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的奶水

La teta asustada,惧乳:伤心的奶水(台),乳液创伤,悲伤的乳汁,牛奶的悲哀,受惊吓的乳房,The Milk of Sorrow

主演:玛佳丽·索利埃,Susi Sánchez,Efraín Solís,Marino Ballón,Antolín Prieto

类型:电影地区:秘鲁,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克丘亚语年份:2009

《伤心的奶水》剧照

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2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3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4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5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6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3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4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5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6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7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8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19伤心的奶水 剧照 NO.20

《伤心的奶水》剧情介绍

伤心的奶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0年,秘鲁总统藤森宣布辞职,他的极权统治也从此结束。然而,因连年的恐怖袭击和高压统治,底层百姓的身心已经承受无数创伤。 秘鲁境内某偏远山区,少女法斯塔(Magaly Solier 饰)的母亲年轻时曾遭到恐怖分子的强暴,继而感染一种名为“伤心的奶水”的怪病。病入膏肓之际,母亲独独担心因哺乳而可能受到传染的法斯塔。 母亲去世,法斯塔远离家乡和悲伤,来到小镇上一个女钢琴家的别墅打工。她似乎对周遭一切都不关心,只一心关注自己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前景模糊的未来…… 本片荣获200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9年瓜达拉哈拉墨西哥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Magaly Solier)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如纸人生唐门龙棺凤胆甜木兰第一季毕科童话镇第六季大宋断狱神手之陈情伞蒂凡尼·哈迪斯巨献:新秀辈出第二季神秘博士:戴立克的前夜柳树街鬼屋兽性我在东北做白事的那些年地海传说顽皮鬼3否认毛骨悚然撞鬼经15周年特别篇邋遢大王奇遇记死亡网络终结者:创世纪伯特·克赖舍:鸿运当头紧急呼救:孤星第二季谎言牧羊人:一只犹太狗的故事白昼如焚检察风云暗潮悄悄告诉她前提封门村大清药王追爱

《伤心的奶水》长篇影评

 1 ) 《伤心的奶水》:上帝打开一扇窗

《伤心的奶水》是我看到的第一部秘鲁电影,也许对世界上很多人来说,秘鲁就像中国一样,神秘且有远古魅力,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有多少人有机会去到秘鲁,了解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哪怕真有人能够去当地观光,也无非走马观花,那里民众的生活又有谁会真正关心。

这届的柏林电影节非常有意思,在主竞赛单元,有好几部关注人类灾难的影片,比如描述战争、描述恐怖袭击和描述恐怖集权,但都不直接面对灾难本身,而是讨论灾难带来的遗祸。

《伤心的奶水》也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它讲述在2000年秘鲁的恐怖集权结束之后残留在民众中的隐痛与遗恨。

全片围绕家境贫寒的秘鲁少女法斯塔展开,法斯塔长得楚楚动人,有些像空虚但执拗的受虐娃娃。

在恐怖分子争斗时期的秘鲁,被虐待或强奸的女人会得一种神秘的病,法斯塔的母亲非常不幸地感染了此种疾病。

法斯塔也因饮用母亲的乳汁而患病,这乳汁被人称作“伤心的奶水”。

法斯塔的母亲因患病深重,永别人世,法斯塔却因此深深恐惧。

她畏惧死亡,一方面为母亲的撒手人寰,一方面为自己叵测的未来。

法斯塔经人介绍,到了女钢琴家的家里做女佣。

女钢琴家遭遇事业低谷,心情跌宕起伏,甚至损坏了家里的钢琴泄愤。

法斯塔和偶尔来主人家做园丁的男人有暧昧情愫,她弟弟周边的朋友也莫名地喜欢上了她,但法斯塔却聚精会神于如何与病魔作斗争,为了治病,她将土豆塞进阴道。

法斯塔偶然哼出的灵性歌曲深合女钢琴家的心意,女钢琴家用珍珠得法斯塔一次次地演唱。

没想到,女钢琴家窃取了法斯塔的歌曲,她大肆演出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但她马上无情地抛弃了法斯塔,责难她离开自己。

法斯塔倍感伤心,于恐惧之外更添寂寞。

对于她这样无依无靠的女人来说,政府强权、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以及有钱人对她的迫害都是一样的。

在电影的开篇,便是法斯塔母亲的葬礼,此后,他们家一直延续着多个莫名其妙、带有荒诞色彩却质朴的婚礼。

法斯塔的命运和葬礼以及婚礼有机交融,当她被炒鱿鱼回到家后,家里的孩子在土坑里蓄水游泳获得的欢愉极大地抚慰了她。

她养的那些花也惊喜绽放,对她来说,恐惧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

乳汁向来甘甜,是与繁衍生息、母亲、哺育甚至成长紧密相关的。

但在这个电影中,奶水却成为了疾病传输的通道,成为了法斯塔染病的根源。

尽管秘鲁受恐怖威胁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但法斯塔却深受其害,不光是莫名疾病对她肉体的伤害,还有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对死亡降临的担忧。

也许这部电影,是上帝偷偷打开的一扇窗,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得以交流。

看到法斯塔从长长的阶梯走回家,从繁华之地走向贫瘠与拥挤,就好像曾经的懵懂人类走向天国寻找真知。

就像蒂尔达所说:“一个人在黑黑的地方看着银幕,看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在同步地上演着同样的故事。

原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们遇到的困境和生活的难题也和我们是一样。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虽然有人说,生命是最重要的,但这种际遇对我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

 2 ) 才情四溢的《伤心奶水》

电影就是这么有魅力 它会让你遇到美艳如《阿凡达》式的浪漫 也会让你与提不起精神却才情四溢如《伤心的奶水》邂逅 爱上《阿凡达》是因为她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 喜欢《伤心的奶水》则是她可以和你促膝畅谈并给与你新的审视自己梦想的角度 电影就是这么有魅力 她让我们体验到遥远潘多拉的鬼斧神工 也让我们体味到同一星球却遥远如潘多拉的秘鲁的人情风貌

 3 ) 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求高人解惑!!

《la teta asustada》说真的,我没有看的很明白,之后看了影片的背景介绍才稍有感悟,但是很多细节还是不很明确。

1她称为爸爸的人是和她死去的母亲是什么关系?

结婚的那个女儿和她是什么关系?

2她做工的女主人对她是什么态度?

3她在女主人家凝视的军人照片有什么寓意?

4为什么影片2次再现珠子落地,她缓缓捡起的情景?

还有,天枰里一颗颗移动的珍珠是什么寓意?

5她生的那种病,为什么会从下体剪下来异物?

而且我不明白那是什么。

而且她在裙子里面穿裤子,是不是这种病导致了下体有异味?

我确实注意到一个细节,她家的狗一只追着闻她的下体。

6女主人家的老男人,那个花匠,和她是爱慕还是父女关系?

7后来是什么促使她不再悲伤?

结局她是不是选择和死去的母亲一同赴不归路??

8那架钢琴为什么要摔破?

