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狂人第七季

Mad Men Season 7

主演:乔恩·哈姆,伊丽莎白·莫斯,文森特·卡塞瑟,詹纽瑞·琼斯,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亚伦·斯塔顿,里奇·索莫,琪兰·席普卡,杰西卡·帕尔,凯文·拉姆,克里斯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广告狂人第七季》剧照

《广告狂人第七季》剧情介绍

广告狂人第七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广告狂人》第七季暨完结季共14集将拆分为两部分“创世纪”和“一个时代的落幕“,分别在2014年和2015春天播出,以此向陪伴《广告狂人》八年的新老观众告别。 在《广告狂人》第六季的结尾,背负着巨大谎言、并不断用酒精和出轨麻醉自己、寻求心理自偿的广告才子唐德雷珀糜烂不检点的私生活被女儿萨丽撞破败露,和二婚妻子梅根的婚姻又再度产生巨大裂痕。梦魇般阵阵袭来的成长经历、物是人非的同僚令唐德雷珀对充斥着虚伪人际的广告业乃至整个中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排斥和疲惫情绪,渴望“洗净”自己的唐在SCDP的客户见面会上崩溃、坦白了自己的身世,令客户自觉受到羞辱,SCDP合伙人为了公司利益辞退了唐,职位由他曾经提拔起来的徒弟、如今叱咤广告业的才女佩琪接任。 被战争、民运和动乱裹挟、令所有人局促不安的的七十年代的脚步正渐渐靠近,佩琪在这个女性崛起的岁月中会否选择自立门户?唐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怪怪守护神OVA圣斗士星矢Ω剿匪龙虎山大器晚成第三季疯城记第二季2012卖房子的女人红色通道白雪公主必须死-BLACKOUT黑帮少女呯呯呯冬日惊雷暗语者家有超能迪翁第二季坏总统青春摇滚火花野猪大改造火线对峙杀死两个恋人不朽的勋章登堂入室色彩妈妈逃离黑水不可饶恕最远的你她留下的混乱名汤<异世界之汤>开拓记~40岁左右的温泉迷的转生地是悠闲的温泉天国~康斯坦丁客厅里的棺材新僵尸先生2

《广告狂人第七季》长篇影评

 1 ) 究竟什么是幸福?那是你需要更多幸福感的前一个瞬间

故事以1960年代的纽约为背景,描述广告界的第一把交椅Don Draper与他所任职的Sterling Cooper广告公司的同事、面对这个满是冲突与矛盾的世界的故事。

当Draper在商场与情场上崭露迷人风采的同时,他必须在快速转变的时代与年轻主管虎视眈眈的现实中,努力保持优势。

影集精确地呈现出在那个世代形形色色的男女,还有挖掘出在1960年代中强调传统家庭价值的的真实人性。

没有惊天动地的高潮,一切都是闷骚的暗潮,台词与细节的精炼程度堪比优质电影,勾勒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声色犬马,诸多桥段均暗扣那个时代的历史性事件,该剧因精良的剧本而气质如兰。

People tell you who they are, but we ignore it, because we want them to be who we want them to be. 人们会告诉你他们是怎样的人,但我们总是选择忽略,因为我们希望他们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在希腊,怀旧有一个诗意的意思:“过去伤口上的痛”。

它是你心中的一个刺儿,比单纯的记忆更能打动人心。

这个机器不是宇宙飞船,是时光机。

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穿行,带你去一个令你渴望又令你痛苦的地方,它不应该叫“轮子”,而是旋转木马。

它带着你像孩子一样遨游,它载着我们像孩子那样旅行,转啊转啊,然后回到家,那个我们深深爱着,以及被爱着的地方。

 2 ) Don的坠落

片头是Don Draper的无尽坠落,配着音调一直减低的和弦,这个神秘、成功、英俊、不可一世但是却穿插着脆弱的谜一般天才,用了七年的时间,不停地试图同身份和解,最终却徒劳无功,如同片头的隐喻,回到了虚无的开始,或者我们也可以欣慰的讲,踏在了真实的土地上。

[广告狂人]这部剧胜在不徐不疾的节奏,精湛的群戏,考究的西装领结袖扣,耐嚼的台词,而比上述更重要的是全剧的灵魂Don Draper,编剧一直试图向我们展示换一种活法的可能性,在前几季风光的洗礼中,观众在剧情的暗示下产生了这种错觉,认为抛开过去向前走是一种冒险却收效甚高的方法,却在最后两季中得知自己买的是虚高的股票,生活的大浪大潮过去后,Don却在无奈的裸泳。

Harry Crane曾经说道:“Don,我们之中没人知道他哪怕一点底细,也没有谁敢试图去知道, 在我看来,他甚至可以是蝙蝠侠”。

这时候的Draper是Sterling Cooper的创意总监,娶了模特当太太,住在纽约郊区的豪宅里,风光无两。

然而这时突然杀出了Adam,一个叫Don为Dick的金发男子,声称是他的弟弟,一头黑发的Draper并未否认,却冷漠至极。

当他弟弟自缢在Don的封口费旁边时,全剧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季向震惊的观众慢慢闪回一个叫Dick Whitman的小孩的童年和成为他生活拐点的那场战争。

Betty,Don的洋娃娃妻子,曾不止一次的抱怨他对待孩子太温和,而不肯做一个合格的、严厉的父亲。

而后者终于在一次晚饭的时候大爆发,摔碎了儿子的玩具,之后告诉一脸震惊的妻子,他的童年是泡在苦水里的,他的酒鬼父亲会一次又一次发狠的往死里打他,所以他不对自己的孩子动手。

Betty吃惊的眨巴着双眼,奇怪却又不奇怪,丈夫过去他一直都丝毫不知情。

在这段同Betty和下一段同Megan的两次婚姻里,Don曾近无数次的躺在别的女人的怀里,从自己的客户到女服务生甚至是自己儿子的老师,尽管编剧没有通过Draper或者别的角色的口中给出我们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地从剧情里得到暗示——这并非是说Draper是一个轻佻的花花公子,恰巧我认为他每天最难的时候就是从不同女人床上爬起来的那一刻,绝望的眼神,沉重的呼吸配上被子沉重的沙沙声,都在告诉我们这并非是多么快乐的时刻。

这应该就是他对自己身份焦虑的一个典型症状,永远找不到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所以永远都在寻找,并且永远都不承诺。

Don一直被身份卡住,以至于整部剧都弥漫着虚假的绝望气息。

Don Draper是人群中无数想改头换面的人的集合体,他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却一遍遍的投入不同女人的怀抱,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归属感,这种东西生来随所有人,却被之前的Dick Whiteman扔掉了。

这是一笔失败的交易,这是在和上帝下棋,无论如何,都要输掉的。

Peggy,这个Don一路从自己秘书带到另一个创意总监的挪威移民女孩,在自己的母系掌权家族的小姑娘一路飞到曼哈顿的downtown,看似在整个剧中都在走着和Draper截然不同的,一直上升的人生轨迹,然而首季与Peter办公室一夜情生出的小孩子正是Peggy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她因生产而贸然离开公司期间,不知是在恍惚中,还是现实里,一身西装革履的精神导师Don在推销自己的人生哲学,在Peggy床边,让她忘记一切即可重新开始。

Peggy也全盘接纳的照做了,而和科林·汉克斯扮演的神父擦出的人生第一朵明亮的火花,正是因为这个小孩子而熄灭了。

我想和Don最大不同的是,Peggy身为女人,就跟全天下所有女人一样,还是对爱情有更罗曼蒂克的幻想的,以至于最后的办公室之吻,让我恍惚中认为她能跳出Don的宿命怪圈。

Don的注定陨落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他双重身份的秘密在第一季中就被办公室宿敌Peter得知。

虽然去Cooper那里求证实得到一句无足轻重的WHO CARES,然而辗转到第六季,当好时巧克力令他不能自已的想到自己孤儿的身份,妓院里的童年,在客户面前颤抖着双手解开自己身世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离他远去。

Sally目睹他的偷情叛逆酗酒,Megan因为去加州有变计划离开他,公司给他一个无限期的长假意图使他另觅下家。

Don的神话世界在第六季的结尾轰然崩塌,片尾载着孩子去看了自己长大的地方,那个因为破旧而五彩斑斓的格外心酸的房子外面坐着一个衣着寒酸的黑人小孩,神圣的吃着好时巧克力,钦羡的看着这些汽车里下来的上流孩子,那不就是童年的Draper,以及此时此刻的Draper自己么?

在最后一季的逃离和重新寻找中,Don还是不忘自己的人身信条,他依旧安慰别人说:I just know how peoplework, you can put this behind you, it'll get easier when you move forward.然而生活的剧本已经写好,他的剑走偏锋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就那么一点,却是人性中难以逾越的天堑。

剧中每个人都可能想逃离,Ted为了家庭回避Peggy前往加州,Peter得知Peggy生了自己孩子时手握猎枪瞄着自己脑袋,Roger和Joan互相维系那一丁点尊重的距离,这些事我们也能碰到,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家都想掀翻了从头再来,但是别忘了我们是被生活的洪流裹挟向前的,在[战争与和平]里,托尔斯泰一直在纠结这个是否人类有完全自主性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和[广告狂人]这部剧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可以。

整部剧中最喜欢Draper这剧绝望的自白——我一直在安静地等待,等待我那崩溃的人格能变得再度美丽,变得有趣,变得充满现代气息。

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日,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都在思考什么?

