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有一部外国荒诞派戏剧情节是这样的,大都市里人与人之间隔膜猜忌心墙壁立,某小伙渴望与别人突破心防,推心置腹,并因为不能和别人真正交流痛苦万分,为了和别人突破隔膜,他跑到公园里和陌生人接近,被各种拒绝后,只好霸王硬上弓,不惜与别人发生冲突,结果被人痛打在地,最后奄奄一息的他,望向天空,欣慰地笑了……本片中耿乐饰演的黑车司机——与各种人交汇却无法深交的符号式的人物——跟这小伙有异曲同工之处。
铅灰色冷漠的都市里,饱尝人间冷暖的他,渴望和黎明饰演的中产男成为朋友(这里其实没有基情的成分),不惜登堂入室,强行进入后者的生活,他的各种出格的举动(比如帮后者杀死恶上司),让黎明饱受惊吓,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遭遇黑车司机之前,黎明饰演的中产白领已经遭遇人生危机——背黑锅,丢工作,其女友同样在职场遭遇重大打击。
黎明的落魄失意和酒后的推心置腹,让耿乐以为遇到了可以深交的挚友,无奈人家酒醒之后冷漠如斯,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耿司机不惜“霸王硬上弓”,酿成各种惨剧。
打碎噩梦的方式是醒来,为了保护自己和女友性命无忧,黎白领用他面具式的表演方式,对耿司机入骨的恐惧进行了以暴制暴的回击,最终的结局让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亦无限同情被“逼上梁山”的耿司机。
作为别人的噩梦,注定要在叙事的进程中被牺牲,而一部电影中,选择牺牲谁,保全谁,透露出影片的意识形态定位。
中产的噩梦是失去富足生活,堕入都市底层,一文不名,黑车司机的进攻不过是这种噩梦的形象化变体而已,而在打破噩梦的过程中,白领象征性地释放了自己的暴力和恶意,既没有真正变为反社会的罪犯,也没有一坠到底,悲惨收场,他回归了自己的生活和阶层。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同样代偿了有着同样压抑和不满的坐在银幕前的观众的恐惧,虽然保守,也不失为一种替观众减压的方式。
毕竟这些人是观众的主体,而他们来电影院也就是为了获得对人生苦闷的虚假释放和短暂逃避。
(胡不鬼/文)
我真没看懂啊,是因为我没好好看吗?
(快进了一少,还边打小游戏)到底是不是黎明精神分列啊,可不又像啊,精分不应该还跟第三人对话的,可各种氛围搞得像精分一样。
不是精分,同样有很多剧情不同,为什么警察非认为黎明就是凶手呢?
黎明最后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感觉乱七八遭的,是不是就因为我没好好看啊。
看《不速之客》的时候,我脑子里隐约闪现两部老电影: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与林大雄的《老师的恩惠》。
前者把心理惊悚的关键牢牢操控,可谓“杀人不见血”的恐怖;后者是帧帧见血,故事与镜头黑红交替,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速之客》这样的国产惊悚片,我原本以为不可能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然而它来了,大抵编剧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期待弄个小格局的电影,孰料正片出来,却是搞大了的,林大雄转了个身,用极少的血浆,极巧妙的编排,愣是把一黜悲剧做得悬疑与暴力齐飞,对于这样的片子,我向来食髓知味,是受用的。
《不速之客》的优势不少,一是故事情节,一个失意的高级白领,醉酒之际结交了一位黑车司机,从此后,那司机就成了他的噩梦,从示好到纠缠,乃至后来极致变态的血腥发展,令白领无法负荷,竟要“以暴制暴”;黎明作为无辜的男主角,无疑是“犯太岁”了,见识到了“陌生人”的恐怖。
