콜...敢问朴信惠,是谁给你的勇气和全钟瑞搭戏?
居然还有粉丝吹爆演技?
这片本值3星,因朴信惠的白眼从头翻到底,我最多只能打2星了。
[苦涩] 全钟瑞又是何方神圣?
听名字很陌生?
全钟瑞的处女作就入围奥斯卡,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第二次,距离小金人仅一步之遥!
这部作品就叫《燃烧》!
PS:本人始终认为韩国电影对于奥斯卡的冲击有3次:1是《思悼》,2是《燃烧》,3是《寄生虫》,可惜,个人认为前2部更值得!
[裂开] 李俊益的细腻和李沧东的文艺,本该远胜于拍类型片的奉俊昊,无奈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情感的表达仍然水土不服!
一个不入流的流量小花旦,本不值得我占用朋友圈吐槽,可朴信惠的粉丝竟然还质疑我男神曹承佑?
说我曹又老又丑?
还说更希望朴信惠能多和李敏镐李钟硕这样的男星合作?
这又是什么操作???
个别小朋友们请不要肆意暴露自身的无知和自大好吗!
曹承佑拍《春香传》的时候才19岁,就已经走上戛纳红毯了!
随后大钟百想双料影帝加身,但凡有作品就次次入围青龙!
不仅如此,曹承佑还是一名优秀的歌剧演员!
不接广告,鲜少通告!
就这几点,足以让人仰望!
反观朴信惠,10多岁就凭童星出道,如今都30岁了,演戏依然只会翻白眼!
WTF就这点来说我也很赞同这群粉丝的观点,毕竟演技这东西骗不了人,没有就是没有,非常不和谐的对手戏只会拉低另一个优秀演员的表现,甚至拉低整部作品的档次!
因此还是李敏镐和李钟硕这样的段位更合适吧,反正白眼你翻我来我翻你,倒也映趣成辉、相得益彰!
[翻白眼][翻白眼][翻白眼]相形之下,就连玄彬都能被衬托成“TV部门男子最优秀演技赏”的百想提名,可见朴表演之惨烈!
[裂开]奉劝贵圈粉丝耗子尾汁!
[让我看看]最后贡献一组截屏,看朴信惠的“演技”!
🤣
本以为十二月的好片都在影院,结果第一周的《怪物猎人》和《赤狐书生》就扑得面目全非。
更没想到的是,这周苏莫看的最惊喜的电影竟是韩国惊悚片《电话》。
看完结局,一开始我和许多小伙伴一样,表示难以接受。
这种不接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情感上,没有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仿佛为了反转而反转,二是逻辑上,现在时间线的书妍的结局,如何从天堂跌入地狱的?
可是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影片的设定,这个结局在逻辑上就十分合理,倒是好多相关分析把这段理解复杂了。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这部优秀的韩国惊悚电影。
好电影多到看不完,建议先收藏了再看。
担心片荒,关注苏莫就够了。
电影开场不久就亮出了隔空电话的设定:2019年的书妍不停的接到1999年的女孩英淑的电话。
几番交流之后,两个“同龄”的女孩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这事儿说起来也不奇怪,书妍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在意外中去世,她觉得是母亲没有关好炉子才害死了老爸,两人关系一直不怎么样,所以书妍肯定是孤独的。
电话那头的英淑更惨,不停的受到老妈的虐待和折磨,过着压抑痛苦的生活。
英淑得知了书妍父亲去世的情况,竟然在过去的时间线上阻止了意外的发生,而书妍所在的2019年,老爸立刻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了她身边。
最开始,隔空通话创造了不少的美好,可事情很快就急转直下。
为了感谢英淑救了自己的父亲,书妍也通过网上搜集的情报,救了英淑的命,可她不知道的是,英淑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因为活了下来,很多人都无辜丧命。
这里看出几点他们通话的设定:电话只能从过去打往未来,反过来则不行。
过去被改变,未来也会发生对应的变化。
两个时空是平行推进的,只要是1999年还没发生事,就都有可能被改改变。
这一点很重要。
过去被改写后,书妍却不能自动拥有这些记忆,只能通过周围的变化去推测。
类似于将她从原宇宙,硬塞进了新的平行宇宙。
两人居然不合谋买彩票,这是穿越的常识好不好?