我不知道,如果能找到答案,我想,我就找到了曾经的自己。

我想,最后把车交给青年的那一瞬间,他或许找到了曾经的自己,可能一无所有的感觉很糟,但是毕竟真实,双脚终于踏在了地面上。

 3 ) 广告狂人——离神剧的一步之遥

《大学》有云,为人理想抱负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电视剧也不外乎如此,最简单的一层,树人物,这一步较为简单,每部剧都有其核心人物,通过人物的魅力,来吸引观众的喜爱,而剧情基本是围绕核心人物展开,大部分是情景喜剧,最后的效果就好像我看TBBT一样,十年下来,就好像与剧中人一起成长。

往深一层呢,就要以剧情吸引人,就像越狱那样,有自己的故事主线和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剧情,以此吸引观众。

最大的一层就是平天下,最为典型的就是火线了,描述的就是巴尔的摩大观园,这样整个剧的野心和视野就突然宏大了起来,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都被放进了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当中,最后往往有一种宿命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层是一个递进关系,也就是如果编剧想做一个宏大的视角,前提是必须在人物和剧情上做扎实,才能进一步广阔发挥。

显然,广告狂人的野心是一个1960s的美国社会万象,但是由于前两项不够扎实,注定离火线这样的神剧有不可跨越的一步之遥。

一、缺陷使其立体,悲剧提供合理,切勿忘了初心如何塑造一个好的人物,流水线化的美国影视业仿佛已经形成了既定公式,最低是克拉克肯特,一个跑进电话亭拉开衣服就冲出来的伟光正形象,这个形象观众尤其是小孩喜爱,但终究是单薄的“纸片人,无法从剧中走进人们的心。

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这个人物加上一点缺点,让其跟我们普罗大众更贴近,。

就像TBBT里的谢耳朵,火线里面的吉米一样,正面的”天才“、”干警“形象打底,佐以偏执、强迫症和花花公子乱搞男女关系的负面形象,整个人的形象就立体起来了。

但是光立体起来是不够的,因为缺陷总是让人不太喜欢这个角色,那么对这个缺陷产生的合理解释就必不可少了,而这种解释,往往来自于角色生活中的某种悲剧根源。

有可能是家庭不幸福,但最常见的往往是童年阴影,这一点编剧们是屡试不爽,只要编一段童年阴影能够弗洛伊德式的解释角色生活中的缺陷行为,观众就会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原谅并且同情这种行为,从而使角色丰满的同时不让人讨厌,丰富的故事背景就同时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达到了一个好的人物塑造。

但是广告狂人在这一点来说做的并不好,原因在于着力过猛。

Don是本剧的灵魂人物,重点来说一下他的塑造,套用上面的公式,最初他使人喜爱的当然是外表和他用来吃饭的致胜法宝,广告界的天才以及富有渲染力的口才,这个是人物魅力的根本。

加上的一层缺陷是出轨、乱搞女人,对属下冷漠,自私。

而为这些缺陷提供合理性的是Don悲惨的童年经历,继父继母,妓院里长大,被妓女开苞,包括他在朝鲜战争更换身份从Dick变成了Don都是加厚了人物背景,并且让观众接受他的缺陷。

但究其本质,这种吸引的背后是基于其强大的业务能力,我们才可以接受一些理由去容忍其缺陷,但如果魅力产生的根源不在了,这些缺陷就会被人无限放大,从而导致对角色的厌恶。

可以看到自从第一季第一集Don亲自想出了Luckystrike香烟的广告词之后,Don几乎自己不再产生任何作品了,都是作为创意总监的职位去审核别人的作品,这步棋就走的不好,不仅没表现出Don自己的克里斯马,因为之后Don的高光时刻就仅限于广告展示上了,而这些展示的创意根源往往来自于Peggy和其他文案人员,Don的天才性被削弱,还放大了Don的缺陷,因为与之相关的剧情就集中到了他不能更乱的私人生活和酗酒和自私甚至为了用自己的创意故意把金斯伯格的创意扔在出租车上和对Peggy永远的不满意和冷漠上,特别是在第六季后期Don因为酗酒和我行我素,经常在广告展示上破坏之前的设定屡屡冒犯客户。

尤其是作为广告人敢于fire掉客户这一点是一个最为微妙的平衡点,前期使用应该给人带来不少好感,因为生活中谁不遇着几个傻逼甲方呢,能炒掉甲方实在是让观众完成了他们想做不敢做的事,是让人愉悦且舒服的,但是到了炒掉捷豹这样的客户会威胁到公司生存的时候,而且也无视了其他同事。

这样的话,人设就并不向一个讨喜的方向前进了。

更何况,这种童年阴影式的背景可以让观众容忍一到两次的出轨,但是七季矢志不渝的出轨,就让任务形象大打折扣,虽然凸显了其悲剧性,但是整体的感觉便被破坏了。

更为严重的是,最后几季的出轨与悔悟已经不具有情节必然性了,更像是故事写不下去就让任务发生一些转变而生搬硬造的出轨与悔悟,这都是人物塑造时的缺陷。

而有关Don的成长固然是七季的一个大主线,主要作用在于帮助Don重新找回自己而客服对过去生活的回避,坦白说做的也不好,在前期递进不明显的情况下,第六季最后突然开窍怒喷好时巧克力,然后带着孩子们造访故居,而第七季Don的释怀却也让人感到不满,在修仙中结束了?

我以为好一点的结局可能是Don在某个场合自我介绍的时候大方的说出自己的本命,Dick Whiteman才算是真正接受了自己的过去,因此相较于Don,人物塑造上我觉得Joan和Peggy的人物塑造都更好一些,其原因也正是因为编剧在他们身上的笔墨没有花的那么多。

她们俩自始至终的人物性格都较为统一,虽然在前期Peggy和后期的Joan都有一些有点作或者有点拧巴的地方,这正是他们的缺陷,但是好就好在这部剧的背景放在了1960s的美国,正是办公室女性地位发生颠覆性转变的时候,在这种震荡的期间,给女性转变期的一些不合拍行为提供了合理性。

同样J和P的内心的独立欲望和大环境之间的冲突也会造成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人格,在这个上面反而是更加精彩的。

至于Pete,人物的塑造也不太好,但与Don不同,对Pete背景的弱化交待使得他的性格缺少支撑,比如出轨火车同伴的老婆,和不知道为什么在公司如此臭屁,怼天怼地都显得为了人物而非常刻意,这就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好角色了。

而至于其他角色比如Roger、bert、lane等等,就都是具有功能的配角,表现的也就中规中矩了。

二、职场剧的重复陷阱与编不下去就大洗牌凡是特定领域的剧集,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就是故事的重复性,无论是《新闻编辑室》,《波士顿法律》《豪斯医生》等等,因为特定领域内的故事总是大同小异的,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很高,因此可能先开始几集还有些意思,但是到后面就是重复,所以我一直觉得新闻编辑室三季刚刚好,再多下去就要烂尾了。

而广告狂人显然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广告业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样,拉新业务,维持旧业务,而推动剧情前进的也无非是挖坑和填坑,所以内容极易重复。

因此在编不去的时候,编剧往往来一个大洗牌,这样就有可以多拍几集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七季里面SC公司被收购了四次,每次编不下去了就准备一次收购,制造一个大坑,然后又对付几集。

但是不得不说我最为喜欢的一次还是PPL公司将被麦肯公司收购以后,诸位主角不甘心去麦肯公司出来重新创业,那是整部剧里最棒的剧情。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长达七季的剧集里,一个有着强烈故事性的剧集里,单季剧情没有主线导致了整个剧的剧情下降,向情景喜剧靠拢。

火线是很典型的每一季都有一个主线,第一季是毒贩,第二季是港口,第三季是政治,第四季是教育,第五季是报业。

由于选取侧面不同,每一季都有扎实的剧情和主线,这使得剧情结构很扎实,观众也能够清晰的顺着主线走,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的凸显出任务和社会形态。

所以相比起广告狂人,火线更像是一部写好了剧本然后拍好了一次性放出的剧集,而广告狂人更像写一集播一集的剧集,内容发展过于随意,缺乏内在的发动机去推动剧情前进。

三、60年代,反战,女权和美国的信念第三层也是这部剧的编剧显然的野心所在就是以广告业为窗口洞悉1960年代的美国的社会万象,这也是本剧最为亮点的地方,而我也不得不承认,确实相当的好。

本剧表现出来的60年代美国万象我觉得主要就是反战、女权和美国的信念。

越南战争是60年代难以抹去的伤痛,朝鲜战争结束后将近十年,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美国一片欣欣向荣,但越战的到来无疑给整个社会笼罩了一层阴影,共产主义的恐慌让人们互相猜疑,陷入越战泥沼让美国民众看不到头,年轻人想尽办法不去战场而家人也不愿让他们走上战场,Don费劲心思帮邻居医生的小孩不去战场,而Joan的丈夫却又义无反顾的自愿去战场,整个战争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安使得整个60年代的纽约摇摇晃晃。

而女权的萌芽也正是同时发生的,当Peggy第一天上班用手摸Don的手被拒绝,然后被Pete上了的时候,她是那个旧时代的典型女秘书,而显然她不甘心与此,当她开始着手文案工作,把小孩送给别的人家的时候,她已经狠下心来做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这当然很难,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抗争,无论是给自己争取业务,要求加薪,寻求跳槽,还是找到自己满意的男人,她受尽男性的鄙视和轻浮但是她一直走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她应有的尊重。

