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子

八子,八子参军,Advance Wave Upon Wave,Eight Sons

主演:刘端端,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八子》剧照

八子 剧照 NO.1八子 剧照 NO.2八子 剧照 NO.3八子 剧照 NO.4八子 剧照 NO.5八子 剧照 NO.6八子 剧照 NO.13八子 剧照 NO.14八子 剧照 NO.15八子 剧照 NO.16八子 剧照 NO.17八子 剧照 NO.18八子 剧照 NO.19八子 剧照 NO.20

《八子》剧情介绍

八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一场场艰苦战役的淬炼让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 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 影片根据江西赣南地区家喻户晓的“八子参军”的故事改编。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千万人民群众投入到支援革命战争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作为那个残酷年代的缩影,骨肉相连的母子情、不离不弃的兄弟情、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无数荡气回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念向北迈克和茉莉第四季治疗犬绿灯侠警视厅零系: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亵渎星愿苍穹的法芙娜HEAVENANDEARTH狼战选美小姐17岁的帝国弹片哆啦A梦:大雄与风之使者母亲的女友极狐动画异类大奖赛巨商金万德不可遗忘第三季血书江南四大才子背骑少女嘉年华中国营长太阳召唤第二季保持静止小飞侠彼得潘火影忍者疾风传鼬真传篇~光与暗~如果没有你狗血屯江湖往事奇招尽出悬崖

《八子》长篇影评

 1 ) 狐假虎名:八子

看之前,满怀期待。

之前听说有人看哭了,再者我印象中这种主旋律题材的电影,必定催泪。

因此我在观影几个小时之前就酝酿好了情绪。

结果却大失所望。

我是哭了,然而并不是因为这个电影哭。

这个电影更多的是感慨,不是感动。

仍然是“一大家子人死得没几个了”的故事,我满脑子是却却的《战长沙》。

这本小说没怎么正面写某个人怎么牺牲的,印象中好几个人的事迹都是转述,但是感觉比正面写好,更揪心。

原谅我喜欢把“牺牲”说成“死”,死得轻描淡写,更感英勇无畏和战争残酷。

倒是本来也不需要正面写(好像电视剧演出了一些),否则会改变小说的结构。

我想的是,有多少人,就是这么突然死去,活在别人的语言里,没什么镜头。

有些烈士,没有名字。

从2到7这六个哥哥,就是这么死的。

影片主要讲的是大哥带小弟成长的故事,兄弟情有,牺牲精神有。

那种小人物经历许多脱胎换骨的过程有。

但是就是干巴巴的。

可能是剧情结构的问题。

说什么感情的种类丰富,某些运营号还是夸大了。

若是妈站在村头张望一下就能体现个母子情,那和小学生作文写妈妈做好饭了等我回来一起吃一样矫揉造作。

标题“八子”特别吸引眼球。

不过电影的重点并非“八子”,只是借了抗战故事的名声。

和电影表现的内容不搭,但是用来营销真的很好用。

可耻。

仍然有让我印象深的情节。

“咱们什么时候打仗,能打得这么富裕啊。

”想想八年抗战,我们这方真的是啥都没,我觉得也不需要太突出什么个人传奇(不便说),就这一群小人物,可以贪生怕死,然而还是反人性地舍生;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取义,单单是去赴死(并不是说某些人的牺牲毫无意义)。

他们都能为了飘渺的希望去抵抗,太伟大了。

战争场面颇多,从电影方面看我感觉有些是瞎忙活。

电影基本平淡。

还不如再看看却却的《战长沙》。

怀念。

主旋律题材难以推荐,个人认为还是因为某些人拍不好。

 2 ) “排长”不是那么好当的一个“人设”

怎么说呢,人设真的不对。

排长这样子做,能当上排长吗?

