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稍微长了点可以剪短15分钟!
但是,过后想想,这15分钟没有下手能剪的地方,因为整部影片都在展现一个怀揣女儿梦想的女人在这场反复强调的人类自我灭亡的战争中寻找那一丝残余人性的母爱。
可能不少人看到这部电影后会为拖沓的情节,没有多大战争场面的剧情而吐槽,甚至一星也不愿意打。
这很正常,大片看多了,没办法去看一部投资不大的小众题材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躲避人类莫名其妙爆发的战争,类似于核战,最后母女在隧道被武装分子给拆散。
若干年后妈妈因为精准的枪法,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对冰原的了解被派去和五位士兵执行一项跨越敌战区冰原的任务。
最后几位队员就剩劳米扮演的拉德,和一位军官活下来,其余都按不同死法在中途丧命。
最后发现任务就是两罐生化武器,原来人类一方为了达到让另一方失败,不惜让生化武器出场去消灭对方。
拉德为了自己下落不明的女儿和人类的命运,而最后选择与病毒武器同归于尽。
可以看到,最后拉德在水下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回想导演在中途编排的拉德听到女儿在梦中的提醒,可以想象导演从侧面告诉了观众,她的女儿可能已经死了。
片子表现的战争场面不多,有一处表现了劳米扮演的拉德在一开始被军官遗弃在车里时,拉德与七八个要危害她的人进行反抗时从拔枪到刀刺的反应,可以看出拉德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能力很强!
但是,片子最震撼的是当他们穿越敌占区的冰原时,其中卡米被绊倒,灯光打开,大家看到的是一具冻死在冰水里的尸体,镜头拉伸,场面变大,是上千人穿着不同衣服冻死浸泡在冰里,那种无声无浪的死亡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对比当下的俄乌局势,我们应该意识到和平的可贵,不能因为有精神妄想迫害症的人认为别人要害他就陌然发动战争,以无辜士兵和百姓的血去献祭他丑陋自私的灵魂!
话说劳米,真是女人演艺界的活劳模!
太敢拼了!
从龙纹身女孩到普罗米修斯到猎杀星期一,再到这部,她的每部影片都很拼!
一直演技在线!
这部片子非常值得一看,他让我们意识到战争真的很丑陋,并且就在我们的身边,战争机器一旦在恶魔手里,人类就要遭殃!
珍惜我们的当下吧!
首先要说明一点,这是一部很难讨喜的电影,特别是在东方这片文化厚重的土地上。
我个人真的很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不能否认在个别镜头、个别台词、个别动作戏上相较于国产流量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借鉴空间。
其实本片的故事线非常简单,情节相对紧凑,没有多余的人物与剧情出现,非常明显的段落式电影。
其主线就是在内战背景下,一个6人小队需要使用冰刀在海面上横穿整个敌占区,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
战争的背景没有介绍,阵营的划分没有介绍,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没有介绍,同样艾德的身份信息及经历也同样没有介绍。
开篇就进入正题,说实话前15分钟的时间,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还是蛮高的。
但后续真的是典型的看图编故事。
我将本片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艾德见到女儿照片前,艾德接受任务至知道真相前,艾德知道真相后。
其实背景模糊化处理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又能减少逻辑漏洞,大环境背景的模糊观众先入为主的站在艾德一边,脑补正义的场面;艾德背景的模糊让我们更有代入感的去脑补主人公的伟大、坚强、与母爱。
但不能掩盖正片真的只有前十几分钟会让你对主人公具有认同感,随着行程的推进,我真的不断的在想艾德如果作为一名ZG军人去衡量会是多么的不合格。
开篇说明了艾德是如何与女儿走散的,同时交代了战争背景,使用大量的青色系滤镜,在拥挤的隧道内、狭小的车厢、黑暗的货仓确实很容易营造出压抑、焦虑的视觉体验,一切正常的推进,直到中威擅自下车。
这段说实话我没有太看懂,难道仅仅是为了铺垫后续艾德与中尉的互相猜疑?
又或者是最后中尉抛弃队友独自离去?
还是最后艾德向中尉开枪?
感觉整个难民营的戏份真的很让人摸不到头脑。
任务对接会上当面提出质疑,又特定留下取出照片,整个逻辑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可主人公偏偏坚信不疑,当然我们看晚后也可以理解,我想着可能就是导演刻画“母爱”的方式。
母爱这一层我确实体会到了但是,我体会到之后不禁发出疑问,这是伟大的母爱?
还是狭隘自私的病变?