是谁将钢琴抛出窗外的?

那个花匠在破碎的钢琴周围,捡起了什么???

后来新买的钢琴,她欲触还休,说明了什么??

9女主角是什么种族?

由于对于秘鲁这个国家十分陌生,所以没有背景的铺垫,单纯去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很多情节难以理解

 4 ) 恐惧会将你的灵魂埋在地下

Fausta是个悲伤又倔强的印第安女孩。

母亲被强暴的事实,让她从来就对男人充满恐惧。

母亲去世后,她为了赚钱,要出去工作。

她不敢抬头看男人,不敢靠近,就连她的亲人舅舅有一天也失态了。

只有那个用心爱花的男园丁,在默默地照顾她。

而只有男园丁才能带走她的恐惧。

不过她用quechua唱的歌真好听,她随便就可以哼唱出好听的旋律。

可恶的白人女钢琴家剽窃了她的歌曲,非但没有奖励她,没有给她承诺的珍珠,还把她赶走。

Fausta住在贫民窟里,白人钢琴家住在豪宅里,拉美的贫富差距和种族歧视总让人觉得很无奈。

秘鲁人的口音用词还有他们的音乐和哥伦比亚的都很像,我好像又回去了。

很多人说拉美人热情奔放,其实我觉得那是一块被人索取,霸占然后遗忘的地方。

狂欢的人们背后好像都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

背景音乐常常由一种安第斯山脉的乐器演奏,以前听到过的。

应该算是制作精良的一部电影。

 5 ) 《伤心的奶水》中的他者化与资产阶级影迷

近十年来,许多拉美电影艺术家借助欧洲的财政资源拍摄了多部影片,而且随后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电影节上展映。

一些影片因此得到了国际推广发行。

这些基金引起了对接受影片制作资助( 通常是完成之后) 的一些导演的关注,其中包括秘鲁的克劳迪娅·略萨,阿根廷的露西娅·普恩索、卢克雷西亚·马特尔和塞莉纳·穆尔加,巴拉圭的帕斯·恩西纳,智利的多明加·索托马约尔,墨西哥的尤莱内·奥莱索拉等。

凡此种种创造了一部轰动的情节剧: 欧洲在促使拉美女导演勃兴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个现象提出了许多备受关注的问题,而且同有关欧洲的资助对“世界电影”利弊的其他种种争论相关联。

这究竟是欧洲对于欠发达国家文化生产的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干预形式? 抑或欧洲试图向世界提供一大批异国情调的图像作为娱乐? 应该赞美这些欧洲资源促使一些重要的影片的制作得以完成,没有这样的资源,这些影片或不可能问世,或只能投入少得多的资金,从而也不可能有如此强烈的曝光度?笔者将通过拉美名望卓著的女导演之一克劳迪娅·略萨的个案,来阐释这些问题。

她的影片照例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同时却受到秘鲁和拉美评论家们的某种诟病,一些人指责它们是以西方的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秘鲁的穷苦大众的。

在对于欧洲资助“世界电影”的种种争论的基本论点进行评估之后,笔 者 将 尝 试 在 这 样 的 语 境 下 分 析《伤 心 的 奶 水》( 《福 斯 塔 》,2009 ) 。

我们将首先快速考察一下这位女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玛黛奴莎》( 2006) 。

这部影片引发了如何表现秘鲁原住民的争论。

她的影片是否如批评家们所揭露的那样,是为了迎合欧洲影迷观众和出席电影节的人士而将原住民“他者化”的过程? 抑或相反,它们推翻了欧洲的资助属于新殖民主义的解读? 单纯聚焦于几部易解的影片能得出哪些结论? 笔者对那些一般化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将对略萨的进路与卢克雷西亚·马特尔和露西娅·普恩索的进路加以比较,特别是她们处理民族和社会问题的不同方式。

资助的背景,“世界电影”与种种争论 在谈论基本问题和相关讨论之前,笔者想探讨一下拉美作者的电影,特别是女导演主持的影片与欧洲合作制作的背景。

仔细读一读最有名的影片的片头字幕,就可以确认一些资助来源和制片公司从一部长片到另一部长片一再重复出现。

我们一再看到一系列欧洲财东的名字,诸如与鹿特丹电影节协作的荷兰胡贝特·巴尔斯基金,与戛纳电影节关联的法国电影基金,法国国家电影和动画中心和法国文化中心主持下的南方基金———又名世界电影资助基金,柏林电影节的世界电影基金,在西班牙建立的伊比利亚传媒项目,等等。

各种各样的私人企业也出现在拉美作者的影片片头字幕上,其中常见的有佩德罗和奥古斯丁·阿尔莫多瓦尔于1985 年创建的西班牙“希望”制片公司、万达影视、法兰西金字塔电影公司; 它们专攻知名导演的“世界电影”。

我们还要在资助的景观上添加上投入这类影片生产的欧洲的视听公司,如法国电影制作公司 Arte France Cinéma、频道 + 电视台和西班牙电视台等。

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本国的机构不再支持“本土”电影,而毋宁说它们如今只是复杂的资金的不同汇集资源之一。

譬如说,阿根廷的国家电影和视听艺术研究院( INCAA) 合作制作了露西娅·普恩索的影片,而且在欧洲基金的资助下,支持了最有名的青年作者———巴勃罗·特拉佩罗、伊斯雷尔·阿德里安·卡埃塔诺和利桑德罗·阿隆索的创作。

继外国基金会给予的资助之后,克劳迪娅·略萨又获得了秘鲁国家基金———国产电影星 火 计 划 对 于《玛 黛 奴 莎》和《福 斯 塔》的 补 贴 ( 巴 罗,2013:202 ) 。

在墨西哥,国家电影机构墨西哥广播、电视和电影总局通常被引证为胡贝特·巴尔斯基金或者世界电影基金之外的制片者,如我们在墨西哥最著名的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的案例中所能见到的那样。

资助一个拉美女导演的较老的案例乃是对马里萨·西斯塔奇拨款,她的影片《堇菜花香: 无人听你》( 2001) 乃是墨西哥 - 荷兰合作制作产品,片头字幕上并列着墨西哥广播、电视和电影总局和胡贝特·巴尔斯基金的名字。

实际上,单独一部影片往往得到来自选择范围广的资助机构的多项补贴。

例如将在本文中谈及的《福斯塔》得到的秘鲁本国资助数目很小,但能够依靠由万达影视、卡塔拉文化产业研究院( ICIC) 、文化部、卡塔卢尼亚电视台( TV3) 和西班牙电视台( TVE) 提供的西班牙的资助。

伊比利亚传媒项目促成其事,而一些非西班牙资源也慷慨解囊,其中包括瑞士的东南影视( 与弗赖堡电影节相关,而这个机构本身又由瑞士发展和合作署资助) 、世界电影基金和欧盟传媒项目。