而这一点在Joan的身上更是淋漓尽致,应该说Joan是一个在旧社会体系下混的如鱼得水的“职业女性”,固然她很职业但是那确实缺少内心独立的表象,她依然逃脱不了成为男性眼中的万物的物化形象,虽然她在人力资源和公司日常事务的处理上游刃有余,可是在男性领导和其它女秘书眼里,她与女秘书别无二致,只不过是一个高级一点的秘书而已,本质上还是为那些男人们服务的。

而这一形象的顶峰却也是这一形象的破灭,当Joan为了捷豹的订单陪客户睡觉的时候,那是女性作为物所受的最大的取数,可伴随着这个屈辱的,是成为合伙人,拥有5%的股权和投票权,她真正变成了这个公司的主宰,真正的不再是附庸。

直到最后Joan开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她完成了一个时代的女性转变。

而美国梦是不同于中国梦的,说来有趣,中国人连梦都要有人告诉你应该是什么样的,而美国人却不约而同的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

60年代,从广播到电视,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转变,媒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从媒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国家的信念,当肯尼迪总统被刺,肯尼迪参议员被击中,马丁路德金被杀害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信念仿佛倒塌了一般,每个国民都陷入到了无尽的悲伤之中,人们相互安慰和打气,支撑起整个国家,可是当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起,整个国家的精神为之一振,美国人独有的开拓、冒险精神得到了最好的阐释,那就是一个美国的信念,而当这个信念能重新屹立之后,Bert Cooper便也可以含笑九泉。

所以总的来看,广告狂人固然是一部好剧,一部理所当然可以打到四星的剧但是,它离神剧就差那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之遥又如天堑一般不可跨越。

它的视角是足够宏大,野心足够大,可是在剧情的推进和任务的塑造上,粗糙的处理就造成了不可忽略的瑕疵。

但无论如何,看完广告狂人也有类似火线的感觉,告别了那样一个精彩纷呈的广告世界,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而对神剧的结构是多么罪恶啊,之后看剧的乐趣将会大打折扣。

 4 ) 我可能发现了女主原型

最近读了一些书,发现有两个历史人物和剧中两个女主经历很像。

Peggy著名推理作家多萝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曾任广告公司的撰稿人,广告公司的经历也使她在日后写下了名作《杀人广告》(Murder Must Advertise)。

塞耶斯年轻时与一名已婚汽车销售员相识并坠入爱河,不久后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为了不让父母知道自己未婚先孕,塞耶斯选择了躲避家庭和朋友,儿子出生后,交给亲戚抚养。

塞耶斯后与一名记者结婚,有过一段幸福的两人世界时间,不过随着塞耶斯在写作上名气越来越大,丈夫和她渐行渐远。

塞耶斯最终又重新认养了自己的儿子,但其中的隐情直到多年以后才为大众所知。

Betty天鹅女郎贝比·佩利(Babe Paley),纽约名媛,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好友,经历过两段婚姻,因为丈夫出轨,还要扮演恩爱夫妻,用每天两包香烟去缓解自己的焦虑,最终罹患肺癌。

 5 ) 【广告狂人Mad Men完结季剧集全纪录】

前言:广告狂人最终季的宣传标语是“告别一个时代”(It’s the end of an era),告别一个美国黄金时代,告别一个剧集时代。

然而我想,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过去。

T.S.艾略特曾写道:“历史的意识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

每个时代都在面临着“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之间的悖论和博弈。

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每天被各种他人所构建的符号所定义、塑造,被商家以各种组合营销手段掌控,被创设出多余繁杂的欲望却难以感受到真正纯粹的幸福快乐。

广告狂人是一部年代剧,它展现了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那段历史,但它又远不仅是一部年代剧,它属于每一个时代。

消费行为所构筑的人类关系贯穿于不同的时代,消费主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仍旧是现实社会中日久弥新的问题,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质、消费生活中迷失的人该如何找寻通向自我之路、找到存在的意义,个人在大历史背景中该何去何从,这些是狂人在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代代的人必须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从来就没有把这一页历史翻过去。

这是一部永不落幕的剧集,一个永不落幕的时代。

【S07E08 Severance】"I remember when I was a very little girl, our house caught on fire. I'll never forget the look on my father's face as he gathered me up in his arms and raced through the burning building out onto the pavement. I stood there shivering in my pajamas and watched the whole world go up in flames. And when it was all over I said to myself, 'Is that all there is to a fire? Is that all there is?'"这首六十年代Peggy Lee的歌曲引出了广告狂人的最终季,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女人生命里三个阶段中对于人生的失望——童年房子被大火夷为平地时、青年游乐场熙攘人群中无法感到兴奋时、成年与心爱的男生分手时,在这三个转折点中,她本以为这些事情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痛苦,然而实际上她感受到的只有麻木,因而她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发出疑问:人生仅此而已吗?

(Is that all there is?)该剧的编剧马修维纳(Mattew Weiner)在采访中谈道,曾经想把< Is that all there is?>这首歌作为广告狂人的主题曲。

无疑,这首歌表达传达了狂人的主旨,在最终季的开头,引出了广告狂人一直要回答的问题—— 人生仅此而已吗?

一直以来,广告狂人都像是在回答一系列论述题:消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物质、狂欢、名利能为人带来幸福吗?

在这个完结季,它也将为自己一路来的回答进行最后的“结辩陈词”。

这一集中出现了一个新人物Di,送别了一个旧人物Rachel,看似两个完全无联系的女性角色,实质上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Rachel在第一季的时候,曾向Don诉说了犹太人被驱逐逃散的历史,实际上,Rachel身上有着鲜明的犹太族特性,聪明、果断、也总有着一丝飘零孤散的落寞。

这种“无根”性对于Don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她身上,Don看到了自己无所依的灵魂,这也是Don对于Rachel格外亲近、怀念的原因,他以为自己与R有着巨大的共鸣。

然而最后,Rachel的家人告诉Don,她按照自己意愿过了一生,她最终有了一切时,Don才意识到,自己仍旧是一无所有的,自己仍旧是没有同类的存在。

Di在最终季的出现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一个新人物在最终季出现看似很难得到丰富的塑造。

然而如果把Di看成是Rachel一部分的延续或许就能理解一些。

Don在Di身上也映照出了一部分自我。

然而无论Don再怎么试图向外伸张,到头来,总会发现周围只有广袤无垠的寂寥,似乎能够理解他的只有他自己,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了解自身。

此集另外一对女性角色的精彩交汇是Peggy和Joan。

这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一直是狂人中最具看点的人物关系之一,Peggy和Joan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人物角色的典型代表展现。

这一集中, Joan被客户羞辱后,两人精彩的交锋在电梯内展开。

电梯戏一向是广告狂人的精髓所在,这集Peggy和Joan的电梯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心底深处对于对方的妒忌。

Joan可谓是Peggy的入职导师,P上班的第一天,J便告诉P,要穿得得体悦目。

讽刺的是,在这集中,J自己的赏心悦目恰恰使其成为了客户挑逗的猎物。

J成为不了P,尽管她八面玲珑、业务扎实,因为自己出色的外表总是被人当作花瓶加以嘲讽利用,尽管自己成了合伙人,也是她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来的,她羡慕Peggy在事业上的坚固,高傲如她,其实心底始终有一块自卑的伤,因此当她回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买衣服时,面对折扣的诱惑,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这里工作过。

仿佛只有可以随意挥洒的金钱和看起来尊贵的地位可以让她暂时忘却自己真实的境况。

P也成为不了J,她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多一分妩媚少一些刻板,但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就像曾经一个人在公寓里对着镜子模仿着Bye Bye Birdy中的女主都难以成为仪态万千的女郎。

Peggy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渐渐地,她开始学会放弃无谓的掩盖,更擅长以自己的业务和原则去游刃地驾驭身边的人事关系。

这集中,Peggy尽管最终接受了同事的相亲安排,也学会了收拢身上的刺、端起手中的小牛排对着对方说“I love veal”(与I love you谐音)调情,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还会为了男人放弃自我的Peggy了。

面对对方热切提出的留宿请求,Peggy守住了自己的原则,一路上来的经历让她懂得,所有的急切和放肆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是你的东西一定等得起你。

Peggy与dating对象回到公寓的时候,在意乱情迷中表达了自己想逃离现实生活去巴黎的想法。

去巴黎的意向一直是各类文艺作品中的重要意向,在《革命之路》中阐明得格外深刻。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朋友看过广告狂人后认为其表达的对于物质、现实生活的反叛主旨与《革命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把这本书寄给Mattew Weiner看,Mattew看完后说:“还好你没有在我创作广告狂人之前给我看这本书,否则可能我可能就不会写广告狂人了。

”这面是Peggy想要逃离现实刻板的生活,去巴黎过上理想的生活,另一面在Ken被利欲和怀才不遇的绝望深深地拽入世俗的深渊,放弃了自己写书成为作家的梦想,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报复者。

相比之下,坦言当初去加州时以为能改变一切,实际上却发现自己实际上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的Pete,少了从前的乖戾,多了坦然。

时间改变一切,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像自认为所能掌控的那样,曾近拼尽全力想要得到的东西也未必带来期望的幸福,最终得到的、失去的在本质上似乎都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人生的意义终究何在?

