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极度悲伤,嗯,就是爱而不得的悲伤中看完了这个电影。
比较入心吧。
首先我觉得珊妮和董东之间根本不爱情,对于为什么是这个电影名字我就不是太清楚了,也可能是说的老一辈的恋爱?
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是因为最后都没有说再见。
先说两个现代主人公,虽然剧情很俗套,冥冥之中就是有什么东西指引着他们相遇了,比起爱情,我认为他们之间更像是彼此救赎。
同样是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同样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比起珊妮对人世间的看法,董东更大彻大悟一些。
他懂音乐不是名利场,他即便知道生命即将尽头也依然热爱。
也正因为他热爱音乐才会在遇到珊妮的那一刻想要救赎她。
而珊妮,她来到了人生最迷茫的时刻,其实对于她我有点感动,即使处在这样前无希望后无退路的时刻依旧没有放弃音乐。
虽然很丧,依旧把自己所有的情绪寄托在音乐里。
老一辈的爱情是真的感动到我了,尤其是那个男生并没有在回到城里就变心,这也是让我觉得惊喜的地方。
以前看过的很多剧都是因为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在见识过繁华的那一方就变心。
“秋兰,我很想你”,这句话真的让我破防了。
得一人心,没有物质的羁绊,没有两个人性格的不和,只单纯喜欢,也仅仅因为第一眼见的喜欢就走在一起,真的是让我羡慕了。
也许,比一起难得是同行,比同行难得是相遇,而比相遇难得,是遇见。
谢谢,人生中第一篇影评。
刚刷完《我还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因为于文文才了解到这个电影的,一听这个电影名字,先入为主的认为她就是一个单纯的文艺片,但是看完之后发现还是蛮不错的(虽然演技可能没那么好),小制作的电影就很难迎合所谓的市场,哎…电影主要两条线,一条线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男女为了音乐梦想一路坚持的故事。
林珊妮一个年轻女孩由于在音乐的道路上遇到各种挫折和难处,为了现实生存问题接到了延安的一个商演,生活一直很丧,在这中间偶遇到了一个董东的男孩,同样也是一个有音乐才华的年轻人,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渐冻症)无法坚持自己的音乐道路,但是生活的算是比较阳光。
两个相处了一段时间,音乐上交流了很多,都是相互很欣赏彼此的人。
另外一条线是一次珊妮在买吉他的过程中在里面无意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华林下乡和延安当地一个叫张秋兰女护士之间的爱情故事。
华林是一个音乐才子,由于音乐和小兰坠入了爱河,两人同样都很喜欢音乐。
后来由于恢复了高考,华林考上了北京音乐大学,而小兰还没考上,华想等后一年两人一起考上,但是为了让华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兰让她走了,没知这次竟然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几年后,华给兰来信说是自己遇到一个喜欢的女孩,马上要结婚了,这次是最后一次告别了,这时候兰已经怀有身孕,身为兰好久的闫大河只身来到北京质问华,了解了事情真相,理解了华,一直喜欢兰的大河默默承担了照顾这对可怜的妻儿的责任,后面在追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董东就是华的儿子,可能有由于遗传原因董也患上了渐冻症。
故事中间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点在于董为了完成珊妮的演出梦想,召集了自己的几个玩音乐的朋友,几个朋友现在为了生活都有自己的工作,音乐只是闲暇的打趣,演出结束了珊妮无意发现了原来董就是华的儿子,发现了原来他也得了渐冻症,生活无法自理,后来一次董与前女友的一次相遇,因为自己的病不想耽误自己的女友,董谎称自己和珊妮已经领证结婚了,让女友死心。
电影的结尾珊妮把这个真相告诉了董的女友,女友又回到了董身边陪董度过了最后一段快乐的时光,故事虽然是悲凉了,但是是美好的。
看完这个电影感受还是挺多的。
第一感动到点就是一个年轻女孩一路为了梦想坚持不放弃,珊妮就是于文文的映射,一路不被认可,一路为了梦想而放弃一点东西,幸好坚持没放弃,你现在就被大家看到了,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真心希望你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努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那一束美好的光。
其次感动的点在于董的一些朋友虽然为了生活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但是没有忘记音乐的初心,虽然各有自己的工作,但是闲暇之时还是会继续写歌,只是在心中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护者自己的音乐梦想和最初的那份美好与感动,泪目。
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有几个人能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内心的那份美好。
最后感动的点在于华和兰之间那份父辈美好爱情是多少人所向往的,真正美好的爱情应该就是希望对方过的幸福。
正是因为这样的爱情观很少所以才会显得无比珍贵和美好。
生活中可能不那么美好的事情比较多,所以一看到这类美好的人和事情都会使人向往和追求,希望努力成为一个能够给予别人光的人!
在抖音上看到预告,感觉应该不错,再加上这个忧伤文艺的片名,果断决定要去看,结果看了前半个小时,我就有种这可能是烂片的预感。
前几分钟我还能满怀期待地看下去,半小时后...这在讲啥?????
