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字幕组群里面和人聊天,聊到唐顿庄园,其中一个妹子说我一直看啊看啊然后看到大表哥死了,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剧它不好看啊。
这句话深得我心啊,我看言叶之庭也是,一直看啊看啊到最后才突然意识到,这片子它不好看啊。
我完全没有喷新海诚的意思,整部片子的作画、音乐等等等等都表现出这是一部质量之高令人惊叹的片子,只是它的剧情以及向要表达的含义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从秒五开始就一直不大能理解新海诚的讲故事的方法,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却用如此累赘的手法来讲述实在不是上策。
如果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作画如此出彩,这部片子恐怕也只是一部普通的动画电影,不会得到多少注目吧。
新海诚大概不是个讲故事的人,他讲的是一种心境,讲的是秒五里面两个人无法靠近的心境,讲的是言叶之庭里面蔓延开的淡淡的情愫,讲的是他们终于迈出去那一步的心境。
大概这才是新海诚的目的吧,他描述的心境太美好以至于剧情都不重要了。
但是剧情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不能体会这部片子了。
电影中的台词如:小时候,天空分明触手可及 于是喜欢上雨,因它带来天空的气味 经常在下雨的早晨,不再换乘地铁,转身走出车站。
请忘记我刚才说的话吧,我其实根本不喜欢你,你从一开始就似乎不招人喜欢,一大早就喝啤酒,用莫名其妙的短歌来糊弄人,自己的事只字不提,却不停套出别人的心思,你早就知道我们是师生关系了吧,也太狡猾了,如果知道你是老师,我也不会提起制鞋的事了,反正也做不到,不可能实现;为什么不这么告诉我呢?
是不是觉得小孩子的梦话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
我再憧憬什么,再爱慕谁,也无法传达,不过一厢情愿,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了,那就说清楚啊,真碍眼,小孩子就该乖乖去上学,说你讨厌我。
你啊,你就一直那样!
总对重要的事只字不提,然后摆出若无其事的标签,一直孤单一人,度过一生吧。
陌生人的雨伞打湿校服的衣角,谁的西装传来樟脑球的气味,旁人的体温紧贴在背后,浑浊的空调风扑面而来。
与其说喜欢这部电影,不如说喜欢这部电影里面人物的台词以及碎碎念。
很多都是无关紧要的天气心情,却莫名打动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每个下雨的早上,都有一男一女在公园的亭子里,喝酒🍺,画画,互相暗恋。
想一想画面就觉得美好,舒畅。
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最经典的两句话: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
处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高楼林立,抬头望向天空的最高处,如果在那里俯瞰所生活的这个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像鸟儿一样张开翅膀是否能更好得看一看是否真正属于这里,天空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行人匆匆,在伞下看不清表情,一直经过的那条路,同样的红绿灯路口,同样的树,同样的建筑,却从没好好停下来看一看就急行而过,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有一天改变,改变的那天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六月的梅雨季节如期到来,偶然的遇见却悄悄改变了今后的生活。
雨天的水滴,走过的地方如镜面般映出倒影,水汽氤氲,偶尔映射出七彩的光辉,树枝在水面轻点,涟漪四散,如她口中轻诉的古老文字,仿佛有了灵性,一点一滴轻叩心扉,在这个雨季,真的有什么在慢慢得变化。
我在wb上说了一句你的名字里出现了言叶庭的绿茶表老师,一群脑残粉来喷我……说我胡说八道,说我无脑喷子,我黑人问号脸?
言叶庭的女教师真的不是一个小三绿茶表?
好了,言归正传,作为一个比粉还长情的诚哥黑,来说说此片。
日本的地理纬度,让他们也有一个5-6月份的梅雨期,那时候与中国的气候类似,然后那时候正好也是绣球花花期正盛,晚春夏初树木郁郁葱葱。
言叶庭当时正好赶在梅雨期公映,可以说非常应景了。
在片中,诚哥一贯的风光片,雨中的新宿御苑美得让人窒息……然鹅……剧情,一如既往的尴尬……一位与有夫之妇发生不伦恋情的女教师在学校险被投诉,饭碗要丢时,翘班来公园划水,与一个胸怀大志的鞋匠少年郎在公园邂逅了……本以为剧情能愉快发展,女主的情感经历显山露水。
霓虹的白莲花情结不表,女主在与有妇之夫藕断丝连之际,还良好发展了年下小备胎。
然鹅,女主即便这样人参赢家的情感经历,依然把自己的生活经营的一塌糊涂自怨自艾。
何苦来哉?
