表示..就是因为这样才有深度..也是是因为这样才能带出xxxxx........你妹啊.!!.东西不是有深度就ok的,行不行?如果它说的'深度'东西让你难受,那你还要说好?还理解??有病吧!对我而言这部动画不是残酷而有深度的,以为它毫无希望..............这片子几年前看过..时至今时的主要印象有-我最讨厌的一部动画,想起来就难受.让这十几个少年少女每个人在几天后就必然去死的环境下讲一段故事,接着一个个的都释然去死...我还真没看过比这更黑暗更没希望的故事..想起来当时看每一集对我来说都是煎熬..如果这部片子里充斥的人性的深度...和某些深层次的东西..?那我也要说一句:我不想看.!! 毫无希望可言的剧情贯穿始终,我到底是为了什么看这个动画?......gonzo的动画我看过一堆..但只有这部...无法原谅.!!这个片子里所谓的深层东西有是有....抛去让人不舒服的剧情以外,倒不是完全不能看..但因为加了个几天后就得死的必要条件,使之看起来全像是,希望前的挣扎,比如说:你后天就要死了,趁现在把该干的干了...,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加上这个条件,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故事,如果还要说有价值可言,我觉得是非常悲惨的...这,也就是这个动画的主线..希望是针对你们?.还是你?.人类?...
推荐下面这条被折叠的评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09083/觉得是最好的一篇评论,尽管这部动画可能是给孩子看的,但内容的深度远远超出了这点,故事其实非常现实,我们周围的日常又何尝不是和动画里一样?第一次看这部动画/漫画是十几年前,和现在的感触完全不同,当时的我完全以一种旁观的态度看待一切,觉得不过是虚构的故事而已,现在却从动画中看到了现实,少年少女们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和不知何时会到来的敌人一样,没有任何人知道死神会在哪一天到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定会有这一天,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情对待自己的存在......[この星の无数の尘のひとつだと 自己只是这个星球上的无数尘埃之一 今の仆には理解できない 现在的我无法理解 ] 有抑郁倾向的不推荐看这部,真的会引发抑郁症状,好希望能和上面那条评论的作者一样积极乐观看待这个现实世界,希望能摆脱存在主义危机还是没能走出来.......《アンインストール》 作曲 : 石川智晶 作词 : 石川智晶 所属专辑:《アンインストール》 发行时间:2007-06-03 歌词: あの时 最高のリアルが向こうから会いに来たのは 当那一刻最真的现实由彼岸渐渐逼近 仆らの存在はこんなにも単纯だと笑いに来たんだ 才笑著接受我们的存在原来是如此简单 耳を塞いでも両手をすり抜ける真実に惑うよ 即使掩上双耳也依然会被掠过双手的真实所迷惑 细い体のどこに力を入れて立てばいい?
这细小的身躯究竟要如何用力撑起? UNINSTALL UNINSTALL この星の无数の尘のひとつだと 自己只是这个星球上的无数尘埃之一 今の仆には理解できない 现在的我无法理解 UNINSTALL UNINSTALL 恐れを知らない戦士のように 只能像那无所畏惧的战士般 振る舞うしかない UNINSTALL 行动起来 UNINSTALL 仆らの无意识は胜手に研ぎ澄まされていくようだ 在无意识下任性的我们似乎也被磨砺地如此坚韧 ベッドの下の轮郭のない気配に 才发现床下的轮廓已经消失不见 この瞳が开く时は心など无くて 睁开双眼的时候心中空空如也 何もかも壊してしまう激しさだけ 只剩下破坏一切的冲动 静かに消えて行く季节も选べないというのなら 如果连这悄然消失的季节也无法选择的话 UNINSTALL UNINSTALL 仆の代わりがいないなら 如果自己是无可替代的话 普通に流れてたあの日常を 就让那些流于平凡的日子 UNINSTALL UNINSTALL この手で终らせたくなる 由这双手将之终结吧 なにも悪いことじゃない UNINSTALL 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UNINSTALL UNINSTALL UNINSTALL この星の无数の尘のひとつだと 自己只是这个星球上的无数尘埃之一 今の仆には理解できない 现在的我无法理解 UNINSTALL UNINSTALL 恐れを知らない戦士のように 只能像那无所畏惧的战士般 振る舞うしかない UNINSTALL 行动起来 UNINSTALL
