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白痴弟弟(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1250207/当年华逝去,青春不再,暮年的我们还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有听天由命,靠着回忆了此余生,至少大多数人回是这样。
初次看布鲁斯威利斯的电影是虎胆龙威系列,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硬汉警官麦克莱恩无疑是他在影迷心目中的一个标杆。
无论情况多么凶险,只要看到麦克莱恩的身影就会觉得安心,虽然他不是那些拥有超能力的好莱坞漫画英雄,但凭着他机智的头脑和矫健的身手,总是能把坏蛋干的人仰马翻,救民于水火。
但是英雄也有老去的时候,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十六街区》中的老布是真的老了,初次登场并不惊艳,被上司安排看守凶杀现场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活,看着他稀疏的头发和腰带都已经捆不住的啤酒肚,我们不禁会问:这还是那个铁拳斗罪犯,徒手拆飞机的麦克莱恩吗?
那毫不遮掩的老态,让人不禁心寒。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纽约,依然是满城的罪犯,不同的是,再也没有麦克莱恩。
曾经的硬汉如今爬个楼梯都会气喘吁吁,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间都记不清楚。
连心里有鬼的上司都只是因为他整天酗酒,一副会把事办砸的样子才把押送证人的活交给他。
一幕幕的镜头告诉我们,这里再也没有什么英雄了,这只是一个老的快退休的纽约警察。
然而一切的改变都发生的太快,在一枪击毙要暗杀证人的杀手那一瞬间,我还是依稀看到了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麦克莱恩的影子。
因为这一枪,所有的事情都乱了套,而后来赶到增援的同事,又透露出了一切秘密——原来这个证人目击了他们警察使用暴力刑讯逼供并误杀无辜的整个过程,而证人这次要出庭的案子,正是会把连同老布在内的一干警察送进监狱的。
就在同事决定杀掉证人伪造现场的时候,老布对着同事的腿开了一枪。
然后带着证人开始了逃亡之旅,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纽约的警察。
看着负伤的老布带着证人气喘吁吁的奔逃于纽约的街巷之间,没有了昔日的英气,连对手也从罪犯变成了曾经共事的拍档,也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有不少观众批评故事情节老套,打斗毫无新意,甚至不满片中那个老警察形象。
但我想说:人都是会改变的。
这是片中黑人小伙说的(那个证人),罪犯也能良心发现,成为好人。
老布不是神,他没有办法对抗衰老,但是他有一颗直面衰老的心。
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咬牙坚持。
这才是真正的硬汉。
片中的警察在那次暴力执法中留下了阴影,这使得他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内心,靠酒精度日。
证人的出现,无疑是唤起了他潜意识里对正义的坚持,这份坚持在他保护证人的时候逐渐从心底走出来,虽然直到分别他都不愿承认人可以改变,但他到法院自首以却依然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正义的坚持。
在特效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体会到那种拳拳到肉的快感。
银幕硬汉的时代就这样悄然结束了,在影片类型日趋丰富的好莱坞,传统硬汉电影已经淡出了观众的视野,那些曾经辉煌的硬汉们也默默离开了舞台。
英雄们退出了舞台,但是那种精神却没有远去,即使有一天老的核桃都得用锤子砸开再戴上老花镜把里面的肉一块块挑出来,他们依然会在面对邪恶的时候竖起中指,干上一架。
——致老去的硬汉们
我能说什么呢布鲁斯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现实更人性的动作影星,周围看电影的一帮人总瞧不上动作电影,特别是女性,总认为只有在她们所构件的那些电影里,文艺片或是其他什么的,才有人性.