二是耿乐的表演,他是扭曲的、极端的、寂寞的,亦是悲凉的,诠释这种病态的角色,黄秋生最有心得,他曾经讲过:“演变态就是演成正常人的样子就好了,一切好像都很正常,除了行为是不正常的。
”耿乐做到了,他憨厚热情的外表,与暴力的“交友”手法,教人不寒而栗;好莱坞曾经奉上过《危情十日》,凯西.贝茨以轻柔温和的腔调诠释了一位教人胆寒的精神病患者,而这种病一直在大银幕上有所延续,好比耿乐在向黎明乞讨友情的时候,他面带悲凄地对黎明说:“我就知道你看不起我。
”边说边扣上了衬衫领口的扣子,这些细节决定了角色塑造的成功。
三是每一个惊悚桥段的精致布局,哪怕是精神病患者,也有其智慧,除了混乱的情感逻辑思维,在犯罪手法上的造诣却是翘楚级的,这才构成了接二连三的戏剧高潮。
因此,既然没有《老师的恩惠》里那些纯粹感官刺激的血腥场面,它依然抓住了我的心跳,通过一桩巧合引发的连环杀人事件,带出“现代都市病”的症结所在,人与人之间不变的“阶级岐视”,恋人们要经受的社会考验,职场的凶险与无奈,可谓“寸土寸血”。
《不速之客》甚至跨越了国界的限制,在电影里放了一个四海皆准的价值观,让你看看“孤独的人是可怕的”这一真理。
如果说,韩国偶像剧是把社会问题美化成梦幻国度,那么韩国电影则是赤裸裸地曝露丑陋的人性真相;《不速之客》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国度里进行展示,彰显“世态炎凉”的残酷与美好,这应该算得上是电影人的“良心”,更是把国产惊悚片的品质推到了一个高度。
现在看电影的门槛很低,有时间的人也乐意去电影院花十几二十块钱捧个场。
拍电影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有时在电影院看到那些上映的片子,简直不敢相信院线为何要给它排片。
其中,不乏名导作品,大制作大投资。
我是个口味广泛,B格一般的普通观众,可这几年也着实看了不少连故事都讲不清楚,逻辑混乱到无力吐槽的所谓电影。
有的甚至让我忍痛舍弃自己血汗钱买的票也要半途退场。
(不点名)所以我才给分类在惊悚片的不速之客打了五星。
当然比不上国外那些烧脑大片的悬疑感,但是这个故事平实到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前者让人百转千回,豁然开朗,后者让人细思极恐,背后一寒。
影片本身我给三星,另外两星。
一是因为这导演在不敷衍的讲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二是因为两个男主也勤勤恳恳的演好了自己的本分。
(下面涉及剧透。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白领醉酒之后因为坐黑车结识了一个陌生人,从此生活被侵入的故事。
不过,一句话的主线怎么能撑起一个九十分钟的电影?
自然是充斥了很多的情节。
仔细想来,其实每个小情节都是为了主线服务的。
影片一开始,是耿乐饰演的角色坐黑车,毫无理由的袭击了车主,抢了他的车。
这个情节中,耿乐下手很重,但却没有确认车主是不是死了,就勾勒出他是个残忍,冲动的犯罪者形象。
然后是黎明饰演的郑凯,他一出现,就面临着替上司背黑锅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他先是好言恳求上司,然后愤而离开。
遭受这种巨大的变故,郑凯都没有特别过激的行为,能看出他的性格并不强硬,甚至是有点软弱怕事。
(这种性格为后来重要剧情做了铺垫)之后黎明和女友的相处也呼应了这一性格,选房子时他对女友的迁就,遭遇变故担心会失去女友。
从一些台词细节也能看出这两人性格缘由,比如,黎明说过女友的母亲看不起自己,他身为有独立办公室的高级白领,却只能租房子住,想必是他家室极其一般。
而韩彩英饰演的琳琳,年纪轻轻,第一个case就敢直言训斥大明星,这也是出身良好才能有的底气。
(黎明的哥们和韩彩英打电话语气也发虚是个有意思的小细节。
)黎明演的不错,全片都没有脱离这种性格的大范围。
可惜韩彩英脸僵掉了,表情实在看不出什么区别来。
之后进入正式剧情,黎明喝醉上了耿乐的车。