是否就是一场荒谬的游戏?

Is that all there is?"I know what you must be saying to your selves. 'If that's the way she feels about it why doesn't she just end it all?' Oh, no. Not me. I'm in no hurry for that final disappointment. For I know just as well as I'm standing here talking to you, when that final moment comes and I'm breathing my last breath, I'll be saying to myself...Is that all there is?”【S07E09 New Business】看广告狂人的过程就像一个探寻宝藏的过程,编剧从来不会错失每一个利用细节埋下信息的机会,这些线索可能是一句一语双关的话,可能一个象征性的物件,也可能是一幅画面的构图方式。

此集中Don到betty家,一家人重聚在一起。

然而当Fransis回到家后,Don俨然成为了局外人,此刻他分明地看到原来的家庭中已经不存在自己的位置。

Don离开Betty家,回头望向其乐融融的一家时,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面,这种构图方式在之前Don离开Megan拍摄广告现场也出现过:主画面中明亮的色彩宛如一个相框,而Don置身于黑暗之中,望向一幅不属于自己的光明,像旁观者看着一幅画,然后渐行渐远。

上述中Don离开Megan拍摄现场的画面象征着Megan离开Don独立的开始,而此集中,Don和Megan的关系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广告狂人将背景置于在六十年代那个女性地位仍十分低下的年代,因而有许多人总是会讲这部剧误读为对贬低女性的剧集。

但广告狂人实则是一部女权色彩非常强的剧集,它丰富塑造了一批女性角色,勾绘出一幅女性解放时代群像图。

该剧中每一位女性角色都代表着不同层级的独立性,正如Mattew Weiner自己所评价道的“Megan is born to be independent, while Peggy is grown to find out she is independent.”此时的Peggy已然对自己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位,能和自己的野心和睦共处,更好地驾驭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上集中,她教育下属“If you want to get promotion, stop acting like secretary”正是自己升职的写照,而这集中,她面对强势的Pima,也能气淡神闲地说出“only my opinion matters”。

(P.S. 拍摄广告现场的色彩运用构图非常出彩)

生性独立的Megan跟控制欲极强的Don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

Megan实际上不仅独立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坚持原则的人。

此集中她身穿以前穿过的蓝裙子,显示了其演艺事业的艰难和生活的落魄,就算是在这种境况下,她仍然坚持拒绝潜规则式的帮助。

最终,她收下支票,归还戒指,彻底与Don分道扬镳,彻底为自己而活。

此时Don的身边只有Di, 似乎理解他的只有Di。

Di跟Don一样有着不堪回忆的过去,有着被抛弃的身份(Don抛弃了Dick的身份,Di抛弃了母亲的身份),他们的心中都有着被刺扎伤的伤口,心底都有着深渊。

对于自己的过去,Don选择逃避选择试图忘却。

Di也曾以为自己可以麻木自己,忘却掉痛苦的回忆。

然而最终她发现,痛苦如影随形,人无法逃离过去逃离自我。

因此她拒绝了Don提出的一起生活的邀请,拒绝麻痹自己感知的生活,毅然与Don分离。

最终,他转身回望Di,那是一片苍白的荒凉,却也拒绝虚无。

而他,仍旧独身一人。

【S07E10 The Forecast】本集的题目为“TheForecast”,意为预测、展望,全集也紧扣这个题眼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剧中不同人物对于未来的期许。

因替公司写未来规划词的机由,Don开始了解身边的人对于未来的看法。

Ted希望开拓业务,Peggy希望能在广告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永久的天地。

而这些事业上的目标似乎并不能令Don信服。

他好奇每一人如何看待未来,但同时对于每一个人的未来规划都采用了一种略带调侃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审视、批判的姿态。

相较于将这种态度理解Don一贯的玩世不恭,我更偏向将其理解为他为自己人生找寻一个目标的心切,他拥有了一切他却一无所有,他惊讶于其他人明确的目标,他通过这种质询别人来质询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人生为何到底有没有一个令我释然的答案。

本集看似是面向未来的外向性过程,实则更是人物了解自我反思自我的内向性过程。

另外几个角色对于自身未来道路的选择也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Glen走向战场成就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Joan放下家庭的包袱选择为自己而活....曾经我以为Don的结局会是无尽的深渊,无边的孤寂,然而从下半季这几集来看,我渐渐淡化了自己心中的黑暗——从这几集我看到Don在找自我回归的路。

当一个人开始找寻关于存在的答案时,自我开始被唤醒,麻木褪去,自我救赎便开始了。

而在这一集,Don和Sally在汽车前的对话更是显现了这点。

<图片1>Sally可以说是Don灰霾世界中为数不多的亮色,是他最不愿意欺骗、最希望坦诚以待的人。

Sally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Don心底深处最想成为的自己。

Sally对父母失望,坐上大巴希望逃离自己的家庭与Don当年搭上火车迫切摆脱Dick身份何其相似。

那句“you are like your motherand me”其实不仅是对于Sally的教育,更是Don对于自己本体身份逐渐认同的一种表示。

这么多年后,Don终于开始明白有些自我是始终无法摆脱的,只有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方能与这个世界和解。

一切不是关于你是本来是谁,而是关于你怎样成就自己。

结尾处Don站在了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房子的门外,与上一集站在客厅相呼应。

一里一外,一个结束一个开始。

相较于上一集结束时俏皮的结尾曲,洋溢着解脱的欢欣轻松,本集结尾曲“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舒缓而悠远,仿佛所有关于这间房子的记忆都缓缓在眼前再放映一遍——曾经的爱,曾经的人。

人们总以为重新开始是充满希望的,仿佛每一步都是浸着朝气的步伐,然而现实常常告诉我们,重新开始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带着不舍带着迷茫带着不安。

记忆总是太沉重,对于中年的Don来说更是如此。

<图片2>愿最终能找到一个地方,不再焦躁,恬然自得,一个全新的地方。

【S07E11 Time&Life】本集广告狂人回归了其经典的双线叙事模式。

明线为SC&P被麦肯公司收购中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动态对比,暗线为每一个角色以不同方式回归本真平和,这层寓意也蕴含在标题Time&Life中。

此集的主线为公司被麦肯合并。

事业上的重大变动下每一个人对其的应对是耐人寻味的——大家一开始竭力反对时表现出来的对公司自主权的重视,Pete和Ken在新形势下的态度对照,Joan身上所表现出那个时代男性沙文主义造成的严重天花板效应给人的无奈绝望感,Peggy身上那股始终且自卑且自信的矛盾感……当麦肯提出诱人的条件时,我们可以看到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力量对比下大家态度的迅速转变。

归根结底,自利主义永不过时。

拥有权势的人永远能把握谈判主动权,而底层的人员不过是被人或放弃或操纵的棋子。

最后一幕当公司员工得知公司被合并后纷纷背离而去,愤怒、不安、迷茫的情绪弥散开,伴随着戏谑的描绘着对物质强烈向往的背景乐更添一份讽刺无奈之感——Don等人眼中的新开始、宏大愿景对于他人而言只是意味着流离失所。

<图片3><图片4>本集的另一大主题是关于回归本真、平和。

广告狂人下半季回归给人第一直观的感受就是时光流逝下的角色成长、成熟,具体表现为各位角色扮相上不同程度的老化——Pete后退的发际线,Roger、Stan 等人的胡子。

而这一集深入地带我们看到各位角色内在的具体变化心高气傲的Pete开始理解宿命论,能接收无法改变一切的自己。

<图片5>Joan对于女性在男性职场世界的不公开始释然.<图片6>Don歆慕无为<图片7>尽管处于故事的支线上,但我觉得本集最精彩的是Peggy转变的刻画。

Peggy和孩子是她角色展现一个很妙的展现面,通过孩子这个层面展示了对事业的野心和对男性、家庭的态度。

在这集中我们能看到Peggy一如既往跟孩子相处时的生硬,然而在发生订书机事故后,Peggy第一次坦诚面对了自己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的对于孩子的愧疚,对于自己狠心的自责。

要是其他编剧,很有可能就直接写成Peggy“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状,然而马修韦纳终究是马修韦纳,对于角色性格的稳定性和人性深处不可动摇性把握得格外透彻。

尽管对于孩子的做法让自己觉得自责,然而沉溺于脆弱母性的终究不会是Peggy……想清楚了、哭过、吐露过,然后继续带上铠甲像男人一样战斗。

<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

曾经我们看到每一个角色都想挣脱束缚,甚少能/想维系一段稳定的关系,而归属感和温情始终是人的必需品。

而这集中,pete和trudy能心平气和的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Joan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够依靠的人, Roger认真面对和Marie的感情,Ted找到了新的伴侣,只有Don仍旧在门外徘徊,无可依…….<图片13>是永远的放逐还是终有所归就是马修韦纳留下的最后的谜面了吧。

【S07E12 Lost Horizon】广告狂人著名的“坠楼”片头在一开始就揭示了这部剧的主题——瓦解。

五六十年代被称为美国的黄金时代,物质生产加速发展,消费市场迅速繁荣,伴随而来的是新旧秩序的急剧交替,旧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崩塌瓦解,人的固有价值观念也随之飘摇散落。

广告狂人也正是展示了这一过渡期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SC&P公司的从繁荣到沉没也正是传统家族企业一点点被现代企业文化接管、侵蚀的轨迹。

