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便是故事大纲,醉酒便是故事分场,结局可会是人生点滴?
这是一个醉的世界,没错或对,只有醒与醉。
伏特加、威士纪、?酒、毡酒、龙舌酒,五种 Spirit 调出人生味道;Jukebox、梳化、烟灰缸,拼贴出一幕一幕酒中浮世绘。
就是这么一部电影看到最后当周国贤拿起race调的最后一杯酒喝下时,竟然哭了简简单单的爱情,烧心伤胃的烈酒,却能教出人生道理,或许,酒还可以让人清醒也不一定的。
我和酒走的很近,我总是在喝酒,虽然只是那么几种 心里总希望,喝些其他的酒,尝试其他的人生味道我喜欢酒,就如同喜欢烟一样喜欢它们给人的轻飘飘的感觉喜欢它们让心脏在脑袋里跳动喜欢它们让我眼里的世界更亮,却在晃动 我喜欢酒,却从来也没有醉过那无关乎喝多喝少,无关乎喝红喝白只是因为,我从来不会放纵自己总在世界开始晃动的时候,适可而止,在飘飘然的时候站起来,去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有人醉了,开始哭,有人却笑有人醉了,开始睡,有人却叫见尽酒后吐真言的戏码,也看惯了醉了发酒疯的现象我只是在旁边默默地羡慕,羡慕他们能这么放纵自己那个时刻,没对或错,亦无世俗道德,有的只是自己,和心里的人,心里的事清醒下来,人生又步入正轨,没人会记得那段酒醉的时刻,就好像断片一样,消失而已 那人说:我空虚,空虚到觉得五脏六腑都没了,空荡荡的调酒师说:loniness,这杯酒会让你觉得不是那么空荡荡的那人喝下,说:是啊,里面好像烧起来了 一对恋人,在半人间里分分和和他们决定用酒来决定他们要不要在一起喝酒,女人先吐了,他们就在一起,男人先吐了,他们就分手 是个醉的世界,酒不再是庆祝的辅助品,只是暂时遗忘的药快乐总是那么相似,不幸却总是各式各样的上天就是有办法让每个人都怀着忧伤和阴暗,去借酒消愁,去半梦半醒 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喝酒,喜欢自然晕眩的味道可我却不知道,以后的我,以后的日子,酒会是什么?
希望自己别闯入那个半醉人间,只是把酒当成好吃的食物!!
他喝下的最后一杯酒,是用所有的滋味调成的酒——一杯清水
中途开看TV,查了才知道导演的名字。
几个镜头语言,很雷人1,解密同父异母的男朋友的时候,镜头快速切换,恐怖片。
2,Paul的母亲外遇,吵架,出走,那个时候paul的视角,这个世界是哈哈变形镜。
是不是paul确实有眼疾?
3,paul父亲实际上已经死了,但是paul觉得他老爸还在屋子里,听他的心事,与他一起喝啤酒。
镜头切换自然;4,同一个角度,看到类似的接吻场景,只是相吻的人不同,看的人不同。
5,paul喝了Stella调的一杯叫“人生”的酒(实际上是一杯水)后,相拥,镜头一角,远远的,是老板娘,转身走出镜头。
希望这个邱导有好的电影。
半人间一个酒吧的名字虽然只是在电影中它的确是一个好名字一半是人间,一半呢?正如每个人到酒吧都是夜晚一样而夜晚的人生和白天对很多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白天清醒夜晚烂醉白天安静夜晚狂野在酒吧中释放自我也许是个好方式正如里面的调酒师阿PAUL说在这里,可以看见人生百态既然是半人间那么好吧很多百态只能看过就算曾经说过不想清醒的看这个世界却也不想醉的朦胧很多状态不是刻意追求来的就算是醉,也要醉的清醒酒吧老板CANDY说过没有半人间这杯酒于是阿PAUL调出了LONELINESS我一直在猜测CANDY的心态对生意,她是游戏态度心情不好时全场酒水免费输的是生意,赢的是朋友多么洒脱的人生态度在这样洒脱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她爱的那人是一个有妇之夫所以她颤抖着抽烟所以她会莫名的狂躁半人间是那个男人给她开的当然仅仅只是半人间而我想CANDY要的是一个爱他的男人,要的是整个人间,而绝非半人间几乎来酒吧的人都在里面找回了自我胆小怕老板的一位小职员,终于认清了自己,辞职不干了只是不知那位认为男人追求快乐女人才追求幸福的老板有没有觉悟经常吵架的男女们,虽然依旧每天分分合合,但起码有一段时间是完整的而做兼职的阿PAUL,也找到了真爱,或许他不再需要他那杯LONELINESS多么希望有这样一间酒吧半人间每个人从那里出去后都能拥有这个人间
醉生梦死的浮生半闲——批《半醉人间》文/1度《半醉人间》是中秋介绍的电影,他在他的博上说这是他最近所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我所进的电影网站将此片列入“恐怖片”系列,本人最害怕看恐怖片,一年前看的《咒怨》令我至今走上楼梯的时候都心有余悸。
问中秋,他说是爱情片。
我就郁闷了。
到底是什么片?