前面我们是看过的,影片一开始,耿乐就是个没有理智的犯罪者,可是他对黎明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甚至陪他喝酒听他吐苦水,让人不禁疑惑。
这时有个细节,镜头频频以耿乐的视线从后视镜看黎明的脸。
刚看没注意,过后才明白,这是他在确认黎明的长相。
醉酒的黎明随口把耿乐认作兄弟,耿乐信以为真,自认为朋友两肋插刀除去黎明的仇人,又不断打电话想要见黎明一面,和他相处,为他做事。
我看很多人吐槽,为什么多次骚扰之后黎明还接耿乐电话,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他的性格导致的,也许是他记起了醉酒时的话,也许是多少有点的软弱习性,总之他拒绝几次总是要接一次的,为了不撕破脸皮。
过河拆桥终归太难看。
但是,后来当他家被闯入,女友生死未卜时,他到底也是爆发了。
和耿乐搏斗,被当成嫌疑犯监禁起来,砸断手指从医院逃出,情节紧凑,看得人不由紧张起来。
当黎明追到耿乐的藏身处,满满的照片,耿乐哥哥死去了五年的尸身,都和前面耿乐表现出的偏执,精神略异常的状态对应起来。
其中,黎明看到满屋都是自己照片那瞬间惊异,厌恶的眼神也表现的很好,不夸张,但很自然。
当然,耿乐也演得很好,真突破啊,好多人表示有心理阴影了。
真相大白,警察来了,犯人伏法,群众被救。
故事结束。
因为,主线简单,所以我只分析细节,就不赘述真相和剧情了,片子里讲的着实明白。
除了以上,再说说其他让我毛骨悚然或不错的情节。
第一,打车的安全性。
不说黑车,就算是出租车,其实送到家楼下也是个很危险的行为,你并不知道这个前一刻服务周到的司机会不会因为什么变故对你心生歹意,万一在车上不小心透露出什么值得人觊觎的信息...第二,家的安全性。
韩彩英开门,背后藏着一双眼睛的画面就不用多说了吧...第三,形同虚设的安保。
这点我反正感同身受,大部分小区保安有和没有一样吧,就算装了摄像头,警察还真会因为摄像头里一闪而过的影子满世界搜查不成?
更别提即时发生的抢劫或更恶性的事件了。
第四,韩彩英痛斥了大明星,竟然没被撤掉而是上位了感觉还挺励志。
第五,黎明醉酒那段演的挺好,那种坐着也一刻定不下来的样子很真实,不是真喝了吧。
第六,警察的情节,和谐不说了。
说完优点,再说几个缺点。
第一,看房子时,韩彩英在马桶里看到的虫子,和楼下的疯老头,貌似毫无作用,似乎是为了增加恐怖气氛?
同理还有怪异的女邻居,貌似只是为了打个酱油被杀。
个人觉得多余。
第二,医院黎明醒来,看到爱人没死,两人温馨相拥,我觉得这就可以了,后来那个公园告白对话是什么鬼?
画蛇添足。
还强调去新加坡,如果此片有后续,后续发生在新加坡,那这条当我没说。
看的时候貌似还有,但是现在忘了,说明还不是很bug。
就这样吧,总之我觉得还可以,作为惊悚他合格。
就如同我标题写的,很平实,不炫技,把故事讲清楚了,也没有谁在那一惊一乍的尖叫,还能在吓人的同时给人警醒,我就觉得不错。
黎明的这部《不速之客》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尝试一下女朋友被敲头、上司被敲头、好哥们儿被敲头、邻居被敲头,最后,所有这一连串的敲头案的嫌疑都指向你的刺激经历,你只需要做一件事,跟黑车司机讲“我们做朋友吧”。
当然,想要寻求到这样的刺激,还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有打黑车的需求,你当时正处于某种情绪爆发期需要找人倾诉,你的外貌特点能引起黑车司机的注意,以及你遇到的司机是个心理变态。
你可能不会像黎明那么点儿背,遇到了一个变态司机被反复纠缠,但是你可能也跟约车司机发生过什么。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用约车软件约车时,碰到了很帅、很酷、很靓、很辣、很暖男、很有范儿的司机,于是忍不住多聊两句?
有没有在你感情受挫、工作失意的情况下,跟他抱怨生活,而他还跟你一起骂老板简直就是头猪?
下车之后,可能还会收到一两条慰问短信?