椅子番(我见过最棒的番)第二张 关怀他人第三张 单恋之悲第四张 渣男之伤(化妆柜椅子)第五张 家族至上(全场最佳)第六张 三角自牲(医院的椅子)第七张 弥留余温第八张 生命传承(抱婴的椅子)第九张 世界对错一共十五张椅子,十五个不同的故事这部作品大概是很厉害的三观不正者所写番名叫地球防卫少年动画后期不佳,前期简直泪飚建议看完整的原创漫画《我们的》讲述的十五个被选召孩子拯救地球全程风格致郁,可谓最黑暗的作品虽然做好了致郁的心理准备,最后还是致郁了虐点胜于未闻花名,黑色恐怖胜于很多恐怖片把美好的东西毫不留情的摧毁在我们面前人性暴露胜于寄生兽,致郁水平高于小圆在拯救世界的时候还有一些软弱的政客维护自身利益恶心的投资者在赚国难财丑陋的记者舆论兴事真正做到关怀的没有几个正常人终于发现了一个冷门的黑暗系番剧细细品读,把他作为我最喜欢的作品
看了动画和漫画两个版本,推荐看过动画的再看一次漫画。
两边的设定差异挺大,动画进行到三分一后就倾向于自己原创了,剧情就如OP里奔跑的宇白一去不回头。
感觉漫画主要表达的是每个人对生命和自己的人生的理解,而动画偏向于描写在大灾难下人和政府的各种想法。
大概就像贴吧的评论所说的,动画考虑到比较低龄的观众,所以和谐了不少。
动画对漫画没有交待的部分增加了很多,但是设定不同的关系不像剧情补充更像衍生同人。
动画着力描写了政府和社会的自私,对11区政府构造不了解不作评价,总的看起来是别的地球很团结,自己的地球一直在内讧,直到最后一战还在内讧——少年们有点伤感吧。
然后由此引申出来的“没有了驾驶员的机体还能动”和“胜利的一方要提供能源给支配着”的部分令主线崩坏了,本来的战斗目的是消减平衡世界啊!
不是掠夺啊!
而支配者只来了一个看起来像中东地区家庭大合照的画面后就没有后文了,推测是觉得扯太远掰不下去的关系……尤其这个画面出现的时候我产生了“原来支配者是卖石油的”的错觉。
本来期待动画里的战斗场面,结果……太随便了!
出场机体换了一半,没有漫画里那种处于劣势中思考对策的场面,到后期更是几分钟打完,敌人无论是穿刺攻击还是腐蚀都只能造成轻伤,而己方愤怒起来一爆种就三拳两脚把对手机体连外甲带驾驶舱完爆了,你们是四百大妈附体吗?!
感情线方面,宇白家加了很多剧情但主要设定没什么改变,个人喜欢两兄妹微妙的关系,一边虐待妹妹一边还带着妹妹离家出走真是变态[喂]。
漫画里“我们都失去了重要的妹妹”那一段去掉了很可惜但考虑到后面的展开已经无法做到保留了吧。
最后,宇白兄妹住的地下室很可爱,冲天楼还是喜欢那个人字劈叉设计。
动画15话约16:00的位置崩坏得以为后期资金不够做不下去了……其实预算还是很紧张的吧?
尚且记得,在2000年之后不久的《科幻世界》正刊及增刊上,总能读到阿来先生写的评论。
那一时期,阿来一直对专业与非专业之别有着深深的怨念——既包括文学领域内,也包括科幻领域内。
一方面,我们的科幻与发达国家的科幻相比太不专业了——这个情况挺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似乎是产生前一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文学界面对科幻也表现得非常不专业,使得我们的科幻发展空间受限。
总而言之,中国科幻似乎只由一群科幻爱好者撑起,缺乏相应的关注,也没能获得自己的话语和理论,发展的道路也就……扯远了扯远了。
总之,在《科幻世界》2000年夏季号增刊上,阿来评论南希·克雷斯的生物题材科幻小说时说,可悲的是,我们中间的部分科幻作者还停留在从一种叫做动漫的东东上获取养分的阶段,比如某某作者的某部作品里有某大段慨叹居然来自《圣斗士星矢》……说来惭愧,读到这某大段慨叹时,我的第一反应竟是——“啊!
《圣斗士星矢》里还有这么漂亮的句子啊……真好真好!
”然后,更惭愧的是,我随即虚伪地意识到我被某某作者之流毒害得思想多么贫乏多么肤浅多么没营养啊……于是开始看阿来的《尘埃落定》,看不明白也看,看完之后又看《穆斯林的葬礼》《长恨歌》《无字》《白鹿原》等等等等,直看到自己进了文科班又进了中文系一路从普通少年进化成文艺青年再就2B……靠,又扯远了。
今天再往回看,对阿来怨念的专业与非专业之别,似乎多了几分体悟。
也是的,三个多月前,“科联奖”科幻征文启动仪式上,某位同为中文系出身现在正专事科幻文学研究的科幻工作者言语间透露的国内科幻文学研究现状,让我对国内的非洲文学研究现状顿时淡定了——说白了就是都没什么人做,即便有人在做,也势力分散、各自为战,连自我言说的言语都接近失语,更谈不上原创理论,而套用理论亦不习惯,又如何能从文学和科普的夹缝中独立出来?