看海报,浓妆妖媚,既有港台恐怖片的淤艳成分又有爱情片的娇柔做作。
没办法, 只好硬起头皮看下去……其实打开电影便知这不是恐怖片,镜头凌乱却细腻,呈现出的主题明亮且硕大无比。
这不是港台恐怖片的风格,那些恐怖片往往一味的凌乱,这是过分剪辑的效果,从不敢细腻的描述一个主题,仿佛这样便会使那只“鬼”无所遁形了一般。
以为足够乱的镜头拼凑起来便可以生产出悬念,孰不知“乱花虽欲迷人眼,毕竟欠了风流”,所以,看港台的恐怖片除了能够测试你的心脏承受能力,我们一无所获。
扯远了。
回到《半醉人间》。
看了一小段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剧情片,这使我感到安慰,因为我所偏爱的电影是国产的剧情片及韩国的色情片。
之所以喜欢韩国色情片也是因为其中的剧情很有意思,比如《坏小子》、《空房诱奸》及《漂流欲室》。
可是我没想到这是一部“香港制造”的作品,港台怎么会有剧情片?
即便有也不值得看,因为香港除了拍动作片、喜剧片及三级片之类的商业电影之外还会潜心搞什么艺术呢?
要知道那个地方只有一个王家卫,没有成千上万的陈凯歌、陈果之流的装逼犯。
我一直努力的去发掘影片的精彩之处,希望籍此来回报自己的热情,可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没意思。
感觉电影已经变成一部下三滥的肥皂剧,先前提到的人生百态到了后半部分一一被忽略,仿佛直到这个时候导演才进入状态,才恍然大悟:哦,我要拍的是一部爱情片。
于是纷纷倒戈,冲着女1号疯狂进攻。
也亏得女1号够本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演得大方到位。
此时,我们就该当他是一部爱情片来把玩,我们或欣赏女主角的纯情或憎恶男主角的木讷。
我们甚至可以为女主角的沉默产生怜悯,是的,就是这样,导演一边玩弄着女主角一边得意的拿给我们看,说:她就是这样的,你想不想来玩玩?
操,干她大爷的!
男主角落魄打工,入住酒吧。
邂逅调酒师的女主角,她美丽善良可爱热情,从影片一开始导演就把女主角当做一张皇牌来勾引男性观众,使人想入非非。
到后来,女主角更是情窦初开,腼腆而又纯情,对男主角更是宽容包涵。
并在受伤害时亦只是无助的哭泣。
我靠,骗小孩啊,现实呢?
现实是:酒吧皆是风尘女,世上少有纯情郎!
哪有那种既得家产(调酒技术)又得美貌佳人的好事?
这分明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垃圾片,开始时还假惺惺的拍几出人间众生相,隐约提到一个雇员和老板、经常吵架的青年男女及老板娘的前尘往事,然而一讲完雇员和老板之间的纠纷导演便迫不及待的去拍他的爱情片去了,将我们这些想借电影看破红尘的人晾到一边,最可恶的是,到后来居然还整出一个爱情来,爱得那么纯真那么美妙,真让人啼笑皆非!