在一些人眼里,动作无非是打打杀杀情节简单就想史瓦信鸽拿着霰弹枪乱冲或是史泰龙拿着M60没人打得死他我不知道他门看过布鲁斯没有最早接触他当然是从虎胆龙威1,倒霉警官麦考伦一直是我新中的标准负责任,充满人情味,有胆力,也会受伤,会软弱,封闭的大厦内独自一人的奋斗,鼓舞了我很长很长,教会我怎样孤军奋战,怎样在没人理解的时候支撑到最后接着就是2.3,说实话并没有什么太多惊喜,只能说是他一惯戏路的延伸当中的tears of the sun,hostage也都凑合但比不上16很真实,叙述故事也很简捷,我高兴的是重点不是枪战,更多的是对人生生命的思考人生走到18岁,我感觉我在不同的岔口做不同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影响着我的方向,电影中的jack也在做选择他年轻的时候也选择了错路,如今,年纪已高是功成名就抽身而退还是反省自己走上重生之路他的伙伴选择用更大谎来遮而他选择了拯救,拯救eddie,拯救自己本来故事在酒吧就能结束,一声枪响过后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他选择了离开,带者eddie和自己,离开摆脱不了的泥潭电影的大部分,他的话很少,寥寥几句与eddie的喋喋不休反应他内心的矛盾人是会变的,说起来是容易的可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改变了多少对犯下的错我门补了多少,我门敢于面对自己吗我们真的有勇气来改正自己的错,即使知道是不归的路?这就是电影给我的思考这样的布鲁斯,难道不够人性?只是因为太直白,太坦率就觉得这样的电影没有新意,非得曲折绕了半天才能有答案?我不明白
刚在中央 6 看完,放映的时候截掉了比较关键的一段枪战,看的很是不爽。
前半部的情节无论中外电影里都已经屡见不鲜了,警察想杀人质,警察保护人质,本以外电影就在这种争斗中结束了,没想到结尾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保护人质的人本来也应该归属于杀人质的阵营。
这就把影片的中心思想上升到人性的拷问了。
多多少少有些被老布鲁斯扮演的角色感动了。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事情就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可这个的难度是与年龄成反比的。
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勇于承认错误,而长大以后,我们越来越“珍惜”自己的面子,越来越患得患失,反而不愿或者不能去承认错误。
于是乎,我们学会了撒谎,我们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去掩盖之前的谎言,用一个接一个的错误去弥补之前的错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是,有的时候,想回头也身不由己。
看了之前大家的评论,才知道这部电影是双结局的。
找时候要再把两种结局都完完整整的看一下。
其实我认为,人是不会变的。
改变的只是表象,冥冥之中,各自都有各自的不变。
在影片前面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能否送达的问题,而原来而导演要传达的是能否改变的问题。
最终我们知道,Eddie的证词已经不是关键,一个警察改变了他,而他也改变了一个警察。
其实Jack在发现那个可以改变现状的人的时候,他已经改变了。
只是不仅仅要改变现状,而且还要面对现实。
他走了N个街区来面对,通过Eddie反复的念叨(原来他做的不仅仅是为他自己辩解),通过和Frank的对峙,他面对了。
Eddie不需要做证人了,因为没有Jerry,Jack就够了。
改变的为什么是Jack?
因为他会改变,我是这么觉得。
也许他需要一个时机,也许他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他是存在那个潜在种子的人。
为什么别人就不会改变呢?
我回答不来,我反而发现,确实,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当你把自己一点点的剥开,露出你最脆弱的神经的时候,吹口气就改变了。
越脆弱的人越容易改变?
呃...被自己难倒了。
也许每一份脆弱之后,我们会更坚强。
每一次成功之后,我们会更坦然。
脆弱怎么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坚强。
面对脆弱也是面对自己,面对了,你就是你;回避他,你就迷失,那是在回避自己。
冲进影院,时间只能赶上这部《勇闯十六街区》。
看下来,竟觉得好久没看这样的美国片了。
虽然剧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但导演之下还是制造了跌宕起伏。
剧情就不详述了,其他评论中已经有过一些简介。
我看它,有四点想法:一,一如美国动作电影的枪战、车祸、血腥,这一点没什么好讲,just so so二,其中一些情节仿佛看到了《越狱》的影子,塑造布鲁斯威里斯机智、智慧的形像,颇对现代观众的胃口。
三,还有那点点温情,虽然动作片往往都会伴随着一些感情渲染,但这部片子中这点温情来得有点出奇不意,得到了竟然惊喜。
四,布鲁斯威利斯的表演还是要肯定一下,不管老不老,他还是把这个郁郁不得志的老警察,从麻木到清醒,从懦弱到勇敢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
people can be change!