在经历了多年的挣扎,公司最终还是并入了麦肯公司。

每一个人也重新在新企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屡屡碰壁。

新企业强调科学、效率、层级,公司的旧有人员汇入新企业后的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显然不再拥有在企业里的主导地位。

Joan在麦肯中仍旧遭受到歧视。

尽管手握多家重要客户,仍旧被无视她的工作能力。

同事要么怀着抢夺客户的心理,要么怀着占便宜的心理与之交往。

一直以来,Joan都是作为一个反抗职场中对女性歧视的斗士形象存在的,她是梦露和杰奎琳的结合体,她也是梦露和Gloria Steinem的结合体。

她不甘于被当作美艳的花瓶,不断向职场天花板效应发起冲击。

此集中,Joan与Jim的对峙是她的最后一场搏击。

狂人中一个展现视角是把小人物放入大的历史背景中,让个人与大历史进行对抗,这便注定了一些人的悲剧结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论Joan如何出色,无论她如何拼尽全力,始终无法在这场斗争中获胜,这位战士最终还是倒在了这场角力赛场上,留下令人叹惋的背影。

Peggy和Roger的对谈是这集中我很喜欢的场景,它展现了一个行业中新老力量交替的图景。

面对新的企业环境,Peggy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高位的野心,摩拳擦掌准备大大施展一番拳脚,而Roger已然放弃了对于自己地位争取的野心,一副怡然度日的姿态。

这个曾经试图以镌刻名字获得“不朽”感的人,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是没有感情的,哪怕把名字刻到墙上也没有用,前浪终归被拍倒在沙滩上。

Peggy和Roger在破败的公司的碰杯对饮,宛如大厦倾覆前最后狂欢,有层魔幻现实的色彩,滑行起舞,琴音靡靡,犹如最后的挽乐。

Peggy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抹上红唇、架着墨镜、叼着香烟进入麦肯公司的画面无疑是广告狂人继Betty射击天上的小鸟、Megan性感地大跳等后又一经典的女权象征性画面。

对比其初入职场时的稚嫩,此时的她,已成长为女王。

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麦肯公司多次试图招揽Don。

Jim对于他的恭维也让Don以为Jim十分尊重自己,以为自己仍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在公司叱咤风云。

然而他发现,自己实际上只是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新企业中大家统一化的动作,官僚般的笑话,把广告当流水线生产品,每个人像工人般机械生产,而自己可以被任何人所取代,这一切是他感到无法融入。

他不愿受拘束,会议室里Don望着天空掠过的飞机,也渴望飞走的自由。

于是他毅然决定上路,去找到自己新的路线。

Cooper又一次出现在Don的脑海中,每一次Don的作出重要转变的时候Cooper都会作为一个导师般的意向出现。

他指出Don在往错误的方向前行和他喜欢扮演陌生人。

的确,Don又一次抛弃了自己的身份,重新上路。

片尾,流浪汉的人物形象再度出现,Don这一次似乎开始了彻底的流浪。

David Bowie的在结尾响起,这是人类登入太空的号角,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汽笛,Don在滚滚推进的新浪潮中,该如何自处。

在路上,火树银花,汝将何往....

【S7E13 The Milk And Honey Route】曾写过,最喜欢对于广告狂人的评价是“美剧中的红楼梦”,两者讲述的都是一个衰落的时代下众生群像,前者以一个家族的视角,后者以一个行业的视角,展现出个人面对历史前进,命运轮回的无奈。

从一开始像一只被束缚在笼子中的小鸟到鼓起勇气飞离牢笼飞向自我的天空,Betty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心平气和地以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作为副属性的妻子的身份存在。

然而生活总是如此残忍而无奈,外界与内心,恬静与躁动,总是不能在同时达到一个平衡点。

当Betty决心重回校园的时候,命运却向她下发了死亡通牒。

看着Betty从容地安排自己的后事时,内心还是生出几分钦佩的。

缴械也如公主般骄傲优雅,坚强平和作为最后的妆容,爱美作为墓志铭,死神的狰狞在这一刻竟让人觉得那么荒谬可笑。

尽管这种做法对于她的家人尤其是Sally总归是残忍的,但倒也有一丝欣慰,拒绝反抗有时不是一种怯弱,而是勇于面对真相,拒绝为周围的人虚妄的安心而挣扎,真正成全了自己。

一直认为,Sally是全剧中最悲剧性的人物。

从小时候连续经历了心中伟岸的父亲形象垮台,家庭解散,外公去世。

马修维纳说,广告狂人是以自己这一代后辈的视角去看自己上一辈人的经历,也这也正是Sally所看到的一切。

在一片分崩离析中,Sally或许却可能是最笃定的一个。

她经历过迷茫期,叛逆期,然而她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或许是由于上一辈给她留下的混乱记忆,她一直试图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人生发展道路,过上与父母不同的生活。

尽管她曾对Don说要彻底逃离他和Betty,但是最终,她仍旧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Betty,成为了支撑家庭的顶梁柱。

出乎很多人意料,Peter是剧中少数最终得以用“圆满”来形容的。

从一开始试图模仿Don,到最后找到了自得的生存方式。

他意识到了家庭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放下从前过甚的自尊和自负,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Don一路西行,开启了寻找自我之旅。

与老兵们的对谈是良久后Don再次面对自己参战的经历,其他人讲述的残酷经历使得Don重新面对自己盗窃身份的历史,Don Draper的枷锁一层层被卸下,Dick在一点点地浮现。

在盗窃并栽赃自己的服务员身上,Don看到了自己盗窃别人身份的自己的过去,他十分清楚这种余生被良心谴责的不安和煎熬。

Don斥责道,人不可能依靠逃避度过余生。

与其说他在斥责服务生,不如说是他的内心独白。

最后,他把车留给了服务员,给了他一个全新的开始,也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整个最终季是Don一件件失去,直至一无所有的过程。

当Don最终失去一切时,坐在一片明媚阳光下的他露出了从未见过的满足。

恬淡出现在一无所有的放逐之时。

仿佛身体开始流浪,灵魂却似乎终于不再流浪。

在等一方角落,待你释然降落。

"Everyday its a-gettin closer. Every way loves a little stronger"

【S7E14 Person to Person】马修韦纳说:“我是谁?我该何去何从?是所有伟大美剧都试图回答的问题。

”广告狂人透过一个个丰富立体的人物一段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最终剧终之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自我的统一性是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根基。

Don过往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与自我Dick过去的决裂,对于一个没有或者说不接受过去的人,不安焦虑挣扎始终像黑影一样纠缠。

Anna是过去Don连接自己过去的重要桥梁,是在Don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之前唯一接收自己过去的可能性。

在之前,当Don回去跟Anna一同居住,我们看到了以往不曾见到的平和、释然的Don。

并且在那一集随后的剧情中,出现了在我看来很经典,很有仪式感的一幕——Don走向被阳光浸透的大海。

在那一刻,他的灵魂仿佛得到一次洗净。

Don第一次开始试图接受自己的过去。

那次旅程后,Don身上是有发生变化的:他开始珍视自己的家庭,试图挽回破碎的婚姻。

尽管变化持续时间并不长。

<图片14>而在剧终集中,他又回到了Anna的家中,见到了Staphnie。

Staphnie在某种程度上跟Don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一心在逃避自己过往的人。

对待Staphnie行为的态度,有着Don审视自己的意味。

当S不告而别,Don生气懊恼地问前台姑娘“人怎么可以这样一声不说就走了”的时候,其实可以感觉到Don已经有了变化。

S的不辞而别正是自己最常用的处事方式,这里既可以看成是他对S的责备,也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被S抛弃,对自身行为的厌恶,与外界格格不入之感,让Don在随后与Peggy的对话中绝望的情绪达到了爆发点。

在修禅、与大家交谈的过程中,从一开始的拒绝、排斥、孤立——正如他一直以来的处事态度一样。

直到听到跟自身遭遇、感受一样的倾吐时,他在孤独的黑暗中仿佛看到了一束光,来自于跟他一样迷失的人。

他找到情感的共鸣,他开始体会别人的感受,他开始拥抱别人拥抱自己。

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统一。

<图片15>最终在又一次面朝大海之时,拥抱自己的过去。

与自己、与世界和解。

爱这个字眼在广告狂人里有着很独特的位置。

它的出场不是裹着浪漫纯真,而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浮华时代里物质利诱行业虚假的最佳诠释符号。

全剧的第一集,Don就提出,爱根本不存在,它是由商家广告人构造出来攫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在随后的剧集中,诉诸爱的广告创意层出不穷,仿佛愈是真切的爱背后藏着商家愈博大的野心。

Don等人似乎也是将这个字眼仅当成是一种嘲讽一种没有任意义工具。

<图片16>710中,面对下属的广告创意中以爱为主题,Don挠头表示”ughh….love again?”并表示爱这种东西小孩子不理解,大人不再会理会,而Pete也一脸轻蔑的说:”we use it all the time.”Don等人似乎也是将这个字眼仅当成是一种嘲讽一种没有任意义工具。

完结季的开头708中,Ted贡献了一句广告语:“There are three women in each men's life”。

这句话实际上为最终集的展开方式埋下了伏笔,在此集中得到了真正的运用和阐释。

Don生命中三个重要的女人分别是:Anna、Betty、Peggy。

这三个女人以不同的方式让他在迷失中找回了一部分自我,搭建起他通向自我之路。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home, and furnish it with love.” 爱再次被用到了广告中。