我不想谈男主角及其父亲之间的情感纠葛,因为这纯粹是扯淡,深入浅出吗?
到最后变成不知所谓。
或许也只能这样,酒或者“醉”,本来就是不知所谓的东西呀。
呵呵。
这是谁的醉生梦死都不重要,大家一笑而过吧。
很巧,昨天晚上刚刚喝醉,今天晚上BTV-2就在演《半醉人间》,讲了一个叫“半人间”的酒吧里的故事。
老板娘candy喜欢喝酒,更喜欢酒后的世界,还喜欢醉后的自己,因为可以完全把自己忘了。
她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敲酒吧里的钟,那时候就是半人间请客的时候,有一次她曾连续一个礼拜敲钟。
她说这个酒吧是她男朋友开的,一个调酒高手,但是她不能爱他,因为他是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
调酒师阿Paul从来没喝醉过,但他有调酒的天分,会根据每个人的心情来调酒。
他学调酒是因为他爸爸爱喝酒,自他妈妈走后,他爸爸就性情大变,成天酗酒,但他不是死于喝酒,而是死于和他吵架之后的中风。
他爸爸每次喝酒都会喝醉,还会洋相百出,他不明白他爸爸为什么那么爱喝酒。
你有没有了解过你爸爸?
你有没有了解过我?
他不停地问自己。
直到有一天,他喝醉了。
其实我一直想学调酒,呵呵,可惜还没有机会去学。
我喜欢喝酒,但是我尽量克制自己喝酒,因为我不克制就会喝醉。
喝醉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不再是你自己,尽管生活中一个个难过的片段,一下子涌过来,但是似乎可以把那些通通忘记。
昨天喝多了,距离上一次喝多是什么时候?
暂时想不起来了。
喝完了,做了什么完全不记得了,据说很丢人,——人已经丢了,也没办法了。
争取以后不丢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喝大了,说了很多话,把一个男孩身边的所有人都分析了一遍,真是天才阿,我不记得我有那样的能力。
昨天喝大了,我不知道我又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
“紫芹开始和我保持距离,没有了她,就好像没有了小脚趾,虽然无关紧要,但是真的不好过。
没有了她,生活开始失去平衡。
”紫芹不理他后,阿Paul说道。
那杯叫做人生的酒,是杯水。
想开家酒吧或者咖啡厅。
胃肠炎后遗症以及过敏反应中,只能流食度日,看了《半醉人间》,喝酒的欲望就燃烧起来了。
像我这样的人,只看这个名字,就会忍不住喜欢这片子,何况还有卢巧音。
没有什么以貌取人或者盲目热爱,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不是徒有其表。
酒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喝到恰到好处就上天堂,喝的过了就下地狱,喝的太少就很乏味的只看见杯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很多人喝酒为了忘记,却只有自己知晓明明是为了记得,明明是为了舍不得。
选择暂时留下这里生活以后,就没有醉过。
每天都刻意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暂时的。
虽然什么都好似兢兢业业的在做,却从没有投入过。
是心里的恐惧吧,怕自己沉溺,然后就再也走不掉了,怕这个暂时的最好选择变成一辈子的选择。
十个月了,没有动过什么感情,没有交过半个朋友,断绝了任何可能有进展的暧昧。
做着貌似高尚的工作,过着看起来很美的日子,完全不能投入,连喝酒都不能醉了。
人说心安是归处,我的心就那么悬在半空中,干瘪乏力。
人好似一部机器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样的话,什么工作都像模像样。
只是我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所以论文都只做到一半,我已经是个被掏空的人了,没有想法,我觉得自己麻木的像个傻子了。
端午节,光鲜亮丽的像个假人一般参加个婚礼以后就没有回家,虽然电话一遍遍打来,我还是回到自己的地方睡着了。
期间短暂的矛盾过,但是完全没有挣扎。
只觉得好累,人散了一样。
回想人生第一次喝醉,只喝了两瓶,就弱弱的倒下了。
那还是在大学时候,跟高中时的男朋友一起。
那时候他的心里有了别人,我的身边也有了别人。
我想那时候的醉应该是因为虽然我抢先一步身边有了别人,但心里装的还是他吧。
我真是个矛盾的疯子啊。
可是那时候还是觉得开心啊,因为总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虽然有点不幸福。
在这个城市里,能陪我喝酒的那个人,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总是念一句话:为什么你说了不会回来又回来?