我之前曾专门聊过韩剧《信号》设定的失败之处,就是两条时空没有平行推进,《电话》这里要合理得多。
而另一个设定还轻易的化解了蝴蝶效应的不确定性:1999年没发生的事都能改变,只有确定发生了的,2019年才会发生改变。
比如说书妍的父亲在1999年被杀死,现在时间线的他就会凭空消失。
而过去时间线还是孩子的书妍就在英淑的魔爪之下,按理说2019年的书妍也会有很多变化才对。
但根据影片的设定,因为1999年的书妍的最终命运还没有发生,那么现在的她就暂时不受影响。
我们可以把1999年还没发生的事想成薛定谔的猫,他们即发生了又没发生,现在时间线所反映的,只是没揭开谜底的混沌状态。
看的时候我是觉得有点奇怪的,不过这种设定的东西,即使不舒服也要接受,只要电影能在自己的设定里自圆其说就是没问题的。
知道了这些,后边的结尾就好理解了。
书妍母亲在1999年与英淑同归于尽,2019年的英淑立刻消失不见。
这里不能说她就是死掉了,只是坠楼事件让她没能出现在书妍面前而已。
至于其他的变化,因为1999年的事情尚未尘埃落定,所以现在的时间线并没表现出来。
书妍的母亲一定是先醒过来的,书妍才会在墓地与她重逢。
但过去时间线的英淑也并没死,但她也没醒过来,所以现在时间线暂时不受影响。
当英淑终于醒过来,并且杀死了书妍母亲之后,现在时间线的母亲凭空消失。
英淑又将年幼的书妍囚禁,所以下一秒,书妍就被囚禁了20年。
至于彩蛋里的通话其实是一段闪回,在书妍母亲与警察登门调查之前,英淑给未来的自己打了一个电话,并得知她这天可能会死,一定要紧握电话才行。
这里我只好脑补一下了:两个英淑打电话的同时,书妍手上的笔记本已经变成了“警察带失踪儿童母亲同行”,这么推论的话,此时的英淑是经历过上门拜访的场景的。
但英淑没有提醒过去的自己坠楼之类的细节,说明此时她并不清楚。
因为1999年还是可以够改变的,英淑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电影里没提具体是什么),知道这一晚特别凶险,所以提醒自己保护好电话。
我前后把这里看了两遍,觉得更多是营造惊悚的氛围,其实并没对结局产生大的影响。
想明白了这一节,电影自然在我心目中又高出一截。
最后再说说电影的缺点,主要女主朴信惠的演技有点没跟上,特别是跟演过《燃烧》的女配金钟瑞强大到恐怖的表演一比,差距是碾压的。
书妍经历了大喜大悲,内心变化极其复杂的,朴信惠的表演却没什么层次。
再一个问题是,书妍被塑造成一个看似十分聪明的女孩,她有现代互联网这么强悍的武器,竟然把自己一步步引入深渊,可以说剧本对这个人物的设计,是不统一的,也不合理的。
(如果从一开始就把她塑造成冲动白痴的形象,我反而更能接受)
不过这点小问题改变不了结论,2020年电影产量锐减,《电话》作为年底的惊悚片爆款,我是非常推荐的。
(END)
三星半,好多逻辑不顺的地方--记忆的实时更新。
若是身处改变时间线的两人的记忆不改变的话倒是可以理解。
--发生煤气爆炸之后,警察按例询问,会收到怎样的回答,目前想了两种:1.自己推责任:自己害死了爸爸,不知道自己会受到什么惩罚,加之第一次面对死亡,很害怕,害怕自己会受伤害,所以不敢承认,不敢承担害死爸爸的责任(可能不知道要承担责任),说不知道煤气的事,推给妈妈就好了。
小孩嘛能有什么坏心,所有人都会相信她,不再找她问问题了。
自己这下放心了,开心了,这些人不找我,原来不是我的问题啊,一定是妈妈没关,一定是妈妈的错。
2.妈妈抢责任:妈妈插嘴,(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信任)说一定是自己忘关煤气了。
警察认为合情理,孩子也听进去了,忽视自己的行为(潜意识也是不敢承认),开始怨恨妈妈:妈妈都承认了,我还要说什么吗?
我没有错。
又蠢又邪恶。
拍得好好...真的..导演非常清楚怎么调度场景使用镜头语言,交叉蒙太奇的运用也很到位..虽然感觉剧本逻辑还是哪里会有点问题,因为time travel这种东西真的太复杂了..但是the paradox of time travel这篇论文里又表明time travel是有可能实现的,再加之这几年物理学关于曲率驱动可行性的讨论和量子研究..这个问题显得不再那么抽象了。
但如果不去思考它的本身和运用规范,就会像电影里那样乱套了!
影片在一些情节上偶尔给人一种急于想要呈现的烂片感(尤其是后半段只能靠女主智商脱线才能发展),但实际真的瑕不掩瑜。
其实剧本的一切都是从那个电视节目开始的,朴的角色两度害死亲人也是悲催..如果她没在第一次告知“凶手”会死而就让她死去了一切就会尘埃落定,但也会违反人设。
又或者她能意识到草莓叔死后凶手会被抓也没事,但就是要去质问一通,然后一切就开始了。
后面有段时间一度以为朴的角色在主时间线里老去然后变成那个继母,我怎么会那么想呢!
在时间线里老去但也不能回到过去!