讲故事就好好讲故事,穿插叙事在这感觉用的乱七八糟的,而且张秋兰和华林的故事也平平无奇,没什么亮点。
怀孕的情节也是被其他电影用烂了的,你用起来没什么创新的话,那就是狗血了。
林珊妮(于文文)和男主的相遇相识也很尬,跳楼偶遇,然后又立马安排再次偶遇,无意得到的日记主角又恰巧是男主的父母,这硬凑也要有个度吧。
回到片名《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讲道理这个名字我很喜欢,相信看这电影的人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因为片名。
好,本片有两段故事,张秋兰的故事还算完整,顶多就是绝症与爱的情节相当烂俗一点。
那么女主的故事呢?
女主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是指哪一场??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是片头那个男的,应该是女主前男友吧,后来还给女主写了首歌,里面肯定是有故事的,我都在猜测故事走向了,结果呢,不是...整的我有点懵逼。
女主后来遇到男主,两个人很生硬地被导演凑在一起,然后呢,给女主整巡演,没有努力没有挫折,平淡又顺利地就继续下去了,最后呢,导演安排乐队一个龙套下线,让男主顶上,这让女主发现男主也有渐冻人症,然后呢,也没什么然后了。
这尼玛也算不上是一场恋爱啊。
这剧情安排的,片名和副线勉强合得上,和主线没关系???
宣传很多人看哭了,我看电影时候旁边也有一个妹子哭了,但我肯定,仅仅是片名引起的共鸣,换了随便一部爱情片都可以有这效果,他们哭,哭的是自己的故事,不是被剧情感动了,只是因为有个宣泄口,这个宣泄口是什么不重要。
曾经看过一部小说《我的完美女友何雨晴》,一个推理作家随笔写的爱情小说,女主因为渐冻人症最终离开了,那爱情故事写得刻骨铭心。
再看看这片,啥玩意啊。
给两分,一分给片名,一分给我臆想的渐冻人故事吧。
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一部伴随几分文艺气息,适合回味的爱情电影。
电影中看似讲了一个故事,两场恋爱,其实也可以算作一场恋爱。
因为电影没有通过女主林珊妮去挖掘一段被封印的爱情故事,看似在讲述那段上个世纪的爱情,也在讲述林珊妮与董东的爱情。
电影整部下来一直用比较平和的叙述方式,没有太多波澜的镜头,就连董东与人发生冲突以及董东与林珊妮的分别都显得非常平静,平静的似乎让你在影院睡着了。
其实电影是采用平和的方式去讲述爱情故事,导演不追求那种爱的无法自拔方式。
越是平淡的方式处理,越能让你体会到爱情的魅力,当你观影之后细细品味时,会觉得回味无穷。
你能在回味中品味到爱情的单纯,也能品味到爱情的那种朦胧之美。
那种话在嘴边,却无法说出的爱,是那么真实而又动人。
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爱情》,简单而又纯洁的文艺电影,需要用一颗安静的心,慢慢去感受。
不好看,看不懂,剧情杂乱,来回穿越,穿越还是那种解放的年代,哎真的很那评价 ,简直是没拍完的烂片.................................................................................................................................................................................................................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而每个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都有各不相同,有人干净利落,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人则云淡风轻,喜欢水到渠成、相濡以沫,也有人执迷不悟,明知不可得却不放手,由赵宇执导,于文文、宋宁峰主演的爱情片《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就是通过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展现爱情复杂、多变而又真实存的本质,看完这部电影,相信每一个人对爱情都会产生全新的感受与领悟。
影片故事开始时,于文文饰演的摇滚乐队主唱林珊妮正处于人生低谷,对事业、爱情甚至生命都失去了热情,宋宁峰饰演的董东也好不到哪去,原本也是摇滚老炮,现在因为行动不便而越混越惨,守着自己的小乐器店里勉强自食其力,每晚沉浸在酒精的麻醉中才能睡去。
就这样两个人,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相遇在一座陕北名城的天台上,因为跳楼你拉我扯,竟然无意中擦出了久违的火花。
与此同时,随着林珊妮手中的一本日记,时光又来到1970年代,华林与秋兰是一对年轻的知青,正在享受着单纯、质朴而又热烈的恋爱。
前后三十多年的时空交错,两对恋人的隔空交错,写实又接地气的剧情,加上不拘一格的影像手法,让影片始终在诗意与理性之间流动,引发观众对爱情的思考,正如秋兰的日记,你以为它是浪漫的,却没想到结局是如此残酷,而当你看到林珊妮和董东的世界太现实,但最好的爱情就应该是从来没有开口说爱你,却默默为你做了一切。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革命根据地延安,这在影视剧,尤其还是爱情题材的电影中都是很少见的城市。
电影没有刻意的展示,但确实体现了很多现代化的延安,与保留的旧时历史印记相结合。
我承认看之前先见为主的认为这部电影可能就是充斥着俗套的爱情。
但它两条时间线并行,知青下乡,有纯美朴素的爱情,而现代都市的追梦人,有迷茫阻碍与现实。
在情节的发展中,两条线的关系也慢慢展露,而这里有绝症,也有感动落泪的爱情。
其实这里让我想到的是的“父母爱情”。
纯美朴素的爱情,历经岁月,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而男女主角的知己关系处理的也是恰到好处。
有魅力的导演,电影自然就很好看。
剧情上没有一点点🤏逻辑,人物性格跟照着提纲写的一样。
一开始女主很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拽。
最搞笑的是女主的ex搬家,拿了一个24寸行李箱一小包垃圾叫了一辆GL8,普通的三厢车可能也是装不下。
紧接着女主事业感情遇到问题,依然很拽。
男主跳楼问女主要电话号码?