逐步在各种电影节上流通的世界电影产品的图景不断变化着,而对此进行分析后做出的评论至少在伦理维度上有所分歧。

即使是“世界电影”这个表述本身也有所争议,出现了诸多相关著述( 丹尼森和利姆,2006,格兰特和库恩,2006,纳吉布,2006) ,笔者也在另外场合对此进行了讨论( 肖,2011b) 。

但在本文的框架内,我们在埃尔赛瑟所理解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把它当做通过各种电影节流通而确立的一个范畴:“世界电影”……是从决定着制作类型的发行和放映的视角来理解———并流通———的一个范畴。

所以,如果考虑到商业化和发行,那么显而易见,“世界电影”的标签借助各种国际电影节的流通获得了其最初的可信性( 埃尔赛瑟,2005: 104) 。

可以将这个观念扩大至得到投资机构( 还有其他公共的和私人的资源) 资助的影片,它们之所以能得到资助,首先是因为存在准备接受它们的市场: 电影节的流通,在最好的情况下,促使这些影片能够在非英语国家作品的电影网中发行。

一定数量的最近发表的文章开启了一场争论,探讨对以前曾经是资助国殖民地的比较贫困国家进行资助的欧洲组织的原动力。

从后殖民的视角出发,一些学者批判了这种支持所构成的方式,认为扭曲了非欧洲国家的文化生产( 哈利,2010; 弗里德曼,2015; 罗斯,2011)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批判认为提供基金资助的欧洲国家把手伸到全世界遴选某些影片,试图操控影坛( 奥斯特罗夫斯卡,2010) 。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这些资源是比较积极的,对它们为电影艺术家们提供机会和援助的方式表示赞赏( 格克蒂尔克,2002; 肖,2013) 。

法利科夫( 2013) 强调了为新晋的电影艺术家们提供的培训、资助和合作的益处,但同样指出了资助者过度偏爱“电影院线的全球化美学”的倾向。

批判诸如此类资助后果的理论家们在如此广阔的地域里进行工作( 对亚洲、中东、东欧、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原创影片的支持来自整个欧洲) ,很难对问题达成共识。

笔者毋宁主张对确切的情况及应用于相关案例的结论进行检验,而不是从这些案例出发以偏概全,得出关于整个资助的某种观点。

例如弗里德曼( 2015) 从其特殊的认识出发,可以断言欧洲对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电影制作的干预具有某种干涉主义的趋势,旨在影响电影的创意,造成了歪曲巴勒斯坦声音的后果。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诸如胡贝特·巴尔斯基金、世界电影基金和电影基金等项目为质询非传统性关系和家庭的古怪作品的阿根廷导演创造了空间。

《XXY》( 普恩索,2007) 和《圣女性女》( 马特尔,2004) 提供了将清一色的欧洲的忧虑汇聚于一炉的影片的范例,但不存在任何负面的歪曲,而是相反容许电影艺术家们发展他们自己的观点( 肖,2013) 。

然而,在大量评论家中间可以发现一种明显的感觉是某种形式的异国情调或者异化成为这种资助所固有的东西。

例如,兰德尔·哈利断言,合作制作不可避免地导致某种形式的东方主义,欧洲和美国的观众通过这种东方主义随心所欲地接受故事,伴 随有突出文化差异的“远方的外国人”的表演的故事( 哈利,2010: 314) ; 提供给电影节和影片观众一系列“站 在他者立场讲述这个他者的真理的文化文本”( 哈利,2010: 314) 。

罗斯( 2011) 宣称,胡贝特·巴尔斯基金资助的拉美电影表明对于“不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某些合作期望。

在肯定这些资助的行动潜力的同时,她察觉贫穷、犯罪、暴力以及不发达的画面占据了突出地位。

同样,托马斯·埃尔赛瑟虽然没有公开提及欧洲的资助,却显然支持哈利的论证,断言“世界电影”乃是文化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2005: 509) 。

他声明:“世界电影”……始终冒险要达到某种形式的自封的民族志,推行某种自我异国情调化,通过它们,民族、地方或者区域在自我表述的外衣下招来某个仁慈的“他者”的青睐及其蕴含的一切后果。

“世界电影”一成不变地冒充一个局外人的目光,从而反复面临身心投入的观察家的人类学老难题: 反映“原住民”认为他者———观察家想看到的东西( 2005: 510) 。

克劳迪娅·略萨: 对《玛黛奴莎》的短评 克劳迪娅·略萨获得了诸多奖项,成为来自学者和秘鲁电影界的许多同行的批判靶子,确切地说是针对哈利、罗斯和埃尔赛瑟将之与“世界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某些形式的表现手法。

如玛丽亚·基娅拉·达根尼奥( 2013: 2) 所说,略萨的影片更多的是面向世界观众,而不是本土观众,所以难免遭到秘鲁本国的诸多非议。

黛安娜巴拉威尔西奇( 2013) 和萨拉·巴罗( 2013) 概括了围绕这位导演的影片的争议。

巴拉威尔西奇( 2013: 489) 指出,略萨被指责为“延续了描述受害的原住民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旧框框”,虽然她起而自卫,反对这样的判断并提出应对她的第一部长片《玛黛奴莎》进行女权主义的分析。

巴罗( 2013: 204) 说明道: 略萨“成为来自否定她的电影初衷的激烈批评的对象,这些人将它们至好说成是幼稚之作,至坏贬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欧洲中心和讨好喜欢异国情调的低级趣味者的垃圾”。

这些批评显然适用于《玛黛奴莎》。

该片展现于银幕的是关于这位女导演杜撰的安第斯人的服饰和节日的一种虚假的民族学观点,但在无知的观众看来觉得完全是真实的。

尽管它的镜头焦点是秘鲁本国的和区域性的,却是欧洲造和美国造的,由美国圣丹斯协会编剧工作坊、一家西班牙制片基金和世界电影基金出资。

这标志着它是一部电影节的片子,促使它按照进入此类流通的方式进行制作,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见巴罗,2013: 202) 。

这部影片以马纳亚库纳的一个虚构的村子为背景,描写耶稣殉难和复活之间的圣徒受难周的庆祝活动。

借此机会,村民们必须尽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干坏事: 毫无节制地饮酒作乐、伤风败俗地乱伦、偷盗、亵渎坟墓,更为普遍的是不遵守任何社会习俗。

村长卡约迫不及待等着在此时奸污自己的女儿———一个教名称做玛黛奴莎的童贞少女。

毫不奇怪,她不惜一切代价试图逃跑到利马的“文明”世界。

影片符合以旅游的眼光和喜欢“本真”的观众的愿望为基础的大众化影作的形式,展现着由变为导游的电影艺术家引导观赏的神秘风景和这里的凯楚阿人( 见肖,2011a,2011b,2013) 。

《玛黛奴莎》通过引入一个来自沿海地区的秘鲁白人,在一定程度上对简单化地解读权力动力学提出了质疑。

此人的名字也包含深意,叫做萨尔瓦多———救世主,是到达这个村子的一个陌生人。

当玛黛奴莎和她的姐妹控告“外国佬”———大家都这么称呼萨尔瓦多———谋杀她们的父亲时,影片颠覆了救世主情结的观念。

但是,观众通过他们的现代的和城市的眼光看到了“落后的”村民们,而无法确认讲凯楚阿语的原住民或者玛黛奴莎的身份,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埃尔赛瑟和哈利对于“世界电影”的批判。

