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线
Linha de Passe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丹妮拉·托马斯
主演:桑德拉·科维洛尼,若昂·巴尔达塞里尼,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Geraldo Rodrigues,Kaique Jesus Santos,Roberto Audi,黛丽丝·韦恩伯格,Ana Luiza Garritano,Sérgio Mastropasqua,R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08
简介:《越线》成为2008年度最值得期待的艺术影片之一。该片刚刚公映不久,至今已经摘取四项国际大奖。Linha de Passe 以乱世之都的圣保罗为背景,跟踪底层社会一家同母异父四个兄弟和单身母亲的日常生活轨迹,表现巴西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宗教、暴力、犯罪、种族歧视、单亲家庭... 影片讲述这个贫困的国家带给人们的无..详细 >
想看越位看成了这个,还挺好看,看到结尾才反应过来好像找错资源了
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梦想,有时候越位也是一种手段
足球运动里越位意味着进球无效,所有的跑位、直塞、撞墙配合都会因为越位被吹无效,电影里讲述的这个巴西家庭就好像陷入了一个努力改变生活却又徒劳无功的怪圈里。一家四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些美好的愿望,却都在社会底层里逐渐迷失,而这正是巴西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我電影院剛看完居然就看到網上出下載了,太迅速了。
一切皆是需要救赎的凡人,贫穷的多子女家庭中却不甘平凡的每个人,他们试图寻找自救的方法却始终无人问津。当放在点球点的足球被罚进;孩子驾驶的大巴继续行驶,即将诞生的婴儿正沐浴着阳光,当沐浴在河中的人们依次受洗,生活,真的会变好吗?
三星半。没有父亲角色存在的底层一家人,生活是不小心就扎到的仙人球,或者经常堵塞的下水道,棘手而郁闷。在各种焦虑中的希望,渺茫到像轻烟一样随时可能消散。经济拮据的负面影响把精神空间压扁成一条难以承载梦想的线。虽然都处于生活的窘困中,但每个人的枷锁和消解方式各不相同:沉浸烟酒、不法犯罪、宗教麻醉、足球拯救、控车幻想。夜色里母亲和儿子们被残酷生活留下印痕的脸让人印象颇深。喜欢最后的剪辑,同时表现每个角色面对命运转折点时所呈现的张力:数度被吊打后命运只掌控在自己手里,或是方向盘的把握、或是抛掉虚假的信仰、或是足球场上证明自己,或是新生命的期待。。。
又不励志又没主线,全篇小事杂乱无章。
一个有孕在身的单身母亲和四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构成的一个“畸形”家庭,再次展现了巴西导演眼中常见的社会底层世界。每个兄弟都代表了一类人群,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一点点美好愿望,却都不约而同的活在失落自我中甚至走入歧途。洗尽那些华彩的剪辑和复杂的线性,影片更沉入生活状态,但也不乏神绩一般的小细节。
尋路拉美
第六十一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巴西的现实主义佳作
单身妈妈和四个儿子的生活,镜头切换和转场设计得都很巧妙
生活艰难,都是巴西的缩影,都为生存而活,梦想,执着,偏执,犯罪都不过是电影里的角落,而那些看着存在又有点被成市抛弃的感觉才是最大的失落
致富靠足球
全片的暗主线是妈妈的感情路,四个儿子,四个爸爸,还有一个在肚子里。但每个儿子都深爱他们的母亲。是什么让一个女人变得如此?在怀小孩时仍然吃烟喝酒,该抱怨社会环境还是她的命运?但即使如斯,她和她的小孩仍然勇敢的,像野草一样狠狠地活下去!
淡淡的忧伤
满分的片子,值得回味
7.9
非常刻意但非常有效的设计,似乎想用一个怀孕的母亲和四个不知父亲的儿子作为巴西社会的某种隐喻,每个孩子也是巴西的底层青年的某种出路,老大深陷于欲望,走向抢劫的非法道路,浪荡多情且自负;老二信仰天主教,老老实实却被无情剥削,寄托信仰也从未见到神迹,渴求无法得到的救赎;老三有足球天赋,因为年龄和贫穷,在这条残酷的道路上深陷泥潭;小儿子是个黑皮肤混血,渴望找到父亲。母亲又怀着不知道谁的孩子。一切都很混沌,最后把一家人的结尾统一在平行剪辑中:警笛声传来,慌忙地跑向未知;放弃了宗教,发泄了欲望,恢复了人性;在球场上能否踢进点球;以及开车公交车驶向未知;母亲孕育了新的希望。
真实绝望的巴西底层生活,没有外来者视角的刻意卖惨和奇观化展示,几条故事线代表了生活信仰理想的不同侧面,相得益彰。在我看来与此相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是一部迎合谄媚投机取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