故事的结局,女教师远走乡下教书,偶与少年郎书信往来,未来可期。
事实是,我们在你的名字里看见了教学俳句的雪野老师,最后也被陨石砸了吗?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 多美好的俳句,多喷薄的雨景,却与片中剧情格格不入,无法交融。
诚哥永远不知道怎么将自己心中的情绪如何掏出来与观众发生共鸣,心绪急切起来,各色风景疯狂轰炸,轰炸完毕,片中主角们忽然潸然落泪,而观众只能一脸懵比。
其实,言叶庭这部片子,完成度还算可以……至少说清了一个故事,对比诚哥以往作品,故事至少说完整了不是吗?
但是余味全无。
在这里必须要给小自由和香菜两位cv爆灯,自由的少年气,给诚哥的死气沉沉注入了太多元气!
香菜的天然萌,也去掉了很多女主人设的表里表气。
最后,豆瓣条目此片的命名直接是言叶之庭,why不能老老实实的言语之庭,也是尴尬,
期盼已久的《言叶之庭》终于看完了。
堪称最漂亮的一次画面和音乐,我们喜欢看新海诚,从来没有喜欢错。
1.“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记得当时预告的时候,宣传语是“在爱到来之前,只能孤单地希求。
”——只此一句,就成功了一半。
秋月孝雄喜欢设计鞋子,喜欢下雨天。
在他的独白里,我开始平心静气地走进梅雨季,让细密美好的雨丝密淋在心上。
亭子里,因此有了落雨之好。
一个翘班,一个翘课,一个画画,一个饮酒,间或俏皮抖动的鞋子,总算为如此静空增加一点动感。
一次次的雨天重逢,一次次的晴天期盼,以及一次次的谈天、零食,都将超越年龄、身份、现实的缘分层层推进。
在谁的面前,你会轻易说出不曾表露过的梦想呢?
在谁的面前,你可以抛掉现实纠纷,自由自在呢?
彼此而已。
紫藤花下,细雨声声,时间就停住那一刻。
2.“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那次晴天不约而同来到亭子,终于遭遇最大的暴雨。
回到温暖的居所,一个熨着湿衣,一个调起咖啡,在各自的心里,默默感怀着今天,然后异口同声地在心里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缘分到此,已经具备了完美的意义。
可人们大概不会那么轻易满足。
孝雄一句表白,雪野唯有冷静面对。
他们终于要面对坚硬的现实。
结局如何,幸而开放辽阔,因此才更像真的。
想要延展一份缘,有几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不贪婪,不怯懦。
有了这份心,所有的邂逅只有盛开,永无垂败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渊源很深,共通点也很多,然而比起中国的敦厚沉稳大气,日本则是幽玄物哀闲寂的。
受电影的影响,曾有一段时间对日本的俳句颇有几分兴趣,也买了一两本俳句集回来供作消遣。
在一本小书中曾经看到对日本俳句的些许评价:日本的和歌、俳句,几乎全为情感所托,可读可感的,只是作者一念初心,和句子外幽幽不尽的意境空间。
他们直面脆弱、空虚,捕捉生活中最细微最不起眼的美丽。
他们所写的全是自然,连句式都不求刻意的整齐。
《言叶之庭》则像一首美丽的日本诗歌一样,又一次展现了一念头一心动之美。
故事开始时,以女主角雪野的一首和歌开始,故事尾声以男主角秋月的答歌作为两人情感的升华,首尾的呼应不可不说是一种精致的美感。
甚至,你可以找到两个非常明显的意象,像分析一首诗歌一样,借此捕捉故事的主旨。
·雨天-象征着两人的感情线雨天是二人的初遇,等待雨天,不着一字不落俗套地暗示对彼此的思念和眷恋,暴雨的来临,是二人情感的升华也是暗示剧情走向高潮的预演,暴雨之后,世界获得的是清新的空气,而两人得到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彼此的心意相通。
·鞋子-象征着梦想行进的轨迹与鞋子有关的速写、制作鞋子的工具和皮革、昂贵的手工制鞋书籍以及最后完成的鞋子。
在这一个意象之中,少年离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靠近,不需要着墨于他的奋斗过程,仅仅从几个画面便可以传递出他对于梦想的坚持。
而鞋子引申出去,便是步伐。
女人的心中依旧是少女,她说二十七岁的她并不如十五岁时的自己更聪明。
她在现实中遇挫,故而停在原地。
而少年将她作为自己的缪斯,希望为她做一双鞋,希望她穿着他的鞋,能走得更远。
在此,便折射出这一段感情,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庸俗的爱情。
他们并不一定要将对方据为己有,只要彼此都在路上行走,便坚信能在某一天再次相会。
而在这种信念的传递之中,雨天和鞋子的意象也彼此交融,雨天是两人对于现状感到的瓶颈,是二人的停留;而鞋子,则是彼此再次走下去的象征。
这一停一走间,不也蕴含着一种美与希望么。
和歌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 即使无雨天,我亦留此地。
1.关于鞋子:新海诚说问过几个女性朋友给陌生人看脚会不会尴尬,大多数都表示会不好意思。
新海诚觉得对于一个15岁的高中男生来说,这简直就是生命中谜一样的存在。
选择“制作鞋子”这个设定是因为这样他就必须要触摸她的脚,就像人与人之间,必须联系才能交流一样。
2. 主持人澳洲大妈问“啊画面好美啊!