如达根尼奥所说: “人物是按照殖民主义的话语塑造的”( 2013: 15 ) ; 据她看来,无论 是玛黛奴莎抑或福斯塔( 《福 斯塔》的主角) 都逃脱不了深陷于沿海地区的秘鲁人看待“印第安人”的陈旧思维定势中的“他者”民族的卑微处境( 2013: 15) 。

略萨出身于生活在巴塞罗那的白人文化精英,却并未陷入猎奇的异国情调描述。

如萨拉赫·巴罗所说( 2013: 204) : “影片提供了一个来自欧洲化的城市环境的电影艺术家或者编剧,根据安第斯人有限的个人经验所想象的那种‘本真的’秘鲁人的令人困惑的肖像,这一事实招致了一定数量的批评”。

《福斯塔》或者《伤心的奶水》 《福斯塔》步前一部影片之后尘,聚焦于农村秘鲁人与沿海的白人高等阶层之间的相遇。

但是,或许在《玛黛奴莎》引起的争议之后,略萨看来更加关心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被视为主仆关系的国内社会和民族分化,来探索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权力动力学。

这促使影片接近于拉美的许多其他文化产品,社会和民族分歧在其中以女佣与她们的雇主间关系为叙事核心的形式出现。

我们可以随便引证一些案例: 《沼泽》( 马特 尔,2011) 、《宝 宝 鱼》( 普 恩 索,2009) 、《女 仆 》( 席 尔 瓦,2009) 、《女佣》( 马斯卡罗,2012 ) ———从要求拍摄其女佣七天活动的七个少女的工作着手制作的一部巴西纪录片。

我们首先可以认为,《福斯塔》集中反映了“光明之路”与国家之间战争的遗产,表现以福斯塔( 玛加莉·索列尔) 和故事开始时死去的她的母亲佩尔佩图阿( 芭芭拉·拉松) 作为象征的农民之间冲突的受害者。

冲突始于福斯塔患的一种假想的病“teta asustada”,按字面逐字翻译是“受惊的乳房”,英译片名为更具诗意的“伤心的奶水”。

这种疾病侵害战争期间发生的强奸受害者的孩子,说明福斯塔的忧郁症来自她也被强暴的恐惧。

金伯利·泰顿( 2004) 关于秘鲁武装冲突的著作讲述了阿亚库乔地区安第斯人农村强奸妇女的情况。

她着重指出,特别是武装力量实施集体强奸,当时“光明之路”把劫掠妇 女作 为 个人 的 战 利品( 乌贾兹,2009) 。

她描述了被强奸的妇女想象将“狂犬病奶”( leche derabia) 或者“恐 惧 症 奶 ”( leche de miedo ) 传 给 她 们 的 孩 子 ( 乌 贾 兹,2009 ) 。

泰顿本人 将 此 从 凯 楚 阿 语翻 译为 西 班 牙 语“la teta asustada ”( 乌贾兹,2009) ,无疑认为这样影片的影响会更大。

然而,叙述的故事内容在影片中表现为一个相当模糊的背景,观众不明白究竟什么人是强奸犯。

福斯塔的叔叔对医治他侄女的医生说,“福斯塔是与恐怖主义一起降生的”,从而间接地将“光明之路”与奸淫联系了起来。

影片并未聚焦于过去的强奸暴行,而是表现一系列城市秘鲁与农村秘鲁、西班牙后裔的白种秘鲁人( criollos) 与本土安第斯人贫困社群之间的交汇:它首先关注的是当代秘鲁社会中的认同问题。

与殖民地时期的联系比20 世纪 80 年代和 20 世纪 90 年代的种种冲突更直接地触及。

这些初露锋芒的作品足以使人相信它们是对于秘鲁的社会和民族分化的敏锐探索,尽管影片的叙事将中心置于福斯塔与她的富裕的女雇主艾达———名为奥佩拉的女钢琴作曲家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民族矛盾探索占据了故事的首要地位,因为艾达( 苏西·桑切斯) 剥削福斯塔编写歌曲的天赋,随后整合进她自己的“原生态”曲目中,而根本不提它们的原作者。

因此,影片展现了新殖民主义对于“本真的”民族文化的挪用和改写。

然而,它没有能避开对于文化表现问题敏感的评论家们的批判。

例如,达根尼奥( 2013: 6) 坚持认为,在略萨的两部长片里对于原住民的表现重新捡起了 19 世纪的殖民话语所构建的范畴和比喻,按照这些范畴和比喻,原住民是低等人,一方面只有儿童的智力,另一方面行为堕落。

根据达根尼奥的看法,原住民世界作为一个体系扎根于落后和非理性的安第斯山农村传统( 达根尼奥,2013: 6) ,只有接受现代城市社会所提供的文明才能超越( 达根尼奥,2013: 7 ) 。

如影 片 所 揭示 的 那样,艾达冷酷,擅长操纵手腕,善于运用某些新殖民主义的剥削形式,这说明她何以用小恩小惠,譬如说用一颗珍珠换取福斯塔唱给她听的一首歌曲。

但是,不能确定福斯塔与德国传说中与其同名的男子浮士德相反,有一颗出卖给魔鬼女主人的灵魂: 我们在此面对与埃尔赛瑟和哈利关于世界电影的异国情调的论点相关的“原住民”的观点。

杰弗里·米登茨( 2013: 158) 参阅了在秘鲁发表的某些类似的批评; 他援引塞萨尔·希尔德布兰特在《原初秘鲁》中宣称,《福斯塔》“充满民间传说,包装得很好,为的是在富有教养的欧洲人中间,在麻木的非政府组织和异国情调爱好者中间引发爆笑、恐惧的尖叫和优越感”。

所以,一部欧洲资助并在欧洲和美国受到吹捧的影片一到秘鲁,不但票房节节攀升,而且同时像《玛黛奴莎》那样成为文化评论家们非议的主题。

这部影片提供了一幅主人公的原始肖像。

她用凯楚阿语表达,而对于“伤心的奶水”的信仰似乎明确肯定了一种极其平凡的精神。

她是快活的,幼稚的,害怕不相识的男人们; 她在雇主家稍作休息观看动画时,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这很符合达根尼奥对于略萨的趋向的批判:将凯楚阿人幼稚化,视之为不发达化身。

如福斯塔的叔叔( 马里诺·巴隆) 对她病后所咨询的医生解释的那样,在国家与“光明之路”发生冲突期间被强奸的妇女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灵魂,因为“灵魂由于恐惧而藏在地下了”。