影片里只存在两条线,而这两条线互相影响,但同时都在推进,是无法循环或闭环的,没有比过去那条副线更早的时间,如果没有“现在”的帮助和影响,“过去”就是固定的。
影片里时间线的关系真的就像爱因斯坦那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不过是一场顽固而持续的幻觉。
最后的最后类似于彩蛋那样的结局真是神来之笔..挺残忍的就是
如果说《信号》对我来说是隔着时间的长河,某种正义的信念在电波里复活的话,《CALL》更像是一盆冷水。
14岁的我很希望拉开抽屉就能坐进时光机,此刻20岁的我坐在这里,也突然开始希望身边堆成小丘陵的课本可以一页页消散,柜子上摆着的“HYCOSAN”可以回到药店的架子上,让李子维穿过人海走到黄雨萱窗下听见“你要记得今天哦,今天是我们的第一天”,让我重新戴回厚厚的眼镜,回到某一年,回到2020甚至2000之前的随便一年。
那时候的我在日记里写“或许有天,死去的时间和灵魂会重新复活”,于是吴英淑真的复活,她拿起她藏在衣柜里的红色灭火器,温热的血浆沾染的单眼皮像一把锋利又危险的刀。
吴英淑是特别的,虽然那把原本应该作为证物的刀被火焰舔舐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嘴唇在发抖,但她超出寻常地美丽、聪明、偏执,“她是怎么笑得那么急促、可爱又变态的呢”。
为什么呢?
我常常想问这个问题,缘何书妍会拿起那个被诅咒的电话,缘何封住的深渊被夜半惊醒的女人砸开,缘何精心粉刷的海洋绿色墙壁在夜里会暗的像一碗即使有光也照不出一点快乐的巫药?
英淑笑起来的时候,她换上她喜欢的红色上衣的时候,她坐在人群里近乎疯狂地啃食炸鸡的时候,我几乎要忘了那些被咬掉脑袋的小熊软糖。
为什么她会患有精神病呢?
我甚至那一刻有些变态地想,即使她有精神病,那个总是涂着白色粉底,嘴唇红得像血的女人也不该让她只能活在只有蔬菜、灰尘和厚重窗帘的老房子里,她该出去看看这世界。
我为自己这样的想法陷入了矛盾,如果说“巫女”的错是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一个拥有反社会人格的精神病患者,那么“杀掉吴英淑”这件事是什么,吴英淑到底是什么。
吴英淑到底是什么呢。
她会笑起来,对电话那头素未谋面的声音说“要不要我救你爸爸一命”;她会在寂寞的房间里问“为什么要杀我”;她会说着“哥哥这件怎么样”,然后对着发现尸体而瘫坐在地上的成浩叹气;她会蹲在小狗笼前和未经世事的灵魂对视;她会用冷静到可怕的声音对电话那头许多年前的自己说“只要你紧握着这个电话,未来或许还可以被改变”。
她爱极了红色,她爱极了鲜血,她爱极了死而复生的自己,她爱极了掌握脆弱生命和宏大未来的感觉。
我不知道反社会人格归根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站在剧场大幕前开枪的李晓明那一刻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觉得应该用他人的死亡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只能凭现在浅薄的认知将其理解成一种掌控感,一种极度的自爱和自我认知的寻找,一种内在对他人的蔑视和无畏。
当然可以说她受了伤、他们受了伤、这个群体受了伤,那些对社会的恨意不是无迹可寻,但这件事很恐怖的点在于,李晓明没有恨那个剧场里的任何人,如果吴英淑有恨,恨的只是让她痛苦而她无法逃脱的“母亲”,而其他人,其他被杀掉、被毁掉、被用来伤害这些人怨恨的社会的人,那些人什么都还来不及做,他们只是被从属于社会的一个小小的个体。
这个社会大到让人会绝望、会恨的程度,可是死去的是渺小,反社会人格携带者伤害的是渺小、迷茫、不设防、和他们一样受了伤会愤怒会疼痛的血肉之躯。
我也一直在想,那个活在现在的金书妍,对着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流泪的金书妍,穿着紫色裙子头发长长,说着“英淑啊今晚你妈妈可能要杀了你”的金书妍,会否在某一时间也恨上了时间,恨上了善良,恨上了过去逃避错误的那个自己。
就像坐在凳子上发抖的小女孩不会知道是怎样一个幸福又善良的自己正引领着疼痛走来。
快乐的背后是汹涌又庞大的痛苦和悔意,是涂着红色指甲油的纤瘦手背上的疤痕,是脖颈上被藏在温暖的围巾里只对挚爱露出的一处陈年伤口。
我将其归因于时间,是时间把某种幸福的可能摊开在人面前,然后它势不可挡地碾碎一切带走一切,让人短暂地幸福,让人永恒地、不可避免地感到后悔。
“或许有天,死去的时间和灵魂会重新复活”。
时间从未死去,死去的只有我们。
如题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超时空来电》,剧情大部分都相同啊,要么是翻拍要么是抄袭。
但是我网上也没看过翻拍的新闻稿,倒是搜出来一堆吹导演颜值的通稿。
剧情方面,有些bug实在说不通,女主实力卖蠢,另一女主武力值逆天。
警察都是废物。
当然,如果你当成一个精分片来看,以上当我没说。
如果后续我看到有翻拍的通稿,我会来改到三星的。
以上。
《超时空来电》(2011)与《电话》(2020)前一段时间,韩国惊悚电影《电话》(콜)在美国流媒体播放平台网飞(Netflix)上线,影片翻拍自2011年英国小成本恐怖电影《超时空来电》(The Caller),大致讲述了女主角搬进一座房子,并接到了来自过去的陌生电话;《电话》上线后口碑反响不错,IMDb达7.1分,烂番茄指数100%,比原作《超时空来电》的IMDb6.1,烂番茄指数20%要明显好得多,这对《电话》的导演李聪贤而言,处女作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也已经是莫大的鼓励。