我们这儿好多人说您的风格就是景色色情片啊!
(scenic porn) 干嘛要把背景做那么美嘞@@?
(本文翻译风格旨在还原当时大妈卖萌的场景无夸张)”(笑喷 澳洲人审美真心粗糙...看《语言之庭》竟然还可以吃chips喝可乐...)新海诚:【笑】这么评价我很开心你们真会欣赏景色美 强调景色美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把景色做得很美,我们每次都努力把更美的视觉效果带给大家。
这些景色也是对我们能力的展示。
3.关于“言葉”(语言)大妈: 本片的“言葉”是指影片中出现的”短歌“(たんか),那脚本和图画谁比较早呢?
新海诚:都是按语言来决定的,影片中的短歌即使在海外也是很有名的。
Yukino第一次在庭院中对takao着说出这句短歌的时候,大家注意到没有,雷声就在这个时候响了。
在日语中,”雷(かみなり)“又被叫做”稲妻(いなずま)“,就是”神様の妻”,象征了yukino,在takao心里是女神一样的存在(矮油) 嗯,片子里日本元素还是挺深的。
4.现场提问时间问:为什么把自然描绘得如此细致?
新海诚:日本动漫的风格就是这样,相反人物要设定得简洁,一般用铅笔和纸勾勒出来就可以了。
个人比较喜欢用线条,只是用线条框住颜色,这样。
还有本片用了和以往不一样的用色方案,你们如果再看一遍可以注意一下。
这次的阴影效果只有一种颜色,一种绿色。
(这里可能有出入...笔记没做全><) 5.关于”雨“新海诚:男女主人公每次见面都在下雨。
当yukino最后扑向takao的时候也在下雨。
”雨“,意思就是”爱“,最后那一刻是”雨“在祝福他们。
(被治愈了岂可修><!
)6.片长问:本片时间很短(说了一堆,结果问的是)请问你有什么推荐的书吗?
答:是啊,我们减了很多内容让内容更紧凑,但46分钟绝对够用了。
喜欢的书的话,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对本片也有一定的影响。
yukino和takao避雨的时候那句”我们就像天鹅游过了河一样呢“就是《挪威》里的原话。
7.怕剧透的闭眼跳过吧新海诚:其实在新宿的那个亭子里是禁止喝酒的...然后就是因为5月31号本片才上映,拜托大家不要把yukino是takao的「哔——」的事情说出去,告诉他们这个片子很好看请来看就行了拜托大家了很短的分割线-哈哈那天人还蛮多的,澳洲人都想着看着舒服都坐在后面结果我去晚了华丽丽地坐在第二排和旁边的大叔聊了聊,大叔以为我是霓虹金。
叔表示从来没看过新海诚的别的片子,于是给他推荐了《秒五》,聊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大叔特意从手机里翻出来一句拼音,用中文跟我说”晚安,祝你快乐“,握了个手 咱就”一期一会“了。
当天本来要坐热气球的,天气关系没坐成,一个人逃离人群看场特别的电影,见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和陌生人做10分钟朋友,还是相当美好的。
以上。
画面小清新,分镜非常美,相比之下,君之名真的是进步良多。
之前听说这部电影随便截图就可以当壁纸,有点言过其实了,至少个人不喜欢,拿来做壁纸还得调一调才行。
但是雨幕、雨滴、树叶光影做得非常的棒,生活小细节做得很足,从某些程度上来讲,很细腻。
这种生活的细节挺吸引人的。
感情线方面,理解不了,两个人在特殊时期被彼此温暖,不管以后会不会再见,这一段经历还是挺珍贵的吧。
等待,雨天。
遇见她。
等待,雨天。
遇见另一个自己。
等待,雨天。
解放另一个灵魂。
她在。
我在。
雨声滴答滴答。
相对无言。
却是陪伴。
她在意。
我留意。
于是。
相约。
每个下雨的清晨。
于是。
期待。
每个雨天的重逢。
于是。
习惯。
旁边的那个人也在。
于是。
怀念。
只是你不在出现。
彼此不再相见。
于是。
那个晴朗的早晨。
那个飘雪的冬天。
我都去了那个庭子。
可是再未见你。
那双鞋子。
我做好了。
你穿上一定很漂亮。
新海诚大名闻名遐迩,但由于我向来不走文艺小清新路线,所以一直无缘相见。
这部新作最近实在太火,加上预告片的画面的确令我眼前一亮,所以才特地找来看看。
因为此前太多人跟我说过诚哥不会说故事,所以把期待值放得很低,结果倒是意外地十分满意。
我个人感觉这一部的故事说得很清楚呀,不就是“青涩恋足癖骚年与兵库北大龄女文青不得不说的雨中艳遇史”吗?