people can be change?
anyway。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格局也很小:颓废警察与罗嗦证人,纽约闹市区,两小时内穿过16个街区,目的地是法院审判庭;然而,唯恐东窗事发的腐败警察们却设下了重重死亡陷阱,在不到四英里的路上,只有两个倒霉鬼和一个灰暗中微微透出一丝光明的世界。
看到很多评论都是说威利斯有点廉颇老矣,但是我却有点奇怪,在我的印象里威利斯似乎根本没有年轻过,无论是在老早的die hard,还是难得与米歇尔·菲弗合演的言情片中,永远是一副哭大仇深的表情和一脸的褶子,那么也许说的是身手不如从前的,但是根据剧情需要,威利斯在电影里就是一个迟暮的警察,让他再像DH里那样正气凛然的上窜下跳明显不合常理,而且纽约市中心也没有什么空间。
所以,说来说去,廉颇老矣的说法恐怕更多程度上还是关于审美疲劳的,对于某位动作明星的疲劳,对于某套系列剧的疲劳,对于某些类型电影的疲劳,对于某些流水线编剧的疲劳。
纽约老警探杰克·莫斯里(布鲁斯·威利斯)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心脏有问题、腿脚也不太利索,现在已经快到早上8点,也就是他该换班的时间了。
正当杰克准备交班,却被分配到了护送一个罪犯从监狱到法庭的任务,他心里满不是滋味。
偏偏护送的罪犯艾迪(莫斯·达夫)是一个爱喋喋不休的家伙,一路嘀咕个不停的他更让杰克一个头两个大。
路途只是短短的16个街区,杰克中途还停下来买了点酒准备打发时间,可当他从商店走出,却发现一个杀手正将枪口对准了艾迪。
毕竟还雄风犹存的杰克当即救了艾迪一命,他这才发现,艾迪并不只是一个小偷小摸的惯犯,而是一宗重大案件的污点证人。
要让艾迪再不能开口的,其实是警方的腐败势力,他们利用自己的警察身份无恶不作,这次还妄图将证人灭口于途中。
腐败势力的头目之一就是杰克的前任搭档,杰克必须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在案件审判之前将艾迪送到法庭。
本来简简单单的16个街区,变成了斗智斗勇、紧张刺激的场地…… 倒第二次选修课,他讲,走你走过的路,遇见你遇见的事物,会不会容易些爱上你,其实,也不易。
很紧张很不错的一部片子 总得做好人啊她好坦率 这样很性感,我喜欢这样 oh,shi is honest,straightforward.that is sexy.i like that.Yo.喂
布鲁斯威斯利瘦了不少,落魄的扮相几乎看不出来。
但威斯利现在越来越不再接那种只有打打杀杀的动作片了。
虽然里面会有惊险刺激的剧情,和夺人心魄的场面,但这一切往往是为深刻的剧情铺垫。
这是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也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感动心灵的是简简单单的蛋糕,和大约两个小时的生死历程。
也许,总会有一丝突然的感动,改变你人生的方向,只希望,那是往一个好的方向,象威斯利那样。
刚看到这部剧的简介时,我觉得这部戏应该如同生死时速那样的紧紧围绕着片名展开情节,勇闯16街区对于我这个游戏迷来说就如同过一个游戏的16关一样:每关有不同的特点,极尽展示主角的强大与无畏。
然而整部影片除了在唐人街那段用了不少笔墨描写街区风貌外,其他部分基本上可以说与片名的16街区并无太大的联系。
影片一开始不断提到的16街区和2个小时的限制时间仿佛只是一个噱头,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紧迫感,最后甚至用了一个游戏过关密码般的救护车就直接通关了,费了这么多事,他怎么早不用呢?