过去与现实交汇且相互影响的题材并不少见,例如《时空线索》(Deja Vu)中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与过去赛跑,《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中的时间是个圈等等;《超时空来电》的剧本不能称得上很棒,与其他探究时间的硬科幻题材电影相比,《超时空来电》更像是借助科幻的背景设定来玩小成本恐怖题材;而无论是电影的画面风格还是运镜都说明了一切。
《超时空来电》(2011)影片通过一个搬进便宜陌生的公寓的正在离婚诉讼期的女性的角度,来阐述该角色接到来自过去的陌生来电且因此而被卷入一场腥风血雨的故事;在这一方面,《电话》也大致继承了《超时空来电》的大部分设定,而除去了女主角深受虐待狂前夫的精神压迫的设定,追加了大量的亲情戏份,以及最重要的,也是两部电影最截然不同的一点,采用双女主的设定, 将电话另一头的角色具象化,构建出完整的两条主线。
简单来说,《超时空来电》像是一部恐怖电影,观众们以女主角的身份融入故事中,被看不见的来自过去的疯狂女人追杀的故事;而《电话》则像是一部惊悚电影,观众们在两条时间线中徘徊并深入了解两位角色之间从互相认识到相互厮杀的过程。
《电话》(2020)如今来看,《超时空来电》利用电话的未知性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概念,那就是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你永远不知道电话响起时,对面那头究竟是谁;而同时它也利用时间的单向性抛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你该如何杀死一个停留在过去的人?
显然《超时空来电》的悬念与恐怖氛围做得很足够,角色的设定也给本片增加了迷离的元素;《电话》则是更加聚焦故事本身的阐述以及两位主要角色的塑造和互动,这也让看完《超时空来电》而对幽暗老房子感到毛骨悚然的观众们,在看完《电话》后反而对全钟瑞(Jong-seo Jeon)的脸感到害怕。
《电话》中的全钟瑞而结局上,《超时空来电》并没有采用太多恐怖片常用的结尾后劲,而是在高潮部分踏踏实实地讲完一个最后已经没剩什么悬念的故事;而对《电话》结局的本身,观众们的评价倒是两极分化,导演李聪贤提供了包括正统结局以及开放性结局在内的两种结局,无非目的还是在于继续发散过去与现在中的,人为影响的无限可能性,其实对正统结局而言反倒显得多此一举;考虑到《电话》为李聪贤的处女作,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影片最后会出现开放性结局了。
《超时空来电》(2011)尽管《超时空来电》无论在科幻影史还是恐怖影史上都算不上是浓墨一笔,很大程度上只是编剧塞吉奥·卡西(Sergio Casci)灵感一现写下的一个服务于恐怖片的概念;而到李聪贤手上时,《电话》纳入了宗教悬疑色彩以及追加了全钟瑞的戏份,大改了故事的偏侧点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质量虽然算不上极佳,但也已可圈可点;至少在科幻与惊悚的把握之间,《电话》已经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因为素妍意外制造火灾,使父亲丧命,之后进入了双重人格,作为淑英时杀害了母亲,之后才有了养母,养母又认为淑英是恶魔附身,结果同样被淑英杀掉,之后为了掩盖真相陆续杀了其他人。
作为素妍时她希望改变这一切,希望自己没有杀任何人,更希望她母亲还活着,影片最后留下来的是素妍和淑英暗示着二十年来她一直生活在人格对立中。
两个人都是28岁,墙壁上的手印一样的,
作者:Bind 2018年李沧东导演的《燃烧》,一把火烧出了戛纳场刊最高分,引得万人讨论。
同时,这部影片还将一位前途无量的女演员送到观众面前——在千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申海美饰演者全钟瑞。
时隔两年的空窗期后,本月她终于回归,搭档朴信惠为今年死气沉沉的韩国电影贡献了这部不可多得的惊悚恐怖版《黑洞频率》。
故事发生在偏僻乡村中孤独伫立的空洞大宅中,那里不发生点惨案都对不起这六亲不认的气质。
朴信惠饰演的书妍因为母亲重病而回到大宅,但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的烦躁。
多年前母亲忘记关闭炉灶,导致失火害死了老爸,书妍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拒绝父母合葬。
母亲那边的事情不断,书妍的手机还在回来时不小心落在了高铁上。
无奈之下,她只好临时找出了大哥大一样的无线电话使用。
这部电话,可谓是天堂地狱一线牵。
除了第一次通话正常外,此后书妍不停收到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经兮兮的来电。
在处理全家福挂像时,她发现了隐藏在墙壁后的地下暗室,还找到了记录驱魔的日记和老照片。
这两件物品的所有者,正是电话那头的怪人,全钟瑞饰演的英淑。
这通电话连接了1999年与2019年,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电话两端的同样28岁的两人一开始仅仅是闲聊和听徐太志。
但随着英淑的时间线来到11月21日,幼年书妍跟父母一起来到大宅看房,英淑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改变对方的人生轨迹,救下书妍的父亲。
11月27日,一切如计划进行,原本的世界天旋地转,书妍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这次换她来寻找过去,帮助英淑逆天改命,但仅靠声音熟络的对方真的如她想象般那样吗?