真正的战争不是靠着满腔所谓的热血,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去指挥领导管理。

越过上级可以自主决定是真的bug了,从来没有一个军队敢这么玩。

玩的真是有点大了,不告知上级自己做决定是要上法庭的。

完全不负责任的将自己的战友一个个送上天堂。

领导管理职位真的不是那些热血的,有精神的,有目标的可以当的。

能力很重要,智商很重要。

没必要让他当排长,我觉得让他当排长我觉得反而好恨好恨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排长这么当,估计仗别想打了。

给他一个正常的小兵人设就很好,偏偏要弄个排长。

弄完排长之后还一点“智商”都没有……真的是。

恕我直言,排长真的不是这么当的。

电影特效还是可以的,但剧情真的有点尬,尬。

这个排长实力害死队友,真的怕。

且不说什么抗日手撕鬼子剧情,光看这个排长我都快气死了。

请不要这么黑战争中的排长,黑不起。

最后的剧情可以说很是感动,感动的点很多……当然既然说在军队我是排长,为何最后还要背他过河叫他哥哥?

不是说什么故意不讲感情,是排长先说了在军队里我就是排长。

我觉得叫哥哥,反而奇怪的很……我尊重历史,尊重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人。

但剧情真的,请导演上点心吧。

演员没有问题。

只是排长及其其他领导职务,不要这么玩了。

看得让人生气。

八子 (2019)4.22019 / 中国大陆 / 动作 历史 战争 / 高希希 / 刘端端 邵兵

 3 ) 人性化视角下的主旋律——电影《八子》

今日观影《八子》感慨良多,想起一些旧事儿,先说题外话,上次观看主旋律电影还是在中戏的实验剧场,那时候全班发票,我们都把票随手卖了,但是当得知老师也会看,又得花20块钱买回来,总归,那一次是逼着我们去看的,大家在电影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副赶紧完事儿,回去还要去小花园DB的架势,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陶老师在剧场里,一回头,见到我们一个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对我们说了一翻话,你们看不起主旋律电影吗?

让你们去拍试试?

现在给你们一个摄影机,你给我拍一个!

大家都不说话了。

老师最后说,如果你没有这个水平,请先学会尊重别人的作品。

那会儿看得是什么电影我就不说了,总归,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看国产主旋律电影,导致了,只要一提及主旋律电影,我脑海中会诞生非常不真实的英雄主义,比如全村的人为了保护一个党员而纷纷死在刺刀之下,或者,总会出现一些手撕鬼子的super hero,让场面变得非常喜剧。

而今观看《八子》我的概念完全被翻新了,高希希导演是一个煽情大师,中途我几次落泪,因为旁边坐着我的小外甥,我还不好意思哭,使劲憋出了内伤,结果,电影结束的时候,看见我的小外甥两眼通红,貌似已经哭过一轮了。

我的潜台词是,早知道你会哭,我还装什么大尾巴狼啊……话题走回来,正式开始影评模式。

————————剧透线电影《八子》的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秋,红军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老蒋派遣了50万兵力在江西南部围剿红军。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八子将视角聚焦在一个家庭的两个兄弟身上,通过这两兄弟的矛盾、碰撞、和解、以及最共同抗敌,面对生死,展现了这场残酷的战役下,真实的兄弟情,以及人性化的英雄主义。

在赣州,一个不起眼的家庭里有八个儿子,战争没来之前,这八个儿子都穿着母亲从庙里拿来的红布、亲手缝制的红肚兜,后来,这八个儿子中,有七个参加了红军,再后来,其中六个都战死沙场,唯剩下大儿子大牛(排长),和还未到年龄参军的小儿子满崽。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小儿子满崽离开心爱的女孩兰,从村里出发寻找大哥大牛,去参加红军开始的,跟着满崽的视角,我们就像一个新兵入营一样,进入到那个时代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围剿战役,第一场戏,便是丛林的河水被染成血红色,满崽踏着无数的尸体寻找大哥。

当满崽好不容找到了大哥之后,提出了当兵的要求,被大哥拒绝了,因为这个家里八个已经没了六个,大哥这条命早就押在了战场上,而最小的满崽得留下来照顾娘。

被大哥拒绝后,满崽看似好像回了家,但是紧接着一场恶战,排里的老赵在在枪林弹雨中拉出一个摸爬滚打的少年,拎回军营给大牛,大牛一抬眼,正是满崽,气不打一出来,一脚把满崽踢翻……满崽就是这样进了军营的,开启了他惨烈的革命生涯。