如果有,那么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完《不速之客》后,细思极恐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了。
很少看到一部犯罪题材国产片能够从生活细节入手引发出观众共鸣。
这里我想说,导演林大雄把韩国犯罪片里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演绎成了一个大写的牛逼。
《不速之客》营造出的冷漠而疏离的社会像极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在这个被互联网充斥,在高房价重压下的快节奏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奔波,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疲于奔命的蚂蚁,伴随而来的功利与冷漠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生而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我们是有多么孤独。
黎明的角色是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年轻人的缩影,努力工作却被无良上司不公正对待,背负着结婚、租房压力,醉酒后的宣泄似乎也是被孤独感裹挟的城市个体常用的方式,此时,倾听对象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孤独感同样存在于耿乐饰演的黑车司机身上,只是一句“我们做朋友吧”就能成为他情感上的救命稻草,为了抓住这跟救命稻草,他成了黎明和女友工作、生活、情感上的附体魔鬼,杀掉无良上司、杀死令人讨厌的邻居,最后发展到开始向黎明身边的人下手,一发不收拾的连环敲头案背后,其实不过是为了排解失去亲人的孤独感。
而他反复挂在嘴边“我们不是朋友吗?
”,更加暴露出的人物内心无法被填满的孤独感。
孤独感成为了连环敲头案的原罪。
其实,电影中黑车司机的孤独感又何尝不是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否则我们为何会频繁打开手机中的社交软件,为何不刷微信朋友圈就无法入睡?
《不速之客》将当下社会个体中的孤独感化成了一个犯罪现场,撕裂给我们看,一波三折的剧情,韩式犯罪电影缜密的推理能力,让观众仿佛置身犯罪现场,随着人物的一举一动,与人物一同体验意想不到又合乎情理的罪恶连环案之中,而此时,电影中所有的血腥、恐怖、杀戮对观众而言仿佛都变成了一种宣泄通道,情绪倾泻而出之后,不觉惊醒。
有时候,真相对一部电影而言,不仅不是灵丹妙药,甚至还会变成洪水猛兽。
《不速之客》便是如此,如果抛开片中隐藏最深的行凶真相,电影就是一部充满基情的耿乐狂恋爱家一往情深的黎明的惊悚故事,看二人偶然一次车内定情,随即不眠不休的纠缠,会更容易明白相爱相杀的宿命性,所有的相遇,和所有的相杀,大多都是命中注定。
耿乐对黎明的骚扰与纠缠,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黄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那无时不在的“在一起”诉求,成了黎明生活中最大的麻烦所在。
而事件的原因,却一直云深雾罩,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观影过程中,一直感觉,黎明和耿乐,有太多的命中注定,或许是前世有缘,或许是今生有着巨大的隐情,观影全程,都是一种揪着心行走的感觉,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朋友而言,实在太虐心。
《不速之客》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电影,更像是一部商业版的《闯入者》,耿乐便是闯入黎明与韩彩英的平静生活的“不速之客”,这是全片最大的恐怖因素,那个幽灵般的男人,出其不意,纠缠不休,神出鬼没,琢磨不定,来无影去无踪,似乎所有类似的形容词都可以来形容这样一个谜一般的男子,这也是影片最惊悚的部分,似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无影人”,时时来烤灼着每一颗不安的心。
天王黎明,在《不速之客》中奉献了他自《三更之饺子》和《消失的爱人》之后的又一次悬疑故事主角,搭档从杨千嬅到王珞丹到这一次是小鸟依人的韩彩英,黎明的深情保护,与无力反抗,总能带出男人之难,四大天王中,他总是能带来最深邃的表演,不动声色中,给观众平添一份揪心的焦虑,是相对于耿乐而言,“被迫害”的存在。