这种恐惧也说明福斯塔为何决定把一个土豆塞入阴道,以保护自己免遭强暴。

我们因此接近了魔幻现实主义: 其人物和价值体系看来出自秘鲁农村贫苦大众的世界观: 对于福斯塔及其同类人来说,伤心的奶水是一种真正的疾病,表明她们缺乏认同。

很难知道福斯塔是否真的拥有灵魂。

她的故事乃是寻求认同和赎回自己灵魂的一个青年女人的故事。

她对自己唯一的朋友———聪明的园丁诺亚( 埃弗拉因·索利斯) 解说道,她应该破墙而出,在心里重新回到被称做“年轻城市”的贫民窟( 米登茨,2013: 156) 。

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她母亲的村子里就知道,失去的灵魂正在谋求偷走活着的人们的灵魂,福斯塔断定,自己的弟弟因此而死。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福斯塔罕有机会摆脱植根于物质、教育和智力贫困的消极牺牲品的命运。

这种形式的魔幻现实主义,不同于诸如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米格尔·安热尔·阿斯图里亚斯和伊萨贝尔·阿连德等拉美著名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两者之间的差异源于略萨与这些小说家们相反,对其人物的世界观持负面的判断。

达根尼奥指出: “尽管她身居首都,安第斯文化依然表现为原始和非理性的信仰和行 为 的 发 源 地”( 2013:5 ) 。

福斯塔对于“伤心的奶水 ”的信仰和把土豆植入自己阴道的行为同时说明了这一点。

这一观点很早就在影片里表达出来: 在对这个年轻女人的诊断通过医生的话说出来之时。

医生尽管和蔼可亲,却立即把她列入了病理学对象。

他对福斯塔的叔叔宣称,自己已经见过这样的病人,但一般是年岁比较大的老年妇女,所以把她们与扎根于无知和传统的 共 同 行 为 联 系 在 一 起。

福 斯 塔 拒 绝 治 疗,造 成 了 自 己 的 病患———细菌入侵引发子宫炎。

土豆塞进阴道的观念,通过她母亲的形象再度与凯楚阿乡村农妇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这一观念导入了一个令人恶心的异国情调画面,福斯塔的美在其中被同时出现的她子宫里的土豆发芽并生长出来的胚芽完全破坏了,观众看到福斯塔正在剪掉土豆芽。

欧洲 - 秘鲁市民略萨因而创造了一个原住民农村的“他者”,在矫揉造作的观众中引起厌恶和疏远感。

这种拉开距离的手法同样可以制造“欢快的结局”和自我发展的现代概念,福斯塔在片尾哀求诺亚“取出她体内的东西”。

这暗示福斯塔走上了文明的道路,准备放弃自己的原始和幼稚的乡土信仰。

她将安葬名字富有象征性的母亲———佩尔佩图阿,从一个对于她来说也是灾难性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佩尔佩图阿被认为是记忆和依附于传统的化身,绣在她衣袖上的字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勿忘我”。

对于她和她的思想体系所代表的原生态的厌恶,也在观众中通过呈现她的尸体而保持着。

略萨通过展现福斯塔睡在死去的母亲身旁,而死者的头发在女儿抚摸时一绺绺掉落下来的场面,来考验其观众的容忍度。

福斯塔将尸体保存在她的床下,为了能够将其安葬在安第斯人村子里而省吃俭用攒钱。

所以,记忆不是按照许多拉美创作那样以积极的方式展示的,而是作为一种阻碍进入现代认同的不发达形式出现的。

胡安·若泽·贝特塔( 2009) 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读。

他维护这部影片,断言影片表明福斯塔正向着运用已经获得的权利的道路上行进,至少没有利用“他者化”或者过时的、原始的和风俗画式的描述与现代性之间的分裂的手法。

但贝特塔没有举证影片中的任何细节来坐实他的观点; 即使福斯塔最终克服了她的恐惧,这样的恐惧,如笔者试图证明的那样,依然扎根于同落后和原始的乡村的认同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愚昧。

福斯塔被多种因素挤压进他性之中: 喜欢用西班牙语,而不是她的母语———凯楚阿语的城里的家庭,这个家庭渴望由组织趣味粗俗的婚礼的公司所体现的现代城市生活; 她的贵族雇主,这个女主人认为她一无是处,却又盗用她的原住民音乐的“天然”才能; 还有电影艺术家,没有为她提供最起码的行动力量,却开发她的原生态的维度,借助艺术、评论和电影节———影片是为了参加这样的电影节而创作———的渠道来娱乐电影观众。

尽管笔者不能苟同兰德尔·哈利用关于欧洲资助的“世界电影”的风险的论点来分析露西娅·普恩索和卢克雷西亚·马特尔的一些影片( 肖,2013) ,却很难拒绝他分析略萨特别是《福斯塔》的若干关键观念。

除了他关于电影节资助人所支持的影片中“远方的外国人”的创作的论点( 哈利,2010: 304) ,哈利指出制作的条件如何经常在受资助的影片中是隐蔽的( 哈利,2010: 313) 。

相关的“他者化”手法是有所争议的,这部影片是作为秘鲁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性作品被接受的,却从不提及其制作和经费来源实际上具有多国色彩,正如它被选为代表秘鲁国家争夺 2009 年奥斯卡奖,罕有人关注它具有欧洲资助的背景一样。

然而,安第斯原住民福斯塔并非是《福斯塔》中唯一“他者化的人物”。

殖民阶级同样通过住在山冈上的高大宅邸中的艾达夫人的表现成为他者化的对象。

影片将不同阶级和族群居住的不同的秘鲁之间的富有魔力的相遇搬上了银幕,提供了秘鲁生活的两个世界的震撼人心的画面。

米登茨( 2013) 和贝特塔( 2009) 各自赞美略萨和她的总摄影师娜塔莎·布拉耶的技术天才; 她们通过使用长镜头、优美的组合场景、《玛黛奴莎》中对于秘鲁安第斯山风景以及利马贫民区的多彩的活动城市空间的关注,树立了一幅幅视觉印象令人震撼的秘鲁和各种人物的肖像。

原创影片所固有的画面的至高地位在略萨的作品中清晰可见,可惜这缓和不了对于她的原生态秘鲁的欧洲中心观的指责。

但是,《福斯塔》提出了她自己关于白种秘鲁人阶级所实施的对秘鲁的欧洲中心统治的判断。

贝特塔( 2009) 解释道,影片拍摄地是曼柴,离圣胡安德鲁里冈乔地区不远,历史上象征性地代表利马的三个空间: 城市、安第斯山和殖民地。

影片想象这三个群体之间的交汇: 福斯塔和她的母亲,来自安第斯山秘鲁农村、很少牵涉物质财富产权的新移民; 以卢奇多叔叔和他的家庭为化身的贫困市民,他们是定居的农村移民,他们的期望反映在提出的结婚礼物上( 宗教画像,诸如小鸡等传统礼物,以及椅子和长沙发之类的现代奢侈品等混合在一起) ; 最后则是福斯塔和艾达夫人。

如果说笔者批评了《福斯塔》的消极的和原始的表现,那么我们现在发现了两个人物相遇中的若干出彩的环节,她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清楚说明了欧洲白人高等阶级统治以及他们否定仆役阶级身份的方式。