所以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骂这部片子的叙事跟屎一样我实在无法理解,豆瓣不是号称文艺小清新的集散地吗?
文艺片不都是这种慢节奏叙事嘛,很正常哇!
作为一部文艺爱情片,故事主线清晰,感情刻画细腻,人物性格合理,还有头尾伏线呼应,叙事水准已经足够了。
你们到底想看什么啊?
狗血言情伦理大悲剧还是超能力武打大乱斗?
至于诚哥画面令人发指的精致度我想就不必再说了,基本只要不是瞎的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了吧。
配乐虽然不再是天门,但这个新人的配乐与影片氛围一样很搭,秦基博的ED也很赞。
P.S. 最后吐槽一下香菜的配音感觉真的好温柔,实在无法与兵库北女神的形象联想到一块啊!
有多久,没有静静地看着车窗上的雨水汇聚成流然后淌下来。一心想做鞋子的小男孩和遭遇排挤的老师,雨水中宁静的公园和亭子。这是一部太过美好的电影。
1.给画面跪了,第一个镜头上来我都不相信是动画片,对“水”的表现都很牛逼,场景刻画都极细腻,每一帧都是一幅画;2.多好的情色片题材,被拍成纯爱了。
三星都给画面,尽管太多重复的空镜头一点意思都没有,仍然要比更没意思和没逻辑的故事要强太多
新海诚彻底放弃你
“27岁的我,丝毫不比15岁时的我聪明,只有我,一直停留在原地……”
雨天公园凉亭里的邂逅,是现代压抑城市生活的幻想
挺好的片子,没什么好批判的,一帧一帧都做得很用心,音乐也相当不错,这种诚意并不是简单一句“风格”可以带过的…节奏确实挺慢,但是绝对不拖沓,即便人物是静止的,风景、声音也都在活动…在《追星》的时候新海诚试着改变自己的风格结果遭到质疑,这部他做回了以前的新海诚,又有声音说“没有进步”
新海诚。。。你就不能请个编剧帮你写故事吗?啊?啊?!啊?!!
新海诚也就适合拍这种小清新了
下雨天
重看4★→1★。白眼掀翻天,真·无病呻吟。不太懂自己初看是怎么被打动的,几乎把《秒五》的好丢得一干二净,不是说吟点俳句作暗号倒贴古典文学就叫美了,也不是画点雨水的空镜就能让人与环境建立连接了。从男主找三年级学生打架开始暴露剧情设计的蠢相,到最后两人一拍即合似的双双情绪垮堤,ED音乐一煽人差点没昏过去。46分钟没有做出一点有效的迎接情感转变的姿态,仅仅只是预设好特定的戏剧高潮操纵声优大喊大叫,最粗糙的人物写作和最低劣的情境写作撞到了一起,新海诚最差之一。而《天气之子》几乎是针对此部的全面自省
画面和音乐的制作依然是最高水准美不胜收,文艺台词营造出“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的洒脱不显造作。结尾处男主孝雄的情感爆发年度最佳,兵库北那句“每天早上都穿戴整齐准备去学校,但总是被恐惧压得迈不出脚步,在那里,是你,是你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听到泪奔,秒速五厘米所没有的酣畅淋漓释怀
这……惊讶于画面,惊讶于故事,但前者和后者的惊讶完全不是一回事。
每一个画面都好美,哭着看完的
大抵是一个女老师爱上了恋足癖.avi,差评
不喜欢女主角最后哭那里的设计,没有美感。
讲述初恋纯爱之类的故事对于日本动画来说真是手到擒来,可是这部普普通通的少男发春记并没有给人带来多大的惊喜。★★★
属于新海城独特的小清新,每一帧都美得像明信片,极致的情感细腻。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那段师生恋。
每桢都美死加上剧情超烂 很新海诚
“就喜欢给五分!怎的?!FUC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