当自己过去变成了别人的未来,其实书妍的人生和这家人的性命一直被掌握在陌生的英淑手里。
《黑洞频率》式的家庭温馨时刻戛然而止,接下来是血光四溅的“看不见的恶魔”。
作为全片最大的看点,全钟瑞与朴信惠靠表演撑起了一个个的“阴间”通话。
许久未见的全钟瑞演技依旧老道,把一个反社会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疯子”演得让人汗毛直竖。
轻浮和满不在乎的处事细节与其骇人听闻的分尸恶行反差强烈,一举一动都让人猜不到接下来的她还要怎样大开杀戒。
中年的英淑则是阴气沉沉,比塞满尸体的地下室还要阴森十分。
朴信惠此次进步颇大,幼年书妍被烫伤时,成年的她倒地抽搐加惨叫,这段内容都是即兴发挥,效果生猛。
可惜该角色最后才揭秘的一部分人设只留在了幼年期,没能再接再厉多制造几重反转,也就导致朴信惠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即便如此,二人的出演仍然足够出色,韩国NAVER观众评分打出的8.4分中,40%的赞誉给了该片的表演。
可以说,是她们的演出撑起了整部电影。
还有23%的好评给了靠颜值都能出道的本片导演李聪贤。
与朴信惠同岁,年仅30的他此前只有短片作品。
这部长片处女作原本计划3月时在院线上映,受疫情影响几经周转最终卖给了Netflix。
虽然是首部长片,但《电话》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不逊色于许多商业大作。
惊悚恐怖之余,导演还出色地展现了即时的时间反馈,前半段历史改变时支离破碎的世界重组,还有结尾处从2019年跨时空看1999年搏斗留下的新痕迹出现,非常带感。
影片也杂揉了许多惊悚片惯用的经典元素。
冷飕飕的大宅与地下室的连环杀手不必多说,英淑的宗教线则类似于《魔女嘉莉》《娑婆诃》。
被驱魔折磨的英淑也对应了该片的“if”主题:如果父亲活下来呢?
如果英淑待在精神病院治疗呢?
如果书妍选择借用叔叔的手机呢?
用平行世界分析每次世界线的改变,电影由果至因的逻辑简直折磨大脑,书妍能保留记忆的设定也相当困扰。
不妨这样想:将每次"if"当作一种发展可能,而导演选择将这些可能连接起来。
被抓不被抓,死或不死,大宅的三次变化与结局赋予英淑与书妍“写作剧本”的编剧职能,电话就是她们手中的钢笔。
对于本片结局,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2019年英淑的消失并不是死亡,那通电话已经改变了她的命运,此时此刻她并不在大宅中,书妍也并未看到她烟消云散。
而她之后再次拨通了打往1999年的电话,告知自己要干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她让过去的自己一定拿着电话,从而引发略显突兀的结局。
但是!
这不符合书妍怎么改命都留在原地和没有新世界记忆的设定。
所以权当这又是一次”if“吧,连上更黑的收尾也符合之前书妍越改命越崩的节奏,就讲究个”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算不上严谨到严丝合缝的该片,很多细节是很难捋清楚的,像是过去在发生驱魔仪式时,观众还根本看不出世界线发生了什么改变,2019年的地下室就开始冒烟了。
《电话》里的时间难题看不破也说不破,用这个来折磨自己更是大可不必,毕竟,爽到底的惊悚寒颤和两位女主才是重头戏。
刚刚看了几个高赞影评的解读,都很有启发性,但感觉不能完全说服我。
tipekit楼主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最后女恶魔从楼上摔下来是真死,所以才能在现代瞬间死亡,房屋瞬间变废墟。
而这个真正死亡也是在女恶魔的计划在内。
” tipekit楼主认为影片末尾女恶魔是真的死了,但这个死亡是“暂时死亡”,只要有电话的出现,女主在现在的时间点第一次接到电话,女恶魔就可以永生。
tipekit楼主的解读文章链接我个人认为这个“暂时死亡”和“永生”在本篇的设定和逻辑里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如果女恶魔摔下楼真的死了,那么即便她握紧电话,也是尸体握着电话,然后女主和妈妈会被警察发现,女主一家之后也不会搬入大宅,那么如此线性发展,女主到了影片一开始的时间点也不会回大宅,更不会有机会接到99年的女恶魔电话,这个循环就断掉了。
所以在这个循环里,只要女恶魔死掉了,一切就结束了。
同时任何一个人在过去的时间点,只要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不可能复生,这个是影片的设定。
好!