满崽作为新兵,上来便要跟着排长大牛完成艰巨的任务‘炸炮楼’,第一场战争中,满崽一个敌人都没杀死,吓得魂都没了,而大牛则抱着炸药包冲在枪林弹雨中把炮楼给炸了,大牛一句话都没有安慰满崽,反而是老赵一直照顾着满崽,兄弟二人自从成为排长与部下后,面对的都是生死枪弹,再也没有了任何笑脸。

随之而来的战役更加残酷,排里的人死伤过半,满崽再一次百无一用,老赵劝他回家照顾娘,打仗不适合他。

这一劝,满崽果然离了队,可是走到一半的时候,他想起了当年意气风发走出村口,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兰告别的场景,那时候的满崽一脸的稚气对兰说,我想亲你。

兰则说,都是你的,都留给你。

随后,满崽上了征程,兰唱起了赣南民歌送别……想到这里,满崽心中燃气一股热情,这条路他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可是,当他要回去的时候,被大牛一个枪眼怼了过来,大牛可以接受自己的弟弟战死沙场,但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弟弟成了逃兵,大牛两枪没有打到满崽,都被战友拦了下来,那天开始,两兄弟的矛盾达到了顶峰。

但是大牛所不知道的是,满崽并不是逃兵,他只是想要到别的部队证明他自己,而满崽所不知道的是,大牛顶着多大的压力,带领着一个排的人与众多敌方做突围,只为了大队人马能够顺利通关,老赵是其中的知情者,但是两兄弟之争,他也不好说话。

两兄弟就这么别扭着,直到任务的尾期,一次终极战役,敌人杀到了家门口,满崽要么拿起枪杀敌,要么就呆在那里等死,大牛抱着满崽对他怒吼着‘这就是战争,你六个哥哥都是这么死的,你不杀死他们,他们就杀死你!

’那一刻,呆愣愣的满崽看见战友们在挥着刀肉搏,看见当初血染河水的国民党军官在用机枪扫射着他生活在一起的战友们,他终于理解了大牛,大牛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在大牛的心中,这场战争,他保护的是他的‘兄弟们’,而除了他死去的那六个兄弟,这里的每一个战友都是他的兄弟,那时候,满崽终于拿起了枪,从男孩成为了一个男人,真正的跟着自己的大哥开始杀敌。

这场战争惨烈至极,以至于他们完成这次任务要撤离的时候,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满崽和大哥都妥妥的活下来了,原本以为这次撤离就是最终完成任务了,而故事的重头戏现在才刚刚开始,在他们要撤离的时候,敌方在关卡处设置了一个炮台,这个炮台会导致大部队到来的时候损失惨重,可能几千人都要毙命在这四门大炮下,就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大牛选择了攻破炮台,保全大部队突袭安全……十几个人要攻克一个架有四门大炮的炮台,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他们周密计划,以必死的决心奔赴最终的战场,而满崽认领了最艰巨的任务,穿越敌军阵营,给大部队送信。

就在执行任务的当天晚上,满崽和大牛告别,满崽最终问了大牛,那天你是不是真的想开枪打死我?

大牛坚毅的回答,是。

大牛说,你怪不怪我?

满崽摇头,不怪你。

两兄弟面对面的看着彼此,这一次,从他们的眼中能看出满崽对于大牛的谅解,也能看出大牛对满崽成长的肯定。

随后,满崽喊了一声,我走了,排长。

大牛则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什么排长,叫我哥。

成为部队新兵之后,这是大牛第一次让满崽叫他哥哥,也许大牛知道,此次战役或许是最终的分别了。

当满崽转身要走的时候,他忽然爬到了大牛的背上,大牛像小时候背着满崽那样,背着他过了一条河,他们彼此都知道彼此肩上背着的是千万条兄弟的命,但是那一刻,他们只想背着彼此过完这条河。

战役终于打响了,老赵葬身敌军的弹药库下,大牛以赴死的决心拎起炸药包要与炮台同归于尽,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满崽竟然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并且回归点燃了敌军燃油桶烧毁了炮台,救下了所剩无几的一个排里的战友,他终于从一个连枪都拿不起来的新兵成长为能够保护他的‘兄弟们’的真正的战士了。

当大牛带着最后的几个人逃到天险大桥处,为了断掉敌军唯一的追击之路,保护我军大部队,大牛决定炸掉天险大桥,最后战役就在此处了,兄弟二人只要过了这座桥,就可以保护他们肩负的所有兄弟的命,甚至就可以回到家,把肚兜安心的交给老母亲缝补……而最终,真正通过大桥的人,只有满崽,他的哥哥大牛躺在了大桥的中央,不停地喊着‘把桥炸掉!