在这种境遇下,一群貌似牛逼烘烘却连文学性都辨析不清更不用谈科幻文学性为何物的人议论着大刘的小说文学性不强,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文系的日子里,曾经注意到日本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辩。
在那样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度里,通俗作品有着自己健康成熟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渠道。
至于形成自己庞大的共时系统与清晰的历时轨迹,也就同样不足为奇了。
而我在这个末日的年度里和某种终结的情绪下与《地球防卫少年》这部动漫相遇,似乎也是必然了吧。
作为一个不爱看电视又不会死宅的废柴,我对动漫的认识还停留在90年代我上小学时国内播出的外国动画片阶段。
虽然此后我追着《柯南》的漫画与剧场版也有10年,但其实视野越来越窄,或者说从来就没打开过。
《地球防卫少年》是2007年的片子,据我对日本动漫有限的认识判断,孩子操纵大机器人作战的情节似乎并不新鲜,而每个孩子的人生故事也多有套路。
一集集看下来时的一次次感动,恐怕也不是类似于文学作品的叙事作品所需要的终极追求。
但看完之后,竟震撼得难以评说。
而这只是日本动漫谱系乃至通俗叙事作品谱系里的冰山一角——支撑整座冰山的,又该有多少类似乃至超越这部作品的神设定神展开之神作……先说宏观上的设定——英雄救世的套路。
就像普洛普可以把民间故事简化为一个公式一般,整部动漫也可以简化为英雄救世这句话。
这里面包含着如下元素:英雄角色,是一群不该成为却不得不成为英雄的孩子。
开头第一集其实比较沉闷,甚至让我一度怀疑剧情推进有问题——那15个孩子集中出场,不容易认全不说,对他们形成的小集体也难有准确把握。
是因为太普通吧?
在战斗中,每个人的经历被穿起来——大家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缺憾的世界上当着有缺憾的孩子。
他们若能成就英雄救世的神话,必定有命运的因素在里面。
英雄所具备的非凡能力,是来路不明的巨型机器人。
而神一般的存在使这种能力与另外一个元素——英雄的敌人——紧密结合起来。
也是的,操纵这些战斗的,正是背后的“神”,而赋予英雄以非凡能力的,也是“神”。
战斗成为高级智慧的游戏,战斗的意义于是面临着被消解的险境。
英雄遇险,可以说是剧中最神奇的设定——大机器人只要不损坏弱点(操纵室),每次无论被打成什么样,下次都能全新出现,似乎并无损伤可言。
但大机器人每行动一次,都要消耗一个充当驾驶员的孩子的生命,从无例外。
于是,英雄遇险成为整部动漫最稳固的无悬念重复,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一次战斗,一个孩子,一场胜利,不可能出现其他情况。
但这种重复并不僵硬——能实现这种重复运行的因素,可以说是奇迹了。
遇险的重复次次相似,而实现重复的奇迹却各有各的神奇。
英雄取胜,宇白顺打的最后一战,不是最激烈的,也不是最精彩的,却是最艰难的。
然后,又一次英雄遇险的重复,告终。
或许,真正可以算英雄取胜的,大概是切江两次坐在操纵者的位子上与町洋子拔枪击毙自己的哥哥肥蟲,使得前一种重复错位,才留下宇白可奈作为孩子中唯一的见证者在几年后对矢村大一的弟弟妹妹回忆这段战斗。
再说微观上的情节。
如果说宏观上的设定使作品苍劲有力,那么微观上的情节则保证了作品枝繁叶茂。
15个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足以构成一副浮世绘了。
这15个人的情况有详有略,每一个都能引出一系列故事,但彼此叠加在一起,很让我为叙事素材的使用之奢侈称赞了。
而这部动漫的神展开却不止于此。
政界、国防部门、科学界、商界、媒体等等也纷纷通过孩子们的家庭被引出来。
全景式的枝蔓足够丰富,却未遮住主干,而是成就主干之“大”。
但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地球与“神”却依旧是暗箱,嘲讽着这偌大的世界也无非是无数尘埃中的一个。
全景式其实最易失之于细节。
架子足够大了,但撑起架子的若是一个个烂尾桥段,也会让人倒胃口。
前面提到过,孩子们实现英雄救世的神话,必然有命运的因素在里面。
能实现英雄战斗与遇险之重复的,是一次次命运的奇迹。
试想,战斗是死,不战斗是大家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每一场战斗都能顺利进行并取胜,该是何等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孩子找到了战斗的支点——家人,朋友,那些自己必须去守护的。
剧情由此得以推进。
然而,似乎也不出意料——加古功害怕死亡,切江找不到这个世界值得守护的地方……加古功最终没坐上操纵者的位子便挂掉了,千鹤带着赎罪的心情顶替他——故事一环扣一环的因果足够漂亮。
而切江的第一个对手自我了结,也许来得太突然,却又有之前切江的绝望做铺垫,竟也情理之中。
这些太小概论的情况,自然可见编造痕迹。
但因果环环相扣到了这一步,或者情绪渲染到了这一步,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又何尝不希望如此?