重点来了!
最后的彩蛋,我认为如果用薛定谔的猫理论来解释,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最后的事件可能的发展是这样的: 1. 女恶魔在现代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玻璃后打电话,她和19年的女恶魔在通话。
这个电话的内容已知是(1)告知妈妈和警察要上门,(2)告知妈妈和警察这次上门拜访里女恶魔可能会死掉,警示女恶魔即将到来的危险(现在的女恶魔脸上和脖子上有很严重的伤疤,这证明了在她存在的这个宇宙的过去里,她可能是在妈妈和警察的拜访里受了很严重的伤,几乎致死,这就证明了她为什么知道这个信息,因为她已经经历过,所以才能活到现在),(3)告诉99年女恶魔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拿着电话。
2. 在99年,妈妈和警察上门了,女恶魔早有心理准备,计划干掉两人。
3. 经过发展,99年的女恶魔追杀妈妈,现在的女恶魔追杀女主,这两件事同步了。
4. 激烈打斗后,99年的女恶魔和妈妈一起掉下楼。
5. 此时99年的女恶魔可能先晕过去,但没死,妈妈也可能没有死。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情况有点像薛定谔的猫,妈妈和女恶魔都是非死既生的,是一个不确定状态。
在这段不确定的时间内,会有4种可能性: 第一种,妈妈生,女恶魔死。
这样发展下去,有点像影片结局展示的状态,妈妈还活着,成年女主在现在逃过一劫,妈妈之后陪女主上坟,女恶魔彻底消失了。
第二种,妈妈生,女恶魔生。
这种情况可能是,妈妈先醒过来,带女主逃离房子,女恶魔后醒过来,带着电话继续作恶。
但是!
在现在女主被追杀的这个时间点,女恶魔在其他的地点,并不在大宅这里,所以从现在女主角的视角看,现在的女恶魔突然消失了。
注意,影片的结局也可能是这个,因为结局里展示的所有事件,在这个条件下也可以成立。
第三种,妈妈死,女恶魔生。
这种情况是彩蛋里展示的:妈妈永远消失了,女恶魔带着电话逃离,之后使用电话指挥过去的女恶魔,变成无敌状态,最后把成年女主绑架进行复仇。
(当然,女恶魔为什么没有在99年杀掉手无寸铁的小女孩女主,这里有可能是小女孩趁妈妈和女恶魔都昏迷的时候逃离了,也可能是女恶魔醒来后过于虚弱,直接逃走了,没有来得及杀小女孩。
这里可能性太多,不做过多推断)。
至于为什么和现在的女主打斗的女恶魔也消失了,这是因为,99年带着电话逃跑的女恶魔,之后可以用电话给过去的自己通话,无敌。
在现在和女主打斗的这个时间点,女恶魔在另外的地点,所以对现在的女主来说,女恶魔突然消失,女主临时安全。
第四种,妈妈死,女恶魔死。
这种状态是妈妈永远消失了,女恶魔也永远消失了。
现在的女主虽然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但是也安全了。
OK,至此,在99年从妈妈和女恶魔摔下楼到分出最终胜负的这段时间里 (为了便于理解,下文里称这段时间叫“薛定谔的时间”),这四种可能性都存在。
也就是说,可能有四个平行宇宙,分别代表了这四种可能的发展。
然后,电影的结局一开始展现的是第一或者第二种可能。
这里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因为影片没有给出任何信息佐证女恶魔真的在99年死了。
请注意!
虽然影片展现了第一或第二种可能,实际上在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里,四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电影展示哪一种取决于导演的艺术选择。
然而悲伤的是,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这段时间的长度 = 同时掉下楼的妈妈和女恶魔谁先醒来,或者谁能够醒来。
因此,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对应到现在的时间就是:女主在大宅脱险,跑到派出所问父母下落,跑到墓地,碰到妈妈,和妈妈离开墓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因为大宅所在地是个乡下小地方,做完这些事可能花不了多少时间。
最后,彩蛋给出的信息,实际上就是导演揭开了薛定谔的盒子,选定了最终的结局,就是第三种结局(妈妈死,女恶魔生,小女孩生)。
这个结局对应到99年就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恰好够现在的女主做完了:从大宅--墓地--碰到妈妈--乡间小路这些事的时间),99年的女恶魔醒了过来,带着电话逃脱(直接有画面展示,女恶魔生)。
妈妈应该是死了,因为乡间小路上的妈妈消失了(妈妈死)。
小女孩没死,因为小路上的成年女主还在 (小女孩生)。
最后的最后,成年女主被抓,看来也是难逃一劫。
所以,最后的结尾+彩蛋,其实就是导演利用99年 从妈妈和女恶魔摔下楼到最终分出胜负/生死 这中间的时间差玩了个花招。
先展示了某些可能性,最后又残忍地给出最终的答案,排除了其他的可能。
这也符合很多悬疑片先he再反转的恶趣味。。。
这就是结尾加彩蛋我的理解,只要利用了薛定谔的猫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个解读是符合逻辑的。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有未解的疑问,欢迎继续看下去!