诚然,《不速之客》是一部“追杀”与“逃杀”的惊悚故事,但影片所探讨的,其实是有关“越界”的问题,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有着一个并没有约定俗成,却行之有律的距离,曾经有科学家进行过调研,给出了一系列的数据,给了人与人之间,基于关系亲密程度不同,所能承担的最近距离,也各有不同,一旦破界,就会给人带来不安与焦虑,《不速之客》的惊悚元素也是在此,被越界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缘分很奇妙,一个对视,一次同行,便能改变许多东西,《不速之客》中的黎明和耿乐,虽然素不相识,却开启了冥冥之中有注定的相遇,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但在这种“奇妙”之下,所暗藏的杀机,却总能令人不寒而栗。
《不速之客》的故事,表面是一部充满感官刺激的悬疑,但实质则是在控诉这个时代的冰冷,人情的坚硬,从这点看 ,影片所具有的思辨与批评功能,更值得赞赏。
<图片1>“不速之客”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恐怖类型片的一个经典命题,其最大的创作难点在于如何突破观众的想像——这个不速之客究竟来自何处。
在亚当·温加德执导的《不速之客》中,“大表哥”丹·斯蒂文斯用惊人颜值蕴蓄出了难以抵挡的破坏性;乔尔·埃哲顿执导的《致命礼物》,翻箱倒柜地扒出了被害者难以启齿的黑历史。
韩国导演林大雄的这部《不速之客》,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类型片的常规叙事路径:影片的氛围营造以及刻意留下的诸多伏笔,就像《滑稽游戏》小船上的那把尖刀,试图“误导”观众,而在故事主轴上则嵌入了希区柯克《火车怪客》的戏码——“为陌生人除害”,让影片陡增惊悚段位。
《不速之客》像是一部慢热型的恐怖悬疑小说,但观众的情绪可以被导演完全控制。
影片从一个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切入:黎明扮演的公司中层郑凯,因工作失误而为上司背了黑锅,只好卷铺盖走人。
这个倒霉的失败者刚结婚不久,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
在一个醉酒之夜,郑凯坐上了一个黑车司机(耿乐饰)的车,恍惚间向对方大肆吐槽了恶劣的上司,结果招来大麻烦——他被黑车司机的电话轰炸,与此同时,那个上司惨死地下车库。
看起来,这个故事与《火车怪客》里两个陌生人动机明确的“交换杀人计划”并不相同,但由此演化而来的结果却同样让人不安:其中一个人先动了手,直接导致两人的关系急速崩塌。
当然,林大雄在影片后半段并未在这个杀人事件上过多停留,而是着力强化入侵者的步步升级的攻击性,自此开始,影片由犯罪、惊悚片路数逐渐转向了悬疑、暴力、恐怖。
毫无疑问,这是曾拍过《老师的恩惠》《捉迷藏》等话题之作的林大雄最拿手的部分。
影片两大男主角的性格反差相当有趣,这也是加剧影片叙事张力的一大杀手锏。
毕竟,若以一般欧美恐怖片的拍法,郑凯在得知上司被害的消息之后,势必会在第一时间脑补自己的来龙去脉,迅速实施绝地反击,但本片中的郑凯却并非如此——黎明的儒雅气质以及适合的戏路,让郑凯这个角色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职场男:内敛、隐忍、克制,声称“做朋友应该要有分寸”,不到万劫不复绝不炸裂。
这股力量被一直积压到最后,使得郑凯最终发现真相、与变态进行肉搏的高潮戏来临时,比调皮的《滑稽游戏》要来得解恨得多。
《不速之客》的几场在黑暗中的杀戮、施暴戏,都显现出了韩国导演的功力,尤其在音效和布光上,恐怖效果逼人心魄。
在演员的表演上,黎明近年在出演了一系列古装大片,客串了若干喜剧片之后,逐渐找回《三更》夺金马影帝时的状态,从《消失的爱人》到《不速之客》,面目沧桑了不少的黎明对这种内外交困的角色有了更大的把握。
耿乐扮演的变态闯入者,和《我是证人》里朱亚文的角色略有几分相似,作为70后这代男演员里的老戏骨,耿乐的表演收放自如,与黎明的几场争吵戏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世界上,可恨之人都有可怜之处,耿乐扮演的这个角色精确表现出了这一点,从而保住了影片应有的后劲。
《不速之客》:你总逃不过狰狞的生活貌似忠厚,却曾导出过被誉为韩国血腥指数最高的电影《老师的恩惠》的林大熊导演,说到新作《不速之客》里碾压、刀扎、锤头等各种杀人方式时,他笑称说:“这只是我们剧本1/3的恐怖吧,有很多的保留。
”回想起电影中的一幕幕血腥的场景,总会觉得后脊梁冒汗。
的确,即便是有所保留的悬疑血腥电影,却依然能吊足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口味。
有时候总会禁不住想,电影拍得那么血腥到底为了什么?
也许为了满足某些观众的感官刺激,也许为了一种特殊的紧张情绪的释放。
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把生活中特有的紧张感无限放大,这种刻意的表现,恰恰是导演埋下的伏笔。
《不速之客》并非百分百血腥恐怖的背后,反而有一种恐怖氛围的极大张力,它以这样一种让人莫名的恐惧,达成人们对现实的关照。
林大熊做到了!