我也在天天问自己。
幸福到底是什么啊?
我好像知道,大概就是很多不开心和一点开心,像是只放一点糖的苦咖啡。
为什么不能只是开心呢?
时常想起上学时候,我们几个人半夜归寝,从头醉到脚,手里提着高跟鞋,光着脚上楼梯的日子。
我不想在这里停下来,就闭上眼睛关上耳朵,但是生活好像停下来了。
不动心的生活,让每一天都是雷同。
我不想这样了,即使不能沉醉,至少要半醉。
不制造回忆的话,怎么知道有活过一天?
在偶然的情況之下在舅父家看到的這齣片子,跟剛看到的評論一樣,未看之前我會認為此等的小本制作最後會淪為無記「花世x星期日映院」又或者是旺角區vcd店由30元減至5元一隻的平爆VCD。
到時候我才會考慮看。
故事出現的人物都算是多,除盧巧音,2R的黃婉玲和周國賢之外,其他都是見到覺得很眼熟不過說不出名字的暗星。
戲中各分幾條不同人際關係的支線,例如父子﹑愛情﹑上司與外屬﹑兄妹戀等。
周國賢所飾的是一個中五重讀生,沉默寡言;而RACE所飾的STELLA個性可愛討好,總括而言就選角而言都尚算配合的,沉靜害羞的男孩如果你要劉華陳道明等影帝來演的話你都未必想看囉,就endy做的便恰到好處。
就個人來說我好喜歡是ENDY和阿旦的父子情節,情節的鋪排我認為有點像幽靈人間中的陳奕迅和黃霑的父子情。
交待得不錯,未知是自己眼淺或是什麼,竟然有種令人想哭的衝動。
其實可能是我對電影沒有什麼特別要求,但是這套戲我覺得好睇過前幾個星期我付了50元入戲院的新紮師妹3,起碼有始有終有轉有合而不是「下?點解佢會無啦啦中意佢既?」又或者是是一路看我一路會喊「呀好煩呀」那種吧。
最近喝了很多很多很多的酒,然后就想起了还没有看这部电影.其实我有在检讨为什么不小心就喝这么多,还有身边的人为什么又喝这么多.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在一个困难时期.大家都是如此的狂躁不安一直以来我都像Paul一样觉得买醉是一件很傻的事情,我是一个AB型血的人,就是要以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去活着,可是我又是双鱼座,就是一个一喝酒上瘾就不能自已的星座.双鱼座还是一个擅长装傻的星座,我一直都在装糊涂来面对一些不想面对的事情,可是最近真的活得比任何人都糊涂.然后回想一下我到底用什么理由来喝酒,却找不到一个确实正当的理由.只能都把所有归咎成不开心.可是大家喝酒的理由也没什么大不了,车行老板没有勇气为幸福的家庭负责,呀权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呀菲和呀一互相喜欢却一直要斗气,Yuki只是太寂寞,Paul爸爸是因为自己很失败,Candy为了一份不能实现的爱情,大家都有一个喝酒的理由,而这些理由都是不开心的,是不是喝醉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只有自己最清楚.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要回到现实世界吧. 如果真的有上帝,上帝一定会在嘲笑这些自欺欺人的人们.人世间还有这么多大苦难,战争,饥荒,洪水,地震,污染,世界末日都快要来了,这些愚蠢的人们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买醉,那谁来拯救世界.说不定上帝也是醉了一时糊涂才造出了人.真是一群愚昧可笑的生物吧.最后Stella倒了一杯清水给Paul,说这杯就是人生,我顿时想把最近堆积的泪都哭出来.聪明的人就知道,想醉的时候就装醉,想清醒的时候就清醒,所以以后还是喝可乐好了.酒还是留着开心的时候喝比较好吧.说到底世界还是很残酷,无能为力改变什么,既然还是要活下去,不如积极乐观地活下去吧,就算不用喝酒也能找到开心的事情.谢谢这部电影让我又再想通一切.哎,真是喝酒喝多了最近一直像一个喝醉酒的啰嗦老太婆.