’满崽含着眼泪,拉开了手榴弹,但是他并没有走开,而是,冲向了大桥的中央,背起了他的哥哥大牛,于是一声爆炸,画面在这里静止了。

我们最终不知道满崽是否成功的背着大牛逃离了那座桥,画面中飞在空中的红肚兜,平静的乡村里,老母亲站在一棵老树下眺望着远方,她的八个儿子都顺着那条路上了战场,而没一个回来过。

电影《八子》就这样结束了。

—————剧透结束—————以下是《八子》作为主旋律电影进步的几点:1、视角的人性化。

以亲情视角切入这场残酷的战役,讲战争本身不如讲人,通过讲人讲亲情我们反更能看出战争到底有多么残酷,而《八子》讲得正是人,所以我们才会有共情,才会有泪点,所以当我们不知道那两兄弟的生死的时候,老母亲站在树下眺望的身影才会让我们燃起泪点,有所期待。

2、人物去脸谱化。

我们的满崽从白丁到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是有一系列的成长轨迹的,从他开始不敢拿枪,到不知道为了什么拿枪,直到找到了拿枪的理由,这一点就是主旋律电影的进步,以往的主旋律电影都是上来就意气风发什么都不顾的革命,好像命真的很不值钱一样。

3、节奏把握到位。

我们如今的主旋律电影已经可以有商业电影的节奏了,三幕式以及最后一幕的终极任务,都是以明确任务牵着我们继续看下去的。

并且任务一项比一项升级。

这便是商业片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好莱坞大片的模式,他们对观众有一系列的快感机制分析。

感兴趣的人看看麦基就知道商业片的节奏模式。

《战狼2》也是纯好莱坞模式。

4、英雄主义的人性化解析。

美国的主旋律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主旋律,但实际上他们一直在标榜着他们的英雄主义主旋律,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为了救一个家里剩下的最后的一个孩子,一群人死了。

而《八子》的概念是,你们不理解中国当年战斗时的英雄主义,那好,我来用一对兄弟告诉你,大牛的视角,为了这场战争,我的兄弟们都死了,这里的每一个战友都是我的兄弟,这是大牛的所坚持的,他上来就被塑造成了英雄,而我们的主人公一定意义上讲,其实是满崽,我们都是从满崽的视角出发的,他只认哥哥是他的兄弟,要替哥哥打仗,要带哥哥回家,最终何润东所饰演的狙击手死后,他第一次感觉到战友皆兄弟,跟着哥哥一起扛着千万人的命,他理解了这种英雄主义,最终也成为了一名英雄。

5、细节的人性化。

这部电影很多细节我非常喜欢,因为一定意义上讲,它有写实的成分,所谓的写实就是说人话。

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真实情况,据说,当时确实是如此惨烈的,在弹药和粮草都缺乏的前提下,红军是真的以大刀和敌军的机关枪肉搏的,影片中很多细节都展现了这场战争打得有多么艰苦,因为敌军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人数都远胜我军,比如大牛坐在那里,听见18声炮轰,之后起身去战斗,他们当时有一句对话,多浪费啊。

这句台词就是‘说人话’,不难想象,也许当年那些人在打仗的时候,会说出同样的话。

而大牛每次战斗之后,都是带着弟兄们到处捡拾弹药,他五弟就是在捡手榴弹的时候被炸死的,包括狙击手那段戏,满崽给他拎去40发子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有这个优待……两个人在山坡上抗敌,聊的是一颗子弹爆两个头的事儿,放在我们以前的主旋律电影中,这种场景,一般对话都是歌颂革命的美好。

最终,总结语,当我们在听到主旋律这三个字就嗤之以鼻的时候,不妨去思考一下,我们的主旋律是切切实实在进步的,无论是从故事构建上,还是从讲述故事的方法上,希望豆瓣的小伙伴们不要太刁钻,见红就骂,我再次想起陶老师当年对我们说的话,你行你拍一个试试。

主旋律这道考题比你心中真正想写的故事要更难,这年头,你拍一个英雄,真的能把人看落泪了,就是一种成功了。

PS:当然你肯定会问我,为什么我们的主角干打不死,尤其是大牛,这点就老套死了,那我就想说,为什么拯救大兵瑞恩汤姆汉克斯要最后死?