如果没有,在这里可以关掉网页了。
感谢大家的热情!
我在回复区看到了超多很好的思考,大家都太棒了!
我发现很多问题比较类似,在这里总结一下,写出来供参考。
实际上这个结局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导演能解答,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Q1:为啥这个片子里的时空连接设定这么奇怪?
比如“记忆也是这个片子的问题。
时空线改变了,书妍却一直没有形成新的记忆,这是这个片子奇怪的地方。
” 这个片子关于时空连接的基本设定确实和很多同题材作品(比如《信号》《超时空来电》)都不太一样。
这个片子好像有几个基本设定:1. 99年家里的电话不管打给谁,都只能接到19年的电话上。
2. 电话只能99年打给19年,19年是打不回去的。
或者我们把这个设定说得更本质一点:电话只能从过去打到现在,现在是不能打给过去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19年的女恶魔嘱咐99年的自己必须要拿着电话,这样只要电话一直在女恶魔手里,99年的她就可以不断给19年的自己打电话获取信息。
3. 过去的事情发生了改变,现在马上随之刷新。
4. 历史被改变了后,只有现在的女主知道发生了什么,出现了哪些改变,但是!
她似乎并没有新历史的记忆,她只拥有最初历史的记忆和所有改变的记忆。
这四个设定,是我在影片里观察出来的。
当然,这些设定合不合理、科不科学并不在这个帖子的讨论范围里。
我觉得一个电影,只要做出了基本设定,然后在这个设定里把故事讲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电话》在我看来,这一点还是合格的,影片似乎没有出现不符合它自己设定的情节。
Q2:成年的朴信惠通过网络查到20年前全钟瑞的妈把全钟瑞给杀死了,然后全钟瑞的妈正常活着,才有了全钟瑞的妈把房子卖给朴信惠全家,然后才有了朴信惠在屋子里第一次接到过去全钟瑞的电话的情形。
由于朴信惠的电话告知,全钟瑞反杀了自己妈,就不可能发生后来把房子卖给朴信惠家的事情,那么朴信惠也没有机会出现在二十年后的房子里,那就没有人可以用电话来通知全钟瑞会被她妈杀,全钟瑞正常还是会死。
朴信惠到底能不能告知20年前的全钟瑞,让她避免自己的死亡?
这个片子里的现在一直在被历史改变。
也就是说历史发生改变,现在随之刷新,并不是一个循环。
女主一开始接到电话,这是整个事件的起点,从这个点开始,后面的历史一直在不停刷新,到结局之前变成了女恶魔活下来活到了19年。
所以女恶魔既然已经活下来了,那就并不需要成年女主活下来去救99年的女恶魔,女恶魔自己带着电话就可以救99年的自己。
所以即便女主家在99年全死,也不妨碍她能一直活到19年。
这个新的历史是说的通的,不矛盾。
Q3: 无绳电话不是无线电话,结局时19年的女恶魔带着电话跑路,这个电话离开房子也用不了啊!
这个点特别好!
我个人的理解是,导演暗示了女恶魔活下来之后一直生活在大宅里,所以可以一直用电话。
可能是19年的女恶魔摔下楼醒来后,带电话跑路了,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大宅生活,所以能够用电话。
这点其实被活到19年女恶魔那个段落佐证了。
那个段落里,19年的女恶魔仍旧生活在大宅里,地下室里全是冰箱。
这就反向证明了女恶魔能够继续使用电话。
Q4: 没有所谓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假死状态不是真正的死亡,这又不是《生死停留》。
只有99年英淑死亡,才会造成19年英淑消失,如果活下来了,19年的怎么会消失?
有好几个童靴提出了这个疑问,其实提的特别好。
个人感觉有没有“半死不活”的状态还是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薛定谔的猫这个理论,或者说你是不是接受“非死既生”这种说法?