任务的过程总是穿插着离奇与曲折,牺牲也在所难免,但6人小队直到2人抵达的过程真的毫无新意可言,队友挨个领盒饭,甚至你连下一个是谁都能清楚地感知到,这就让人非常的沮丧,就好像看了一本流水账玄幻小说一样,但支线剧情,中尉的心理变化、通信兵的爱情、老马对战争的反思、狙击手小哥的心理阴影等不得不说确实都刻画的不错,了了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能让你脑补出另一个全新的故事。
当艾德完成任务抵达奥德得知真相时,整个电影的正片部分完结,其实后续的复仇与毁灭真的很想一个番外或者后传的感觉,转折铺垫太少,人物内心的转变真的很难符合逻辑。
第一部分是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人人皆有,渺小平凡却又注定伟大;第二部分是未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与勇气,伟大真挚却又让人觉得自私卑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以伤害他人为前提来达到自己与某个特定组织的目的,真非常不符合东方人的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第三部分则是赤裸裸的病变,人性的原罪--自私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摧毁病毒武器的原动力是保护不知道是否还活着的女儿不受威胁,为了摧毁病毒武器叛变自己曾宣誓效忠的组织,杀戮曾经的同属的战友。
这怎么看都不能叫母爱了吧?
我不想再说什么“杀一人救万人与杀万人救一人”的佛教奥义了,但黑蟹传达出来的内涵精神甚至连外衣都不想披了,明目张胆的暴露在大众视野内。
如果说中尉、老马甚至通信兵的选择与抗争还能解释为表现战争对于普通人的迫害,那艾德真的毫无立场可言,完全是处于自己对于女儿失踪病态的思念。
当众人得知任务的真相时反应不一,通过特写镜头能清晰的感受到大家是抗拒的,哪怕是中尉可能提前得知过任务内容的人都流露出挣扎,大家只是作为军人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艾德则是彻头彻尾的无视、淡漠甚至其中有一个镜头给人的感觉是亢奋,我万分不能理解如果这是国产电影,主人公如此表现会被骂成什么样。
历尽艰险与牺牲送完病毒再亲手毁去,没能终结战争,也没有释怀过往,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会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突然间好像全网都在给我推送这部电影的解说,引导我去观看。
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有文化输出和歪曲“真善美”的嫌疑。
公路战争任务末日片。
为了找到失散的女儿,母亲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任务,但是发现任务是要毁灭整个世界,于是在母亲在得知女孩不在时,依然牺牲自己解救苍生。
一个国家产生叛乱,女主和女儿驾车想要逃离,但是被叛军发现,女儿被抓走,女主成了雇佣兵。
一次女主一方指挥官要求女主参与的小组通过滑冰的方式通过一片海域,将一个桶送到一个基地。
女主本来想拒绝的,因为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充满危险,九死一生。
但是指挥官告诉她,她被抓走的女儿就在那个基地,她去了就可以见到女儿。
女主思女心切,不假思考就上路了。
但是他们滑行不久,就发现冰面并不像指挥官形容得那么结实,一会儿这个小组的女组长就落入了冰窟死去了。
女主跳进冰窟抢出了要送往基地的桶。
为了让女主不至于冻死,他们跑进了一个废弃的居民区,在那里生火帮女主恢复体温。
但是就在他们在那里休整的晚上,敌机突然袭来,一阵扫射,差点将所有杀死,幸亏大家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
但是中东士兵因为被发现在用电台联系女友,被怀疑通敌,于是被监视了起来。
他们继续滑行,在下一个居民废弃点休息,在那里遇到了两个老年人。
老年人说他们是不想离开,就逃下了疏散他们的车辆躲了起来,所以才留在了这里。
晚饭时,女主蹲下身要捡东西,发现了老头桌子底下的冲锋枪。
她立即警告大家,但是说时迟那时快,老头已经开始射击,中东士兵当场被打死,光头士兵也负了伤。
为了不拖累大家,光头士兵自杀身亡。
他们打开桶,发现里面是一种毁灭世界的病毒,但是为了见到女儿,女主还是一心完成任务。
他们在一处休息,女主醒来时,上尉丢下他们自己跑了,敌军也围了上来。
女主与狙击手一起与敌军交火,狙击兵被手雷炸死,女主受伤逃出生天。
她追上上尉,并打伤了他,带着桶继续向基地进发。
最后因为伤重,昏倒在一群基地士兵面前。
她被救醒后,被授予勋章。
但是当她问起女儿下落时,女将军却说是骗她的。
女主彻底发狂了,她打伤了女将军。
女主最后决定将这种毁灭世界的病毒摧毁。
她和上尉利用自己授予勋章的威名闯入病毒实验室,抢走了病毒。
最后跳下悬崖,将病毒炸毁了。
要不是结局有点垮,我是想打五星满分的。
毕竟过程中一刻都没有松下节奏,全程高能,紧张气氛一波接一波,很是刺激。
那救生艇颠覆的冰冢,真是触目惊心。
还有那对老夫妇,要不是女主警觉,可能这个小组就要着了道了。
险象环生,惊险刺激,步步为营,真是气都喘不过来,很好看。
但是女主被救醒后,得知女儿不在以后就有点崩。
那个男子为什么要帮他,是一开始就要毁掉病毒的决心让女主看到了嘛?