当然你肯定还得问,为什么我方在桥这边打仗的时候,敌方不扔几个手榴弹将我方那几个人儿赶紧炸死?

那我还得回答你,几个手榴弹过来,桥也塌了,他们从什么地方过天险?

 4 ) 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好看的红色电影

可以看得出来,导演和演员都是很有诚意的,里面有些镜头演的很好,有些镜头拍得很艺术。

但是,错乱的情节,混乱的因果关系,以及对史实和现实的偏离,让它看起来不像那个时代的电影。

而是像为了拍给现在的人看的一部红色影片。

一个人斗野猪,跑得比野猪快;主角光环枪林弹雨里用机枪打下直升机,把炸药包扔进碉堡;挖了一晚上地洞没有留个人帮忙看一下,也不知道泥土是湿的;红军队伍里把一个18岁的战士叫孩子,那时候18岁干营长甚至团长的还少吗。

等等。

还有时候,为了夸张表现个别情感,镜头表现得有些过分,比如为了体现满崽刚开始的不成熟,过分描写的懦弱、犹豫不决、不知所措;为了描写母亲伟大,过分描写的一遍遍喊“一定要活着回来”,如果母亲一直是这种想法,又何必把八个儿子都送去当红军呢?

(还把脸P得那么嫩。。。

);为了突出描写老大,塑造得有些过分,一个排表现得像一个团甚至一个师,各种运筹帷幄,排指导员,排通信员,排卫生员都出来了,关键是,革命的队伍里怎么军阀气息那么严重!

以上,我们的红色电影可取的题材很多,但是要真正拍出打动人的电影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 《八子》的家国情怀与强大张力令我荡气回肠热泪盈眶

《八子》的家国情怀与强大张力令我荡气回肠热泪盈眶写于2019年6月30日周志芳 按说,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我看了不少,但还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八子》的家国情怀与强大张力如此令我荡气回肠热泪盈眶,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大家都能走进影院,好好看一场《八子》,为那些曾经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战士,为那些曾经弹尽粮绝仍然坚守阵地的官兵,为那些在枪林弹雨背后孤独守望的英雄母亲,尽管我已经走出影院好几个小时,但我仍然忍不住像刚才置身影院中一样心情激动,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

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

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经过一场场战役的淬炼,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

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

《八子》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打动了我?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编剧董哲的大开大合大格局,他一贯善于驾驭战争题材,拥有强大叙事能力,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对华夏文明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他有满腔热血,豪情满怀,手中的如椽巨笔,挥洒自如,能有这样的编剧把控剧本质量,无疑增强了作品的成功率,董哲不愧是打造过《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的华表奖优秀编剧!

其次是导演高希希的坐镇指挥,高希希一向很擅长拍摄战争题材,从《毛泽东》《历史的天空》《血战长空》到《幸福像花儿一样》,由高希希执导的多部战争、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广受观众喜爱并且实现了飞天奖、华表奖、金鹰奖、百合奖“全满贯”,有人指责高希希执导的《八子》有过多的战争场面而人物塑造扁平单薄,对此我绝不能苟同,恰恰相反,高希希没有像那些狗血神剧的导演给电影加上华而不实的感情戏、更没有违背历史的真实性去刻意回避战争的残酷性,相反他用真实的战斗场面还原了故事的最朴实也最感人的一面,电影的故事原型是江西瑞金沙洲坝七堡乡一位名叫杨显荣的老人,将自己的八个儿子全部送上战场,全部壮烈牺牲,诚如所言,这部影片就是以八子参军为背景,着重展现的是兄弟八个最后只剩老大和老幺两人在战场上的成长和坚持。