黎明饰演的郑凯,经过自己的摸爬滚打,终于成了某一领域的领导羊。
对于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人来说,混到这种地步,应该惹人羡慕的。
然后正在此时,却因为下属的一个错误而背了黑锅,顶头上司将责任直接按在他的头上,辞职不可避免。
这是无异于工作上的晴天霹雳,郁闷的郑凯以为那本已到手的中产地位,就这样无影无踪,突然间被拿走了,他只能尽快找到下家,重整旗鼓。
而此时,他和韩彩英饰演的琳琳之间的情感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琳琳同样在工作上面临上司的压力,这让她很痛苦。
这种寄人篱下、忍辱负重又想一鸣惊人的感觉,实在是一种痛苦。
而她因为黎明的工作转换也让自己非常为难。
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女人已经足够独当一面,或者在积极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所以男人和女人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梦想。
一场不可避免的微妙的情感关系,笼罩着两个人。
郁闷的郑凯,面对着离职的压力、爱人的不情愿,只能借酒消愁。
就这样意外地遇到了黑车司机,一场场血腥而又恐怖的事件随即发生。
而这个黑车司机其实是一个变态的双重性格的人。
他的变态,因为不可避免的痛苦的童年。
他心中的亲大哥去世了,而黎明恰好长得像他的哥。
一次次远离靠近般CP大戏上演着,穿插着血腥与恐怖。
黎明和琳琳能安然度过吗?
谁能想到,面目清秀而又稳重的黎明,扮演起郑凯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他棱角分明,做事情沉稳有力,然后正是这样的人,却遭遇工作与情感生活上的双重考验。
漂亮的未婚妻琳琳,本应该跟帅气的白马王子结婚生子,度过美好的一生,却不曾想也会有如此鸡肋之事。
这样的想不到和意外,恰是某种隐喻。
本是白马王子和公主美好生活的故事,却成就了生活与工作危机重重的人生。
林大熊一定要让人们明白,其实这样的危机才是一种常态,而幸福和安稳,反而是一种奢侈品。
多元的社会,意味着无数种可能。
面对急速发展的时代,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的事物产生和消失,而对于身在这样时代的人们来说,如何面对分分秒秒都不同的世界,又该如何面对随时随地有可能的意外?
这样的不安全感,既成就了效率与竞争,也让人们感知到生活的紧张感。
对于当代的生活来讲,生活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一种狰狞,《不速之客》就是告诉你,美好如此短暂,生活的狰狞才是常态。
《不速之客》:让观众体会类型片的魅力作为一部心理惊悚片,《不速之客》有别于之前内地观众常见的主旋律警匪犯罪片。
电影没有对反面角色的犯罪过程做过多的渲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探索疑犯的作案动机及心理变化上,通过揭开谜底的过程,如抽丝剥茧般重现了连环犯罪全过程。
本片的韩国导演林大雄虽然有《老师的恩惠》等重口味的影片为代表,整部影片也具备了韩国惊悚片既有的暗黑风格,但在这部影片中,视觉刺激的渲染已经做到了相对的克制,对视觉冲击的血腥场面也有很大收敛,而更多的是放在了增强人物冲突的戏剧性表达上。
整部影片,表面上一个曲折离奇犯罪惊悚故事,其实本质上透露出来的是一种都市人在交往和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与无奈,以及现代人之间理解与信任的错位与危机。
影片中黎明饰演的高级白领郑凯因职场失意买醉,不慎坐上了黑车,成为噩梦开端。
“好心”司机(耿乐)不仅全程倾听郑凯吐槽,更将其“安全”送到家,看似暖心,实则别有动机,此后郑凯和未婚妻的生活便不再平静,频频遇险,并一步步陷入绝境……影片直到最后才揭示真相,却在之前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杀人行为没有做过多的掩饰,这也使得整部影片的杀人动机成为一个推动影片步步前进的动力所在,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能吸引观众探究下去的兴奋点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部影片很好的发挥了惊悚片类型的特点,将悬念保持到了最后,而且更为高明的是,让观众在得知最后的真相后还能唏嘘不已。