另外这么重要的病毒实验室,就两个人看着大门,也太麻痹了吧。
现场反应后一群士兵,竟然连谁抢了病毒都不知道,没有监控吗?
另外把病毒炸掉就可以不让它扩散嘛?
有点不可信。
还有女主的女儿到底去了哪里?
电影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寻找女儿,敢于同世界为敌的故事,尽管是战争的背景,放大的却是母性的光辉。
这里先不说情节,因为确实有点问题,主要在设定上,假如护送的不是病毒,恐怕也不会引起大的争议。
单论画面的呈现,环境及色调的处理等,都很有氛围感,尤其是冰上的滑行,和平时期搞个运动,红牛都得来赞助吧哈哈。
战斗上有点像是触发类的大型单机游戏,根据指定路线,每走一段距离刷新一波兵力,沿途还有些据点可以休息调整,可惜根据主角定律,队友基本都得死完……最后我想说,培育和保护后代是生物的天性,从这个层面来看,都无所谓对错,就像那句,毁灭世界与你何干,可一旦上升到意识层面,身为人类,就要在道德和法律上做出衡量。
母爱虽然伟大,但也存在不理智性,恰因如此,有关此类的作品才会迸发情感,激荡人心。
所以编剧需要反思一下,为何要以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最后不还是要通过信息造假来圆场?
评分严重偏低。
劳米的电影品质还是有保证的,这部片子就像给她量身定制的,妥妥的铁血女王。
特别喜欢北欧这种灰暗冷漠的基调,暗夜里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潜行,实在太cool了,背景音乐也很棒。
总的来说电影制作精良,战斗场景毫无瑕疵,一个个小高潮持续推进,冰面上那些冻住的难民尸体(不知道是怎么拍出来的,太震撼了!
),未婚妻可能还活着却先一步死掉的眼镜男,不分敌我的老年夫妇,狙击手小伙其实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可是却发现己方与敌人同样草菅人命。。。
作为反战电影其实很应景,一直反复提到的“敌人”,却未明确指出国家,结合当下的局势,不知是否可以对号入座?
人类明明只是一个个血袋子,一戳就破,那么脆弱,却要自相残杀,难道真的骨子里是有自我毁灭的潜意识存在?
只是90%的精彩后结尾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如果终止于女主成功接头那里应该会更好,她那样的如释重负,甚至嘴角噙着笑容,可是她明明知道将会有百万人死掉,以下是我看到这里时的猜测:电影开局就是女主的记忆闪回,但只停留在女主和女儿躲在车里被人发现拖出来的时候,可是明明那些士兵见人就杀,为什么女主活下来了呢?
所以看到女主中弹濒临死亡产生幻觉的时候,这段延续的记忆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也许女主的女儿其实已经在她眼前就被射杀了。
那么结局其实是,她明知道那张照片只是诱饵,还是接下了任务,她坚持送达病毒武器的目的只是为了报复全人类,因为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她在意的人了。
另外女主和男一真的好有ChemistryOver,记于 19/3/2022
这部影片题材不错,剧情一开始也还行,虽然部分情节交代不清楚,例如片中的战争因何而起,战争中有几方,都是什么组织,不知为何这些重要元素根本没提;剧情开始虽然节奏比较慢,但是至少还能看下去,部分段落还有《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经典射击游戏的影子,还凑合;可快到结尾时突然拉夸,首先是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有伤)竟然可以轻松闯入生化实验室,开枪打死守卫,枪声竟然没有引起注意引来敌方增援?
还能轻易拿到生化武器,有“抗日神剧”的感觉了。
其次就是女主角的立场猛然180度大转变,从一开始的为了见到女儿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送达生化武器,到明白被上级欺骗,完成任务也见不到女儿,而女儿可能还活着,为了保护女儿又销毁生化武器,这就已经前后矛盾了;令人费解的是,最后有个镜头显示二人在水下“相聚”,暗示两个人最终都见上帝了,这样之前所做的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没有意义了,果断放弃!