许多次,当福斯塔进入阴森的殖民者的房屋时,看见自己在殖民时代的一个祖先肖像中的扭曲倒影。

没有脑袋的军人画像将其幽灵般的阴影投射在一个模糊的福斯塔身上,福斯塔自己也宛若一个幽灵和没有生命的人。

这里及整座大宅的色调由橄榄绿和暗棕色组成,这种封闭和特权的历史颜色与屋子外面的市场的明亮欢腾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看到艾达出现在母系历史人物和父系军人的这些相片中间,当时她正在将一个挂钩安在墙上。

她根本不看福斯塔一眼,而福斯塔吓得像瘫痪了一样朝她走来; 当艾达对她说话时,她再度否认了名叫菲娜的另一个新女佣的存在。

看不见的历史包袱将她压垮了。

福斯塔鼻子里出血,鼻血流淌着。

她浑身颤抖,只能用凯楚阿语唱歌来恢复平静( 在她创作的歌曲中,她通过歌唱美好事物,来隐藏自己的恐惧和否定自己的存在) 。

这进一步加剧了最终遭遇剽窃的命运: 艾达将福斯塔的曲子据为己有,谱成钢琴曲弹奏。

福斯塔与她的女主人之间尽管有浮士德式的协议,即用歌曲换得珍珠,最终却一无所获,因为艾达看到她的这个女仆竟敢提及听自己乐曲的观众享受到快乐,立即翻脸违背了自己的承诺。

福斯塔竟敢暗示这个乐曲是自己的作品,这一举动促使艾达决定让她从自己生活中消失,把她赶出了她们一起旅行的汽车。

福斯塔从来没有得到珍珠,这促使她采取了唯一的一次挑战姿态———闯进艾达宅邸,索取她认为光明磊落地应得的东西。

这些场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通过电影图像的整个布局表现了阶级、种族、语言、物质财富和身份的差异。

结论 然而,如果说秘鲁的社会阶级差异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那么各种人物的分层同样也是十分尖锐的。

应该说我们在这个现代秘鲁的画像中看不到一个城市中产阶级的任何影子。

在《福斯塔》整个情节的演进中,艾达夫人和福斯塔两人都是“他者化的”; 对于资产阶级观众来说,肩负着赋予这两个异在的世界以某种意义和判断的重任。

殖民者的老宅高高 在 上,远 远 高 出 于 福 斯 塔 所 居 住 的 山冈 脚 下 的 木 板 棚; “我们”———被看做世界主义的城市公众,处于这两个空间之间。

影片因此开启了一个城市中产阶级的视角,产生了对于《福斯塔》摆在我们面前的各个原始阶级和统治阶级的某种评判。

我们必须回到影片放映的各个地方,以 确 定 作 为 对 象 的 真 正 观 众。

如 杰 夫·米 登 茨 所 说 ( 2013:158 ) ,直至在欧洲和美国发行之后,这部影片才在秘鲁获得成功。

2009年,它在柏 林 国 际 电 影 节 夺 冠,获 得 金 熊 奖,随 后 提 名 奥 斯 卡,并 在2009 年全世界的许多大电影节上获奖和得到提名,其中包括西班牙戈雅电影节、加拿大蒙特利尔新电影节和墨西哥阿列尔电影节等。

特别是在 2009 和 2010 年间,它出现在全世界的所有国际电影节上: 柏林电影节、伊斯坦布尔电影节、丹麦 CPHPIX 电影节、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克罗地亚莫托文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英国伦敦电影节和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如果就上述该片制作背景而言,那么显然是旨在吸引电影节的国际影迷观众。

“他者化”的手法是提供给能够泰然自若地评判福斯塔的无知和艾达夫人的种种剥削手段的这些资产阶级影迷观众观赏的。

尽管《福斯塔》似乎完全说明了哈利和埃尔赛瑟关于“世界电影”及资助机制与“他者化”过程之间关系的论点,但如笔者在导言中所提及的,从一个单独的案例或者对被选中的作品进行某种筛选以肯定某个特定的论点着手,得出某些普遍的结论是极其危险的。

由此同样也暴露出“世界电影”概念所隐含的局限: 多样性正在全世界范围的电影制作中确立,即使是同一个资助机构对它们的制作进行资助。

克劳迪娅·略萨与欧洲合作制片构建了秘鲁的原住民阶级与统治阶级的某种特定的认同观,这个事实揭示了消费这种认同的西方资产阶级观点的特定倾向,它既是导演的倾向,也是资助者和电影节的观众的倾向。

我们看到拉美和世界不同地方的许多其他电影赋予他们的主角更多的行动权力,突显出某些被认为是强化欧洲中心偏见的观点。

资产阶级影迷显然是各种电影节体验的根源; 它与学术界的评论一样广泛地引导着原创影片的观众。

但这并非意味着,建立在原住民主义和统治阶级漫画化的形象基础上的“他者化”过程与各种电影节支持的某些世界性影片密不可分。

或许解读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电影艺术家们选择表现的东西,以及他们或她们采取什么样的立场。

阿根廷著名女导演卢克雷西亚·马特尔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关注中产阶级,因为它是我熟识的阶级,我厌恶而 又 同 情的 阶级。

其他阶级也已出现,但我极其尊重他们,无意带着他们的激情去干扰……出于尊重和无知,我宁可不介入自己所不熟悉的世界。

马特尔的影片《沼泽》( 2001) 、《圣女性女》( 2004) 和《无头 的 女人》( 2008) 采取了中产阶级人物的观点。

在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中,编剧和导演表现出他们的片面性和偏见。

《沼泽》在这方面是极具象征性的,表现了颓废的资产阶级没有能力认识自己,或者以起码的尊重来对待他们的仆人。

这也适用于露西娅·普恩索,得到几个欧洲机构合作资助的她的影片《宝宝鱼》( 2009)以不同社会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为主题。

她对于出身中产阶级而受到污染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动力学的疑问,说明马特尔关注“他者”的表现。

影片通过一些不完美的人物搬上银幕的仆人群体的“他者化”,乃是作为试图提出的一个问题构建的。

在《宝宝鱼》中,女仆拉瓜伊( 玛莉耶拉·比塔尔) 在拉拉( 伊内斯·埃弗隆) 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一个成功的作家后被抓进了监狱。

拉瓜伊的罪名是由门阀和用一个仆人来顶替一个资产阶级受惩罚的制度联手推定的。

影片质疑两个女人超越社会和民族差异生狂热的性爱关系的可能性; 它提供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肯定答案,从选择两人讲述自己故事的共同框架和赋予各自故事的同等价值中可以

 6 ) 也许故事无法令人共鸣,但绝对细节拉满

故事内容不难看懂,但个人猜测:对国内观众而言,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故事。

原因就好比“抗战电影”拍的再精彩,不置身战场,也对抗日战争感同身受”,更何况,这是一部他国背景下的故事。

甚至即使对秘鲁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也难有情感共鸣。

虽然故事本身脱离我们的生活环境,但还是能感受到创作团队对于那段历史的控诉,和对人与人之间爱的颂扬。

(拍摄感觉,有点像贾樟柯导演的风格,如果不太习惯剧情、艺术元素的观众,个人不推荐观看)细节!