据统计,被称为新中国“红色摇篮”的赣南中央苏区当年总计有33余万人参加红军,60余万人参加赤卫队等支前作战,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可谓“家家有烈士,户户埋忠骨”。

我有同行观影的朋友说这部影片拍得令人绝望,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可能会让人们对战争产生恐惧感从此不会有人再甘愿前赴后继奔赴沙场,我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导演高希希这样的拍摄风格,就是要通过体现战争真实的残酷性来让我们加倍珍惜英雄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幸福,他们的牺牲也因此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与悲剧意义,为此我认为高希希导演的这部作品是很成功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体演员的杰出表现成就了这部大戏,除了刘端端是我不太熟悉的青年演员,其他几位主演如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姚金飞都是非常优秀的老戏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尤其牵动人心,别的不说,仅仅是岳红饰演的英雄母亲出镜不多就足以令人肝肠寸断痛彻心扉,面对儿子们的死讯,她平静得甚至没有一滴眼泪,然而我却在她那几缕白发、几许皱纹、几声呼唤中哭得死去活来,其他几位演员的杰出表现就更毋庸赘述了,不是我不愿意将他们的表演天分与精彩瞬间一一诉诸笔墨,实在是我害怕自己铺陈太盛,会再一次引发泪奔,为此恳请体谅体谅我脆弱的小心灵有着太多的难以承受之重,言尽于此,唯愿此时无声胜有声!

观影《八子》,致敬英雄!

 6 ) 观后感之二

电影《八子》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在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心情久久未能平复,不论是杨大牛和他带领小连队,还是在家中每日等待儿子归来的老母亲,又或是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满崽,所表现出的那股“宁舍小家、顾全大义”的浩然之气,杨大牛几次做出不属于自己连队任务的决定,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袭击,为大部队转移争取到宝贵时间,正有如是黄继光、董存瑞等烈士先辈那种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英勇无畏精神。

今后要将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触和思考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转化为一种动力,跟随着我们党的脚步,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7 ) 《八子》《八佰》《金刚川》让人们记住历史

今天刷了两部根据史实改编的电影:《金刚川》和《八子》。

原本以为这个片子能有高分,没想到却低得让人怀疑。

那些说个人英雄主义的可以对比一下《血战钢锯岭》,看看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

一个母亲生了八个儿子,然后送八个儿子上了战场。

明明知道凶多吉少,明明知道妈心疼孩子,可是真正能够做到将自己孩子全部送上战场的女人,估计不多。

看到满崽的母亲站在村前大树下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黑发等到白发却没有等到,心里太难受了。

满崽给大部队送信之前与哥哥大牛的离别让人泪目,谁都不知道满崽能否活着回来。

一路的艰险让满崽险些送命,护送他的几个战士都牺牲了,他最终在炸敌人弹药库的时候回来了。

然而短暂的相聚意味着永久的离别。

三排打得剩下不到十个人(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

紧张的剧情在炸桥时达到高潮。

只有让人物面临艰难的选择时,剧情才牵动人心。

大牛为了给满崽争取炸桥时间,或许是为了解除满崽的后顾之忧——他还在桥上,满崽不忍心炸桥,除非他已经过桥或者已经牺牲。

或许两者皆有,大牛明白自己受伤无法再过桥了,最好的选择就是死,让满崽无后顾之忧。

在桥上中弹后,他毅然地回头打敌人。

看到这我哭了。

无论是大牛还是满崽,他们的选择都没有错。

如果我是大牛,我也会要求满崽炸桥;同样,如果我是满崽,看到自己的哥哥还在桥上,我也不会炸桥。

看到这,真庆幸我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生死抉择的时刻,一切只因有这些先烈用他们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这样静好的岁月。

 8 ) 高希希动作爽片看嗨,紧凑过瘾绝不是吹的

传言不虚,高希希导演相比《露水红颜》《游戏规则》要靠谱认真多了,他总算拍了一部紧凑过瘾的热血动作大片。

除了在质朴故事上别具匠心,不追求张扬个性,还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有别好莱坞大片。

儿《八子》的音乐、节奏、枪战都堪称高质量、高品质,拍出国产动作片中少有的悲壮惨烈,精良制作丝毫不亚于《红海行动》。

改编自上世纪30年代的真实事件,杨母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却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