看在冰面的效果上,及前期的到最后一个在冰面上前不错,最后很恶,总的来讲就是一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女人的故事,泯灭人性。
看在前期才给3星,如果是后期,最多2星。
前半段无论是细节还是情节都可以,有点引人入胜的感觉,但是直到1小时25分左右吧,很拉跨!!!
要说整个影片要反映人性好吧,其实全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如果达到她自己的目的了,就不会有后变的转变了,后边的转变完全是因为自身的目的或是愿望无法实现。
主题思想不明。
不过上尉确是个正直的好同志。
冰行千里救世界:瑞典电影《黑蟹行动》影片从一对母女在隧道遭遇军队袭击开局,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诧然而止。
故事讲的是未来世界,连年的战争史得世界满目疮痍,倒处是残垣断壁,尸野遍地,女主艾德等6人,被选中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成功了能挽回危危可及的战局,任务是利用罕见的低温,海水结冰,虽不能行车,却能承受人体的重量的冰面横跨300里海峡,绕过敌战区,将秘密物品送到目的地。
艾德本来不想执行任务,但当她看到失散女儿的照片,并被告知女儿就在秘密任务的目的,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执行,影片线性展开,在夜幕中登上了海面,开始滑行,第一个牺牲的是这个队伍的女性长官,在冰面滑行时突然掉入冰窟窿,在大家都惊呆的时候,艾德已经钻入冰窟窿,在水下艾德用刀割开了背包,把运送的背包中的物品送回冰面,放弃了女长官,女长官命丧海底。
艾德的选择保住了此次任务得以继续。
在一个小岛躲避敌军追杀时,遇到一对老夫妻,在餐桌上,老头扣动桌下冲锋枪,死了第二位战友。
同时第三个战友受伤。
在前行的冰面上遇到过成片的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在遇到一次伏击后,失去了受伤的战友。
在行进途中,他们发现了秘密任务携带的东西是生化武器。
第四个战友失去的最为惨烈,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一个岛上,遇到12个敌军的追击围剿,在将最后一个敌军全部射杀前,敌军投掷过来一颗手雷,战友用身躯保护了艾德。
艾德发现男性长官劫走生化武器药瓶,再追赶的过程中身负重伤,昏迷过去。
醒来时艾德已经在目的地的军用医院,艾德成了英雄,被授予勋章。
但艾德知道女儿并不在目的地城市,女儿只是对她的诱饵。
艾德彻底醒悟了,和男长官联合,用自己的生命销毁了生化武器药瓶。
免去了这个世界除了战争外最大的灾难,挽救了人类。
整部影片节奏随平缓但颇具张力,吸引着注意力跟着情节不断深入,让人很难离开屏幕,影片色调灰暗,充满末世的悲凉,影片层层展开,无处不展现战争的残酷,唯有和平人们才会有正常的生活,才会亲人团聚。
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重性,特别是母爱的深沉与偏执,偏执的母爱差点误入歧途,最后才幡然悔悟影片结束了,但心中的遗憾和担忧久久回萦。
今天刷抖音,刷到了这部片子。
打开豆瓣看得分,只有不到6分。
觉得有些偏颇,至少我是觉得看着是一部爽片。
没有过多的背景描述,过多的感情纠葛。
直接上来就是各种战斗场面,一直被节奏带着走。
每个人物介绍不多,但可以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特点鲜明。
不追求那么多的人性升华,各种思想意义。
纯粹来看就是一部爽片。
《疯狂麦克斯4》就是这种典型的。
有些背景,人物,自己看着去琢磨,也挺有想象空间的。
何必要说的那么直白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就是很多国家在拍电影的时候,都喜欢在电影里面掺和私货,如果你仔细去看电影剧情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明明是在拍战争片,结果,观众看着看着就会发觉不对劲了,奇怪了,怎么一部战争片掺和了这么多政治方面的隐喻,能不能好好看一部电影了,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电影《黑蟹行动》。
如果你单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部电影的剧情讲述了战争后的末日世界,为了尽快解决战争的阴影,所以,长官派遣了一支小队,带着一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能解决战争,结果,这个所谓的艰难任务却成了这些士兵的噩梦,看起来这部电影的总体剧情也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如果,这是一部纯粹的爆米花小成本电影,其实,我们也能理解的,兴许电影评分会高一点,毕竟电影的质量摆在那里,可问题也出在这里了,你好好地讲末日电影就行了,可是,他们非要在电影里面藏了很多私货,例如俄乌冲突,电影里面,爆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俄罗斯入侵了欧洲国家,剧情没有交代敌军的国家,可他们都说了是北方来的,不就是俄罗斯吗?