对,就这么突兀,不需要转折,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觉就是,细节拉满!

导演绝对是个细节控!

影片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无处不在故事内,就像一个整体,它就应该在那儿,有了它,故事才如此清晰。

就像女友今天涂的口红一样。

相信大家对扔掉地上的马铃薯须都有印象,这个就不多提了,为什么塞马铃薯……因为便宜吧,反正不是我说的,是园丁说的。

下面,列几处细节,咱们共同咂摸,我没发现的,欢迎补充。

钢琴与钢琴家夫人。

法丝塔刚到夫人家,女管家就向她描述了夫人。

如果只是这些,那导演认为不够,女管家戏太少了,再加上点,所以就有了对法丝塔的体检。

有了这些,夫人的形象就可见一斑了。

以为只有这些?

又天真了,夫人的所作所为,与这相比过犹不及。

剧情里,夫人利用完了法丝塔,便将她赶下车,也没有按约定给她项链。

因为,她抢了法丝塔的作品——那首歌,或者说,她认为那不该是法丝塔的,应该就是她的(我不认为夫人有犯罪感而不敢面对,理由马上来)。

显示了夫人不单生活洁癖,而且精神也有洁癖,所以,她毁灭性的抛弃了旧钢琴。

我想,她应该是通过一些细节,发现了法丝塔碰过那架钢琴。

影片中虽然没有镜头给到“法丝塔碰了旧钢琴”,但她一定碰了,因为新钢琴她就碰了!

而且原来的钢琴摆在厨房门口,离她那么近,而离夫人却那么远,她没有道理没碰过。

而夫人就是不喜欢别人碰她的私人物品,所以女管家会告诉法丝塔“没事时就待在厨房里”。

新钢琴换了位置,换到了原来沙发的位置更容易出现在夫人的视线内,而且在钢琴前还放了一把凳子。

她要让法丝塔知道,这是我的,我在用,你别碰她。

随意路过钢琴时,她“仔细”的想确认法丝塔有没有再碰她的钢琴。

夫人与照片法丝塔舅舅对医生说“每当她感到害怕,她就会流鼻血”。

而当法丝塔第一次进入夫人的房间,她就流了鼻血,因为墙上的一张照片,一张军人照片。

这张照片即说明了夫人的社会关系,也说明了法丝塔对于社会动荡给她带来的恐惧。

怕屋及乌,她也害怕夫人。

她故意冷掉食物,有机会进入厨房,想让法丝塔给她唱那首歌。

而法丝塔前一分钟还被电视里的动画片吸引,甚至有笑容,后一分钟却说自己唱不出来,因为害怕但这份害怕更甚于平时的“没有安全感”。

法丝塔之于夫人的作用,只是那部作品。

所以,出于厌恶,她将法丝塔赶下车,不在乎她离家多远,也不在乎治安有多差!

而不是因为罪恶感。

法丝塔与社会治安差,是故事的主题背景。

一整部片子都在渲染这个主题,其中最多的当然就是法丝塔的行为,而动荡的社会也是法丝塔行为的原因。

除了上面说到的照片,法丝塔也害怕独自面对男人。

在下山路上,当一个陌生男人迎面上山,她会选择原地等待后面的家人,从家人的表现上看,法丝塔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而且,法丝塔在任何时候都要贴着墙走,她是这么告诉园丁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最后奔向夫人宅院的路上也一样,手会不自觉去触碰墙,确保自己离墙很近。

当然,这恐惧并不是没来由的。

女管家“如果给不认识的人开了门,他们会把房子清空。

”所以最后法丝塔能进入夫人的房间,所以珍珠撒了一地,所以夫人死在了床上(我是真愿意相信床上的那个是钢琴家夫人)。

Peace and love虽然夫人对法丝塔是如此刻薄,但她给了法丝塔一份工作,一个改变的契机,更应该说是脱变。

蜕变的过程,是纠结的。

虽然法丝塔恐惧单独面对男人,但是一个相对熟悉的男人,和街上随时会出现的危机比起来,她选择了园丁。

即使最后一段路她是小跑着回家的,但频频回头。

当剧情中第三次给园丁开门,她是叼着一朵娇艳的红花的。

园丁要给她糖果,她甚至还擦了擦手。

虽然园丁碰到她手的一刻,她还是下意识抽回了手,但裤腿从围裙里滑落后,她这次头也不回的跑了。

相对于上一次频频回头,也许不好判断是“看园丁有没有在远处保护她”还是“舍不得园丁”,这次,一个更安全的场景下(无论是院子内没有陌生人,或者园丁已经让她认为是安全的),她的跑,很大程度上,是害羞的可能。

也许因为从小没有父亲,没有尝到被保护和爱的滋味(园丁也说她选择雏菊,是因为需要安慰)园丁的出现给了法丝塔曙光,让她有勇气取出体内的马铃薯,让她有机会看到大海,开始新生。

秘鲁人民也摆脱混乱时代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关于影片中所有关于花的细节,真是一窍不通啊,即使百度了每朵花的花语和样子。

欢迎大家科普补充。

 7 ) 十个瞬间

本片荣获200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9年瓜达拉哈拉墨西哥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Magaly Solier)奖。

这样的电影其实不太多机会可以看到,网上的有比较准确的中文字幕的版本其实都很晚才能出现。

1、女主角刚刚出场的时候并不好看,一直到结束也没觉得她好看,反而傻了吧唧的。

越是这样越说明演的好。

2、当地的贫穷状态犹如二十年前的中国,越是贫穷的地方,反而有热闹的婚礼,和露骨的求爱。

3、当土豆芽被剪掉的镜头,令我全身发毛。

4、园丁一路送她回家,是可以勾起很多人回忆的一个画面。

5、当她唱出那段歌的时候,吓我一跳,的确非常好听。

6、演奏会的戏份最有张力,她在后台很明显的知道自己被抄袭了,但车中的2个人的表现却值得琢磨,不管女孩的恭喜之言是出自什么目的,音乐家的表现是非常气愤的,直接赶女孩下车,应该是过河拆桥吧。