偏偏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哥两又要跟全体战友去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这不止只是一部燃、刚、硬核风格的战争片,它还是一部“有爱”的片子,但高希希导演叙事有条不紊,浓烈骨肉情深与战友情,都凸显了一种人性的力量。

聚焦大牛和满崽的兄弟情,对刘端端、邵兵演技考验很重,哥哥大牛刚直不阿、满腔热血,只为红军掩护,就下令去炸炮营、炸桥,邵兵铁骨铮铮角色拿捏绝佳;满崽则是从战场胆怯到成长锐变的历练,刘端端在戏中一秒落泪,爬泥坑、落水、摔跟头,吃尽苦头,但种种艰辛付出后,才呈现出了电影应有的真实。

从一开始因为误会导致的相爱相杀,满崽被哥哥大牛当胸狠踹、大牛在盛怒之下想将“逃兵”满崽就地正法,到后来两兄弟并肩战斗,两度上演温情戳泪的“兄弟互背”,这种兄弟情很扎实,很触动人。

当炸桥时,邵兵端着重机枪横扫,想撤退时发现战友死去,嘴边叼着烟,以及刘端端最后含泪点燃炸弹,合理的煽情都戳到大家心灵深处最柔弱那根丝。

何润东客串狙击手李大山,说着很有道理战场常识,清醒机警、身手敏捷,却自吹枪法如神,反逃不过轰鸣炮火。

老赵用盗墓方式挖地道埋炸弹,不料最后发现等于给自己挖坑,只能慷慨赴死。

再不说那些掩护满崽、大牛的士兵们,每个都是血肉之躯,却为革命信仰牺牲殉身,同标题中“Advance Wave Upon Wave”意思——前赴后继,不免让人感动。

枪战、爆破、炸桥、空袭等元素一应俱全,刘端端开篇跟野猪博斗镜头,CG特效与惊悚细节都非常逼真,满崽和队友被敌人追杀,周围子弹呼啸而过,惊险万分;而大牛队伍被打得狼狈不堪时,满崽偷炸敌人炮营,油桶燃烧引发巨大火球爆破,全程轰鸣音乐与音响都很有刺激感,就连万达影院内的椅子都被震到。

高希希导演在电影工业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但又是结合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历史与故事来打造的一部精良巨作。

同样有邵兵与“八子去一子回”,却让我联想起《忠烈杨家将》,满崽通过残酷战争历练成长为英雄,但大牛和兄弟们则与世长辞,内战是特殊时期下的必然选择,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尊重历史,也是尊重曾流血牺牲的那些战士们!

目前有舆论说,电影有“中国人打中国人之嫌”,放在当下这句话是没问题的,中国人内部的争执、兄弟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是人类文明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决定的。

但是八十多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在关于中国命运和前途选择的时候,中国人之间进行了残酷的选择与决战,最终代表最广大民众利益的那一方取了胜利,偶然之中却也必然。

今天拍“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电影其实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给所有中国人以启示:愿中国人之间不再有战争,愿所有中国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们不再惶恐和不安,用协商来解决大家的意见和分歧,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9 ) 历史需要铭记

五星红旗就是革命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就是踏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前进的。

《八子》看哭了我,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好作品。

影片想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看见战争的残酷,看见革命人的信念。

一个母亲的八个孩子战死沙场,出生在《八子》故乡的我,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听多少遍,看多少遍都会落泪,其实有多少家庭都是这样,把丈夫、儿子、孙子送上前线支援革命。

为了革命,为了信仰,我们赣南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希望让全国人民看到!

 10 ) 一部精致的战争片

这部片子不失为一部很精致的电影,由于年代久远,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段历史了解的局限,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疑问,战斗中出现的武器都符合反围剿时,国共双方使用的武器,冲锋枪那时候被苏区的群众称为“花机关”,是德国设计的P18冲锋枪,几百斤的野猪在赣南山区也是很多见的,并且七十年代赣南山区都还有华南虎。

红军在宜黄,在兴国都曾经用机枪击落过国民党的飞机,红军在攻打赣州城、攻打地主武装占据的土围中广泛采用了坑道作业来摧毁城墙,《八子》在片中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红军在反围剿中的残酷与艰辛战斗场面,并作为本片的主线,以此来反映赣南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处的巨大牺牲与贡献,电影的片幅有限,更多地是采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来压缩时空,电影没有延续传统革命题材中老套的模式,战场中刻不容情,没有时间让你抱着战友、亲人痛哭,生与死都在瞬间,这是《八子》中最大的突破——真实!