人不服老真的不行,想当年在虎胆龙威里我行我素,不顾一切的无赖警察到这部戏中成为也开始反思自己年轻的所作所为了老警,形象的变迁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但近年来威里斯的片子倒一直传达出一种英雄迟暮,有心无力的意思,打戏越来越少,感情戏越来越多。
这部也一样,只不过那个黑人的形象有点过于猥琐,又过于聒噪,本来感情这东西,一句话就行,点到为止,像祥林嫂那样没事就说,只能给人一种想踹你的冲动。
创意没有,动作戏又不精彩,感情戏流于表面,很难说这是一部佳片,只能勉强算及格。
如果说60年代的动作片属于肖恩 康纳利,70年代属于罗伯特 德尼罗,80年代属于史泰龙和哈里森 福特,90年代属于布鲁斯 威里斯,但却很难发现新世纪的10年,动作片系列能拿得出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现在大部分的动作戏基本上还得让老一辈的人来撑场面,一方面我们在虎胆龙威4,夺宝奇兵4,洛奇6,第一滴血4等近乎于怀旧片里看到往昔的英雄们老态尽露,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不了一个能替代他们的人。
难道说动作片如同影片中的这些老头一样,已经到了英雄迟暮的时候了?
世纪初,黑客帝国,指环王的横空出世,使得电脑特技从之前作为辅助技术,一越成为电影业的新宠儿,动画片,魔幻片成为电影的新主流,而其他的类型片不管有没有也都想跟特技挂上点钩。
以前史泰龙,州长秀着肌肉,扛着大炮满街跑,现在各种超人,变型人用着各式各样的超能力满街飞;华丽的格斗,各式的枪械,火爆的追车早已不能再满足观众的兴兴趣,之前机器人还得人演,现在不但机器人不用人演了,连人的角色也基本沦为花瓶了。
新事物的诞生必定伴随着旧事物的淘汰,当年的西部片不就是被都市的动作片赶下台的吗?
或许现在又是一个更新换代的年代?
平平的一部片子,主要是为了看布鲁斯威利斯。
可惜他在片子里演一个比他还老的警探,为此还特意戴了假肚腩,这个肚腩比《大支佬》里刘德华那身死肉也强不到哪去,跑起来也是僵僵的。
NYPD老警察和内部腐败做斗争的俗科,剧本基本就是个行活儿,要不是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还扎实,就跑不了是个很难看的东西啦。
导演是Richard Donner,最有名的作品大概要数《超人》和《轰天炮》的第一,二集了。
剧中两场戏处理的不错,一个是宿醉未醒的布鲁斯威利斯在街头一枪击毙杀手,反应之迅速,拔枪的那种本能都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就是酒吧里阴谋败露的那一场对话,气氛也营造的不错。
确实一般,有好的就别看它啦。
还算马马虎虎吧
骗人的结局……
NYPD正义之光,即将退休黑警醒悟后的自我救赎之路。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在美国你甚至可以飚公交车
那黑人的嗓子是安怎!!!
两星半。不合清理且无比单薄简单的故事,节奏沉闷拖沓,人物塑造弱,高潮迟迟不来直到片子最后,枪战追逐戏都让人提不起兴趣。老布也是老了。
丹泽尔的客串Bruce Willis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老布真的老了。不过Mos Def ,又一个很棒的话痨!
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喜欢他那点无奈和坚持
老牌帅哥布鲁斯的电影我是不会错过的,从我最早接触欧美电影,看第五元素时,我就喜欢上他了,虽然他总是演英雄的角色,但是怎么也不会看腻的。这里颓废的警察也演的很不错,总体情节觉得很好,虽然会是大家说的good cop和bad cop的故事,但是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很多时候感觉已经是绝境了,却有了不一样的境况~最后当我以为他真的会死掉了的时候,却来了一个大逆转,太好了,他没死就好。电影另一个好玩的看点就是那个唠里唠叨的eddie了,怎么有人那么多话,他浓重的黑人口音还是让我非常不习惯,不过在电影中他还是很可爱
这个话唠是我也受不了啊!
英雄迟暮
后来在09年的美国mtv颁奖典礼上看到那个男2号了...就像在哪看见的呢...
很一般
不暴力不血腥不过瘾,哎~
废话太多了 就连我这么有耐心的人都在看的时候一度想快进
主旋律
不评价。
一个警察的救赎,人物的情感刻画的还挺细腻。但光看布鲁斯就可以了,发觉他在这里有点显瘦。
真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