就是一股脑往俄罗斯身上泼脏水,这都算是好的,但真正的剧情却让我等看了都佩服,因为剧情里面,他们小队护送的是生化病毒,敌军只是占领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却想着怎么把自己连同自己国家的平民全部干掉,可谓是把讽刺点拉满了,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剧中从头到尾也没有说是谁入侵。
只是把内容藏在了电影里面,让你们自己去想,只是告诉了你的真实情况,本以为剧中所谓的生化病毒是拍出来嘲讽的,结果,我们再看看美国佬在全球建立的生化实验室的事情,再来看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是相当应景,所以,电影里面,你们女主角一方看似是争议,但在我看来,说他们是反派更为恰当一些。
也正因为这部电影掺和了太多的私货了,以至于一向对欧美电影十分友好的豆瓣,也只给了这部电影5.7的评分,但真正讽刺的是什么呢?
这部电影的拍摄方居然是所谓的中立之国瑞士,瑞士看似中立的态度,如今是多么会翻车,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西方国家挂在嘴边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讽刺到了极点。
开始的轰炸场面让我一度很抱有希望,可惜那也是唯一的大场面,后面就变成了非常小成本的剧情片,但前一半的冰面剧情还是挺悬疑刺激的,可惜结尾非常狗血,女主升华的毫无逻辑。
这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脑子。。。。这个最高级别的任务。。放弃起来这么儿戏。。开始执行的动机也是。。。最后防疫仓的安防等级简直就是纸糊的。。。抛开圣母部分。。想靠这个病毒翻盘虽然政治不正确了点。。。但好歹得有点脑子啊。。
不是预言。
硬核军事动作片!具有一流的战术思维表现。
想投三星半
角度新奇一点,但故事还是俗套。
没多大意思。但是,有几场戏,在黑暗中的冰面上悄无声息地滑行,有种冷冰冰的浪漫。(时隔多日再补几句: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卡罗琳执意独自出发,冰面太薄,划着划着有了裂纹,即将破碎,吓得她赶紧趴在冰面上不敢动。广袤空旷的冰原,只她一人,身下是将要破碎的冰面,再往下是漆黑一片的冰冷海水……那一刻,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孤身一人,如履薄冰,蜷缩在脆弱的冰面上四顾无人,徒然等待,等待大厦将倾,等待万劫不复。)
【C-】片子取景很美 然后中间几段惊险时刻也还算惊险 但其他时间真的闷得要死 这剧本写的跟没写一样 看完真就只记得滑冰了
真不愧是瑞典片,战争片也要在冰上拍,瑞典是不是人均会滑冰?。跟好莱坞大片的风格有明显区别,比较克制、缓慢,没什么起伏。最后有点莫名其妙,炸了不也一样污染吗?(男主蛮帅,女主很英气,符合角色性格)
能看完,还行
女主挺让人讨厌的,为了自己私人目的可以不讲情理。而当目的没实现,翻脸又开始讲道德。最后搞的自己好像英雄一样。
也是在西班牙看的,一般般吧
感觉还不错,末世气氛营造的很好
一个15年的豆瓣用户不知道现在的豆瓣怎么了,随便一个文艺片可以拿7分8分,动作片就只能拿5分6分。这片子算不上特别好,但也不至于是5点几分的程度,就说不装13行么?豆瓣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豆瓣了。
有些东西很隐晦,你得细品
劳米的片子有保证。
架空背景的设定倒是有些投机取巧,不用再花大精力去解决剧情合理性的问题,可以着重笔墨在故事的核心内容的铺陈上。几处小冲突安排的都比较真实,也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只不过收尾的部分让人看的稍微有些不爽,前面那么冷静犀利的大女主,到后面反而一下子智商跌成负值,实在是让人觉得她之前的隐忍付出有些浪费了。
愈发的喜欢这种冷峻风格的北欧电影了。深夜里面,一组小队,穿着溜冰鞋,在寂静无声的冰面上面划过,没有灯光,没有声音,只有冰刀划过冰面的嘶声,几个黑影在半反射的镜面上面流过一串痕迹。战争的残酷在极寒的环境下显得更加凸出,同时感情在冰雪面前也变得难以表达。5分是给了这个电影的摄像和艺术设计,回到剧情上面确是老调常谈了,例如用儿女作为主角前进的动力,例如特意组织一个小队前往敌后送死,例如发现小队人到了最后全部战死然后发现他们本来就是送死了。如果这些老套的剧情就算了,但是最后20分,即在基地内的剧情过于平庸,降分不少。
2022-047
各种元素 一盘散沙 再浅陋的主题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