2006 年,香港一部叫做《半醉人间》的电影……小成本、小资、小情调、芝加哥学派、现代城市中抽象出来的情感……阿Paul,a bar tender,旁观者,看着:想醉却醉不得的人们在“半醉间”,调酒,调“戏”。
当时权当做一部小文艺片看,现在只觉得是一个floating landscape 。
喝酒要不要醉,一醉解千愁有何不好?
因为醉了会醒……喝不醉的人半醉人间,不生不死最为伤,亦乐亦悲岂作真。
想醉的人是想逃离,逃离到一个了却诸般事项的本真处找自己,一个真实的可以自我接受的自己。
游走在现代的都市之中,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里,在被安排好的舞台上演戏,究竟有多少重角色有谁知道呢。
对此,皮兰德楼是一个绝对的预见者,透过意大利人优美的眼轮洞悉《亨利四世》,写下了现代的轨迹。
只是午夜梦醒时分也许会觉得这样活着太虚假,但在一个逐渐异化的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又还有什么选择。
我有几分敬佩求醉的人,有多少人是深深的沦落进庞大的体系中难以自拔啊?
活着的意义变得越加的复杂也越加的简单……复杂:背着各种责任目的,求各样虚幻浮名,周旋于繁复的因果循环,徒劳的求价值,什么是价值我们知道么,求的是哪家的价值我们知道吗,知道又怎么样,谁晓得是怎样编撰来的,说什么家国天下事,前途责任身,人到哪里去了?
做成个体系出来无非是想让人活的更好更舒服,群居动物的生活需要。
哀哉的是我们被系住了,好像一降临就被规划好了,在有限的选择中挣扎的有滋有味,适应的恰得其分,各种角色都做得来。
位置层级都是划分好的,就算找台电脑去坐镇指挥台都不必担心这个稳定的大格局会出现什么乱子,每一环都是按部就班地运作的嘛。
想起卡夫卡了,卡夫卡比皮兰德楼又进了一步,《城堡>可以是个无所谓的神秘空壳,《审判》可以彻底将无辜的人变得十恶不赦,制度的威力或许被扩大了,可是为什么觉得这样近。
我们只是需要人来占个位子?
我们只是需要人来扮角色?
任是什么人都可以?
我们就是角色还是角色是我们?
演来演去一场戏落幕,哪里去。
或许有别的通告,或许就此终局,或许永远留在那场戏里。
很想问一句:没有戏了、没有舞台了,何如?
每个人都必须有角色,只是把人和角色分开来会活的很苦涩,半醉人间,在自己与角色之间纠结……白天是一副光鲜亮丽的样子在阳光之下,夜晚就成了无所适从的幽灵流浪在月光里……酒干倘卖无,卖一盏空空的琼浆,买来今夜清醒时自己的梦电影放完了,幕布落下了,半醉间关门了,如果我们还有所归依……不是一件很自在的事么……只要还想得到自己还想得到舞台之外的天空……再讲个小故事听:寒冬里,一只刺猬,在雪夜里缓缓爬行,爬过了冻结的冰面,穿过冰冷的枝叶,挖开了自己的洞穴,凝视着里面另一只刺猬说:冷吗?