或许,真实不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愿不愿意相信。
最后,还有一点——整部动漫的主题,生死。
就我们生者而言,我们只是死亡的旁观者。
大灾难造成的死亡,最终只化为数字,不足以构成震撼。
15场战斗,背后是15个地球,其中有14个要废掉;如果每一个地球都有70亿人口,那么就是将近1万亿的死者……或许庞大的数字在这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接受范围,因而,甚至可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牵动我们的,只是明知死亡在前的那15个活生生的孩子。
于此时,思考便容易出现短路。
也是的,没有不带个人情绪的思考,除非人是机器。
一部作品,能把人引到这条路上,大概,就足够了。
如果我能早几年看动漫,早几年接触这部作品,或者,也就不会在今天的道路上走到黑。
本科做毕业论文时,选了现当代方向,并对通俗与非通俗问题抱有执念。
先是对现当代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辩产生怀疑,觉得勉强可以划分的,其实只是主流和非主流文学——真正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都处于弱势,占不了主流。
继而,对被操纵着学术话语乃至政 治 话语的主流文学界所欣喜的神马填补空白,神马开创新领域的作品都怀有怨念,怀疑很多都是在主流文学界之外被玩儿烂的东西。
就像经典文学史里的科幻作品谱系和科幻文学史里的科幻作品谱系,二者之间总有时差,比如科幻文学已经进入到新浪潮时代,而多丽丝·莱辛却放下金色笔记本唱起太空歌剧……这诸般纠结,神神叨叨,嘲笑着我的力所不及,原本的文艺青年跨入2B青年行列。
倒不如在文艺发作期里好好看动漫,当回普通青年。
太可惜了,这么好的故事被拍成这样,敷衍
[Ep24]完结。.. 后半不值得看。
作画崩坏得不像样子,有没有点诚意啊!
无聊肤浅
比3星高一点。
诸多刻意要素堆积。后面几集的支线故事插入的太怪了还不如一直坚持去社会化描写
wc太无聊了 后面至少10来集我都是倍速看完的 大型催眠剧情😵
非常、非常中二的剧情,完全不能理解暗黑在哪儿?看来死宅群体真的是低龄化了。
侧重点完全不在战斗上,而是每个人的故事情感表达。前半部分撕心裂肺骗眼泪,后半部分加入了政治因素变得严肃起来。孩子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矛盾与无奈。总之没觉得治愈,就是很压抑,让人开心不起来的番,非常喜欢,但不能多看。
2021.11.14
很大程度上对原作,尤其是结局做了修改,使其不那么黑暗。监督本人曾发表“不喜欢原作”的感言。这作品最失败的就是选了这位监督。本来可以更好的···虽然现在我也一样给了五颗星。再一次推荐原作鬼头莫宏的漫画。
这狗血的全灭结局……(就是要剧透哈哈哈哈
听说又黑暗,又治愈,又科幻(最后还真全都死了...
前12集有4星,可是越看到后面越无趣啊。。。地球便当少年们....被阿姨扫给洗脑了....PS:一开始被一张张日和的脸搞的很出戏啊
这种就是更类似一种综艺动画了
两集被剧透
已知前路是必死局,孤独战斗的问题少年们会抱怎样的觉悟?面对没有正义之分的零和博弈,为生存必须消灭同病相怜的无辜者,又该如何抉择?
结尾草率了点
机战变成了出场人物每个不差分析人性……不过里面对政府的态度我很喜欢啊!
同样是15个对手,不同的是有15个驾驶员,每个人完成自己的战斗后都会死。这种设定,不需要忽悠什么人类补完计划,原地就厉害起来了吧。24集看完以后,那种空虚,简直比得上那年看完169集《成长的烦恼》。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