《八子》短评

感受了一把红军们打仗的英雄气概,不当逃兵。何润东李大山神枪手!但是这种打斗镜头看的有点头晕眼花。单位组织观影,纪念中国成立70周年。万豪。和弟弟,娜姐。

4分钟前
  • 什锦小饭团
  • 推荐

当排长把一个个牺牲的战友背下来的时候,泪崩啊。我们不喜欢战争,更加不喜欢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可是那段历史就是这样!不管是集结号,还是八子,都是写实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拍摄,我们必须了解,而不是只是去红色根据地走走看看拍拍照片。

6分钟前
  • 轩轩
  • 推荐

没有背景介绍,没有故事线,上来就是干。我方各个英勇以一挡五,敌人狂轰乱炸枪法不精。最牛逼就是这背景墙可以做的逼真一点吗?

10分钟前
  • V for Vendetta
  • 很差

何润东演的确实不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4分钟前
  • 幼安
  • 还行

这不是我想看的,我要看八佰,我要看八佰,我要看八佰

15分钟前
  • 㦱䒑
  • 很差

外婆那辈把当兵的叫粮子兵,即吃粮当兵或当兵为了吃粮。八个儿子,除了送出去当兵,没其他活路

18分钟前
  • 猫米发大财
  • 推荐

拍的让人看不懂啊,稀里糊涂打,稀里糊涂撤,清汤寡水的没营养啊,30来人感觉能干人家一个团。

23分钟前
  • 海盟洋溢
  • 较差

没有背景介绍,没有故事线,上来就是干。队友可以死,发型不会乱。我方各个英勇以一挡五,敌人狂轰乱炸枪法不精。

25分钟前
  • 九里木槿
  • 很差

在看了剧照之后,就很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上映之后去看完也没有辜负我,剧情很好看,很多感人的地方。

26分钟前
  • 你为什么要说话
  • 推荐

战争好残忍,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了

30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这么恶心的东西居然能上映,我大清果然宇宙无敌

31分钟前
  • 佳期如梦
  • 很差

一星半。整个故事围绕的其实只有八子中的两位,不懂为什么要叫八子;这是一部开场半小时我都没弄明白主角所属部队势力的电影;对于战友情和母子情刻画的严重缺失导致后半段的煽情味同嚼蜡,甚至有几分可笑;何润东演了一个一场战斗都没活下来的“神枪手”;无尽弹药,随时出没的敌军,以及永远可以比别人撑得久一点但还是会牺牲的主角。野猪特效半颗星(虽然我不知道这场戏和紧跟着的战场戏有什么关联..),爆炸场面勉强可以,半颗星,以及对我而言的全片最大亮点--片尾曲还是好听的,半颗星。嗯,就这样吧。

36分钟前
  • Great Lantern
  • 很差

片子中有很多不合常理的镜头和逻辑bug 但我看到了导演和演员的诚意

38分钟前
  • 卡撒
  • 还行

这个故事很真实,不生在战争国家永远无法体会战争的可怕。

40分钟前
  • Sunsets
  • 推荐

残酷的战争,英勇的战士,伟大的母亲,

41分钟前
  • 豆友k9s-dFp6dI
  • 还行

现在开放二胎了,生两个太少,要生生八个。

46分钟前
  • 抬头黄玫瑰
  • 很差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战争场面还不错 哥哥和弟弟之间的情感 战友之间的情感还比较打动人 当年打仗时只会比电影展现的更残酷 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他们拿命换来的 要珍惜

50分钟前
  • 童儿
  • 推荐

满门忠烈

52分钟前
  • 山火
  • 还行

俺爷听个响

57分钟前
  • 明暗
  • 力荐

奏四爆炸有点夸张 邵兵演的不错 赞一个 主角演的有点用力 看了下是演话剧的 其他就是大山哥领便当速度太快

60分钟前
  • momo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