或者是惩戒,要她懂得闭嘴是个美德。

7、傻子都可以看出女孩大姨妈来了,偏偏该死的土豆挡路,憋的双眼血红,再次令我发毛的一幕。

8、最有震撼力的话语“把那该死的东西从我身体拿出去。

”9、一盆鲜花,总是很容易可以令人感到温暖、美、以及美好的未来。

10、这是有观赏性的影片。

 8 ) 女性力量和秘鲁历史

很幸运在南美的时候和几个秘鲁朋友看的这部电影。

要看懂这部电影,要了解秘鲁的历史,这部电影反映了秘鲁内战对安第斯原始部落人民折磨留下的深远影响。

La teta asustada 直译是 scared breast, 所以milk of sorrow翻译得也不错。

女主人公就是因为喝了恐惧的奶水,苦苦摆脱心灵的恐惧和悲伤,这是秘鲁内战期间以及其他阶层对他们的迫害造成的创伤。

“整个电影是女主人公心灵解放的旅程”(wikipedia上看到的)我认为很恰当。

电影画面拍的非常美,比如女主人公和她的女主人对着捡珍珠的那一幕。

也跟着电影学了一些秘鲁的风土人情(那时候还没有去过秘鲁)。

同时身为女性的原因,也非常支持电影对女性力量的描述 。

导演也是女导演,并且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

比如女主人衰落的家境和对待女主人公的刻薄态度,可以看出导演的对西班牙殖民的反思。

总之是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就是主题十分沉重,看起来会非常郁闷(p.s. 那个阴道里面塞了土豆的情节让我从头别扭到尾。

后来网上查,有些安第斯的部落就是有往阴道里塞土豆保持贞洁的传统。

 9 ) 随感

女主人公的主体性很强,由于现实实在太残酷,她撑不下去的时候会用唱歌(超越性)来救自己。

因此,她既没有陷入自欺,假装恐怖不存在;也没有陷入自怜,丧失尊严。

结尾很明显地暗示了主人公的精神蜕变——大海和雏菊。

几场婚礼都像闹剧。

最后一场的音乐和我记忆中农村老家晚上办晚会的音乐竟然非常像…舅舅把女主人公对男权社会的恐惧看作是神意,在女主人公告别恐惧之后才开车送她妈妈去安葬。

并且还让女主不要在婚礼前把妈妈尸体处理掉。

这是个很自私的亲戚。

鸽子那里,是女主人公的死亡趋力爆发,前一秒还在心疼鸽子的病后一秒就把它喂给狗吃。

那个夫人就是个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她应该是剽窃了女主人公的歌曲,所以女主人公在车上问她是不是全城的人都喜欢时她才会恼羞成怒。

照片里面没有露头的那个男的是白人殖民者,女主人公看到就会呕吐不仅意味着对男性强奸女性的愤怒,还象征秘鲁被白人殖民者掠夺的痛苦。

电影背景:秘鲁女性导演克劳迪雅·洛萨在这部电影中揭示了自己国家一段黑暗的历史。

截止到2001年,秘鲁真相及调解委员会登记在册的从1980年至2000年期间国内发生的谋杀案件达到将近7万起,此外还有难以计数的强奸、诱拐和滥用人权的事件。

该片有着浓郁南美风情,将镜头对准了秘鲁的高压恐怖统治以及压迫下的普通人生活。

(羊城晚报评)

 10 ) 尖锐的叙事诗

姑娘生下来就保留着历史伤痛的记忆,村落贫瘠荒凉,干涩的土地上村民载歌载舞花枝招展欢声笑语,逃避现实和历史,她成了村民口中伤心的乳房病人,她知道她没错,即使孤单。

她要去那个白人夫人家做工,为她装扮体面,过世的男主人曾经就是践踏过村庄的军人。

虚伪精于算计的夫人抄袭了她的歌谣,获得掌声,赶走了明了真相的姑娘,虽然姑娘只想获得原本承诺过的珍珠。

她的皮肤黝黑如同清新的泥土,羞涩而忧郁,身体里有一颗土豆在发芽。

善良的园丁只撒些泥土浇点水,洁白的小花就开了。

那些黑皮肤的新娘婚礼上削了土豆皮,你想过土豆要开花吗?

女导演拍得凝重、质朴、清新,色彩很美。

女主角很漂亮,一看就是村里的姑娘,和我表妹有点像,身材体态和神情,无论哪里,人都差不多。

《伤心的奶水》短评

不知所云,只能看得出这个导演比较有想法

6分钟前
  • 王富贵
  • 较差

柏林电影节嘛....就这水平....其实没那么不堪....

7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在痛苦中自我觉醒的过程。法斯塔在花园里的场景很美。

11分钟前
  • coco果果
  • 还行

12分钟前
  • 沈昆默
  • 还行

7

17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这份最深的恐惧。

20分钟前
  • 未来有限事务所
  • 推荐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於母親可怕的經歷,女主角兒安全感缺失,從而導致她試圖加強對環境的控制。在晃動的艦船上保持自個兒立場的堅定,排斥與甲板的共振,前庭則會受到更多的衝擊。眩暈是象徵性的性高潮,多少有些過時的時髦。 @2012-10-30 01:54:26

23分钟前
  • 蔣不
  • 较差

有很多隐喻啊,像海鸥食堂那样,却也悲伤得多。自我解放,马铃薯也能开出花来。

27分钟前
  • Philia
  • 推荐

土豆花

28分钟前
  • 暮颜
  • 还行

实在不敢恭维,怎么就那么没意思那,主题也不突出,是故事还是猜谜语我笑了~

30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真是一部压抑的片子,生活真是suffering。法斯塔诞生于暴乱时代,母亲在怀着她的时候被强奸,所以自出生以来,她就一直活在恐惧之中,但是她有着无以伦比的音乐才能,将生活中的苦难化为歌曲,抒发出来,因此才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活下来吧!

35分钟前
  • clover
  • 还行

我觉得这电影很好的说明了影像跟文本的不同

3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观众一直都在一个适度的距离上观察整部影片,不逼近也不疏远。在大政治环境下一个女性个体的小生活。绝望与希望,哀怨的女主角一直用她的情绪抒发一种无处安放的苦楚。影片的最后,让我领悟了法语中的母亲和大海的同音的真谛。那一盆小花驱走了最后的悲伤。PS:原来那是土豆的花

44分钟前
  • 朱日妮
  • 力荐

你们的故事我体会不来

48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较差

经装逼片爱好者鉴定,此片讲述了一个由于母亲被强暴而用土豆堵住阴道的便秘少女如何便秘到崩溃,结尾还把土豆拿出来种在花盆里发了芽。

52分钟前
  • 阿朽
  • 较差

我只听音乐。

54分钟前
  • 红男
  • 较差

濃郁的民族傳統以一種迫害的姿態讓女性困守於「歇斯底里」中,大段結婚的場景和習俗更有某種「直男癌」似的迫害,女性只能退守在用民謠和歌曲自我安慰的囚牢中,十年前還有如此晦澀與充滿民俗性的手法,如今則採用直接的明喻了。

57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一直进入不了电影中的状态。但能够Feel到诗意镜头,女性命运。为什么但凡电影中出现诸如 汽车/火车缓缓穿过隧道 的镜头便令我异常动容?歌谣相当美妙悦耳。

60分钟前
  • 阿喆_Aloysha
  • 还行

The.Milk.of.Sorrow.2009.LIMITED.DVDRip.XviD-ESPiSE

1小时前
  • Milandini
  • 较差

你本该幸福

1小时前
  • 异世绿
  • 力荐