这里有一丝讽刺的是,我们看到,Don最终还是选择以广告营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其“商品化”,人最终还是通过消费来输入输出各种价值观和情感诉求,以消费方式进行自我定位。

尽管爱仍是“引诱”消费者的工具,仍旧被滥用,但比起完全的对于消费主义的讽刺,我还是愿意理解出其中包含着微渺的情感温度。

这次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只是冰冷的符号,蕴含着Don的情感感悟。

爱似乎是真实存在着,幸福真实存在着,自我平和真实存在着,哪怕它们在物质世界中爬滚得肮脏不堪,人终有方式拨开灰尘,不再麻木迷茫的活着,像旋转木马,转啊转啊,最终转到一个感觉自己被爱的地方。

那么,我们能否真正在这个日益浮华的商品社会里,平衡泡沫般催化膨胀的物质消费和真实自我感知情感诉求,这是马修维纳一直思考的,也是他在带我们进行八年七季的探讨后,留给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THE END====================相关文章:广告狂人剧集全纪录第一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92432/博主心目最佳单集407 The Suitcase随笔:http://weibo.com/p/1001603868954656407628?mod=zwenzhang【任何形式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6 ) 努力赚钱是为了什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

国庆前一个星期,被好友推荐看MM。

今年内心的浮躁,只适合看血族,看美国低俗故事,看国家安全,唯有看一些不外乎剧情,只要有肾上腺素爆发的电视剧,才可以让内心获得一点点安宁,然后整个人就像抽空一样,湿哒哒贴在墙上,目光呆滞,在深夜里一支烟一支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于是国庆七天假,我赖在家里面,一动不动,一口气看完了MM6季,希望能从浮躁的我里面走出来。

看完第一集,我给好友去了个电话:这部剧告诉我们,抽烟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一直以来戒不掉烟,是有多么大的负罪感呀 O(∩_∩)O哈哈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个荒诞的年代,全民吸烟,无论老少男女,不分场合场景,办公室吞云吐雾,带小孩烟不离手,和现在的价值观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回想当你处在那个时代,整个办公室弥漫着大麻的味道,在现在是多么呵呵的场景。

歧视黑人,歧视女性从业者,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女人也深知这一点,想尽办法可以通过美色上位,当然不可避免的就是各种性骚扰和性,还有50年过去了都不被业界认可的同性恋,那个时代的很多场景,和现代社会似分似合的纠缠在一起。

这是一个二战后美国作为最大的赢家的背景故事,整个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富饶,人民更安居,在曼哈顿那个广告公司林立的地方,企业要通过更大力度的广告和推广,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人们对地位和身份的追求和认同,也达到了那个时代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个和改革开放20年后的中国,是多么的相似呀,物质从未有过的繁荣,财富也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物质的追求,也是从未有过的,虽然不曾有黑人歧视(区域歧视大相径庭吧),大麻泛滥——和现在人们对很多东西的渴求,如出一辙。

比如对女人的渴望和占有,以获得拥有更多女人为荣,对一夜情甚至嫖妓都是各种包容。

各种品牌林立,产品的竞争也把广告营销推到一个可以超神的地位。

在现在看来拥有豪宅和名车,和60年代的美国民众的想法,也不经相同…………为什么大家看了这部剧无法放下?

难道我们对旧时代的美国更感兴趣?

电视剧的场景确实做到了极致,办公室的陈列,各种当时品牌的打字机,香烟,好时巧克力,柯达,回到家里面老旧的电视,冰箱空调,最能引领复古潮的各种名车,以及华美无比的各种时装秀…………但是我相信这不是根本上打动我们的地方。

因为美国60-70年代发生的种种事情,和中国的现状几乎惊人的一致。

在60年代圣罗兰首先推出工装裤以前,女性只能穿裙子,有教养和背景的女孩子都会像贝蒂和鲁迪这样,贝蒂随时像仙女和精灵一样,让人眼前一亮,每一次出场都让人难以把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半秒,他们不需要刻意去体现自己曼妙的身姿,因为本就无可挑剔。

普通家庭的女孩就如琼一样,必须把最能代表自己的身段包装出来,这是她的秘密武器,让她在公司的秘书群里面,显得最耀眼。

而贫苦学生出身的佩吉,穿着现在依然很流行的格子裙,幻想着从底层一点点爬起来,拥有自己的办公室,拥有自己的房子和家庭,和我们现在每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是同一个轨道。

表面上看60-7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至上,但是作为男人,因为责任更大,所以承载的压力简直巨大到随时可以吞噬每一个人。

比如唐,需要隐姓埋名(出身不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才能在社会上被认可,随时随地在“演”好自己的角色,他的孤傲和残忍,与其说是性格,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的刻意塑造。

你必须成为人上人,你才拥有你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这和现在也何其相似。

比如罗杰,生来就是一个富二代和花花公子,在中国可以举出一打这类人,他们所作所为,罗杰在50年前就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皮特,就是现在每一个想成功还没成功的我们,初出茅庐,玩世不恭,想通过一切证明自己,有想法有抱负,敢直面绚丽斑斓的人生。

皮特就是作为上班族的自己,唐就是作为将来成为老板的自己,然而,男人的社会不相信眼泪和失败,你一旦被打倒一次,你要么继续拼搏东山再起,要么迷失方向去感悟自己的人生(那个最终信教把自己交给别人的不幸男),甚至要匆忙结束自己的生命(公司最理性的财务大叔却在关键的时候冲动了)。

所以为什么唐一直鄙夷的心理治疗,在60-70年代已经开始风靡,从侧面也体现了这样的重压下面的人生。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心理面都承担着这样的压力,大家为了父母而努力,为了妻儿而努力,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长期迷失下去,心里已经很难再健康起来。

皮特是MM里面最真实的一个角色。

他狭隘,嫉妒,脾气糟糕,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亏欠自己的,然而别人取得的成功都是多么的不应该,不承认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其实皮特就是我们自己,只是电视剧很黑色幽默的把冲突放大了。

从我们第一次开始工作的时候,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的新人,任何一个新同事得到特别的关怀,我们都会想为什么不是自己,他有什么好的,我一定能比他干得更好,经过世事打磨之后,才慢慢找准自己的位置。

皮特和黑人电梯工作人员讨论艾德蒙电视机的时候,体现各种优越,自己对美国梦追逐的自豪: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车,有自己的电视,这是美国梦。

这个放到每个观众身上,除了把电视划掉,依然是我们的中国梦。

在肯发表了科幻小说,皮特丝毫不以为肯的杰出而佩服,反而嫉妒心上脑,硬要炮制一篇文章,期望通过老婆的关系发表到更好的杂志上——肯是兴趣爱好,而皮特只是不甘示弱而已。

我们不止一次为了和别人较劲,去做了很多自己丝毫不感兴趣又无疾而终的事情。

然而为了一夜情和佩吉的结合,知道佩吉有了自己小孩的震惊的鲜明对比,这种冲动和责任的冲突,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当我简单整理完皮特的时候,我想聊一下佩吉,但是MM里面的每个人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充满各种联系的,所以我想换个角度。

佩吉才来公司,就和皮特共度良宵了,发生的好像毫无理由,又好像顺其自然。

其他人看不起这个雏儿,扮相糟糕,而且很生涩,皮特只是想要她,不论她是谁,对于佩吉来说,说不定可以在公司讨好一些人。

直到医生把佩吉的手强按到她肚子上时,她才相信自己怀孕了。

而佩吉对生下这个孩子没有任何感情,甚至拒绝留住这个孩子。

当她把孩子送到收养机构之后,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这个孩子遗忘了。

当她对皮特说:“你把我肚子搞大了,我生了个孩子,但是我把他送人了。

”“你说什么?

”皮特很震惊,因为对他来说就是一次寻欢作乐。

“我有了你的孩子,我把孩子送走了。

我想要的是其他东西。

”佩吉叙说的平淡语气,似乎在谈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实际上佩吉是和唐一样铁石心肠的人,他们都强韧的对过去不想回忆的事情选择忘记,“这一切都没发生过”,忘得干干净净。

当她后面把孩子接回来的时候,依然相当的无动于衷,感情淡然。

其实回闪很多剧集,你会发现唐给了佩吉这样强大内心的各种动力,在怀孕后医院里探望佩吉时,唐教会佩吉学会忘记,学会忘记重新开始。

有个很简单的对照就是:唐和情人出车祸让佩吉来善后,第二天唐已经忘得干干净净,直到佩吉提醒他偿还她垫付的费用时才想起。

唐不愧是遗忘大师啊。

唐对遗忘最炉火纯青的地方,是在他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

他真实的童年是积极凄惨的,因为他是妓女和酒鬼的孩子,从小在妓院长大,自己的第一次也交给了一个妓女,小时最愉快的精力是帮妓女偷嫖客的钱,因为他可以获得一只好时巧克力。

他的一个回忆里,他父母的农场来了一个流浪汉,自称“自由的绅士”:他总是往来于不同的城市,所以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

所以唐的发展轨迹就像流浪汉一样,只有每一天全新的自己,他希望世人把他当做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人,而不是一个妓女的孩子(一瞬间让我想起鹿鼎记了)。