如果你接受量子叠加理论,那么我这个解释对你就是合理的。
如果你不接受,那么我这个观点你肯定觉得有问题。
在这里贴一段网上对于薛定谔的猫的解释,希望能帮助解答这个疑问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orkingroomofddt/Home/ji-shu-2/xie-ding-e-de-mao-mi-ren-de-liang-zi-wu-li):
顺便补充一下,DNY童靴在楼下的评论里,提出了“薛定谔的时间”里的另外一种可能,我觉得说的也是很符合逻辑,加在这里供大家参考:“薛定谔时间里,过去女恶魔是否存在假死,类似心脏停跳,暂时无生命体征,所以未来女恶魔会短暂消失。
然后到彩蛋部分,过去女恶魔恢复生命体征,醒来,杀了过去女主妈, 现实女主妈消失。
然后女主被囚禁。
至于房子破败,可能假死状态的一种场景设定,过去女恶魔恢复意识后相信房子又会变回去。
”Q5: 我觉得从书妍和英淑在大宅中自由对峙起就无法逻辑自洽了。
如果英淑活到2020,那书妍和妈妈必死,至少妈妈死了书妍被囚禁,二者无法并立,就文章中分析的,如果书妍和妈妈都活着逃出去了,英淑至少被通缉,坐牢的可能性更大,不可能生活在2020年的大宅中。
如果英淑和书妍都活着,那妈妈肯定死了,妈妈死了那书妍没可能自由的在大宅中走动,她应该长期被囚禁甚至已经死了。
英淑不会放过书妍母女,而书妍母女也不可能放过英淑,故二者无法并立。
除非2020年的书妍和小时候的书妍不是同一个体,二者并存于同一时空。
这个问题里的分析本身没问题,从现实逻辑上讲,女主/妈妈 和 女恶魔确实是对立的,应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
但是咱们分析影片,需要从导演给出的确定证据出发。
影片里有很明确的画面,可以证明成年女主最后活着(彩蛋里成年女主被绑的镜头),以及女恶魔也活着(99年打斗女恶魔摔下楼后醒过来的镜头)。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从这里出发推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在影片本身的设定里能自恰?
我个人感觉哈,导演给出的结局,在影片给出的基础设定里还是逻辑自恰的。
一般,不够感人也不够悬疑也不够科幻也不够烧脑
韩国版黑洞频率,希望剧本给力!超时空来电的救爸爸 ,闪灵般的劈门……还可以,就是一锅乱炖,没惊喜。
暗黑惊悚版的《黑洞频率》。为啥不是《海市蜃楼》呢?因为《黑洞频率》是所有这类影片的祖师爷。而且这片和《黑洞频率》一样都是使用了电话连接过去和现在。为啥给二星呢?全赖结尾的反转。所谓这种反转的多了,就变成一种恶心的套路了。为了反转而反转,腻不腻歪啊?
女主太蠢导致看着就很生气
有被爽到但是逻辑上的bug太多太硬了。首先倒数第二个现实中女主在接完电话后被转移到满是冰箱=英淑20年来一直没有被抓到的现实中,还是自由身可以满地跑这本身就是个悖论。因为如果英淑一直逍遥法外,那20年前被抓住的小女主就不可能长大后成为跑来跑去的女主?再退一万步如果英淑没被抓而离开那栋房子,女主一家根本就不会搬进来使得女士能接到电话。
看看气氛。
这不就是韩剧《信号》设定吗?这么一对比我都觉得我给信号差评对信号不公正了。
朴信惠这次演得确实好,要夸!
这编导去当个糊男团的爱豆不好么,非要来霍霍电影……本片逻辑不能说有bug,只能说狗屁不通🆘 朴信惠演技烂过抖音网红,全钟瑞全程表演浮夸,看来没有名导调教就啥也不是。
全钟瑞太可以了!!演技炸裂啊!!英淑杀掉妈妈出街的配乐印象深刻。有可能是人格分裂也有可能是时空逆转,不管是那种理论都是很棒的观影体验,应该是Get Out之后我最喜欢的恐怖悬疑片了。
4.9分 剧情撑不起时空干涉的框架,这是一部套着科幻外壳的人文情感影片,但细节没有信念的支撑,这也将电影本身变得没有意义。
就这?!
文戏索然无味,武戏白费设定,全钟瑞是真吓人,多点这种角色就好了。
女主有时候聪明但有时候又犯蠢智商不稳定(可能是为了推动剧情),后半段质量开始下降,两段搏杀交替剪辑看起来混乱,最后结尾彩蛋画蛇添足
都是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的连结,双女主的《电话》比名导演、大制作的双男主的《信条》好看的多。《电话》情节紧凑,悬疑气氛步步逼升,两个主角有性格有深度,尤其是女二的角色从开头到结尾有很大转变,不像《信条》两个男主毫无性格,纯粹是为任务而生的工具人。《电话》里还有让人比较惊艳的镜头,主要是女二转变后的形象,《信条》里就是富豪的游艇、打戏、爆炸和追车,值得记住的镜头实在想不起来。共同的弱点是两部电影的逻辑都不是很清晰完美,让人觉得理解不了就不想理解了。两个女主好美,➕一颗星
能不能打电话给10分钟前的自己,看到第一个片尾字幕就关机?
深夜看还挺有意思~
看了20分钟,太磨叽了,没耐心
導演不錯,女二帶感,但結局過於自作聰明
我TM不去撒尿了,行吗?吓死我了,非要这么凶残吗?原来这是朴信惠啊,长挺好看!双女主演技都可以,那一句句的“西八”骂到我心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