男主命中注定,女主狂拽酷炫。
男女主聊天最多的主题就是音乐,两个音乐领域的天选之子写出来的歌就还挺不忍直视的,不知道是不是都不食人间烟火。
女主给人脸上泼酒的剧情那段,女主的表达感觉像是抗日剧里的国恨家仇,反正感觉还挺强烈的。
被泼大爷的儿化音说的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两个年代线切换的我头晕。
差不多够140字了,VIP厅空调不错,刚好躺着睡会吧。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电影。
你说它情节不好吧,各种铺垫伏笔埋得挺好的,就连渐冻症的伏笔也藏在信里的字形散乱。
你说它情感表达不好吧,喝啤酒打不开一瞬间崩溃这种细节也有。
你说音乐不好听吧,但也绝对不难听。
但是合在一起怎么变成这种玩意,这九十多分钟看得我究极无敌煎熬。
我自认为抗无聊系数比较高,但都顶不住,结束了立马就离开座位,一秒都不想多呆,上一个给我这种感觉的。
这几个方面其实都是没问题,所以我觉得是导演的问题,把电影拍得稀碎。
一开始就线性叙事,没过几分钟就五年后,而且后面看来这段剧情一点儿都不重要,都是表现生活艰苦热爱音乐,后面全程说这个,这样很容易造成观感割裂,不如直接删了。
然后就是剧情重心,感觉标题和内容都是为了第二条知青线服务,但是拍出来却是双线,你要拍双线就别取这个标题,而且女主一开始去找人的动机模糊,莫名其妙就到了延安。
从前面来看其实是像一部偏小众的文艺片,到后面怀孕那就开始狗血了,渐冻症、不辞而别、隐瞒与欺骗。
说这几个词就够想象剧情了。
再加上两条线穿来穿去,歌曲旋律都差不多,所以这就开创了受苦流拍法,不过受苦的是观众。
导演或许懂故事,或许懂音乐(这确实不一定),但一定不懂电影。
故事是那么的感人,每个演员都演的这么好,发挥的这么好,歌也这么好听,为什么评分这么低,连一个舍得给五星好评的人都没有?
这里面除了女一有点名气我看了一看,其他的人都没有什么名气。
包括男一号。
但是他们演的都很好,年轻时候的妈妈刘琦 ,还有我刚刚认识的男一号宋宁峰 还有戴眼镜的闫叔叔,乐队里的所有人。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加油!
我是真的看哭了。
于文文的歌真好听,嗓音非常有特色。故事也很感人哇。五分。
故事稀碎 但听文文唱歌加一星~
很有质量的文艺片,情感表达的张力和拍摄手法都很好,很喜欢
看片名以为是狗血爱情爽片,被评论写的纠结了,但是最终给了满满惊喜。真的是一部用心的作品,这是需要阅历的人才能看懂的片子,一段伟大,一段释然,最后男主给母亲唱歌真的看哭…
于文文和宋宁峰都长了一张文艺且能讲爱情故事的脸,原创配乐也很好听,只可惜这些都类似于视效和听效一样,一部电影没有好的剧情和故事构架,其它一切都只是辅助。本片就像浪费了很好的资源,导演没有很好的讲出故事,两条故事线索也没有很好的展开,单拎出一条线(即使是套路)好好讲清楚,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中国现在除了拍些爱来爱去煽情懦弱毫无演技技术含量可言的电影还有啥??
故事很好,毕竟是有原著的。歌不够硬,一路子民谣。
跟暗恋对象看的,还带着闺蜜
剧情分两条线,相比起男女主的故事来说,男主父母的爱情故事更有看点一些,但是剧情剪辑太混乱,看不到最后都找不到重点,而且中间混杂了好多乱七八糟的歌曲,虽说听着都还凑合,但是就让人感觉观影体验不是很舒服。而且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到了最后的彩蛋才真正的表现出来,可惜已经是晚了。总体来说,一般般吧。
如果奔着歌去的,其实蛮不错的…
冲于文文来的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华林和张秋兰的故事有感动到我,身体健康最重要!ps 乌龙看片,原本要看另一部片名类似的影片,意外看成了这部,整体还可
于文文带资进组了吧
故事挺好,拍的一般,喜欢于文文。
4分全给于文文的,哈哈哈哈,专门为她看的这电影
各种无语
看了觉得还行,很喜欢里面的音乐
女主长得太像个白领了,但是弹琴都是全身,说明会?后边有一幕偶遇男主老乐队的人,和他的互动,设计地不错。
昔日我曾如此苍老,如今才是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