影片中耿乐饰演的司机其凶残确实让人不寒而栗,但其曲折的命运和性格中的缺陷以及本身心理所有的病症却又使得这个角色多了几分可怜。
他能在短时间内以残忍手段连续杀害四人,冷血变态程度令人发指。
但另一方面,从他的犯罪动机上来说,却典型的体现的是当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交流与信任缺失背后的等级隔阂。
长期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偶然邂逅都市精英,便不择手段地去争取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性。
这种看起来“变态”的角色却有着极强的社会性,也是当下社会急剧分离和差距加大的负面产物。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的是耿乐的演出,出道多年的他此次在片中完全突破了自己,将一名极其变态的“锤子杀手”演绎的令人不寒而栗。
影片中他的表情时而冷静的可怕,时而狰狞扭曲,完全没有了刚出道时那种依靠颜值吃饭的特征,也可以算做是表演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吧。
就整部影片的风格而言,同样来自韩国、也同样是以拍摄恐怖惊悚片而见长的监制安兵基和导演林大雄的合作保证了影片的水准。
片中几场在黑暗中的杀戮、施暴戏,都显现出了韩国导演的功力,尤其在音效和布光上,恐怖效果逼人心魄。
片中的不少重头戏都安排在暗黑的夜晚进行,并多在出租车内、地下车库、公寓等封闭的室内取景,无形中增强了影片的恐怖和惊悚氛围,给观众创造了惊悚片应有的观影体验。
加上黎明、耿乐和韩彩英三位中韩实力演员的出色表演和默契配合,令观众真正体验到了类型片应有的魅力。
『不速之客』开篇几分钟的悬疑和惊悚效果做的还可以,之后开始就各种BUG满天飞了,主角配角们开始各种秀智商下限,没有最下只有更下。
全片甚至可以说连一条主线都没有,完全一堆片段制造冲突拼凑而成,一惊一乍的背景乐完全大陆恐怖片的节奏,同样是来自韩国的导演,拍出的效果甚至比2015年杨幂鹿晗主演的《我是证人》还要烂,可惜了黎明。
【3分】
这部电影竟然是安兵基监制的?在安兵基作品里,除了紧凑的节奏以及对惊悚氛围的应用,更多的是由恐怖中暗喻出的人性的真相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不速之客这个片子从黑车司机入手,感觉挺有意思的
中国式结局没有什么悬念,如果把结局写成黎明叔是个双重人格就66666
非常不错 支持
黎明女友那长相和眼妆,一看就像混夜场的,怎么会在ktv滴酒不沾呢
罪犯有他各种悲情的过往和难以释怀的情节,这些都成了他犯罪的理由,然而这又算什么理由,只是不得志和懦弱的借口罢了。可悲可气。最后一幕让我想到了速七,斯坦森入狱的情节!
两星半 还凑合的国产惊悚片 导演是韩国人 中间部分好些 有些韩片的感觉 耿乐演的不错 开头和结尾还是差了些
最爱黎明,演技杠杠滴!
制作精良,黎明演的很有味道,与其他商业片比另有味道!
剧情到了后半段开始紧凑,有被惊到,要不是国内上影被剪了很多,电影应该会更好看!
本来拨一个110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和一个神经病纠缠,No zuo no die啊!
不好看
确实有紧张的气氛,但是逻辑感偏差,然后片尾是啥意思?
剧本还是好的吧,就是我感觉是演员的问题,都没有特别出彩
黎天王不要再拍戏了。
挺好的呀,为啥评分这么低?
1.看得气炸了,开始5分钟就能知道是烂片,导演也是厉害。感觉影片中的人物是在参加一场秀智商下限的party吗?2.故事如果发生在韩国,似乎可以接受,毕竟也习惯韩国警察在电影里的傻逼了,但一时没适应中国警察也是如此傻逼;3.论监控的重要性和喝醉了不要打黑车。
华语电影不多见的题材,耿乐的表演很让人惊喜,只是故事很多地方没有交代清楚,感觉结尾也是草草收场。
每场戏都让硬得惨不忍睹,编剧真该被拖出去抽,连故事都还编不圆讲不好,就不要玩什么悬疑了嘛。
为黎而看,比《消失的爱人》好点儿,我说的是黎明。抽烟的几个镜头有年轻时候的影子,剧情bug超级多,划水看的一部电影。
哥一叫出来就暴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