所以对于唐,除了可以忘记的过往,心中毫无安定和停留,他的尊严和帝国,全部建立在虚妄之上,直到自己不能承受构建出来的这个虚拟的世界,才会一切回到原点重新开始。

而唯一让唐正面回忆的地方,就是柯达投影仪的那集,唐终于回忆起和妻儿在一起的美丽时光,那一刻他自己也被感动了。

于是他从未有过的感性的赶回家,想和贝蒂和孩子在一起,然而一切都错过了。

这种回忆对他来说只是转瞬即逝的快感,以至于他宁愿孤独的坐在楼梯上,而没有采取真实的行动。

我不能把基调搞的太灰色影响自己的心情。

所以聊到罗杰和博特的时候,就不免有一些小小的开心。

白头发帅哥罗杰的前期莫娜,在生活中也是他真实的老婆——为什么很多人看到莫娜就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因为她不只是迷倒了芸芸众生,连迷倒所有男人的乔治克鲁尼,都心甘情愿的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作为乔治克鲁尼的前妻,魅力自在不言中。

罗杰的老爸和博特一起开创了这家广告公司,作为富二代成长的罗杰,生活在一个充满声色犬马,酒精和香烟,美女和性的花花公子的世界里,而且他好色的程度无人能敌。

对于唐来说,是吸引和迷恋,对于罗杰来说,是赤裸裸的性的吸引,老年人大战少女一度心脏病发进入医院,出来之后还色性不改可见一斑。

他是那个社会的特权阶层,出身就不同,权利和欲望环绕,在大家拼命奋斗的时候,他已经在金字塔顶翘着二郎腿,讲着小幽默,抽着好彩香烟了,这是多么世人嫉妒恨的一个角色啊。

在工作中他只需要讲好笑话,给别人点点烟,一起喝杯酒,几乎什么事情也不需要做。

对于友情在剧中仅仅可以看出来和唐有所关系,但是一旦唐可能破坏了公司的利益,又狠心把唐扫地出门,对于爱情似乎就是一个寻欢作乐的游戏,从未有更多投入。

这和我们通常聊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完全不符,就在他心脏病发进入医院,才有那么一点点对人生的反省,不过也是稍纵即逝,这不禁让我想到:只有穷人才思考人生的意义,富人只知道让自己过得有意思。

博特被MM迷亲切的称为肯德基爷爷(O(∩_∩)O哈哈),这个老头喜欢收藏艺术品(那个时候就已经流行这么抽象的作品了?

),喜欢日本文化——至少是必须脱鞋子的文化——他曾经因为踩在了口香糖上,直接毫无缘由开除一个正在嚼口香糖的秘书。

凡是涉及钱或者公司命脉的事情,他才出现,平时日常工作中早已没有他的身影。

当罗杰心脏病入院之后,博特为了重振客户对公司的信心,将唐提升为合伙人,比如皮特揭露唐的真实身份时,博特说:皮特,谁在意呢?

这重要吗?

当皮特辩解说:唐不仅仅是个逃兵,还可能是个罪犯。

博特轻描淡写说:这个国家的掌权者做过的事情比这还不堪入目。

有一句话说,人随境迁,而现在,唐就正在适合他的位子上。

这虽然是避重就轻,但是完美的阐释了这个老头的远见和生意哲理。

合上笔记本,陷入沉思:当我们努力想成为电视里面的某一个角色的时候,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当我们不论是过上皮特的生活,唐的生活,罗杰的生活,贝蒂的生活,佩吉的生活,我们又会幸福多少?

博特的最后一段歌舞,可能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意义。

the star in the skythe moon on highthey're great for you and mebacaure they're free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the stars belong to everyonethe gleam there for you and methe flowers in springthe robins that singthe sunbeams that shinethey're yours,they're mineand love can come to everyone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献给正在付出一切拼搏在最前线的工作狗们。

 7 ) 黑一黑没良心的Megan

S7E7.看完这一集,没有人讨厌Megan 吗。

自己要离婚要分手,没钱找Don要,还能很有底气…“我受够了总是给你要钱”我只想说有种你别要啊。

她家里过分的老妈,把Don家具都搬光了…何必呢…得饶人处且饶人。

don对Megan 得宽容,是我非常敬佩的。

他明白Megan的爱并不单纯,但当Rogar当着他的面诋毁megan时,Don却是帮Megan说话。

“she isn't jane."Megan都明白自己在演戲圈子並無建樹,從他跟Harry 對話中可以看出。

她心裡明白沒有Don的支持以及沒法擁有那一切。

最後一幕,她對Don說,「我本以為可以相信你,你就這樣毀掉了我的青春⋯」類似的話,就跟Rogar說的一樣⋯聽到我就笑了。

就是這些台詞。

你不也看中人家的成功和錢,你才拿青春去換的。

Don只是寬容得說對不起,我想他是想給megan留點台階下吧。

給了她100万「我想是因為megan說他們兩認識時,don就是百萬富翁了,而don讓她一個人,也能做百萬富翁」不知道megan滿不滿足,表情還是裝的不情願,但還是拿走了。

我觉得都是她自己作的。。。

其实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跟Don离婚,是她看到了Don失去工作落魄的样子,还是已经没有感情了,明明可以挽回的事情,她明明可以自己不毁掉那段婚姻,从头到尾我都觉得Don只是随Megan的意。

偏激的白羊座,看法略极端,欢迎纠正。

 8 ) 【THE END】* Farewell to MAD MEN

善始善终。

8年,感谢AMC为我们呈现这么一出伟大的剧作。

一直以来,我认为兴趣爱好就是我们用来逃避现实、丑恶的避风港,玩游戏、画画、听音乐、看电影,当然,还有我们为什么爱上MAD MEN。

但我们相信自己是幸福的。

看完大结局,泪目,太多想说的话。

不过,无论这其中各个角色的何去何从,心里是温暖的。

MAD MEN, 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旅程。

我们,在路上。

结语:我们大多数人在人生努力的过程中都会感到失望,但对快乐的追寻永不落幕。

Most of us are disappointed in our efforts, but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s never ending. We deserve happiness, we are okay.

 9 ) 广告人的自白:无解人的清醒梦

“只要一个人真正有了睡意,那么他总有希望能重新成为一个 —— 一个身心健康如初的人。

”by 塞林格Mad Men结束了。

7年前刚入广告这行时,在四目相对佯装温切的走廊边,开会间隙隐埋在天马行空之下,众人沉默傲娇的电梯间里,凌晨三点大厦旋转门中,总是可以听到关于Mad Men的话题。

大多数人都不爱念出[广告狂人]这个名字,我想,除了广告圈必须说英文的陋习,大概也是因为广告人自己不愿袒露的那已经固相化的疯迷与狂妄。

就算有人这样提及,广告人也会据理力争道:“MAD 其实是Madison的意思。

Madison你不知道?

那是纽约的广告一条街。

”随着剧情层层推进与落入,和工作的不断前进,我不再对那些经典的案例痴迷,也疲于去关注眼花缭乱的时尚,我渐渐地看到了广告之中某种不可触碰的本质,也领悟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苦痛本领 —— 洞悉人性背后的典藏,又应用于庞大的商业网之中,实在是一份寂寥透顶的工作。

我看着Don Draper的坠落,念起游离于两个无解的精神世界的他和自己,都像极了清醒梦中无法停止的游吟人。

准备看最终集时,我煞有介事的关上房间的灯,只为床头微暗的灯光更好的酝酿氛围。

我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看着Don Draper不断陷落在时代的层层递进中,迷失在物质堆积而成的欲望中,又安然地倚靠着沙发,继续做回他的“局外人”,回到另一个精神世界中。

他是家庭的局外人,公司的局外人,世界的局外人,也是自我的局外人。

他在烟花世界中早已明了爱的楚痛和人性的粗暴,任何任何的人与事背后都凝结着最初的印记。

他清醒到无人可伤害他,却又无解到失力醒来。

Betty说过,loving you is the worst way to get to you. 这是一个无法靠近的人,他识到了纸醉迷津的光影之后,他辨到了现代世界的背面,这是一个掌握真相到绝望的人,爱上他,就相当于爱上无尽的虚妄。

他从每个缠绵过的人身上汲取呼吸的养分,他需要那些不能也没办法实现的温柔与爱欲,来填满这世界给他的真相感,来淹没低贱出身的耻辱和逃亡的羞愧。

是的,他的脆弱和压抑,让他的人生无解。

契科夫也曾经在那个即将被颠覆的世界里无解。

他写道:“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

我们的灵魂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50年后,Don同样迷失在虚无的目标与目的当中,自我离开、弟弟离开、知己离开、家庭离开、老板离开、再婚妻子离开,一个又一个人离开,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不存在。