另一个说:回来了?。
然后两只刺猬依偎在一起。
应该很暖吧,也会痛吧。
注定脱不掉包裹自己的刺,又怎么样呢……
也记不清楚电影的名字了,有部好像叫《月满抱西环》,又有部叫《跑马地的月光》。
反正都是由佘诗曼、张志霖等一班不算很红却不是没有名气的二线演员来当主角。
我想把这一埋戏的剧情搞乱。
你大概不会入戏院看这些电影,但深夜或周末下午在电影重播时,你却可能坐定下来看,甚至一看再看。
《半醉人间》看上去就像这类港产小品的格局。
最初知道电影能占上春节前的档期,感到意外,以为多少反映出香港电影工业的困境。
今天一查,才发现明天(1月19日)此片只会在四五家非旺区的戏院上画,这似乎又是港产片的另一种困局。
《半醉人间》在内地上画的日益比香港还要早两天,即是说,现在有些二线港产片已半放弃香港市场,计好数卖大陆市场卖VCD/DVD市场便可收回成本,好过花钱在香港做宣传。
李力持早前便拍了部《妃子笑》,2R两姊妹主演,还有Viann做配角,我好想看,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曾上过画。
见识过成龙大哥的神话,听过大家对无极的失望,看到他们大量投入了资金却也拍不出好看的电影,你便不想对《半醉人间》这类小本制作过份严刻。
要数《半醉人间》不善的地方不难,人物描写流于片面属意料中事,例如打工仔曾国祥被当他是豉油碟(给人点)的老板差遣到被陈文媛抛弃,便全无说服力。
电影想把陈文媛拍成不体谅的野蛮女朋友,我却认为陈文媛爱得勇敢合理。
但这都不重要,最剌眼的反而是曾国祥和陈文媛这对小情侣看似生活迫人,家中餐桌和客厅都点着一朵朵小蜡烛,虚浮得双脚离地。
《半醉人间》在故事和制作技巧上都有不少沙石,只能做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觉得此片比神话好看,所以还是一套值得支持的港产片。
此片最可观的是黄婉伶(Race@2R)与周国贤这对主角之间的爱情线。
早前我在Podcast中跟密斯大埔说,为什么港产片总是拍不出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现在Race和周国贤算是成功地拍出一个来了。
十八岁的中五重读生周国贤因为在酒吧兼职遇上了二十岁浸会传理系(与剧情无关,电影独白煞有介事说出来纯为要个型的感觉)的Race。
两人在卢巧音的酒吧来打工,互生好感,当中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都不过是“我在乎你爱不爱我”,没有复杂计算。
Race的角色机灵可爱,有爱情智慧,非常讨好。
周国贤也难得纯情形象亦令人受落。
卢巧音有魅力,只是角色没有发挥空间。
这批青春演员的演技当然难以与那些一线影星相比,但在整部电影来说是取分的重要部份,如演贱格老板的李思捷,他的演绎弥补了不少剧本上的薄弱。
我是看《半醉人间》的免费首映的,主持人的开场白:“带位的职员说很久没有见过全场爆满的周未四点场了。
”如果不是有此机会,可能电影落了画也不会知道。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384
这个世界好像很口渴,人人都需要喝点东西,可人生就像白水一样,是无味的...
人间太苦 成仙太难
半醉人间少痛苦。不要活的太清醒。P.S.真想时不时去半人间喝一杯。
形形色色,来来去去,大家都是这样的人生。很多东西,失去才会想要珍惜。人间太苦,成仙太难。
香港人总是想故作深沉,却又那么浅薄。
唉唉唉。我看了2遍。嗯。
人生!
为什么这么高分
酒。
很港味,颓废fu。
人间太苦,升仙太难,不如半醉人间。设定不错,故事缺乏代表性或者说略牵强。
两个导演联手还拍了这个鬼样,台词和节奏像泰国青春连续剧:中二又做作。盼着曾国祥出场看完他出完场就关了,否则浪费时间。曾国祥年轻的时候好帅鸭~要说是华语圈最帅的导演应该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了叭~
一个酒鬼一段故事,这个文艺啊
歌不错
经历过 方知过
卢巧音和阿葛的故事展開來應該會很萌。。不。。不過得換個男主角。。。。囧
上高中时电视里放过好多遍,喜欢半醉人间这个词,当时还因此片突发感慨写过东西来着。
看了很多遍 喜欢半醉的感觉 有酒 有音乐 还奢望些什么呢 无论多肤浅 无论多难过 就是喜欢 半醉人间
有好几幕分分钟要变恐怖片,炫技。郑丹瑞是不错,但被用得太无节制。李思捷是天份型,自己滥用。最妙葛民辉,基本上就是随便出来走走就很夺目。小女生演迹太重,十几年前的片子,如果努努力也都能出头,现在只认得一个曾国祥
人间太苦 成仙太难 何不半醉人间 和狗血共饮 ;我爱老板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