他向上的现实世界不断上升前进,自我的精神世界却又不断分崩陷落,这是如何撕裂、重组、抽离再撕裂的过程,没有游走在两个世界中的人,这一生都无法体会。

你说他拥有一切,金钱,名誉,地位,认同,郊区温柔乡的娇妻,三个子女。

这是现代社会对成功人士的标准定义,这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后就被定义的方向。

你说你拥有这些以后才有安全感,而对于从一开始就在偏门的Don,这一切是多么的必须拥有,又是多么的可笑之极。

这是Don的清醒梦,也是现世的清醒梦。

I made nothing of it。

他这样评价这些世人艳羡的风光。

nothing。

都是痛楚的深渊,都是无知的清醒梦。

他让女人用口红mark their men。

他让男人finally get Jaguar。

他让少年逃出橱柜过上整洁的生活。

他说 I just know how people work,那一刻,逃不尽的清醒梦吞没了他。

他用nothing的人生定义了这世界的生活,他把一个个冰冷的物品推向大众欲望的风暴中心,就像这世界上无数的广告人一样,编织着动人的,美妙的,清醒梦。

在剧集最后几集,我们终于看到,Don的梦醒了。

他的自我之魂被打破,碎了一地。

他看着破碎的自我,无解的自我,可笑又决绝的现世,终于站起身离开。

他丢下房子,丢下车子,无意识地丢下秘书(这是个有意思的安排),几乎被逼迫地丢下了孩子和家,终于在绝望的忏悔之境,重又找回了活的勇气。

沃霍尔的那句极简释禅的名言,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As soon as you stop wanting something,you get it."当你发现这世界已经离析,才是可以重新生活下去的时刻。

我一直不相信Don会被拯救,更不会在洛杉矶的retreat被拯救。

我更愿意相信他会在印度这样的地方,在我去过的pushkar圣地那样的地方,露宿街头。

和苦行僧们共饮,和嬉皮士们玩嗨。

突然某日圣地出现了信仰之光,而拯救了他。

或许只是圣湖之中的一片羽毛,或许只是神牛的匆匆而过,又或许是个信教人的三叩九拜。

但是不管怎样,他最终还是被拯救了,被他的自我拯救了。

他拥抱了那个一直生活在box里的男人,一个不被重视被世界甩开的男人,或许是这样让他找回了重回世界的勇气。

生命的苦痛终将平息,那个在战场上逃跑的伤痕累累的男人,也终于有真快乐的一天。

不是因为一个欣赏他的客户,不是因为一个爱他真我的妻子,也不是给他美誉的世界。

而是因为他终将学会重新爱上自己,正如同塞林格写给那个时代的信念:他总有希望重新成为一个 - - 一个身心健康如初的人。

只是,Don的灵魂被修复了,可这世界却依旧是矫枉过正,清醒梦还在继续。

无数人依然每日早起,梳妆打扮,走进办公室,为其他的灵魂继续编织清醒梦。

我们有了被称之为家的房子,开着被称之为梦想的汽车,穿着被称之为时尚的衣服,描画着被称之为美的脸庞,只是我们的手指尖萦绕的不再是Don时代落寞的烟雾,而是帮你找最近餐馆的智能手机。

我们身体里的不再是深省的酒精,而是喧腾的梁上美梦。

我们拥抱的不再是生命里的热爱,而是你刚摇一摇出来的nobody。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分辨清醒与做梦,这个时代就像是被安装了史上最快的加速器,奋勇直前,你看到的是最匆匆一瞥的世界,可你却认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全部。

我最厌恶的词就是“每个人”,因为人性是多么的不可复制。

如果硬要说每个人,我宁愿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条伴随清醒梦的自我救赎之路。

但是,但愿,马尔萨斯的预言不是真的,我们的清醒梦将继续永不醒来,我们依然在这盛世活的淋漓欢畅或者痛不欲生。

可是我盼望这世界醒过来,就像创造Mad Men的人一样。

更美好的未来不是由于APP和高新装备,不是幻世之相,而是解开这无尽的清醒梦,开始自省与救赎,解脱与自由,看清这世界的真美丽,和自我的真动人。

Mad Men是这时代的神作。

只可惜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美丽的衣装,和无尽的颜欲。

是的,那时代很美。

当打字机换成mac,当留言簿换成ipad,当酒精香烟换成瑜伽和果蔬汁,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某种风情失去了颜色。

 10 ) s7e13 Recap: Kitchen, the Most Expensive Room

My heart is broken. Can it be mended? Or is it just the end?‘I wouldn't rush home.’ - SallyThe last but two episode found many people on their way home: Pete, Sally, Betty, well, even Pete’s big brother. Only Don was miles away, deep in Wyoming where two-headed cows could be found. But the strings of family would, eventually, pull him home.I would laugh at Matthew Weiner for being so indiscreet of unwinding, or indeed winding up, the story, if I wasn't crying my eyes out first.It was a tale of mending the broken; it was neither something new or something else. Many things were broken: car, TV, venting machine, rib, kitchen (in its case, burned down), typewriter, not to men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 husband and wife. Some could be fixed (car). Some could easily be replaced (TV). Some would do if only a handy man would help (typewriter). Some was broken due to unknown reasons, but still has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rebuilt (kitchen). Some was saved (relationship). Some, alas, could not be saved (rib). The parallel could not be more obvious. To quote Tom and Lorenzo, ‘Mad Men has gotten less and less subtle with each passing season’. The motifs here referred to different parts of Don’s life. Car symbolized fortune, which might seem important and could not live without, but ultimately it drawn on Don it could be cast away. To some extent money gave Don away, inviting people to ask - Who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do? How do you get rich? After all Bert had wisely advised, ‘The best things are free.’ TV was a reminder of his job or his advertisement company. It might sound surprising but sometimes the troubles and fears of embarking on a new career journey was all you imagination. All you need was ask - either Duck, or the motel hostess for a favor. I saw typewriter as friends like Peggy (my heart sunk as I realized there was only one episode to see Peggy) and Mr Sterling. It was likely that they might provide certain kind of help to Don later, as what they had done so in the past. Kitchen or ‘the most expansive room’ was the heart of this episode. It epitomized the family. Don’s misbehavior had broken his (and maybe others’) families. Though the whole donation event ended up being faux patriotic, chilly truth-telling, false finger-pointing with an atmosphere of doubt and mystery, it also shed light on comradeship, repentance and possible redemption. It remained the most ambiguous part, yet the tentative happy ending of Pete and Trudy, hopefully, indicated that Don would finally be there for his children, and been loved and supported by them.But before that he would have to face the fact a rib of his would be gone forever. Betty’s rib wouldn't heal, and neither would she. Rib represented the losses in life that Don had to cope with. There was his mother, father, Betty and Megan. He could not be a quitter for quitting never worked. He needed to see those loses not as ‘weakness’, but ‘a gift’, and move on and understand that he, in the end, was a very lucky man. (Wasn’t it LUCKY that STRIKES him at the very beginning?)‘That is how I know when it’s over.’ - BettyThe ‘instruction’ letter unfolded and here it was - a photo taken in 1968, slightly faded, with Betty in blue and Henry in suits. It was not even Don besides her, yet I couldn't stop my tears.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following a television show means that it got into your schedule - Mad Men became part of my summer. Television triggers emotion that are built up for many years, of both the characters and me. Staring at the 1968 photo I saw Betty and Don in early 1950s, I remember she giving birth to Gene, their last day in the country house. I saw her in shorts one summer day during Bobbie’s vocation, and remembered how previously, her getting fat was just a fuss. Sally had come back home after ‘getting trouble at school again’. But the real trouble maker was yet to rush back. But he would, soon.

《广告狂人第七季》短评

记得在LA的时候看到第七季的巨大的广告牌在高速边,写着the end of an era,男主打坐的照片。他在聪明、成功、堕落、欺骗的自己中挣扎,还是没有解决自己仍然感觉很孤独这件事。每个人最大的课题都是如何面对失去、孤独,可惜无解啊,都有无助的时刻

3分钟前
  • 米凹
  • 还行

这个没有过去的人最终还是没法真正占有自己。

7分钟前
  • 索马里
  • 力荐

虎头蛇尾,高开低走,这结局属实是看不懂

8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还行

结尾真是神来之笔

10分钟前
  • Angry River
  • 力荐

又少一部神剧可追,惆怅啊。对剧终的最大感受是,Peggy的爱情变成日剧了!

13分钟前
  • 力荐

打算再看一遍全剧

16分钟前
  • 庄周梦猫
  • 力荐

这个结局,有点草率……

20分钟前
  • 大北
  • 还行

最后一季除了最后一集都很精彩啊

23分钟前
  • letheyan
  • 还行

3.35很精致的美剧,但仅此而已

26分钟前
  • 茉莉茶🤍
  • 还行

“You spend your whole life thinking you’re not getting ‘it’, people aren’t giving ‘it’ to you, then you realize they’re trying, and you don’t even know what ‘it’ is.” That&amp;#39;s all my 20s.

28分钟前
  • mideastsptfire
  • 力荐

非常不喜欢这个结尾

30分钟前
  • Jenova
  • 还行

也就从S1到S7看了5遍吧。

35分钟前
  • 没什么可说的
  • 力荐

补完第7季。整个剧最爱的角色是3女主:Peggy,Betty,Joan。Peggy简直是从头到尾一股清流。为了她们三打5星。

39分钟前
  • France
  • 力荐

诠释孤独感的好剧。

42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还行

一般最终季都是用来搞情怀的我懂。。。(15天刷完全剧)

45分钟前
  • 息为
  • 还行

best I&amp;#39;ve ever seen

50分钟前
  • Helenhelen
  • 力荐

烂尾

55分钟前
  • 石头脑袋
  • 还行

一部剧太好了你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它结尾

58分钟前
  • Mallory
  • 力荐

烂尾。。。。请问出走后的don一直耍耍耍去了其余的人也不讨论case,广告没了只有狂人算是什么意思。。。

1小时前
  • Rachel
  • 很差

期待

1小时前
  • fiv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